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鼎湖山自然保护区土壤有机碳贮量和分配特征 被引量:120
1
作者 方运霆 莫江明 +3 位作者 sandra brown 周国逸 张倩媚 李德军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35-142,共8页
基于 6 1个土壤剖面的数据 ,分析了鼎湖山自然保护区 4种自然植被类型 (沟谷雨林、季风常绿阔叶林、山地常绿阔叶林和山地灌木草丛 )和 4种次生植被类型 (马尾松针叶林、针阔混交林、次生季风常绿阔叶林和常绿灌丛 )的土壤有机碳贮量及... 基于 6 1个土壤剖面的数据 ,分析了鼎湖山自然保护区 4种自然植被类型 (沟谷雨林、季风常绿阔叶林、山地常绿阔叶林和山地灌木草丛 )和 4种次生植被类型 (马尾松针叶林、针阔混交林、次生季风常绿阔叶林和常绿灌丛 )的土壤有机碳贮量及其分配特征。结果如下 :(1)各植被类型土壤有机碳含量随深度增加而减少 ,但植被类型不同其减少程度不同。除 >4 0 cm土层外 ,自然植被类型的土壤有机碳含量明显高于次生植被类型。 (2 )土壤碳密度和土壤有机碳含量一样随深度增加而减少。两大植被类型间比较 ,除山地灌木草丛 >4 0 cm土层外 ,自然植被类型各个土层土壤碳密度都高于所有的次生植被类型对应的碳密度。对于整个土层而言 ,各植被类型土壤碳密度在 30 .9~ 12 7.9t/ hm2间 ,总平均为 73.9t/ hm2。 (3)各植被类型的土壤厚度平均为36 .7~ 73.3cm,总平均为 5 6 .4 cm。除了山地常绿阔叶林外 ,土壤厚度基本上沿海拔高度增加而减少。 (4)保护区各植被类型总面积为 10 2 8.4 hm2 ,土壤总碳贮量为 72 2 87.0 t,其中 0~ 10、10~ 2 0、2 0~ 4 0 cm和 >4 0 cm四个土层分别占 32 .0 %、2 0 .6 %、2 5 .8%和 2 1.6 %。自然植被土壤碳贮量在表层 (0~ 2 0 cm)的比重比次生植被的高。所有的植被类型中 ,混交林碳贮量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有机碳含量 土壤碳密度 碳贮量 碳分配 鼎湖山
下载PDF
鼎湖山马尾松林群落生物量生产对人为干扰的响应 被引量:70
2
作者 莫江明 彭少麟 +2 位作者 sandra brown 孔国辉 方运霆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93-200,共8页
通过处理 (根据当地习惯收割凋落物和林下层 )和保护 (无任何人为干扰 )样地的比较 ,在 10 a时间里研究了鼎湖山生物圈保护区马尾松 (Pinus massoniana)林群落生物量生产对人为干扰的响应。 1990~ 1995年 ,由于人为干扰活动而直接从处... 通过处理 (根据当地习惯收割凋落物和林下层 )和保护 (无任何人为干扰 )样地的比较 ,在 10 a时间里研究了鼎湖山生物圈保护区马尾松 (Pinus massoniana)林群落生物量生产对人为干扰的响应。 1990~ 1995年 ,由于人为干扰活动而直接从处理样地取走的有机质总量为 2 1.2 1t/hm2 。 1990~ 2 0 0 0年 ,保护样地林下层生物量以 34%~ 5 3%的年增长速率从 2 .2 3t/hm2 逐年提高 ,至 1995年达到高峰 (11.10 t/hm2 ) ,之后因与乔木层马尾松生长竞争原因而下降至 9.4 4 t/hm2 ;地表凋落物主要来源于林下层植物且地表凋落物量变化与林下层生物量变化相类似。在整个试验过程 ,尽管保护样地和处理样地乔木层马尾松个体总数均随时间而减少 ,但它们的总生物量则随时间而增加且其增加的速率随时间和样地不同而异。 1990~ 1995年 ,保护样地总生物量增加了 38.3% (从 81.2 t/hm2增至 112 .3t/hm2 ) ,较处理样地 (收获林下层和凋落物 )总生物量增加的百分比高 4 .7个百分点 (33.6 % ,从 98.8t/hm2增至 132 .0 t/hm2 )。然而 ,1995~ 2 0 0 0年 ,保护样地总生物量增加的百分比为 2 9.1% (从 112 .3t/hm2 增至 14 5 .0 t/hm2 ) ,较处理样地 (1995~ 2 0 0 0年也停止人为干扰 )增加的百分比却低 3.2个百分点 (32 .3% ,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为干扰 生物量生产 马尾松 退化 恢复 鼎湖山
下载PDF
鼎湖山马尾松林凋落物及其对人类干扰的响应研究 被引量:45
3
作者 莫江明 孔国辉 +2 位作者 sandra brown 方运霆 张佑昌 《植物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656-664,共9页
通过处理 (根据当地习惯收割凋落物和林下层 )和保护 (无任何人类活动 )样地的比较 ,在 3年时间里研究了鼎湖山生物圈保护区马尾松 (Pinus massoniana)林凋落物、养分动态及其对人类干扰的响应。处理和保护样地年平均凋落物总量分别为 :... 通过处理 (根据当地习惯收割凋落物和林下层 )和保护 (无任何人类活动 )样地的比较 ,在 3年时间里研究了鼎湖山生物圈保护区马尾松 (Pinus massoniana)林凋落物、养分动态及其对人类干扰的响应。处理和保护样地年平均凋落物总量分别为 :2 .388和 2 .342 t· hm- 2 · a- 1 ,它们主要由针叶组成 (45 .4 %~ 78.8% ) ,皮 +枝占12 .4 %~ 14 .4 % ,杂物 8.6 %~ 4 0 .2 %。凋落物量具有明显的年、季和月变化规律。尽管为人工起源的马尾松林 ,但其凋落物的空间分布很不均匀 (变异系数 >2 2 % )。凋落物中主要营养元素浓度因组分和季节不同而异 ,但总的趋势以杂物和春季的浓度最高。凋落物主要营养元素的归还量亦随季节和组分不同而异 ,其年平均归还总量为 :处理样地 N 15 .85 kg· hm- 2 · a- 1 ,P 0 .6 3kg· hm- 2 · a- 1 ,K 2 .86 kg· hm- 2 · a- 1 ,Ca 6 .0 4 kg· hm- 2 · a- 1 和 Mg1.77kg· hm- 2 · a- 1 ;保护样地 N 16 .2 4 kg· hm- 2 · a- 1 ,P 0 .6 7kg· hm- 2 · a- 1 ,K 2 .6 1kg· hm- 2 · a- 1 ,Ca 5 .4 1kg· hm- 2 · a- 1 和 Mg 2 .0 9kg· hm- 2 · a- 1 。当停止人为干扰后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尾松林 人类干扰 鼎湖山 凋落物 养分动态 生物保护区
下载PDF
鼎湖山马尾松林植物养分积累动态及其对人为干扰的响应 被引量:26
4
作者 莫江明 彭少麟 +2 位作者 sandra brown 方运霆 孔国辉 《植物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810-822,共13页
通过处理 (根据当地习惯收割凋落物和林下层植物 )和保护 (无任何人为干扰 )样地的比较试验 ,在 10年时间里 (1990~ 2 0 0 0年 )研究了鼎湖山生物圈保护区马尾松 (Pinusmassoniana)林群落植物养分积累动态及其对人为干扰的响应 ,在此... 通过处理 (根据当地习惯收割凋落物和林下层植物 )和保护 (无任何人为干扰 )样地的比较试验 ,在 10年时间里 (1990~ 2 0 0 0年 )研究了鼎湖山生物圈保护区马尾松 (Pinusmassoniana)林群落植物养分积累动态及其对人为干扰的响应 ,在此基础上深入和较系统地分析讨论了不同的经营措施对马尾松林可持续性的影响 ,为我国目前大面积的退化马尾松林恢复和马尾松林可持续性管理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 :1990~ 1995年 ,5年时间里由于人为干扰活动而直接从处理样地取走的各元素养分量 ,在林下层为 (kg·hm-2 ) :132 .72 (N)、4 .72 (P)、6 3.32 (K)、2 3.5 1(Ca)和 7.0 0 (Mg) ,在地表凋落物为 (kg·hm-2 ) :4 8.93(N)、1.85 (P)、17.2 8(K)、19.2 5 (Ca)和 2 .92 (Mg)。 1990~2 0 0 0年 ,保护样地林下层和地表凋落物各元素养分贮量分别以 39%~ 4 1%和 37%~ 38%的年平均增长速率逐年提高 ,至 1995年达到高峰 ,之后各元素贮量在林下层和地表凋落物均以 14 %的年平均速率下降。在处理样地 ,1990~1995年期间各元素贮量在林下层年平均积累速率为 17% ,之后 (1995~ 2 0 0 0年期间 )则为 2 6 % ;与此同时 ,各元素贮量在地表凋落物年平均积累速率为 2 2 %~ 2 3% ,之后 (1995~ 2 0 0 0年期间 )则为 2 8%。在整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为干扰 退化 恢复 养分动态 马尾松 鼎湖山
下载PDF
人为干扰对鼎湖山马尾松林土壤细根和有机质的影响(英文) 被引量:17
5
作者 莫江明 sandra brown +2 位作者 彭少麟 孔国辉 方运霆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491-499,共9页
通过处理 (根据当地习惯收割凋落物和林下层 )和保护 (无任何人为干扰 )样地的比较试验 ,1990~ 1995年期间研究了人为干扰对鼎湖山生物圈保护区马尾松 (Pinus massoniana)林土壤细根和有机质的影响。在此 5 a的研究期间 ,由于人为干扰... 通过处理 (根据当地习惯收割凋落物和林下层 )和保护 (无任何人为干扰 )样地的比较试验 ,1990~ 1995年期间研究了人为干扰对鼎湖山生物圈保护区马尾松 (Pinus massoniana)林土壤细根和有机质的影响。在此 5 a的研究期间 ,由于人为干扰活动而直接从处理样地取走的林下层和凋落物总量为 2 1.7t/ hm2。在保护样地 ,林下层生物量从 2 .2 t/ hm2增加至 11.10 t/ hm2 ,地表凋落物 (包括枯死的林下层 )量则从 3.0 t/ hm2 增加至 13.3t/ hm2 。收割林下层和凋落物这种人为干扰活动对林地土壤细根生物量的影响不明显 ,但却显著降低土壤轻腐殖质 (Soil lightorganic matter)量。在细根分解过程中 ,其分解速率在处理样地(试验结束时细根残存量占起始量的 4 0 .8% )显著高于在保护样地 (试验结束时细根残存量占起始量的 4 4 .3% ) ;与 Ca、Mg和K元素不同 ,N和 P两种元素的释放速率在处理样地显著高于保护样地 ,表明这种人为干扰活动不仅直接取走所收割的林下层和凋落物中的养分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为干扰 鼎湖山 马尾松 土壤细根 土壤有机质 土壤有效养分
下载PDF
亚洲地区通过森林管理缓解二氧化碳排放的潜力 被引量:3
6
作者 sandra brown 王效科 《人类环境杂志》 1996年第4期273-278,共6页
亚洲有相当数量的的林地能够通过管理来保存和固定碳。这包括建立1.33亿hm^2人工林和农林复合系统,减缓3350万hm^2热带森林的砍伐和进行4800万hm^2的热带森林的自然和抚育更新。据保守估计,到2050年,这些土地保存和固定碳的潜力为24PgC(... 亚洲有相当数量的的林地能够通过管理来保存和固定碳。这包括建立1.33亿hm^2人工林和农林复合系统,减缓3350万hm^2热带森林的砍伐和进行4800万hm^2的热带森林的自然和抚育更新。据保守估计,到2050年,这些土地保存和固定碳的潜力为24PgC(1Pg=10^(15)g)。营造人工林和农林复合系统占亚洲地区森林碳排放缓解潜力的58%。假设现有状况不变,到2050年,所有林业部门的活动能够保存和固定的碳量等于同期全球化石燃料排放的总碳量的4%。对缓解潜力的估计有很大的不确定性,特别是对造林项目可利用的土地面积和森林砍伐减慢的速率的估计。在进行全球碳排放缓解潜力的估计时,各种不确定项可能会结合成一个大的误差,但现在还不知道这一误差的范围。这里给出了一个中国林业项目的案例,该林业项目主要是为了恢复退化土地,同时为当地农民提供生物质燃料。这一案例表明,固定碳和碳排放缓解是森林传统利用方式的一个附加效益。中国的这一森林项目正在缓CO_2的排放(约1.4MgC/hm^2·a),如果改进管理措施,当前的碳排放的减少量可以翻两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洲 森林管理 二氧化碳排放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