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减少经皮腔血管成形术后再狭窄的预防措施
1
作者 R.Gtz t.gunnar +3 位作者 H.Sonja R.Josef D.Stephan 梁惠民 《德国医学》 CAS 1997年第2期73-76,共4页
经皮腔气囊成形术后的再狭窄是这种方法出现20年以来(1971年Gruentzig)一直未解决的问题。对其基本的病理机制的研究证明,平滑肌内膜细胞的增生在狭窄的过程中起决定性的作用,另外内皮细胞和血小板也是重要因素。目前的理论认为,血管成... 经皮腔气囊成形术后的再狭窄是这种方法出现20年以来(1971年Gruentzig)一直未解决的问题。对其基本的病理机制的研究证明,平滑肌内膜细胞的增生在狭窄的过程中起决定性的作用,另外内皮细胞和血小板也是重要因素。目前的理论认为,血管成形术后,从损伤的内皮细胞和聚集的血小板释放的生长因子刺激平滑肌细胞的迁移和聚集。并临床研究中,希望通过影响其作用机制以降低再狭窄的发生率,但至今收效甚微,所以目前尚无能有效减少再狭窄的药物治疗。以后的研究,必须一方面继续寻找再狭窄的病理生理联系,另外则是研究影响其过程的辅助药物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成形术 经皮腔 手术后 再狭窄 预防
下载PDF
非冠状动脉内动脉支撑架应用概况
2
作者 t.gunnar H.D.Stephan +4 位作者 R.Gtz S.Ulrich E.H.Peter C.D.Claussen 梁惠民 《德国医学》 CAS 1997年第2期77-80,共4页
经皮腔血管成形术出现后的第5年,即1969年,Dotter报道了金属螺旋状内植物经腔内运用的新技术,即用血管内支撑架改善动脉粥样病变的治疗。因技术原因,当时植入物的最大直径只有3.5mm,限制了其临床应用。最早的血管内植物的实验结果在198... 经皮腔血管成形术出现后的第5年,即1969年,Dotter报道了金属螺旋状内植物经腔内运用的新技术,即用血管内支撑架改善动脉粥样病变的治疗。因技术原因,当时植入物的最大直径只有3.5mm,限制了其临床应用。最早的血管内植物的实验结果在1982年和1983年由多个中心报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冠状动脉 动脉支撑架 临床应用 动脉粥样病变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