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青藏高原东缘晚新生代成都盆地物源分析与水系演化 被引量:38
1
作者 李勇 黎兵 +5 位作者 steffen d densmoreAL RichardsonNJ 周荣军 Ellis M A 张毅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309-320,共12页
成都盆地位于青藏高原东缘,夹于龙门山与龙泉山之间,盆地中充填了3.6M a以来的大邑砾岩、雅安砾石层和晚更新世—全新世砾石层,其物源均来源于盆地西侧的龙门山,具横向水系和单向充填的特征。本次以物源区分析作为切入点,以岷江和青衣... 成都盆地位于青藏高原东缘,夹于龙门山与龙泉山之间,盆地中充填了3.6M a以来的大邑砾岩、雅安砾石层和晚更新世—全新世砾石层,其物源均来源于盆地西侧的龙门山,具横向水系和单向充填的特征。本次以物源区分析作为切入点,以岷江和青衣江水系为重点,采用砾岩成分分析、砂岩岩屑成分分析、重矿物分析和砾石的地球化学分析等基本方法,开展青藏高原东缘晚新生代以来的古水系重建工作,研究结果表明,成都盆地主要有两个物源区,其中成都盆地北部的都江堰街子场、崇州白塔山、大邑白岩沟、大邑氮肥厂、彭州丁家湾、彭州葛仙山等剖面中的砾石层在碎屑成分、重矿物和花岗岩砾石的地球化学成分等方面相似,应为古岷江的产物,而其与现代岷江在砾岩成分和重矿物特征等方面的差异性则表明古岷江可能存在改道的现象;成都盆地南部的庙坡剖面和熊坡东剖面中的砾石层在碎屑成分、重矿物和花岗岩砾石的地球化学成分等方面相似,应为古青衣江的产物,但其流向却与现代青衣江的流向不同,表明熊坡背斜是在大邑砾岩沉积之后隆起的,它的隆起迫使古青衣江改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源分析 水系演化 晚新生代 成都盆地 龙门山 青藏高原东缘
下载PDF
大肠埃希菌临床菌株对氟喹诺酮类的耐药机制 被引量:2
2
作者 Morgan-Linnell SK Becnel Boyd L +2 位作者 steffen d 袁瑾懿 王明贵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CAS 2010年第3期193-193,共1页
关键词 氟喹诺酮类药物 大肠埃希菌 临床菌株 耐药机制 多重药物外排泵 染色体突变 DNA旋转酶 流行病学信息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