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3种脱色剂应用于大豆油脱色的效果
1
作者 王宏平 孙日飞 +3 位作者 何立军 马莉 蒋甜燕 邵彦智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2-15,共4页
旨在为大豆油精炼中脱色剂的应用提供参考,以大豆碱炼油和3种常用脱色剂活性白土、凹凸棒土、中性膨润土为原料,考察了3种脱色剂对大豆油的脱色、脱皂和脱磷脂能力。结果表明:活性白土、凹凸棒土、中性膨润土添加量超过2%后,脱色率上升... 旨在为大豆油精炼中脱色剂的应用提供参考,以大豆碱炼油和3种常用脱色剂活性白土、凹凸棒土、中性膨润土为原料,考察了3种脱色剂对大豆油的脱色、脱皂和脱磷脂能力。结果表明:活性白土、凹凸棒土、中性膨润土添加量超过2%后,脱色率上升速率变慢;脱色剂添加量为3%时,活性白土、凹凸棒土、中性膨润土脱色率分别为92.1%、86.9%、90.7%;大豆碱炼油在426、450、479、665 nm波长处有吸收峰,可通过油样在上述4个波长处吸光度的变化来考察脱色剂的脱色能力;脱色剂添加量为1%时,活性白土、凹凸棒土、中性膨润土对叶绿素的脱除率分别为87.1%、67.7%、54.8%,脱皂率分别为84.5%、83.8%、78.9%,脱磷脂率分别为82.6%、83.5%、90.8%,脱色剂添加量为3%时,3种脱色剂的脱皂率和脱磷脂率均为100%。综上,活性白土的脱色效果最佳,可以通过减少碱炼油中的皂含量和磷脂含量来提升脱色剂对色素的吸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脱色剂 大豆油 脱色率 色素 脱皂 脱磷脂
下载PDF
脱色吸附剂对大豆脱色油返酸返色的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蒋甜燕 王宏平 +3 位作者 孙日飞 孔伟 李亮亮 孟庆宇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6-19,共4页
为对油脂精炼脱色加工提供参考,以活性白土、凹凸棒土以及二者复配作为脱色剂对大豆中和油进行脱色,测定脱色油的酸值、色泽,并通过返酸返色试验探究脱色吸附剂对大豆脱色油返酸返色的影响。结果表明:脱色油酸值与活性白土添加量和复配... 为对油脂精炼脱色加工提供参考,以活性白土、凹凸棒土以及二者复配作为脱色剂对大豆中和油进行脱色,测定脱色油的酸值、色泽,并通过返酸返色试验探究脱色吸附剂对大豆脱色油返酸返色的影响。结果表明:脱色油酸值与活性白土添加量和复配脱色剂中活性白土质量分数呈正相关,与凹凸棒土添加量呈负相关;脱色剂添加量越多,脱色效果越明显,但在活性白土或凹凸棒土添加量超过3%时,脱色效果增加较少;随活性白土或凹凸棒土添加量的增多,脱色油返酸总体呈先降后升趋势;脱色油会有不同程度的返色,与活性白土相比,凹凸棒土脱色返色程度更高。综上,在脱色过程中,通过调整脱色剂添加量和配比可在一定程度上控制成品油的返酸返色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油 脱色 活性白土 凹凸棒土 返酸 返色
下载PDF
大豆热损对其油脂品质及组成的影响
3
作者 黄留敏 王宏平 +3 位作者 席天明 孙日飞 陶守军 毕艳兰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00-106,共7页
旨在为热损大豆的加工提供理论支撑,以不同热损程度的巴西大豆为原料,采用索氏抽提法制备大豆油,分析其酸值、过氧化值、茴香胺值、全氧化值、氧化诱导期、甘油酯和游离脂肪酸组成及含量、磷脂及生育酚组成及含量、色素含量,探明大豆热... 旨在为热损大豆的加工提供理论支撑,以不同热损程度的巴西大豆为原料,采用索氏抽提法制备大豆油,分析其酸值、过氧化值、茴香胺值、全氧化值、氧化诱导期、甘油酯和游离脂肪酸组成及含量、磷脂及生育酚组成及含量、色素含量,探明大豆热损对其油脂品质及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大豆热损程度的增加,其油脂的酸值、过氧化值、茴香胺值、全氧化值显著升高(p<0.05),氧化诱导期显著下降(p<0.05),与正常大豆相比,重度热损大豆油脂酸值和全氧化值的增长率分别高达557%、148%;热损导致大豆油水解,甘三酯相对含量降低,甘二酯和游离脂肪酸相对含量上升,以Sn-1,3位水解为主;氧化反应导致多不饱和脂肪酸相对含量显著降低(p<0.05),且热损程度越深变化越明显;热损导致大豆油总磷脂含量下降,磷脂酸相对含量显著上升,生育酚含量降低,重度热损大豆油脂中总生育酚的损失率高达19%;未成熟大豆更易发生热损现象,不同热损程度大豆油脂中的叶绿素、叶黄素及β-胡萝卜素含量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综上,大豆热损会导致其油脂组成发生变化,品质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热损 大豆油 油脂品质 油脂组成
下载PDF
大豆干燥油脱色效果与脱色剂的关系研究
4
作者 何立军 孙日飞 +1 位作者 马莉 蒋甜燕 《现代食品》 2023年第6期82-84,共3页
为扩大食用油精炼加工所需脱色剂的选择范围,研究了几种脱色剂的脱色效果及除皂除磷脂能力。结果表明,活性白土的脱色率优于中性膨润土和凹凸棒土。专用二氧化硅粉、麦饭石粉、高岭土粉有脱除残皂残磷的能力,脱色能力弱。先添加专用二... 为扩大食用油精炼加工所需脱色剂的选择范围,研究了几种脱色剂的脱色效果及除皂除磷脂能力。结果表明,活性白土的脱色率优于中性膨润土和凹凸棒土。专用二氧化硅粉、麦饭石粉、高岭土粉有脱除残皂残磷的能力,脱色能力弱。先添加专用二氧化硅粉,保持80℃,15 min后再加入0.6%的活性白土等脱色剂保持110℃,20 min后能够显著提升脱色效果。酸化处理后的麦饭石粉、沸石粉具有脱色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脱色剂 大豆油 脱色率
下载PDF
白菜小孢子超低温保存及复苏后胚状体诱导 被引量:3
5
作者 谭舒心 张淑江 +6 位作者 章时蕃 张慧 李国亮 刘希童 刘雨佳 孙日飞 李菲 《中国蔬菜》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52-61,共10页
随着白菜游离小孢子培养技术的不断优化,通过诱导小孢子胚状体获得大量DH系在白菜育种等科研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但小孢子供体植株受生长季节、生长期等影响,无法长期持续获取高生活力白菜小孢子,成为目前阻碍白菜细胞工程相关研究顺... 随着白菜游离小孢子培养技术的不断优化,通过诱导小孢子胚状体获得大量DH系在白菜育种等科研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但小孢子供体植株受生长季节、生长期等影响,无法长期持续获取高生活力白菜小孢子,成为目前阻碍白菜细胞工程相关研究顺利推进的重要问题之一。本试验利用超低温技术对10份白菜材料小孢子开展冻存复苏研究,结果表明:利用改良B5液体培养基作为冷冻保护剂,白菜小孢子生活力明显高于传统冷冻保护剂二甲基亚砜处理的白菜小孢子;小孢子-80℃(冰箱)和-196℃(液氮)冻存180 d后生活力仍保持在85%以上,且两个温度处理间差异不显著,实际应用中可选择-80℃冰箱冻存替代传统-196℃液氮冻存;利用0.5 mL冻存管保存的白菜小孢子最适复苏条件为37℃恒温水浴40 s,在-80℃冰箱冻存90 d后复苏的小孢子平均生活力达87.9%。复苏冻存30、60、90 d后易出胚材料的白菜小孢子诱导获得了胚状体及再生植株;复苏冻存180 d的白菜小孢子在高温热激诱导条件下仍可感应胁迫,表现为体积膨大,且具胚胎发生能力的小孢子能够进行细胞分裂。本试验为国内首次开展的白菜小孢子超低温冻存研究,建立了白菜小孢子超低温冻存复苏体系,对白菜小孢子培养以及细胞工程相关研究中试验样品的长期保存提供技术支持,并为芸薹属植物小孢子的长期冻存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菜小孢子 超低温冻存 冷冻保护剂 复苏 胚状体诱导
下载PDF
大白菜木质素含量测定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2
6
作者 孙笑 李国亮 +5 位作者 李菲 章时蕃 张慧 戴昀 孙日飞 张淑江 《中国蔬菜》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61-67,共7页
为有效测定大白菜中的木质素含量,本试验利用木质素乙酰化后在280 nm处具有吸收峰值的特性,建立并优化了比色法测定大白菜木质素含量的反应条件。结果表明,比色法测定大白菜木质素含量的最佳反应条件为:乙酰溴浓度30%,反应温度70℃,反... 为有效测定大白菜中的木质素含量,本试验利用木质素乙酰化后在280 nm处具有吸收峰值的特性,建立并优化了比色法测定大白菜木质素含量的反应条件。结果表明,比色法测定大白菜木质素含量的最佳反应条件为:乙酰溴浓度30%,反应温度70℃,反应时间40 min。采用该优化方法测定了14份大白菜材料的木质素含量,并与木质素测定试剂盒检测结果进行比较,表明优化后的比色法较为准确、简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白菜 木质素 比色法
下载PDF
油脂过氧化值测定影响因素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孙日飞 方哲 +1 位作者 孔伟 邵彦智 《化工管理》 2019年第32期37-39,共3页
油脂容易自动氧化引起食品变质,油脂的过氧化值是衡量油脂质量的一项重要指标.油脂过氧化值检测方法有多种,其中最常用的为间接滴定法.该方法简单易行,普通化验室就可以完成检测.油脂的自动氧化是一个复杂的物理化学过程,氧化酸败过程复... 油脂容易自动氧化引起食品变质,油脂的过氧化值是衡量油脂质量的一项重要指标.油脂过氧化值检测方法有多种,其中最常用的为间接滴定法.该方法简单易行,普通化验室就可以完成检测.油脂的自动氧化是一个复杂的物理化学过程,氧化酸败过程复杂,不同氧化阶段的过氧化值与酸败变质程度无相关性,油脂氧化过程中生成的氢过氧化物容易分解,滴定法测定过程易受多种外界因素的影响,使检测结果波动性大,重现性差,人们对滴定法测定油脂过氧化值的准确性产生怀疑.为了解不同外界因素对油脂过氧化值测定的影响规律和氧化阶段过氧化值变化情况,我们选择了油脂氧化不同时间阶段,溶液pH值、实验温度、摇动剧烈程度和加水量因素,多次进行实验,通过对实验结果进行对比分析,从而对该指标的测定提出一些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脂过氧化值 影响因素 测定实验
下载PDF
大豆热损情况对大豆蛋白溶解比率的影响 被引量:5
8
作者 刘超群 孙日飞 +1 位作者 马莉 李铭明 《现代食品》 2018年第18期88-91,共4页
本文以到货进口大豆热损情况对大豆蛋白溶解比率的影响为研究对象,分析了热损大豆和大豆蛋白溶解比率的关系。结果表明:大豆热损越高,大豆蛋白溶解比率越低,具有高度线性负相关性。
关键词 大豆 热损现象 大豆蛋白溶解比率
下载PDF
近红外光谱法快速检测大豆磷脂 被引量:3
9
作者 马莉 孙日飞 刘超群 《现代食品》 2018年第16期93-96,99,共5页
利用近红外漫反射光谱快速测定大豆磷脂的水分、酸值、己烷不溶物、丙酮不溶物。采用偏最小二乘方(PLS)回归,建立测量光谱与大豆磷脂主要成分浓度间的预测模型,并对其预测重复性进行研究,确保快速检测方法的可行性。结论:通过建立预测... 利用近红外漫反射光谱快速测定大豆磷脂的水分、酸值、己烷不溶物、丙酮不溶物。采用偏最小二乘方(PLS)回归,建立测量光谱与大豆磷脂主要成分浓度间的预测模型,并对其预测重复性进行研究,确保快速检测方法的可行性。结论:通过建立预测模型对大豆磷脂的水分、酸值、己烷不溶物、丙酮不溶物含量进行测定,用近红外光谱法快速检测大豆磷脂的方法可行,该法分析快速简便、结果准确,与传统手工实验方法相比将大大提高检测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红外漫反射光谱 大豆磷脂 校正模型
下载PDF
大白菜新品种‘绿笋70’
10
作者 张慧 章时蕃 +3 位作者 李菲 李国亮 孙日飞 张淑江 《园艺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841-842,共2页
大白菜新品种‘绿笋70’是利用雄性不育系配置而成的高品质中早熟杂交一代新品种。株形直立,适宜密植。叶球拧抱,炮弹形。球高39.0 cm,球径12.4 cm,净球质量1.3 kg,生长期70 d左右,净菜产量约60 t·hm^(-2),质地甘脆,品质优,抗病毒... 大白菜新品种‘绿笋70’是利用雄性不育系配置而成的高品质中早熟杂交一代新品种。株形直立,适宜密植。叶球拧抱,炮弹形。球高39.0 cm,球径12.4 cm,净球质量1.3 kg,生长期70 d左右,净菜产量约60 t·hm^(-2),质地甘脆,品质优,抗病毒病和霜霉病。适应性强,可在河北、天津、甘肃、宁夏、云南、广西等地区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白菜 高品质 雄性不育
原文传递
低温胁迫下不同乌菜光合及荧光特性的变化及耐寒性评价 被引量:1
11
作者 戴昀 袁凌云 +7 位作者 张淑江 孙笑 叶鑫雨 朱世东 陈国户 侯金锋 孙日飞 汪承刚 《分子植物育种》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622-631,共10页
为寻求有效的方法来鉴定乌菜的耐寒性,本研究以6个乌菜材料为研究对象。对6个材料分别进行梯度降温(昼/夜)处理:18℃/12℃、12℃/6℃、6℃/0℃,每个阶段温度处理3 d,共9 d;之后测定6份材料经梯度降温胁迫后的光合和荧光特性,以及几种生... 为寻求有效的方法来鉴定乌菜的耐寒性,本研究以6个乌菜材料为研究对象。对6个材料分别进行梯度降温(昼/夜)处理:18℃/12℃、12℃/6℃、6℃/0℃,每个阶段温度处理3 d,共9 d;之后测定6份材料经梯度降温胁迫后的光合和荧光特性,以及几种生理生化指标变化和相关性,同时用隶属函数法对供试材料的耐寒性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随着低温胁迫时间的延长,在快速叶绿素荧光动力学特性方面,大部分时间点‘12-7-10’的荧光信号最强,‘W16-9’最小,表明‘12-7-10’光系统Ⅱ(PSⅡ)反应中心捕获的能量很大一部分以荧光的形式耗散;‘12-7-10’在低温胁迫下受体侧性能较低,和‘W16-9’正好相反,说明‘W16-9’的电子传递效率较高;6个乌菜材料中,‘12-7-10’的性能指数、推动力和PSⅡ最大光化学效率也小于其它5种乌菜。在光合性能方面,随着梯度低温的变化,6种乌菜的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和蒸腾速率(Tr)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细胞间隙CO2浓度(Ci)则上升,说明Pn的下降是由非气孔因素导致的;‘SW-5’和‘W16-9’在低温处理前后其光合速率都较强,Tr和水分利用效率(WUE)也较大,说明‘SW-5’和‘W16-9’在低温环境下,具有较好的应对能力。结合其他耐寒性生理生化指标,采用隶属函数法综合评价乌菜材料的耐寒性:‘SW-5’的耐寒性最强,‘W16-9’、‘W5-7’、‘J-5-8’和‘S-15-6’次之,‘12-7-10’最弱。本研究为选育耐寒乌菜材料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菜 低温 耐寒性 隶属函数法 叶绿素荧光
原文传递
Research Progress on Agrobacterium tumefaciens-based Transgenic Technology in Brassica rapa 被引量:3
12
作者 LI Guoliang YUE Lixin +8 位作者 LI Fei ZHANG Shifan ZHANG Hui QIAN Wei FANG Zhiyuan WU Jian WANG Xiaowu ZHANG Shujiang sun rifei 《Horticultural Plant Journal》 SCIE 2018年第3期126-132,共7页
Brassica rapa L.is cultivated globally and consumed in many areas worldwide.Using the transgenic Agrobacterium-mediated transformation method,which is a reproducible and efficient technique,genes can be transferred in... Brassica rapa L.is cultivated globally and consumed in many areas worldwide.Using the transgenic Agrobacterium-mediated transformation method,which is a reproducible and efficient technique,genes can be transferred into various B.rapa species.This review summarizes the processes involved in Agrobacterium-mediated transformation of B.rapa,including surface seed sterilization,co-cultivation with A.tumefaciens,induction of callus/shoot/root formation,and confirmation of transgenic plants.In addition,factors such as the Agrobacterium strain,plant genotype,explant age,transformation efficiency of the hybrid or inbred line,and the concentrations of N6-benzyl amino purine and naphthalene acetic acid,are discussed.And this review shows clearly how to do it,what to do,and what not to do in the transgenic Agrobacterium-mediated in Brassica rapa.The information presented here lays the foundation for a simple and efficient method that resolves existing problems and improves overall transgenic B.rapa production,thereby benefiting both basic and applied researc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rassica rapa Agrobacterium tumefaciens TRANSGENIC TRANSFORMATION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