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4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健康已婚产妇产后抑郁情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冯志静 孙彦峰 +3 位作者 郑军生 郑海洋 徐笑宇 李田 《循证护理》 2024年第1期138-142,共5页
目的:探讨健康已婚产妇产后抑郁情况及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9年12月-2020年12月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七医院分娩的产妇543人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EPDS-2和EPDS-10)进行测评,分析产后抑郁的影响因素。结果:543人中,57人(10... 目的:探讨健康已婚产妇产后抑郁情况及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9年12月-2020年12月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七医院分娩的产妇543人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EPDS-2和EPDS-10)进行测评,分析产后抑郁的影响因素。结果:543人中,57人(10.5%)有产后抑郁症风险;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孕期抑郁情绪、孕期焦虑情绪及新生儿疾病和产后抑郁呈正相关(P<0.05)。多重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孕期抑郁情绪、焦虑情绪、新生儿疾病是产后抑郁的影响因素。结论:产后抑郁症的发病率较高,主要与孕期抑郁、焦虑、新生儿疾病等因素有关,护理人员应对产妇进行常规筛查,给予相应的人文关怀,降低产后抑郁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后抑郁症 筛查 影响因素 焦虑 抑郁 新生儿疾病 护理
下载PDF
‘公主白’干白葡萄酒关键香气物质分析
2
作者 谢涵 兰义宾 +5 位作者 向小凤 安朝严 孙延峰 刘涛 段长青 石英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16-124,共9页
以‘公主白’干白葡萄酒为研究对象,采用气相色谱-嗅闻-质谱联用技术(gas chromatographyolfactometry-mass spectrometry,GC-O-MS)结合气味活度值(odor activity value,OAV)法对其进行定性与定量分析。结果表明,菠萝酮、β-大马士酮、... 以‘公主白’干白葡萄酒为研究对象,采用气相色谱-嗅闻-质谱联用技术(gas chromatographyolfactometry-mass spectrometry,GC-O-MS)结合气味活度值(odor activity value,OAV)法对其进行定性与定量分析。结果表明,菠萝酮、β-大马士酮、芳香族化合物、高级醇乙酸酯和脂肪酸乙酯等38种香气化合物为‘公主白’干白葡萄酒的关键香气物质。通过重构试验对38种香气化合物组成的重构模型和原酒样在草莓/甜香、菠萝、植物、花香、青苹果及桃子这6个香气属性上的强度进行评分,重构模型与原酒样呈现较为一致的香气轮廓。缺失试验进一步验证了菠萝酮、β-大马士酮、芳香族化合物、高级醇乙酸酯和脂肪酸乙酯等化合物在‘公主白’干白葡萄酒特征香气中的重要贡献。研究结果为‘公主白’干白葡萄酒及同类型葡萄酒关键呈香物质的分析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相色谱-嗅觉测定法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 葡萄酒 关键香气物质
下载PDF
新兴的生态危机——“空气富营养化”
3
作者 王海军 孙彦峰 +1 位作者 刘莹 徐驰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48-152,F0002,共6页
存在于水生态系统和陆地生态系统中的藻类可以通过各种自然和人为的过程溢出到大气中,形成空气中的藻类。随着水体和陆地富营养化、空气污染、气候变暖和人造夜间灯光等各种因素的加剧,各因素之间交互作用将可能进一步刺激空气中藻类及... 存在于水生态系统和陆地生态系统中的藻类可以通过各种自然和人为的过程溢出到大气中,形成空气中的藻类。随着水体和陆地富营养化、空气污染、气候变暖和人造夜间灯光等各种因素的加剧,各因素之间交互作用将可能进一步刺激空气中藻类及其毒素的繁殖和扩散,最终形成“空气富营养化”级联效应.并且这一新兴级联效应将可能会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系统构成严重威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级联效应 空气富营养化 空气中的藻类 藻毒素
下载PDF
一株饲料鳜源魏斯氏菌的分离鉴定及其抑菌特性
4
作者 王家玉 高肖微 +4 位作者 郝耀彤 高晓田 齐遵利 孙砚峰 吴成宾 《河北渔业》 2024年第8期1-5,31,F0003,共7页
为筛选具有广谱抑菌性的益生菌用于饲料鳜鱼养殖,分离定植于摄食人工配合饲料的鳜(Siniperca chuatsi)肠道优势菌并进行体外抑菌特性研究。从饲料鳜肠道中分离、培养出1株优势益生菌(命名:SJ548),对该菌进行形态学、生理生化以及16S rDN... 为筛选具有广谱抑菌性的益生菌用于饲料鳜鱼养殖,分离定植于摄食人工配合饲料的鳜(Siniperca chuatsi)肠道优势菌并进行体外抑菌特性研究。从饲料鳜肠道中分离、培养出1株优势益生菌(命名:SJ548),对该菌进行形态学、生理生化以及16S rDNA分子鉴定,使用牛津杯法测定该优势菌对8种指示菌的抑菌活性。菌株SJ548在MRS固体培养基上呈现白色、圆形、边缘圆润的菌落,染色镜检为杆状或双杆状的革兰阳性菌;通过生理生化测试及16S rDNA基因序列分析,将菌株SJ548鉴定为食窦魏斯氏菌(Weissella cibaria)。研究发现:菌株SJ548可以抑制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 hydrophila)、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沙门氏菌(Salmonella enterica)、鳗弧菌(Vibrio anguillarum)、哈维氏菌(V.harveyi)、副溶血弧菌(V.parahaemolyticus)、溶藻弧菌(V.alginolyticus)的生长,抑菌圈的直径为13~18 mm。本试验从饲料鳜肠道中分离获得的SJ548作为益生菌,可作为候选菌株开发为益生菌添加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窦魏斯氏菌(Weissella cibaria) 饲料鳜 抑菌
下载PDF
河北省土著鳜鱼种质资源鉴定
5
作者 王江江 高晓田 +4 位作者 赵春龙 于琪 赵欣 孙砚峰 吴成宾 《河北渔业》 2024年第9期37-46,F0003,共11页
为探明河北省内的鳜属鱼类现状,更好地为全国鳜鱼种质资源保护提供可供参考的资料,以线粒体COX 1和全基因组范围SNP标记为支撑对鳜属群体进行了分子水平的种质资源鉴定和遗传多样性水平相关分析。研究结果显示,获得40条全长为697 bp的CO... 为探明河北省内的鳜属鱼类现状,更好地为全国鳜鱼种质资源保护提供可供参考的资料,以线粒体COX 1和全基因组范围SNP标记为支撑对鳜属群体进行了分子水平的种质资源鉴定和遗传多样性水平相关分析。研究结果显示,获得40条全长为697 bp的COX 1同源序列和SSH01、SSH02两个单倍型序列。最大似然法构建的系统发育树显示,两个单倍型先聚为一支,后又与斑鳜聚为一支。在地理种群系统发生树中,两个单倍型与参考的韩国Changju斑鳜聚为一支。群体的观测杂合度H o均值为0.330,PIC均值为0.269,近交系数均值约为0,SSH01和SSH02在观测杂合度上差异不显著(P>0.05)。群体中共祖系数为0的占总体的71.41%,存在较多亲缘关系近的个体。PCA分析结果发现,群体为可分为3个遗传结构,Cluster0、Cluster1、Cluster2;Admixture显示最有可能存在2个祖先;连锁不平衡分析的结果为,在95%置信区间下群体的N e范围为14.8~27.6。河北省斑鳜存在两个单倍型,群体遗传多样性较低,与韩国Changju斑鳜有较高的亲缘性,可通过人为引种和增殖放流的方式保护好省内的鳜鱼种质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斑鳜(Siniperca scherzeri) 线粒体COX 1 SNP 遗传多样性
下载PDF
基于图关系选择的深度聚类网络
6
作者 孙艳丰 杜鹏飞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428-1436,共9页
针对在深度聚类中基于图卷积网络(graph convolutional network,GCN)编码图结构信息的方法存在过拟合的问题,提出一种通过对比学习将图邻接关系融合到传统深度网络中对图结构进行编码的方法。首先,该方法中使用自动编码器(auto-encoder,... 针对在深度聚类中基于图卷积网络(graph convolutional network,GCN)编码图结构信息的方法存在过拟合的问题,提出一种通过对比学习将图邻接关系融合到传统深度网络中对图结构进行编码的方法。首先,该方法中使用自动编码器(auto-encoder,AE)来学习节点特征的深层次潜在表示;然后,通过对比学习从图关系中学习有区分性的节点表示,同时设计了更细致的节点间影响力关系,从而为对比学习提供有力的正负样本选择依据;最后,通过自监督的方式训练网络以实现聚类任务。在6个基准数据集上进行了大量实验,结果表明,提出的方法显著地提高了聚类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节点聚类 图卷积网络(graph convolutional network GCN) 自动编码器(auto-encoder AE) 图关系 对比学习 自监督
下载PDF
转录组分析人工配合饲料养殖对鳜鱼肠道组织基因表达的影响
7
作者 罗佳兴 高晓田 +2 位作者 张丽晗 孙砚峰 吴成宾 《河北渔业》 2024年第5期1-5,F0003,共6页
为探究鳜鱼(Siniperca chuatsi)肠道组织对饲料喂养的适应性,以饲料驯化30 d不吃饲料的鳜鱼和饲料驯化30 d吃饲料的鳜鱼为试验群体,基于RNA-seq技术对鳜鱼肠道组织的转录组数据进行分析。RNA-seq测序共获得41.65 Gb Clean Data, Q30碱... 为探究鳜鱼(Siniperca chuatsi)肠道组织对饲料喂养的适应性,以饲料驯化30 d不吃饲料的鳜鱼和饲料驯化30 d吃饲料的鳜鱼为试验群体,基于RNA-seq技术对鳜鱼肠道组织的转录组数据进行分析。RNA-seq测序共获得41.65 Gb Clean Data, Q30碱基百分比在90%以上。在FDR≤0.05且︱log2FoldChange︱≥1的筛选条件下转录组测序分析共鉴定出955个差异表达基因。GO功能富集分析结果显示,差异表达基因主要在有机酸代谢过程上显著富集。KEGG通路富集分析结果显示,差异基因主要在细胞周期、PPAR信号通路等通路中被显著富集。综上所述,鳜鱼为适应饲料养殖调动了与饮食有关的信号通路基因的表达,提高鳜鱼肠道组织对人工配合饲料的消化、吸收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翘嘴鳜(Siniperca chuatsi) 饲料养殖 转录组
下载PDF
GC-MS测定中间馏分油烃类分子组成研究与应用
8
作者 王乃鑫 刘泽龙 +3 位作者 杨静 马苏甜 孙岩峰 刘颖荣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774-783,共10页
基于操作简便、普及度高的气相色谱-四极杆质谱(GC-MS),利用模拟碳数切割与碳数校正,建立快速分析中间馏分油烃类碳数分布分子组成表征方法。该方法与测定中间馏分油烃类族组成标准分析方法NB/SH/T 0606—2019使用相同的仪器配置,在不... 基于操作简便、普及度高的气相色谱-四极杆质谱(GC-MS),利用模拟碳数切割与碳数校正,建立快速分析中间馏分油烃类碳数分布分子组成表征方法。该方法与测定中间馏分油烃类族组成标准分析方法NB/SH/T 0606—2019使用相同的仪器配置,在不增加硬件设备与分析时间的条件下,30 min即可同时得到烃类族组成、碳数分布以及正、异构链烷烃碳数分布等分子组成信息。利用该方法测定的碳数分布数据与配置软电离源的气相色谱-场电离飞行时间质谱(GC-FI TOFMS)测定数据基本一致。利用烃类分子组成计算出的碳、氢元素含量与标准分析方法NB/SH/T 0656—2017的测定结果相符。根据GC-MS测定的烃类分子组成数据,预测了45个柴油的十六烷值,预测值与实测值的偏差在±2.0之间。建立的表征方法解决了以往只有使用配置软电离源的中高分辨率质谱才能实现中间馏分油烃类分子组成表征的难题,在保障数据质量的前提下,降低了仪器成本,节省了实验时间,提高了分析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相色谱-质谱(GC-MS) 中间馏分油 碳数分布 烃类分子组成 十六烷值
下载PDF
17-DMAG对PD-1人源化小鼠肝癌移植瘤的抑制作用
9
作者 李晓娟 修叶 +2 位作者 李兴杰 孙岩峰 李瑞生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82-86,160,共6页
目的 探讨17-二甲基胺乙基-17-去甲氧基格尔德霉素(17-DMAG)对PD-1人源化小鼠人肝癌移植肿瘤生长的抑制作用。方法 选取30只PD-1人源化小鼠,将HepG2细胞悬液注射于小鼠右侧腹股沟皮下组织,构建人肝癌移植瘤模型;将荷瘤人源化小鼠随机分... 目的 探讨17-二甲基胺乙基-17-去甲氧基格尔德霉素(17-DMAG)对PD-1人源化小鼠人肝癌移植肿瘤生长的抑制作用。方法 选取30只PD-1人源化小鼠,将HepG2细胞悬液注射于小鼠右侧腹股沟皮下组织,构建人肝癌移植瘤模型;将荷瘤人源化小鼠随机分为3组(每组10只):(1)模型组(注射生理盐水10 mg/kg);(2)17-DMAG组(按25 mg/kg腹腔注射17-DMAG,3次/周);(3)顺铂组(腹腔注射20 mg/kg, 2次/周),实验持续4周。注射结束后测量人源化小鼠移植瘤的长、短径计算体积,测量肿瘤质量计算抑瘤率,同时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肿瘤组织中CD31(以阳性细胞数计算肿瘤微血管密度(MVD))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结果 17-DMAG组和顺铂组的肿瘤体积和质量均较模型组显著减小(P<0.05),17-DMAG组的抑瘤率略高于顺铂组,但17-DMAG组和顺铂组肿瘤质量和体积以及抑瘤率均不存在显著性差异。17-DMAG组和顺铂组MVD标记微血管数量及VEGF表达均低于模型组(P<0.05),且17-DMAG组又低于顺铂组(P<0.05)。结论 17-DMAG可显著降低肝癌移植瘤中VEGF的表达,抑制新生血管在肿瘤中发生发展,从而对人源化小鼠肝癌移植瘤发挥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D-1人源化小鼠 17-DMAG 肝癌 微血管密度 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
下载PDF
一种多功能免充气腔镜辅助器械的研发与临床应用
10
作者 乔梦祥 金功圣 +6 位作者 刘先富 陈延松 张晓静 张浩 孙岩峰 陈雨晴 白茹 《中国医疗器械杂志》 2024年第1期99-103,共5页
探讨自主研发的免充气腔镜辅助器械在甲状腺疾病的临床应用价值。回顾性分析应用本套器械完成70例经腋窝和45例经乳晕2种免充气甲状腺癌腔镜手术与40例传统开放手术的临床资料。经腋窝和经乳晕腔镜组在手术时间上明显长于开放组,而腔镜... 探讨自主研发的免充气腔镜辅助器械在甲状腺疾病的临床应用价值。回顾性分析应用本套器械完成70例经腋窝和45例经乳晕2种免充气甲状腺癌腔镜手术与40例传统开放手术的临床资料。经腋窝和经乳晕腔镜组在手术时间上明显长于开放组,而腔镜组术后满意度高于开放组。3种术式在年龄、肿瘤大小、住院时间、淋巴清扫数目、术后声带功能和复发率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本套器械设计新颖、结构科学、应用安全,能兼容多种甲状腺、乳腺免充气腔镜术式,有助于推动腔镜技术的发展和普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充气 腔镜器械 甲状腺 腔镜技术
下载PDF
土壤调理剂和生物有机肥对花生田土壤酸度及重金属含量的影响
11
作者 罗宝利 臧家富 +3 位作者 孙彦锋 赵红辉 许文雷 杨忠臣 《作物研究》 2024年第4期293-298,共6页
为探究施用不同土壤调理剂和肥料对花生田土壤理化性质、产量及重金属含量的影响,于2021年春季在莒南县文疃镇潘店村以花生为供试作物,设置7个土壤调理剂和生物有机肥配施处理,分别为N(配方肥250 kg/hm^(2))、CN(配方肥250 kg/hm^(2)+... 为探究施用不同土壤调理剂和肥料对花生田土壤理化性质、产量及重金属含量的影响,于2021年春季在莒南县文疃镇潘店村以花生为供试作物,设置7个土壤调理剂和生物有机肥配施处理,分别为N(配方肥250 kg/hm^(2))、CN(配方肥250 kg/hm^(2)+钙质土壤调理剂500 kg/hm^(2))、NS(配方肥250 kg/hm^(2)+硅钙钾镁肥500 kg/hm^(2))、NM(配方肥250 kg/hm^(2)+生物有机肥500 kg/hm^(2))、CMN(配方肥250 kg/hm^(2)+钙质土壤调理剂500 kg/hm^(2)+生物有机肥500 kg/hm^(2))、MNS(配方肥250 kg/hm^(2)+硅钙钾镁肥500 kg/hm^(2)+生物有机肥500 kg/hm^(2))、CMNS(配方肥250 kg/hm^(2)+钙质土壤调理剂500 kg/hm^(2)+硅钙钾镁肥500 kg/hm^(2)+生物有机肥500 kg/hm^(2)),比较和评估不同施肥模式对花生田酸化土壤改良和增产的效果。结果表明:配方肥配施硅钙钾镁肥、钙质土壤调理剂和生物有机肥均能提高土壤的pH,以MNS处理效果最好,其土壤pH值较对照显著提高11.95%,NS、CN和MN处理则分别显著提高了9.76%、4.18%和3.19%。配方肥配施硅钙钾镁肥、生物有机肥和钙质土壤调理剂均能有效降低土壤中的铬(Cr)含量。从经济效益来看,以施用配方肥、硅钙钾镁肥和生物有机肥的处理(MNS)效果最佳,其收益较对照处理高3891.6元/hm^(2)。该研究可为酸化花生田的土壤改良和地力提升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化土壤 花生 土壤调理剂 生物有机肥 重金属 产量 品质
下载PDF
固相萃取/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费-托合成油中间馏分的烃类组成及碳数分布 被引量:2
12
作者 刘明星 王乃鑫 +3 位作者 赵溪溪 刘泽龙 孙岩峰 李猛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08-115,共8页
采用SiO_(2) Ag-Al_(2)O_(3)双柱固相萃取技术将费-托合成油中间馏分分离为饱和烃、烯烃、芳烃、氧化物等组分,利用气相色谱-质谱/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GC-MS/FID)和气相色谱-场电离-飞行时间质谱(GC-FI TOF MS)表征各组分的类型和碳数... 采用SiO_(2) Ag-Al_(2)O_(3)双柱固相萃取技术将费-托合成油中间馏分分离为饱和烃、烯烃、芳烃、氧化物等组分,利用气相色谱-质谱/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GC-MS/FID)和气相色谱-场电离-飞行时间质谱(GC-FI TOF MS)表征各组分的类型和碳数分布。结果表明:低温费-托合成油中间馏分以正构烷烃、正构α-烯烃、正构醇为主,其质量分数分别为41.0%,30.3%,8.8%,其他化合物基本为异构化合物;高温费-托合成油中间馏分组成复杂,正构化合物含量减少,异构化合物含量明显增加,其饱和烃中存在环烷烃,烯烃中出现双烯烃、三烯烃或环烯烃,芳烃以单环芳烃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相萃取 费-托合成 中间馏分 气相色谱-质谱 气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 碳数分布
下载PDF
冻融循环作用对露天矿排土场土料土水特征的影响 被引量:5
13
作者 王雪冬 李世宇 +1 位作者 孙延峰 叶果 《煤田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38-143,共6页
为了研究冻融循环条件下排土场土料的非饱和土水特征,选取元宝山露天矿内排土场土料为对象,研究不同体积含水率状态下土料在经历不同冻融循环次数后的基质吸力与宏细观结构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经历相同冻融循环次数时,基质吸力随含水... 为了研究冻融循环条件下排土场土料的非饱和土水特征,选取元宝山露天矿内排土场土料为对象,研究不同体积含水率状态下土料在经历不同冻融循环次数后的基质吸力与宏细观结构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经历相同冻融循环次数时,基质吸力随含水率的减小而增加,且增加的幅度逐渐增大,土水特征曲线可划分为敏感阶段、亚敏感阶段和不敏感阶段;随着冻融次数的增加,土水特征曲线的曲率呈先增大后趋于稳定的规律,且基质吸力对冻融循环次数增加的敏感程度逐渐降低;冻融循环作用破坏土颗粒的均匀程度,且初次冻融循环影响最为显著;Van-Genuchten模型能较好地预测土料土水的特征曲线。因此,矿山排土过程中应重视冻融循环作用对排土场边坡稳定性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排土场 非饱和土料 冻融循环 土水特征曲线 边坡稳定性
下载PDF
基于熵值法和突变理论的矿山环境质量评价 被引量:9
14
作者 王雪冬 李世宇 +2 位作者 孙延锋 李小龙 文龙 《煤炭科学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S1期264-267,共4页
矿山环境质量准确评价是矿山持续开发的前提条件,提出结合熵值法和突变理论进行矿山环境质量评价。选取矿山建设情况、自然生态环境、地质环境和社会经济环境4大类指标共11项因子,采用客观的熵值法判断指标间相对重要程度,利用突变级数... 矿山环境质量准确评价是矿山持续开发的前提条件,提出结合熵值法和突变理论进行矿山环境质量评价。选取矿山建设情况、自然生态环境、地质环境和社会经济环境4大类指标共11项因子,采用客观的熵值法判断指标间相对重要程度,利用突变级数法计算突变级数值进行评价,避免了确定指标权重值的弊端。以5个小型矿山环境质量评价实例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数据获取、标准化和评价过程简便,矿山环境质量等级以较好和一般为主的评价结果符合实际情况,该方法经过完善指标体系后可更加合理地应用于实际工作中。因此,基于熵值法和突变理论的矿山环境质量评价方法是可行、可靠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山环境质量 熵值法 突变级数法
下载PDF
考虑非饱和浸润层厚度和累积入渗量的改进Green-Ampt模型 被引量:4
15
作者 王雪冬 李世宇 +3 位作者 孙延峰 张超彪 王翠 朱永东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64-71,共8页
矿山内排土场因其储量大、结构松散和强度低等特点,在降雨条件下极易产生侵蚀或整体失稳破坏,因此降雨入渗分析对预测内排土场稳定性至关重要。以元宝山露天煤矿内排土场为原型,按相似试验理论进行物理模型试验,研究降雨入渗特征,根据... 矿山内排土场因其储量大、结构松散和强度低等特点,在降雨条件下极易产生侵蚀或整体失稳破坏,因此降雨入渗分析对预测内排土场稳定性至关重要。以元宝山露天煤矿内排土场为原型,按相似试验理论进行物理模型试验,研究降雨入渗特征,根据试验结果对经典Green-Ampt入渗模型进行改进。结果表明:雨水入渗过程中,随着浸润锋的向下运移,坡面侵蚀由溅蚀凹槽开始,逐渐过渡为径流侵蚀,最后呈现为溯源侵蚀破坏,整体呈现平行于坡表面的浅层滑坡特征;浸润锋之上非饱和浸润层的存在,导致经典Green-Ampt模型计算结果不准确;在考虑浸润层厚度和累积入渗量基础上,推导出改进的Green-Ampt模型;改进后的Green-Ampt模型为分段函数,能够反映降雨入渗使坡面由非饱和向饱和过渡的实际特征。验证结果显示,使用改进模型,浸润锋入渗深度和累积入渗量的预测精度显著提升,虽然冲蚀破坏和初始含水率的差异导致降雨入渗后期的预测精度有所下降,但相关结果对煤矿内排土场降雨初期稳定性分析具有重要意义。改进后的Green-Ampt模型的计算结果与实测数据更为接近,能为分析露天煤矿内排土场降雨入渗规律及边坡稳定性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排土场 降雨入渗 改进的Green-Ampt模型 非饱和浸润层 浸润锋
下载PDF
河北省七里海湿地发现大红鹳 被引量:2
16
作者 杜利强 孙砚峰 +1 位作者 费明建 李学玉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报》 CAS 2020年第2期38-39,共2页
首次报道了大红鹳在河北省越冬。2019年12月20日,在河北省秦皇岛市北戴河新区七里海湿地进行鸟类调查时,观测到1只大红鹳成鸟。截至2020年4月27日,该鸟在七里海湿地居留已近130 d。
关键词 大红鹳 越冬 七里海湿地 河北省
下载PDF
氧化石墨烯促进NIH3T3细胞在石墨烯/明胶纳米膜上的增殖与粘附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孙岩峰 刘伟 +4 位作者 沈远 杨皛宁 朱惠敏 马金旭 周瑾 《生物医学工程研究》 2018年第1期56-60,76,共6页
本研究旨在探索氧化石墨烯/明胶(graphene oxide/gelatin)薄膜材料对小鼠胚胎成纤维细胞(NIH3T3)活性、增殖与粘附能力的影响规律。利用扫描电镜观察材料表面微观结构。活-死细胞染色检测氧化石墨烯/明胶薄膜材料上的NIH3T3细胞活性,CC... 本研究旨在探索氧化石墨烯/明胶(graphene oxide/gelatin)薄膜材料对小鼠胚胎成纤维细胞(NIH3T3)活性、增殖与粘附能力的影响规律。利用扫描电镜观察材料表面微观结构。活-死细胞染色检测氧化石墨烯/明胶薄膜材料上的NIH3T3细胞活性,CCK-8法进行细胞增殖评价。利用免疫荧光、Westernblot检测Vimentin表达,采用实时定量RT-PCR检测粘附相关基因α-actin、ColⅠ、ColⅢ、Vinculin、Vimentin的mRNA表达。添加氧化石墨烯后材料表面形成明显的褶皱结构。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的成纤维细胞活性良好,具有更强的增殖能力,且高表达α-actin、ColⅠ、ColⅢ、及Vinculin。氧化石墨烯/明胶薄膜材料促进NIH3T3细胞的增殖与粘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石墨稀 NIH3T3 生物相容性 粘附
下载PDF
改良DAL-HX83/90方案治疗儿童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的疗效及预后因素 被引量:3
18
作者 周云 苗丽霞 +6 位作者 李彦珊 孙岩峰 王军 赵扬 金德奎 张向兰 刘秋玲 《中华灾害救援医学》 2017年第4期198-202,共5页
目的分析改良DAL-HX83/90方案治疗儿童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langerhans cell histocytosis,LCH)的疗效及预后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武警某三甲医院儿科2003-07至2014-12采用改良DAL-HX83/90方案初治的34例LCH患儿的病例及随访资... 目的分析改良DAL-HX83/90方案治疗儿童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langerhans cell histocytosis,LCH)的疗效及预后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武警某三甲医院儿科2003-07至2014-12采用改良DAL-HX83/90方案初治的34例LCH患儿的病例及随访资料。应用Kaplan-Meier方法计算其总体生存率(overall survival,OS)和无事件生存率(event free survival,EFS),采用Log-rank检验及多因素COX回归模型分析EFS的影响因素。结果 (1)诱导治疗有效率为82.4%(28/34),化疗结束初治有效率为88.2%(30/34)。(2)所有患儿均获得有效随访,中位随访时间48个月(13~155个月);患儿1、3、5年OS分别为100.0%、97.1%、93.7%,1、3、5年EFS分别为82.4%、70.3%、70.3%。全组复发率为26.5%(9/34),中位复发时间8个月(1~72个月)。(3)单因素分析显示,多系统受累(χ~2=10.213,P=0.001)和6周诱导治疗无效(χ~2=9.744,P=0.002)是影响LCH患儿EFS的因素;多因素分析表明,多系统受累是影响LCH患儿EFS的独立危险因素[相对危险度(relative risk,RR)=9.933,P=0.037]。结论改良DAL-HX83/90方案对于单系统、无脏器功能受损LCH患儿疗效较好,不良反应少,可耐受,但对于多系统脏器功能受损者复发率仍较高,疗效有待提高。多系统受累是影响LCH患儿EFS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良DAL-HX83/90方案 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 预后
下载PDF
周边传播视域下的抗日根据地建设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陆地 孙延凤 《贵州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5期162-177,共16页
论文从周边传播理论的全新视角,梳理和研究了抗日根据地建立、发展、萎缩和再扩大的演变过程,发现和概括了抗日根据地建设基本遵循由小到大的空间周边传播、由少到多的时间周边传播、由弱到强的关系周边传播的基本规律。
关键词 周边传播 抗日根据地 “三体”传播 基本规律
下载PDF
壳聚糖/绿球藻多糖复合膜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20
20
作者 孙彦峰 罗爱国 +4 位作者 冯佳 吕俊平 刘琪 南芳茹 谢树莲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70-176,共7页
为了研发保鲜效果好的复合活性包装膜,将不同剂量的绿球藻多糖与壳聚糖复合制成可食活性膜,并测定了其物理性能(厚度、密度、溶解度、溶胀度、透明度、水蒸气透过率)和机械性能(抗拉强度、断裂伸长率),并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红外光谱分... 为了研发保鲜效果好的复合活性包装膜,将不同剂量的绿球藻多糖与壳聚糖复合制成可食活性膜,并测定了其物理性能(厚度、密度、溶解度、溶胀度、透明度、水蒸气透过率)和机械性能(抗拉强度、断裂伸长率),并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红外光谱分析、X射线衍射分析、电子显微镜和原子力显微镜扫描),也考察了其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1,1-diphenyl-2-picrylhydrazyl, DPPH)自由基的清除活性。结果表明,添加5~10 g/L的绿球藻多糖可增加壳聚糖复合膜厚度、密度、溶解度、溶胀度和DPPH自由基清除率,并减少水蒸气透过率,当绿球藻多糖为5 g/L时,透明度、抗拉强度和断裂伸长率均无显著差异。可见,绿球藻多糖作为天然活性物质能够很好地溶入壳聚糖膜中,形成紧密结构,制备成包装膜,提高复合膜的阻湿性能及抗氧化性,有利于其保鲜性能的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球藻多糖 壳聚糖 复合膜 抗氧化性 保鲜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