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补阳还五汤治疗大鼠气虚血瘀型脑缺血的代谢组学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宋文婷 丁昭 +7 位作者 苗兰 孙明谦 尹春园 曹慧 史跃 马彦雷 李磊 刘建勋 《世界中医药》 CAS 2023年第15期2154-2159,共6页
目的:探讨补阳还五汤对气虚血瘀型脑缺血大鼠生物代谢途径的影响。方法:将30只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和补阳还五汤组(3.49 g/kg)。模型组和补阳还五汤组采用荧光微球诱导多发性脑梗死合并睡眠剥夺,建立气虚血瘀型脑缺血动物模型... 目的:探讨补阳还五汤对气虚血瘀型脑缺血大鼠生物代谢途径的影响。方法:将30只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和补阳还五汤组(3.49 g/kg)。模型组和补阳还五汤组采用荧光微球诱导多发性脑梗死合并睡眠剥夺,建立气虚血瘀型脑缺血动物模型,并分别给予蒸馏水或补阳还五汤灌胃。假手术组给予蒸馏水灌胃,不睡眠剥夺和微球注射。记录各组大鼠的体质量。实验结束后,处死大鼠,采血分析。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检测大鼠血清中血栓素B 2(TXB 2)和6-酮基-前列环素1α(6-keto-PGF 1α)水平。采用液质联用的代谢组学方法检测血清样品。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平均体质量明显降低,TXB 2/6-keto-PGF 1α比值升高(均P<0.05);与模型组比较,补阳还五汤组大鼠平均体质量升高,药物干预可降低TXB 2/6-keto-PGF 1α比值(P<0.05)。代谢组学结果显示,假手术组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补阳还五汤组部分逆转模型组的变化,指标向假手术组回调的趋势明显。结论:模型大鼠体内的生物代谢途径受到明显干扰,补阳还五汤可以对异常生物代谢途径进行明显的调整,其调整的代谢途径包括:精氨酸的生物合成、精氨酸和脯氨酸代谢、谷胱甘肽代谢、赖氨酸的生物合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虚血瘀 益气活血 补阳还五汤 代谢组学 脑缺血 生物标志物 精氨酸的生物合成 精氨酸和脯氨酸代谢
下载PDF
基于证候表征生物学的中药复方功效物质基础研究思路与方法
2
作者 孟硕 苗兰 +5 位作者 林力 孙明谦 彭勍 张颖 任钧国 刘建勋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835-842,共8页
中医临床治疗疾病多以辨证论治,其用药方式多以复方为主,中药复方又多以功效来表述。因此,中药复方的功效既包括了对疾病的治疗,也涵盖了对证候的作用。目前对中药复方功效的研究多围绕治疗疾病的药理作用及发挥作用的药效成分开展研究... 中医临床治疗疾病多以辨证论治,其用药方式多以复方为主,中药复方又多以功效来表述。因此,中药复方的功效既包括了对疾病的治疗,也涵盖了对证候的作用。目前对中药复方功效的研究多围绕治疗疾病的药理作用及发挥作用的药效成分开展研究,而对证候的作用及发挥作用的物质基础研究不足,从而严重影响了中药复方功效的深入研究和科学阐释。其原因主要是由于证候表征的生物学基础缺乏研究,影响了中药复方功效的物质基础研究。基于此,本文首次提出基于“证候表征生物学”的中药复方功效物质基础的研究思路和方法:以中医临床为依据、以病证结合为基础、以功效为导向,在尽可能全面明确中药复方功效的证候表征生物学基础后,整合网络药理学、中药化学、中药药代动力学、生物信息学等多种现代科学技术和方法,解析、确证发挥功效的化学成分及作用机理。该研究思路突出了中医临床应用复方治疗疾病的病证结合、方证相应的用药特点,期望为中医证候及中药复方功效物质基础的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证候 表征生物学 功效物质基础 中药复方
下载PDF
冠心病痰瘀互结证小型猪血浆代谢组学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张国瑗 李磊 +8 位作者 孟红旭 王奥奥 王紫艳 胡广 李瑛 马彦雷 史跃 孙明谦 刘建勋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23年第6期117-122,共6页
目的基于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冠心病痰瘀互结证小型猪血浆除磷脂外的代谢物进行代谢组学分析。方法将小型猪分为对照组和模型组,采用高脂饲料喂养结合冠状动脉内皮损伤法建立冠心病痰瘀互结证小型猪模型。HE和Masson染色观察心肌组... 目的基于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冠心病痰瘀互结证小型猪血浆除磷脂外的代谢物进行代谢组学分析。方法将小型猪分为对照组和模型组,采用高脂饲料喂养结合冠状动脉内皮损伤法建立冠心病痰瘀互结证小型猪模型。HE和Masson染色观察心肌组织病理变化;血浆样本用96孔SPE板进行除蛋白和去磷脂处理,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级杆飞行时间质谱(UPLC-QTOF-MS)对样本进行检测,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PLS-DA)进行数据分析,通过HMDB数据库和二级质谱裂解规律比对,对内源性成分进行定性分析,筛选差异代谢物,通过MetaboAnalyst 5.0结合HMDB、KEGG数据库对差异代谢物进行代谢通路分析。结果HE和Masson染色显示,模型组心肌细胞肥大,部分心肌细胞融合,心肌间质水肿,大量胶原纤维增生;PLS-DA结果显示,模型组和对照组血浆代谢物差异明显,筛选出7a,12a-二羟基-3-氧代-4-胆氨酸、3b,12a-二羟基-5a-胆酸、脱氧胆酸甘氨酸结合物、别石胆酸、十六烷二酸、3-氧代十八烷酸、二十二碳六烯酸、丁烯肉碱、3-羟基-9-十六碳烯酰肉碱、3-羟基十六烷基肉碱、(9E)-10-硝基十八烷-9-烯酰肉碱等26个差异代谢物,涉及肉碱穿梭代谢、花生四烯酸代谢、胆汁酸生物合成、胆碱代谢、丙酮酸代谢等途径。结论内源性非磷脂类成分如胆酸类、脂肪酸类、氨基酸类、酰基肉碱类及其生物代谢途径参与冠心病痰瘀互结证发病过程。本研究可为了解冠心病痰瘀互结证病程进展提供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痰瘀互结证 代谢组学 超高效液相色谱-四级杆飞行时间质谱 小型猪
下载PDF
同时测定大鼠血浆中阿托伐他汀及其活性和毒性代谢产物的方法建立与应用
4
作者 宋玉晨 杨琳 +3 位作者 孙明谦 任常英 刘建勋 张颖 《中国药房》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917-922,共6页
目的 建立同时测定大鼠血浆中阿托伐他汀(ATV)及其活性代谢产物2-羟基阿托伐他汀酸(2-HAT)、4-羟基阿托伐他汀酸(4-HAT)和毒性代谢产物阿托伐他汀内酯(ATL)的分析方法并应用于药代动力学研究。方法 采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CMS/MS)法进... 目的 建立同时测定大鼠血浆中阿托伐他汀(ATV)及其活性代谢产物2-羟基阿托伐他汀酸(2-HAT)、4-羟基阿托伐他汀酸(4-HAT)和毒性代谢产物阿托伐他汀内酯(ATL)的分析方法并应用于药代动力学研究。方法 采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CMS/MS)法进行分析。采用一步沉淀法对血浆样品进行处理(血浆样品经酸化调节pH值防止构型转化),采用梯度洗脱分析样品,分析时间为5 min;采用电喷雾离子源,以多反应监测模式进行正离子检测,ATV及其代谢产物2-HAT、4-HAT、ATL及内标匹伐他汀的定量离子对的质荷比(m/z)分别为559.3→440.2、575.2→440.3、575.0→440.2、540.9→448.2和422.2→290.0。对分析方法进行全面的方法学考察后测定ATV及其代谢产物2-HAT、4-HAT、ATL的浓度,并采用WinNonlin 6.1的非房室模型计算ATV及其代谢产物的药代动力学参数。结果 方法学考察结果表明,空白血浆的内源性物质不干扰待测成分的测定,标准曲线线性关系良好,ATV、2-HAT、4-HAT和ATL的定量下限分别为0.5、0.5、0.25、0.063 nmol/L。精密度、准确度、回收率、基质效应和稳定性考察均符合生物分析要求。药代动力学分析表明,大鼠灌胃给药后,ATV迅速代谢,主要以ATV和2-HAT的形式暴露于血液循环,内酯型代谢物浓度最低。结论 建立了针对ATV及其活性和毒性代谢产物的准确、快速、灵敏的血药浓度分析方法,运用该方法可全面解析阿托伐他汀钙在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托伐他汀钙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 羟基阿托伐他汀 阿托伐他汀内酯 药代动力学
下载PDF
基于代谢组学技术研究不同剂量肾上腺素血瘀证模型的作用机制
5
作者 胡广 杨会珍 +4 位作者 张国瑗 李瑛 任常英 孙明谦 林力 《世界中医药》 CAS 2023年第12期1672-1678,1683,共8页
目的:运用代谢组学的方法,探讨不同剂量肾上腺素构建大鼠慢性血瘀证模型的作用机制及其关键代谢物。方法:连续皮下注射不同剂量肾上腺素构建慢性血瘀模型,测定大鼠血液流变学、凝血四项等指标进行模型判断,通过反相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目的:运用代谢组学的方法,探讨不同剂量肾上腺素构建大鼠慢性血瘀证模型的作用机制及其关键代谢物。方法:连续皮下注射不同剂量肾上腺素构建慢性血瘀模型,测定大鼠血液流变学、凝血四项等指标进行模型判断,通过反相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RPLC-MS)与亲水作用液相色谱法-质谱联用(HILIC-MS)技术进行检测,采用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PLS-DA)研究给药前后模型内源性代谢物变化。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高中低剂量肾上腺素组大鼠全血黏度在不同切变率下均显著升高,凝血四项检测中凝血酶原时间和纤维蛋白原含量显著升高,体质量显著性下降,代谢组实验结果显示正常组与高中剂量肾上腺素组之间区分明显,其分离趋势与给药剂量密切相关,在RPLC-MS模式下发现了葡萄糖、乙酰辅酶A、二十碳五烯酸等代谢物,同时在HILIC-MS模式下发现了牛磺酸、油酸等代谢物,2种检测模式下共发现了与气滞血瘀模型发病机制及演化过程相关的28个潜在生物标志物。结论:一定剂量的肾上腺素会导致慢性血瘀证的发生,随着给药剂量的增加,其造模程度也随着变化。根据机体内与给药剂量呈一定相关性的代谢变化来看,慢性血瘀证的作用机制及其演化过程可能与葡萄糖代谢、脂肪酸代谢、胆酸代谢、肉碱代谢、酪氨酸及色氨酸代谢等代谢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质联用 代谢组学 肾上腺素 慢性血瘀证 生物标志物 血小板聚集 能量代谢 色氨酸代谢
下载PDF
基于LC-TOF-MS与HILIC和RPLC联用的自发性高血压大鼠血浆代谢组学研究
6
作者 张国瑗 孙明谦 +2 位作者 胡广 李瑛 刘建勋 《实验动物科学》 2023年第1期1-9,共9页
目的利用液质联用系统(LC-TOF-MS)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实验组和京都种Wistar(WKY,Wistar Kyoto)大鼠对照组的血浆进行分析,利用代谢组学方法探寻SHR的特征性生物标志物及代谢途径。方法收集SHR和WKY大鼠(各12只)的血浆样本,利用反... 目的利用液质联用系统(LC-TOF-MS)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实验组和京都种Wistar(WKY,Wistar Kyoto)大鼠对照组的血浆进行分析,利用代谢组学方法探寻SHR的特征性生物标志物及代谢途径。方法收集SHR和WKY大鼠(各12只)的血浆样本,利用反相色谱(RPLC)和亲水相互作用色谱(HILIC)分离血浆中的内源性代谢物,利用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PLS-DA)法进行数据分析。结果在HILIC和RPLC模式下SHR实验组和WKY大鼠对照组之间观察到了良好的分离趋势。鉴定出了包括组氨酸、脯氨酸、尿酸、焦谷氨酸、乙酰肉碱、棕榈酰肉碱、二氢鞘氨醇、3-脱氢鞘氨醇等17个潜在的SHR生物标志物,主要受干扰的代谢途径是氨基酸代谢、肉碱穿梭系统和鞘脂代谢。结论受到影响的生物标志物和代谢途径可为理解高血压的代谢机制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生物标志物 液相色谱-质谱 代谢组学
下载PDF
基于原地应力实测数据探讨华北典型强震区断裂活动危险性及其对雄安新区的影响 被引量:11
7
作者 丰成君 戚帮申 +5 位作者 王晓山 张鹏 孙明乾 孟静 谭成轩 陈群策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70-190,共21页
华北地区距雄安新区300km范围内包括唐山、邢台和张北三个典型强震区,近50年来,先后发生1966年邢台7.2级、1976年唐山7.8级和1998年张北6.2级强震活动,未来仍具发生破坏性地震的风险。在现今构造应力环境下,3个典型强震区内断裂活动危... 华北地区距雄安新区300km范围内包括唐山、邢台和张北三个典型强震区,近50年来,先后发生1966年邢台7.2级、1976年唐山7.8级和1998年张北6.2级强震活动,未来仍具发生破坏性地震的风险。在现今构造应力环境下,3个典型强震区内断裂活动危险性如何、再次发生中强地震对雄安新区地面稳定性有怎样的影响,这些都是要回答的问题。对此,本文首先基于唐山、邢台和张北强震区关键构造部位深孔水压致裂地应力测量数据,依据Byerlee断层滑动失稳摩擦准则,计算各强震区内潜在发震断层的临界失稳状态,探讨断裂活动危险性;之后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五代《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之《中国大陆及邻区潜在震源区划分图》,厘定雄安新区外围300km范围内主要潜在震源区和震级上限;最后选取适宜的地震烈度衰减模型,定量计算主要潜在震源区未来发生震级上限地震时对雄安新区地震烈度的影响,进而为雄安新区及重大工程抗震设防提供科学参考。结果表明:(1)唐山、邢台和张北强震区内主要潜在震源区未来发生震级上限地震产生的地震烈度衰减至雄安新区时均位于Ⅳ~Ⅶ度;(2)北京通州及邻区发生8.0级地震、涞水-高碑店沿线发生6.5级地震会在雄安新区产生Ⅶ度地震烈度,震害较轻;(3)其他潜在震源区在雄安新区产生的地震烈度均小于V度,并不会产生显著震害效应。鉴于此,雄安新区抗震设防烈度建议由原Ⅶ度调至Ⅷ度为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北典型强震区 活动断裂带 原地应力 地震活动 雄安新区
下载PDF
川西折多山某深埋隧道地应力测量及其应用研究 被引量:8
8
作者 徐正宣 孟文 +5 位作者 郭长宝 张鹏 张广泽 孙明乾 陈群策 陈宇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14-125,共12页
川西地区地质构造环境复杂,该区深埋隧道建设过程中经常面临岩爆风险,而地应力条件对深埋隧道的规划建设和岩爆风险预判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利用水压致裂法在川西折多山某深埋隧道开展了原地应力测量及其工程效应分析。某钻孔196~650 ... 川西地区地质构造环境复杂,该区深埋隧道建设过程中经常面临岩爆风险,而地应力条件对深埋隧道的规划建设和岩爆风险预判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利用水压致裂法在川西折多山某深埋隧道开展了原地应力测量及其工程效应分析。某钻孔196~650 m深度范围内的地应力测试结果显示,隧址区以水平构造应力为主导,测试深度范围内水平主应力随深度线性增加,且应力增加梯度高于中国大陆背景值。地应力结构整体以逆断型(S_(H)>S_(h)>S_(v))为主,其中389.50~560.50 m深度范围属应力释放区,地应力结构以走滑型(S_(H)>S_(v)>S_(h))为主。侧压系数及最大、最小水平主应力比值随深度分布基本符合中国大陆各参数变化特征。最大水平主应力方向为NWW向,与区域应力场分布及周边活动断裂反映的力学机制一致,主要受印度板块向欧亚板块持续俯冲和高原物质东南向扩散作用控制。测点现今地应力强度较高,临近断裂失稳状态,随着应力的不断积累,区内优势破裂方向或已有断裂的特殊构造部位可能发生失稳滑动。最后,基于地应力测量结果对深埋隧道围岩稳定性进行了预判分析,受隧址区高地应力影响,围岩发生中-强岩爆的可能性较大,需优化设计并重点防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压致裂 原地应力测量 地应力状态 断层摩擦滑动 深埋隧道 稳定性
下载PDF
木寨岭深埋隧道北段地应力测量与围岩稳定性分析 被引量:17
9
作者 张鹏 孙治国 +5 位作者 王秋宁 丰成君 孙明乾 谭成轩 吴永东 甘惟平 《地质力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893-903,共11页
基于兰渝铁路木寨岭深埋隧道工程区活动断裂调查和3个钻孔水压致裂地应力测量,获得了木寨岭隧道工程区北段的现今地应力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北段工程区最大水平主应力为38.38 MPa,属于高地应力区;三个主应力的关系为SH>Sh>Sv,表明... 基于兰渝铁路木寨岭深埋隧道工程区活动断裂调查和3个钻孔水压致裂地应力测量,获得了木寨岭隧道工程区北段的现今地应力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北段工程区最大水平主应力为38.38 MPa,属于高地应力区;三个主应力的关系为SH>Sh>Sv,表明该区地壳浅表层现今构造活动以水平运动为主,主应力关系有利于逆断层的发育和活动;最大水平主应力优势方向为NE,反映穿越隧道北段的NWW向主要断裂带具有逆冲兼反时针扭动活动特征。根据地应力测量结果、相关理论及判据认为:隧道北段横截面形状以水平长轴、垂直短轴,且长短轴之比近似于隧道截面上侧压力系数的椭圆形为宜;隧道北段在埋深范围开挖时,硬岩具有岩爆发生的可能性,软岩具有发生严重挤压变形的背景。该成果为深入研究隧道区应力场特征,分析隧道围岩稳定性,科学设计隧道断面形状、结构和强度等工程地质问题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寨岭隧道 地应力测量 围岩稳定性 岩爆 软岩变形
下载PDF
中药复方功效物质基础的研究思路与方法 被引量:15
10
作者 刘建勋 孙明谦 +1 位作者 任钧国 林力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473-478,共6页
中药复方的功效代表了复方的整体效应,该效应是中药复方特定化学成分在特定病理条件下对机体发生作用进行调整和整合后的生物效应表达,而这些化学成分就是中药复方功效的物质基础。受多种条件限制,开展中药复方功效物质基础研究的较少,... 中药复方的功效代表了复方的整体效应,该效应是中药复方特定化学成分在特定病理条件下对机体发生作用进行调整和整合后的生物效应表达,而这些化学成分就是中药复方功效的物质基础。受多种条件限制,开展中药复方功效物质基础研究的较少,多是药效物质基础的研究,这就造成与中医药理论的脱节,很难对中药复方的功能主治进行科学阐释。在中医药理论和临床实践的指导下,本文提出了中药复方功效物质基础的研究思路与方法进,力争通过多学科、多技术的有机结合,构建中药复方功效物质基础的研究技术体系,进而阐释中药复方功效的产生的化学成分,为中药复方功效物质基础的研究提供借鉴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功效 物质基础 病证结合 作用机理
下载PDF
鸡尾酒探针法评价中药塞络通对大鼠代谢酶的影响 被引量:3
11
作者 张颖 苗兰 +4 位作者 任常英 孙明谦 林力 刘建勋 徐立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18年第9期989-997,共9页
目的:为预防合并用药产生的药物相互作用,考察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中药复方塞络通对大鼠主要药物代谢酶的影响。方法:大鼠分别灌胃给与塞络通及组方药人参、银杏叶和西红花提取物后再给与混合了大鼠CYP1A2 (咖啡因)、CYP2C(奥美拉唑和氯沙... 目的:为预防合并用药产生的药物相互作用,考察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中药复方塞络通对大鼠主要药物代谢酶的影响。方法:大鼠分别灌胃给与塞络通及组方药人参、银杏叶和西红花提取物后再给与混合了大鼠CYP1A2 (咖啡因)、CYP2C(奥美拉唑和氯沙坦)、CYP2D2 (右美沙芬)和CYP1A1/2(咪哒唑仑)探针药组成的鸡尾酒探针,测定给药后不同时间点各探针及特异代谢底物的血药浓度,通过分析探针药及其代谢物药代参数及代谢率(代谢物与探针AUC之比),评价单剂量塞络通对大鼠主要CYP450酶活性的影响。结果:与空白对照相比,塞络通单次给药后没有发现各探针药代谢率有统计学意义的改变(P> 0. 05)。但探针药咖啡因的达峰时间显著推迟,代谢物峰浓度显著升高,代谢率的指标上升了31%,与人参给药后趋势较一致。单剂量塞络通使右美沙芬代谢物AUC值显著降低,代谢率下降了37%,影响主要来自于银杏叶提取物。结论:单剂量塞络通不会显著影响大鼠主要CYP450s酶代谢活性,整方变化趋势与组方药的合并作用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塞络通CYP450 鸡尾酒探针 大鼠 代谢活性
下载PDF
基于液质联用技术对早期高脂血症金黄地鼠肝脏鞘脂的靶向代谢组学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孙明谦 苗兰 +4 位作者 张颖 彭勍 杨会珍 刘建勋 林力 《实验动物科学》 2021年第2期30-34,40,共6页
目的对高脂血症金黄地鼠肝匀浆中鞘脂进行相对定量的靶向代谢组学研究。方法18只SPF级叙利亚金黄地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和高脂血症模型组,饲喂6周后进行血液生化检测,取肝脏进行HE染色,观察两组动物血液生化指标和组织病理学变化。基... 目的对高脂血症金黄地鼠肝匀浆中鞘脂进行相对定量的靶向代谢组学研究。方法18只SPF级叙利亚金黄地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和高脂血症模型组,饲喂6周后进行血液生化检测,取肝脏进行HE染色,观察两组动物血液生化指标和组织病理学变化。基于液质联用技术,采用主成分分析(PCA)和偏最小二乘法分析(PLS-DA)进行模式识别,对鞘脂种类进行相对定量分析。结果高脂血症模型组TG、TC、LDL-C、HDL-C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均具有统计学差异。肝组织结构紊乱,肝细胞大片气球样变性,灶性小泡性脂肪变,肝细胞肥大致肝窦不明显,枯否细胞增生,肝小叶内可见炎细胞聚集灶,汇管区轻度炎细胞浸润及纤维组织增生。21种鞘脂,包括鞘磷脂(sphingomyelin,SM)、神经酰胺(ceramide,Cer)和葡糖基神经酰胺(glucosyl-ceramide,Glc-cer)在高脂血症仓鼠肝脏出现异常改变。其中,9种Cer上调,4种Glc-cer下调,8种SM中有3种上调,其余5种下调。结论早期高脂血症金黄地鼠的围绕神经酰胺的鞘脂的代谢途径被破坏,可能触模型组的胰岛素抵抗和炎症反应,导致肝脏损伤,影响血脂代谢。基于LC-MS的鞘脂途径的靶向代谢组学研究为了解高脂血症的生物学机理提供了更多有用的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代谢组学 高脂血症 鞘脂 生物标志物 金黄地鼠
下载PDF
混合探针法评价天龙通心方对大鼠代谢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1
13
作者 苗兰 林力 +3 位作者 张颖 孙明谦 刘建勋 付建华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20年第9期51-57,共7页
目的为预防药物相互作用导致的临床合并用药隐患,初步探讨复方天龙通心方对大鼠体内药物代谢酶的影响。方法实验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和天龙通心组,连续灌胃给药14 d后再给予CYP1A2(咖啡因)、CYP2C6(氯沙坦)、CYP2C11(奥美拉唑)、CYP2... 目的为预防药物相互作用导致的临床合并用药隐患,初步探讨复方天龙通心方对大鼠体内药物代谢酶的影响。方法实验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和天龙通心组,连续灌胃给药14 d后再给予CYP1A2(咖啡因)、CYP2C6(氯沙坦)、CYP2C11(奥美拉唑)、CYP2D2(右美沙芬)和CYP3A1/2(咪达唑仑)混合探针药,检测给药后不同时间点各探针药及其特异代谢底物的血药浓度,通过比较各探针药与代谢物药代动力学参数及代谢率(AUCmetablite/AUCprobe)变化,评价连续给予天龙通心方对大鼠体内CYP450代谢酶活性的影响。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连续给予大鼠天龙通心方后奥美拉唑峰浓度、体内暴露量均显著下降,代谢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探针药咖啡因达峰时间显著推迟,代谢物和探针药AUC之比(AUCratio)下降30%,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咪哒唑仑及代谢产物1-羟基咪达唑仑达峰时间均延迟,而峰浓度、体内暴露水平均显著下降,原型药咪哒唑仑清除率显著升高。其他各组探针底物及其代谢产物主要药代动力学参数及代谢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复给予复方天龙通心方对大鼠体内CYP2C11(人体CYP2C19)可能存在一定的诱导作用,而对CYP1A2、CYP2C6、CYP2D2和CYP3A1/2无显著影响,初步提示临床应用天龙通心方时应避免与经CYP2C19代谢的药物合并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龙通心方 CYP450 探针底物 LC-MS/MS 代谢活性 大鼠
下载PDF
中药复方祛瘀化痰通脉方在小型猪体内的药代动力学行为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彭勍 任建勋 +5 位作者 苗兰 孙明谦 张颖 孟硕 林力 刘建勋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4022-4030,共9页
目的探讨祛瘀化痰通脉方(QYHT)在假手术组和模型组小型猪体内药代动力学特征,为QYHT的药效物质基础研究及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采用高脂饲料喂养结合冠状球囊拉伤内皮损伤的方法建立痰瘀互结证冠心病小型猪模型,连续给药8周后不同时... 目的探讨祛瘀化痰通脉方(QYHT)在假手术组和模型组小型猪体内药代动力学特征,为QYHT的药效物质基础研究及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采用高脂饲料喂养结合冠状球囊拉伤内皮损伤的方法建立痰瘀互结证冠心病小型猪模型,连续给药8周后不同时间点取血,对血浆中各成分的浓度进行测定,并计算药代动力学参数。结果建立了小型猪血浆中9个成分含量测定方法,经方法学验证,专属性、线性范围、准确度和精密度、提取回收率、稳定性以及基质效应均符合体内药物分析的要求。给药后假手术组可检测到3个入血成分,模型组检测到5个入血成分。结论QYHT在假手术组和模型组动物体内的处置过程存在一定差异。该测定方法适用于检测QYHT在小型猪血浆中的药代动力学研究,可为该复方的临床合理安全用药提供科学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祛瘀化痰通脉方 LC-MS/MS 药代动力学 小型猪
下载PDF
北京顺义断裂第四纪活动性地球物理及钻孔综合探测证据 被引量:16
15
作者 戚帮申 潘智锋 +8 位作者 丰成君 谭成轩 张鹏 孟静 孙明乾 杨肖肖 雷晓东 石涵静 易冰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315-1329,共15页
顺义断裂是北京平原区重要的隐伏断裂之一,其第四纪活动性及其对地表地裂缝地质灾害影响的研究是优化首都地区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和防灾减灾体系建设的必要工作。针对隐伏断裂的复杂性特征,利用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测深(CSAMT)、浅层人工... 顺义断裂是北京平原区重要的隐伏断裂之一,其第四纪活动性及其对地表地裂缝地质灾害影响的研究是优化首都地区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和防灾减灾体系建设的必要工作。针对隐伏断裂的复杂性特征,利用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测深(CSAMT)、浅层人工地震、高密度电阻率法地球物理探测,以及钻孔地层剖面记录等方法,综合分析顺义断裂第四纪活动特征,结果表明:①顺义断裂走向NE,倾向SE,正断活动特征,为全新世活动断裂,北小营附近断裂上下盘早更新世、中更新世、晚更新世和全新世以来的垂直滑动速率分别为0.23mm/a、0.03 mm/a、0.29 mm/a和0.51 mm/a;②断裂第四纪以来时空存在明显差异,时间上,早更新世断裂活动性较强,中更新世活动弱,晚更新世活动性增强,全新世以来活动性最强,空间上,第四纪以来顺义断裂南段的活动性较北段强;③顺义断裂现今仍具有一定蠕滑活动特征,并对浅地表部地裂缝发育具有明显的控制作用,这可能是顺义地裂缝发育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顺义断裂 第四纪活动性 地球物理探测 钻孔联合剖面 北京
下载PDF
基于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的心肌缺血大鼠血清和心肌组织代谢组学 被引量:11
16
作者 尹春园 孙明谦 +3 位作者 金龙 林力 苗兰 刘建勋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206-211,共6页
采用异丙肾上腺素诱导心肌缺血大鼠模型,使用液相色谱-质谱法检测血清和心肌中的内源性成分,应用软件对已鉴定的40余种目标成分进行靶向提取,用主成分分析(PCA)、有监督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PLS-DA)对代谢组学数据进行多维度统计分析,... 采用异丙肾上腺素诱导心肌缺血大鼠模型,使用液相色谱-质谱法检测血清和心肌中的内源性成分,应用软件对已鉴定的40余种目标成分进行靶向提取,用主成分分析(PCA)、有监督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PLS-DA)对代谢组学数据进行多维度统计分析,筛选潜在生物标志物。与对照组相比,在心肌缺血模型组大鼠血清、组织中检测出18个差异代谢物,涉及精氨酸和脯氨酸代谢、甘氨酸、丝氨酸和苏氨酸代谢、谷氨酰胺和谷氨酸代谢、牛磺酸和亚牛磺酸代谢等多条代谢通路。代谢产物可作为心肌缺血研究中的重要标志物,该研究结果有助于揭示心肌缺血的发病机制,可为临床疾病诊断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相色谱-质谱 生物标志物 代谢组学 心肌缺血
下载PDF
河北省顺平县地质灾害发育特征及易发性评价 被引量:11
17
作者 万佳威 丰成君 +7 位作者 戚帮申 孙明乾 杨肖肖 王惠卿 范玉璐 张鹏 孟静 谭成轩 《地质力学学报》 CSCD 2020年第4期604-614,共11页
河北省顺平县位于太行山东麓,主要发育有崩塌、滑坡、泥石流、地裂缝等四种类型地质灾害。基于该县地质灾害发育特征,采用GIS技术和信息量数学评价模型,选取坡度、起伏度、坡向、工程地质岩组、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与河流的距离6个... 河北省顺平县位于太行山东麓,主要发育有崩塌、滑坡、泥石流、地裂缝等四种类型地质灾害。基于该县地质灾害发育特征,采用GIS技术和信息量数学评价模型,选取坡度、起伏度、坡向、工程地质岩组、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与河流的距离6个评价因子,对顺平县地质灾害进行易发性评价。评价结果显示:高易发区面积约为125 km^2,占全县总面积的17.5%,分散分布于西北部的中低山和丘陵地区,密集发育崩塌灾害,少量发育滑坡、泥石流灾害;中易发区面积约为200 km^2,占全县总面积的28.0%,成片分布于西北部的中低山和丘陵地区,少量发育崩塌、滑坡、泥石流灾害;低易发区面积约为389 km^2,占全县总面积的54.5%,主要分布于东南部的平原地区及西北部丘陵地区内的宽阔沟谷,沿古河道发育地裂缝灾害,个别地区发育崩塌、滑坡灾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行山东麓 地质灾害 发育特征 易发性 信息量模型
下载PDF
河北省顺平县李思庄滑坡稳定性分析 被引量:6
18
作者 王惠卿 丰成君 +8 位作者 戚帮申 王继明 孙明乾 杨肖肖 万佳威 范玉璐 张鹏 孟静 谭成轩 《地质力学学报》 CSCD 2020年第4期595-603,共9页
李思庄滑坡为河北省顺平县境内潜在危险性最大的一残坡积堆积层滑坡,近年由于削坡建房,滑坡稳定性降低,极端降雨条件下存在复活可能。在野外调查确定滑坡结构特征的基础上,采用改进Mein-Larson降雨入渗模型分析不同降雨强度及持时对李... 李思庄滑坡为河北省顺平县境内潜在危险性最大的一残坡积堆积层滑坡,近年由于削坡建房,滑坡稳定性降低,极端降雨条件下存在复活可能。在野外调查确定滑坡结构特征的基础上,采用改进Mein-Larson降雨入渗模型分析不同降雨强度及持时对李思庄滑坡安全系数影响,运用有限差分软件FLAC3D计算分析该滑坡在天然和极端降雨工况下的稳定状态。研究结果表明:天然状态下,边坡潜在滑移面为基岩与残坡积层分界面,边坡安全系数为1.18,未发生失稳破坏;随降雨历时增加,潜在滑移面由基岩与残坡积层分界面转移到湿润峰面,当湿润峰达到基岩与残坡积层分界面,边坡安全系数为0.83,属不稳定状态。并对李思庄滑坡初步提出设置挡土墙和截排水沟的治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堆积层滑坡 稳定性 Mein-Larson降雨入渗模型 FLAC3D
下载PDF
京津冀协同发展区活动构造与地壳稳定性 被引量:1
19
作者 王惠卿 谭成轩 +11 位作者 丰成君 戚帮申 王继明 杨为民 张春山 张鹏 孟静 杨肖肖 王士强 易冰 孙明乾 孟华君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1322-1341,共20页
京津冀协同发展区是中国东部规划的战略开发区之一,也是华北地区主要的活动构造区,新构造活动强烈,活动断裂发育,地震频发,具有潜在的地质安全隐患问题。基于张家口地区、雄安新区及邻区、北京及关键构造部位调查研究结果,结合已有研究... 京津冀协同发展区是中国东部规划的战略开发区之一,也是华北地区主要的活动构造区,新构造活动强烈,活动断裂发育,地震频发,具有潜在的地质安全隐患问题。基于张家口地区、雄安新区及邻区、北京及关键构造部位调查研究结果,结合已有研究成果,系统分析了京津冀协同发展区主要活动断裂几何学、运动学和动力学特征及其工程地质、地质灾害特征,采用ArcGIS平台的空间分析功能,初步完成了京津冀协同发展区地壳稳定性评价。研究结果表明,京津冀协同发展区发育邢台-河间-唐山、石家庄-通州NNE向构造带和张家口-渤海NWW向区域性活动构造带,其中全新世活动断裂11条,晚更新世活动断裂16条,第四纪断裂23条;冀北及冀东南地区现今构造应力场最大水平主应力方向为近EW向,而太行山东缘南段为NNE向,北段为NW向;NNE向活动断裂带总体表现为顺时针扭动正断活动,倾向SE,NWW向活动断裂带晚更新世以来具有明显的活动性,整体表现为反时针扭动正断活动,倾向SW。京津冀协同发展区地壳稳定性总体较好,不稳定区及次不稳定区主要分布在邢台、唐山、延怀盆地和全新世活动断裂带内,利于重要城镇和重大工程规划建设。研究成果将为京津冀协同发展区宏观发展战略提供地质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京津冀协同发展区 活动断裂 地应力 实时监测 工程地质岩组 地质灾害 区域地壳稳定性 地质调查工程
下载PDF
基于蛋白质组学探讨慢性血瘀证大鼠的发病机理
20
作者 胡广 李瑛 +5 位作者 杨会珍 张国瑗 盛雪 苗兰 孙明谦 林力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1796-1801,共6页
目的 应用蛋白质组学方法探讨肾上腺素致大鼠慢性血瘀证模型的生物学机制。方法 采用小剂量连续皮下注射肾上腺素的方法构建慢性血瘀证模型,通过血液流变学检测进行模型判断,血生化测定肝功能变化情况,并进一步对大鼠肝脏组织样本进行... 目的 应用蛋白质组学方法探讨肾上腺素致大鼠慢性血瘀证模型的生物学机制。方法 采用小剂量连续皮下注射肾上腺素的方法构建慢性血瘀证模型,通过血液流变学检测进行模型判断,血生化测定肝功能变化情况,并进一步对大鼠肝脏组织样本进行定量蛋白质组学分析,获取慢性血瘀证模型的生物标志物及相关生物途径。结果 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体质量明显下降(P<0.01),全血黏度在不同切变率下均显著升高(P<0.01),肝功能指标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水平显著升高(P<0.01),白蛋白水平显著降低(P<0.01)。蛋白质组学分析发现,模型组肝脏组织中鉴定出56个差异表达蛋白,主要富集在花生四烯酸代谢、补体与凝血级联反应、血小板活化与聚集等关键通路;蛋白互作分析结果发现,细胞色素P450 2C11(cytochrome p450 2c11,CYP 2C11)、环氧化物水解酶(epoxide hydrolase, EPHX)1、补体因子(complement factor,Cf)b、激肽原(kininogen, KNG)1、纤维蛋白原γ(fibrinogen gamma chain, FGG)、纤维蛋白原α(fibrinogen alpha chain, FGA)和纤维蛋白原β(fibrinogen beta chain, FGB)可作为慢性血瘀证大鼠的标志性蛋白。结论 肾上腺素通过影响大鼠体内的花生四烯酸代谢、补体与凝血级联反应、血小板活化与聚集等通路,调节CYP 2C11、EPHX1、Cfb、KNG1、FGG、FGA、FGB等差异蛋白,从而导致慢性血瘀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瘀证 蛋白质组学 肝脏 花生四烯酸代谢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