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黄河源高寒湿地有机碳组分对不同退化程度的响应 被引量:11
1
作者 林春英 李希来 +5 位作者 孙海松 孙华方 马程彪 韩辉邦 张宇鹏 李成一 《草地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1540-1548,共9页
本研究以黄河源区玛沁县大武滩不同退化高寒湿地为研究对象,分层采集冻融丘和丘间土层样品,分析土壤有机碳组分的变化及其与土壤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冻融丘和丘间各层轻组分有机碳、重组分有机碳、可溶性有机碳、微生物碳含量随着退... 本研究以黄河源区玛沁县大武滩不同退化高寒湿地为研究对象,分层采集冻融丘和丘间土层样品,分析土壤有机碳组分的变化及其与土壤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冻融丘和丘间各层轻组分有机碳、重组分有机碳、可溶性有机碳、微生物碳含量随着退化程度的加剧下降,且在未退化与轻度退化、重度退化样地冻融丘0~10 cm土层间差异显著(P<0.05),冻融丘对退化比丘间敏感;土壤重组分有机碳含量占总有机碳含量的94.00%以上,是有机碳的最主要组成部分;随着退化程度的加剧,冻融丘和丘间土壤微生物碳占比显著减少(P<0.05),对高寒湿地退化的响应敏感;土壤含水量与有机碳、轻组分有机碳、重组分有机碳、可溶性有机碳和微生物碳含量呈正相关关系。综上所述,高寒湿地退化导致有机碳组分减少,重组分有机碳含量和占比可作为反映土壤有机碳库变化的关键指标,微生物碳含量和占比可作为反映高寒湿地退化的关键指标,均可为高寒湿地生态系统碳库和恢复机理的研究提供数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寒湿地 退化程度 轻组分有机碳 重组分有机碳 可溶性有机碳 微生物碳
下载PDF
高寒湿地旱化过程及其对CO2交换的影响 被引量:10
2
作者 李成一 李希来 +5 位作者 孙华方 李得琴 张锋 林春英 张静 马程彪 《草地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750-758,共9页
为研究青藏高原高寒湿地旱化对碳通量的影响,探讨高寒湿地旱化碳通量变化规律,本研究于7-8月生长高峰期以高寒湿地、沼泽化草甸和高寒草甸为研究对象,利用TARGAS—1静态箱法,比较高寒湿地不同退化阶段碳交换的动态差异。结果表明:与高... 为研究青藏高原高寒湿地旱化对碳通量的影响,探讨高寒湿地旱化碳通量变化规律,本研究于7-8月生长高峰期以高寒湿地、沼泽化草甸和高寒草甸为研究对象,利用TARGAS—1静态箱法,比较高寒湿地不同退化阶段碳交换的动态差异。结果表明:与高寒湿地相比,沼泽化草甸与高寒草甸植被群落光合速率、生态系统呼吸速率、净生态系统碳交换显著提高(P<0.05);不同退化阶段土壤温湿度及植被群落生物量存在显著差异(P<0.05),土壤电导率差异不显著;相比于土壤湿度和土壤电导率,土壤温度对CO2交换的影响更大,其与净生态系统碳交换呈显著负相关(P<0.05),高寒草甸的碳交换对土壤温度的敏感性要大于高寒湿地和沼泽化草甸的碳交换对土壤温度的敏感性;在植物生长高峰期,高寒湿地旱化过程土壤温度显著上升,土壤湿度和植物群落生物量显著下降,导致其碳汇功能呈下降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寒湿地 沼泽化草甸 高寒草甸 湿地退化 碳源/汇 净生态系统碳交换
下载PDF
高寒沼泽湿地退化过程中土壤腐殖质变化特征的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林春英 李希来 +4 位作者 张静 孙海松 孙华方 马程彪 李成一 《草地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027-1036,共10页
本试验选择黄河源区果洛州玛沁县大武滩不同退化高寒沼泽湿地为研究对象,分层采集冻融丘和丘间土壤样品,分析退化过程中土壤腐殖质变化以及相关的环境因子。结果表明:冻融丘和丘间土壤腐殖质随着退化程度的加剧而下降,冻融丘腐殖质碳、... 本试验选择黄河源区果洛州玛沁县大武滩不同退化高寒沼泽湿地为研究对象,分层采集冻融丘和丘间土壤样品,分析退化过程中土壤腐殖质变化以及相关的环境因子。结果表明:冻融丘和丘间土壤腐殖质随着退化程度的加剧而下降,冻融丘腐殖质碳、胡敏素和胡敏酸未退化与轻度退化、重度退化差异显著(P<0.05),对退化较丘间敏感;冻融丘和丘间的腐殖质碳、胡敏酸、富里酸和胡敏素含量与土壤含水量、总氮呈显著正相关(P<0.05),冻融丘土壤腐殖质组分与容重呈显著负相关(P<0.01);冻融丘中纤维二糖水解酶(CBH)、β-1,4-木糖苷酶(BXYL)、α-1,4-葡萄糖苷酶(αG)、β-1,4-葡萄糖苷酶(BG)、亮氨酸肽酶(LAP)、β-1,4-N-乙酰基氨基葡萄糖苷酶(NAG)和脲酶(UR)对胡敏素形成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丘间酶活性对土壤腐殖质的形成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综上所述,高寒沼泽湿地退化导致土壤腐殖质减少,致使碳功能的下降,土壤水分、全氮和土壤酶有利于湿地土壤腐殖质的形成,建议在高寒沼泽湿地修复中加强土壤水分和有机肥的补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寒沼泽湿地 退化程度 土壤腐殖质 胡敏酸 富里酸 胡敏素
下载PDF
黄河源区建植19年人工草地生物结皮CO_(2)通量与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变化 被引量:1
4
作者 孙华方 李希来 +4 位作者 李成一 张静 林春英 金立群 杨鑫光 《草地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894-903,共10页
为了解黄河源人工草地不同类型生物结皮和植被群落CO_(2)释放和固定的变化特征,并探讨二者的影响因子,本文通过调查黄河源建植19年人工草地不同类型生物结皮CO_(2)通量和植被土壤特征变化发现:藻和地衣结皮CO_(2)通量均显著小于苔藓结皮... 为了解黄河源人工草地不同类型生物结皮和植被群落CO_(2)释放和固定的变化特征,并探讨二者的影响因子,本文通过调查黄河源建植19年人工草地不同类型生物结皮CO_(2)通量和植被土壤特征变化发现:藻和地衣结皮CO_(2)通量均显著小于苔藓结皮(10.58μmol·m^(-2)·s^(-1))(P<0.05);苔藓结皮对应的植被群落CO_(2)通量(11.55μmol·m^(-2)·s^(-1))显著低于藻和地衣结皮(P<0.05);藻和地衣结皮下的土壤CO_(2)通量显著大于苔藓结皮(约2倍,P<0.05)。苔藓结皮叶绿素初始荧光参数F0(Minimal Fluorescence)和最大荧光参数Fm(Maximal Fluorescence)均最大;藻和苔藓结皮的PSⅡ最大光化学量子产量Fv/Fm(Optimal/Maximal Quantum Yield of PSⅡ)均高于地衣结皮。CO_(2)通量和叶绿素荧光参数的主要影响因子相似,均与禾本科高度、土壤铵态氮含量正相关,与pH负相关。因此,在研究草地碳平衡过程中应充分考虑生物结皮的贡献,同时需注意不同类型的生物结皮的CO_(2)通量和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差异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_(2)通量 叶绿素荧光 BSCs演替阶段 植被特征 土壤性质 冗余分析
下载PDF
Effects of degradation succession of alpine wetland on soil organic carbon and total nitrogen in the Yellow River source zone,west China 被引量:2
5
作者 LIN Chun-ying LI Xi-lai +8 位作者 ZHANG Jing sun hua-fang ZHANG Juan HAN Hui-bang WANG Qi-hua MA Cheng-biao LI Cheng-yi ZHANG Yu-xing MA Xue-qian 《Journal of Mountain Science》 SCIE CSCD 2021年第3期694-705,共12页
Wetland is an important carbon pool,and the degradation of wetlands causes the loss of organic carbon and total nitrogen.This study aims to explore how wetland degradation succession affects soil organic carbon(SOC)an... Wetland is an important carbon pool,and the degradation of wetlands causes the loss of organic carbon and total nitrogen.This study aims to explore how wetland degradation succession affects soil organic carbon(SOC)and total nitrogen(TN)contents in alpine wetland.A field survey of 180 soilsampling profiles was conducted in an alpine wetland that has been classified into three degradation succession stages.The SOC and TN contents of soil layers from 0 to 200 cm depth were studied,including their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icrotopography.The results showed that SOC and TN of different degradation succession gradients followed the ranked order of Non Degradation(ND)>Light Degradation(LD)>Heavy Degradation(HD).SWC was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SOC and TN(p<0.05).As the degree of degradation succession worsened,SOC and TN became more sensitive to the SWC.Microtopography was closely related to the degree of wetland degradation succession,SWC,SOC and TN,especially in the topsoil(0-30 cm).This result showed that SWC was an important indicator of SOC/TN in alpine wetland.It is highly recommended to strengthen water injection into the wetland as a means of effective restoration to reverse alpine meadow back to marsh alpine wetlan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egradation succession Soil organic carbon(SOC) Total nitrogen(TN) Soil water content(SWC) MICROTOPOGRAPHY Soil depth
下载PDF
青藏高原高原鼠兔活动节律监测方法研究
6
作者 苏晓雪 李希来 +2 位作者 孙华方 李成一 宋梓涵 《动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630-639,共10页
高原鼠兔(Ochotona curzoniae)是高寒草甸生态系统特有物种和关键物种,其挖掘觅食等活动行为直接影响本地高寒草甸的健康状况和持续发展。以有效洞口调查为代表的传统人工观察方法很难连续数天观察,造成可获取数据量小、效率较低,导致... 高原鼠兔(Ochotona curzoniae)是高寒草甸生态系统特有物种和关键物种,其挖掘觅食等活动行为直接影响本地高寒草甸的健康状况和持续发展。以有效洞口调查为代表的传统人工观察方法很难连续数天观察,造成可获取数据量小、效率较低,导致高原鼠兔行为生物节律研究数据采集困难。因此本文构建了融合图像自动采集、优化数字图像处理算法和智能识别技术的高原鼠兔监测系统,可无接触、数字化、连续性监测高原鼠兔行为活动。首先,考虑高原鼠兔活动节律监测需求,在青海省河南蒙古族自治县克旗河滩布局并划分了面积为25 m×30 m的实验小区;其次,监测实验区域,获取高原鼠兔全周期活动节律数据;最后提出基于改进帧差法的高原鼠兔目标自动识别策略。实验结果显示,本文设计的监测系统可在自然环境下完成高原鼠兔活动数据采集,基于改进帧差法的高原鼠兔目标自动识别策略精准率、召回率、F1值分别为87.20%、83.37%、0.85,可准确获取高原鼠兔详细的活动节律信息。活动节律分析结果表明,高原鼠兔地面活动高峰期在10:00时和16:00时,夜晚无活动,属于白昼型动物。青藏高原鼠兔活动节律监测方法可有效提升高原鼠兔的种群密度、活动节律等相关研究效率和准确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原鼠兔 高寒草甸 监测系统 活动节律
原文传递
黄河源区高寒沼泽湿地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对不同退化的响应 被引量:33
7
作者 林春英 李希来 +5 位作者 张玉欣 孙华方 李成一 金立群 杨鑫光 刘凯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3971-3984,共14页
为研究高寒沼泽湿地退化过程中土壤微生物群落多样性的变化,应用MiSeq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高寒沼泽湿地退化过程中土壤微生物群落多样性以及相关的环境因子.结果表明,高寒沼泽湿地退化改变了土壤微生物在OTUs水平上的物种组成,OTUs种类... 为研究高寒沼泽湿地退化过程中土壤微生物群落多样性的变化,应用MiSeq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高寒沼泽湿地退化过程中土壤微生物群落多样性以及相关的环境因子.结果表明,高寒沼泽湿地退化改变了土壤微生物在OTUs水平上的物种组成,OTUs种类变化丘间较冻融丘明显,且土壤真菌OTUs种类变化显著;冻融丘和丘间细菌微生物多样性指数大于真菌微生物;不同退化高寒沼泽湿地土壤优势微生物种类相同,细菌为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和RB41,真菌为子囊菌门(Ascomycota)和被孢霉属(Mortierella),除RB41外未退化与重度退化间优势微生物丰度有较大差异(P<0.05),丘间的优势微生物对不同退化较冻融丘敏感;土壤含水量、有机碳、微生物碳、微生物氮和莎草科的盖度是影响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的主要因素.综上所述:高寒沼泽湿地退化导致微生物多样性降低,在湿地恢复中应加强湿地冻融丘和莎草科植物的保护以及土壤水分、有机碳和微生物碳氮的补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寒沼泽湿地 退化程度 土壤微生物多样性 细菌 真菌
原文传递
黄河源区斑块化退化高寒草甸土壤细菌群落多样性变化 被引量:5
8
作者 孙华方 李希来 +6 位作者 金立群 赵玉蓉 李成一 张静 宋梓涵 苏晓雪 刘凯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4662-4673,共12页
为研究海拔变化和退化过程中高寒草甸土壤细菌群落多样性的变化规律,利用MiSeq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不同海拔活动斑块、非活动斑块、恢复斑块和高寒草甸土壤细菌群落多样性,利用冗余分析对细菌多样性和环境因子进行分析.结果发现,3种类... 为研究海拔变化和退化过程中高寒草甸土壤细菌群落多样性的变化规律,利用MiSeq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不同海拔活动斑块、非活动斑块、恢复斑块和高寒草甸土壤细菌群落多样性,利用冗余分析对细菌多样性和环境因子进行分析.结果发现,3种类型斑块中主要的土壤细菌门均是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ota)和酸杆菌门(Acidobacteriota).细菌优势属为RB41、鞘脂单胞菌属(Sphingomonas)和慢生根瘤菌属(Bradyrhizobium).RB41和慢生根瘤菌属相对丰度随海拔升高而下降,随斑块演替而增加,但3种类型退化斑块相对丰度均显著低于高寒草甸(P<0.05).退化斑块土壤碳固定功能的细菌丰度,大于健康高寒草甸.不同斑块的细菌Chao1指数和物种数显著高于高寒草甸(P<0.05).冗余分析发现,生物结皮盖度和全氮是海拔4013 m处细菌优势门的主要影响因子;生物量、全氮和pH对高海拔4224 m细菌优势门影响较大.生物量和全钾显著影响海拔4013 m的细菌属分布,海拔4224 m地区莎草科盖度和速效氮为细菌优势属的主要影响因子.生物结皮和pH对细菌多样性影响较大.不同海拔地区细菌的影响因子发生着较大变化,在研究细菌多样性变化的过程中,不仅要关注高寒草地退化的影响,还应考虑海拔高度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菌群落多样性 退化斑块 冗余分析(RDA) 海拔 植被特征 土壤理化性质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