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钱江源国家公园红外相机监测平台进展概述 被引量:9
1
作者 申小莉 余建平 +5 位作者 李晟 肖慧芸 陈小南 陈声文 刘鸣章 马克平 《生物多样性》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1110-1114,共5页
钱江源国家公园红外相机监测平台由钱江源国家公园管理局与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北京大学合作建立,覆盖了钱江源国家公园全域和毗邻的安徽及江西省的部分区域。其中,钱江源国家公园古田山片区的监测始于2014年5月,其他区域的监测始于2... 钱江源国家公园红外相机监测平台由钱江源国家公园管理局与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北京大学合作建立,覆盖了钱江源国家公园全域和毗邻的安徽及江西省的部分区域。其中,钱江源国家公园古田山片区的监测始于2014年5月,其他区域的监测始于2018年7月;毗邻的江西、安徽区域的监测分别始于2017年11月和2018年3月。截至2020年5月,共在343个公里网格内完成了1,033个有效位点的调查,总有效相机工作日331,834d,共获得兽类、鸟类的照片和视频718,515份,独立有效探测数151,221次。其中, 658,644份照片和视频可鉴定到物种,对应133,204次独立有效探测。记录到分属7目15科的野生兽类23种,分属9目27科的野生鸟类75种。通过覆盖全域的长期监测,完成了钱江源国家公园大中型兽类的本底调查,开展了关键物种栖息地利用和种群动态等研究,为国家公园的规划、保护管理措施的制定和保护管理成效的评估提供了数据支持。今后,本监测平台将在时间和空间尺度上进一步拓展,以服务于国家公园主要保护目标和生态系统的完整性保护,并将研究成果转化为国家公园自然教育的案例和素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钱江源国家公园 红外相机技术 野生动物监测 保护地管理
原文传递
古田山10种主要森林群落类型的α和β多样性格局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26
2
作者 翁昌露 张田田 +5 位作者 巫东豪 陈声文 金毅 任海保 于明坚 罗媛媛 《生物多样性》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33-41,共9页
古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地处中亚热带,地形复杂,森林群落类型丰富。我们在保护区内10种主要森林群落类型中网格化布置并调查了79个20 m×20 m样地,分析了不同群落类型内及相互间的α(Shannon-Wiener指数)、β(Horn-Morisita相异性指... 古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地处中亚热带,地形复杂,森林群落类型丰富。我们在保护区内10种主要森林群落类型中网格化布置并调查了79个20 m×20 m样地,分析了不同群落类型内及相互间的α(Shannon-Wiener指数)、β(Horn-Morisita相异性指数)多样性分布格局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α多样性主要受到群落类型、海拔和坡向的影响。α多样性在不同群落类型间差异显著,并且随海拔升高、坡向从南到北,α多样性增大。(2)β多样性主要受到群落类型和海拔的影响,受空间距离的影响不显著。不同群落类型间的β多样性显著大于同一群落类型内部,并且随海拔升高β多样性增大。总体而言,群落类型和海拔是古田山森林群落α和β多样性的主要影响因子,表明生境过滤等机制对该区域的森林物种多样性格局起着主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群落构建 亚热带森林 Α多样性 Β多样性 海拔 坡向 森林群落类型
原文传递
利用红外相机公里网格调查钱江源国家公园的兽类及鸟类多样性 被引量:15
3
作者 余建平 王江月 +4 位作者 肖慧芸 陈小南 陈声文 李晟 申小莉 《生物多样性》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1339-1344,共6页
2014年5月至2019年4月,作者采用红外相机技术调查了浙江省钱江源国家公园的兽类及鸟类多样性。将整个国家公园划分为267个1km×1km的调查网格,每个网格内设置3个固定调查位点,使用1台红外相机定期在同一网格内的位点之间进行轮换。... 2014年5月至2019年4月,作者采用红外相机技术调查了浙江省钱江源国家公园的兽类及鸟类多样性。将整个国家公园划分为267个1km×1km的调查网格,每个网格内设置3个固定调查位点,使用1台红外相机定期在同一网格内的位点之间进行轮换。其中,古田山片区在5年内共完成14轮次调查,古田山以外的区域自2018年7月纳入调查范围,何田、长虹片区完成2次轮换,齐溪片区完成1次轮换。在253个网格内的741个有效位点上共获得140,413个相机工作日的数据,采集兽类和鸟类的照片和视频268,833份,有效探测数74,368次,鉴定出21种野生兽类, 72种野生鸟类, 5种家畜及家禽。包括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2种,即黑麂(Muntiacus crinifrons)、白颈长尾雉(Syrmaticus ellioti);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17种,合计占野生物种总数的20.4%。被IUCN物种红色名录评估为易危(VU)的5种,近危(NT)的4种,合计占物种总数的9.7%。被中国脊椎动物红色名录评估为濒危(EN)的1种,易危(VU)的9种,近危(NT)的10种,合计占物种总数的21.5%。相对多度指数最高的大中型兽类为小麂(Muntiacus reevesi),鸟类为白鹇(Lophura nycthemera)。本次调查获得了国家公园内兽类和鸟类的多样性组成、空间分布和相对多度,为长期科研监测和科学管理提供了基础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钱江源国家公园 生物多样性编目 红外相机技术 野生动物监测 本底调查
原文传递
钱江源国家公园木本植物物种多样性空间分布格局 被引量:3
4
作者 陈声文 任海保 +4 位作者 童光蓉 王宁宁 蓝文超 薛建华 米湘成 《生物多样性》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13,共13页
以数据为支撑的物种多样性空间分布是自然保护地适应性保护和管理的基础,但当前大多数自然保护地缺乏全域物种多样性观测数据。本研究以钱江源国家公园全域663个20 m×20 m木本植物样方调查数据为基础,分析了国家公园内观测物种丰... 以数据为支撑的物种多样性空间分布是自然保护地适应性保护和管理的基础,但当前大多数自然保护地缺乏全域物种多样性观测数据。本研究以钱江源国家公园全域663个20 m×20 m木本植物样方调查数据为基础,分析了国家公园内观测物种丰富度、稀疏物种丰富度、胸高断面积和树木个体数量的空间变化,比较了这些变量在国家公园各功能区块间的差异。结果显示木本植物物种多样性的热点分布区与钱江源国家公园核心保护区基本匹配。两个物种丰富度在核心保护区古田山区块和长何齐区块及一般控制区古田-苏庄区块最大,三者的观测物种丰富度无显著差异(P>0.05),古田山区块和古田-苏庄区块的稀疏物种丰富度无显著差异,但均显著大于长何齐区块;古田山区块和古田-苏庄区块的两个物种丰富度指标变异程度小于其他区块,且这两个区块间无显著差异(P>0.05)。齐溪区块、长何齐区块和古田山区块胸高断面积大于其他区块,古田-苏庄区块次之,前三者无显著差异,古田-苏庄区块显著小于长何齐区块和古田山区块。古田山区块和古田-苏庄区块树木个体数量最小。长何齐区块齐溪片区部分胸高断面积大、个体数量小,而在长虹和何田片区胸高断面积小、个体数量大。一般控制区长虹-何田区块和古田-洪源区块两个物种丰富度最小,胸高断面积最小。结果表明,从生物多样性角度来看钱江源国家公园的功能分区基本合理,扩展了对国家公园物种多样性热点和保护空缺的认识:古田山区块木本植物个体大、物种最丰富,与其毗邻的一般控制区古田-苏庄区块物种同样丰富、个体略小,可将其纳入保护核心区以利于钱江源国家公园主要生态系统完整性保护;核心保护区长何齐区块长虹和何田片区物种多样性低、个体小、密度大,待加强保护和修复;长虹-何田区块和古田-洪源区块物种少、个体小、干扰强,待社区发展和保护协同。本研究将为钱江源国家公园生物多样性适应性保护和管理提供科学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观测物种丰富度 稀疏物种丰富度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生物多样性保护 功能分区 生物多样性热点区域
原文传递
钱江源国家公园叶附生苔类植物的物种多样性 被引量:3
5
作者 白杨 陈声文 +8 位作者 钱海源 余顺海 徐谊明 张芷昕 沈超 陈雨奇 张美琪 余建平 朱瑞良 《生物多样性》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231-237,共7页
本文报道钱江源国家公园叶附生苔类植物4科9属19种,较之前记录增加3科8属17种。与钱江源处于同纬度的我国其他地区相比,钱江源叶附生苔类植物的种数仅次于西藏墨脱,排名第二。鳞叶疣鳞苔(Cololejeunea longifolia)和尖叶薄鳞苔(Leptolej... 本文报道钱江源国家公园叶附生苔类植物4科9属19种,较之前记录增加3科8属17种。与钱江源处于同纬度的我国其他地区相比,钱江源叶附生苔类植物的种数仅次于西藏墨脱,排名第二。鳞叶疣鳞苔(Cololejeunea longifolia)和尖叶薄鳞苔(Leptolejeunea subacuta)是钱江源国家公园最常见的2种叶附生苔类植物。丰富的叶附生苔类植物表明钱江源国家公园具有较合适的叶附生苔类植物生长环境,这可能与该地区长期有效的保护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苔藓植物 气候变暖 黄山–怀玉山 北纬29度 叶附生苔
原文传递
Synthesis of nitrogen-doped carbon nanotubes-FePO_4 composite from phosphate residue and its application as effective Fenton-like catalyst for dye degradation 被引量:4
6
作者 Lianmei Wei Yi Zhang +4 位作者 shengwen chen Luping Zhu Xiaoyu Liu Lingxue Kong Lijun Wang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 SCIE EI CAS CSCD 2019年第2期188-198,共11页
Phosphate residue is regarded as a hazardous waste, which could potentially create significant environmental and health problems if it is not properly treated and disposed of. In this study, nitrogen-doped carbon nano... Phosphate residue is regarded as a hazardous waste, which could potentially create significant environmental and health problems if it is not properly treated and disposed of. In this study, nitrogen-doped carbon nanotubes-FePO_4(NCNTs-FePO_4) composite was successfully synthesized from phosphate residue, and its application as an effective catalyst was explored. Firstly, an effective method was developed to recover FePO_4 from phosphate residue, achieving an impressive FePO_4 mass recovery rate of 98.14%. Then, the NCNTsFePO_4 catalyst was synthesized from the recovered FePO_4 by two main reactions, including surface modification and chemical vapor deposition. Finally, the synthesized NCNTs-FePO_4 was applied to photo-degrade 15 mg/L Rhodamine B(RhB) in a Fenton-like system.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98.9% of RhB could be degraded in 60 min, closely following the pseudofirst-order kinetics model. It was found that even after six consecutive cycles, NCNTs-FePO_4 still retained a high catalytic capacity(>50%). Moreover, ·OH radicals participating in the RhB degradation process were evidenced using quenching experiments and electron paramagnetic resonance analysis, and a rational mechanism was proposed. It was demonstrated that the materials synthesized from hazardous phosphate residue can be used as an effective catalyst for dye remova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hosphate residue FENTON-LIKE NITROGEN-DOPED carbon nanotubes-FePO4 HYDROXYL radical
原文传递
钱江源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区水稻田土壤微生物群落的格局及其驱动机制
7
作者 杨预展 余建平 +3 位作者 钱海源 陈小南 陈声文 袁志林 《生物多样性》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63-173,共11页
建立健全国家公园体制对于保护自然生态系统的完整性与生物多样性具有重要意义。作为首批试点单位之一,钱江源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区(以下简称“钱江源”)率先开展了集体林地地役权改革,并取得了良好效果。然而地役权改革是否以及如何影响... 建立健全国家公园体制对于保护自然生态系统的完整性与生物多样性具有重要意义。作为首批试点单位之一,钱江源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区(以下简称“钱江源”)率先开展了集体林地地役权改革,并取得了良好效果。然而地役权改革是否以及如何影响钱江源土壤及其微生物,目前还缺乏系统评估。本研究对钱江源4个片区中不同改革模式下的水稻田表层土壤进行取样,每个片区内均采集4种模式的水稻田:公园内改革、公园内弃耕地、公园内未改革以及公园外未改革。利用高通量测序研究土壤微生物群落的组成与结构,并利用多元统计分析等剖析塑造微生物群落空间格局的驱动因素。结果发现,与其他3类土壤相比,弃耕地具有更低的氮磷等营养元素含量和重金属元素含量;其他3类土壤的理化性质则较为相似。在微生物方面,细菌群落以变形菌门(48.57%)和酸杆菌门(31.62%)为主;真菌群落以子囊菌门(78.31%)和担子菌门(16.38%)为主。不同模式下的细菌群落差异较大,尤其是弃耕地与其他3类均具有显著性差异,其他3类则较为相似。真菌群落的变异相对较小,仅公园外未改革和弃耕地间具有显著差异。细菌群落组成的空间变异与土壤环境因子显著相关,其中具有主要影响的前5个环境因子分别是pH、铬、全氮、有效磷和有机质。真菌群落组成的空间变异与土壤环境因子间未发现显著相关性。中性群落模型分析发现,中性过程对细菌和真菌群落组成差异的形成均有重要影响。综上,初步认为,存在水稻种植的情况下,地役权改革尚未对水稻田土壤及其微生物起到显著影响;放弃种植的弃耕地则可能已经处在再野化的初期阶段。因此,地役权改革是否以及如何影响长期耕作土壤的恢复,还需要结合长期的综合监测,才能作出更为科学合理的判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公园 地役权 土壤微生物 细菌 真菌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