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纹理和深度特征增强的双流人脸呈现攻击检测方法 被引量:2
1
作者 孙锐 冯惠东 +2 位作者 孙琦景 单晓全 张旭东 《模式识别与人工智能》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242-251,共10页
人脸呈现攻击是一种利用照片、视频等将人脸通过媒介呈现在摄像头前欺骗人脸识别系统的技术.现有的人脸呈现攻击检测方法大多采用深度特征辅助监督分类,忽略有效的细粒度信息以及深度信息与纹理信息的相互联系.因此,文中提出纹理和深度... 人脸呈现攻击是一种利用照片、视频等将人脸通过媒介呈现在摄像头前欺骗人脸识别系统的技术.现有的人脸呈现攻击检测方法大多采用深度特征辅助监督分类,忽略有效的细粒度信息以及深度信息与纹理信息的相互联系.因此,文中提出纹理和深度特征增强的双流人脸呈现攻击检测方法.一端网络通过中心差分卷积网络提取比原始卷积网络更鲁棒的欺骗人脸纹理模式.另一端网络通过生成对抗网络生成深度图的深度线索,提高对外观变化和图像质量差异的稳定性.在特征增强模块中,设计中心边缘损失,对两类互补特征进行融合和增强.在4个数据集上的实验表明,文中方法在数据集内以及跨数据集的测试中都取得较优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呈现攻击检测 人脸反欺骗 生成对抗网络 特征增强 中心边缘损失
下载PDF
双重对比学习框架下近红外-可见光人脸图像转换方法 被引量:5
2
作者 孙锐 单晓全 +2 位作者 孙琦景 韩春军 张旭东 《光电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26-38,共13页
随着可见光-红外双模相机在视频监控中的广泛应用,跨模态人脸识别也成为计算机视觉领域的研究热点,而将近红外域人脸图像转化为可见光域人脸图像是跨模态人脸识别中的关键问题,在刑侦安防领域有着重要研究价值。针对近红外人脸图像在着... 随着可见光-红外双模相机在视频监控中的广泛应用,跨模态人脸识别也成为计算机视觉领域的研究热点,而将近红外域人脸图像转化为可见光域人脸图像是跨模态人脸识别中的关键问题,在刑侦安防领域有着重要研究价值。针对近红外人脸图像在着色过程中面部轮廓易被扭曲、肤色还原不真实等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双重对比学习框架下的近红外-可见光人脸图像转换方法。该方法构建了基于StyleGAN2结构的生成器网络并将其嵌入到双重对比学习框架下,利用双向的对比学习挖掘人脸图像的精细化表征。同时,本文设计了一种面部边缘增强损失,利用从源域图像中提取的面部边缘信息进一步强化生成人脸图像中的面部细节、提高人脸图像的视觉效果。最后,在NIR-VIS Sx1和NIR-VIS Sx2数据集上的实验表明,与近期的主流方法相比,本文方法生成的可见光人脸图像更加贴近真实图像,能够更好地还原人脸图像的面部边缘细节和肤色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模态人脸识别 人脸图像转换 对比学习 StyleGAN2
下载PDF
基于多残差动态融合生成对抗网络的人脸素描-照片合成方法 被引量:3
3
作者 孙锐 孙琦景 +1 位作者 单晓全 张旭东 《模式识别与人工智能》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207-222,共16页
针对现阶段人脸素描-照片合成方法合成的图像存在清晰度较低、面部细节模糊等问题,提出基于多残差动态融合生成对抗网络的人脸素描-照片合成方法.首先设计多残差动态融合网络,从不同的密集残差模块分别提取特征并进行残差学习.然后根据... 针对现阶段人脸素描-照片合成方法合成的图像存在清晰度较低、面部细节模糊等问题,提出基于多残差动态融合生成对抗网络的人脸素描-照片合成方法.首先设计多残差动态融合网络,从不同的密集残差模块分别提取特征并进行残差学习.然后根据不同层次的多样化残差特征生成对应的偏移量,不同位置的卷积核依据偏移量改变采样坐标,使网络自适应地关注特征中重要信息.在避免特征信息逐级丢失和冗余信息干扰的前提下,网络有效整合几何细节信息与高级语义信息.方法同时引入多尺度感知损失,对不同分辨率的合成图像进行感知对比,使网络可由粗到细地对合成图像进行正则化约束.在香港中文大学面部素描数据集上的实验表明,文中方法合成的图像清晰度较高,面部细节完整,颜色一致,接近真实的人脸图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脸素描-照片合成 生成对抗网络 多残差动态融合 深度学习
下载PDF
Chemical forms of cobalt and nickel extracted by M1,M3 and CaCl_(2)-DTPA
4
作者 Wen Bei Qian Jin +1 位作者 Chen Bin shan xiaoquan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 SCIE EI CAS CSCD 1997年第2期47-57,共11页
Mehlich 1(M1), mehlich 3(M3) and CaCl 2 DTPA have been used to predict the available micronutrient in soil. However, the forms of micronutrient extractable by these extractants are not known. In the present study, t... Mehlich 1(M1), mehlich 3(M3) and CaCl 2 DTPA have been used to predict the available micronutrient in soil. However, the forms of micronutrient extractable by these extractants are not known. In the present study, ten soils, collected from five provinces and the capital of China, representing a wide range of chemical and physical properties, were analyzed by sequential extraction to isolate five forms of cobalt and nickel, they are exchangeable, carbonate bound, Fe Mn oxide bound, organically bound and residual forms. The chemical forms extracted by M1, M3 and CaCl 2 DTPA were also investigated. The results show strong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carbonate bound or organically bound forms of Co or Ni and the amounts of extractable by any of the above three extractants. The main forms extracted by these extractants are carbonate and organically bound forms. The ranking of these three extractants for extraction of Co and Ni are M1>M3=CaCl 2 DTPA and M1=M3>CaCl 2 DTPA, respectivel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1 M3 CaCl 2 DTPA sequential extraction cobalt and nickel.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