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铝卟啉折叠催化剂催化二氧化碳/环氧化物共聚反应 被引量:1
1
作者 周振震 刘顺杰 +2 位作者 郎涛涛 高凤翔 王献红 《高分子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96-406,共11页
折叠催化剂因具有“类酶”的二级结构,被广泛应用于小分子化合物合成,然而其在高分子合成中的应用却鲜有报道.基于双氨基功能化的铝卟啉与2,5-吡啶二甲酰氯的缩聚反应,本文报道了一种铝卟啉芳香酰胺折叠体催化剂,有效(300~1250 h^(-1))... 折叠催化剂因具有“类酶”的二级结构,被广泛应用于小分子化合物合成,然而其在高分子合成中的应用却鲜有报道.基于双氨基功能化的铝卟啉与2,5-吡啶二甲酰氯的缩聚反应,本文报道了一种铝卟啉芳香酰胺折叠体催化剂,有效(300~1250 h^(-1))、高选择性(99%)地催化了二氧化碳(CO_(2))与环氧化物的共聚反应.值得一提的是,该催化剂可以实现无助催化剂条件下CO_(2)和环氧丙烷的共聚,催化活性可达525 h^(-1),同时聚合物选择性在95%以上,并且在80℃下表现出“类酶”的最佳温度特性.在催化CO_(2)与环氧环己烷共聚时,催化活性与二氧化碳压力(1~7 MPa)呈线性正相关关系,催化活性最高可达1250 h^(-1),聚合物选择性和碳酸酯单元含量保持在99%以上.本文报道的铝卟啉折叠体催化剂为芳香酰胺折叠体在催化领域的发展提供了借鉴,同时也进一步拓展了折叠催化在高分子合成中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卟啉 芳香酰胺折叠体 二氧化碳 环氧化物 协同催化
原文传递
高分子铝卟啉体系:二氧化碳基多元醇的高效可控合成 被引量:3
2
作者 卓春伟 曹瀚 +2 位作者 周振震 刘顺杰 王献红 《高分子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601-611,共11页
二氧化碳基多元醇(CO_(2)-polyol)是一种具有经济、环境双效益的聚氨酯前体材料,然而高效催化体系的缺乏制约着该领域的发展.本文将新型高分子铝卟啉(PCAT-Al)催化体系应用于CO_(2)与环氧丙烷的调节聚合反应,采用癸二酸、均苯三甲酸、... 二氧化碳基多元醇(CO_(2)-polyol)是一种具有经济、环境双效益的聚氨酯前体材料,然而高效催化体系的缺乏制约着该领域的发展.本文将新型高分子铝卟啉(PCAT-Al)催化体系应用于CO_(2)与环氧丙烷的调节聚合反应,采用癸二酸、均苯三甲酸、均苯四甲酸和二季戊四醇作为链转移剂,实现CO_(2)-polyol的可控合成.在不同链转移剂条件下,PCAT-Al的催化效率均大于3.6 kg/g,可高效地制备分子量为470~5600 g/mol的CO_(2)-polyol.以癸二酸制备二元醇时,PCAT-Al的催化效率可达到6.3 kg/g,并保持高产物选择性(W_(polyol)=98.9 wt%,100℃).值得注意的是,PCAT-Al在制备支化多元醇时展现出比传统DMC催化剂更优异的催化性能.在三元醇、四元醇及六元醇合成中的产物选择性分别达到99.3 wt%,98.2 wt%及95.1 wt%,显著高于DMC体系的88.8 wt%,83.0 wt%及75.8 wt%,表明PCAT-Al体系具有优异的聚合反应可控性.此外,鉴于优异的质子耐受性,PCAT-Al在高链转移剂负载量下可有效地制备超低分子量CO_(2)-二元醇(Mn=470 g/mol).在CO_(2)与PO的调节聚合反应中,PCAT-Al表现出高活性、高选择性和优异质子耐受性的催化优势,这对CO_(2)-polyol的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分子催化剂 二氧化碳基多元醇 铝卟啉 高选择性 结构调控
原文传递
有机催化精准制备聚酯多元醇:环氧化物原位缓释与捕捉策略 被引量:1
3
作者 游怀 严硕 +3 位作者 宋学霖 卓春伟 刘顺杰 王献红 《高分子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327-335,共9页
基于低张力五元环张碳酸酯可控缓释环氧化物以及原位捕捉策略,开创了一种有机鎓盐PPNTFA(双(三苯基正膦基)三氟乙酸铵)催化的苯酐PA与环状碳酸酯(碳酸乙烯酯EC,碳酸丙烯酯PC)调节共聚反应,成功实现了苯酐聚酯多元醇的简便、高效、精准制... 基于低张力五元环张碳酸酯可控缓释环氧化物以及原位捕捉策略,开创了一种有机鎓盐PPNTFA(双(三苯基正膦基)三氟乙酸铵)催化的苯酐PA与环状碳酸酯(碳酸乙烯酯EC,碳酸丙烯酯PC)调节共聚反应,成功实现了苯酐聚酯多元醇的简便、高效、精准制备.在180℃下反应30 min,苯酐的转化率和聚合物产率均可达99%以上.通过改变链转移剂的种类和用量可以对目标聚合物微结构、拓扑结构和分子量(Mn,SEC=1300~17700 g/mol)等关键参数进行可控调节.而且,改变环状碳酸酯种类可以按需调整聚酯多元醇的骨架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酐聚酯多元醇 有机催化 环状碳酸酯 环氧化物缓释与原位捕捉 调节共聚反应
原文传递
微量酸酐诱导增强的二氧化碳/环氧氯丙烷共聚反应 被引量:1
4
作者 卓春伟 范培鑫 +1 位作者 刘顺杰 王献红 《高分子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476-486,共11页
环氧氯丙烷(ECH)与二氧化碳(CO_(2))的共聚反应产物具有可修饰的C―Cl键,是实现聚碳酸酯功能化的有效途径,然而该反应一直受制于较长的诱导期.本文提出了一种酸酐诱导增强共聚反应活性的策略,即在CO_(2)/ECH共聚体系中引入微量环状酸酐... 环氧氯丙烷(ECH)与二氧化碳(CO_(2))的共聚反应产物具有可修饰的C―Cl键,是实现聚碳酸酯功能化的有效途径,然而该反应一直受制于较长的诱导期.本文提出了一种酸酐诱导增强共聚反应活性的策略,即在CO_(2)/ECH共聚体系中引入微量环状酸酐以缩短诱导期,提高反应活性.以锌钴氰化络合物(DMC)催化剂为例,在CO_(2)/ECH共聚体系中仅加入0.1 mol%的不同种类环状酸酐,ECH转化率可达到23.6%~83.6%(40℃,24 h),相比于未添加酸酐体系的低转化率(2.6%),反应活性显著增强.尤其是5-降冰片烯-2,3-二羧酸酐诱导的CO_(2)/ECH共聚体系显示出最高的活性增强效应,在28 h内ECH转化率可达98.8%,催化效率为430 g polymer/g cat.,并保持91.3 wt%的聚合物选择性,进而制备出碳酸酯单元含量为68.2%、分子量为16.7 kg/mol的CO_(2)基聚碳酸酯.进一步采用在线红外等光谱分析技术,证实环状酸酐优先与ECH发生共聚反应生成聚酯活性种是缩短诱导期并产生活性增强效应的根本原因.综上所述,本文提出了一种具有实用价值的微量酸酐诱导活性增强方法,实现了CO_(2)与ECH的高效共聚反应,为功能化二氧化碳基碳酸酯的高效合成提供了一个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碳 环氧氯丙烷 环状酸酐 诱导期 活性增强
原文传递
High-Performance Biodegradable PBAT/PPC Composite Film Through Reactive Compatibilizer 被引量:2
5
作者 Feng-Xiang Gao Yi Cai +1 位作者 shun-jie liu Xian-Hong Wang 《Chinese Journal of Polymer Science》 SCIE EI CAS CSCD 2023年第7期1051-1058,共8页
Poly(butylene adipate-co-terephthalate) (PBAT) is currently the largest commercial biodegradable plastics with good toughness and film forming properties, whereas, the inferior barrier and mechanical properties hinder... Poly(butylene adipate-co-terephthalate) (PBAT) is currently the largest commercial biodegradable plastics with good toughness and film forming properties, whereas, the inferior barrier and mechanical properties hinder its applications. Biodegradable poly(propylene carbonate) (PPC) with excellent barrier properties and high strength is a natural choice to address above issue. However, it is challenging to improve the compatibility of these two polymers. Herein, we prepared a reactive compatibilizer with double bond side group through terpolymerization of CO_(2)/propylene oxide/glycidyl methacrylate to enhance the properties of PBAT/PPC blends. Upon addition of 1 wt% compatibilizer, the PBAT/PPC blends (75/25, W/W) showed an increased water vapor barrier property changed from 424 g·m^(−2)·d^(−1) to 204 g·m^(−2)·d^(−1) compared to the control sample. Moreover, the tensile strength and elongation at break increased from 24.7 MPa to 30.3 MPa and from 858% to 1142%, respectively. The PBAT/PPC composite also displayed excellent biodegradability under composting conditions, as confirmed by the significantly decreased molecular weight. The present work provides an efficient way to barrier biodegradable film from PBAT of practical utiliz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oly(butylene adipate-co-terephthalate) Poly(propylene carbonate) Reactive compatibilizer Barrier property Mechanical property
原文传递
PET的解聚-共缩聚“一锅法”合成生物降解高分子的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张红明 赵君宇 +3 位作者 高凤翔 刘顺杰 周庆海 王献红 《高分子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1142-1149,共8页
发展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再生利用新途径是学术界和产业界均十分关注的研究方向,而传统的化学转化法存在着工艺流程长、能耗高的问题.本文利用不同结构的二元醇将PET醇解成低分子量预聚物,然后加入二元酸进一步进行酯化、缩聚,使... 发展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再生利用新途径是学术界和产业界均十分关注的研究方向,而传统的化学转化法存在着工艺流程长、能耗高的问题.本文利用不同结构的二元醇将PET醇解成低分子量预聚物,然后加入二元酸进一步进行酯化、缩聚,使PET解聚和共聚反应通过“一锅法”完成,省去了复杂、高耗能的单体提纯过程,且PET原料可以100%再生,所制备的高分子材料具有生物降解性能.值得指出的是,选择不同的醇解剂和二元酸可以实现再生高分子材料结构和性能关系的调控.本文提出的“解聚-共缩聚”合成生物降解高分子方法,对推动PET的高值化回收再生有较高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 化学转化 解聚 共缩聚 生物降解高分子
原文传递
聚集诱导发光:研究高分子科学的一种新方法 被引量:9
7
作者 刘顺杰 唐本忠 《高分子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456-466,共11页
高分子科学在人类生活和现代社会中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深入理解高分子材料的构效关系及性能尤为重要.现代仪器表征手段受制于非原位、样品制备过程冗杂等因素,很难直接“看到”测试过程.荧光成像技术可以清楚地“看到”材料的结构... 高分子科学在人类生活和现代社会中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深入理解高分子材料的构效关系及性能尤为重要.现代仪器表征手段受制于非原位、样品制备过程冗杂等因素,很难直接“看到”测试过程.荧光成像技术可以清楚地“看到”材料的结构及形态变化,受到广泛关注.但是,传统荧光分子易发生聚集导致发光淬灭现象,限制其应用.相反,聚集诱导发光(AIE)分子基于分子运动受限的发光机理,在聚集态具有强的发光信号,加之荧光量子效率高、对外界刺激灵敏等优点,现已成为化学和材料等领域的前沿.本专论从AIE的工作原理出发,较系统地总结了基于AIE独特的分子可视化技术如何成为原位研究高分子科学的新方法:监测聚合物的溶液性质,如聚合过程、溶度参数及构效关系等;监测聚合物的聚集体性质,如链段固态分子运动、玻璃化转变、相分离及结晶度等.最后对AIE技术在高分子科学领域的未来发展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集诱导发光 高分子科学 可视化 荧光探针
原文传递
二氧化碳与环氧化物的三元共聚反应动力学过程控制 被引量:1
8
作者 周庆海 贾凡 +3 位作者 曹瀚 刘顺杰 王献红 王佛松 《高分子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1365-1371,共7页
二氧化碳共聚物的分子结构调控有助于改善其物化性能,尤其是对深受低玻璃化温度困扰的二氧化碳(CO_(2))-环氧丙烷(PO)共聚物(PPC).引入氧化环己烯(CHO)为第三单体进行三元共聚是提高PPC耐温性能的重要途径,但是三元共聚反应过程复杂,其... 二氧化碳共聚物的分子结构调控有助于改善其物化性能,尤其是对深受低玻璃化温度困扰的二氧化碳(CO_(2))-环氧丙烷(PO)共聚物(PPC).引入氧化环己烯(CHO)为第三单体进行三元共聚是提高PPC耐温性能的重要途径,但是三元共聚反应过程复杂,其动力学研究还处于探索阶段.本文以均相的卟啉铝配合物为催化剂,利用Fineman-Ross方程和在线红外光谱研究CO_(2)/PO/CHO的三元共聚反应.实验发现较低共聚温度(60~70℃)下PO与CHO的单体竞聚率均小于1,因此通过调整单体投料比即可制备出无规共聚物,进而调整三元共聚物的热力学性能.当共聚温度高于70℃时,CHO竞聚率大幅提高,更容易生成嵌段共聚物.在线红外反应动力学研究表明,此催化体系70℃即使在极低黏度下依然可以快速引发聚合反应,但聚合温度提高后,环状碳酸酯生成量会大幅提升,可明显观察到聚合物的解拉链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碳共聚合 动力学 竞聚率 卟啉铝
原文传递
Cationic CO_(2)-based Waterborne Polyurethane with High Solid Content and Excellent Ageing Resistance 被引量:1
9
作者 Hong-Ming Zhang Guang-Ping Han +2 位作者 Wan-Li Cheng shun-jie liu Xian-Hong Wang 《Chinese Journal of Polymer Science》 SCIE EI CAS CSCD 2022年第10期1183-1192,I0008,共11页
High solid content CO_(2)-based cationic waterborne polyurethanes(CWPUs)were prepared using CO_(2)-polyols as soft segment and Nmethyl diethanolamine(MDEA)as hydrophilic group.The resulting stable aqueous dispersion d... High solid content CO_(2)-based cationic waterborne polyurethanes(CWPUs)were prepared using CO_(2)-polyols as soft segment and Nmethyl diethanolamine(MDEA)as hydrophilic group.The resulting stable aqueous dispersion displayed a high solid content of 52%with a low MDEA loading of 3.52 wt%.This novel structural CWPU can provide excellent adhesive strength,whose T-peel strength could reach 173.48N/5cm,20%higher than that of ester-based cationic waterborne polyurethane(87.55 N/5cm).The CO_(2)-based CWPU film showed only 2 wt%swelling percentage after 240 min immersion in water,and no change was observed during its immersion in 5 wt%sodium hydroxide solution.The tensile strength of CO_(2)-WPUs dropped slowly to 91.2%after 480 min immersion in a 5 wt%sodium hydroxide solution,whereas that of esterbased CWPUs dropped quickly to 32%after 240 min and their mechanical properties were lost after 360 min immersion.Meanwhile,the retention of the tensile strength of the CO_(2)-CWPUs was 81.5%even after 720 min immersion in 10 wt%H_(2)O_(2) solution,while it was only ca.38%for the ester-based CWPUs.Thes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cationic CO_(2)-based CWPU may be promising waterborne adhesive with outstanding ageing resistance due to its synergistic effect from carbonate and ether groups of CO_(2)-polyol structur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tionic waterborne polyurethane CO_(2)-polyol High solid content Hydrolysis/oxidation resistance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