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胶东金地球化学背景研究 被引量:12
1
作者 陈玉民 曾庆栋 +4 位作者 孙之夫 王昭坤 范宏瑞 肖风利 褚少雄 《黄金科学技术》 CSCD 2019年第6期791-801,共11页
胶东金矿集区形成于早白垩世构造体制转折期,具有大规模爆发成矿特征,是世界上重要的金矿集中区之一。针对胶东金矿集区成矿物质来源这一科学问题,采用Au元素地球化学分析法系统分析该区地表和深钻样品,揭示该区金的地球化学背景特征,... 胶东金矿集区形成于早白垩世构造体制转折期,具有大规模爆发成矿特征,是世界上重要的金矿集中区之一。针对胶东金矿集区成矿物质来源这一科学问题,采用Au元素地球化学分析法系统分析该区地表和深钻样品,揭示该区金的地球化学背景特征,为探讨该区Au元素高强度巨量堆积的成矿作用机制提供地球化学场制约。结果显示:地表胶东群变质岩具有中部高(金丰度均值为1.35×10^-9)、东部及西部低(金丰度均值分别为0.95×10^-9和0.76×10^-9)的地球化学背景场特征;深钻岩石样品的金丰度均值均低于大陆地壳克拉克值及华北地台大陆地壳的金丰度平均值,同样显示亏损地球化学背景场特征。因此,在胶东金矿集区存在金的地球化学亏损场,结合矿区内围岩中普遍存在的热液活动迹象,认为胶东群和中生代花岗岩可能为胶东金矿的形成提供了部分成矿物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化学背景场 金丰度 物质来源 金矿集区 深钻样品 胶东
下载PDF
门诊过敏性鼻炎患者嗅觉障碍的调查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张丽川 李希平 +5 位作者 胡春华 韩星雨 孙智甫 姚淋尹 孙敬武 魏永祥 《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CSCD 2019年第8期410-414,共5页
目的调查门诊确诊为过敏性鼻炎(AR)患者嗅觉障碍的发病情况及影响因素。方法前瞻性选取2018年于我院门诊进行诊治的血清sIgE阳性的AR患者106例,排除已经应用局部或全身抗过敏药物治疗的患者,排除上呼吸道感染和鼻内镜下确定合并鼻息肉... 目的调查门诊确诊为过敏性鼻炎(AR)患者嗅觉障碍的发病情况及影响因素。方法前瞻性选取2018年于我院门诊进行诊治的血清sIgE阳性的AR患者106例,排除已经应用局部或全身抗过敏药物治疗的患者,排除上呼吸道感染和鼻内镜下确定合并鼻息肉的患者。对所有入组患者询问过敏病程,记录日常生活质量评分、睡眠相关评分、过敏症状评分、鼻内镜下鼻腔症状评分。并对所有患者行鼻一氧化氮、呼出气一氧化氮、Sniffin’sticks嗅觉功能检测、化学感觉诱发电位检测、味觉功能检测、鼻阻力和声反射鼻腔测量检查。结果 106例AR患者中,检出嗅觉减退患者30例(28.3%),失嗅患者20例(18.9%)。将AR患者分成单一过敏原组48例(45.3%)和多种过敏原组58例(54.7%),发现多种过敏原组患者的日常生活质量评分、睡眠质量评分、过敏症状评分较单一过敏原组较重(P<0.05),并且多种过敏原组的嗅觉诱发电位P2波潜伏期较单一过敏原组延长(P=0.005)。两组之间味觉功能没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结论门诊AR患者中嗅觉功能障碍的检出率约47.1%,以嗅觉减退为主,AR患者的嗅觉功能受过敏原种类多少及疾病严重程度的影响,临床诊治AR时应重视嗅觉功能的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炎 变应性 常年性 鼻炎 变应性 季节性 嗅觉障碍 诱发电位 味觉 嗅棒
下载PDF
胶东西岭金矿床地质特征与金的赋存状态 被引量:10
3
作者 孙之夫 冯涛 +9 位作者 胡跃亮 柏瑞 张子衿 马盛钧 贾飞 王俊洁 曾庆栋 俞炳 范宏瑞 吴金检 《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24-36,共13页
西岭金矿床是胶东金矿集区内近来新发现的超大型破碎蚀变岩型金矿床(475吨@4.56 g/t),位于著名的三山岛金矿床的东侧。本文在详实的野外地质观察的基础上,系统介绍了西岭金矿床的基础地质特征,并运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观察,结合电子... 西岭金矿床是胶东金矿集区内近来新发现的超大型破碎蚀变岩型金矿床(475吨@4.56 g/t),位于著名的三山岛金矿床的东侧。本文在详实的野外地质观察的基础上,系统介绍了西岭金矿床的基础地质特征,并运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观察,结合电子探针分析,系统研究了西岭金矿床金的赋存状态。西岭金矿床大量金矿物(银金矿和自然金)主要赋存在Ⅱ阶段石英-黄铁矿和Ⅲ阶段灰石英-多金属硫化物脉中。西岭金矿床金矿物主要有晶隙金、裂隙金和包体金三种赋存状态,以晶隙金为主。金的主要载体矿物为黄铁矿,次为石英、黄铜矿和方铅矿等。金矿物粒度大小包括粗粒金、中粒金、细粒金和微粒金,以细粒-微粒为主。金矿物形态有粒状、叶片状、线状、钩状、枝杈状和哑铃状等,以粒状为主。金矿物成分以Au和Ag为主,含微量的Cu、Cr、Fe、Ni、Te、S等元素。金成色为685~831,以银金矿为主,含少量自然金。综合地质和地球化学特征,西岭金矿床为蚀变岩型金矿床,是由早白垩世中温岩浆热液充填-交代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东金矿集区 西岭金矿床 电子探针分析 金赋存状态 地质特征
下载PDF
胶东西北部重要金成矿断裂带特征 被引量:4
4
作者 肖风利 曾庆栋 +3 位作者 马凤山 王昭坤 孙之夫 孙宗峰 《黄金科学技术》 CSCD 2018年第4期396-405,共10页
胶东地区已累计探明金资源储量超过4 500 t,成为世界级重要的金矿集区之一。该地区发育蚀变岩型、石英脉型和层间破碎带型金矿,受区域主干断裂、次级断裂及盆地边滑动断裂的控制,其中蚀变岩型金矿是区内最重要的金矿类型。胶东西北部已... 胶东地区已累计探明金资源储量超过4 500 t,成为世界级重要的金矿集区之一。该地区发育蚀变岩型、石英脉型和层间破碎带型金矿,受区域主干断裂、次级断裂及盆地边滑动断裂的控制,其中蚀变岩型金矿是区内最重要的金矿类型。胶东西北部已发现的超大型金矿均受胶西北三山岛、焦家和招平3条主干断裂的控制,3条主干断裂控制的金矿资源量已超过3 300 t。这3条主干断裂阶段活动明显:早阶段发生韧性剪切变形作用,形成韧性剪切带,由糜棱岩和糜棱岩化岩石组成;中阶段发生脆性变形作用,形成碎裂岩(化)带;晚阶段为挤压变形,形成断层泥。金矿成矿与中期脆性变形密切相关,金矿化赋存于主干断裂带中碎裂(角砾)岩带发育部位。研究表明,3条主干断裂深部仍具有巨大的找矿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东西北部 蚀变岩型金矿 超大型 金矿集区 三山岛断裂 焦家断裂 招平断裂 构造叠加
下载PDF
Ficolin通过激活补体加重poly(I:C)联合LPS诱导的急性肺脏损伤 被引量:2
5
作者 胡子琪 吴旭 +4 位作者 姚朵朵 李燕秀 孙志夫 王玺 张须龙(指导)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4期1665-1670,共6页
目的:探究纤维胶凝素(ficolin)在poly(I:C)联合LPS刺激诱导的急性肺损伤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6~8周龄SPF级C57BL/6小鼠和ficolin基因敲除小鼠分别随机分组,连续2 d滴鼻50μg/d poly(I:C),然后50μg/d滴鼻LPS 1 d,构建poly(I:C)和LPS联... 目的:探究纤维胶凝素(ficolin)在poly(I:C)联合LPS刺激诱导的急性肺损伤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6~8周龄SPF级C57BL/6小鼠和ficolin基因敲除小鼠分别随机分组,连续2 d滴鼻50μg/d poly(I:C),然后50μg/d滴鼻LPS 1 d,构建poly(I:C)和LPS联合刺激诱导的急性肺损伤小鼠模型,单独刺激或滴鼻PBS为对照组;HE染色检测肺组织病理变化;流式细胞术检测每组小鼠肺组织中性粒细胞和巨噬细胞的比例变化;Western blot检测每组小鼠肺组织和RAW264.7细胞中C3的表达变化和活化情况。结果:成功建立了poly(I:C)联合LPS刺激诱导的急性肺损伤小鼠模型。联合刺激组小鼠肺脏病理损伤加重,肺泡融合和弥漫性损伤,大量炎症细胞浸润;其中中性粒细胞和间质巨噬细胞比例显著提高,肺泡巨噬细胞比例显著降低。联合刺激增加小鼠肺组织和RAW264.7细胞中补体C3的表达和酶解活化,而敲除ficolin可明显降低联合刺激诱导的C3活化,并减少间质巨噬细胞募集和肺泡巨噬细胞耗竭,改善急性肺损伤。结论:Ficolin可通过激活补体加重poly(I:C)联合LPS刺激介导的肺脏炎症和急性肺损伤,是重症肺炎潜在的治疗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oly(I:C) LPS 补体活化 C3 FICOLIN
下载PDF
Analysis of surface orange peel of aluminum-alloy automobile sheet by using of EBSD and X-ray diffraction 被引量:7
6
作者 Ma Mingtu sun zhifu +2 位作者 Wang Zhiwen Lu Hongzhou Zhou Mingbo 《Engineering Sciences》 EI 2012年第6期7-11,37,共6页
The formation cause of orange peel of aluminum-alloy automotive sheet after tensile deformation was analysed by using X-ray diffraction and electron back-scattered diffraction(EBSD).The test results showed that format... The formation cause of orange peel of aluminum-alloy automotive sheet after tensile deformation was analysed by using X-ray diffraction and electron back-scattered diffraction(EBSD).The test results showed that formation cause of surface orange peel after tensile deformation related to product texture and nonuniform deformation during the tensile process.The grain size has significant effect on deformation uniform and texture formation.Coarse grains were easy to produce nonuniform deformation and texture,which would produce surface orange peel after tensile deform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UMINUM-ALLOY automotive sheet orange peel TEXTURE EBSD X-ray diffraction
下载PDF
黄金地质绿色勘查方法与实践 被引量:26
7
作者 孙之夫 游鲁南 +2 位作者 王林钢 所建成 李浩伟 《探矿工程(岩土钻掘工程)》 2019年第4期1-6,共6页
实现绿色勘查,是全国地勘单位必须面对并亟待破解的难题和当务之急。山东黄金地质矿产勘查有限公司在山东省内率先积极探索和践行绿色勘查之路。首先编制了公司绿色勘查规划、制度、标准,然后在优选的绿色勘查示范项目中,采用"一... 实现绿色勘查,是全国地勘单位必须面对并亟待破解的难题和当务之急。山东黄金地质矿产勘查有限公司在山东省内率先积极探索和践行绿色勘查之路。首先编制了公司绿色勘查规划、制度、标准,然后在优选的绿色勘查示范项目中,采用"一基多孔"的优化设计,实行机台标准化管理,最大程度地减少占用土地;对XY-6B型钻机进行节能改造;对冲洗液循环系统的材料、结构、布置进行技术革新,强化废弃物管理,现场地面铺设环保土工布,四周设置隔音墙,杜绝施工对环境的污染。积累的经验具有一定的推广、借鉴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勘查 黄金地质 钻探 一基多孔 玻璃钢冲洗液循环系统 隔音墙
下载PDF
钾长石提钾技术进展 被引量:4
8
作者 张晓慢 雍倩禧 +3 位作者 祁梦瑶 孙枝富 曹佩一 彭伟军 《矿产保护与利用》 2020年第4期172-178,共7页
作为农业大国,可溶性钾矿资源短缺严重威胁了我国农业发展,因而利用储量丰富的难溶性钾矿提钾成为解决我国钾资源短缺的重要途径。本文介绍了难溶性钾长石提钾工艺技术研究现状,分类归纳了焙烧浸出法、压热法、低温分解法和微生物法在... 作为农业大国,可溶性钾矿资源短缺严重威胁了我国农业发展,因而利用储量丰富的难溶性钾矿提钾成为解决我国钾资源短缺的重要途径。本文介绍了难溶性钾长石提钾工艺技术研究现状,分类归纳了焙烧浸出法、压热法、低温分解法和微生物法在钾长石提钾综合利用方面的研究成果,最后阐述了钾长石提钾的研究前景,旨在为提钾工艺的研究提供一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钾长石 提钾 钾肥 尾渣综合利用
下载PDF
高浓度啤酒废水作为污水脱氮除磷工艺补充碳源的应用及经济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徐楠 赵静 +3 位作者 孙治富 董建强 臧海龙 顾瑞环 《净水技术》 CAS 2023年第4期103-110,共8页
全球性资源紧缺与资源节省空间不断收窄是当前社会面临的挑战之一,从废弃物中回收资源以缓解资源短缺压力一直以来是各个行业的研究热点。啤酒废水作为一种有机物浓度高且无毒无害的废水,在污水处理与资源化领域得到了广泛关注。文章以... 全球性资源紧缺与资源节省空间不断收窄是当前社会面临的挑战之一,从废弃物中回收资源以缓解资源短缺压力一直以来是各个行业的研究热点。啤酒废水作为一种有机物浓度高且无毒无害的废水,在污水处理与资源化领域得到了广泛关注。文章以青岛啤酒二厂为例,通过对啤酒生产过程中各个工序的废水水质分析,定向选择糖化工序中的高浓度有机废水作为污水生物处理过程中的反硝化外加碳源,补充到污水站AAO污水处理工艺中。试验结果表明,随着高浓度啤酒废水添加浓度的增加,总氮去除率增高,总磷去除率变化不明显;当外加碳源质量浓度为300 mg/L时,总氮平均去除率为85.51%,总磷平均去除率为71.65%,脱氮除磷效果较好。该研究不仅解决了污水生物处理和反硝化脱氮碳源不足的问题,也降低了啤酒企业的废水处理成本,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赢,为啤酒废水资源化方法的实际应用和进一步研究提供思路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啤酒废水 高浓度有机废水 热凝固物 资源回收 外加碳源 运行成本
下载PDF
The test device for heat friction coefficient of high strength steel 被引量:1
10
作者 sun zhifu Ma Mingtu +3 位作者 Ma Fangwu Guo Yihui Song Leifeng Yao Zaiqi 《Engineering Sciences》 EI 2012年第6期75-78,共4页
Using high strength steel and ultra-high strength steel in hot stamping and automobile parts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ways of the automobile lightweight,which is the development trend of automobiles currently.In t... Using high strength steel and ultra-high strength steel in hot stamping and automobile parts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ways of the automobile lightweight,which is the development trend of automobiles currently.In this paper, the development of test device for heat friction coefficient by high strength steel can provide important technical parameters for hot stamping process,making the right selection of equipment types,mold design,technology optimization,and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of lubrication medium of press forming.At the same time,the experiments indicate that the instrument has not only accurate test result but also good repeatabilit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utomobile lightweight modern automobile heat friction coefficient
下载PDF
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患者嗅觉障碍的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36
11
作者 张丽川 孙敬武 +5 位作者 胡春华 韩星雨 武大伟 孙智甫 姚淋尹 魏永祥 《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350-357,共8页
目的分析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chronic rhinosinusitis with nasal polyps,CRSwNP)患者嗅觉障碍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2018年就诊于北京安贞医院行内镜鼻窦手术治疗的CRSwNP患者88例,男性22例,女性66例,年龄(48.1±11.3)... 目的分析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chronic rhinosinusitis with nasal polyps,CRSwNP)患者嗅觉障碍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2018年就诊于北京安贞医院行内镜鼻窦手术治疗的CRSwNP患者88例,男性22例,女性66例,年龄(48.1±11.3)岁(±s,下同)。所有入选患者均于术前行Sniffin′Sticks嗅觉测试、Lund-Mackay评分及改良鼻窦CT嗅区评分、鼻阻力及声反射检查、血常规及血生化等实验室检测、血清特异性IgE检测;术中取鼻息肉组织进行嗜酸粒细胞计数。根据Sniffin′Sticks嗅觉测试结果将患者分成嗅觉功能正常组和嗅觉功能障碍组,两组之间进行临床基线资料比较,根据单因素分析结果,结合临床有意义的指标进一步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并初步建立CRSwNP嗅觉障碍的预测模型。设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88例CRSwNP患者中,嗅觉正常32例(36.4%),嗅觉障碍56例(63.6%),其中嗅觉下降40例(45.5%)、失嗅16例(18.2%)。单因素分析发现,两组间组织嗜酸粒细胞数、血嗜酸粒细胞百分比、血尿素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12.7[2.0,52.3]个/高倍视野(M[P25,P75],下同)比38.6[16.2,87.0]个/高倍视野、2.75[1.60,4.80]%比4.35[2.50,6.60]%、(5.56±1.15)mmol/L比(4.98±1.33)mmol/L,P值均<0.05];改良鼻窦CT嗅区评分、除窦口鼻道复合体评分外的Lund-Mackay评分的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发现,改良鼻窦CT双侧嗅区总分和血尿素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其中双侧嗅区总分是嗅觉功能的危险因素(OR=2.108,95%CI:1.407~3.159,P<0.001);一定浓度的血尿素是嗅觉功能的保护因素(OR=0.461,95%CI:0.240~0.884,P=0.020)。进一步研究发现,由组织嗜酸粒细胞计数、血嗜酸粒细胞百分比、改良鼻窦CT双侧嗅区总分、总吸气、血尿素组成的预测模型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AUC)的值为0.888(P<0.01),对CRSwNP嗅觉障碍预测效果较好。结论改良鼻窦CT嗅区评分与CRSwNP患者的嗅觉障碍密切相关,一定程度的血尿素升高可能对CRSwNP患者的嗅觉功能有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息肉 嗜酸粒细胞 嗅觉 鼻窦CT 尿素
原文传递
采用基于体素的形态测量学方法评价嗅觉功能减退患者脑体积的改变 被引量:5
12
作者 姚淋尹 郭怡辰 +3 位作者 占小俊 孙智甫 吴绍琴 魏永祥 《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414-418,共5页
目的 采用基于体素的形态测量学(voxel-based morphometry,VBM)方法评价嗅觉功能减退患者脑体积的变化,并探讨其与患者嗅觉功能减退程度、病程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2013-2016年就诊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的40... 目的 采用基于体素的形态测量学(voxel-based morphometry,VBM)方法评价嗅觉功能减退患者脑体积的变化,并探讨其与患者嗅觉功能减退程度、病程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2013-2016年就诊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的40例嗅觉功能减退患者(患者组)与40例年龄、性别、受教育程度相匹配的健康志愿者(对照组),进行Sniffin'Sticks嗅觉功能测试及3.0T MRI扫描.患者组和对照组的全脑高分辨率MRI T1WI图像采用统计参数图8.0软件包进行VBM分析,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患者组和对照组间脑灰白质体积的差异.提取组间脑体积改变区域的体素值,并与Sniffin'Sticks嗅觉功能测试结果(threshold discrimination identification,TDI)、病程分别进行Pearson或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 患者组与对照组相比,仅有右侧眶额皮层灰质体积的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体素数目为266,t=-4.46,P<0.001).右侧眶额皮层灰质体积减少值为(0.25±0.12) cm3((x)±s),与患者组TDI值呈负相关(r=-0.40,P=0.01),而与嗅觉功能减退的病程呈正相关(r =0.37,P=0.02).结论 嗅觉功能减退患者脑体积的改变主要为右侧眶额皮层的灰质萎缩,嗅觉功能减退持续时间可能是其中一个重要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嗅觉障碍 磁共振成像 嗅觉皮层 基于体素的形态测量学
原文传递
上呼吸道感染后嗅觉障碍患者化学感觉功能评估 被引量:3
13
作者 郭怡辰 姚淋尹 +3 位作者 孙智甫 刘佳 黄小兵 魏永祥 《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29-35,共7页
目的观察上呼吸道感染后嗅觉障碍(post-viral olfactory dysfunction,PVOD)患者的嗅觉功能、鼻内三叉神经功能和味觉功能变化,探讨PVOD患者化学感觉功能变化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12月在北京安贞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嗅觉... 目的观察上呼吸道感染后嗅觉障碍(post-viral olfactory dysfunction,PVOD)患者的嗅觉功能、鼻内三叉神经功能和味觉功能变化,探讨PVOD患者化学感觉功能变化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12月在北京安贞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嗅觉味觉中心就诊的PVOD患者42例,其中男20例,女22例,年龄(48.86±11.47)岁(xˉ±s,后同)。根据PVOD患者性别比选取正常对照组受试者20例。对受试者进行Sniffin′Sticks嗅觉测试,包括察觉阈(threshold,T)、辨别能力(discrimination,D)和识别能力(identification,I)测试,3项测试得分总和为TDI值。同时对受试者进行嗅觉事件相关电位(olfactory event-related potentials,oERPs)、三叉神经事件相关电位(trigeminal event-related potentials,tERPs)检查和味觉功能测试。根据味觉功能测试结果将PVOD患者分为味觉功能正常(normal gustation,NG)组和味觉功能障碍(gustatory dysfunction,GD)组。比较不同组间的嗅觉、味觉、鼻内三叉神经功能检查结果,并进行相关分析。使用SPSS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42例PVOD患者的病程为5(3,6)[M(Q_(1),Q_(3))]个月,其中14例(33.3%)患者伴有GD。PVOD患者的味觉功能与性别(r=0.565,P<0.001)、吸烟(r=-0.512,P=0.001)、嗅觉障碍病程(r=-0.357,P=0.020)和嗅觉功能(P值均<0.05)相关。GD组患者嗅觉功能较NG组患者差,其中两组间TDI值和T值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10.25±4.58)分比(13.35±3.61)分,(1.54±0.66)分比(2.10±0.88)分,t=2.40、2.10,P值均<0.05]。GD组患者oERPs和tERPs的各波振幅明显低于NG组患者(P值均<0.05)。结论PVOD患者的主、客观嗅觉功能、鼻内三叉神经功能和味觉功能均有下降,并存在相关性,提示PVOD患者化学感觉功能间存在协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嗅觉障碍 上呼吸道感染后嗅觉障碍 味觉障碍 三叉神经功能 化学感觉功能
原文传递
上呼吸道感染后嗅觉障碍预后因素分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郭怡辰 姚淋尹 +3 位作者 孙智甫 黄小兵 刘佳 魏永祥 《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1057-1062,共6页
目的:分析上呼吸道感染后嗅觉障碍(PVOD)患者主客观嗅觉功能测试结果,评估预后因素,为临床诊疗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就诊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门诊的PVOD患者,给予嗅觉训练治疗4个月,对患者治疗前后进行Sniffin’Sticks... 目的:分析上呼吸道感染后嗅觉障碍(PVOD)患者主客观嗅觉功能测试结果,评估预后因素,为临床诊疗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就诊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门诊的PVOD患者,给予嗅觉训练治疗4个月,对患者治疗前后进行Sniffin’Sticks嗅觉测试,根据嗅觉功能改善情况分为嗅觉功能改善组和嗅觉功能无改善组,分析患者一般情况、Sniffin’Sticks嗅觉测试和事件相关电位(ERPs)结果,评估嗅觉预后相关因素。结果:63例PVOD患者的嗅觉改善率为52.38%(33/63)。与嗅觉功能无改善组比较,嗅觉功能改善组病程短(P<0.001),治疗前嗅觉功能好(P<0.001),嗅觉阈值低(P<0.001)。嗅觉事件相关电位(oERPs)和三叉神经事件相关电位(tERPs)的引出率分别为52.38%(33/63)和87.30%(55/63),嗅觉功能改善组oERPs引出率明显高于嗅觉功能无改善组(P<0.05),而tERPs引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嗅觉功能改善组oERPs的N1波潜伏期(N1L)和P2波潜伏期(P2L)高于嗅觉功能无改善组(P<0.05),N1波振幅(N1A)和P2波振幅(P2A)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ERPs的N1波和P2波振幅及潜伏期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治疗前阈值(OR=21.376,95%CI:2.172~210.377,P=0.009)、oERPs的N1L(OR=0.994,95%CI:0.988~0.999,P=0.029)和病程(OR=0.607,95%CI:0.405~0.920,P=0.016)与嗅觉预后显著相关。结论:嗅觉障碍病程、嗅觉障碍严重程度、嗅觉功能阈值、oERPs的N1L可作为评估PVOD患者预后的指标。而年龄、嗅觉辨别能力、识别能力、oERPs的振幅和tERPs各波值等对预后评估价值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呼吸道感染后嗅觉障碍 嗅觉障碍 事件相关电位检查 预后因素
原文传递
大生产中浑浊小麦啤酒醇酯调控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15
作者 孙治富 王可欣 +3 位作者 韩娜 冯海田 乔俊杰 张‧伟 《中外酒业》 2024年第9期26-33,共8页
采用工艺优化后的麦芽进行小麦啤酒生产,发酵液容量突破了200kL。实验结果表明:发酵液位高度对酯类含量影响明显,建议发酵液高度不超过12米。通过调整充氧量和酵母与氧接触时间使酒液醇酯比保持在一定要求范围内。
关键词 小麦啤酒 高级醇:酯:醇酯比
原文传递
嗅觉障碍患者脑白质完整性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姚淋尹 郭怡辰 +5 位作者 占小俊 刘佳 孙智甫 高星 李瑛 魏永祥 《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495-499,共5页
目的分析嗅觉障碍患者脑白质的完整性。方法收集2014—2016年就诊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的21例嗅觉障碍患者(患者组)与16例年龄、性别、受教育程度相匹配的健康志愿者(对照组),对其进行Sniffin′ Sticks... 目的分析嗅觉障碍患者脑白质的完整性。方法收集2014—2016年就诊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的21例嗅觉障碍患者(患者组)与16例年龄、性别、受教育程度相匹配的健康志愿者(对照组),对其进行Sniffin′ Sticks嗅觉功能测试及脑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diffusion tensor imaging,DTI)检查。以DTI-studio软件处理脑DTI图像,得到各向异性分数(fractional anisotropy,FA)参数图,选择双侧梨状皮层、眶额皮层、海马、岛叶邻近脑白质和内囊为嗅觉相关感兴趣区(region of interest associated with olfactory,ROIawo),计算每个ROIawo的FA值。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患者组和对照组间ROIawo的FA值差异。结果患者组右侧梨状皮层和右侧眶额皮层下脑白质的FA值均显著低于对照组[0.42±0.05(±s,下同)比0.45±0.05,0.43±0.06比0.49±0.07,t值分别为2.32、2.79,P值均〈0.05]。左侧梨状皮层、左侧眶额皮层下的脑白质FA值与对照组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43±0.05比0.45±0.04,0.44±0.04比0.47±0.06,t值分别为1.65、1.37,P值均〉0.05)。左右两侧海马、岛叶下方脑白质FA值与对照组之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0.45±0.08比0.44±0.08,0.45±0.09比0.44±0.10,0.41±0.08比0.39±0.07,0.41±0.07比0.38±0.05,t值分别为0.30、0.15、0.88、1.34,P值均〉0.05)。左右两侧内囊FA值与对照组之间的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0.64±0.08比0.63±0.08,0.64±0.07比0.63±0.07,t值分别为0.14、0.35,P值均〉0.05)。结论嗅觉障碍患者的初级、次级嗅觉皮层邻近脑白质可能存在结构连接障碍,ROIawo脑白质完整性的降低,可能是导致嗅觉障碍的发病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嗅觉障碍 脑白质 弥散张量成像
原文传递
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评价特发性失嗅脑白质微细结构损害的研究
17
作者 姚淋尹 郭怡辰 +3 位作者 占小俊 孙智甫 李瑛 魏永祥 《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435-438,共4页
目的:应用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DTI)技术研究特发性失嗅患者脑白质微细结构的改变。方法:对16例特发性失嗅患者(患者组)与16例年龄、性别相匹配的健康志愿者(对照组)进行SniffinStick嗅觉功能测试及脑DTI检查。在DTI生成的各向异性分数... 目的:应用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DTI)技术研究特发性失嗅患者脑白质微细结构的改变。方法:对16例特发性失嗅患者(患者组)与16例年龄、性别相匹配的健康志愿者(对照组)进行SniffinStick嗅觉功能测试及脑DTI检查。在DTI生成的各向异性分数(FA)参数图上选择双侧梨状皮层、眶额皮层、海马、岛叶邻近白质和内囊为感兴趣区(ROI),计算每个ROI的FA值。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患者组和对照组间ROI的FA值差异,并与MMSE评分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患者组双侧梨状皮层、眶额皮层、海马及岛叶邻近白质FA值低于对照组(P<0.05),而双侧内囊FA值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特发性失嗅患者存在嗅觉皮层邻近脑白质微细结构的损害,对于特发性失嗅的发病机制及早期干预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发性失嗅 白质 微细结构 弥散张量成像
原文传递
嗅觉训练治疗嗅觉障碍的临床疗效和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3
18
作者 闫晓光 高星 +6 位作者 孙智甫 郭怡辰 姚淋尹 刘佳 肖伟 吕倩雯 魏永祥 《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815-819,共5页
目的 探讨嗅觉训练治疗嗅觉障碍的临床疗效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2016年11月至2017年5月就诊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的86例嗅觉障碍患者纳入本前瞻性研究,其中上呼吸道感染后嗅觉障碍患者49例,外伤性嗅觉障碍患者37例.入选时收集... 目的 探讨嗅觉训练治疗嗅觉障碍的临床疗效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2016年11月至2017年5月就诊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的86例嗅觉障碍患者纳入本前瞻性研究,其中上呼吸道感染后嗅觉障碍患者49例,外伤性嗅觉障碍患者37例.入选时收集患者临床资料,包括性别、年龄、体质量指数(BMI)、病程、烟酒史、2型糖尿病等慢性病史、焦虑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采用嗅觉训练治疗16周,并于治疗前后行Sniffin'Sticks嗅觉测试,气味察觉阈、气味辨别能力和气味识别能力3项测试的得分总和组成TDI综合评分(composite threshold-discrimination-identification score,TDI).采用SPSS 23.0软件对结果进行配对t检验、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共80例患者完成治疗方案,其中上呼吸道感染后嗅觉障碍患者46例,外伤性嗅觉障碍患者34例.治疗后TDI得分较治疗前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8.3±8.6)分比(13.6±7.4)分,t=-6.158,P<0.05].治疗总体有效率40.0%(32/80).上呼吸道感染后嗅觉障碍治疗有效率45.7%(21/46),外伤性嗅觉障碍治疗有效率32.4%(11/34),二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441,P=0.230).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病程是影响嗅觉训练疗效的因素(OR=0.881,95%CI:0.799~0.973,P=0.012),初发症状到开始嗅觉训练时间间隔≤1年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50.9%(29/57).结论 16周的嗅觉训练可有效治疗上呼吸道感染后和外伤性嗅觉障碍;早期进行嗅觉训练可取得更好的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嗅觉障碍 嗅觉训练 治疗结果
原文传递
鼻息肉患者组织嗜酸粒细胞计数与改良鼻窦CT嗅区评分及嗅觉功能的关系 被引量:14
19
作者 张丽川 胡春华 +6 位作者 韩星雨 孙智甫 武大伟 于玮 姚淋尹 孙敬武 魏永祥 《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1142-1147,共6页
目的:探讨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CRSwNP)患者的组织嗜酸粒细胞计数与嗅觉功能的关系。方法:前瞻性选取59例CRSwNP患者,所有患者入选时至少近1个月未口服或局部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均于门诊局部麻醉下取鼻息肉组织进行嗜酸粒细胞计数及百... 目的:探讨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CRSwNP)患者的组织嗜酸粒细胞计数与嗅觉功能的关系。方法:前瞻性选取59例CRSwNP患者,所有患者入选时至少近1个月未口服或局部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均于门诊局部麻醉下取鼻息肉组织进行嗜酸粒细胞计数及百分率计算。将患者分为嗜酸性鼻息肉(ECRS)组和非嗜酸性鼻息肉(non-ECRS)组,2组之间进行基线资料比较;同时行Sniffin’Sticks嗅觉测试和嗅觉诱发电位检测、Lund-Mackay评分及改良鼻窦CT嗅区评分。对组织嗜酸粒细胞计数与Lund-Mackay评分、改良鼻窦CT嗅区评分、Sniffin’Sticks测试、嗅觉诱发电位潜伏期和波幅分别进行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59例CRSwNP患者中35例患者配合完成嗅觉诱发电位检测并获得可靠波形。ECRS组具有更高的嗅区CT评分、筛窦CT评分及血嗜酸粒细胞计数和百分率;ECRS组和non-ECRS组单、双侧气味测试阈值(T值)均存在明显区别(P=0.017)。组织嗜酸粒细胞计数与主观嗅觉障碍VAS评分无明显相关性(P>0.05),与Sniffin’Sticks嗅觉测试双侧T值存在负相关(r=-0.322,P=0.013),与前、后嗅裂区评分明显相关(r=0.431和0.415,P=0.001),与Lund-Mackay评分没有相关性,与嗅觉诱发电位N1波(r=0.504,P=0.001)和P2波(r=0.374,P=0.020)的潜伏期存在相关性;Sniffin’Sticks嗅觉测试单侧T值与嗅觉诱发电位单侧N1潜伏期存在负相关(r=-0.505,P=0.002)。结论:组织嗜酸粒细胞增多与CRSwNP嗅觉障碍密切相关,可通过改良鼻窦CT嗅区评分、Sniffin’Sticks嗅觉测试T值及嗅觉诱发电位的潜伏期反映出来。T值与嗅觉诱发电位N1波潜伏期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息肉 嗜酸细胞 嗅觉 鼻窦CT 嗅觉诱发电位
原文传递
气味刺激与大鼠嗅觉相关脑区激活的microPET-CT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高星 孙智甫 +7 位作者 闫晓光 苏百晗 姚淋尹 刘佳 郭怡辰 吕倩雯 张晓丽 魏永祥 《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507-511,共5页
目的利用氟代脱氧葡萄糖(18F- fluorodeoxyglucose,18F-FDG)小动物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显像(microPET-CT),研究大鼠嗅觉相关脑区葡萄糖代谢在苯乙醇和异戊酸两种气味刺激下的应激反应,并对大鼠嗅觉中枢及其通路进行功能定... 目的利用氟代脱氧葡萄糖(18F- fluorodeoxyglucose,18F-FDG)小动物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显像(microPET-CT),研究大鼠嗅觉相关脑区葡萄糖代谢在苯乙醇和异戊酸两种气味刺激下的应激反应,并对大鼠嗅觉中枢及其通路进行功能定位,验证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显像(PET-CT)作为新型嗅觉客观检查工具的可能性。方法选取健康雄性SD大鼠6只,体重250~300 g,利用食物埋球试验验证大鼠嗅觉功能正常。对6只大鼠进行尾静脉注射18F-FDG,然后将清醒的大鼠放置于通风的玻璃笼中分别行洁净空气(第1天)、苯乙醇(第2天)和异戊酸(第3天)刺激30 min后,将大鼠麻醉行microPET-CT扫描,收集图像信息。依托MATLAB、SPM等软件采用逐像素方法分析大鼠脑部影像数据,利用配对t检验统计学方法进行数据分析。结果苯乙醇气味刺激后激活的大鼠脑区为:终纹床核、脑岛;异戊酸气味刺激后激活的大鼠脑区主要为:嗅球、前嗅核、杏仁核、内嗅皮层、嗅觉皮质、梨状皮质、脑岛、前额叶皮质、扣带回和终纹床核(P〈0.005,像素个数〉20)。结论利用microPET-CT技术,可以观察到不同气味的嗅觉刺激引起大鼠不同嗅觉相关脑区的代谢激活,且大鼠嗅觉相关脑区对异戊酸气味刺激反应更加强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鼠 嗅觉中枢 氟脱氧葡萄糖F18 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显像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