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多尺度熵分析的CO_(2) 气液两相流流型识别
1
作者 张文彪 王港华 +1 位作者 邵丁 章杰 《计量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024-1030,共7页
利用四电极对壁式电容传感器中对流型变化最敏感的一组极板对,获取CO_(2)气液两相流不同流型的电容时间序列,并采用多尺度熵算法进行分析。依据多尺度熵曲线的3个特征:前端多尺度熵率、中段多尺度熵率和末端多尺度熵截距,对不同气液两... 利用四电极对壁式电容传感器中对流型变化最敏感的一组极板对,获取CO_(2)气液两相流不同流型的电容时间序列,并采用多尺度熵算法进行分析。依据多尺度熵曲线的3个特征:前端多尺度熵率、中段多尺度熵率和末端多尺度熵截距,对不同气液两相流工况进行流型识别,并将识别结果与高速摄像机获得的两相流照片判断的流型进行对比。研究表明,通过电容时间序列多尺度熵曲线能够充分展示两相流动的动力学特征,使用多尺度熵曲线的3个特征进行流型识别,能够较为准确地识别分层流、段塞流、泡状流和混状流4种流型,识别准确率优于9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液两相流 二氧化碳 碳捕集与封存 电容传感器 多尺度熵 流型识别
下载PDF
基于法向等距法的刀具半径补偿算法及加工应用 被引量:1
2
作者 邵丁 车亚肖 +3 位作者 杨春兰 韩彦科 李瑞亮 刘耀 《工具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16-121,共6页
刀具补偿技术是根据零件轮廓和预先设定的偏置参数获得铣削程序,在提高编程效率和机床制造精度的同时避免了过切现象。为解决SIEMENS系统在实际加工中采用展成法(X-C插补)加工涡旋盘时无法直接添加刀具半径补偿指令的问题,针对软件获取... 刀具补偿技术是根据零件轮廓和预先设定的偏置参数获得铣削程序,在提高编程效率和机床制造精度的同时避免了过切现象。为解决SIEMENS系统在实际加工中采用展成法(X-C插补)加工涡旋盘时无法直接添加刀具半径补偿指令的问题,针对软件获取刀补点方法存在步距大、精度低、通用性差等缺点,提出一种基于法向等距法的刀具半径补偿算法。计算涡旋盘刀具补偿点位置坐标,并对涡旋盘外壁曲线刀补点坐标进行参数化编程。利用NX软件生成刀路轨迹,对整个涡旋型线进行程序仿真,轨迹一致且程序无误,最后在涡旋铣专机上进行了粗、精加工实际验证。结果显示,轨迹满足加工要求,表明本文提出的算法所计算的刀补点可以实现涡旋盘曲线加工,验证了算法的合理可行性,有效解决了生产实际难题,也为其他采用展成法无法直接增加刀补指令的参数化编程提供了有效的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向等距法 涡旋盘型线 刀具半径补偿 参数化编程 仿真加工
下载PDF
压缩感知波束形成算法性能分析 被引量:3
3
作者 魏娟 孙健 +2 位作者 邵丁 闫豪 李争光 《噪声与振动控制》 CSCD 2019年第4期81-84,124,共5页
波束形成声源识别技术具有测量速度快、计算效率高等优点,被广泛应用。因为其“主瓣”过宽造成空间定位精度低,“旁瓣”既高又多导致出现许多“鬼影”声源,从而限制其得到进一步应用。为解决以上问题,利用压缩感知理论中贪婪算法对信号... 波束形成声源识别技术具有测量速度快、计算效率高等优点,被广泛应用。因为其“主瓣”过宽造成空间定位精度低,“旁瓣”既高又多导致出现许多“鬼影”声源,从而限制其得到进一步应用。为解决以上问题,利用压缩感知理论中贪婪算法对信号的重建方法,改进常规波束形成算法,提出一种压缩感知波束形成方法。对单极子声源和相干声源进行声源识别数值模拟仿真,结果表明:与函数波束形成方法相比,压缩感知波束形成方法在识别单极子声源和相干声源时,定位精度更高,更能使旁瓣得到有效衰减,分辨率提升更大,并能够大幅缩短识别时间,具有一定的研究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动与波 波束形成 压缩感知 贪婪算法 阵列 分辨率
下载PDF
异地办学背景下高校大型仪器共享与管理模式探索——以浙江大学舟山校区为例 被引量:1
4
作者 孙瑜霞 邵鼎 +1 位作者 范丽 汪一峰 《科教导刊》 2023年第17期34-36,共3页
大型仪器不仅是高校开展教学、科研工作的必备条件之一,也是其推动成果转化,提供社会服务的重要工具,仪器设备的管理水平和使用效益亦成为衡量高校综合实力的要素之一。如何有效地推进共享管理,提高设备的使用率成为高校管理工作中亟待... 大型仪器不仅是高校开展教学、科研工作的必备条件之一,也是其推动成果转化,提供社会服务的重要工具,仪器设备的管理水平和使用效益亦成为衡量高校综合实力的要素之一。如何有效地推进共享管理,提高设备的使用率成为高校管理工作中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文章以浙江大学舟山校区为例,分析异地校区大型仪器开放共享的优势和不足,探索适合异地校区且具有学科特色的仪器共享管理模式,以期更好地服务教学科研和地方社会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地办学 大型仪器 开放共享
下载PDF
基于组合曲面的叶片仿真造型
5
作者 魏娟 孙健 邵丁 《工具技术》 2018年第7期93-97,共5页
为解决叶片数控加工过程中由于叶片缘头曲率较大且易发生突变,造成加工干涉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组合叶片的多层螺旋线轨迹规划算法。采用组合曲面的方法,将叶片截面线划分为前缘、后缘、叶盆和叶背四个部分,提出了多层的螺旋轨迹算法... 为解决叶片数控加工过程中由于叶片缘头曲率较大且易发生突变,造成加工干涉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组合叶片的多层螺旋线轨迹规划算法。采用组合曲面的方法,将叶片截面线划分为前缘、后缘、叶盆和叶背四个部分,提出了多层的螺旋轨迹算法。利用VERICUT完成了其虚拟仿真,证明该算法能够满足加工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片 组合曲面 螺旋轨迹 仿真加工
下载PDF
基于门控循环单元的动态过程下两相CO_(2)质量流量测量 被引量:2
6
作者 丁宁 邵丁 +1 位作者 闫勇 张文彪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112-120,共9页
针对碳捕集与封存条件下科里奥利质量流量计测量气液两相CO_(2)动态过程质量流量时误差较大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门控循环单元(GRU)的动态过程下气液两相CO_(2)质量流量校正方法。利用GRU适合动态过程预测的特点,使用来自CO_(2)气... 针对碳捕集与封存条件下科里奥利质量流量计测量气液两相CO_(2)动态过程质量流量时误差较大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门控循环单元(GRU)的动态过程下气液两相CO_(2)质量流量校正方法。利用GRU适合动态过程预测的特点,使用来自CO_(2)气液两相流实验平台的采集数据,对GRU网络模型进行训练,并使用网格搜索法结合K折交叉验证优化模型参数。使用八组典型工况下的测试集对优化后的GRU模型在测量精度和泛化性能方面进行了评估,并与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LS-SVM)模型进行了对比分析。实验结果表明GRU模型优于LS-SVM模型,并且GRU模型在动态波动发生后的平稳阶段,其输出结果能够快速跟随CO_(2)质量流量变化,相对误差在±5%以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捕集与封存 质量流量测量 科里奥利质量流量计 气液两相CO_(2) 门控循环单元
下载PDF
缸孔位置度影响因素分析及稳定性提升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邵丁 李瑞亮 +2 位作者 刘耀 郑升鸿 姜永军 《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109-112,共4页
缸孔是发动机的核心结构,其加工质量是否稳定直接影响到发动机的整机性能。结合实际生产中某专机设备其缸孔位置度能力CPK不满足1.33,存在过程质量风险的现状,以发动机缸体的定位装夹、加工工艺排布展开分析,重点对影响缸孔位置度的过... 缸孔是发动机的核心结构,其加工质量是否稳定直接影响到发动机的整机性能。结合实际生产中某专机设备其缸孔位置度能力CPK不满足1.33,存在过程质量风险的现状,以发动机缸体的定位装夹、加工工艺排布展开分析,重点对影响缸孔位置度的过程因素:粗镗能力稳定性、定位系统、主轴定位精度、工件温度等进行研究、排查,采用SPC质量工具对过程进行管控并持续改善,通过实验验证及数据统计发现,稳定来料工件温度在区间22°~26°时,连续6个月缸孔位置度能力均大于1.33,可有效提高并稳定缸孔位置度能力,降低了过程缸孔位置度不合格的风险,也为行业内研究其他机床特性参数的能力提供了方向和可行性意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缸体 加工工艺 缸孔 位置度能力 稳定性
下载PDF
Effect of silk sericin on morphology and structure of calcium carbonate crystal 被引量:1
8
作者 Rui-Bo ZHAO Hua-Feng HAN +2 位作者 shao ding Ze-Hao LI Xiang-Dong KONG 《Frontiers of Materials Science》 SCIE CSCD 2013年第2期177-183,共7页
In this paper, silk sericin was employed to regulate the mineralization of calcium carbonate (CaC03). CaCO3 composite particles were prepared by the precipita- tion reaction of sodium carbonate with calcium chloride... In this paper, silk sericin was employed to regulate the mineralization of calcium carbonate (CaC03). CaCO3 composite particles were prepared by the precipita- tion reaction of sodium carbonate with calcium chloride solution in the presence of silk sericin. The as-prepared samples were collected at different reaction time to study the crystallization process of CaCO3 by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 (SEM), 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spectroscopy (FTIR), thermogravimetric analysis (TGA) and X-ray diffraction (XR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silk sericin significantly affected the morphology and crystallographic polymorph of CaCO3. With increasing the reaction time, the crystal phase of CaCO3 transferred from calcite dominated to vaterite dominated mixtures, while the morphology of CaCO3 changed from disk-like calcite crystal to spherical vaterite crystal. These studies showed the potential of silk sericin used as a template molecule to control the growth of inorganic crysta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lk sericin calcium carbonate (CaC03) CALCITE VATERITE BIOMINERALIZATION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