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全球地震台网超额完成其设计目标 被引量:3
1
作者 R.Butler t.lay +13 位作者 K.Creager P.Earl K.Fischer J.Gaherty G.Laske B.Leith J.Park M.Ritzwoller J.Tromp L.X.Wen 周公威 邹立晔 郭燕平 陈运泰 《世界地震译丛》 2004年第5期65-69,共5页
今年,全球地震台网(GSN)已超额完成其以128个台站在世界范围内均匀覆盖地球的设计目标。通过与59个国家的100多个主管机构和地震台网的合作,总共136个GSN台站现已座落在从南极到西伯利亚、从亚马逊盆地到东北太平洋海底的广大地区(图1)。
关键词 全球地震台网 台站 东北太平洋 南极 海底 地球 西伯利亚 主管机构 地区 合作
下载PDF
全球地震台网记录苏门答腊-安达曼特大地震 被引量:1
2
作者 J.Park K.Anderson +7 位作者 R.Aster R.Butler t.lay D.Simpson 邹本良 孙旭丽 吕春来 杨智娴 《世界地震译丛》 2005年第1期1-5,共5页
2004年12月26日,苏门答腊岛北端附近的印度尼西亚消减带于格林尼治时午夜过后的零时58分47秒开始破裂。破裂沿巽他海沟向西北方向扩展了约1200km,到达安达曼群岛,持续了约7分钟。海底发生的断层位移产生了巨大的海啸,海啸席卷苏门... 2004年12月26日,苏门答腊岛北端附近的印度尼西亚消减带于格林尼治时午夜过后的零时58分47秒开始破裂。破裂沿巽他海沟向西北方向扩展了约1200km,到达安达曼群岛,持续了约7分钟。海底发生的断层位移产生了巨大的海啸,海啸席卷苏门答腊岛北部沿岸高度达10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门答腊岛 地震 安达曼群岛 海啸 振幅 信号 方向性
下载PDF
2009年萨摩亚—汤加特大地震触发的两次大震 被引量:1
3
作者 t.lay C.J.Ammon +4 位作者 H.Kanamori L.Rivera K.D.Koper A.R.Hutko 李晶 《世界地震译丛》 2011年第3期1-10,共10页
特大地震(≥8.0级的地震)一般都含有构造板块之间边界岩体的突然滑动。这种板间的破裂通常出现在俯冲带特大逆冲事件的海沟斜坡区,会产生动态及静态应力变化,从而激活周边的板内余震(Christensen and Ruff,1988;Dmowskaetal,1988;Layeta... 特大地震(≥8.0级的地震)一般都含有构造板块之间边界岩体的突然滑动。这种板间的破裂通常出现在俯冲带特大逆冲事件的海沟斜坡区,会产生动态及静态应力变化,从而激活周边的板内余震(Christensen and Ruff,1988;Dmowskaetal,1988;Layetal,1989;Ammonetal,2008)。本文研究的地震序列展示一少见的例子———特大海沟斜坡的一次板内地震触发了广泛的板间断层活动,颠倒了典型的活动模式,从而广泛地扩大了地震和海啸灾害。2009年9月29日,在汤加俯冲带北端的外海沟斜坡发生矩震级8.1的正断层地震事件,该震开始破裂后的2分钟内,发生了总地震矩等于矩震级8.0级的第二个特大地震,它由两次(矩震级均为7.8级)板间下插逆冲大地震组成,导致了周边俯冲带巨型逆断层的破裂。联合的断层作用引发了海啸,局部地区抬升约12m,导致萨摩亚、美属萨摩亚和汤加192人死亡。地震信号的重叠掩盖了这样的事实:相隔约50km的性质不同的断层发生了不同几何形状的破裂,这些被触发的逆冲断层滑动只有通过详细的地震波分析才能揭示出来。在汤加北部俯冲带的大部分区域内,激活了广泛的板间和板内余震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触发 构造板块 大震 特大地震 断层活动 海啸灾害 地震事件 断层滑动
下载PDF
震源复杂性的常规估计方法——用于1992年10月18日哥伦比亚地震
4
作者 C.J.Ammon t.lay +2 位作者 A.A.Velasco J.E.Vidale 陈宇卫 《世界地震译丛》 北大核心 1995年第6期20-25,共6页
本文介绍两种适用于远震记录的方法,来表征地震事件的时间进程。叠加由大的区域台阵记到的短周期信号可获得震源高频辐射的稳定估计;而对经验格林函数进行反褶积则可获得适用于分析破裂复杂性和破裂时空尺度的可靠的宽带震源时间函数。... 本文介绍两种适用于远震记录的方法,来表征地震事件的时间进程。叠加由大的区域台阵记到的短周期信号可获得震源高频辐射的稳定估计;而对经验格林函数进行反褶积则可获得适用于分析破裂复杂性和破裂时空尺度的可靠的宽带震源时间函数。这两种方法相结合就能描述大地震(M_s>7)震源在o.5-200s周期范围的辐射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 震源 震级 常规估计法 哥伦比亚
下载PDF
2010年10月25日明打威海啸地震(M_W7.8)和浅层巨大逆冲断裂引起的海啸灾害
5
作者 t.lay C.J.Ammon +5 位作者 H.Kanamori Y.Yamazaki K.F.Cheung A.R.Hutko 王蕤(译) 吕春来(校) 《世界地震译丛》 2012年第3期8-21,共14页
2010年10月25日印度尼西亚明打威地震(MW7.8),致使苏门答腊近海明打威群岛向海一侧的俯冲带浅部发生破裂,在巴盖群岛西南的沿海地带引发了3~9m高的海啸,并夺去了至少431人的生命。对有限断层震源破裂特征的远震P波、SH波及瑞雷波的分... 2010年10月25日印度尼西亚明打威地震(MW7.8),致使苏门答腊近海明打威群岛向海一侧的俯冲带浅部发生破裂,在巴盖群岛西南的沿海地带引发了3~9m高的海啸,并夺去了至少431人的生命。对有限断层震源破裂特征的远震P波、SH波及瑞雷波的分析说明,在倾角为10°的巨大逆冲断层上破裂过程持续了大约90s,破裂速度相对较低,约为1.5km/s,在约为100km长的震源区总滑动量约为2~4m。根据地震矩所计算的能量释放为1.4×10-6,小于2006年7月17日爪哇海啸地震(MW7.8)的能量释放量2.4×10-6。明打威地震致使2007年9月12日群岛地震(MW7.9)的滑动区上倾部位发生破裂,结合沿岛弧锡默卢岛西北方向近海的1907年1月4日(M7.6)海啸地震,说明印度尼西亚和其他地方发生特大俯冲地震的上倾地区的浅层逆冲破裂,特别容易引发海啸灾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啸地震 海啸灾害 逆冲断裂 浅层 破裂特征 印度尼西亚 能量释放量 有限断层
下载PDF
log(均方根Lg)-m_b的定标律斜率
6
作者 谢小碧 t.lay 杨宝仁 《世界地震译丛》 1997年第4期20-29,共10页
已经证实,在一条条路径上传播的Lg震相,以全球的m_b震级和核爆当量作为其相对标度,有着不寻常的稳定性和精度。然而,有着一定震级的Lg的定标斜率,在不同的传播路径上时常存在相当大的差别,这些不好解释的效应常纠缠到核监测过程。本文... 已经证实,在一条条路径上传播的Lg震相,以全球的m_b震级和核爆当量作为其相对标度,有着不寻常的稳定性和精度。然而,有着一定震级的Lg的定标斜率,在不同的传播路径上时常存在相当大的差别,这些不好解释的效应常纠缠到核监测过程。本文通过资料分析和数字模拟,揭示影响Lg定标的因素。分析了前苏联巴拉潘的核试验场的爆破在欧亚宽频带地震台的数字地震资料。该资料得出,震源谱的当量定标与每一传播路径上的频率选择特性的结合,可反映观测到的定标斜率的变化。由于衰减而引起的高频能的损失导致沿某些路径的定标斜率偏高。场地效应和仪器响应中的变化也能够对Lg定标斜率的分散产生影响。用于计算理论定标率的数字模拟,支持了这些论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g震相 mb震级 定标律斜率 地震数据
下载PDF
2004年12月26日苏门答腊—安达曼特大地震
7
作者 t.lay H.KANAMORI +12 位作者 C.J.AMMON M.NETTLES S.N.WARD R.C.ASTER S.L.BECK S.L.BILEK M.R.BRUDZINSKI R.BUTLER H.R.DESHON G.EKSTRM K.SATAKE S.SIPKIN 石玉涛 《世界地震译丛》 2005年第6期5-14,共10页
发生在2004年12月26日(Mw=9.1~9.3级)和2005年3月28日(Mw=8.6级)的地震是过去40年中最大的两次地震,它们在欧亚大陆板块的东南部和印度-澳大利亚板块之间裂开一条长达1600km的断层。其中第一次地震引发的海啸吞噬了28.3万多... 发生在2004年12月26日(Mw=9.1~9.3级)和2005年3月28日(Mw=8.6级)的地震是过去40年中最大的两次地震,它们在欧亚大陆板块的东南部和印度-澳大利亚板块之间裂开一条长达1600km的断层。其中第一次地震引发的海啸吞噬了28.3万多人的性命。苏门答腊岛班达亚奇附近的断层滑动了15m,但是在其北边,沿着尼科巴群岛和安达曼群岛,断层快速滑动的距离则小了很多。海啸和测地学的观测表明,在50min或更长的时间范围内北部的断层发生了更多的缓慢滑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门答腊 大地震 断层滑动 大陆板块 澳大利亚 时间范围 东南部 测地学 海啸 群岛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