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增强型去除脂质技术结合气相色谱-三重四极杆串联质谱法检测水产饲料中45种除草剂和杀虫剂农药残留
1
作者 孟祥龙 王卉 +3 位作者 宋苏 夏梦 范广宇 魏云计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1期101-109,共9页
本实验旨在建立增强型脂质去除(EMR-lipid)技术结合气相色谱-三重四极杆串联质谱(GC-MS/MS)同时检测饲料中的45种除草剂和杀虫剂农药残留的测定方法,优化了仪器参数、提取试剂、样品净化方式、增强型脂质去除吸附剂活化用水的体积和N-... 本实验旨在建立增强型脂质去除(EMR-lipid)技术结合气相色谱-三重四极杆串联质谱(GC-MS/MS)同时检测饲料中的45种除草剂和杀虫剂农药残留的测定方法,优化了仪器参数、提取试剂、样品净化方式、增强型脂质去除吸附剂活化用水的体积和N-丙基乙二胺(PSA)吸附剂添加量和样品的基质效应等,实验选用低流失的DB-5MS气相色谱柱,超高惰性的453A1925-UI石英棉衬管,采用1%的乙酸乙腈超声提取、EMR-lipid和PSA混合吸附剂净化,EMR-lipid吸附剂活化用水的体积为5 mL,PSA吸附剂的用量为0.12 g,用气相色谱串联质谱,多反应监测(MRM)模式检测,基质匹配外标法定量。结果表明:在该实验条件下,45种农药在10~500μg/L内均呈现出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为0.9911~0.9999,方法的检出限为0.5~3.3μg/kg,定量限为1.7~10.1μg/kg,除了杀扑磷回收率为58.01%~59.27%外,其他项目的回收率为68.34%~114.7%,方法精密度(RSD)为0.7%~11.0%(n=6),该方法的净化效果及检出限等指标均优于现行的饲料检测标准,将该方法用于分析市场上30份饲料样品中45种农药的残留污染情况,结果显示,有3份样品中3种农药被检出,分别是毒死蜱8.3μg/kg、阿特拉津10.1μg/kg、氟乐灵20.1μg/kg,该方法样品操作简单、灵敏度高、重复性好、环境友好,可用于饲料中多种农药残留的快速定量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相色谱-三重四极杆串联质谱 增强型去除脂质技术 多农残 水产饲料
下载PDF
非小细胞肺癌PD-L1蛋白表达、EGFR基因突变状态及二者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8
2
作者 邹琳 兰建云 +2 位作者 宋曙 邵伟伟 胥传海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9年第22期2698-2702,2707,共6页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程序性死亡因子配体1(PD-L1)蛋白的表达、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基因突变状态及二者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两步法检测93例NSCLC石蜡组织标本中PD-L1蛋白的表达情况,同时运用突变扩增系...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程序性死亡因子配体1(PD-L1)蛋白的表达、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基因突变状态及二者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两步法检测93例NSCLC石蜡组织标本中PD-L1蛋白的表达情况,同时运用突变扩增系统(ARMS)-qPCR法检测EGFR基因突变状态;结合患者临床资料,对PD-L1蛋白表达、EGFR基因突变的临床病理特征及两者的相关性进行研究。结果93例肺癌组织中PD-L1蛋白表达阳性率为55.9%(52/93)。PD-L1蛋白表达与TNM分期相关,TNMⅡ、Ⅲ期的阳性率显著高于Ⅰ期(P<0.05),而与性别、年龄、吸烟史、病变部位、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组织学类型及分化类型无关(P>0.05)。EGFR基因突变状态与性别、吸烟史、肿瘤大小和组织学类型相关(P<0.05),更易发生于女性、无吸烟史、肿瘤大小≤3cm、腺癌患者,而与患者的年龄、病变部位、淋巴结转移、分化类型和临床分期无关(P>0.05)。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性别可显著影响EGFR基因突变状态(P<0.05)。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发现,PD-L1蛋白表达与EGFR基因突变状态无相关性(P>0.05)。结论检测PD-L1蛋白表达、EGFR基因突变状态,有助于高效筛选免疫治疗和靶向治疗的检测对象,为临床用药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程序性死亡因子配体1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下载PDF
内镜经胃方式对比外科方式治疗感染坏死性胰腺炎的Meta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罗德 苏松 +5 位作者 刘向东 杜鹃 刘江 陈鑫培 周鹏程 李波 《中国内镜杂志》 2018年第12期17-25,共9页
目的比较内镜经胃方式(ETA)和外科方式(SA)在治疗感染坏死性胰腺炎(INP)中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在Pubmed、Web of Science、Embase、Cochrane Library、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知网数据库、万方数据库和维普数据库中检索2000年1... 目的比较内镜经胃方式(ETA)和外科方式(SA)在治疗感染坏死性胰腺炎(INP)中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在Pubmed、Web of Science、Embase、Cochrane Library、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知网数据库、万方数据库和维普数据库中检索2000年1月-2018年3月公开发表的有关ETA与SA治疗INP对比研究的所有中英文文献,对纳入的研究进行质量评价,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经过文献筛选后2篇随机对照研究(RCT)和4篇回顾性队列研究(RCS)最终被纳入分析,共295名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ETA组治疗成功率(62/79,78.5%)与SA组治疗成功率(37/66,56.1%)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R=1.54,95%CI:0.65~3.65,P>0.05),但ETA降低了死亡率(OR=0.12,95%CI:0.03~0.42,P <0.05)、总并发症的发生率(OR=0.13,95%CI:0.06~0.29,P <0.05)、新发器官衰竭的发生率(OR=0.26,95%CI:0.12~0.54,P <0.05)、胰瘘发生率(OR=0.09,95%CI:0.03~0.28,P <0.05)及切口疝的发生率(OR=0.10,95%CI:0.01~0.85,P <0.05),并且缩短了住院时间(MD=-17.72,95%CI:-21.30~-14.13,P <0.05),而ETA并没有增加出血(OR=0.76,95%CI:0.36~1.61,P>0.05)和穿孔发生率(OR=0.56,95%CI:0.25~1.23,P>0.05)。结论 ETA治疗INP是安全可行的,而且具有死亡率、术后并发症率低和住院时间短等优势,有望成为治疗INP的首选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坏死性胰腺炎 内镜治疗 内镜经胃手术 外科手术 META分析
下载PDF
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不同类型样本EGFR基因突变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邹琳 兰建云 +4 位作者 宋曙 邵伟伟 李蕾 徐娟娟 胥传海 《江苏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19年第5期436-440,450,共6页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患者不同类型样本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基因突变状态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扩增阻滞突变(amplification refractory mutation system,Arms)-荧光定量PCR(QPCR)、超级(super)A...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患者不同类型样本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基因突变状态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扩增阻滞突变(amplification refractory mutation system,Arms)-荧光定量PCR(QPCR)、超级(super)Arms-QPCR分别检测NSCLC石蜡组织、细胞学涂片及外周血中EGFR基因突变状态,同时分析EGFR、19号外显子缺失(E19-DEL)、21号外显子L858R(E21-L858R)点突变与患者的性别、年龄、样本类型的相关性。结果:705例NSCLC患者中EGFR突变率为52.06%(367/705),与患者的性别、年龄和样本类型有关;女性患者突变率(67.69%)显著高于男性(38.68%,χ^2=59.06,P<0.01),年龄≤60岁(58.23%)高于年龄>60岁(48.93%,χ^2=5.45,P<0.05),石蜡组织样本的突变率(53.77%)显著高于细胞学涂片(47.62%)、外周血样本(28.13%,χ^2=8.56,P<0.01)。E19-DEL突变率为46.87%(172/367),女性患者(32.31%)显著高于男性(17.63%,χ^2=20.5,P<0.01),年龄≤60岁(29.11%)明显高于>60岁(22.01%,χ^2=4.31,P<0.05)。E21-L858R突变率为39.78%(146/367),女性患者(28.62%)显著高于男性(13.95%,χ^2=22.95,P<0.01),石蜡组织(22.30%)明显高于细胞学涂片(12.70%)、外周血样本(6.25%,χ^2=7.47,P<0.05)。结论:不同类型样本EGFR基因突变状态存在差异,临床医师应正确送样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扩增阻滞突变 基因突变
下载PDF
随访门诊HIV暴露后预防就诊者艾滋病知信行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何娟 龙海 +4 位作者 唐燕 宋稣 徐磊 吴茗芳 杨惠雯 《当代医药论丛》 2023年第11期1-4,共4页
目的:了解贵阳市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暴露后预防门诊就诊者艾滋病的知信行(KAP)现状,并探讨其影响因素,为艾滋病随访门诊开展相关健康教育工作提供基础数据。方法:选择2019年6月至2020年6月在贵阳市公共卫生救治中心艾滋病随访门诊寻... 目的:了解贵阳市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暴露后预防门诊就诊者艾滋病的知信行(KAP)现状,并探讨其影响因素,为艾滋病随访门诊开展相关健康教育工作提供基础数据。方法:选择2019年6月至2020年6月在贵阳市公共卫生救治中心艾滋病随访门诊寻求HIV暴露后预防的就诊者100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暴露后就诊者的人口学特征和艾滋病相关知识、信念(态度)、行为两部分内容以及获得相关艾滋病知识的途径进行调查。结果:1000例研究对象对艾滋病知识的总体知晓率为91.5%;不同年龄、文化程度、暴露途径及婚姻状况人群对艾滋病知识的知晓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性别、职业、月收入及民族人群对艾滋病知识的知晓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对象艾滋病知识的获取途径包括互联网、电视、宣传材料和医务人员、咨询服务等。1000例就诊者艾滋病相关积极态度总体持有率为70.2%,艾滋病相关健康行为总体形成率为67.1%;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就诊者年龄、文化程度是其知识、信念(态度)、行为的主要影响因素(P<0.05)。结论:需加大随访门诊HIV暴露后预防就诊者艾滋病健康教育宣教力度,促进高危人群持有积极的信念(态度),采取健康的生活方式,减少HIV的传播,从而对艾滋病进行有效防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暴露后预防 艾滋病 就诊者 知信行 影响因素
下载PDF
Linked color imaging vs Lugol chromoendoscopy for esophageal squamous cell cancer and precancerous lesion screening: A noninferiority study
6
作者 Zi-Xin Wang Long-song Li +15 位作者 song su Jin-Ping Li Bo Zhang Nan-Jun Wang Sheng-Zhen Liu Sha-Sha Wang Shuai Zhang Ya-Wei Bi Fei Gao Qun Shao Ning Xu Bo-Zong Shao Yi Yao Fang Liu En-Qiang Linghu Ning-Li Chai 《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SCIE CAS 2023年第12期1899-1910,共12页
BACKGROUND Lugol chromoendoscopy(LCE)has served as a standard screening technique in high-risk patients with esophageal cancer.Nevertheless,LCE is not suitable for general population screening given its side effects.L... BACKGROUND Lugol chromoendoscopy(LCE)has served as a standard screening technique in high-risk patients with esophageal cancer.Nevertheless,LCE is not suitable for general population screening given its side effects.Linked color imaging(LCI)is a novel image-enhanced endoscopic technique that can distinguish subtle differences in mucosal color.AIM To compare the diagnostic performance of LCI with LCE in detecting esophageal squamous cell cancer and precancerous lesions and to evaluate whether LCE can be replaced by LCI in detecting esophageal neoplastic lesions.METHODS In this prospective study,we enrolled 543 patients who underwent white light imaging(WLI),LCI and LCE successively.We compared the sensitivity and specificity of LCI and LCE in the detection of esophageal neoplastic lesions.Clinicopathological features and color analysis of lesions were assessed.RESULTS In total,43 patients(45 neoplastic lesions)were analyzed.Among them,36 patients(38 neoplastic lesions)were diagnosed with LCI,and 39 patients(41 neoplastic lesions)were diagnosed with LCE.The sensitivity of LCI was similar to that of LCE(83.7%vs 90.7%,P=0.520),whereas the specificity of LCI was greater than that of LCE(92.4%vs 87.0%,P=0.007).The LCI procedure time in the esophageal examination was significantly shorter than that of LCE[42(34,50)s vs 160(130,189)s,P<0.001].The color difference between the lesion and surrounding mucosa in LCI was significantly greater than that observed with WLI.However,the color difference in LCI was similar in different pathological types of esophageal squamous cell cancer.CONCLUSION LCI offers greater specificity than LCE in the detection of esophageal squamous cell cancer and precancerous lesions,and LCI represents a promising screening strategy for general populat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inked color imaging Lugol chromoendoscopy Esophageal squamous cell cancer Precancerous lesions Color difference
下载PDF
延续性护理对门诊HIV/AIDS患者焦虑抑郁及服药依从性的影响研究
7
作者 何娟 龙海 +4 位作者 唐燕 宋稣 赵燕 余陈 杨惠雯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21年第20期25-28,共4页
目的探究延续性护理对门诊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艾滋病(AIDS)患者焦虑抑郁及服药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1—12月在我院感染科出院后在艾滋病专科门诊接受抗病毒治疗的HIV/AIDS患者38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 目的探究延续性护理对门诊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艾滋病(AIDS)患者焦虑抑郁及服药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1—12月在我院感染科出院后在艾滋病专科门诊接受抗病毒治疗的HIV/AIDS患者38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9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延续性护理,均持续护理6个月.比较两组焦虑抑郁情绪、服药依从性、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前,两组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比较,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SDS、SAS评分分别为(41.17±1.34)分、(39.73±2.65)分,均低于对照组,服药依从性为95.26%,高于对照组的83.68%,护理满意度为92.11%,高于对照组的81.05%,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延续性护理能够有效缓解门诊HIV/AIDS患者焦虑抑郁心理,提高抗病毒治疗服药依从性,且具有较高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延续性护理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艾滋病 焦虑 抑郁 服药依从性 护理满意度
下载PDF
人工智能的回顾与展望 被引量:33
8
作者 吴飞 阳春华 +13 位作者 兰旭光 丁进良 郑南宁 桂卫华 高文 柴天佑 钱锋 李德毅 潘云鹤 韩军伟 付俊 刘克 宋苏 吴国政 《中国科学基金》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243-250,共8页
基于第194期"双清论坛",本文分析了我国人工智能发展和人工智能助力制造业优化升级面临的挑战问题,从脑启发计算、人工智能基础前沿和流程制造业智能化三个方面总结了近5年主要研究进展,探讨了未来5年前沿研究领域和科学基金... 基于第194期"双清论坛",本文分析了我国人工智能发展和人工智能助力制造业优化升级面临的挑战问题,从脑启发计算、人工智能基础前沿和流程制造业智能化三个方面总结了近5年主要研究进展,探讨了未来5年前沿研究领域和科学基金重点资助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认知 神经记忆 非完全信息 流程制造 智能化
原文传递
区块链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建议 被引量:19
9
作者 刘哲 郑子彬 +1 位作者 宋苏 张兆田 《中国科学基金》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7-11,共5页
本文从区块链可扩展性、安全与隐私保护、区块链监管审计及智能合约开发与保障四个方面分析总结了区块链当前存在的问题,阐述了解决相关问题需要研究的基础理论和关键技术;进一步探讨了区块链技术的发展趋势和影响;最后给出了对策建议。
关键词 前沿信息技术 区块链 关键技术 发展趋势 对策建议
原文传递
施孕可辅助授精系统治疗男性不育症的多中心、前瞻性、开放、自身对照、随机交叉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田汝辉 叶臻 +14 位作者 郭通航 孙红芳 吴煜 周莉娜 纪晓宁 陈冬丽 宋苏 孙晓科 王一洲 薛云婧 周慧 胡斌 栾红兵 熊承良 李铮 《中华生殖与避孕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734-740,共7页
目的与自然性交法比较,评价施孕可辅助授精系统治疗不育症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采用多中心、开放、自身对照、随机交叉的试验设计方法,分析了2017年7月至2018年9月期间在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生殖医... 目的与自然性交法比较,评价施孕可辅助授精系统治疗不育症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采用多中心、开放、自身对照、随机交叉的试验设计方法,分析了2017年7月至2018年9月期间在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生殖医学中心和安徽省立医院就诊的无法自然妊娠的57对不育症夫妇,采用自身对照的方法,对比前后两个排卵期中使用本辅助授精系统方法与自然性交方法的差异。符合入组条件的患者夫妇应用随机信封法来决定使用上述两种治疗方法的先后顺序。其中A类29对夫妇,第一个月的排卵期使用辅助授精系统的治疗方法,第二个月的排卵期使用自然性交法;B类28对夫妇,第一个月的排卵期使用自然性交法,第二个月的排卵期使用辅助授精系统的治疗方法。所有完成辅助授精系统的夫妇的资料汇总为试验组数据,同时完成自然性交的夫妇的资料汇总为对照组数据,进行自身对照比较,采用妇科阴道检查、白带常规检查、性交后试验对宫颈管内活动精子数量评分、妊娠率比较等方法验证本辅助授精系统应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结果本研究完成试验的有效受试者共54对,其中A类26对夫妇,B类28对夫妇。有效性评价方面,性交后试验结果显示,试验组活动精子评分值为6.11±3.00,对照组活动精子评分值为1.22±0.79,试验组的活动精子评分值是对照组的5倍(P<0.001),明显优于对照组。受试者中有7例使用本辅助授精系统后成功妊娠,妊娠率为13.0%;其中6例已生育健康子代,1例自然流产,无受试者采用自然性交法后妊娠。安全性评价方面,试验组和对照组阴道一般妇科检查及阴道白带常规检查结果显示,试验组与对照组检查结果无差异。完成试验的54对有效受试者均能顺利使用本辅助授精系统放置含有精液的储精囊并在6 h内使用拉线顺利取出,无明显不适。结论施孕可辅助授精系统有效治疗不育症,显著提高进入宫颈内的前向运动精子数量,显著提高妊娠率。安全无创、简便易行,患者可轻松自行操作,能够满足临床应用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辅助授精系统 男性不育症 有效性 安全性
原文传递
竹纤维素增强复合膜的制备及性能 被引量:7
11
作者 陈红艳 宋苏 +1 位作者 李青青 袁永丽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121-127,共7页
为扩大竹纤维素的利用范围,以竹材加工废弃物为原料,研制竹纤维素增强复合膜绿色食品包装材料。采用硫酸水解和超声波辅助法制备竹纤维素,将其作为增强材料分别与壳聚糖和羧甲基纤维素制备成2种复合膜。通过扫描电镜(SEM)及傅立叶红外光... 为扩大竹纤维素的利用范围,以竹材加工废弃物为原料,研制竹纤维素增强复合膜绿色食品包装材料。采用硫酸水解和超声波辅助法制备竹纤维素,将其作为增强材料分别与壳聚糖和羧甲基纤维素制备成2种复合膜。通过扫描电镜(SEM)及傅立叶红外光谱(FT-IR)分析,发现竹纤维素形状为棒状,直径约为500 nm,长度为500~600μm,而且其红外谱图显示具有纤维素的特征官能团结构。对壳聚糖-竹纤维复合膜和羧甲基纤维素-竹纤维复合膜的物理性能进行测试,结果表明:复合膜的表面粗糙程度随竹纤维素含量增加而增大,并且复合膜的透湿性能和透光性能也会降低。2种复合膜的力学性能测试结果为:随着竹纤维素的加入量增加,复合膜的拉伸强度增加,复合膜拉伸模量提高,而复合膜的断裂伸长率降低,说明竹纤维素可以作为一种较好的增强材料使用。竹纤维素的加入对壳聚糖-竹纤维复合膜物理性能的改善更明显,壳聚糖-竹纤维复合膜有望作为食品包装材料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竹纤维素 竹材剩余物 壳聚糖 羧甲基纤维素 膜性能
原文传递
新型Fe_(80.5)Si_(7.2)B_(12.3)非晶合金带材的退火工艺与磁性能 被引量:4
12
作者 宋苏 陈文智 +4 位作者 张广强 郑伟 张迁 邢彦兴 周少雄 《金属热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04-108,共5页
研究了新型Fe_(80.5)Si_(7.2)B_(12.3)非晶合金带材在不同退火工艺下的磁性能及磁损耗特性,并与传统的铁基非晶合金Fe_(80)Si_(9)B_(11)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新型Fe_(80.5)Si_(7.2)B_(12.3)非晶合金带材比Fe_(80)Si_(9)B_(11)具有更高... 研究了新型Fe_(80.5)Si_(7.2)B_(12.3)非晶合金带材在不同退火工艺下的磁性能及磁损耗特性,并与传统的铁基非晶合金Fe_(80)Si_(9)B_(11)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新型Fe_(80.5)Si_(7.2)B_(12.3)非晶合金带材比Fe_(80)Si_(9)B_(11)具有更高的饱和磁感应强度,在励磁磁场强度为3500 A/m下其磁通密度值为1.607 T;在f=50 Hz、Bm=1.4 T下,经无磁场退火处理后其磁损耗高于Fe_(80)Si_(9)B_(11),达到0.411 W/kg;经纵磁退火后磁损耗与Fe_(80)Si_(9)B_(11)基本相当,其值为0.197 W/kg;经横磁退火后损耗仅为0.175 W/kg低于Fe_(80)Si_(9)B_(11),而且初始磁导率和恒磁导率均优于Fe_(80)Si_(9)B_(11);新型Fe_(80.5)Si_(7.2)B_(12.3)非晶合金带材的最佳退火温度区间(360~400℃)与Fe_(80)Si_(9)B_(11)相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饱和磁感应强度 非晶合金 磁场退火 软磁性能 磁损耗
原文传递
高饱和磁感Fe_(82)Si_(3.8)B_(13.9)C_(0.3)非晶铁芯的退火及浸漆工艺 被引量:1
13
作者 宋苏 陈文智 +4 位作者 张广强 刘洋 郑伟 张迁 周少雄 《金属热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61-66,共6页
研究了不同磁场退火和浸漆固化工艺对Fe_(82)Si_(3.8)B_(13.9)C_(0.3)非晶合金环形铁芯损耗和磁性能的影响,并与1K101合金铁芯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与1K101合金相比,Fe82Si3.8B(13.9C0.3合金铁芯的最佳退火温度低于1K101合金,其中纵磁... 研究了不同磁场退火和浸漆固化工艺对Fe_(82)Si_(3.8)B_(13.9)C_(0.3)非晶合金环形铁芯损耗和磁性能的影响,并与1K101合金铁芯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与1K101合金相比,Fe82Si3.8B(13.9C0.3合金铁芯的最佳退火温度低于1K101合金,其中纵磁退火时达到最低,为330℃。纵磁退火Fe_(82)Si_(3.8)B_(13.9)C_(0.3)合金铁芯有着更高的饱和磁感应强度,B_(3500 A/m)=1.611 T。经350℃无磁场退火处理后,Fe_(82)Si_(3.8)B_(13.9)C_(0.3)合金铁芯的损耗P50 Hz,1.4 T=0.360 W/kg,稍高于1K101合金;经330℃纵磁退火处理后,Fe_(82)Si_(3.8)B_(13.9)C_(0.3)合金铁芯的损耗P50 Hz,1.4 T=0.257 W/kg,也高于1K101合金;经350℃横磁退火处理后损耗P50 Hz,1.4 T=0.163 W/kg,低于1K101合金。纵磁退火Fe-82Si3.8B-13.9C0.3合金铁芯经浸漆固化处理后,磁通密度B800 A/m=1.341 T,比纵磁退火1K101合金浸漆固化铁芯高15%;纵磁退火且浸漆的Fe_(82)Si_(3.8)B_(13.9)C_(0.3)合金铁芯损耗低于1K101合金浸漆铁芯,且随着频率升高优势更加明显;当频率大于1000 Hz时,纵磁退火且浸漆的Fe_(82)Si_(3.8)B_(13.9)C_(0.3)合金铁芯的损耗值低于未浸漆铁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饱和磁感应强度 非晶铁芯 磁场退火 浸漆固化 软磁性能 损耗
原文传递
补充维生素D与体外受精/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胚胎移植周期结局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宋苏 苏萍 +1 位作者 邹敏 陈烊姣 《中国计划生育和妇产科》 2022年第2期60-64,共5页
目的探讨对维生素D缺乏的不孕症女性进行维生素D补充与体外受精/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胚胎移植(in-vitro fertilization/intracytoplasmic sperm injection-embryo transplantation, IVF/ICSI-ET)周期结局的关系。方法选择2019年1月至202... 目的探讨对维生素D缺乏的不孕症女性进行维生素D补充与体外受精/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胚胎移植(in-vitro fertilization/intracytoplasmic sperm injection-embryo transplantation, IVF/ICSI-ET)周期结局的关系。方法选择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生殖医学中心接受IVF/ICSI-ET治疗的325例不孕症女性。将维生素D缺乏的18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90例)常规服用复合维生素;B组(90例)在服用复合维生素基础上补充维生素D滴剂。追访两组获卵数、优胚数、胚胎着床率、临床妊娠率、早期流产率及活产率的情况。结果 (1)维生素D缺乏现象在不孕女性中普遍存在,血清中维生素D缺乏患者有180例,占比55.39%;(2)两组间平均年龄、不孕年限、体质量指数、基础卵泡刺激素、黄体生成素、雌二醇、抗苗勒氏管激素等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Gn天数、Gn总用量、扳机日血清LH水平、E;值、孕酮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两组间平均获卵数、平均优胚数比较[(12.80 vs 11.69)枚、(4.16 vs 4.44)枚],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胚胎种植率(41.66%vs 33.00%)、临床妊娠率(64.29%vs 50.00%)、活产率(47.62%vs 36.00%)均高于A组,早期流产率相似(18.52%vs 20.00%),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维生素D缺乏的不孕女性,IVF/ICSI-ET周期结局没有明显差异,进行维生素D补充后,具有更高的胚胎种植率、临床妊娠率、活产率。补充维生素D可能有益于改善其IVF/ICSI-ET周期结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生素D缺乏 补充维生素D 周期结局 妊娠率
原文传递
三重四极杆复合线性离子阱质谱法测定水产品中18种喹诺酮类药物残留 被引量:2
15
作者 范广宇 乔柱 +4 位作者 王毅谦 宋苏 孟祥龙 徐文科 李晓明 《食品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306-312,共7页
文章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复合线性离子阱质谱法快速筛查测定水产品中18种喹诺酮类药物残留的方法。样品用1%乙酸乙腈提取,正己烷除脂净化,甲醇和0.1%甲酸溶液流动相梯度洗脱,经C色谱柱分离,以分段多反应监测触发增强子离子扫... 文章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复合线性离子阱质谱法快速筛查测定水产品中18种喹诺酮类药物残留的方法。样品用1%乙酸乙腈提取,正己烷除脂净化,甲醇和0.1%甲酸溶液流动相梯度洗脱,经C色谱柱分离,以分段多反应监测触发增强子离子扫描(Scheduled MRMIDA-EPI)采集,同时获得定量离子对色谱图和定性的二级扫描质谱图,并采用内标法定量。结果表明,18种喹诺酮类药物在0.5~50μg/L线性关系良好(r^(2)>0.995),检出限为0.2μg/kg,定量限为0.5μg/kg,在0.5、1、5μg/kg 3个添加水平下回收率为76%~105%,相对标准偏差为1.7%~17.4%(n=6)。方法简单、高效、定性准确,可以用于水产品中18种喹诺酮类残留同时筛查和确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产品 喹诺酮 三重四极杆复合线性离子阱质谱 筛查 确证
原文传递
多国猴痘病情流行的相关研究进展
16
作者 苏松 邹昊辰 乔红梅 《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1135-1140,共6页
猴痘是由猴痘病毒引起的人畜共患性疾病,在人类中可导致类天花样改变。猴痘一直在中非和西非国家流行,非洲大陆以外地区感染患者很少见。2022年5月以来,欧洲、美洲和澳大利亚等国家暴发了前所未有的人类猴痘病例和聚集性病例,多国的暴... 猴痘是由猴痘病毒引起的人畜共患性疾病,在人类中可导致类天花样改变。猴痘一直在中非和西非国家流行,非洲大陆以外地区感染患者很少见。2022年5月以来,欧洲、美洲和澳大利亚等国家暴发了前所未有的人类猴痘病例和聚集性病例,多国的暴发引起了全球关注。目前对猴痘的流行程度、传播途径及再现原因尚不清楚。针对于猴痘病例的快速上升,本文就猴痘的流行病学变化、暴发原因、临床特征及治疗手段进行综述,以明确流行背景及传播特点,提高对疾病的认识,为尽早予以预防以及制定诊治措施提供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行程度 暴发原因 流行病学 西非国家 非洲大陆 猴痘 诊治措施 传播特点
原文传递
DSPE-LC-MS/MS法测定泥鳅中16种喹诺酮类药物残留
17
作者 唐秀 范广宇 +3 位作者 宋苏 梁夏夏 王文彬 姚燕林 《食品工业》 CAS 2021年第9期274-278,共5页
采用分散固相萃取的前处理技术,旨在建立一种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同时检测泥鳅中16种喹诺酮类药物残留的方法。以2%(V/V)的乙酸-乙腈溶液为提取剂,提取液浓缩后经N-丙基乙二胺(PSA)净化,采用ACE C18柱分离,以0.1%(V/V)的甲酸水溶液和... 采用分散固相萃取的前处理技术,旨在建立一种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同时检测泥鳅中16种喹诺酮类药物残留的方法。以2%(V/V)的乙酸-乙腈溶液为提取剂,提取液浓缩后经N-丙基乙二胺(PSA)净化,采用ACE C18柱分离,以0.1%(V/V)的甲酸水溶液和甲醇为流动相梯度洗脱,电喷雾离子源正离子多反应监测模式测定,内标法定量。结果表明, 16种喹诺酮类药物在0.1~20μg/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2>0.995),检出限为0.1~0.3μg/kg,定量限为0.2~1.0μg/kg,样品加标水平分别为1, 2和10倍定量限,回收率范围为60.0%~112.2%,相对标准偏差为1.6%~13.3%(n=6)。建立的方法可以用于泥鳅中16种喹诺酮类药物的同时检测,具有简便、快速、准确、灵敏度高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散固相萃取 泥鳅 喹诺酮 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