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内皮细胞损伤分子标志物在恶性肿瘤器官衰竭患者中 的研究
1
作者 周坤 索冰 +2 位作者 李艳丽 高庆峰 吴彩宇 《肿瘤代谢与营养电子杂志》 2023年第5期645-651,共7页
目的评价快速序贯器官衰竭评分(qSOFA)、可溶性血栓调节蛋白(sTM)、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复合物(t-PAIC)在恶性肿瘤多器官功能衰竭(MOF)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1月至12月北大荒集团总医院确诊为恶性肿瘤的240例患... 目的评价快速序贯器官衰竭评分(qSOFA)、可溶性血栓调节蛋白(sTM)、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复合物(t-PAIC)在恶性肿瘤多器官功能衰竭(MOF)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1月至12月北大荒集团总医院确诊为恶性肿瘤的240例患者,其中无器官衰竭患者125例(无器官衰竭组),MOF115例患者,所有入选者均检测sTM、t-PAIC,并根据实验室检验信息系统(Laboratory Information System,LIS)中的信息计算患者qSOFA评分及SOFA评分。两组间非正态分布数据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二元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恶性肿瘤患者发生MOF的影响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判断各指标的诊断效能,约登指数最大处作为最佳截断值。Kaplan-Meier方法绘制生存曲线,分析qSOFA、sTM、t-PAIC高水平组与低水平组生存率的差异。结果发生MOF的恶性肿瘤患者60 d死亡率,qSOFA评分,SOFA评分,sTM、t-PAIC显著高于无器官衰竭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二元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sTM、t-PAIC是恶性肿瘤患者发生MOF的危险因素(OR=1.750、1.185,P<0.001、P=0.003)。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qSOFA、sTM、t-PAIC预测恶性肿瘤患者发生MOF的截断值分别为2分、27.40 kU/L、18.65μg/L,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15、0.848、0.824。sTM+t-PAIC联合诊断的效率最高,AUC为0.881。将qSOFA≥2分、sTM≥27.40 kU/L,t-PAIC≥18.65μg/L的患者作为高水平组,小于截断值的作为低水平组,Kaplan-Meier曲线分析结果显示qSOFA、sTM、t-PAIC高水平组患者的总生存率较低水平组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1、P<0.001、P<0.001)。结论发生MOF的恶性肿瘤患者,血浆sTM、t-PAIC水平显著升高,是恶性肿瘤患者发生MOF的危险因素。通过实验室无创、快速的检测对发生MOF的恶性肿瘤患者提早进行干预,改善肿瘤患者的短期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器官功能衰竭 可溶性血栓调节蛋白 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复合物 短期预后
下载PDF
大豆疫霉对根分泌物中异黄酮、氨基酸和糖的响应 被引量:5
2
作者 文景芝 吴迪 +6 位作者 陈宇飞 武文旭 所冰 高新颖 张卓群 徐莹 宋光梅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10,共10页
用原位土培法种植大豆疫霉感病品种Sloan、抗病品种Williams82及非寄主菜豆一点红,收集3个品种根分泌物,分别测定根分泌物中异黄酮、氨基酸和可溶性糖种类及含量,从3个方面(游动孢子趋化性、孢子成囊率及孢囊萌发率首次测定单一组分和... 用原位土培法种植大豆疫霉感病品种Sloan、抗病品种Williams82及非寄主菜豆一点红,收集3个品种根分泌物,分别测定根分泌物中异黄酮、氨基酸和可溶性糖种类及含量,从3个方面(游动孢子趋化性、孢子成囊率及孢囊萌发率首次测定单一组分和混合组分在相对原位浓度下对大豆疫霉游动孢子趋化作用。结果表明,寄主大豆与非寄主菜豆根分泌物中均含异黄酮daidzein和genistein,但含量未达到显著性差异。非寄主菜豆根分泌物中含全部供试18种氨基酸、Williams82仅含9种,Sloan为5种,共有氨基酸中,非寄主菜豆根分泌物中浓度均显著高于寄主,抗病品种略高于感病品种。测定6种可溶性糖中,非寄主菜豆根分泌物中含4种,Williams82含5种,Sloan含4种,其中半乳糖(Gal)仅在Williams82中存在,麦芽糖(Mal)在3个品种根分泌物中均不存在。所有单一组分对大豆疫霉游动孢子均具显著促进作用,除少数组分如脯氨酸(Pro)、苯丙氨酸(Phe)对孢囊萌发有抑制作用外,其他组分均显著趋化游动孢子成囊及孢囊萌发。异黄酮混合液、氨基酸混合液和可溶性糖混合液对游动孢子3个生理指标影响较各组分作用之和均显著减效,18种氨基酸混合液和6种可溶性糖混合液对大豆疫霉游动孢子萌发由促进作用转为抑制作用。将试验组分按其在3个品种根分泌物中相对原位浓度混合后,对游动孢子3个生理指标表现显著促进或抑制作用,且作用显著低于其SUM值,表明3类物质混合后减效作用显著,减效程度由强到弱依次为非寄主菜豆一点红、抗病品种Williams82和感病品种Sloa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疫霉 寄主范围 趋化作用 根分泌物
下载PDF
Impact of Crop Rotation on Pathotype and Genetic Structure of Phythophthora sojae in Fields
3
作者 Zhao Li-ming Li Shuang +6 位作者 Sui Zhe Huang Jing Chen Qiu-ming suo bing Ding Jun-jie Liu Wei-ting Wen Jing-zhi 《Journal of Northeast Agricultural University(English Edition)》 CAS 2016年第2期1-11,共11页
To estimate the impact of crop rotation on the pathotype and genetic structure of Phythophthora sojae in fields, 372 isolates of P. sojae were obtained from long-term localisation experimental fields in Heilongjiang P... To estimate the impact of crop rotation on the pathotype and genetic structure of Phythophthora sojae in fields, 372 isolates of P. sojae were obtained from long-term localisation experimental fields in Heilongjiang Province of China. The hypocotyl inoculation method was used to characterize the virulence of P. sojae on 13 differential cultivars, and the amplified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AFLP) technique was used to analyze difference in the genetic structure of P. sojae.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an abundant diversity of genetic structures and pathotypes of P. sojae, a more uniform distribution of pathotypes and less dominance of pathotypes occurred in corn-soybean and wheat-soybean rotation fields than in a continuous soybean mono-cropping field. These findings suggested that P. sojae did not easily become the dominant race in rotation fields, which maintain disease resistance in soybean varieties. Therefore, the results of this study suggested that Phytophthora stem and root rot of soybeans could be effectively controlled by rotating soybeans with non-host crops of corn and whea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hytophthora sojae pathotype composition genetic structure crop rotation amplified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AFLP)
下载PDF
直肠黏膜渗液FH检测在非手术直肠癌局部疗效评价中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4
4
作者 王昕昕 索冰 +4 位作者 李超 杨明锐 史耀挺 刘艳艳 满迎春 《中华普外科手术学杂志(电子版)》 2019年第3期270-272,共3页
目的 探讨直肠黏膜渗液FH检测在非手术直肠癌患者局部疗效诊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6年12月至2017年12月36例非手术直肠癌患者,在治疗前、治疗中、治疗后分别进行直肠黏膜渗液FH检测和肠镜检查,以肠镜病理结果为标准,采用SPSS17.0软... 目的 探讨直肠黏膜渗液FH检测在非手术直肠癌患者局部疗效诊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6年12月至2017年12月36例非手术直肠癌患者,在治疗前、治疗中、治疗后分别进行直肠黏膜渗液FH检测和肠镜检查,以肠镜病理结果为标准,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分析,肠镜和FH两种检测方法对比结果采用卡方检验;Kappa一致性系数检验考察两种检测方法检验结果的相关性和一致性,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在治疗前、治疗中、治疗后行直肠黏膜渗液FH检测及肠镜检查的检出率分别为97.2%、100%;55.6%、66.7%;27.8%、33.3%,P均>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治疗前、治疗中、治疗后FH检测的阳性预测值为91.8%、93.0%和94.7%;治疗中、治疗后两种检测方法的相关性检测Kappa一致性系数分别为0.769和0.870,且P均<0.0001。结论直肠黏膜渗液FH检测在评估非手术直肠癌局部疗效中的作用和肠镜检查效果基本一致,有望为非手术直肠癌疗效评价提供更加简便、快捷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肿瘤 直肠镜 治疗结果 FH检测
原文传递
2016-2020年黑龙江省未成年人急、慢性布鲁氏菌病的流行病学及临床特征分析 被引量:8
5
作者 索冰 何晶晶 《中华地方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226-232,共7页
目的分析黑龙江省未成年人急、慢性布鲁氏菌病(简称布病)的流行病学和临床特征,为未成年人布病的诊断及防治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北大荒集团总医院收治入院的未成年人布病患者的病历资料,选取2016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感染科确诊的15... 目的分析黑龙江省未成年人急、慢性布鲁氏菌病(简称布病)的流行病学和临床特征,为未成年人布病的诊断及防治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北大荒集团总医院收治入院的未成年人布病患者的病历资料,选取2016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感染科确诊的150例未成年人布病患者,按临床分型分成急性组125例、慢性组25例;同时选取门诊健康体检者40例作为对照组。分析比较未成年人急、慢性布病患者流行病学特征、临床表现及误诊情况;分析比较未成年人急、慢性组及对照组实验室检测结果[血常规、肝功能、心肌酶、全血C-反应蛋白(CRP)、血培养]。结果2016-2020年未成年人布病在同年总布病患者中占比分别为3.26%(37/1136)、2.50%(28/1119)、3.31%(36/1088)、2.80%(35/1250)、2.00%(14/701)。急、慢性布病患者中,男女比例为1.66∶1.00(78/47)、1.27∶1.00(14/11);学龄期患病率最高[35.2%(44/125),44.0%(11/25)],婴儿期最低[2.4%(3/125)、0(0/25)];3-6月最常见[52.8%(66/125)、44.0%(11/25)];分布在齐齐哈尔市较多[19.2%(24/125)、28.0%(7/25)];易感因素以牛/羊接触最多[89.6%(112/125)、96.0%(24/25)],急性组出现罕见感染因素即哺乳期患病1例。两组出现4种典型症状的分别有32例[25.6%(32/125)]、8例[32.0%(8/25)]。早期发热体温,急性组以高热最常见[41.2%(47/114)];在两组关节疼痛患者中,膝关节痛最常见[50.0%(36/72)、60.0%(12/20)]。急性组出现骨骼肌肉疼痛比例高于慢性组(χ^(2)=4.57,P=0.033),而慢性组出现乏力和关节疼痛比例均高于急性组(χ^(2)=4.49、4.41,P均<0.05)。布病患者被误诊为其他疾病的占57.3%(86/150),急性组占49.3%(74/150),慢性组占8.0%(12/150),其中感冒最常见,占38.0%(57/150)。急性组血培养阳性者比例(38.4%,48/125)明显高于慢性组(16.0%,4/25,χ^(2)=4.62,P=0.038)。与对照组比较,急、慢性组的单核细胞计数、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碱性磷酸酶(ALP)、乳酸脱氢酶(LDH)、羟丁酸脱氢酶(HBDH)、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血红蛋白(HGB)、平均红细胞体积(MCV)、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量(MCH)、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血清总蛋白(TP)、血清白蛋白(ALB)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急性组与慢性组比较,CRP、LDH均较高(P均<0.01)。结论黑龙江省未成年人急、慢性布病的流行病学特征、临床症状存在一定的差异,单核细胞、红细胞系、转氨酶、TP、ALB、心肌酶会发生显著变化,需定期监测并予以一定的保护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鲁杆菌病 未成年人 流行病学特点
原文传递
2018—2019年黑龙江省328例布鲁菌病患者流行病学特征和临床特点 被引量:1
6
作者 索冰 刘淼 +3 位作者 吴彩宇 周坤 刘长民 周珣 《医学动物防制》 2022年第2期127-131,135,共6页
目的分析黑龙江省328例布鲁菌病(布病)患者流行病学特征和临床特点,为布病的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对黑龙江省农垦总局总医院2018年1月—2019年9月治疗的328例布病确诊患者做回顾性研究,健康体检者112例作为对照组。结果328例布病患者... 目的分析黑龙江省328例布鲁菌病(布病)患者流行病学特征和临床特点,为布病的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对黑龙江省农垦总局总医院2018年1月—2019年9月治疗的328例布病确诊患者做回顾性研究,健康体检者112例作为对照组。结果328例布病患者中男女比例为4.56∶1;40~<60岁组(53.35%)及4—6月(40.24%)为高发年龄和季节;居住在哈尔滨及其周边最多(31.10%),其次为绥化(21.65%);长期与牛羊接触的农牧民最易感染(70.12%)。急性期、亚急性期、慢性期分别占34.76%、14.33%、50.91%。除常规临床表现外,在有关节痛患者中,髋关节痛(18.60%)、膝关节痛(35.37%)最常见,胸锁关节痛(0.30%)和骶髂关节痛(1.22%)最少见。在有骨骼肌肉痛患者中腰椎疼痛(54.88%)最常见,锁骨痛(0.30%)、肩胛骨痛(0.30%)最少见。与对照组相比,布病组25-羟基总维生素D(25-OH-VD,88例)、血清总蛋白(176例)、血清白蛋白(160例)指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15、83.444、76.088,P<0.05)。超敏C-反应蛋白(hsCRP,135例)、C-反应蛋白(CRP,119例)、单核细胞(143例)、谷丙转氨酶(128例)、谷草转移酶(103例)、γ-谷氨酰转移酶(144例)、乳酸脱氢酶(107例)、碱性磷酸酶(50例)、α-羟丁酸脱氢酶(67例)、肌酸激酶同工酶(19例)指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8.647、41.757、41.868、39.738、32.713、31.648、28.076、19.262、21.941、4.620,P<0.05)。hsCRP升高(急性期71例、亚急性期15例、慢性期49例)、CRP升高(急性期57例、亚急性期18例、慢性期44例)患者中处于急性期最多,而25-OH-VD降低(急性期29例,亚急性期7例,慢性期52例)处于慢性期最多。结论黑龙江省328例布病患者中慢性期最多,需加强宣教防延误病情。25-OH-VD、CRP、hsCRP应作为布病患者除血常规、肝功、心肌酶常规检测之后的又一重要检测项目,应定期监测以指导临床诊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鲁菌病 流行病学特征 临床特点 诊断 防控
原文传递
“概论”课破解历史虚无主义的教学探讨
7
作者 索冰 《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20年第3期14-16,共3页
"概论"课应对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影响,应从教学的内容和教学的环节上两个维度着手开展有针对性的教学活动。就教学内容而言,首先应在充分分析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意识逻辑基础上,找出其核心的理论悖论后,通过提升核心理论问题... "概论"课应对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影响,应从教学的内容和教学的环节上两个维度着手开展有针对性的教学活动。就教学内容而言,首先应在充分分析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意识逻辑基础上,找出其核心的理论悖论后,通过提升核心理论问题的诠释上来予以正面回击;同时要多选取具有直观性、代表性、数据性和符合当代大学生理解形式的案例资源作为课堂理论阐述的现实支撑。同时要综合运用课堂理论教学与课外教学的有机整合,达到整体上合力抵制历史虚无主义的教学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虚无主义 “概论”课 破解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