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异体腓骨髓内支撑结合钢板内固定治疗NeerⅣ型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疗效
1
作者 孙振国 张占丰 +1 位作者 胡文林 夏增兵 《中国骨伤》 CAS CSCD 2024年第3期288-292,共5页
目的:探讨异体腓骨髓内支撑结合钢板内固定治疗NeerⅣ型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17年12月至2020年12月采用异体腓骨髓内支撑结合钢板内固定治疗NeerⅣ型肱骨近端骨折患者12例,男7例,女5例;年龄56~78岁;受伤至手术时间1~7 d。... 目的:探讨异体腓骨髓内支撑结合钢板内固定治疗NeerⅣ型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17年12月至2020年12月采用异体腓骨髓内支撑结合钢板内固定治疗NeerⅣ型肱骨近端骨折患者12例,男7例,女5例;年龄56~78岁;受伤至手术时间1~7 d。观察患者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及并发症情况,末次随访时采用Constant-Murley评分进行疗效评价。结果:12例患者获得随访,时间20~29个月。所有患者获得骨性愈合,手术切口Ⅰ期愈合,手术时间95~138 min,出血量210~275 ml,骨折愈合时间14~18周。术后2例出现肩关节僵硬,经被动锻炼2周后恢复。所有患者未发生感染、切口愈合不良、内固定物失效(断裂、松动)等并发症。末次随访时,Constant-Murley肩关节功能评分69~89分,优2例,良9例,可1例。结论:采用异体腓骨髓内置入能够为肱骨内侧提供有效支撑,有利于辅助骨折端复位,降低肱骨头内翻塌陷及螺钉穿出致内固定失效等情况出现,显著改善肩关节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体腓骨 钢板 肱骨近端骨折
下载PDF
某矿膨胀岩巷道支护参数优化数值模拟与工业试验 被引量:4
2
作者 史磊 侯克鹏 +2 位作者 孙华芬 孙振国 马胜杰 《矿冶》 CAS 2023年第2期1-9,共9页
为解决云南某矿山无轨运输巷道因膨胀性花岗岩引起的工程灾害,通过微观试验、超声波波速测试、锚杆拉拔力测试等方法,对膨胀岩巷道的膨胀等级、围岩松动圈及矿山原有支护效果进行判定,并运用3D-σ有限元模拟软件对9种锚杆参数模拟分析... 为解决云南某矿山无轨运输巷道因膨胀性花岗岩引起的工程灾害,通过微观试验、超声波波速测试、锚杆拉拔力测试等方法,对膨胀岩巷道的膨胀等级、围岩松动圈及矿山原有支护效果进行判定,并运用3D-σ有限元模拟软件对9种锚杆参数模拟分析。结果表明:该矿山花岗岩属于强膨胀性软岩,松动圈范围在1.6~1.8 m,原有支护不能满足工程实际;采用喷锚网联合支护时,锚杆长度2.1 m,间、排距分别为0.9 m和1.2 m时的支护效果最好;现场工业试验发现巷道变形在施工2个月左右趋于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膨胀岩巷道 3D-σ 支护参数优化 收敛变形监测
下载PDF
无轨开采下采场结构参数及稳定性数值模拟 被引量:3
3
作者 孙振国 侯克鹏 +2 位作者 孙华芬 史磊 马胜杰 《矿冶》 CAS 2023年第3期1-10,共10页
云南某矿山矿体赋存条件复杂,矿岩破碎、松软,加之后期转型采用无轨设备开采,导致采场巷道断面增大,原有的采矿工艺和采场参数已不再适用。为保证开采过程的安全,找出适合矿山生产的合理采场结构参数,研究采用3D-σ有限元模拟软件建立... 云南某矿山矿体赋存条件复杂,矿岩破碎、松软,加之后期转型采用无轨设备开采,导致采场巷道断面增大,原有的采矿工艺和采场参数已不再适用。为保证开采过程的安全,找出适合矿山生产的合理采场结构参数,研究采用3D-σ有限元模拟软件建立采场三维模型,设计不同跨度直接顶板的留点柱、留连续矿柱采场结构形式,对不同采场结构形式下矿岩的应力、安全率、塑性区进行模拟分析。结果表明:采用留点柱的采场形式时,采场内点柱尺寸不应小于2 m,矿房跨度控制在4 m为宜;采用留连续矿柱的采场形式时,采场结构参数建议留4 m宽连续矿柱,矿房跨度为5 m,采用C20混凝土进行进路式充填回采。结合采场模拟分析及矿山实际生产现状,建议采用留连续矿柱的开采方案。后续现场试验证明,该方案不仅能够保证采场结构的稳定性,达到矿山安全开采的目的,而且能有效降低矿石的损失贫化,提高矿山的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轨开采 3D-σ 采场参数优化 直接顶板
下载PDF
生物型加长柄关节置换治疗高龄股骨转子间不稳定骨折的中期疗效分析 被引量:15
4
作者 邓闽军 孙振国 +2 位作者 闵继康 杨红航 李恒 《中国骨伤》 CAS CSCD 2020年第4期322-326,共5页
目的:探讨生物型加长柄关节置换治疗高龄股骨转子间不稳定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15年1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64例高龄股骨转子间不稳定骨折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手术治疗方式分为关节置换组(生物型加长柄关节置换)及内固定组(PFNA... 目的:探讨生物型加长柄关节置换治疗高龄股骨转子间不稳定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15年1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64例高龄股骨转子间不稳定骨折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手术治疗方式分为关节置换组(生物型加长柄关节置换)及内固定组(PFNA)。关节置换组34例,男19例,女15例;年龄(81.32±3.81)岁;骨折Evans分型,Ⅲ型15例,Ⅳ型16例,Ⅴ型3例。内固定组30例,男14例,女16例;年龄(79.90±3.61)岁;骨折Evans分型,Ⅲ型10例,Ⅳ型15例,Ⅴ型5例。患者均因外伤致髋部肿痛、活动障碍,X线片及CT明确股骨转子间不稳定骨折。随访观察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并发症情况。采用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及SF-36生活质量评分评价临床疗效。结果:患者手术切口均Ⅰ期愈合。所有患者获得随访,时间13~39个月,平均23.4个月。关节置换组患者手术时间及出血量均多于内固定组(P<0.05);关节置换组发生1例肌间静脉血栓及1例因摔伤导致后脱位,内固定组发生1例骨折不愈合,2例肌间静脉血栓,4例轻度压疮,2例内固定松动,两组并发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929,P=0.026)。末次随访时,关节置换组患者髋关节Harris功能评分优于内固定组(P<0.05);关节置换组患者SF-36生活质量评分优于内固定组(P<0.05)。结论:采用生物型加长柄关节置换和内固定治疗股骨转子间不稳定骨折,均能获得良好的临床效果,但采用生物型加长柄关节置换治疗,术后并发症更少,髋关节功能恢复更好,患者生活质量及满意度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骨折 髋骨折 关节成形术 置换 骨折固定术 髓内
下载PDF
腰椎定量CT在合并脊柱侧弯的骨质疏松性骨折行椎体成形术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9
5
作者 邓闽军 孙振国 +3 位作者 翁伟 杨红航 张占丰 闵继康 《中国骨伤》 CAS CSCD 2021年第11期1077-1082,共6页
目的:探讨腰椎定量CT(QCT)在合并脊柱侧弯的骨质疏松性骨折行椎体成形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017年12月至2019年12月采用椎体成形术治疗的60例合并不同程度脊柱侧弯的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分析。其中男18例,女42例;年龄65... 目的:探讨腰椎定量CT(QCT)在合并脊柱侧弯的骨质疏松性骨折行椎体成形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017年12月至2019年12月采用椎体成形术治疗的60例合并不同程度脊柱侧弯的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分析。其中男18例,女42例;年龄65~81(72.63±3.34)岁。60例患者术前均进行腰椎QCT检测,根据QCT检测值分为3个等级:骨量减少组(QCT值>80 g/L,10例,12个椎体);骨质疏松组(QCT值40~80 g/L,35例,48个椎体);严重骨质疏松组(QCT值<40 g/L,15例,22个椎体)。观察不同程度QCT值患者的骨水泥在伤椎内的弥散及渗漏情况,并分析QCT值对脊柱侧弯患者行椎体成形术穿刺点选择、术后侧凸Cobb角矫正及椎体高度恢复的应用价值。结果:60例82个椎体中,共有41例55个椎体采用凹侧单边穿刺,占67.07%。其中骨量减少组采用凹侧单边穿刺的有2例2个椎体,骨质疏松组采用凹侧单边穿刺的有26例35个椎体,严重骨质疏松组采用凹侧单边穿刺的有13例18个椎体;且3组患者间采用单侧或双侧穿刺的例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699,P=0.001);3组间发生骨水泥渗漏的例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403,P=0.496)。术前与术后随访时脊柱侧凸Cobb角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与术后随访时伤椎椎体高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合并脊柱侧弯的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行椎体成形术时,根据腰椎QCT检测明确骨质疏松严重程度,选择脊柱侧弯的凹侧进行穿刺,有利于改善脊柱侧弯及恢复脊柱稳定性,提高手术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性骨折 脊柱侧凸 腰椎定量CT 椎体成形术
下载PDF
应用经髌上入路交锁髓内钉技术治疗胫骨骨折 被引量:6
6
作者 唐慧斌 孙振国 +2 位作者 翁伟 徐旭纯 闵继康 《中国骨伤》 CAS CSCD 2021年第12期1165-1170,共6页
目的:探讨应用经髌上入路交锁髓内钉技术治疗胫骨骨折的短期疗效。方法:2016年1月至2018年6月采用交锁髓内钉手术治疗80例胫骨骨折患者,根据手术入路不同分为观察组(经髌上入路)和对照组(经髌韧带入路)。其中观察组40例,男28例,女12例,... 目的:探讨应用经髌上入路交锁髓内钉技术治疗胫骨骨折的短期疗效。方法:2016年1月至2018年6月采用交锁髓内钉手术治疗80例胫骨骨折患者,根据手术入路不同分为观察组(经髌上入路)和对照组(经髌韧带入路)。其中观察组40例,男28例,女12例,年龄28~67(46.70±10.34)岁;对照组40例,男30例,女10例,年龄31~69(49.38±10.74)岁。记录并比较分析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中X线机透视次数,术中失血量,骨折愈合时间,术后主动直腿抬高(straight leg raise,SLR)时间,住院时间,膝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膝关节疼痛率,术后美国特种外科医院(Hospital for Special Surgery,HSS)膝关节评分等指标。结果:全部病例获得随访,时间19~38(24.60±4.52)个月。观察组手术时间(53.83±7.01)min,切口长度(3.98±0.83)cm,术中X线机透视次数(18.90±1.75)次,骨折愈合时间(10.03±0.89)周,术后SLR时间(1.19±0.25)d,住院时间(6.73±1.06)d均优于对照组(P<0.05)。末次随访,根据HSS评分评估疗效,观察组优34例,良5例,可1例,差0例;对照组优25例,良9例,可6例,差0例;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经髌上入路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胫骨骨折,具有创伤小、膝关节功能恢复更好等优点,可获得更加满意的临床效果,可进一步广泛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骨骨折 骨折固定术 髓内 外科手术
下载PDF
高级别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再破裂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7
7
作者 孙振国 杨阳 +3 位作者 孙建新 沙林 姜德华 王诗筌 《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22年第1期97-100,104,共5页
目的探讨高Fisher分级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aSAH)患者再破裂出血的相关危险因素,为早期预防再出血提供指导。方法对327例高Fisher分级aSAH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依据入院3日内是否发生再出血分为再出血组(n=37)和未出血组(n=... 目的探讨高Fisher分级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aSAH)患者再破裂出血的相关危险因素,为早期预防再出血提供指导。方法对327例高Fisher分级aSAH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依据入院3日内是否发生再出血分为再出血组(n=37)和未出血组(n=290),利用单因素和多因素的方法来筛选影响再出血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颅内破裂动脉瘤术前再出血发生率为11.3%(37/327);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高血压病史(OR=2.51),癫痫(OR=3.32),动脉瘤形态(OR=3.24)和动脉瘤处理前行侧脑室外引流(OR=4.03)为颅内破裂动脉瘤患者术前再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颅内破裂动脉瘤患者术前仍然有较高的再出血发生率,严重影响患者的预后;影响术前再出血的危险因素较多,应注意避免或采取必要干预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破裂动脉瘤 术前 再出血 危险因素
下载PDF
单轴压缩下土体声发射参数与力学参数关系研究 被引量:5
8
作者 李明宝 孙振国 +3 位作者 陈冲 郑宪 阎梦晴 于司杭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0期278-283,共6页
为探讨土体在单轴无侧限压缩下的声发射能量累计数与应变、应力、损伤变量之间的关系,利用美国物理声学公司(PAC)的Sensor High-wayⅡ全天候结构健康检测(SHM)系统和AEwin信号采集与分析一体化软件对不同含水率的试件进行实验。分析了... 为探讨土体在单轴无侧限压缩下的声发射能量累计数与应变、应力、损伤变量之间的关系,利用美国物理声学公司(PAC)的Sensor High-wayⅡ全天候结构健康检测(SHM)系统和AEwin信号采集与分析一体化软件对不同含水率的试件进行实验。分析了不同含水率试件各阶段的声发射参数、应力分布规律,并从时间角度出发,根据土体声发射能量累计数与时间、应变与时间的拟合关系,构建出土体无侧限单轴压缩下能量累计数与应变的关系模型;基于威布尔分布及连续损伤力学的本构方程,进一步推出声发射能量累计数与应力、损伤变量耦合的声发射损伤模型。通过实验数据对建立的本构模型进行对比验证,总体吻合度较好,能为研究土体损伤的提供理论上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量累计数 应力 应变 损伤变量 本构方程
下载PDF
颅脑创伤后垂体功能减退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5
9
作者 孙振国 杨阳 +2 位作者 孙建新 王诗荃 姜德华 《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CAS 2020年第6期711-713,共3页
目的探讨颅脑创伤(TBI)患者垂体功能减退的发病率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98例颅脑创伤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是否发生垂体功能减退,将患者分为垂体功能减退组与正常组;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相关临床指标。结果本组患者中42例患者... 目的探讨颅脑创伤(TBI)患者垂体功能减退的发病率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98例颅脑创伤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是否发生垂体功能减退,将患者分为垂体功能减退组与正常组;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相关临床指标。结果本组患者中42例患者出现垂体功能减退,156例患者垂体功能正常。单因素分析显示,入院时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颅内压≥20 mmHg、头颅CT中线移位≥5 mm、颅底骨折、ICU住院天数及总住院天数与颅脑创伤后垂体功能减退有关。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颅内压≥20 mmHg(OR=3.495,P=0.022)、头颅CT显示中线移位≥5 mm(OR=6.882,P=0.003)、GCS评分≤8(OR=2.482,P=0.039)是颅脑创伤患者发生垂体功能减退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颅脑创伤后患者垂体功能减退的发病率较高。颅内压≥20 mmHg、头颅CT中线移位≥5 mm、GCS评分≤8是颅脑创伤后垂体功能减退的独立危险因素;应加强对这类患者的垂体功能评估,并进行激素替代治疗,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脑创伤 垂体功能减退 颅内压增高 中线移位 格拉斯哥昏迷量表评分
下载PDF
基于分形理论的饱和土孔隙水压力计算模型 被引量:4
10
作者 张旭 李明宝 +3 位作者 韦娜 孙振国 杨忠翰 田东弘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88-92,共5页
孔隙水压力是一种作用于土体孔隙间的应力,其定量分析对于探究土体的抗剪强度等力学性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传统的孔隙水压力计算方法忽略土体内部孔隙中流体流动及流量变化对孔隙水压力的影响,导致计算结果偏小。为修正此计算误差,... 孔隙水压力是一种作用于土体孔隙间的应力,其定量分析对于探究土体的抗剪强度等力学性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传统的孔隙水压力计算方法忽略土体内部孔隙中流体流动及流量变化对孔隙水压力的影响,导致计算结果偏小。为修正此计算误差,基于孔隙数目-尺寸分形模型,推导出土颗粒材料孔隙度与分形维数之间的演化公式,并结合孔隙水流动方程及压力方程推导出饱和土孔隙水压力与分形维数、孔隙水压缩模量及孔隙间流量变化之间的函数关系。并使用此孔隙水压力计算公式对饱和黏土边坡进行数值分析验证公式准确性及实用性。所得公式可用于饱和土体的有效应力及抗剪强度计算修正,并可应用于饱和土体宏观-微观的多尺度液相-固相耦合渗流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饱和土 孔隙水压力 分形模型 孔隙度 测量球 渗流分析
下载PDF
18F-FDG PET/CT参数SUVmax在孤立性肺结节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1
作者 刘永 陈鹏 +2 位作者 孙振国 袁小帅 陆武 《海南医学》 CAS 2020年第19期2525-2528,共4页
目的探讨不同病理类型的孤立性肺结节(SPN)摄取18F-FDG的差异,以提高SPN定性诊断的准确率。方法回顾性分析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2017年9月至2019年8月收治的103例SPN患者的18F-FDG PET/CT检查资料,测量病灶标准化摄取值最大值(SUVmax),... 目的探讨不同病理类型的孤立性肺结节(SPN)摄取18F-FDG的差异,以提高SPN定性诊断的准确率。方法回顾性分析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2017年9月至2019年8月收治的103例SPN患者的18F-FDG PET/CT检查资料,测量病灶标准化摄取值最大值(SUVmax),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分析良恶性结节SUVmax差异,通过秩和检验(Mann-Whitney U检验),运用ROC曲线分析良恶性结节SUVmax的最佳临界值及其诊断效能。结果103例SPN患者中恶性病变70例,良性病变33例;70例恶性病变患者的SUVmax为3.95(2.18,8.75),其中46例实性结节SUVmax为7.60(3.73,9.66),24例亚实性结节SUVmax为2.00(1.40,2.73);33例良性病变患者的SUVmax为1.70(0.75,3.45),其中6例亚实性病变SUVmax为1.75(0.84,4.73);恶性病变组患者的SUVmax明显大于良性病变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亚实性病变良恶性的SUVmax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剔除亚实性结节,良性与恶性结节患者的SUVmax ROC曲线下面积为0.781,95%可信区间为0.657~0.905,最佳临界值为1.85;若以1.85为良、恶性诊断界值,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阴性预测值、阳性预测值分别为97.83%、55.56%、82.19%、93.75%、78.95%。结论不同病理类型孤立性肺结节摄取18F-FDG有明显差别;实性结节应用1.85标准诊断良恶性准确率较高,小于1.85则高度提示良性,大于1.85则怀疑恶性可能;亚实性结节PET/CT SUVmax参数对其良恶性鉴别价值相对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孤立性肺结节 肺癌 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 18-氟脱氧葡萄糖 标准化摄取值 受试者工作特性曲线
下载PDF
JPKD软件在颅脑术后肾功能亢进病人万古霉素应用中的指导价值 被引量:2
12
作者 刘晓玲 孙振国 胡冰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22年第12期974-976,共3页
目的探讨JPKD群体药代动力学软件在颅脑术后肾功能亢进病人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前瞻性收治12例颅脑术后怀疑颅内感染且肾功能亢进病人,常规剂量(1 g,12 h/次)万古霉素治疗48 h,测定血药谷浓度,如果血药谷浓度<10 ... 目的探讨JPKD群体药代动力学软件在颅脑术后肾功能亢进病人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前瞻性收治12例颅脑术后怀疑颅内感染且肾功能亢进病人,常规剂量(1 g,12 h/次)万古霉素治疗48 h,测定血药谷浓度,如果血药谷浓度<10 mg/L,则应用JPKD软件调整用药。结果调整前,12例万古霉素稳态血药谷浓度<10 mg/L,根据JPKD软件调整用药,1例调整为利奈唑胺;其余11例调整后万古霉素稳态血药谷浓度为(15.93±1.30)mg/L。JPKD软件预估血药浓度为(14.12±2.13)mg/L,WRES值为14.49%,预测价值良好。JPKD软件调整给药后,8例治疗有效,1例治疗无效,1例应用万古霉素12 d病情平稳时转至当地医院治疗,1例因广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感染停用万古霉素而改为多粘菌素B治疗。结论常规剂量万古霉素(1 g,12 h/次)不适用颅脑术后肾功能亢进病人,JPKD软件可较好地协助调整万古霉素给药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脑手术 肾功能亢进 万古霉素 JPKD软件 血药浓度
下载PDF
不同肥料组合对马铃薯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4
13
作者 孙振国 张士民 +1 位作者 刘玉然 王子勤 《中国果菜》 2016年第11期29-31,共3页
近年来,马铃薯的种植逐年增多,有关马铃薯施肥方面的研究愈发为人们所重视。本试验研究了不同肥料组合对马铃薯产量和理化指标的影响,结果发现,在施用配方肥的基础上增施有机肥,搭配微肥,能有效地提高马铃薯的产量和品质,适宜在绿色食... 近年来,马铃薯的种植逐年增多,有关马铃薯施肥方面的研究愈发为人们所重视。本试验研究了不同肥料组合对马铃薯产量和理化指标的影响,结果发现,在施用配方肥的基础上增施有机肥,搭配微肥,能有效地提高马铃薯的产量和品质,适宜在绿色食品马铃薯生产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肥料 马铃薯 产量 品质
下载PDF
大转子延长截骨钢丝固定结合自体骨屑植骨在全髋关节翻修术中的应用
14
作者 唐慧斌 孙振国 +2 位作者 翁伟 张占丰 杨红航 《中国骨伤》 CAS CSCD 2022年第4期333-337,共5页
目的:探讨采用大转子延长截骨钢丝固定加自体骨屑植骨进行全髋关节置换翻修的临床效果。方法:自2010年12月至2018年12月,应用大转子延长截骨钢丝固定结合自体骨屑植骨,行全髋关节置换翻修术患者18例,其中男8例,女10例;年龄68~82(78.89&#... 目的:探讨采用大转子延长截骨钢丝固定加自体骨屑植骨进行全髋关节置换翻修的临床效果。方法:自2010年12月至2018年12月,应用大转子延长截骨钢丝固定结合自体骨屑植骨,行全髋关节置换翻修术患者18例,其中男8例,女10例;年龄68~82(78.89±3.32)岁;初次置换术后至翻修时间9~22(16.33±2.93)年。术后定期随访记录患者截骨块愈合时间、完全负重活动时间、髋关节Harris评分及并发症等情况。结果:纳入研究的18例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16~38(25.78±6.65)个月。手术切口均Ⅰ期愈合。切口长度16~21(18.89±1.32)cm。手术时间105~128(115.44±6.59)min;出血量240~285(267.44±13.77)ml。截骨块愈合时间12~18(15.61±1.75)周;患者完全负重活动时间14~22(17.78±2.53)周。术前髋关节Harris评分(47.11±5.04)分,完全负重活动时髋关节Harris评分(76.39±3.85)分,末次随访时髋关节Harris评分(82.22±2.7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期间,患者均未发生患肢短缩、感染、切口愈合不良、假体松动及下沉、假体周围骨折等并发症。结论:在全髋关节置换翻修术时,应用大转子延长截骨钢丝固定结合自体骨屑植骨,能够获得满意的临床治疗效果,但需要术者对翻修术前、术中及术后恢复等各个时期做好系统规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 截骨术 骨移植 骨固定钢丝 关节成形术 置换 再手术
下载PDF
腰椎定量CT对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行椎体成形术的指导意义 被引量:23
15
作者 孙振国 杨红航 +2 位作者 李恒 翁伟 闵继康 《中国骨伤》 CAS CSCD 2020年第2期111-115,共5页
目的:探究腰椎定量CT(QCT)对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行椎体成形术的指导意义。方法:对2017年12月至2018年12月采用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治疗的90例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男24例,女66例;年龄(74.47±6.60)岁... 目的:探究腰椎定量CT(QCT)对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行椎体成形术的指导意义。方法:对2017年12月至2018年12月采用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治疗的90例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男24例,女66例;年龄(74.47±6.60)岁。90例患者术前均进行腰椎QCT测定,根据腰椎QCT值分为3组:骨量减少组(80~120 g/L,17例,30个椎体),骨质疏松组(40~80 g/L,44例,66个椎体)及严重骨质疏松组(<40 g/L,29例,39个椎体)。术中向椎体内注射骨水泥及正侧位C形臂X线透视,观察不同QCT值患者的骨水泥在伤椎内的弥散分布及渗漏情况,对于骨水泥弥散超过椎体中线患者采用单侧入路术式,相反则采用双侧入路术式,分析腰椎QCT值对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行椎体成形术穿刺方法的指导意义。结果:90例135个椎体中,共有72例98个椎体骨水泥弥散超过中线,占72.59%。骨水泥弥散超过椎体中线的患者采用单侧入路术式,其中骨量减少组有5例8个椎体、骨质疏松组有40例55个椎体,严重骨质疏松组有27例35个椎体;且3组患者间骨水泥弥散效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397,P=0.000);此外,骨量减少组患者未发生骨水泥渗漏,骨质疏松组有3例4个椎体发生渗漏,严重骨质疏松组有2例3个椎体发生骨水泥渗漏,但发生骨水泥渗漏的患者均未造成神经损伤等症状,且3组患者间骨水泥渗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242,P=0.326)。结论:根据患者腰椎QCT检测明确患者骨质疏松程度,指导进行穿刺方法,可缩短手术时间,减少透视次数,有效提高椎体成形术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 椎体骨折 腰椎定量CT 椎体成形术 骨水泥
下载PDF
双钢板技术结合自体髂骨植骨治疗髓内钉术后股骨骨不连 被引量:5
16
作者 孙振国 翁伟 +2 位作者 杨红航 张占丰 闵继康 《中国骨伤》 CAS CSCD 2021年第3期288-292,共5页
目的:探讨双钢板结合髂骨植骨治疗髓内钉术后股骨骨不连的临床效果。方法:2008年12月至2017年12月应用双钢板结合自体髂骨植骨治疗髓内钉术后股骨骨不连患者11例,男10例,女1例;年龄35~62岁;骨折至骨不连时间12~20个月。根据Judet分类法... 目的:探讨双钢板结合髂骨植骨治疗髓内钉术后股骨骨不连的临床效果。方法:2008年12月至2017年12月应用双钢板结合自体髂骨植骨治疗髓内钉术后股骨骨不连患者11例,男10例,女1例;年龄35~62岁;骨折至骨不连时间12~20个月。根据Judet分类法分型:萎缩型骨不连8例,增生型骨不连3例。术后定期随访,记录患者骨折愈合时间、负重活动时间及并发症等情况,观察双钢板固定联合髂骨植骨对股骨干骨折术后骨不连的修复效果。结果:11例患者均获得骨性愈合,随访时间12~22个月。手术切口均Ⅰ期愈合,手术时间70~130 min,出血量180~350 ml。术后2例出现膝关节僵硬,经CPM机被动锻炼2周后恢复;1例出现髂骨供骨区疼痛,3个月后缓解。骨折愈合时间24~40周;患者完全负重活动时间14~32周。末次随访时SF-36生活质量评分:躯体疼痛70~82分,活动评分70~82分,社会功能72~83分,总体健康72~82分。随访结束时,患者均未发生患肢短缩、感染、切口愈合不良、内固定物失效(断裂、松动)等并发症。结论:采用双钢板结合自体髂骨植骨,是治疗髓内钉术后股骨骨不连的有效治疗方法,能获得满意的临床愈合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骨折 骨折固定术 骨移植 骨折 不愈合
下载PDF
地铁站施工险兆事件实时监测预警系统 被引量:7
17
作者 郑学召 王喜龙 +2 位作者 刘会林 孙振国 郭军 《西安科技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589-596,共8页
为了有效预防地铁站施工事故的发生,以地铁站施工中的险兆事件为研究对象,建立了行为安全"2-4"模型的预警行为模型,分析了地铁站安全施工对险兆事件实时监测预警系统的要求,总结了无线Mesh网络的特点、基本结构以及网络拓扑结... 为了有效预防地铁站施工事故的发生,以地铁站施工中的险兆事件为研究对象,建立了行为安全"2-4"模型的预警行为模型,分析了地铁站安全施工对险兆事件实时监测预警系统的要求,总结了无线Mesh网络的特点、基本结构以及网络拓扑结构,对比了测距定位方法的优缺点,阐明了无线脉冲定位原理。基于无线Mesh/有线光纤网络设计了一种地铁站施工险兆事件实时监测预警系统,该系统可加强施工现场与外界的通信沟通,提高险兆事件实时监控的能力、人与物的定位精度,可为地铁站安全生产调度、安全避险、应急救援提供指导。结果表明:系统可及时发现险兆事件,有效防止地铁施工事故的发生;隧道施工人员、管理人员以及车辆的定位误差在30 cm以内,系统根据险兆事件位置,通过通信系统让附近人员迅速采取预警行为,防止地铁施工事故的发生;在未发现险兆事件或预警行为失效时,系统可缩短应急疏散时间,在同等条件下有广播通信比无广播通信的疏散时间缩小2~3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站 现场测试 险兆事件 监测预警系统
下载PDF
The movement age of hidden fault and analysis on width of its effect zone from shallow seismic sounding and drilling data
18
作者 YANG Xiao-ping LI De-qing +3 位作者 ZHAO Cheng-bin LIU Bao-jin sun zhen-guo ZHAO Jing-yao 《Acta Seismologica Sinica(English Edition)》 CSCD 2004年第z1期94-102,共9页
Field experimental seismic sounding permitted us to obtain optimal shallow seismic reflection sounding parameters.In process of data processing,we obtained a high-qualitative shallow seismic reflection sounding profil... Field experimental seismic sounding permitted us to obtain optimal shallow seismic reflection sounding parameters.In process of data processing,we obtained a high-qualitative shallow seismic reflection sounding profile by using the techniques such as filtering,edition surgical blanking,prediction deconvolution,fitting static correlation of first arrival time,and velocity analysis.Comprehensive analysis on the information of reflection wave groups along the seismic sounding profile and the stratigraphic and neogeochronological data obtained from many drills near the sounding line reveals that the upper termination of the detected fault zone is located at depth of 75~80 m,in the Middle Pleistocene deposits dated to be about 220 ka BP.The continuity,discontinuity,increasing and decreasing amount of reflection wave groups and change of their configurations,in combination with geological columns of drills,permitted us to know that the width of upper termination of the fault zone is 100 m.It can be inferred from the variation of number of reflection wave groups along the profile that the scarp of hidden fault is 200 m wide and the fault is a synsedimentary active fault in the Early Pleistocene and the early stage of Middle Pleistocene.No tectonic movement,which offset the covering deposits,had occurred since the late stage of Middle Pleistocen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hallow seismic reflection sounding drill geological data stratum dating hidden fault fault movement
下载PDF
Study on relationship between deep and shallow structures along north boundary fault of Yanqing-Fanshan basin
19
作者 YU Gui-hua XU Xi-wei +6 位作者 ZHU Ai-lan MA Wen-tao DIAO Gui-ling ZHANG Si-chang ZHANG Xian-kang LIU Bao-jin sun zhen-guo 《Acta Seismologica Sinica(English Edition)》 CSCD 2004年第1期70-79,共10页
Based on the results of surface geology, shallow and deep seismic survey, features of micro-earthquake activity along the north boundary fault of Yanqing-Fanshan sub-basin and their relationship with the surface activ... Based on the results of surface geology, shallow and deep seismic survey, features of micro-earthquake activity along the north boundary fault of Yanqing-Fanshan sub-basin and their relationship with the surface active faults and the deep-seated crustal structure are analyzed using the recordings from the high-resolution digital seismic network. The focal mechanism solutions of micro-earthquakes, whose locations are precisely determined by the seismic network, have confirmed the structural characteristics to be the rotational planar normal fault and demon-strated the surface traces of the north boundary fault of Yanqing-Fanshan sub-basin. By using the digital recordings of earthquakes with the high resolutions and analyzing the mechanism solutions, our study has reveale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geological phenomena in the shallow and deep structures in Yanqing-Huailai basin and the transition features from the brittle to ductile deformation with the crustal dept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hallow and deep structures rotational planar normal fault focal mechanism
下载PDF
特大跨径拱桥系杆张拉优化方法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齐鹏 魏海龙 +1 位作者 孙镇国 包龙生 《公路交通科技》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85-91,99,共8页
为了解决特大跨径拱桥系杆张拉合理方案难以确定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影响矩阵法的系杆张拉优化方法。该方法基于施工阶段系杆张力对结构内力、应力、反力等的影响矩阵,建立了施工阶段系杆张力与结构总响应的计算关系,给出了系杆张力... 为了解决特大跨径拱桥系杆张拉合理方案难以确定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影响矩阵法的系杆张拉优化方法。该方法基于施工阶段系杆张力对结构内力、应力、反力等的影响矩阵,建立了施工阶段系杆张力与结构总响应的计算关系,给出了系杆张力在各类型响应约束条件下的可行域计算方法,以此求解出系杆张力在任意施工阶段约束条件下的可行域,解决了复杂施工阶段的系杆拱桥分阶段成形最优张拉计算问题。在跨径为507 m的目前世界最大跨飞燕式钢管混凝土拱桥(合江长江公路大桥)中完整地应用了系杆张拉优化方法。结果表明:经过所提出的系杆张拉优化方法优化系杆张拉方案后,仅增加了系杆张拉的次数和张拉力的大小,实现了优化后的成桥状态结构内力和线形与原方案基本保持一致;施工全过程中,拱座的弯矩峰值和水平力峰值分别下降为原设计方案的43%和33%,避免了施工过程中由于拱脚两侧系杆张拉的不合理性引起的基础失稳倾覆以及地基受到的较大水平推力,有效控制了边拱外包混凝土的拉应力,确保了系杆张拉施工全过程结构的安全性。因此,采用基于影响矩阵的系杆张拉优化方法能优化计算出特大跨径系杆拱桥的系杆张拉合理方案,大幅提升了该类型桥梁施工过程中结构的受力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梁工程 系杆张拉方法 可行域法 系杆拱桥 影响矩阵法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