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体外循环术后患者发生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危险因素分析及列线图预测模型构建 被引量:8
1
作者 刘妍 石秀梅 朱光发 《中国医药》 2023年第2期202-206,共5页
目的探讨体外循环术后患者发生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危险因素并构建列线图预测模型。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纳入2005年1月至2015年12月入住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心脏外科在体外循环辅助下行心脏或大血管手术,... 目的探讨体外循环术后患者发生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危险因素并构建列线图预测模型。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纳入2005年1月至2015年12月入住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心脏外科在体外循环辅助下行心脏或大血管手术,并于术后发生ARDS的患者145例为ARDS组。根据每例ARDS患者的手术年份及年龄,随机匹配2例体外循环辅助下行心脏或大血管手术后未发生ARDS的患者作为对照组(290例)。应用Logistic回归方法分析体外循环术后ARDS的危险因素,并应用列线图方法构建体外循环术后ARDS预测模型。结果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低术前血红蛋白水平(比值比=0.98,95%置信区间:0.96~0.99,P=0.001)、手术时间增加(比值比=1.26,95%置信区间:1.05~1.51,P=0.011)、术后第1天高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评分(比值比=1.14,95%置信区间:1.08~1.23,P<0.001)、吸烟(比值比=2.65,95%置信区间:1.14~6.05,P=0.023)、瓣膜联合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手术(比值比=2.59,95%置信区间:1.11~6.01,P=0.027)为体外循环辅助下行心脏或大血管手术患者术后发生ARDS的独立危险因素。将上述因素全部纳入预测模型构建列线图,该预测模型的曲线下面积为0.834,最佳阈值为0.334时,特异度为0.814,敏感度为0.748。结论低术前血红蛋白水平、手术时间增加、高APACHEⅡ评分、吸烟、瓣膜联合CABG手术为体外循环术后发生ARDS的独立危险因素。以这些危险因素构建的列线图预测模型可用于体外循环术后患者ARDS的早期识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循环术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预测模型 列线图
下载PDF
特基拉芽胞杆菌KXF 6501对猕猴桃灰霉病的防控效果及诱导果实抗性研究
2
作者 李绕勇 董奎奎 +4 位作者 杨阔 施秀梅 王梅琳 邓佳 王芳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933-941,共9页
灰霉菌Botrytis cinerea引起的猕猴桃灰霉病是猕猴桃采后贮藏过程的主要病害之一,为更好防治猕猴桃采后灰霉病,本研究以健康草莓果实表面分离的特基拉芽胞杆菌KXF 6501为供试菌株,研究24 h和96 h的发酵液在平板对峙及猕猴桃果实上对灰... 灰霉菌Botrytis cinerea引起的猕猴桃灰霉病是猕猴桃采后贮藏过程的主要病害之一,为更好防治猕猴桃采后灰霉病,本研究以健康草莓果实表面分离的特基拉芽胞杆菌KXF 6501为供试菌株,研究24 h和96 h的发酵液在平板对峙及猕猴桃果实上对灰霉病的防治效果,进而研究其对猕猴桃果实抗性物质、抗性防御酶活及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芽胞杆菌KXF 650124和96 h的发酵液在第5 d时,在平板上对灰霉菌的抑制率分别为75.96%和73.72%;在猕猴桃果实上处理4d时,与未处理的对照组相比,果实的发病率分别为65.00%和70.00%,显著低于对照组;11 d时的果实病斑直径分别为2.78和4.25 cm,小于对照组,其中以24 h的发酵液防治效果较好。与对照相比,芽胞杆菌KXF 650124 h的发酵液处理能更快诱导提高猕猴桃的抗性物质含量和抗病酶活,抗性物质总酚、类黄酮和花青素的含量,先于对照组在第7 d达到峰值,且为对照组的1.96、4.07和5.29倍;PAL、GLU和CHI酶活峰值分别为95.04、240.19和8.41 U/g,是对照组的2.40、2.03和1.15倍,PPO酶活在28d时显著高于对照组,为116.58U/g,是对照组的3.35倍。此外,KXF 650124 h发酵液处理降低了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失重率,维持猕猴桃果实的营养品质。研究表明,特基拉芽胞杆菌KXF 6501对猕猴桃灰霉病病原菌具有很好的抑制作用,能降低发病率,可促使猕猴桃果实抗病相关物质和酶活性升高,诱导猕猴桃果实的系统抗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基拉芽胞杆菌 猕猴桃 采后病害 生物防治
下载PDF
混合稀土对金银铜合金组织及硬度的影响
3
作者 史秀梅 刘芳辰 +2 位作者 王日初 柳旭 齐岳峰 《贵金属》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7-13,共7页
为研究混合稀土元素在金银铜合金内部的分布状态以及混合稀土元素的添加对金银铜合金硬度的影响,使用真空中频感应炉制备了Au-35Ag-5Cu、Au-35Ag-5Cu-1RE合金,并对铸态合金进行不同变形量的轧制加工,探讨了稀土元素的添加、变形量对合... 为研究混合稀土元素在金银铜合金内部的分布状态以及混合稀土元素的添加对金银铜合金硬度的影响,使用真空中频感应炉制备了Au-35Ag-5Cu、Au-35Ag-5Cu-1RE合金,并对铸态合金进行不同变形量的轧制加工,探讨了稀土元素的添加、变形量对合金组织及维氏硬度的影响。使用EDS进行了稀土元素分布检测、DSC分析固液相线温度并进行维氏硬度的测量等。结果表明,稀土元素La、Ce、Pr、Nd占据了Au、Ag元素的位置,改变了AuAg两种元素的分布,与Cu固溶效果较好,对Cu元素分布没有显著影响。稀土元素的添加降低了Au-35Ag-5Cu的液相线温度和固相线温度,增大了液相线温度和固相线的温度差。混合稀土元素的添加有助于提高铸态及轧制态金银铜合金的耐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材料 金银铜合金 混合稀土 硬度 耐磨性
下载PDF
挤压铸造重型车辆铝合金轮毂组织和性能研究 被引量:7
4
作者 张立君 范云波 +7 位作者 赵洁 邢志媛 钟斌 史秀梅 马兰 张激 李岩 王若兰 《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12-116,共5页
为研究挤压铸造铝合金轮毂组织及性能,选用ZL205A铸造铝合金和2A12、2A50、6061、7A04变形铝合金,并用反向挤压铸造工艺制备铝合金轮毂。借助金相显微镜、扫描电镜、万能力学试验机、布氏硬度计及高频振动疲劳试验机研究铝合金轮毂材料... 为研究挤压铸造铝合金轮毂组织及性能,选用ZL205A铸造铝合金和2A12、2A50、6061、7A04变形铝合金,并用反向挤压铸造工艺制备铝合金轮毂。借助金相显微镜、扫描电镜、万能力学试验机、布氏硬度计及高频振动疲劳试验机研究铝合金轮毂材料的微观特性及力学性能。结果表明:铸造铝合金和变形铝合金在挤压铸造状态下均为晶粒细小的铸态组织;铝合金轮毂的铸造热节处存在挤压铸造异常偏析;拉伸试样断口形貌呈韧性断裂;用ZL205A合金挤压铸造铝合金轮毂T5热处理后的抗拉强度、断后伸长率、硬度为464~473 MPa、8.5%~9.5%、115HB^118HB;用2A12、2A50及7A04合金挤压铸造铝合金轮毂T6热处理后的抗拉强度、断后伸长率、硬度分别为420~425 MPa、8.0%~9.5%、124HB^128HB,392~394 MPa、7.5%~8.0%、121HB^124HB,465~475 MPa、7.0%~7.5%、144HB^148HB;6061合金挤压铸造铝合金轮毂T6热处理后的抗拉强度、断后伸长率为295~310 MPa、5.0%~7.0%。ZL205A合金及2A50合金的疲劳强度分别为160 MPa及135 M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合金 轮毂 挤压铸造 宏观组织 显微组织 力学性能
下载PDF
先天性心脏病合并感染性心内膜炎的临床特点及病原学分析 被引量:5
5
作者 石秀梅 刘妍 +1 位作者 宋曼 朱光发 《心肺血管病杂志》 CAS 2021年第8期809-812,共4页
目的:探讨先天性心脏病(CHD)合并感染性心内膜炎(IE)患者的临床特点,病原菌分布及药物敏感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2016年1月至2019年5月,住院治疗的CHD合并IE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共纳入93例临床确诊CHD合... 目的:探讨先天性心脏病(CHD)合并感染性心内膜炎(IE)患者的临床特点,病原菌分布及药物敏感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2016年1月至2019年5月,住院治疗的CHD合并IE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共纳入93例临床确诊CHD合并IE患者,男67例,女26例,平均年龄(40±13)岁。CHD合并IE最常见的临床表现是发热72(77.4%)和心脏杂音67(72.0%)。所占比例最高的CHD类型是主动脉瓣二瓣化畸形56例(60.2%),室间隔缺损15例(16.2%)。93例患者中87例(93.5%)发现赘生物。链球菌属(77.8%)是CHD合并心内膜炎的主要致病菌,葡萄球菌(11.1%)位居第二,本研究未检出肠球菌和革兰阴性菌。革兰阳性球菌对万古霉素和利奈唑胺的敏感率均为100%。结论:主动脉瓣二瓣化畸形是导致CHD合并IE的主要类型。链球菌属依然是CHD合并IE最常见的致病菌,对青霉素敏感率高(78.6%),对克林霉素及红霉素敏感率低。革兰阳性球菌对万古霉素和利奈唑胺保持良好的敏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心脏病 心内膜炎 微生物敏感性试验 病原菌
下载PDF
栓塞风险预测模型对中国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症状性栓塞事件的预测效能 被引量:2
6
作者 刘妍 石秀梅 朱光发 《中国医药》 2022年第8期1150-1154,共5页
目的验证栓塞风险预测计算器(ER-Calculator)对中国感染性心内膜炎(IE)患者症状性栓塞(SE)的预测效能,为中国人群IE治疗管理提供依据。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队列研究,纳入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入住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并诊断为I... 目的验证栓塞风险预测计算器(ER-Calculator)对中国感染性心内膜炎(IE)患者症状性栓塞(SE)的预测效能,为中国人群IE治疗管理提供依据。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队列研究,纳入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入住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并诊断为IE的患者。开始抗菌药物治疗2周内出现的SE定为终点事件。应用Logistic回归方法分析栓塞患者与未栓塞患者在既往病史、化验指标及心脏超声等各方面的差异。使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K-M曲线)分析经ER-Calculator确定的高风险人群与低风险人群SE预后的差异。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验证ER-Calculator在中国IE患者中的预测效能。结果 本研究共纳入171例患者,发生SE的患者共计32例,发生率为18.7%,以中枢神经系统栓塞最为常见。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既往栓塞病史、白细胞计数>15×10^(9)/L、C反应蛋白、赘生物长度、赘生物长度>10 mm以及ER-Calculator评分、ER-Calculator评分>8%为SE事件的危险因素。K-M曲线分析结果显示,高风险人群SE累积发生率显著高于低风险人群,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2)。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ER-Calculator模型预测IE患者开始抗菌药物治疗2周内发生SE风险的特异度为0.849、敏感度为0.625、曲线下面积为0.725,效能良好。结论ER-Calculator模型对中国IE患者的SE事件具有良好的预测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染性心内膜炎 症状性栓塞 栓塞风险预测计算器 赘生物 金黄色葡萄球菌
下载PDF
发生栓塞事件的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临床特点及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2
7
作者 刘妍 石秀梅 朱光发 《心肺血管病杂志》 CAS 2022年第11期1150-1154,共5页
目的:分析发生栓塞事件(EE)的感染性心内膜炎(IE)患者的临床特点及危险因素。方法:纳入2018年至2019年,我院诊断为IE的患者,随访至患者出院。比较IE合并EE与IE不合并EE两组患者临床各项指标的差异。结果:(1) IE患者EE发生率为20.9%,合... 目的:分析发生栓塞事件(EE)的感染性心内膜炎(IE)患者的临床特点及危险因素。方法:纳入2018年至2019年,我院诊断为IE的患者,随访至患者出院。比较IE合并EE与IE不合并EE两组患者临床各项指标的差异。结果:(1) IE患者EE发生率为20.9%,合并EE的IE患者平均年龄为49岁,男性占65.5%,自体瓣膜占79.3%,二尖瓣受累者占51.7%,赘生物大小平均为14.82 mm,病原微生物以葡萄球菌属及链球菌属为主,栓塞部位以中枢神经系统最为常见;(2)单因素分析显示:女性(OR=2.52,95%CI:1.01~6.27,P <0.047)、大的赘生物(OR=1.13,95%CI:1.02~1.22,P <0.001)、WBC≥15×109/L(OR=11.25,95%CI:2.06~61.49,P <0.005)、升高的CRP(OR=1.01,95%CI:1.01~1.02,P <0.001)以及血培养阳性(OR=2.48,95%CI:1.08~5.71,P <0.033)为栓塞事件的危险因素,而MPV增大(OR=0.74,95%CI:0.55~0.99,P <0.05)及高的LDL-C水平(OR=0.66,95%CI:0.46~0.94,P <0.05)为栓塞事件的保护因素;(3)多因素分析结果表明:大的赘生物(OR=1.11,95%CI:1.02~1.20,P<0.05)及WBC≥15×109/L(OR=11.68,95%CI:1.38~98.71,P <0.05)为IE患者EE的危险因素。结论:大的瓣膜赘生物及外周血WBC≥15×109/L是IE患者EE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染性心内膜炎 栓塞事件 危险因素 赘生物
下载PDF
我国商务英语翻译研究知识图谱可视化分析——基于中国知网1999—2019年1324篇文献的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时秀梅 赵颖 孟子暄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年第6期129-137,共9页
本文使用CiteSpace信息可视化软件,对1999—2019年中国知网收录的商务英语翻译研究性论文进行收集整理,并结合传统文献计量统计方法,生成我国商务英语翻译研究系列知识图谱,并在此基础上进行量化分析和可视化分析。通过对商务英语翻译... 本文使用CiteSpace信息可视化软件,对1999—2019年中国知网收录的商务英语翻译研究性论文进行收集整理,并结合传统文献计量统计方法,生成我国商务英语翻译研究系列知识图谱,并在此基础上进行量化分析和可视化分析。通过对商务英语翻译研究的总体趋势、高被引文献、主要研究单位和作者、高频关键词、基金来源知识图谱的呈现,梳理了国内商务英语翻译研究的脉络、热点核心领域和研究前沿,力求客观总结这一时段我国商务英语翻译研究发展状况,以期为商务英语翻译的未来研究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商务英语翻译 CITESPACE 知识图谱
下载PDF
6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的流行病学与临床特征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张雪冬 夏静鸿 +11 位作者 何林林 刘海波 王珊 石秀梅 王凯 靳丽妍 李坑 贾一琼 宋曼 陈吉祥 王宇 朱光发 《心肺血管病杂志》 2020年第9期1025-1028,1036,共5页
目的:分析我院确诊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患者的流行病学特点、临床特征和治疗结果,为疫情防控提供临床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20日至2020年4月1日,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确诊的6例COVID-19患者的流行病学特征、... 目的:分析我院确诊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患者的流行病学特点、临床特征和治疗结果,为疫情防控提供临床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20日至2020年4月1日,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确诊的6例COVID-19患者的流行病学特征、临床表现、辅助检查结果及治疗后转归。结果:观察期间共有6例疑似患者分别经朝阳区和北京市疾控中心病毒实验室核酸检测证实为COVID-19确诊病例,占同期疑似患者的15%(6/40)。6例患者(4例男性,2例女性)平均年龄54岁,4例有明确武汉旅游或居住史,1例有与COVID-19确诊患者密切接触史,1例无明确流行病学史。发病平均潜伏期2.3 d。6例患者均有发烧和肌肉酸痛、4例咳嗽、2例咽痛。血常规检查WBC总数均正常,1例淋巴细胞计数降低。所有患者流感筛查均阴性。4例患者血hs-CRP反应蛋白水平升高。6例患者均接受胸X线片检查,其中5例回报正常,1例胸X线片显示:双侧肺炎性表现,后经胸部CT扫描证实双肺渗出和磨玻璃影;1例胸X线片未回报异常但CT检查显示双肺磨玻璃表现。综合临床表现和影像学,4例患者诊断为轻型,2例为普通型。6例患者均转定点医院住院治疗并康复出院,平均住院时间为19.7 d。结论:早期COVID-19患者绝大多数有武汉旅游史或与确诊COVID-19患者密切接触;发热、咳嗽和肌肉酸痛为主要症状;本研究患者全部为轻型或普通型,经早发现、早诊断、早隔离和早治疗,预后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流行病学 临床表现 预后
下载PDF
呼吸道病原体核酸恒温扩增芯片十三联检在肺炎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0
作者 宋曼 石秀梅 +1 位作者 唐兵 朱光发 《心肺血管病杂志》 CAS 2021年第9期932-935,共4页
目的:研究呼吸道病原体核酸环介导恒温扩增芯片法(LAMP)十三联检在肺炎患者中的应用,为临床诊断肺炎患者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9年1月至2019年11月期间,收治的肺炎患者269例,留取患者痰标本,分别进行细菌培养和LAMP... 目的:研究呼吸道病原体核酸环介导恒温扩增芯片法(LAMP)十三联检在肺炎患者中的应用,为临床诊断肺炎患者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9年1月至2019年11月期间,收治的肺炎患者269例,留取患者痰标本,分别进行细菌培养和LAMP十三联检,对比两种检测方法检出病原体种类、阳性率、一致性差异。结果:通过McNemar检验发现,流感嗜血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杆菌、鲍曼不动杆菌及嗜麦芽窄食单胞菌,LAMP十三联检检出率高于痰培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Kappa检验显示,两种检测方法在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杆菌、铜绿假单胞菌及鲍曼不动杆菌的检出率具有一致性(κ>0.4),对于肺炎链球菌两种检测方法的一致性较高(κ>0.7),而其他病原体两种检测方法一致性较差(κ<0.4)。结论:LAMP十三联检比细菌培养的检出率更高,在肺炎链球菌、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杆菌、铜绿假单胞菌及鲍曼不动杆菌中检出结果基本一致,且具有敏感性高、检测迅速、准确性好的优点,有助于肺炎患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对临床治疗策略的选择具有指导意义,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道病原体 核酸环介导恒温扩增芯片法十三联检 肺炎
下载PDF
碳化物层状结构陶瓷的制备和强韧化研究进展
11
作者 史秀梅 张立君 +5 位作者 郑阳升 程英晔 王强 张乐 郑顺奇 史戈平 《机械工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6-9,15,共5页
基于仿生学原理设计的层状结构可以较好地解决碳化物陶瓷固有的脆性问题,是目前碳化物陶瓷强韧化最有效的途径之一,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介绍了层状陶瓷的结构设计特点,综述了SiC和B4C层状结构陶瓷的制备、性能和主要增韧机制,并对碳化... 基于仿生学原理设计的层状结构可以较好地解决碳化物陶瓷固有的脆性问题,是目前碳化物陶瓷强韧化最有效的途径之一,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介绍了层状陶瓷的结构设计特点,综述了SiC和B4C层状结构陶瓷的制备、性能和主要增韧机制,并对碳化物结构陶瓷材料的发展进行了总结与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状结构 碳化物陶瓷 强韧化机理
下载PDF
明胶改性水凝胶在骨再生与修复中的应用
12
作者 石秀梅 董默 +1 位作者 高原 赵若晗 《中国医药科学》 2022年第18期48-51,共4页
本文通过对文献进行分析和归纳,将明胶改性水凝胶在骨再生与修复中的应用分为3类,细胞疗法、蛋白质疗法和人工材料疗法。基于明胶改性水凝胶在骨缺损的再生与修复中的应用,通常可按以下步骤进行:首先在明胶中通过特定方式加入无机成分... 本文通过对文献进行分析和归纳,将明胶改性水凝胶在骨再生与修复中的应用分为3类,细胞疗法、蛋白质疗法和人工材料疗法。基于明胶改性水凝胶在骨缺损的再生与修复中的应用,通常可按以下步骤进行:首先在明胶中通过特定方式加入无机成分制备仿生材料支架,使其结构、力学和生物学等特性与天然骨组织相似,并具有成骨性;再通过将支架与种子进行复合(也可不复合),经相关生物学特性检测证实,基于明胶改性水凝胶有利于细胞的增殖及迁移,并有骨相关基因的表达;最后制备骨缺损的动物模型,对植入物检测相关基因。最终证实明胶改性水凝胶复合物对骨缺损的再生与修复具有良好的成骨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胶 水凝胶 骨缺损 再生 修复
下载PDF
颗粒增强复合材料结构的有限元建模研究现状 被引量:4
13
作者 郑阳升 杨伟苓 +3 位作者 郑顺奇 陈刚 史秀梅 邢文芳 《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97-102,共6页
通过建立代表复合材料细观结构的体积单元(代表体元),模拟该单元在一定载荷和边界条件下的力学行为,可以分析材料宏观力学性能与材料组织结构间的定量关系。在构建代表体元模型时一般有两类方法:一是基于复合材料局部真实结构的真实结... 通过建立代表复合材料细观结构的体积单元(代表体元),模拟该单元在一定载荷和边界条件下的力学行为,可以分析材料宏观力学性能与材料组织结构间的定量关系。在构建代表体元模型时一般有两类方法:一是基于复合材料局部真实结构的真实结构模型法,二是基于复合材料结构的典型特征模拟出复合材料结构的虚拟结构模型法。其中虚拟结构模型法因简单高效,研究和使用较多。对两类建模方法进行较详细的介绍,并对其优缺点和应用场景进行简要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材料 建模 综述 颗粒 有限元
下载PDF
我国泡沫铝材料关键技术进展与展望 被引量:8
14
作者 张乐 郑顺奇 +2 位作者 郑阳升 史秀梅 程英晔 《中国材料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547-553,共7页
泡沫铝作为重要的轻质多功能材料,因其高比强度、吸能减振、电磁屏蔽等优点已在各大工业领域得到了重要应用。国外对泡沫铝的工业化应用已经较为成熟,而我国泡沫铝的研究则起步相对较晚,与国外先进技术相比尚存在一定差距。概述了泡沫... 泡沫铝作为重要的轻质多功能材料,因其高比强度、吸能减振、电磁屏蔽等优点已在各大工业领域得到了重要应用。国外对泡沫铝的工业化应用已经较为成熟,而我国泡沫铝的研究则起步相对较晚,与国外先进技术相比尚存在一定差距。概述了泡沫铝材料的综合特性和主要制备技术,以及我国在高品质泡沫铝材料成分设计与优化、发泡预制体制备工艺、发泡稳定性机理等关键技术方面的研究进展,得出了改善发泡效果与提升泡沫铝产品质量的有效措施;并对泡沫铝材料在兵器装备和航空航天领域的应用做了简要分析,最后给出了我国泡沫铝材料的发展思路,可为我国高品质泡沫铝材料技术的快速发展提供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泡沫铝 关键技术 稳定机理 应用 展望
下载PDF
宏观纤维复合材料及其驱动器的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3
15
作者 张学伍 曾涛 +2 位作者 赵程 史秀梅 蒋春燕 《机械工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77-81,共5页
宏观纤维复合材料(Macro Fiber Composite,简称MFC)是一种新型压电纤维复合材料。用MFC制成的器件既是传感器也是驱动器。以d33模式的MFC驱动器为例,给出了MFC的压电本构方程,总结对比了目前常用的3种压电纤维片制备方法的优缺点。最后... 宏观纤维复合材料(Macro Fiber Composite,简称MFC)是一种新型压电纤维复合材料。用MFC制成的器件既是传感器也是驱动器。以d33模式的MFC驱动器为例,给出了MFC的压电本构方程,总结对比了目前常用的3种压电纤维片制备方法的优缺点。最后,通过列举MFC驱动器在不同领域的实际应用案例说明了其应用现状,展望了MFC驱动器的应用与发展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FC驱动器 压电陶瓷 复合材料 智能材料 柔性材料
下载PDF
基于2-2型压电陶瓷复合材料的三匹配层宽带医用超声相控阵换能器研制 被引量:4
16
作者 张浩 赵程 +1 位作者 史秀梅 曾涛 《机械工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88-92,共5页
选用2-2型压电陶瓷复合材料,利用三匹配层设计方案和KLM模型优化方法研制三匹配层结构的宽带医用相控阵换能器;根据设计参数,实际制作医用相控阵换能器。结果表明:实际制作的医用相控阵换能器的中心频率为2.95MHz,-6dB相对带宽约为83.2%... 选用2-2型压电陶瓷复合材料,利用三匹配层设计方案和KLM模型优化方法研制三匹配层结构的宽带医用相控阵换能器;根据设计参数,实际制作医用相控阵换能器。结果表明:实际制作的医用相控阵换能器的中心频率为2.95MHz,-6dB相对带宽约为83.2%,与理论设计结果(3.05MHz,87.8%)基本一致,符合设计要求。该换能器有望用于对心脏疾病的显像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用相控阵换能器 带宽 三匹配层结构
下载PDF
偏铌酸铅压电陶瓷及其超声无损检测应用 被引量:1
17
作者 周同彪 张浩 +1 位作者 史秀梅 曾涛 《无损检测》 CAS 2022年第1期66-69,73,共5页
偏铌酸铅是一种重要的钨青铜结构高居里温度功能陶瓷,在高温领域具有很大的应用前景,但其存在压电活性低,难以烧结等问题,这些问题限制了该陶瓷的应用。元素掺杂取代是改性偏铌酸铅陶瓷的研究热点。综述了偏铌酸铅陶瓷的特点以及部分改... 偏铌酸铅是一种重要的钨青铜结构高居里温度功能陶瓷,在高温领域具有很大的应用前景,但其存在压电活性低,难以烧结等问题,这些问题限制了该陶瓷的应用。元素掺杂取代是改性偏铌酸铅陶瓷的研究热点。综述了偏铌酸铅陶瓷的特点以及部分改性后的陶瓷在超声无损检测等领域的应用前景,对用偏铌酸铅陶瓷制作换能器的研究工作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偏铌酸铅 掺杂改性 超声无损检测 高温应用
下载PDF
增强颗粒准连续网状分布复合结构的力学性能2D模拟
18
作者 郑阳升 郑顺奇 +3 位作者 杨伟苓 黄伟明 史秀梅 陈艳飞 《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12-115,共4页
为从理论方面探索增强颗粒准连续网状分布对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对增强颗粒准连续网状分布与随机分布的复合结构进行有限元建模,对其弹性模量和强度进行模拟分析,得到不同颗粒含量下,网状分布和随机分布的复合材料力学性能数据。结... 为从理论方面探索增强颗粒准连续网状分布对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对增强颗粒准连续网状分布与随机分布的复合结构进行有限元建模,对其弹性模量和强度进行模拟分析,得到不同颗粒含量下,网状分布和随机分布的复合材料力学性能数据。结果表明:增强颗粒网状分布时,复合材料的弹性模量和强度比随机分布时高,且随增强体含量增多,差异更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材料 网状分布 有限元 准连续 颗粒
下载PDF
Microstructure and properties of the joints of ZrO2 ceramic/ stainless steel brazed in vacuum with AgCuTi active filler metal 被引量:11
19
作者 Liu Xu Huang Xiaomeng +2 位作者 Ma Huibin shi xiumei Qi Yuefeng 《China Welding》 EI CAS 2018年第2期52-56,共5页
The ZrO2 ceranfic was successfully jointed to stainless steel by vacuum brazing with active filler metal. The AgCuTi active filler metal was used and the joining was performed at a temperature of 850 ℃ for 10 rain. T... The ZrO2 ceranfic was successfully jointed to stainless steel by vacuum brazing with active filler metal. The AgCuTi active filler metal was used and the joining was performed at a temperature of 850 ℃ for 10 rain. The microstructures of the joints were characterized by metallographic microscopy,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 (SEM), and energy dispersive spectroscopy (EDS). Metallographic microscopy analysis shows that the morphology of the cross section was a sandwich structure and the TiO is observed in the surface of ZrO2/ stainless steel. The diffusion and enrichment of the elements are the key roles in the brazing of ZrO2 ceramic and stainless steel. The formation of TiCu compounds inhibited the further diffusion of titanium into stainless steel or the ZrO2 ceramic to form TiO compound. In the experimental conditions, the average tensile strength is 80MPa for the joint of ZrO2 ceramic / AgCuTi/ stainless steel systems. A complete joint is formed between the ZrO2 ceramic and stainless steel with the leakage rate at the degree of 10 ^-12 Pa · m^3/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rO2 ceramic AgCuTi active filler metal vacuum active brazing technique
下载PDF
Brazing of 5A01 aluminum alloy using Al-Cu-Si-Ni filler metal 被引量:4
20
作者 Yuan Linlin shi xiumei +2 位作者 Liu Xu Qi Yuefeng Huang Xiaomeng 《China Welding》 EI CAS 2018年第4期41-45,共5页
The vacuum brazing of 5 A01 aluminum alloy using Al-Cu-Si-Ni filler metal was investigated at 550 ℃ and 560 ℃,respectively. Microstructure and properties of brazed 5 A01 alloy joints were investigated by tensile-she... The vacuum brazing of 5 A01 aluminum alloy using Al-Cu-Si-Ni filler metal was investigated at 550 ℃ and 560 ℃,respectively. Microstructure and properties of brazed 5 A01 alloy joints were investigated by tensile-shear tests and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 analysis. The effects of brazing temperature and holding time on the shear strength and microstructure of the joints were studi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different intermetallic compounds such as Al-Cu-Ni and Mg_2 Si formed in the bonding area. Shear strength increased with holding time and brazing temperature. The average shear strengths increased from 42. 3 MPa brazed at 550 ℃for 5 min to 68 MPa brazed at 560 ℃ for 15 min. Discontinuous cracks were found in the joint brazed at 550 ℃ for 5 min,and the joint showed poor shear strength. high shear strength were obtained in the joints brazed at 560 ℃ for 15 m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UMINUM BRAZING MICROSTRUCTURE mechanical properties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