期刊文献+
共找到75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黄河流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核算及生态管理分区 被引量:1
1
作者 孙才志 郝帅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90-98,共9页
为了给黄河流域实施生态环境精细化管理和生态治理差异化管控提供参考,采用“单位面积价值当量因子方法”对黄河流域1995—2020年4类11种生态系统服务的价值(ESV)进行核算,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方法对研究期6个典型年份流域各类生态系统... 为了给黄河流域实施生态环境精细化管理和生态治理差异化管控提供参考,采用“单位面积价值当量因子方法”对黄河流域1995—2020年4类11种生态系统服务的价值(ESV)进行核算,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方法对研究期6个典型年份流域各类生态系统服务之间的权衡与协同关系进行测度,同时借助空间自相关方法对黄河流域进行生态管理分区划定。得出结论如下:1)研究期内,黄河流域的ESV呈增加趋势。就土地利用类型来看,农田、湿地和荒漠的ESV占比减小,而森林、草地和水域的ESV占比的变化趋势则与之相反。供给服务、支持服务和文化服务的ESV占比均呈现减小趋势,而调节服务、支持服务构成了区域ESV的主体。空间上,单位面积ESV在东西走向上呈现“凹”形,在南北走向上呈现“凸”形。2)黄河流域各类生态系统服务之间显著正相关,强协同关系占比为47.27%,表明研究期内各生态系统服务之间成协同关系。3)将黄河流域410个研究单元划分为4个一级分区和13个二级分区,并提出相应生态管理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 权衡 协同 空间自相关 生态管理分区 黄河流域
下载PDF
基于生态系统服务流的东北地区水安全格局 被引量:1
2
作者 孙才志 安志英 《水资源保护》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1-19,27,共10页
基于供水服务“供流需”(供给流动需求)的研究思路构建水安全框架,采用水生态系统服务供需比测度水生态系统供需服务盈余和赤字状态,提取水生态“源”“汇”区,采用最小累计阻力模型识别“源汇”廊道和脆弱节点,进而分析东北地区水安全... 基于供水服务“供流需”(供给流动需求)的研究思路构建水安全框架,采用水生态系统服务供需比测度水生态系统供需服务盈余和赤字状态,提取水生态“源”“汇”区,采用最小累计阻力模型识别“源汇”廊道和脆弱节点,进而分析东北地区水安全格局。结果表明:2000—2020年东北地区产水量和需水量均呈增加态势,空间上产水量大致呈东多西少分布,需水量的空间分布与人口密度、社会经济发展程度高度一致;整体而言,研究期内水生态系统供需服务主要表现为盈余状态,且盈余面积逐渐增加;水生态“源”区主要分布在东部及中部地区的耕地和林地,水生态“汇”区主要集中在西部地区的耕地、林地和未利用地;东北地区的水生态“源汇”廊道主要为松花江、绥芬河、辽河、图们江、大凌河、太子河等河流及其支流;辽宁中部、长春、哈尔滨等地多个供水节点较为脆弱,黑龙江中部的供水节点需要加强保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 生态系统服务流 产水量 需水量 东北地区
下载PDF
“双循环”视角下的中国海洋经济发展格局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孙才志 南晨 《海洋经济》 2024年第3期1-11,共11页
以新发展格局为理论指导,构建“双循环”视角下海洋经济发展水平评价体系,运用熵值法测度2006-2018年沿海地区海洋经济发展水平,运用基尼系数、泰尔指数和ER指数等方法测算差异与极化程度,最后借助障碍度模型分析各地的障碍因素。结论如... 以新发展格局为理论指导,构建“双循环”视角下海洋经济发展水平评价体系,运用熵值法测度2006-2018年沿海地区海洋经济发展水平,运用基尼系数、泰尔指数和ER指数等方法测算差异与极化程度,最后借助障碍度模型分析各地的障碍因素。结论如下:①我国整体和沿海地区海洋经济发展水平提升显著,研究期初以较低和中等水平区为主,较高水平区仅有一个(广东);研究期末已无低水平地区,较高和高水平区已分别增至两个和四个。②分维度海洋经济发展水平整体有所提升,流通环节中个别地区出现下降,其余维度中所有沿海地区均呈上升态势。③山东、浙江、广东等海洋经济发展基础优越地区增速也位居前列,使沿海地区间差距逐渐拉大,导致海洋经济发展差异与极化程度有所增强。分区域而言,北部和南部海洋经济区内部差异是我国海洋经济发展差异的主要来源;中部海洋经济区差异较小,呈高水平均衡。④沿海地区海洋经济发展的主要障碍因素集中于生产环节,多地在资源环境承载力和科技创新方面领域不佳。加快科技创新赋能和推动海洋产业优化升级是助力沿海地区海洋经济发展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经济发展格局 泰尔指数 ER指数 障碍度模型
下载PDF
AVAPS通气模式联合TCM监测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脱机中的应用价值
4
作者 孙才智 朱晨晨 +1 位作者 秦海东 鲍磊 《临床肺科杂志》 2024年第12期1783-1787,共5页
目的探讨AVAPS通气模式联合经皮氧/二氧化碳检测仪(TCM)监测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ECOPD)患者有创-无创序贯通气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行有创通气的老年慢阻肺患者120例,根据无创呼吸机的不同通气模式,将患者脱机后随机分为S/T... 目的探讨AVAPS通气模式联合经皮氧/二氧化碳检测仪(TCM)监测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ECOPD)患者有创-无创序贯通气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行有创通气的老年慢阻肺患者120例,根据无创呼吸机的不同通气模式,将患者脱机后随机分为S/T组及AVAPS组,每组患者60例。所有患者在“出窗”时记录呼吸频率(RR)、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O_(2))、吸氧浓度(FiO_(2))、序贯性器官功能衰竭评分(SOFA)、白细胞总数、降钙素原、血小板、白蛋白及肌酐等指标,并记录无创机械通气6h后呼吸频率(RR)、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O_(2))及吸氧浓度(FiO_(2))等指标。同时记录二氧化碳分压(PaCO_(2)),行经皮二氧化碳分压(PtcCO_(2))监测,比较PtcCO_(2)与PaCO_(2)的相关性及治疗前后各生理参数的差异。比较两组患者48h再插管率、距插管时间、ICU住院时间。分析撤机后行无创机械通气6h后PtcCO_(2)变异度对48h再插管的预测效能。结果两组患者“出窗”时各生理参数及PtcCO_(2)值,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与S/T组比较,无创通气6h后,AVAPS组的生理参数RR、HR、PtcCO_(2)变异度及ROX指数均有所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AVAPS组的48h再插管率优于S/T组,且距插管时间更长(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通气6h后的PtcCO_(2)变异度对AVAPS组患者48h再插管具有一定的诊断效能,其敏感度为92.30%,特异度为82.60%,AUC为0.898。结论AVAPS通气模式联合PtcCO_(2)在重症慢阻肺有创-无创“序贯”治疗的运用,能有更好的生理参数,更低的再插管率,以及更为优势的“人机协调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 有创-无创序贯 经皮氧/二氧化碳检测仪监测 经皮二氧化碳分压
下载PDF
强化营养支持对老年内科危重患者住院期间发生静脉血栓栓塞的预防价值
5
作者 沈丽丽 蒋宵 +1 位作者 孙才智 梁钰 《血管与腔内血管外科杂志》 2024年第10期1216-1219,1253,共5页
目的探讨强化营养支持对老年内科危重患者住院期间发生静脉血栓栓塞(VTE)的预防价值。方法收集2021年1月至2023年10月于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医院(南京市第一医院)住院治疗的138例老年内科危重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住院期间是否接受... 目的探讨强化营养支持对老年内科危重患者住院期间发生静脉血栓栓塞(VTE)的预防价值。方法收集2021年1月至2023年10月于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医院(南京市第一医院)住院治疗的138例老年内科危重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住院期间是否接受了强化营养支持将患者分为强化组(n=65)和对照组(n=73)。比较两组患者住院期间的疾病类型和主要治疗情况,VTE的发生情况,病死率以及出院时的老年营养风险指数(GNRI)。结果强化组患者实施踝泵运动和早期下床活动(入院后7 d内)的比例均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住院期间,强化组患者VTE的发生率为0,低于对照组患者的9.6%(7/7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中,肺栓塞(PE)患者2例,下肢深静脉血栓(LEDVT)患者5例。住院期间共16例患者死亡,其中,强化组患者的病死率为4.6%(3/65),低于对照组患者的17.8%(13/7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6)。强化组和对照组患者出院时的GNRI均高于本组入院时,且强化组患者出院时的GNRI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3)。结论强化营养支持可以改善老年内科危重症患者的营养状态,降低住院期间VTE的发生率和病死率,值得临床推广并进一步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营养支持 老年 内科 危重症 静脉血栓栓塞 预防
下载PDF
减污降碳协同效应空间关联关系及驱动因素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段冶 韩楠 +1 位作者 孙才志 李迪 《环境科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2413-2422,共10页
剖析减污降碳协同效应的空间关联特征及成因是引导区域协同共治的前提,对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基于耦合协调模型测度2011-2021年环渤海地区43个城市的减污降碳协同效应,应用社会网络分析法和二次指派程序探究其空间关联网... 剖析减污降碳协同效应的空间关联特征及成因是引导区域协同共治的前提,对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基于耦合协调模型测度2011-2021年环渤海地区43个城市的减污降碳协同效应,应用社会网络分析法和二次指派程序探究其空间关联网络特征及驱动因素。结果表明:①研究期间,环渤海地区减污降碳协同效应的最高值为0.43,尚未进入高质量协调发展阶段,超过80%的城市处于降碳滞后型失调阶段。②减污降碳协同效应空间关联网络呈以天津市为主核心的“局部集聚”和“全局关联”并存特征,个体中心性差异突出,网络结构稳定性亟待提升。③各板块内部成员相对较为稳定,板块间存在更为显著的溢出效应。④地理邻近、产业结构合理化、能源利用、经济发展、节能环保、技术水平的差异对减污降碳协同效应空间关联关系的形成发挥促进作用,而通风系数的差异起抑制作用。研究显示,环渤海地区减污降碳协同效应的空间关联程度较低,建议通过强化核心主体的稳定作用、实施社团差异化的减排措施、拓展区域合作等路径推进减污降碳协同增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减污降碳协同效应 空间关联网络 驱动因素 二次指派程序 夜间灯光数据 环渤海地区
下载PDF
我国东北生态系统服务供需匹配关系——基于水-能源-粮食纽带视角 被引量:1
7
作者 安志英 孙才志 郝帅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4170-4186,共17页
水、能源和粮食是人类生存发展的必要基础物资,其供给均主要源于生态系统。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和人类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基础资源需求量激增,生态系统服务供需关系趋于紧张。厘清生态系统服务供需匹配关系、优化基础资源配置对生态系统可... 水、能源和粮食是人类生存发展的必要基础物资,其供给均主要源于生态系统。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和人类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基础资源需求量激增,生态系统服务供需关系趋于紧张。厘清生态系统服务供需匹配关系、优化基础资源配置对生态系统可持续、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当前生态系统供需关系研究已较为广泛,但基于水-能源-粮食纽带的生态系统服务研究还相对较为缺乏。因此,以东北地区为例,基于水-能源-粮食关系视角,首先,借助InVEST模型、供需指数(SDI)、Spearman相关性分析等方法分析了产水(WY)、固碳(CS)和粮食(FP)供需服务时空格局、相关性和空间匹配模式;其次,基于省级、市级、县级、流域、格网5种不同空间尺度,进一步探究了各服务的空间尺度效应,并确定资源管理的最优空间尺度;最后依据“分区控制-分类策略-分级治理”理念提出了一种水-能源-粮食集成管理方案和政策建议。研究结果表明:(1)2000—2020年,东北地区的供给服务中WY和FP为上升态势、CS为下降态势,就空间分布来看,WY和CS大致为“东高西低”,FP则是“西南、东北高,西北、东南低”;需求服务中WY、CS和FP均为上升态势,空间上大致呈“中间高四周低”分布。(2)WY和FP的SDI上升,CS则相反;不同尺度下的SDI具有空间异质性,县域尺度最为显著。(3)FP为主要功能分区,重点管控为主要分类,亟待全面提升生态系统服务供给能力。本研究对区域基础资源合理配置和可持续的生态系统管理具有重要科学参考价值和现实意义,同时对东北地区生态系统供需服务匹配以及水-能源-粮食纽带协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能源-粮食 生态系统服务 供需匹配 集成管理
下载PDF
沱江特大桥钢板桩围堰及埋置式承台施工关键技术 被引量:2
8
作者 万世成 刘颖 +2 位作者 胡航 孙才志 苏怀平 《施工技术(中英文)》 CAS 2024年第6期144-149,共6页
金简仁快速路沱江特大桥全长963m,主桥采用空间曲线独塔扭索面斜拉桥。桥址区域覆盖层为卵石薄层,下卧层为高强度中风化粉砂岩和砂质泥岩。主墩承台为大体积混凝土结构,埋置于河床面以下。为克服传统围堰在此类工程条件下的施工难题,提... 金简仁快速路沱江特大桥全长963m,主桥采用空间曲线独塔扭索面斜拉桥。桥址区域覆盖层为卵石薄层,下卧层为高强度中风化粉砂岩和砂质泥岩。主墩承台为大体积混凝土结构,埋置于河床面以下。为克服传统围堰在此类工程条件下的施工难题,提出“钢板桩+岩壁”新型组合围堰的解决方案。为确保钢板桩嵌岩深度>10m且垂直度偏差≤0.5%,采用“全护筒跟进引孔”工艺;同时,为确保围堰锚固稳定性和不透水性,采用“回填砂注浆止水”工艺。主墩承台施工过程中采取综合温控技术措施保证了大体积混凝土浇筑质量。监测结果表明,围堰变形、内支撑应力、混凝土温差等控制指标均在合理范围内,实现了特大型桥梁基础施工安全、效率与质量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梁工程 斜拉桥 钢板桩 围堰 承台 施工技术
下载PDF
基于土地利用变化的细河流域景观生态风险评估 被引量:89
9
作者 吕乐婷 张杰 +2 位作者 孙才志 王晓蕊 郑德凤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6期5952-5960,共9页
以辽宁省细河流域为研究对象,利用1985、1995年和2005年3个时期的Landsat TM及2015年Landsat OLI遥感数据,进行了细河流域土地利用解译,定量分析了流域近30年来土地利用动态变化特征;根据景观生态学理论引入景观生态风险评价模型,将研... 以辽宁省细河流域为研究对象,利用1985、1995年和2005年3个时期的Landsat TM及2015年Landsat OLI遥感数据,进行了细河流域土地利用解译,定量分析了流域近30年来土地利用动态变化特征;根据景观生态学理论引入景观生态风险评价模型,将研究区划分为340个生态风险评价单元,基于地统计学和空间自相关方法,对1985—2015年细河流域景观生态风险时空分布特征及空间关联格局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1)自1985年以来,研究区的6种土地利用类型皆发生了变化,其中建设用地由于林地和耕地的大量转入增加最明显。(2)1985—2015年流域高、较高和中生态风险区面积增加,且向流域南部转移;低、较低生态风险区面积减少,且向流域北部集聚;流域整体生态风险呈增高趋势。(3)研究区各时期景观生态风险呈现正的空间相关性,在空间上趋于集聚。人类活动干扰导致景观破碎,是影响该区域景观生态风险最重要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 细河流域 景观生态风险 空间关联格局
下载PDF
中国水资源-能源-粮食纽带系统效率时空分异特征 被引量:26
10
作者 孙才志 郝帅 赵良仕 《水资源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61-68,78,共9页
采用SBM-DEA模型、网络DEA模型及双变量空间自相关方法对1997—2017年中国30个省级行政区的水资源-能源-粮食纽带系统(WEF系统)效率进行测度,并分析了其时空演化特征。结果表明:研究时段内,中国水资源、能源、粮食3个子系统的效率值呈... 采用SBM-DEA模型、网络DEA模型及双变量空间自相关方法对1997—2017年中国30个省级行政区的水资源-能源-粮食纽带系统(WEF系统)效率进行测度,并分析了其时空演化特征。结果表明:研究时段内,中国水资源、能源、粮食3个子系统的效率值呈现逐年上升趋势,水资源子系统、粮食子系统的效率值提升趋势明显,能源子系统效率值提升速度较为缓慢,空间分布上东部地区各子系统的效率值明显高于中部和西部地区;水资源子系统、能源子系统、粮食子系统效率值之间的空间相互作用存在一定差异,但协同作用的地区分布范围较为一致;中国WEF系统效率值呈波动上升趋势,而区域分布上,东部地区、东北地区、中部地区、西部地区的效率平均值呈依次下降的趋势,高效率区主要分布在东部沿海与黄河流域中下游地区,而西部地区则是低效率聚集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能源-粮食纽带系统 网络DEA模型 SBM-DEA模型 双变量空间自相关 中国
下载PDF
基于ESTDA模型的中国水生态足迹及水生态压力评价 被引量:24
11
作者 郝帅 孙才志 宋强敏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4651-4662,共12页
基于水足迹视角,测度了中国31个省份2000—2018年的水生态足迹广度、深度及水生态压力,采用ESTDA框架对其时空动态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①研究期内,中国水生态足迹总量呈波动上升态势;水生态承载力波动幅度较大,空间分布格局整体呈... 基于水足迹视角,测度了中国31个省份2000—2018年的水生态足迹广度、深度及水生态压力,采用ESTDA框架对其时空动态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①研究期内,中国水生态足迹总量呈波动上升态势;水生态承载力波动幅度较大,空间分布格局整体呈现自东南向西北逐渐较少的趋势。②水生态足迹广度与水生态承载力呈同步变化趋势,整体上已接近水资源可提供的流量资本上限,各省市水生态足迹深度差异较大。③研究期内,水生态压力指数小于1的区域与水生态足迹深度为1的区域相吻合,水生态压力指数大于1的区域主要分布在华北及西北地区。④LISA时间路径表明,水生态足迹广度、深度及水生态压力的整体空间格局均具有较强的稳定性;三者的局部空间结构在空间依赖方向上的稳定性依次加强;空间格局演化的空间整合性呈现水生态足迹深度>水生态压力>水生态足迹广度,空间上,水生态足迹广度正向协同增长省份主要集中于南方省份,而水生态足迹深度和水生态压力正向协同增长区则分布于华北、西北地区;各要素的空间分布格局表现出较强的路径依赖及锁定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生态足迹深度 水生态足迹广度 水生态压力 ESTDA LISA时间路径
下载PDF
血钙水平联合降钙素原清除率对ICU脓毒症休克患者短期预后的价值 被引量:14
12
作者 孙才智 魏晶晶 +1 位作者 朱进 张铮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899-902,共4页
目的探讨血钙联合降钙素原清除率(procalcitonin dearance,PCTc)与脓毒症休克患者短期预后的关系。方法收集我院ICU脓毒症休克患者一般临床资料,记录APACHEⅡ评分、入住ICU时的降钙素原(PCT0 h)及血钙、治疗24 h的降钙素原(PCT24 h),计... 目的探讨血钙联合降钙素原清除率(procalcitonin dearance,PCTc)与脓毒症休克患者短期预后的关系。方法收集我院ICU脓毒症休克患者一般临床资料,记录APACHEⅡ评分、入住ICU时的降钙素原(PCT0 h)及血钙、治疗24 h的降钙素原(PCT24 h),计算24 h的PCTc,根据ICU住院期间预后分为存活组和死亡组,ROC曲线分析上述指标对脓毒症休克患者预后的预测效能。结果与存活组相比,死亡组患者PCT 24 h水平显著升高(P <0.05),入院时血钙及24 h的PCTc均明显下降(P <0.05)。血钙、PCTc及血钙联合PCTc与APACHEⅡ呈负相关,以血钙联合PCTc相关性最强(P <0.05)。ROC曲线显示血钙联合PCTc对脓毒症休克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最大。结论血钙、PCTc是评估脓毒症休克患者ICU住院期间的病死率的有效预测指标,两者联合应用具有更高的评估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休克 低钙血症 降钙素原 降钙素原清除率 预后
下载PDF
基于能值生态足迹的长山群岛人地关系分析 被引量:19
13
作者 曹威威 孙才志 +1 位作者 杨璇业 崔莹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89-99,共11页
为探究长山群岛人地关系变化特征以及人类活动对海岛资源环境的影响,利用改进能值生态足迹模型,分析了1996—2016年长山群岛人地关系供需平衡变化情况,并利用脱钩效应模型探讨了海岛经济发展与能值生态足迹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1)经... 为探究长山群岛人地关系变化特征以及人类活动对海岛资源环境的影响,利用改进能值生态足迹模型,分析了1996—2016年长山群岛人地关系供需平衡变化情况,并利用脱钩效应模型探讨了海岛经济发展与能值生态足迹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1)经济发展速度和海岛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使长山群岛能值生态足迹增长,经济发展和城镇扩张导致能值生态承载力不断下降;(2)长山群岛人地关系始终处于生态赤字状态并呈扩大趋势,但各账户生态赤字表征涵义不同,应区别对待;(3)长山群岛能值生态足迹与GDP之间经历了“扩张连接⁃弱脱钩⁃扩张连接⁃弱脱钩⁃强脱钩”的转变过程,经济发展速度、产业结构和增长方式是脱钩状态变化的重要因素。(4)随着产业重心的转移,长山群岛能值生态足迹的影响从海洋转向岛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岛人地关系 能值生态足迹 脱钩效应 长山群岛
下载PDF
黄河流域水资源-能源-粮食纽带关系研究 被引量:22
14
作者 孙才志 靳春玉 郝帅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101-106,共6页
黄河流域是中国重要的能源基地和粮食主产区,而水资源短缺使流域可持续发展面临严峻挑战。为评估流域能源、粮食生产耗水与区域水资源之间的平衡关系,基于2007-2017年黄河流域9省(区)能源耗水量和粮食耗水量,对耗水压力的时空格局演化... 黄河流域是中国重要的能源基地和粮食主产区,而水资源短缺使流域可持续发展面临严峻挑战。为评估流域能源、粮食生产耗水与区域水资源之间的平衡关系,基于2007-2017年黄河流域9省(区)能源耗水量和粮食耗水量,对耗水压力的时空格局演化特征进行综合研判。结果表明:在研究期内,黄河流域能源耗水量和粮食耗水量都呈现波动上升趋势;山东省多年平均能源耗水量和多年平均粮食耗水量最高;流域平均单位粮食产量蓝水足迹为0.37 m3/kg,中下游区单位粮食产量蓝水足迹明显高于上游区的;基于虚拟水视角和实体水(蓝水足迹)视角所得到的粮食生产耗水量数据,构建了两种水压力指数评价方案,两种方案均显示出水压力指数呈逐年上升的趋势,但方案一显示各省(区)均处于低耗水压力区,方案二显示水压力指数具有明显的空间差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能源-粮食 能源生产耗水量 粮食生产耗水量 压力指数 黄河流域
下载PDF
连续心输出量监测技术联合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在急性肾损伤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6
15
作者 孙才智 胡鹤立 +1 位作者 张铮 何小卫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1299-1303,共5页
目的探讨脉搏指示连续心输出量测定(PICCO)监测技术联合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在急性肾损伤(AKI)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前瞻性临床观察研究方法,选取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医院重症监护病房(ICU)的72例有行CRRT治疗指征的AKI患... 目的探讨脉搏指示连续心输出量测定(PICCO)监测技术联合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在急性肾损伤(AKI)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前瞻性临床观察研究方法,选取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医院重症监护病房(ICU)的72例有行CRRT治疗指征的AKI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传统组32例采用CRRT进行治疗,观察组40例采用CRRT联合PICCO指导患者进行液体管理。分别记录两组患者入住ICU 0、24、48、72 h时血肌酐(Scr)及血乳酸(Lac),同时记录72 h液体总入量、72 h时PICCO相关检测数值、CRRT持续时间、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及病死率等指标。结果随着治疗的进行,两组患者的Scr及Lac水平在不同时间点较治疗前均明显下降(P <0.05);与传统组相比,观察组Scr在48 h后开始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而观察组中Lac在24 h时明显下降(P <0.05),48 h及72 h时Lac水平与传统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72 h时全心舒张末期容积指数(GEDVI)、血管外肺水指数(EVLWI)、肺血管通透性指数(PVPI)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 <0.05)。与传统组相比,观察组患者血流动力学指标平均动脉压(MAP)及中心静脉压(CVP)均明显下降(P <0.05),而观察组72 h液体总入量也明显低于传统组(P <0.05)。与传统组相比,观察组在CRRT持续时间、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及住院病死率等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急性肾损伤患者行CRRT治疗时联合PICCO监测技术指导液体复苏,能够准确判断患者液体负荷水平,降低液体摄入总量,从而有效改善患者预后,降低病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肾损伤 脉搏指示连续心输出量测定 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 液体管理 预后
下载PDF
中国水资源-能源-粮食耦合系统安全评价及空间关联分析 被引量:56
16
作者 孙才志 阎晓东 《水资源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8,共8页
采用Logistic曲线、耦合协调度模型和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等方法,对中国水资源-能源-粮食耦合系统进行安全评价及空间关联分析。结果表明:(1)随着经济的发展,中国多数省份水资源安全指数、能源安全指数和粮食安全指数呈上升的趋势;(2)中... 采用Logistic曲线、耦合协调度模型和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等方法,对中国水资源-能源-粮食耦合系统进行安全评价及空间关联分析。结果表明:(1)随着经济的发展,中国多数省份水资源安全指数、能源安全指数和粮食安全指数呈上升的趋势;(2)中国水资源-能源-粮食耦合系统安全系数在2001—2015年多数省份呈上升趋势,而几个资源大省如河北、河南、山东、陕西等地耦合安全程度呈现波动或者下降的趋势;(3)从全局空间分异来看,中国各地区水资源-能源-粮食耦合系统安全性存在着空间集聚现象;从局部空间分异来看,空间正相关模式(低低和高高集聚)所占比例很大,低低集聚主要集中在西部和中部欠发达地区,而高高集聚主要分布在东部地区,在空间分布上比较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能源粮食耦合系统 Logistic曲线 耦合协调度模型 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 中国
下载PDF
中国区域水资源系统韧性与效率的发展协调关系评价 被引量:25
17
作者 孙才志 孟程程 《地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2094-2104,共11页
在界定水资源系统韧性概念的基础上,综合应用赋权法、SBM-DEA模型及发展协调度模型对2000—2016年全国31个省区的区域水资源系统的效率、韧性以及两者之间的发展协调关系进行评价。结果如下:①中国区域水资源系统效率整体上处于非有效区... 在界定水资源系统韧性概念的基础上,综合应用赋权法、SBM-DEA模型及发展协调度模型对2000—2016年全国31个省区的区域水资源系统的效率、韧性以及两者之间的发展协调关系进行评价。结果如下:①中国区域水资源系统效率整体上处于非有效区,在研究期间呈现出在波动中上升的趋势。②中国区域水资源系统韧性的平均值为0.39,总体水平较低,研究期间整体上呈波动上升趋势。③中国区域水资源系统效率与韧性的发展度总体呈现平稳上升—较快上升—急剧下降—上升的趋势,呈倒"U"型发展;协调度在研究期间呈现波动中上升趋势,大部分省区的发展度较好,而协调度较弱。④2000—2016年,水资源效率与韧性的发展协调度一直维持着"东-中-西"阶梯式递减格局,失调省区的数量降低,初级协调、中级协调、良好协调省区的数量逐渐提升,整体向协调趋势发展;空间格局上呈现由2000年倒"E"型对称式分布格局向如今北部围绕天津、中部围绕上海、南部围绕广东的三级格局演变,格局分布与中国三大经济区基本吻合,可知中国水资源系统效率与韧性的发展协调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之间有明显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系统效率 水资源系统韧性 复合生态系统 发展协调关系
下载PDF
基于MRIO与SNA的中国水资源空间转移网络分析 被引量:16
18
作者 孙才志 郑靖伟 《水资源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9-17,共9页
基于2002年、2007年和2012年的多区域投入产出表的相关数据,利用多区域投入产出(MRIO)模型和社会网络分析法(SNA)分析了中国水资源流动网络的空间关联性和结构特征。结果表明:网络中的链接数量没有随水足迹贸易值的增加而增加,链接路径... 基于2002年、2007年和2012年的多区域投入产出表的相关数据,利用多区域投入产出(MRIO)模型和社会网络分析法(SNA)分析了中国水资源流动网络的空间关联性和结构特征。结果表明:网络中的链接数量没有随水足迹贸易值的增加而增加,链接路径上的流量不断增加,网络的韧性不够,空间关联渠道有待拓展,存在一定的等级差异,稳定性需要加强;网络中一些省份链接的增加,会削弱其他省份的链接数目,这种可塑性特征有利于在全国范围内合理配置水资源;将网络划分为4个板块,板块间的溢出关系主要是以板块内部为主,且少数板块之间没有任何的溢出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 水足迹 多区域投入产出 社会网络分析法 空间关联关系
下载PDF
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农产品贸易的虚拟水量流动特征 被引量:19
19
作者 孙才志 王中慧 《水资源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4-19,26,共7页
为了解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农产品贸易虚拟水量流动状况,从虚拟水贸易理论角度出发,对2007—2016年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农产品贸易虚拟水量的时空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2007—2016年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 为了解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农产品贸易虚拟水量流动状况,从虚拟水贸易理论角度出发,对2007—2016年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农产品贸易虚拟水量的时空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2007—2016年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农产品贸易虚拟水量总体表现为逆差,年均净进口量约为8.88亿m3;中国进出口的农产品虚拟水量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分布集中,其中与东南亚国家的农产品虚拟水贸易最为密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水 农产品贸易 中国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
下载PDF
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研究进展及展望 被引量:9
20
作者 孙才志 李博 邹伟 《海洋经济》 2021年第1期1-9,共9页
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研究符合海洋强国等国家重大战略的现实需要。(1)长期以来海洋经济研究的外文文献的主要议题为可持续发展,关于指标体系、评价方法的研究较少,而对于发展质量的研究则更为欠缺,从2018年开始我国海洋经济的研究着眼于... 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研究符合海洋强国等国家重大战略的现实需要。(1)长期以来海洋经济研究的外文文献的主要议题为可持续发展,关于指标体系、评价方法的研究较少,而对于发展质量的研究则更为欠缺,从2018年开始我国海洋经济的研究着眼于高质量发展。(2)国内对指标体系和评价更侧重于方法,主要为海洋经济、海洋产业可持续发展,评价方法多侧重于构建评价指标体系等,常用的评价方法包括主成分分析、层次分析、熵值法、综合评价等。(3)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研究不足,存在着研究视角和学科相对单一和离散,研究尺度过于宏观,实践性和针对性不足,统一标准化共享的海洋大数据基础缺失等问题。(4)对于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研究,理论内涵、指标体系的科学构建和技术方法的灵活运用是今后研究的关键性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经济 高质量 进展 展望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