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超高性能混凝土(UHPC)流动性及力学性能的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3
1
作者 徐月梅 徐亚玲 孙振平 《建筑科技》 2020年第1期76-80,共5页
超高性能混凝土是各项性能明显优于普通高性能混凝土的一类新型水泥基复合材料。文章研究了不同水胶比、胶凝材料组成以及钢纤维掺量对超高性能混凝土(UHPC)的流动性和力学性能的影响。对结果进行分析总结确定最佳UHPC配合比。
关键词 超高性能混凝土 水胶比 胶凝材料组成 钢纤维掺量
下载PDF
核电机组低负荷运行对汽轮机低压末级动叶水蚀的影响 被引量:6
2
作者 孙振平 丁佳鹏 单世超 《汽轮机技术》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392-394,共3页
介绍了汽轮机动叶水蚀的形成机理,分析了水蚀的影响因素和不同负荷下的水蚀侵蚀指数的变化趋势,实测了两台同类型核电汽轮机首个运行周期后低压末级动叶水蚀情况,经理论分析和实测证实,汽轮机低负荷运行将加速低压末级动叶的水蚀速率,... 介绍了汽轮机动叶水蚀的形成机理,分析了水蚀的影响因素和不同负荷下的水蚀侵蚀指数的变化趋势,实测了两台同类型核电汽轮机首个运行周期后低压末级动叶水蚀情况,经理论分析和实测证实,汽轮机低负荷运行将加速低压末级动叶的水蚀速率,且无法通过优化机组运行参数来降低低压末级动叶的水蚀速率。提出机组大修期间需加强对低压末级动叶水蚀情况的测量和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电汽轮机 水蚀 低负荷运行
下载PDF
某风电场海上钢构基础牺牲阳极保护电位评估 被引量:1
3
作者 周李军 李庆华 +2 位作者 付国庆 孙振平 林斌 《全面腐蚀控制》 2019年第10期39-43,共5页
某风电场海上构筑基础采用牺牲阳极和涂层联合保护。由于海上钢构基础所处环境非常苛刻,运行维护时需对钢构基础进行定期电位检测和评估。本文通过电位分布检测以及短期内电位变化曲线对钢构基础进行保护效果评估。结果表明,海上钢构基... 某风电场海上构筑基础采用牺牲阳极和涂层联合保护。由于海上钢构基础所处环境非常苛刻,运行维护时需对钢构基础进行定期电位检测和评估。本文通过电位分布检测以及短期内电位变化曲线对钢构基础进行保护效果评估。结果表明,海上钢构基础电位分布均匀,近三年内其电位变化小,阴极保护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上钢构基础 牺牲阳极 保护电位
下载PDF
蜂窝夹芯结构芯格节点开裂的机理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刘志杰 孙振萍 +3 位作者 赵英男 蔡豫晋 徐恒元 文友谊 《复合材料科学与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106-113,共8页
采用二次胶接工艺成型蜂窝夹层结构,使用的芳纶纸蜂窝在胶接固化的高温高压下可能会发生节点开裂。为了对蜂窝芯节点开裂的机理进行分析与研究,本文对蜂窝芯节点处的受力进行了分析,并建立模型进行有限元仿真计算,同时对所用蜂窝芯节点... 采用二次胶接工艺成型蜂窝夹层结构,使用的芳纶纸蜂窝在胶接固化的高温高压下可能会发生节点开裂。为了对蜂窝芯节点开裂的机理进行分析与研究,本文对蜂窝芯节点处的受力进行了分析,并建立模型进行有限元仿真计算,同时对所用蜂窝芯节点的强度进行测试。研究结果表明,蜂窝芯节点开裂是从芯格节点处的剥离破坏开始的,其是在蜂窝高度方向的压应力和芯格间压力差的叠加作用下发生的,其中侧向的芯格间压力是影响节点破坏应力大小的关键因素。当蜂窝芯节点发生开裂后,蜂窝芯格壁在压应力作用下会轻易产生弯曲失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蜂窝芯节点 节点开裂 压缩应力 芯格间压力差 复合材料
下载PDF
COPD患者血清锌含量变化及其与CAT评分的关系
5
作者 孙珍平 王俊明 +2 位作者 罗晓东 郝瑞 史宝林 《河北北方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2年第2期10-12,15,共4页
目的探讨COPD患者血清锌水平及其与CAT评分的关系,为COPD急性加重期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51例(COPD急性加重期组),与同期住院无急慢性呼吸系统病史和其他系统感染性疾病史的志愿者(对照组)血清锌含量比较;同时... 目的探讨COPD患者血清锌水平及其与CAT评分的关系,为COPD急性加重期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51例(COPD急性加重期组),与同期住院无急慢性呼吸系统病史和其他系统感染性疾病史的志愿者(对照组)血清锌含量比较;同时给予常规治疗+补锌治疗至稳定期后(病情基本恢复到急性加重期前的状态超过2周,符合COPD稳定期标准的患者为COPD稳定期组)观察血清锌含量与CAT得分及二者相关性。结果COPD急性加重期组锌缺乏率为39.22%,明显高于对照组(χ^(2)=13.580,P<0.001);血清锌浓度中位数为81.46(56.56,109.51)μg·dL^(-1),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06.96(92.48,125.92)μg·dL^(-1)(Z=5.529,P<0.001)。稳定期组血清锌水平明显高于急性加重期组(Z=3.692,P<0.001),CAT得分也显著低于急性加重期组(t=7.026,P<0.001),且血清锌水平与CAT得分显著负相关(r=-0.671,-0.323,P<0.05)。结论COPD患者血清锌水平与CAT得分关系密切,在急性加重期更为突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血清锌水平 COPD评估测试
下载PDF
Effects of Garlic Oxide on Movement of Ruminal Smooth Muscle in Goats
6
作者 sun zhen-ping BAI Dong-xing +6 位作者 GUO Xi ZHANG Rui-zi LIU Yan-ling ZHAO Xue-min REN Ying ZHANG Yang-jun YANG Sheng-rong 《Animal Husbandry and Feed Science》 CAS 2010年第1期17-19,23,共4页
[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effects of garlic oxide on movement of ruminal smooth muscle in goat and provide a theoretical basis for metabolic regulation of rumen. [ Method] A total of four healthy adult goats were se... [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effects of garlic oxide on movement of ruminal smooth muscle in goat and provide a theoretical basis for metabolic regulation of rumen. [ Method] A total of four healthy adult goats were selected and respectively implanted a permanent rumen fistula by surgery. After the gadic oxide was poured into the rumen of goats, the movement of ruminal smooth muscle in vivo was observed by self-developed ruminal smooth muscle movement detector. [ Result] The average muscle contraction intensity of the four goats was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by 51.6% ( P 〈 0.01 ) in experiment period compared with that of the control. The average contraction frequency was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by 24.6% ( P 〈 0.01 ). The average duration of contraction was significantly shortened by 19,1% (P 〈0.01 ). The average feeding intake was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by 8.1% (P 〈 0.01 ). [ Conclusion] Gadic oxide can greatly strengthen the movement of ruminal smooth muscle and promote gastric emptyin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adic oxide Ruminal smooth muscle MOVEMENT
下载PDF
神经内科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目标性监测及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李海英 孙珍平 +2 位作者 冯凯 张梅 胡文立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19年第1期10-14,共5页
目的调查研究神经内科重症监护病房(NICU)的医院感染特点,探讨医院感染相关危险因素及预防控制措施。方法结合目标性监测和急性生理功能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APACHEⅡ)预警模型,对2015年10月-2018年9月入住北京市顺义区医院953例NICU患... 目的调查研究神经内科重症监护病房(NICU)的医院感染特点,探讨医院感染相关危险因素及预防控制措施。方法结合目标性监测和急性生理功能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APACHEⅡ)预警模型,对2015年10月-2018年9月入住北京市顺义区医院953例NICU患者临床资料和医院感染发生率进行统计分析,并与文献资料进行对比。结果总住院日13818d内发生医院感染76例,患者医院感染例次发生率为7.97%,日例次感染率为5.50‰,根据平均病情严重程度调整后日例次感染率为1.70‰。器械相关感染发生率处于较低水平,与美国国家医疗保健安全网(NHSN)综合ICUs的医院感染发生率接近,远低于国际医院感染控制联盟(INICC)的NICU医院感染发生率。院内感染以呼吸系统为主,脑出血患者医院感染率高于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高龄(≥70岁)、住院日长(≥15d)、脑出血、行动不便、器械使用、病情严重程度评分(ASIS)≥4和APACHEⅡ≥20是医院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 <0.05)。结论 NICU是医院感染发生的高危科室,存在多种独立危险因素。目标性监测、评分预警模型、院感管理平台和隔离病房等系列防控措施有助于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叉感染 重症监护病房 急性生理功能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