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011年东日本大地震:位移延伸至海沟轴
1
作者 Toshiya Fujiwara shuichi kodaira +4 位作者 Tetsuo No Yuka Kaiho Narumi Takahashi Yoshiyuki Kaneda 左玉玲 《国际地震动态》 2012年第1期1-2,19,共3页
2011年3月11日日本地震(Mw9.0)后发生的大海啸被认为是由延伸至日本海沟处一条俯冲带浅部的断层破裂所致。这是不同的地震和大地测量反演程序所揭示的结果^[1-2];然而,精确的同震位移逆倾斜向上极限值仍然没有被明确界定。在此,... 2011年3月11日日本地震(Mw9.0)后发生的大海啸被认为是由延伸至日本海沟处一条俯冲带浅部的断层破裂所致。这是不同的地震和大地测量反演程序所揭示的结果^[1-2];然而,精确的同震位移逆倾斜向上极限值仍然没有被明确界定。在此,我们介绍了地震前和地震后穿越破裂带内的海沟重复进行的多波束水深测量结果,以估算其逆倾斜向上极限值,并量化海底位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海沟 同震位移 大地震 断层破裂 反演程序 大地测量 水深测量 极限值
下载PDF
马尔库斯-威克海山链板块内火成岩活动阶段早期洋壳构造演化
2
作者 Kentaro Kaneda shuichi kodaira +1 位作者 Azusa Nishizawa 薛花(译) 《海洋地质》 2020年第1期54-79,共26页
在西北太平洋马尔库斯-威克海山链进行的多道地震反射和使用海底地震仪进行的地震折射测量研宄揭示了热点源区海山及邻近洋壳的P波速度结构。在海山内部中间的高速(>6.5 km/s)结构几乎一直延伸至顶部,这可能指示了侵入岩心。海山形... 在西北太平洋马尔库斯-威克海山链进行的多道地震反射和使用海底地震仪进行的地震折射测量研宄揭示了热点源区海山及邻近洋壳的P波速度结构。在海山内部中间的高速(>6.5 km/s)结构几乎一直延伸至顶部,这可能指示了侵入岩心。海山形成前海底堆积了厚度高达4 km的厚层沉积,其P波速度为4-5 km/s。据记载,在一个大型海山群下,向下的地壳厚度增加可达2 km,但是在一些小型海山群下增厚作用未被证实。侵入岩心与海山体的体积比为15〜20%,表明大部分岩浆在形成海山侧翼的厚沉积和火山碎屑层时被消耗掉。当海山中形成二次或在此之后的侵入岩心时,有可能发生底侵作用和向下地壳的增厚现象。位于海山链之下的地壳底部和地幔顶部的P波速度与洋壳的速度比较,要分别高0.1~0.2km/s和低0.3~0.5km/s。我们解释这种差异是由于岩浆向地壳下部和地幔顶部席状侵入造成的。偏移距大于200 km观测到的反射波主要来自30~45 km深处以及55~70 km深处的地幔反射层。浅部反射层可能反映了板块内火成岩活动形成的构造,深部反射层可能对应于岩石圈-软流圈边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壳结构 海山 热点 地震实验
下载PDF
1946年Nankaido地震断裂带的俯冲海山成像
3
作者 shuichi kodaira 孙和清 《海洋地质动态》 2000年第10期19-20,共2页
关键词 Nandaido地震 断裂带 俯冲海山 地震成像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