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82份苹果属资源SFB基因克隆及不同生态居群基因频率分析
1
作者 刘昭 高源 +6 位作者 王昆 冯建荣 孙思邈 路翔 李青山 李连文 王大江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215-225,共11页
为了明确不同苹果属资源的SFB基因及在各居群中SFB基因的类型和分布频率,本研究以奎花等栽培苹果及新疆野苹果等野生资源共82份为试验材料,利用3对苹果属SFB基因特异性引物,以叶片DNA为模板进行PCR扩增。特异扩增结果显示:所有试材中均... 为了明确不同苹果属资源的SFB基因及在各居群中SFB基因的类型和分布频率,本研究以奎花等栽培苹果及新疆野苹果等野生资源共82份为试验材料,利用3对苹果属SFB基因特异性引物,以叶片DNA为模板进行PCR扩增。特异扩增结果显示:所有试材中均只鉴定出单一的SFB基因片段。经GenBank同源性比较分析,发现这些片段分属5种不同的SFB等位基因,分别为SFB1、SFB2、SFB3、SFB7、SFB9。同时对不同生态种群中SFB基因的分布频率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不同SFB基因出现的频率不同,SFB3出现的频率最高为43.90%,其次为SFB1(39.00%),而相同的SFB基因在不同苹果种间及种内出现的频率亦不同。此外,系统进化树分析显示,新疆野苹果与土库曼苹果及栽培苹果的驯化起源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苹果属 种质资源 SFB基因 克隆 频率
下载PDF
苹果种质资源火疫病抗性鉴定评价与筛选 被引量:8
2
作者 王大江 高源 +7 位作者 张玉刚 张校立 孙思邈 路翔 郭绍霞 Khurshid STurakulov 李连文 王昆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682-1695,共14页
以488份苹果种质资源为试材,利用嫩叶和嫩枝离体接种方法鉴定评价苹果属栽培品种、野生种和古老栽培品种的火疫病抗性。结果表明,嫩叶和嫩枝接种结果存在较大差异,嫩枝接种的抗性资源明显多于嫩叶接种。不同种、不同来源、不同系谱的苹... 以488份苹果种质资源为试材,利用嫩叶和嫩枝离体接种方法鉴定评价苹果属栽培品种、野生种和古老栽培品种的火疫病抗性。结果表明,嫩叶和嫩枝接种结果存在较大差异,嫩枝接种的抗性资源明显多于嫩叶接种。不同种、不同来源、不同系谱的苹果资源火疫病抗性均存在较大差异。嫩叶接种显示苹果栽培品种和野生种的抗病资源比例均高于古老栽培品种;旭系和金冠系抗性资源比例较高;不同来源的189份塞威士苹果评价结果显示,高抗资源主要来自乌兹别克斯坦和中国新疆新源。嫩枝接种显示栽培品种的抗性表现与嫩叶接种相似;塞威士苹果则存在差异,来自乌兹别克斯坦和中国新疆巩留的抗性类型比例较高。嫩叶和嫩枝接种结果一致的187份资源分析,发现苹果栽培品种抗性资源比例较高;旭系品种的抗性较强;抗病的塞威士苹果主要来自乌兹别克斯坦和中国新疆新源。筛选高抗资源8份,苹果栽培品种6份和塞威士苹果2份。6份苹果栽培品种可作为鲜食种质创制和品种选育亲本,2份塞威士苹果既可作为鲜食也可用作砧木品种选育的基础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苹果种质资源 火疫病 离体 接种 评价 筛选
下载PDF
固本安神胶囊提取工艺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韩亚光 张玉昆 +2 位作者 孙思邈 牛雯颖 冯月男 《化学工程师》 CAS 2018年第8期71-74,共4页
目的:优化固本安神胶囊的制备工艺。方法:采用正交试验考察固本安神胶囊的醇提工艺;通过出不同因素、水平的正交,以出膏率、乙醇浸出物、葛根素含量为考察指标。结果:优化的提取工艺,葛根素含量达到220mg,出膏率、浸出物稳定。结论:优... 目的:优化固本安神胶囊的制备工艺。方法:采用正交试验考察固本安神胶囊的醇提工艺;通过出不同因素、水平的正交,以出膏率、乙醇浸出物、葛根素含量为考察指标。结果:优化的提取工艺,葛根素含量达到220mg,出膏率、浸出物稳定。结论:优选最佳提取工艺条件合理、稳定、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更年期综合征 固本安神胶囊 醇提工艺 紫外分光光度计
下载PDF
消脂清肝颗粒剂质量标准研究
4
作者 冯月男 孙思邈 +1 位作者 刘珍 张玉昆 《化学工程师》 CAS 2018年第7期24-27,共4页
目的建立消脂清肝颗粒剂的质量标准。方法对消脂清肝颗粒剂中丹参、枳实进行了薄层色谱鉴别实验,采用高效液相法测定丹酚酸B含量。结果丹酚酸B在2.7~18.9μg之间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精密度试验RSD值小于2%,有效成分8h内稳定,重现... 目的建立消脂清肝颗粒剂的质量标准。方法对消脂清肝颗粒剂中丹参、枳实进行了薄层色谱鉴别实验,采用高效液相法测定丹酚酸B含量。结果丹酚酸B在2.7~18.9μg之间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精密度试验RSD值小于2%,有效成分8h内稳定,重现性较好,平均回收率在95%~105%之间,RSD值小于3%。结论该方法可以有效的控制消脂清肝颗粒剂的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肝 消脂清肝颗粒剂 质量标准 薄层色谱 高效液相色谱
下载PDF
越婢汤颗粒剂提取工艺的研究
5
作者 韩亚光 孙思邈 +2 位作者 王巧霜 冯月男 朱小琳 《化学工程师》 CAS 2019年第7期80-83,共4页
目的:优选越婢汤颗粒剂的最佳提取工艺。方法:根据传统提取技术与现代提取技术的对比结果,以出膏率、浸出物、含量测定为指标,通过L9(34)正交试验,对加水量、提取时间、提取次数进行考察,确定最佳的提取工艺条件。结果:结合生产实际、... 目的:优选越婢汤颗粒剂的最佳提取工艺。方法:根据传统提取技术与现代提取技术的对比结果,以出膏率、浸出物、含量测定为指标,通过L9(34)正交试验,对加水量、提取时间、提取次数进行考察,确定最佳的提取工艺条件。结果:结合生产实际、节能高效等诸方面因素,确定最佳提取条件为第一次加水8倍量,浸泡50min,回流提取1.5h,第二次加水6倍量,回流提取1.0h。结论:该提取方法合理、可靠、准确、可行,为进一步研究越婢汤颗粒剂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越婢汤颗粒剂 提取工艺 正交试验
下载PDF
消脂清肝颗粒剂提取工艺研究
6
作者 冯月男 孙思邈 +1 位作者 刘珍 韩亚光 《化学工程师》 CAS 2018年第8期67-70,共4页
目的:优选消脂清肝颗粒剂的醇提取工艺。方法:消脂清肝方中有效成分为皂苷类、黄酮类、蒽醌类成分。参照处方中各有效成分的理化性质,拟定出以乙醇为溶剂进行回流提取,以出膏率、丹酚酸B、总黄酮和总蒽醌含量为参考,通过单因素试验和L_9... 目的:优选消脂清肝颗粒剂的醇提取工艺。方法:消脂清肝方中有效成分为皂苷类、黄酮类、蒽醌类成分。参照处方中各有效成分的理化性质,拟定出以乙醇为溶剂进行回流提取,以出膏率、丹酚酸B、总黄酮和总蒽醌含量为参考,通过单因素试验和L_9(3~4)正交试验,综合评价制定了消脂清肝颗粒剂提取工艺步骤,确定适宜的提取工艺条件。结果:最佳工艺条件加5倍量70%乙醇回流提取3次,第一次90min,第二次60min,第三次30m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脂清肝颗粒剂 丹酚酸B 提取工艺 正交试验
下载PDF
越婢汤颗粒剂质量标准研究
7
作者 冯月男 孙思邈 +1 位作者 王巧霜 张玉昆 《化学工程师》 CAS 2018年第6期33-37,共5页
目的:建立越婢汤颗粒剂的质量标准。方法:对越婢汤颗粒剂中麻黄、生姜、甘草进行了薄层色谱鉴别实验,测定君药麻黄中有效成分盐酸麻黄碱、盐酸伪麻黄碱的含量。结果:盐酸麻黄碱在0.1728~0.5180μg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8,平均... 目的:建立越婢汤颗粒剂的质量标准。方法:对越婢汤颗粒剂中麻黄、生姜、甘草进行了薄层色谱鉴别实验,测定君药麻黄中有效成分盐酸麻黄碱、盐酸伪麻黄碱的含量。结果:盐酸麻黄碱在0.1728~0.5180μg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8,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7.69%,RSD为0.94%;盐酸伪麻黄碱在0.0816~0.2448μg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7.06%,RSD为1.02%。结论:该方法可以有效的控制越婢汤颗粒剂的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越婢汤颗粒剂 质量标准 薄层色谱 高效液相色谱
下载PDF
铋基金属有机骨架合成多孔炭负载Bi2O3/Bi三元可见光催化剂用于高效去除水中有机污染物 被引量:1
8
作者 宋驰 王林洁 +3 位作者 孙思邈 吴颖 徐立杰 甘露 《新型炭材料》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609-618,共10页
利用高温碳化铋基金属有机骨架CAU-17(Bi)得到一系列不同炭化温度的多孔炭负载Bi2O3/Bi三元可见光催化材料(Bi2O3/Bi/PC),并对材料进行了详细的鉴定和表征。随后,通过在可见光下降解水中罗丹明B染料研究材料的光催化性能。结果表明,通... 利用高温碳化铋基金属有机骨架CAU-17(Bi)得到一系列不同炭化温度的多孔炭负载Bi2O3/Bi三元可见光催化材料(Bi2O3/Bi/PC),并对材料进行了详细的鉴定和表征。随后,通过在可见光下降解水中罗丹明B染料研究材料的光催化性能。结果表明,通过改变炭化温度可以调节三元光催化材料中的Bi2O3与Bi的比例。在炭化温度为800℃时,Bi2O3/Bi/PC表现出最高的光催化活性。同时,在降解罗丹明B的过程中,材料的3个组分表现出良好的协同效应,并且光催化材料在较宽的pH范围内均表现出良好的光催化活性。在光催化过程中,空穴和超氧自由基作为主要的活性物种主导污染物的降解。本研究通过高温炭化将金属有机骨架直接转化为三元光催化材料,为可用于高效降解水中有机污染物的可见光催化材料的设计与合成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见光光催化 多孔炭 铋基金属有机骨架 三元复合材料 有机污染物降解
下载PDF
中药不同组分在治疗血瘀证方面研究进展 被引量:21
9
作者 张玉昆 冯月男 +2 位作者 孙思邈 肖洪彬 牛雯颖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220-226,共7页
"中药组分"概念的提出,在一定程度上把中药多成分、多靶点的复杂性问题简单化,对于中药药效物质基础的阐明提供了可能;也为推进中医药现代化、产业化,推动中医药事业、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新方向。方药-病证相关性研究进展迅... "中药组分"概念的提出,在一定程度上把中药多成分、多靶点的复杂性问题简单化,对于中药药效物质基础的阐明提供了可能;也为推进中医药现代化、产业化,推动中医药事业、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新方向。方药-病证相关性研究进展迅速,无论基础研究,还是临床应用都是硕果累累。然而,组分-病证相关性研究尚需深入。血瘀证是中医学临床常见的证型,涉及多种疾病,尤其在心脑血管疾病、肾病、糖尿病、高脂血症中更为常见。大量研究结果表明一些中药及中药复方的特定组分能够改善血瘀证患者或实验动物模型的相关指标,具体表现在降低血液黏度、抑制血小板活化和黏附聚集、改变红细胞变形指数、抑制血栓形成等。血瘀既是多种疾病的致病因素,亦是多种疾病的病理产物,涉及范围甚广。因此,本研究将对中药不同组分在血瘀证防治方面的进展进行研究,围绕皂苷类组分、黄酮类组分、有机酸类组分、多糖类组分、生物碱类组分及其他活性成分在改善血液流变学异常、高凝状态、血小板活化和黏附聚集、血栓形成方面进行综述。基于组分-病证相关的思想,检索近20年的相关文献,分类总结不同组分在血瘀证防治的成果,希望能为中药组分药理作用研究、中药组分配伍研究、中药组分制剂研究等方向的深入研究提供些许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瘀证 中药组分 研究进展 活血化瘀 皂苷 黄酮 有机酸 多糖
原文传递
正交实验法优化栀子豉汤口服液中栀子苷和染料木素的提取工艺和制备工艺的研究
10
作者 孙思邈 梁雨彤 +3 位作者 田明 王旭 王秀海 冯月男 《化学与粘合》 CAS 2022年第3期181-183,188,共4页
确立栀子豉汤口服液中栀子苷和染料木素的最佳提取工艺和制备工艺。以栀子豉汤的栀子苷含量、染料木素含量作为评价指标,通过正交实验法对加水量、提取时间、提取次数进行考察,选取最佳提取工艺,以栀子苷和染料木素的含量作为水提取条... 确立栀子豉汤口服液中栀子苷和染料木素的最佳提取工艺和制备工艺。以栀子豉汤的栀子苷含量、染料木素含量作为评价指标,通过正交实验法对加水量、提取时间、提取次数进行考察,选取最佳提取工艺,以栀子苷和染料木素的含量作为水提取条件选定的指标,以回收乙醇后制剂的澄清度作为醇沉工艺选定的指标;通过对蔗糖用量的考察确立成型工艺。经实验最终确定栀子豉汤口服液的最佳制备工艺是300g栀子和200g豆豉粉碎后加入3000m L水浸泡75min、回流提取3次、每次1h,将3次药液合并,浓缩至相对密度1.05~1.15(80℃)的清膏,加乙醇使药液中乙醇浓度达到70%进行醇沉,后取上清液加150g蔗糖后定容至1000m L,灌装,湿热灭菌法灭菌,即得成品。该工艺既保证了有效成分的提取效果,又符合了现代制剂工艺的要求,为栀子豉汤口服液的量化生产以及高质量标准化制备流程的建立提供坚实的数据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栀子豉汤 栀子苷 染料木素 提取工艺 正交实验
原文传递
丛枝菌根真菌提高盐胁迫植物抗氧化机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6
11
作者 孙思淼 常伟 宋福强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3589-3596,共8页
土地盐渍化是在自然环境和人为活动的双重作用下形成的全球性的重要生态问题,其会对植物造成渗透失衡、离子胁迫、氧化损伤等危害,导致植物生长缓慢、生物量减少甚至是绝产。丛枝菌根真菌(AMF)是一种普遍存在于土壤中的有益微生物,能够... 土地盐渍化是在自然环境和人为活动的双重作用下形成的全球性的重要生态问题,其会对植物造成渗透失衡、离子胁迫、氧化损伤等危害,导致植物生长缓慢、生物量减少甚至是绝产。丛枝菌根真菌(AMF)是一种普遍存在于土壤中的有益微生物,能够与大多数植物根系形成共生关系,其共生关系在多种逆境生态系统中均具有重要生态意义。AMF-植物共生体具有高效抗氧化系统,能够提高植物在盐胁迫下的抗氧化反应进而增强耐盐性。本文从氧化损伤、渗透调节、抗氧化机制和生物活性分子等角度,系统地阐述了丛枝菌根真菌提高植物抗氧化机制的研究进展,并提出了研究展望,以期为利用菌根生物技术提高植物耐盐性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胁迫 丛枝菌根真菌 氧化损伤 渗透调节 抗氧化剂
原文传递
Effect of High Suspension and Low Incision Surgery Based on Traditional Ligation of Chinese Medicine in Treatment of Mixed Haemorrhoids:A Multi-centre,Randomized,Single-Blind,Non-inferiority Clinical Trial 被引量:13
12
作者 JIA Xiao-qiang CAO Wei-wei +17 位作者 QUAN Long-fang ZHAO Wei-bing CHENG Fang JIA Shan FENG Liu-quan WEI Xu-feng XIE Zhen-nian WANG Dong XU Chun-yan CUI Chun-hui CAI Xing-juan HE Lan-ye WANG Zhan-jun TIAN Ying SHI Shu-min sun si-miao SU Liang ZHAI Meng-fan 《Chinese Journal of Integrative Medicine》 SCIE CAS CSCD 2021年第9期649-655,共7页
Objective:To observ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high suspension and low incision(HSLI)surgery on mixed haemorrhoids,compared with Milligan-Morgan haemorrhoidectomy.Methods:A multi-centre,randomized,singleblind,non-inferio... Objective:To observ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high suspension and low incision(HSLI)surgery on mixed haemorrhoids,compared with Milligan-Morgan haemorrhoidectomy.Methods:A multi-centre,randomized,singleblind,non-inferiority clinical trial was performed.Participants with mixed haemorrhoids from Xiyuan Hospital of China Academy of Chinese Medical Sciences,Beijing Rectum Hospital,Air Force Medical Center of People's Liberation Army of China,and Puyang Hospit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were enrolled from September 2016 to March 2018.By using a blocked randomization scheme,participants were assigned to two groups.The experimental group was treated with HSLI,while the control group was treated with Milligan-Morgan haemorrhoidectomy.The primary outcome was the clinical effect evaluated at 12 weeks after operation.The secondary outcomes included the number of haemorrhoids treated during the operation,pain scores,use of analgesics,postoperative oedema,wound healing,incidence of anal stenosis,anorectal manometry after operation,as well as surgical duration,length of stay and total hospitalization expenses.A safety evaluation was also conducted.Results:In total,246 eligible participants were enrolled,with 123 cases in each group.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clinical effect between the two groups(100.00% vs.99.19%,P>0.05).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group,the number of external haemorrhoids treated during the operation and the pain scores after operation were significantly reduced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P<0.05 or P<0.01);the patient number with wound healing at 2 weeks after operation and the functional length of anal canal at 12 weeks after operation were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P<0.05).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incidence of anal stenosis,the numbers of patients using analgesics and patients with postoperative oedema between the two groups after operation(P>0.05).The surgical duration and length of stay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long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and the total hospitalization expense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all P<0.05).No adverse events were reported in either group during the whole trial or follow-up period.Conclusion:HSLI had the advantages of preserving the skin of anal canal completely,alleviating postsurgical pain and promoting rapid recovery after operation.(Registration No.Chi CTR190002288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xed haemorrhoids high suspension and low incision surgery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Milligan-Morgan haemorrhoidectomy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