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胶囊聚合物驱提高采收率方法
1
作者 侯健 刘永盛 +9 位作者 韦贝 曹绪龙 孙建芳 杜庆军 宋考平 元福卿 孙鹏霄 季岩峰 赵方剑 刘瑞欣 《石油勘探与开发》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092-1100,共9页
针对常规聚合物驱剪切易降解、注入困难等难题,提出了胶囊聚合物驱提高采收率方法,采用多尺度渗流实验及模拟技术分析了胶囊聚合物驱渗流机制与驱油机理。研究表明:胶囊聚合物驱具有易注入、抗剪切、地层可控释放、吸附滞留率小的优势,... 针对常规聚合物驱剪切易降解、注入困难等难题,提出了胶囊聚合物驱提高采收率方法,采用多尺度渗流实验及模拟技术分析了胶囊聚合物驱渗流机制与驱油机理。研究表明:胶囊聚合物驱具有易注入、抗剪切、地层可控释放、吸附滞留率小的优势,具有很好的远距离运移能力,可实现聚合物驱“油藏深部增黏”;胶囊聚合物增黏程度越高,抑制黏性指进的能力越强,驱替前缘越趋于均匀,驱替波及范围越大。胶囊聚合物的释放性能主要受温度影响,温度越高,胶囊聚合物溶液增黏速度越快,而矿化度对胶囊聚合物溶液增黏速度的影响很小。胶囊聚合物驱适用于传统聚合物驱效果不佳的高含水油藏、井距较大的海上聚合物驱油藏、常规聚合物注入性较差的中低渗透油藏等。实施胶囊聚合物驱应“因地制宜”,根据目标油藏条件设计合理的胶囊粒径、释放时间以达到最优的驱油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物驱 胶囊聚合物 聚合物延迟释放 渗流机制 驱油机理 数值模拟 提高采收率
下载PDF
渤海稠油油藏开发现状及热采开发难点与对策 被引量:20
2
作者 孙鹏霄 刘英宪 《中国海上油气》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85-92,共8页
渤海稠油资源丰富,一半以上的探明储量是稠油。经过多年实践,渤海成功建立了蒸汽吞吐、蒸汽驱先导试验区,随着规模化热采的进行,目前面临一些新的问题。总结了渤海稠油资源特点、海上稠油分类、不同类型稠油开发技术现状,重点分析了目... 渤海稠油资源丰富,一半以上的探明储量是稠油。经过多年实践,渤海成功建立了蒸汽吞吐、蒸汽驱先导试验区,随着规模化热采的进行,目前面临一些新的问题。总结了渤海稠油资源特点、海上稠油分类、不同类型稠油开发技术现状,重点分析了目前海上稠油热采开发面临的问题与挑战,并提出了相应的技术对策。目前渤海稠油热采面临4个问题:①蒸汽吞吐产能偏低;②大井距水平井蒸汽驱难度大;③薄层边底水稠油油藏热采热损失严重,难以经济有效动用;④普通稠油油藏水驱后仍有大量剩余油富集。针对问题,提出了3项对策:①改进热采设备增加热利用率,通过精细地质油藏研究提高单井产能;②运用热复合化学增效技术提高采收率;③探索超临界多源多元热流体吞吐、火烧及井下热力发生等热采前沿技术,提高薄层边底水储量动用程度。本文研究对推进渤海油田稠油规模化高效开发进程具有重要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上稠油 资源特点 开发模式 热采 难点 对策
下载PDF
基于微流控模型的渤海典型高渗砂岩储层油水赋存规律
3
作者 孙鹏霄 蔡晖 +2 位作者 陈晓明 杨子由 姚君波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20-127,共8页
为进一步明确高渗砂岩储层水驱过程中微观油水赋存规律,通过扫描储层岩心,建立了渤海高渗砂岩微流控模型;基于形状因子和欧拉数等微观参数,编制计算程序,精细识别并提取膜状、滴状和柱状等5类剩余油的微观表征;针对不同流体物性及开发... 为进一步明确高渗砂岩储层水驱过程中微观油水赋存规律,通过扫描储层岩心,建立了渤海高渗砂岩微流控模型;基于形状因子和欧拉数等微观参数,编制计算程序,精细识别并提取膜状、滴状和柱状等5类剩余油的微观表征;针对不同流体物性及开发方式设计实验方案,明确了渤海典型高渗砂岩在不同原油性质及开发制度下微观油水赋存规律及演化特征。结果显示:随着剩余油非连续相增加,水淹范围内的绕流区、滞留区难以再动用,多孔和簇状剩余油成为主要的剩余油赋存形态;高速驱替水驱波及范围更大,但注入水绕流易导致采出端提前见水,波及范围不再显著增加;低黏储层中,高速驱替相较低速驱替波及系数提升0.154;高黏储层中,液流改向调整后水驱末期波及系数提高0.137。对于渤海油田典型储层物性及高含水开发阶段条件下,低黏储层更适合提高驱替速度进行挖潜,高黏储层适合液流改向进一步动用剩余油。研究结果为渤海油田水驱高效开发提供了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赋存规律 微流控模型 微观特征参数 剩余油 波及范围 高渗砂岩储层 渤海油田
下载PDF
带LC滤波器的永磁同步电机控制系统及策略研究 被引量:14
4
作者 赵仁德 赵斌 +2 位作者 徐海亮 孙鹏霄 董雪梅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A01期79-86,共8页
永磁同步电机(PMSM)通常采用不带输出滤波器的PWM逆变器直接驱动,但随着电力电子器件趋于高频化,长线效应更加严重,由此带来的过电压问题严重威胁电机的绝缘安全。针对这一问题,采用逆变器带输出LC滤波器的方式,可以滤除开关次电压谐波... 永磁同步电机(PMSM)通常采用不带输出滤波器的PWM逆变器直接驱动,但随着电力电子器件趋于高频化,长线效应更加严重,由此带来的过电压问题严重威胁电机的绝缘安全。针对这一问题,采用逆变器带输出LC滤波器的方式,可以滤除开关次电压谐波使输出电压正弦,但电容支路的存在导致逆变器侧电流和电机侧电流存在偏差,因此提出一种逆变器侧电流反馈(ICF)加基波电容电流补偿的控制方法,并采用基于二阶广义积分器(SOGI)的电容电压微分算法求取电容电流基波分量,实现对电机侧电流的准确控制;分析控制方法的稳定性并给出调节器设计的稳定范围。最后通过Matlab/Simulink仿真证明了本文所提控制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磁同步电机 长线效应 LC滤波器 逆变器侧电流反馈 二阶广义积分器 微分算法
下载PDF
基于动态数据的无因次采液指数曲线计算方法 被引量:3
5
作者 孙鹏霄 朱高科 +4 位作者 李红正 李堪运 李翠平 刘晨 周文胜 《断块油气田》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387-391,共5页
水驱油田无因次采液指数随含水率变化的规律是油藏产能评价和举升方式选择的重要依据。目前常用计算方法不适用于测试资料缺乏的油田。文中基于分流量方程、相对渗透率幂函数表达式和近似理论水驱曲线,推导建立了无因次采液指数随含水... 水驱油田无因次采液指数随含水率变化的规律是油藏产能评价和举升方式选择的重要依据。目前常用计算方法不适用于测试资料缺乏的油田。文中基于分流量方程、相对渗透率幂函数表达式和近似理论水驱曲线,推导建立了无因次采液指数随含水率变化的表征公式,提出了一种利用累计产油量和累计产液量等日常生产数据直接计算无因次采液指数曲线的方法。实例应用表明,计算的无因次采液指数与实际测量点在不同含水率时均能很好地吻合,证明了新方法的准确性。新方法所需数据简单易取,计算简便,结果可靠,不仅可以计算油田的无因次采液指数曲线,还可以计算每口油井的无因次采液指数曲线,为油田现场精细化提液、设施液处理能力预留等动态分析工作提供了新的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驱油藏 动态分析 水驱曲线 相对渗透率曲线 无因次采液指数
下载PDF
基于PLECS的三相两电平变流器仿真实验设计 被引量:3
6
作者 严庆增 孙鹏霄 赵仁德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19-122,127,共5页
利用仿真软件PLECS的损耗和热分析功能,设计了三相两电平变流器仿真实验,建立了变流器损耗数学模型。采用周期平均模块获得通态损耗,通过脉冲平均模块获得开关损耗,连接散热器模块进行温升分析。在不同调制度、开关频率和电流幅值条件下... 利用仿真软件PLECS的损耗和热分析功能,设计了三相两电平变流器仿真实验,建立了变流器损耗数学模型。采用周期平均模块获得通态损耗,通过脉冲平均模块获得开关损耗,连接散热器模块进行温升分析。在不同调制度、开关频率和电流幅值条件下,对比仿真实验和计算结果的误差。实践表明,该仿真实验可使学生更加直观、形象地认识实际工程应用中的变流器损耗和发热问题,有效提高教学效果和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相两电平变流器 仿真实验 损耗 PLECS
下载PDF
MIS-TLIF术中混合固定与传统双侧固定治疗单节段腰椎退行性疾病的临床效果比较 被引量:1
7
作者 胡洪波 李政 +2 位作者 李浩鹏 孙鹏霄 李玉民 《生物骨科材料与临床研究》 CAS 2017年第6期55-59,共5页
目的对比分析MIS-TLIF手术中单侧椎弓根螺钉联合对侧椎板关节突螺钉(混合固定)与双侧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单节段腰椎退行性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5年10月间于我院因单节段腰椎退行性疾病行MIS-TLIF术的79例患... 目的对比分析MIS-TLIF手术中单侧椎弓根螺钉联合对侧椎板关节突螺钉(混合固定)与双侧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单节段腰椎退行性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5年10月间于我院因单节段腰椎退行性疾病行MIS-TLIF术的79例患者。其中行混合固定MIS-TLIF术(混合固定组)患者37例;行双侧内固定MIS-TLIF术(双侧固定组)患者42例。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在术前和术后随访时进行VAS腰痛及下肢痛评分、ODI评分及影像学检查,评估椎体间融合情况并测量手术节段Cobb角。结果混合固定组平均随访时间为(14.8±6.6)个月,手术时间为(119.0±22.4)min,术中失血量(231.7±31.2)mL,住院天数(4.3±1.9)天,术后6月融合率为94.6%,术后随访VAS评分、ODI评分与节段Cobb角与术前均明显改善;双侧固定组平均随访时间为(17.9±10.1)个月,手术时间为(153.8±31.3)min,术中失血量(243.5±24.9)mL,住院天数(6.1±2.7)天,术后6月融合率为92.9%,术后随访VAS评分、ODI评分与节段Cobb角与术前均明显改善。两组间各时间点的VAS评分、ODI评分与Cobb角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混合固定组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明显优于双侧组。结论 MIS-TLIF术联合混合内固定治疗单节段腰椎退行性疾病的临床效果与传统双侧内固定相似,同时混合固定的手术时间短、术后康复更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椎间孔椎体融合术 微创 混合内固定 腰椎退行性疾病
下载PDF
LD 10-1油田不同韵律性厚油层剩余油富集规律 被引量:5
8
作者 孙鹏霄 闫志明 《中外能源》 CAS 2020年第9期41-48,共8页
随着LD10-1油田进入高含水和高采出程度的"双高"阶段,剩余油分布日益复杂,韵律性影响尤为突出,本文基于LD10-1油田的实际油藏地质特征,考虑7种不同韵律性建立厚油层模型,通过数值模拟的方法来研究剩余油的富集规律。研究发现... 随着LD10-1油田进入高含水和高采出程度的"双高"阶段,剩余油分布日益复杂,韵律性影响尤为突出,本文基于LD10-1油田的实际油藏地质特征,考虑7种不同韵律性建立厚油层模型,通过数值模拟的方法来研究剩余油的富集规律。研究发现对于不同韵律性厚油层,无论是水驱还是早期注聚,剩余油富集规律基本一致,主要富集在厚油层上部、低渗层以及靠近生产井一侧,只是早期注聚后剩余油的含量显著减少。同时,厚油层受重力作用影响较大,在注入水驱替的过程中,模型下部的原油向上运移,使得模型上部地层采收率较大,动用程度较小,再加上原始模型中存在可动水,较原始储量相比,模型上部储量上升。最后,除了复合正反韵律模型,对于其他韵律性的模型,早期注聚均能有效提高采收率,提高采收率的幅度均在10%以上,开发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韵律性 厚油层 剩余油 数值模拟 早期注聚
下载PDF
O-GlcNAc糖基化修饰诱导髓核细胞自噬作用机制的体外实验
9
作者 孙鹏霄 胡洪波 +1 位作者 李政 李玉民 《贵州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9年第4期453-458,479,共7页
目的:观察髓核(NP)细胞O-GlcNAc糖基化修饰对其自噬的调节作用。方法:选取12周龄健康雄性SD大鼠,提取NP细胞进行分离和培养,取第二代SD大鼠NP细胞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和实验组均经过压力培养的第二代SD大鼠髓核细胞,实验组分别选... 目的:观察髓核(NP)细胞O-GlcNAc糖基化修饰对其自噬的调节作用。方法:选取12周龄健康雄性SD大鼠,提取NP细胞进行分离和培养,取第二代SD大鼠NP细胞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和实验组均经过压力培养的第二代SD大鼠髓核细胞,实验组分别选用氧联乙酰葡萄糖胺转移酶(OGT组)和氧联乙酰葡萄糖胺水解酶(OGA组)进行干预;采用流式细胞技术定量分析NP细胞在OGT/OGA作用后细胞存活比例,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于在0 h、12 h、 24 h、36 h及48 h时对NP细胞自噬相关基因LC3B、Beclin-1和凋亡相关基因Caspase-3、Bcl-2及Bax的表达。结果:随着培养时间延续,自噬空泡阳性细胞数目逐渐增加,36 h时达峰值,48 h后减少;OGA组与对照组比较,24 h、36 h及48 h时的阳性细胞比例高于对照组,凋亡细胞比例低于对照组,存活细胞比例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D大鼠NP细胞内随着培养时间的延续,NP细胞中Bcl-2基因的表达减少,Caspase-3及Bax基因的表达增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培养时间的延续,NP细胞中LC3B与Beclin-1基因的表达增加,36 h达峰值,48 h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OGA能够通过抑制O-GlcNAc糖基化修饰过程来促进NP细胞自噬过程的发生,进而对NP细胞凋亡过程发挥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肿瘤 细胞凋亡 自噬 N-乙酰葡萄糖胺 椎间盘退行性变
下载PDF
Capsule polymer flooding for enhanced oil recovery
10
作者 HOU Jian LIU Yongsheng +9 位作者 WEI Bei CAO Xulong sun Jianfang DU Qingjun SONG Kaoping YUAN Fuqing sun pengxiao JI Yanfeng ZHAO Fangjian LIU Ruixin 《Petroleum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 SCIE 2024年第5期1261-1270,共10页
To solve the problems of shear degradation and injection difficulties in conventional polymer flooding,the capsule polymer flooding for enhanced oil recovery(EOR)was proposed.The flow and oil displacement mechanisms o... To solve the problems of shear degradation and injection difficulties in conventional polymer flooding,the capsule polymer flooding for enhanced oil recovery(EOR)was proposed.The flow and oil displacement mechanisms of this technique were analyzed using multi-scale flow experiments and simulation technology.It is found that the capsule polymer flooding has the advantages of easy injection,shear resistance,controllable release in reservoir,and low adsorption retention,and it is highly capable of long-distance migration to enable viscosity increase in deep reservoirs.The higher degree of viscosity increase by capsule polymer,the stronger the ability to suppress viscous fingering,resulting in a more uniform polymer front and a larger swept range.The release performance of capsule polymer is mainly sensitive to temperature.Higher temperatures result in faster viscosity increase by capsule polymer solution.The salinity has little impact on the rate of viscosity increase.The capsule polymer flooding is suitable for high-water-cut reservoirs for which conventional polymer flooding techniques are less effective,offshore reservoirs by polymer flooding in largely spaced wells,and medium to low permeability reservoirs where conventional polymers cannot be injected efficiently.Capsule polymer flooding should be customized specifically,with the capsule particle size and release time to be determined depending on target reservoir conditions to achieve the best displacement effec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ault-controlled fractured-vuggy reservoirs fractured-vuggy structure features 3D physical model bottom water flooding remaining oil potential exploitation strategy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