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北极地区的地震活动、结构和构造 被引量:1
1
作者 Masaki Kanao Vladimir D. Suvorov +3 位作者 Shigeru Toda seiji tsuboi 刘伟(译) 吕春来(校) 《世界地震译丛》 2016年第1期1-21,共21页
"北极"地区,即北极点位于北冰洋的中心。一直以来,北极地区影响着地球从地质时期到现在的环境变化。然而,该地区的地震活动并未得到足够的监测。因此,通过对地震现象进行长期监测并将其作为可持续参数,我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 "北极"地区,即北极点位于北冰洋的中心。一直以来,北极地区影响着地球从地质时期到现在的环境变化。然而,该地区的地震活动并未得到足够的监测。因此,通过对地震现象进行长期监测并将其作为可持续参数,我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地球的构造演化和地球表层的低温层与岩石层之间的动态相互作用。本文研究了北极地区地震活动与结构的联系,特别着眼于欧亚大陆及其周围海洋,以及其与地球历史时期地区演化的关系。目标区涵盖了北极欧亚区有代表性的构造区,例如西伯利亚的广袤地区、贝加尔裂谷带、俄罗斯远东地区、北冰洋,以及格陵兰和加拿大北部。基于对地震活动特征等的讨论,本文总结了北极地球表面的地壳和上地幔的非均匀结构、大地构造史和最近的动力学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极地区 地震活动 构造地质学 地球结构 全球网络 冰川地震
下载PDF
Seismicity,structure and tectonics in the Arctic region 被引量:1
2
作者 Masaki Kanao Vladimir D.Suvorov +1 位作者 Shigeru Toda seiji tsuboi 《Geoscience Frontiers》 SCIE CAS CSCD 2015年第5期665-677,共13页
The "Arctic" region,where the North Pole occupies the center of the Arctic Ocean,has been affecting the environmental variation of the Earth from geological time to the present.However,the seismic activities... The "Arctic" region,where the North Pole occupies the center of the Arctic Ocean,has been affecting the environmental variation of the Earth from geological time to the present.However,the seismic activities in the area are not adequately monitored.Therefore,by conducting long term monitoring of seismic phenomenon as sustainable parameters,our understanding of both the tectonic evolution of the Earth and the dynamic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cryosphere and geosphere in surface layers of the Earth will increase.In this paper,the association of the seismicity and structure of the Arctic region,particularly focused on Eurasian continent and surrounding oceans,and its relationship with regional evolution during the Earth’s history is studied.The target areas cover representative tectonic provinces in the Eurasian Arctic,such as the wide area of Siberia,Baikal Rift Zone.Far East Russia,Arctic Ocean together with Greenland and Northern Canada.Based on discussion including characteristics of seismicity,heterogeneous structure of the crust and upper mantle,tectonic history and recent dynamic features of the Earth’s surface in the Arctic are summariz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rctic region SEISMICITY TECTONICS Earth’s structu
下载PDF
利用远震波形反演和宽频带地震波正演模拟推断2008年汶川地震的破裂过程
3
作者 Takeshi Nakamura seiji tsuboi +2 位作者 Yoshiyuki Kaneda Yoshiko Yamanaka 付萍杰 《地壳构造与地壳应力》 2014年第1期24-39,共16页
本文利用远震波形探讨了2008年5月12日汶川地震的震源过程。我们将震源分成西南段和东北段,并通过反演的波形残差分析推测了东北段可能的倾角。滑动分布的结果表明:震中附近表现为逆冲运动,而从震中东北方向110km附近至断层的东北端... 本文利用远震波形探讨了2008年5月12日汶川地震的震源过程。我们将震源分成西南段和东北段,并通过反演的波形残差分析推测了东北段可能的倾角。滑动分布的结果表明:震中附近表现为逆冲运动,而从震中东北方向110km附近至断层的东北端主要表现为走滑运动。推断的最大滑移量和地震矩分别高达11.0m和1.2×10刭Nm(MWw8.0)。此外,我们假定了一个三维地球结构,采用谱元法,通过宽频带地震波的模拟验证了该震源模型。在20~150s的频率范围内,无论是体波还是面波,模拟得到的合成波形和观测到的波形都具有较好的吻合度。本模型中,东北段高倾角的走滑机制所对应的面波拟合残差在60~500s范围内,该残差总体小于其他东北段为逆冲或低倾角走滑机制的模型。使用本文模型计算得到的库仑应力分布表明:西南段的破裂使得东北段的库仑应力发生大幅度的增加。本文认为2008年汶川地震的震源断裂至少包括两个主要的分段:一段为低倾角,以走滑运动为主;另一段为高倾角,以逆冲运动为主。另外,我们还认为汶川主震震源过程中,破裂在这两个分段中发生转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波形反演 破裂过程 模拟推断 地震波 宽频带 汶川 远震 利用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