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miR-34a靶向调控前列腺癌发生相关基因SIRT1的表达
1
作者 沙仁高娃 张军 《内蒙古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647-654,共8页
前列腺癌在我国发达地区发病率迅速升高,化疗耐药是前列腺癌治疗最棘手的阶段,因此基于小RNA的无免疫原性的治疗具有广泛应用前景。研究表明miR-34a具有抑癌作用,而其靶标基因的鉴定鲜有报道。本研究结果显示SIRT1基因的表达存在着转录... 前列腺癌在我国发达地区发病率迅速升高,化疗耐药是前列腺癌治疗最棘手的阶段,因此基于小RNA的无免疫原性的治疗具有广泛应用前景。研究表明miR-34a具有抑癌作用,而其靶标基因的鉴定鲜有报道。本研究结果显示SIRT1基因的表达存在着转录后基因表达调控机制。miRBase数据库预测显示SIRT1基因3'-UTR序列中存在着19个miRNA的靶标位点。通过系列截断实验及萤光素酶报告系统来鉴定到SIRT1基因3'-UTR区域中的功能miRNA为miR-34a。通过靶标位点的突变及三联体、miRNA的类似物及抑制剂来进一步验证了靶位点的有效性。在前列腺癌细胞DU145和CWR22RV1中存在miR-34a对靶标SIRT1基因的转录后抑制作用。本研究的结果可能为前列腺癌的miR-34a靶向基因治疗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癌 SIRT1 MIR-34A 调控
下载PDF
宏基因组测序在微生物耐药研究中的应用进展
2
作者 陈翠珠 莎仁高娃 徐英春 《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 CAS 2023年第2期357-360,共4页
伴随广谱抗生素的过度使用,临床上多重耐药病原菌和超级细菌不断出现,为临床抗感染治疗带来了严峻挑战,传统微生物培养后药敏实验以及针对于特定耐药基因的基因扩增等方法已经无法满足现有需要,因而迫切需要新的研究方法的出现。宏基因... 伴随广谱抗生素的过度使用,临床上多重耐药病原菌和超级细菌不断出现,为临床抗感染治疗带来了严峻挑战,传统微生物培养后药敏实验以及针对于特定耐药基因的基因扩增等方法已经无法满足现有需要,因而迫切需要新的研究方法的出现。宏基因组测序技术以其无偏差、高覆盖为微生物耐药研究提供了又一有利工具,本文对宏基因组测序在肠道、皮肤、组织和重症下呼吸道感染中微生物耐药研究的最新应用做一综述,以期为临床微生物耐药研究提供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宏基因组测序 微生物 耐药
下载PDF
磁共振短T1信号和ADC值对卵巢病变良恶性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5
3
作者 孟莉 杜嘉宁 +1 位作者 沙仁高娃 鲍海华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83-86,共4页
目的 探讨短T1信号卵巢良恶性病变的磁共振信号特点及表观扩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值对其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 回顾性研究2019年6月至2020年6月在青海大学附属医院经手术病理证实,并于MRI显示为短T1信号的卵巢良... 目的 探讨短T1信号卵巢良恶性病变的磁共振信号特点及表观扩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值对其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 回顾性研究2019年6月至2020年6月在青海大学附属医院经手术病理证实,并于MRI显示为短T1信号的卵巢良恶性病变患者病例共42例,分析其T1WI图像,观察影像征象并测量病变的最大径、ADC值、肿瘤位置、边界、囊实性、囊壁/分隔、T1信号均匀性,比较两组指标之间差异。结果 42例患者共52个T1高信号病灶。其中39个病灶为良性病变,包括子宫内膜异位囊肿16个、成熟囊性畸胎瘤10个、黄体囊肿7个、黏液性囊腺瘤4个、白体1个及滤泡囊肿伴出血1个;13个病灶为恶性病变,包括浆液性囊腺癌11个、透明卵巢细胞癌1个及颗粒细胞瘤1个。良恶性病灶的最大径、ADC值、囊壁/分隔、囊实性及T1信号均匀性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磁共振成像对短T1信号卵巢良恶性病变具有一定的鉴别诊断价值,通过掌握其MR特点,可提高卵巢病变术前定性的准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病变 磁共振成像 短T1信号 表观扩散系数 病理类型
下载PDF
移动无线网络的移动终端安全认证方案 被引量:7
4
作者 刘英 莎仁高娃 张利文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161-167,共7页
针对当前移动云计算的双向认证方案无法解决完全的安全性与隐私性问题,提出一种隐私保护的移动云计算终端认证方案。首先,通过双线性映射与加密hash函数建立智能卡的参数;然后,基于用户的生物学特征与身份ID进行用户注册;最终,在双向认... 针对当前移动云计算的双向认证方案无法解决完全的安全性与隐私性问题,提出一种隐私保护的移动云计算终端认证方案。首先,通过双线性映射与加密hash函数建立智能卡的参数;然后,基于用户的生物学特征与身份ID进行用户注册;最终,在双向认证过程中,基于用户输入的生物学特征、身份ID与密码进行用户认证,基于服务提供者的身份ID进行对服务提供者的认证。实验结果表明:认证方案可抵御主流的恶意攻击,实现了会话秘钥的安全性、用户隐私保护性、双向认证性以及不可追踪性,并降低了终端的通信与计算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动云计算 双向认证方案 恶意攻击 秘钥安全性 隐私保护 不可追踪性
下载PDF
芦荟素通过激活ERK1/2-Runx 2信号通路介导对去卵巢大鼠骨量流失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1
5
作者 沙仁高娃 陈华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203-207,共5页
目的观察芦荟素对去卵巢大鼠骨量的影响,并探讨可能的机制。方法将30只雌性Sprague Dawley大鼠随机分为3组:假手术组(Sham)、去卵巢组(OVX)及去卵巢大鼠+芦荟素治疗组(LHS,去卵巢大鼠每天接受50 mg/kg芦荟素治疗,持续12周)。12周后取双... 目的观察芦荟素对去卵巢大鼠骨量的影响,并探讨可能的机制。方法将30只雌性Sprague Dawley大鼠随机分为3组:假手术组(Sham)、去卵巢组(OVX)及去卵巢大鼠+芦荟素治疗组(LHS,去卵巢大鼠每天接受50 mg/kg芦荟素治疗,持续12周)。12周后取双侧股骨进行微型计算机断层扫描(Micro-CT)检测股骨干骺端微观结果,通过组织病理切片观察骨小梁结果变化,通过骨生物力学检测骨强度改变以及运用蛋白质印迹(WB)检测可能的机制。结果OVX组大鼠的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骨显微结构、最大载荷和弹性模量等指标均明显低于Sham组(P<0.05)。芦荟素治疗后大鼠的骨密度、骨显微结构、最大载荷和弹性模量等指标均有明显改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WB检测显示OVX组p-Erk1/2、Erk1/2、ALP、RUNX 2、OCN和OPN表达水平较Sham组明显下调(P<0.05)。LHS组p-Erk1/2、Erk1/2、ALP、RUNX 2、OCN和OPN表达水平较OVX组明显上调。结论芦荟素可以显著改善去卵巢大鼠股骨骨强度和骨量,这种疗效可能通过激活ERK1/2-Runx 2信号通路促进成骨来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生物力学 去卵巢大鼠 芦荟素 微型计算机断层扫描 骨量
下载PDF
经会阴超声在经阴道植入网片术后近期评估盆腔器官脱垂中的价值 被引量:8
6
作者 刘真真 谭莉 +3 位作者 莎仁高娃 张也 陈娟 朱兰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892-896,共5页
目的应用经会阴超声检查技术对经阴道植入网片(TVM)盆底重建手术后患者进行观察,比较超声与临床查体诊断盆腔器官脱垂(POP)的一致性,分析差异原因,探讨超声在术后评估中的作用,探索脱垂复发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2013年9月至2019年11月... 目的应用经会阴超声检查技术对经阴道植入网片(TVM)盆底重建手术后患者进行观察,比较超声与临床查体诊断盆腔器官脱垂(POP)的一致性,分析差异原因,探讨超声在术后评估中的作用,探索脱垂复发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2013年9月至2019年11月于本院行经会阴超声检查的TVM术后6个月内患者临床查体(国际尿控协会POP-Q评分)和超声检查资料,比较二者诊断结果;比较超声脱垂组与对照组肛提肌裂孔面积增大和肛提肌撕裂发生率的差异。结果共纳入147例患者。超声与POP-Q评分法在前盆腔和后盆腔脱垂的诊断一致性Kappa值分别为0.268(P=0.000)和0.235(P=0.001);超声与临床不一致病例共计37例,其中前盆腔14例(9.52%)、后盆腔23例(15.65%);超声诊断脱垂较临床多32例,其中前盆腔13例(8.84%)、后盆腔19例(12.93%)。超声脱垂组的肛提肌裂孔面积增大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51.35%比33.94%,χ^(2)=3.950,P=0.047);组间肛提肌撕裂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1.000)。结论经会阴超声检查与临床查体存在一致性,超声能够检出更多的POP,可作为临床诊断的补充。TVM术后脱垂复发与肛提肌裂孔面积增大有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经会阴超声 盆腔器官脱垂 经阴道植入网片 诊断影像学
下载PDF
甲状腺乳头状癌多发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分析及其对术后甲状旁腺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4
7
作者 莎仁高娃 刘跃武 张芳 《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 CAS 2019年第10期1621-1623,1667,共4页
目的探讨甲状腺乳头状癌多发淋巴结转移(>5个)的相关危险因素及其对术后甲状旁腺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2011年至2015年于北京协和医院基本外科行手术治疗并经病理学确诊甲状腺癌患者340例,分为淋巴结转移5个以上组(A组)及无淋巴... 目的探讨甲状腺乳头状癌多发淋巴结转移(>5个)的相关危险因素及其对术后甲状旁腺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2011年至2015年于北京协和医院基本外科行手术治疗并经病理学确诊甲状腺癌患者340例,分为淋巴结转移5个以上组(A组)及无淋巴结转移组(B组),分析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以及术后对甲状旁腺功能的影响。结果①甲状腺癌淋巴结转移5个以上的男性患者(67.19%)多于女性患者(31.1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②A组患者平均年龄明显低于B组,且≤30岁的患者淋巴结转移比例最高达73.2%;③术后两组患者均进行钙、磷、甲状旁腺素检查,两组比较结果显示,两组血钙浓度无显著性差异,但A组血磷水平高于B组,同时A组甲状旁腺素低于B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男性和年龄≤40岁为甲状腺癌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淋巴结转移增多将增加术后甲状旁腺功能的损害,因此,男性和年轻患者应予以相应的积极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癌 淋巴结转移 危险因素
下载PDF
胰腺脂肪浸润超声评价的临床应用价值 被引量:2
8
作者 莎仁高娃 谭莉 +2 位作者 郭倩倩 张芳 吕珂 《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 CAS 2020年第7期1097-1100,1115,共5页
目的探讨胰腺脂肪浸润超声评价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19年1月至6月北京协和医院健康医学部健康体检者2 578例,分为胰腺脂肪浸润组及对照组,对比组间身高、体重、腰围及血压,血生化检测值及肿瘤标志物检测值,组间进行χ~2检验分... 目的探讨胰腺脂肪浸润超声评价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19年1月至6月北京协和医院健康医学部健康体检者2 578例,分为胰腺脂肪浸润组及对照组,对比组间身高、体重、腰围及血压,血生化检测值及肿瘤标志物检测值,组间进行χ~2检验分析,对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1)胰腺脂肪浸润组代谢指标均高于对照组(P<0.05);血糖检测高于对照组(P<0.05);血钙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血钾、无机磷、肿瘤标志物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采用多元回归方程,结果显示代谢指标及血钙水平差异仍然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胰腺脂肪浸润与代谢综合征的发生密切相关,对糖代谢异常可能有早期预测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 脂肪浸润 超声检查
下载PDF
达斡尔族在蒙古语族人群演化中的地位 被引量:2
9
作者 沙仁高娃 程慧珍 韦兰海 《人类学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037-1046,共10页
在语言学研究建立的蒙古语族的多种分化谱系树中,达斡尔语均独立构成一个语言分支或语组。此前的研究表明,达斡尔语中保留了一部分13世纪蒙古语的要素。本文以遗传学数据为基础,结合历史学、民族学和语言学等学科的证据,详细地描述了蒙... 在语言学研究建立的蒙古语族的多种分化谱系树中,达斡尔语均独立构成一个语言分支或语组。此前的研究表明,达斡尔语中保留了一部分13世纪蒙古语的要素。本文以遗传学数据为基础,结合历史学、民族学和语言学等学科的证据,详细地描述了蒙古语人群始祖群体的演化历史背景,并为蒙古语族语言早期分化、达斡尔语作为独立分支诞生的过程提供了较为准确的演化时间框架。父系支系M401是蒙古语人群的奠基者父系之一,达斡尔族的主要父系F5483是M401的最古老分支之一,其他蒙古语人群的M401主要集中在另一个分支F3796,两个分支的分化年代约为2.9千年前。历史学、民族学和语言学的研究也证明了公元9世纪之后迁徙到欧亚草原上的蒙古语人群与继续保留采集渔猎生活方式的亲族之间的分化。我们认为,从多学科研究所揭示的人类群体演化历史的角度看,达斡尔族确实可视为全体蒙古语人群的最古老分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言 生物人类学 智人 蒙古 达斡尔语
下载PDF
激光熔覆修复技术参数模拟优化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萨仁高娃 高翔 《激光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88-191,共4页
为提升激光熔覆修复技术的性能,提出激光熔覆修复技术参数模拟优化方法。通过分析激光熔覆技术工作原理及类型,确定激光熔覆修复技术参数。确定激光熔覆修复技术参数,引入BP神经网络方法,构建熔覆层形貌和激光熔覆修复参数之间的模型预... 为提升激光熔覆修复技术的性能,提出激光熔覆修复技术参数模拟优化方法。通过分析激光熔覆技术工作原理及类型,确定激光熔覆修复技术参数。确定激光熔覆修复技术参数,引入BP神经网络方法,构建熔覆层形貌和激光熔覆修复参数之间的模型预测。采用粒子群优化算法,优化构建的激光熔覆修复参数预测模型,实现激光熔覆修复技术参数模拟优化。仿真结果表明:采用本方法对激光熔覆修复技术参数进行优化后,激光熔覆修复的效果较为理想,明显提高了激光熔覆修复技术的工作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熔覆修复 激光功率 BP神经网络 预测模型 粒子群优化算法 模拟优化
下载PDF
卵巢无性细胞瘤临床表现及超声声像图特征 被引量:2
11
作者 李柠肖 桂阳 +3 位作者 莎仁高娃 王名法 刘艳超 吕珂 《肿瘤影像学》 2022年第6期561-566,共6页
目的:探讨卵巢无性细胞瘤的临床表现及超声声像图特征。方法:回顾并分析2017年7月—2020年12月于北京协和医院经手术治疗并经病理学检查证实为卵巢无性细胞瘤24例患者的超声表现及临床资料。结果:24例卵巢无性细胞瘤患者平均年龄(19.3&#... 目的:探讨卵巢无性细胞瘤的临床表现及超声声像图特征。方法:回顾并分析2017年7月—2020年12月于北京协和医院经手术治疗并经病理学检查证实为卵巢无性细胞瘤24例患者的超声表现及临床资料。结果:24例卵巢无性细胞瘤患者平均年龄(19.3±8.3)岁,87.5%(21/24)的患者为单侧病变。接受血清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uman chorionic gonadotropin,hCG)检测者中85.7%(12/14)的血hCG水平升高(28~8660 U/L)。超声检查显示病灶共19例,平均最大径(14.7±6.2)cm,78.9%(15/19)呈分叶状,实性或以实性为主,边界清晰,68.4%(13/19)内可见高回声分隔及隔上见条形血流信号。29.2%(7/24)的患者为性腺发育不全,染色体核型均为46,XY型,其中71.4%(5/7)超声检查未明确显示病灶,包含双侧病变3例。结论:卵巢无性细胞瘤多为年轻患者的盆腔单侧病变,多伴有hCG水平升高,超声可显示附件区体积较大实性为主分叶状肿物,内部可见分隔回声及条形血流。性腺发育不全患者则可为双侧病变,且可能由于病灶较小而难以通过超声检查发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无性细胞瘤 超声 性腺发育不全
下载PDF
超声剪切波弹性成像及超声造影术在经直肠前列腺穿刺活检中的应用价值
12
作者 沙仁高娃 张军 《中国医师杂志》 CAS 2024年第10期1451-1455,共5页
目的研究超声剪切波弹性成像(SWE)技术与超声造影(CEUS)术在经直肠前列腺穿刺活检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5月至2019年5月在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行经直肠前列腺穿刺活检的100例患者临床资料,根据穿刺方法分为SWE组(54例)... 目的研究超声剪切波弹性成像(SWE)技术与超声造影(CEUS)术在经直肠前列腺穿刺活检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5月至2019年5月在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行经直肠前列腺穿刺活检的100例患者临床资料,根据穿刺方法分为SWE组(54例)和CEUS组(46例)。SWE组采用SWE辅助经直肠前列腺穿刺活检,CEUS组采用CEUS进行前列腺穿刺活检。记录SWE、CEUS对前列腺癌的检出情况,并以穿刺活检病理检查结果作为金标准,比较分析两组检查结果的灵敏度、特异度及准确度。结果果SWE检出前列腺癌35例,前列腺增生19例,病理证实SWE组38例为前列腺癌,16例为前列腺增生,共451针,平均为(8.35±1.67)针/例。CEUS检出前列腺癌28例,前列腺增生18例,CEUS组病理证实36例为前列腺癌,10例前列腺增生,共462针,平均为(10.04±1.33)针/例。两种检查方法穿刺次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年龄、体重指数及病理结果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阳性检出率、灵敏度和特异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SWE组准确度显著高于CEUS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SWE组前列腺癌患者的Emean与Emax显著高于前列腺增生患者(P<0.05)。受试者工作特征(R0C)曲线分析显示,Emean诊断前列腺癌的AUC为0.752(95%CI=0.611~0.894,P=0.007),最佳截断值为47.005kPa。结论SWE与CEUS辅助经直肠前列腺穿刺活检均可获得较高的前列腺癌阳性检出率,SWE辅助经直肠前列腺穿刺可为预测前列腺癌提供定量依据,提高诊断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疾病 活组织检查 针吸 弹性成像技术 超声造影成像
原文传递
2760例体检者胸部低剂量CT结果的随访分析
13
作者 李翠平 莎仁高娃 林松柏 《北京医学》 CAS 2021年第7期619-622,共4页
目的探讨胸部低剂量CT在体检人群肺癌早期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1—12月在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北京协和医院体检中心进行低剂量胸部CT检查的2760例体检者,按年龄分为中青年组(<60岁,1668例)和老年组(≥60岁,1092... 目的探讨胸部低剂量CT在体检人群肺癌早期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1—12月在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北京协和医院体检中心进行低剂量胸部CT检查的2760例体检者,按年龄分为中青年组(<60岁,1668例)和老年组(≥60岁,1092例),分析两组影像学资料和病理结果等。结果共筛查肺结节阳性者38例,临床均无症状,总检出率为1.4%;两组肺结节检出率相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青年组的肺结节直径小于老年组[(9.88±4.05)mm比(18.42±17.93)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青年组肺结节分布以右上肺为主(52.2%),老年组以右下肺为主(5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理诊断为肺癌者37例,病理类型依次为肺腺癌(86.9%)、小细胞癌(7.9%)、鳞癌(2.6%)等。结论低剂量胸部螺旋CT检查可以提高肺癌的检出率,筛查与随访相结合,对肺癌早期筛查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低剂量CT 健康管理
下载PDF
N-cadherin的作用及其作为肿瘤治疗靶点的展望 被引量:1
14
作者 李雄锋 程海东 +2 位作者 莎仁高娃 范惠莲 侯明星 《中国细胞生物学学报》 CAS CSCD 2023年第2期317-325,共9页
N-cadherin又被称为神经钙黏蛋白,属于钙黏蛋白家族,主要存在于人体神经组织、晶状体、横纹肌、心肌等组织细胞,其通过瞬时表达和永久表达,在胚胎发育、突触功能、血管稳定性和骨内稳态等正常生理功能中发挥重要作用。N-cadherin表达异... N-cadherin又被称为神经钙黏蛋白,属于钙黏蛋白家族,主要存在于人体神经组织、晶状体、横纹肌、心肌等组织细胞,其通过瞬时表达和永久表达,在胚胎发育、突触功能、血管稳定性和骨内稳态等正常生理功能中发挥重要作用。N-cadherin表达异常时,可通过多种途径影响肿瘤侵袭转移过程。近年来,随着对N-cadherin研究的不断深入,其作为肿瘤治疗靶点的潜力日益凸显。该文就N-cadherin的结构功能、在生理病理中的作用及其作为肿瘤治疗靶点等方面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钙黏蛋白 肿瘤 治疗靶点 侵袭转移
原文传递
Retrospective epidemiological study of thyroid nodules by ultrasound in asymptomatic subjects 被引量:17
15
作者 sharen gaowa Zhang Bo +3 位作者 Zhao Ruina Sun Jie Gai Xiaorong Lou Huiping 《Chinese Medical Journal》 SCIE CAS CSCD 2014年第9期1661-1665,共5页
Background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conduct thyroid ultrasound examinations on a large sample of subjects and explore the occurrence,distribution,and characteristics of thyroid nodules and thyroid cancer to pr... Background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conduct thyroid ultrasound examinations on a large sample of subjects and explore the occurrence,distribution,and characteristics of thyroid nodules and thyroid cancer to provide some information on the epidemic trend of thyroid nodules and cancer.Methods The thyroid ultrasonic examination results of 19 895 healthy physical examinees who visited the Department of Health Management,Peking Union Medical College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09 to December 2011 were analyzed retrospectively to determine the detection rate and characteristics of thyroid nodules.Fine needle aspiration or surgical resection was suggested to subjects suspected of having thyroid cancer.Results The detection rate of thyroid nodules was 42.6% (8 480/19 895),40.0% (4 661/11 678) in men and 46.5% (3 819/8 217) in women.The detection rate noticeably increased with increasing age.The detection rate of thyroid nodules by palpation was obviously lower than by ultrasonic examination in various age groups.Among those with thyroid nodules,61.3% were multiple and 38.7% were solitary; multiple nodule was the major type both in men and women.Twenty-nine cases of malignant nodules were solitary,and 30 cases of malignant nodules were multiple.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The detection rate of thyroid cancer was 0.30% for the entire group of examinees,and 0.15% in men and 0.50% in women.Among all sex and age groups,30-to 40-year-old women had the highest detection rate (0.76%).The detection rate of thyroid nodules correlated with age,systolic blood pressure,height,and weight.Increasing age and/or higher systolic blood pressure correlated with a higher detection rate,while smaller height and weight also correlated with a higher detection rate with significant differences.However,there were no significant correlations between the detection rate and diastolic blood pressure or body mass index.Conclusions The detection of thyroid cancer increased significantly,especially in women.Thus,precautions needed to be taken.Regular physical examination and timely intervention after detection of malignant nodules are critical to improve the prognosis in thyroid cancer patien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hyroid nodule thyroid cancer ULTRASOUND EPIDEMIOLOGY
原文传递
Ultrasonographic Observation of the Breast in Early Postmenopausal Women during Therapy with Cimicifuga Foetida Extract and Sequential Therapy with Estrogen and Progestin 被引量:1
16
作者 sharen gaowa Ai-Jun Sun +3 位作者 Ying Jiang Fa-Wei He Ting-Ping Zheng Ya-Ping Wang 《Chinese Medical Journal》 SCIE CAS CSCD 2015年第8期1000-1004,共5页
Background: It is now recognized that Cimicifuga foetida (C. foetida) extract is effective in alleviating menopausal symptoms. But the durations reported were usually short, The aim of this study was to investigate... Background: It is now recognized that Cimicifuga foetida (C. foetida) extract is effective in alleviating menopausal symptoms. But the durations reported were usually short, The aim of this study was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s of C. fl)etida extract therapy and different estrogen and progesterone sequential therapies, on the breasts of early postmenopausal women. Methods: This was a prospective randomized trial. Ninety-six early menopausal women were recruited and randomly assigned into three groups treated with different therapies for 2 years. Patients were given C. foetida extract in Group A, estradiol valerate and medroxyprogesterone acetate in Group B, and estradiol valerate and progesterone in Group C. Ultrasonography was used to monitor changes in breast during treatment. Results: In comparing breast glandular section thickness before and after 1 and 2 years of treatment,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was observed in Group A (11.97 ± 2.84 mm vs. 12.09 ± 2.58 mm and 12.61 ± 3.73 mm, P 〉 0.05); in Group B glandular section thickness had increased significantly (10.98 ± 2.34 mm vs. 11.84± 2.72 mm and 11.90 ± 3.33 mm, P 〈 0.05) after treatment, the same as Group C ( 11.56 ± 3.03 mm vs. 12.5 ± 3.57 mm and 12.22 ± 4.39 mm P 〈 0.05). In comparing breast duct width betbre and after 1 and 2 years of treatment,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was seen in Group A (1.07 ± 0.19 mm vs. 1.02 ±0.18 mm and 0.98 ± 0.21 mm, P 〉 0.05); in Group B the duct width had a downward trend after treatment (0.99 ± 0.14 mm vs. 0.96 ± 0.22 mm and 0.90 ± 0.18 mm, P 〈 0.05), the same as Group C ( 1.07 ± 0.20 mm vs. 1.02 ± 0.17 mm and 0.91 ± 0.19 mm, P 〈 0.05). The nodules detected before treatment had disappeared after 1 -year of treatment or exhibited no distinct changes in the three groups. However, new breast nodules had appeared after 2 years of treatment: There was one case in Group A, two cases in Group B and four cases in Group C, with breast hyperplasia after the molybdenum target check. Conclusions: In early postmenopausal patients, C. foetida extract therapy and estrogen and progesterone therapy at low doses did not increase the incidence of malignant breast tumor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REAST Cimicifuga Foetida Extract Hormone Replacement Therapy ULTRASOUND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