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母质发育红壤酸性特征及影响因素
1
作者 龙泽东 孙梅 +5 位作者 曾希柏 黄晶 唐海明 石丽红 罗尊长 孙耿 《中国土壤与肥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7,共7页
采集了花岗岩风化物和第四纪红土发育的耕地土壤,比较强酸性(pH<5.0)和酸性(5.0≤pH<6.5)条件下土壤相关理化指标的差异,并应用相关性分析和冗余分析,探究两种红壤酸性特征差异和影响因素。结果表明,pH低于5.0的土壤中,两种红壤p... 采集了花岗岩风化物和第四纪红土发育的耕地土壤,比较强酸性(pH<5.0)和酸性(5.0≤pH<6.5)条件下土壤相关理化指标的差异,并应用相关性分析和冗余分析,探究两种红壤酸性特征差异和影响因素。结果表明,pH低于5.0的土壤中,两种红壤pH分别为4.85±0.11和4.60±0.43,二者差异不显著,但第四纪红土红壤交换性酸、阳离子交换量、游离氧化铁显著高于花岗岩风化物红壤,有机质、交换性Mg^(2+)、盐基饱和度则相反;pH 5.0~6.5的土壤中,两种红壤的pH分别为5.37±0.33和5.48±0.48,第四纪红土红壤的游离氧化铁含量显著高于花岗岩风化物红壤。两种红壤的pH与盐基离子总量、交换性Ca^(2+)、交换性Mg^(2+)、盐基饱和度呈显著正相关,而与交换性酸总量、交换性H+、交换性Al^(3+)呈显著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岗岩风化物 第四纪红土 红壤 酸化
下载PDF
不同农田模式下土壤有机碳、氮、磷及化学计量比的垂直分布特征 被引量:1
2
作者 文丽 李超 +4 位作者 程凯凯 唐海明 肖小平 肖彦资 郭勇 《湖南农业科学》 2023年第2期38-42,共5页
为了探讨土地利用方式的改变是否会影响土壤养分的垂直分布,以次生林地为对照,研究了西南喀斯特山区玉米—大豆轮作地、甘蔗地、桑园和牧草地等不同农田利用模式下0~50 cm土层中土壤SOC、N、P、MBC、MBN及其化学计量指标的变化。结果表... 为了探讨土地利用方式的改变是否会影响土壤养分的垂直分布,以次生林地为对照,研究了西南喀斯特山区玉米—大豆轮作地、甘蔗地、桑园和牧草地等不同农田利用模式下0~50 cm土层中土壤SOC、N、P、MBC、MBN及其化学计量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研究区域内土壤SOC、N和P含量的表层积聚程度显著低于土壤MBC和MBN,森林土壤养分表层积聚效果优于农田土壤;土壤SOC含量是影响土壤养分表层积聚的重要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养分 有机碳 化学计量比 微生物量
下载PDF
农村成人教育内涵式发展的内涵、困境与路向——基于乡村振兴的视域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汤海明 陆和杰 《成人教育》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20-25,共6页
推进农村成人教育内涵式发展,打造品质成教,对于精准服务区域乡村振兴战略具有重要意义。农村成人教育追求自身内部要素“质”的正向变化,全面提升自身软实力的质量化、精细化、创新化、特色化。农村成人教育包含文化自信力、教育服务... 推进农村成人教育内涵式发展,打造品质成教,对于精准服务区域乡村振兴战略具有重要意义。农村成人教育追求自身内部要素“质”的正向变化,全面提升自身软实力的质量化、精细化、创新化、特色化。农村成人教育包含文化自信力、教育服务能力、资源整合能力、管理推进能力、科研引领能力五个核心要素。打造品质成教,应全面助推乡村人才、产业、文化、组织、生态等“五大振兴”,发挥新时代农村成人教育应有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农村成人教育 内涵式发展 品质成教
下载PDF
不同土壤耕作模式对双季水稻生理特性与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24
4
作者 唐海明 肖小平 +6 位作者 李超 汤文光 郭立君 汪柯 程凯凯 潘孝晨 孙耿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740-754,共15页
为探明双季稻区不同土壤耕作模式下双季水稻生理特性、干物质积累及产量的变化,本文以双季稻–紫云英大田定位试验为平台,设双季水稻翻耕+秸秆还田(CT)、双季水稻旋耕+秸秆还田(RT)、双季水稻免耕+秸秆还田(NT)、双季水稻旋耕+秸秆不还... 为探明双季稻区不同土壤耕作模式下双季水稻生理特性、干物质积累及产量的变化,本文以双季稻–紫云英大田定位试验为平台,设双季水稻翻耕+秸秆还田(CT)、双季水稻旋耕+秸秆还田(RT)、双季水稻免耕+秸秆还田(NT)、双季水稻旋耕+秸秆不还田(RTO,对照)4种土壤耕作处理,于2016—2017年取样,系统分析了不同处理对双季水稻植株叶片保护性酶活性、光合特性、干物质积累及产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早、晚稻各个主要生育时期CT和RT处理植株叶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均显著高于RTO处理(P<0.05),而叶片丙二醛(MDA)含量均显著低于RTO处理(P<0.05)。CT处理植株叶片的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和叶片气孔导度(Gs)均显著高于RTO处理(P<0.05),均表现为CT>RT>NT>RTO。CT和RT处理水稻植株物质生产能力强,干物质积累多,而且在各器官间的分配合理。2个年份的早稻产量均以CT处理最高,均显著高于RTO处理(P<0.05),比RTO处理增加731.1~733.3 kg hm–2;晚稻产量均以CT处理为最高,均显著高于RTO处理(P<0.05),比RTO处理增加582.5~717.6 kg hm–2。总之,土壤翻耕、旋耕结合秸秆还田处理有利于提高双季水稻叶片保护性酶活性、光合特性和干物质积累量,为水稻高产奠定了生理和生物学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土壤耕作 生理特性 保护性酶 产量
下载PDF
轮耕对双季稻田耕层土壤养分库容及Cd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13
5
作者 汤文光 肖小平 +5 位作者 张海林 黄桂林 唐海明 李超 刘胜利 汪柯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05-114,共10页
研究长期不同耕作措施下双季稻田土壤结构、养分及重金属含量的变化规律,对构建稻田合理耕层、提升耕地质量、促进粮食可持续丰产具有重要意义。2005—2014年在湖南醴陵双季稻田设置长期免耕(NT-NT)、长期旋耕(RT-RT)、长期翻耕(CT-CT)... 研究长期不同耕作措施下双季稻田土壤结构、养分及重金属含量的变化规律,对构建稻田合理耕层、提升耕地质量、促进粮食可持续丰产具有重要意义。2005—2014年在湖南醴陵双季稻田设置长期免耕(NT-NT)、长期旋耕(RT-RT)、长期翻耕(CT-CT)、翻免轮耕(CT-NT)和旋免轮耕(RT-NT)5种耕作方式定位试验,测定并分析不同耕作方式对耕层深度、土壤容重、土壤C、N、P、K养分含量、养分库容量及重金属Cd含量等的影响。结果表明,NT-NT由于长期没有动土,土壤容重较高,而RT-RT、CT-CT、CT-NT和RT-NT均使土壤容重值降到了较理想区间。CT-NT和RT-NT 0~5 cm耕层土壤有机碳、活性有机碳、全氮、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和Cd含量均显著低于NT-NT,而高于RT-RT、CT-CT,说明NT-NT在促进土壤养分向表层聚集的同时,也促进了土壤镉向表层聚集,且随着耕作频率的增加土壤表层养分及土壤镉均呈下降趋势。CT-NT和RT-NT 5~10 cm耕层土壤各养分含量均显著高于NT-NT,而10~20 cm耕层土壤各养分含量均低于RT-RT、CT-CT,说明轮耕促进了土壤养分积累并主要向土壤中层聚集。耕层厚度、有效养分总库容量及土壤Cd含量均表现为RT-RT、CT-CT>CT-NT、RT-NT>NT-NT,说明随着耕作频率减少土壤耕层逐渐变浅,有效养分总库容量逐渐变小,土壤总镉、有效镉含量也逐渐降低。本研究表明,长期免耕和长期翻(旋)耕均存在一定弊端,长期免耕虽然降低了土壤镉含量,但同时也降低了土壤养分库容,长期翻(旋)耕虽然增加了土壤养分库容,但同时也增加了土壤镉含量,而合理土壤轮耕既可改善土壤结构,促进土壤养分积累、增加土壤养分库容,又能适当降低土壤镉含量,改善土壤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轮耕 水稻 土壤养分 库容量 重金属CD
下载PDF
提前喷施叶面肥对增强翻秋晚稻抵御寒露风能力的分析 被引量:6
6
作者 李超 肖小平 +5 位作者 汤文光 唐海明 汪柯 程凯凯 郭立君 杨光立 《中国农业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337-343,共7页
近年来,翻秋种植(早稻品种作晚稻直播栽培)以其节本高效、缓解双季稻季节矛盾等优势得以迅速发展,但翻秋晚稻抽穗期迟于移栽晚稻,更易受寒露风影响而减产。本研究以始穗期寒露风来临前2d设置喷施清水(CK)、喷施宝(T1)、寒露风来临当天... 近年来,翻秋种植(早稻品种作晚稻直播栽培)以其节本高效、缓解双季稻季节矛盾等优势得以迅速发展,但翻秋晚稻抽穗期迟于移栽晚稻,更易受寒露风影响而减产。本研究以始穗期寒露风来临前2d设置喷施清水(CK)、喷施宝(T1)、寒露风来临当天施喷施宝(T2)3个处理,研究提前喷施叶面肥对翻秋晚稻抵御寒露风能力的影响及其机理,以期为提高翻秋晚稻应对寒露风的避灾减灾能力提供技术支撑及理论依据。结果表明:与CK及T2相比,提前喷施叶面肥(T1)可促进翻秋晚稻安全齐穗,缩短生育期3~4d;有利于增加灌浆期的净光合速率,促进后期叶片SPAD值与净光合速率的正常衰减,提前喷施叶面肥后植株的C、N营养更协调,干物质运转更通畅,从而显著提高籽粒灌浆速率,增加结实率9.5~13.9个百分点,增产15.8%~23.7%;提前喷施叶面肥还可改善翻秋晚稻稻米的外观品质及加工品质。可见,通过气象预警,提前喷施叶面肥可有效增强翻秋晚稻抵御寒露风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面肥 翻秋晚稻 寒露风 避灾减灾 产量 稻米品质
下载PDF
秸秆深度粉碎均匀抛洒还田降低秸秆焚烧率并提高养分归还量 被引量:5
7
作者 李超 程凯凯 +8 位作者 廖育林 郭立君 周峻宇 罗先富 文丽 唐海明 汤文光 汪柯 肖小平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1141-1150,共10页
【目的】研究粉碎程度与还田方式对减少秸秆焚烧率及其养分损失的影响,以提升秸秆还田的科学性和可行性。【方法】水稻秸秆还田田间试验与模拟试验在湖南宁乡进行。田间试验设秸秆传统不粉碎条带还田(T1)、中度粉碎条带还田(T2)、深度... 【目的】研究粉碎程度与还田方式对减少秸秆焚烧率及其养分损失的影响,以提升秸秆还田的科学性和可行性。【方法】水稻秸秆还田田间试验与模拟试验在湖南宁乡进行。田间试验设秸秆传统不粉碎条带还田(T1)、中度粉碎条带还田(T2)、深度粉碎均匀抛撒还田(T3)3个处理,T1、T2、T3的秸秆还田长度分别为39.0、14.4、5.3 cm,抛撒均匀度分别为37.7%、45.4%、87.4%。模拟试验设置与田间试验T1、T2、T3处理相对应的M1、M2、M3处理,并增加秸秆深度粉碎条带还田(M4)处理。早稻收获后,秸秆按照处理进行焚烧后还田,分析秸秆焚烧率,测定焚烧前及焚烧后还田秸秆灰渣的养分含量,计算养分损失量及损失率。在焚烧后第1天及在晚稻成熟期,测定土壤的氮、磷、钾和有机质含量。【结果】模拟试验条带还田下,秸秆粉碎程度为M4时,焚烧率显著低于M1和M2,焚烧后M4处理的灰渣中氮含量分别较M1、M2处理显著增加76.5%、73.5%,磷含量分别减少42.0%、39.1%,钾含量分别减少11.1%、10.7%,碳含量分别显著增加37.3%、36.0%。田间试验秸秆(不含稻茬)焚烧后,T2处理秸秆中的C、N、P_(2)O_(5)、K_(2)O平均损失量分别为1101.3、34.1、2.7、13.9 kg/hm^(2),平均损失率分别为91.1%、89.8%、22.4%、16.1%。T3处理秸秆无法焚烧,从而实现了养分理论上全量归还。与焚烧前相比,T1和T2处理平均N、P_(2)O_(5)、K_(2)O的养分归化比分别下降了18.8、3.2、8.2个百分点;与T1和T2处理的平均值相比,T3处理的N、P_(2)O_(5)、K_(2)O的养分归化比分别增加了18.7、3.5、9.1个百分点。经过秸秆焚烧后,T3处理土壤的速效氮、磷、钾含量在晚稻成熟期显著高于T1和T2处理,活性有机质含量3个处理间没有显著差异。【结论】秸秆深度粉碎结合均匀抛撒还田可基本防止秸秆焚烧,实现秸秆养分全量归还,降低秸秆焚烧所造成的养分损失,促进双季稻田土壤周年培肥与可持续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秸秆粉碎 秸秆还田方式 秸秆焚烧 秸秆养分 土壤养分
下载PDF
超级早稻结实期遭遇高温时喷施抗逆剂的缓解效果 被引量:2
8
作者 郭立君 程凯凯 +6 位作者 肖小平 李超 汪柯 汤文光 唐海明 潘孝晨 杨茜 《中国农业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583-590,共8页
以"安抗1号"和"有机钙博士"两种抗逆剂为材料,以喷清水为对照,在自然高温下进行水稻田间试验,测定剑叶生理指标、水稻产量和稻米品质指标,研究超级早稻灌浆结实期遭遇高温喷施抗逆剂的缓解效果。结果表明:高温发生... 以"安抗1号"和"有机钙博士"两种抗逆剂为材料,以喷清水为对照,在自然高温下进行水稻田间试验,测定剑叶生理指标、水稻产量和稻米品质指标,研究超级早稻灌浆结实期遭遇高温喷施抗逆剂的缓解效果。结果表明:高温发生时,喷施"安抗1号"(T2)和"有机钙博士"(T3)4d后,与喷清水(T1)相比,超级早稻剑叶抗氧化酶活性极显著(P<0.01)增加,其中SOD活性分别增加17.10%、12.37%,POD活性分别增加13.54%、15.01%,CAT活性分别增加133.86%、87.46%;叶片渗透调节物含量极显著(P<0.01)增加,其中可溶性蛋白含量分别增加33.58%、34.38%,可溶性糖含量分别增加23.74%,17.30%;MDA含量极显著(P<0.01)降低28.34%、26.53%。喷施抗逆剂22d后,超级早稻剑叶SPAD衰减率T2、T3处理显著低于T1(P<0.05),分别降低3.40个百分点和4.24个百分点;T2、T3处理比T1剑叶SOD活性显著(P<0.05)增加;POD活性差异不显著;CAT活性和可溶性糖含量均极显著(P<0.01)增加;可溶性蛋白含量显著(P<0.05)增加;MDA含量极显著(P<0.01)降低。喷施抗逆剂处理显著(P<0.05)提高结实率5.7个百分点,增产11.87%~13.77%。说明高温发生时,喷施抗逆剂能有效缓解高温对超级早稻灌浆结实的危害,改善超级早稻稻米的外观品质及加工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级早稻 灌浆结实期 高温 抗逆剂 缓解效果
下载PDF
冬季覆盖作物秸秆还田对双季稻田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的影响(英文) 被引量:1
9
作者 唐海明 肖小平 +7 位作者 李超 汤文光 郭立君 汪柯 孙玉桃 程凯凯 孙耿 潘孝晨 《Agricultural Science & Technology》 CAS 2018年第5期1-11,共11页
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是土壤质量变化重要的指标,不同作物类型的秸秆还田措施对土壤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具有明显的影响。以位于双季稻主产区不同冬季覆盖作物-双季稻种植模式大田定位试验田为研究对象,以冬闲-双季稻种植模式为对照(C... 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是土壤质量变化重要的指标,不同作物类型的秸秆还田措施对土壤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具有明显的影响。以位于双季稻主产区不同冬季覆盖作物-双季稻种植模式大田定位试验田为研究对象,以冬闲-双季稻种植模式为对照(CK),应用BiologGN技术开展黑麦草-双季稻(Ry)、紫云英-双季稻(Mv)、油菜-双季稻(Ra)和马铃薯-双季稻(Po)种植模式条件下不同冬季覆盖作物秸秆还田后对双季稻田根际土壤微生物功能多样性影响的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早稻和晚稻成熟期,与CK处理相比,冬季覆盖作物秸秆还田处理增加了稻田土壤碳源平均颜色变化率(AWCD),以Po处理AWCD均为最高,均显著高于Ry和CK处理。不同冬季覆盖作物秸秆还田处理土壤微生物代谢多样性指数表现出明显的差异,早稻成熟期,Po处理的Richness、Shannon和McIntosh指数均为最高,其次为Ry、Mv和Ra处理,CK处理最低;晚稻成熟期,各处理的Richness、 Shannon和McIntosh指数大小顺序均表现为Po>Ra>Mv>Ry>CK。土壤微生物碳源利用的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各冬季覆盖作物秸秆还田处理根际土壤微生物利用的主要碳源为氨基酸类和糖类物质,不同处理间碳源利用类型有差异。冬季覆盖作物秸秆还田措施有利于提高双季稻田根际土壤微生物对碳源的利用能力、物种丰富度和均匀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冬季覆盖作物 双季稻田 根际土壤 群落功能多样性
下载PDF
绿色生产健康农田土壤培育措施若干思考 被引量:5
10
作者 石丽红 唐海明 +5 位作者 程凯凯 肖小平 李超 董春华 李万明 罗尊长 《湖南农业科学》 2020年第5期48-50,54,共4页
近年来,农业生产过程中农田耕层土壤变浅、库容量变小,土壤酸化和潜育化加强,耕地质量下降、土壤养分利用率低等问题较为突出。针对上述问题,从土壤障碍因子消减、土壤耕作、现代农作制度构建以及秸秆等农业资源利用等方面综述了农田土... 近年来,农业生产过程中农田耕层土壤变浅、库容量变小,土壤酸化和潜育化加强,耕地质量下降、土壤养分利用率低等问题较为突出。针对上述问题,从土壤障碍因子消减、土壤耕作、现代农作制度构建以及秸秆等农业资源利用等方面综述了农田土壤培育的研究进展,并提出了绿色生产健康农田土壤培育的研究方向,如土壤轮耕模式、土壤主要障碍因子综合调理、有机无机肥高效配施技术、水肥协同综合利用技术等,为农田健康土壤培育和农作物绿色生产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生产 健康农田 土壤培育 研究现状 展望
下载PDF
国家保护植物厚叶木莲资源调查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缪绅裕 罗宇谦 +2 位作者 蓝扬辉 唐海明 黄金玲 《亚热带植物科学》 2020年第3期243-246,共4页
基于对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厚叶木莲(Manglietia pachyphylla)部分产地的野外实地考察,并结合相关文献、数据库的分析考证,综述其分类学地位、产地与生境、标本记录、研究进展及致危因素。厚叶木莲自1961年发表以来,迄今已有50多年... 基于对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厚叶木莲(Manglietia pachyphylla)部分产地的野外实地考察,并结合相关文献、数据库的分析考证,综述其分类学地位、产地与生境、标本记录、研究进展及致危因素。厚叶木莲自1961年发表以来,迄今已有50多年,其分布区范围从最初认为的广东特有,到与广西共有,其中广东新丰云髻山省级自然保护区的厚叶木莲种群因数量较多,分布较北及海拔较高而颇具特色。因广东省内的厚叶木莲种群多属于衰退种群,需加强就地保护、迁地保护、科学研究及宣传教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厚叶木莲 木兰科 新分布区 资源
下载PDF
施肥模式对稻田土壤微生物影响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2
作者 唐海明 肖小平 +6 位作者 汤文光 李超 汪柯 李微艳 黄玲 程凯凯 孙耿 《湖南农业科学》 2017年第8期119-122,126,共5页
综述了长期施肥条件下不同施肥模式对土壤微生物的生物量、酶活性、群落结构和多样性4个方面的影响,发现有机无机肥配合施用有利于维持和增加作物生长发育过程中土壤微生物数量、土壤酶活性和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多样性;同时,也探讨了利... 综述了长期施肥条件下不同施肥模式对土壤微生物的生物量、酶活性、群落结构和多样性4个方面的影响,发现有机无机肥配合施用有利于维持和增加作物生长发育过程中土壤微生物数量、土壤酶活性和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多样性;同时,也探讨了利用现代分子生物学方法研究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进展及其应用前景,其研究结果可为作物高效生产、养分高效利用及农田可持续发展等提供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田 长期施肥 土壤微生物 群落结构 多样性 综述
下载PDF
关于优化棉田农作制度的思考 被引量:1
13
作者 肖小平 唐海明 +4 位作者 汤文光 汪柯 李超 程凯凯 杨光立 《湖南农业科学》 2017年第4期36-38,共3页
根据长江中下游棉区优越的自然资源气候特点和丰富的农作物品种资源,建议优化棉田农作制度,改进耕作栽培技术,并从合理复种布局、选择适宜作物品种、育苗移栽、科学施肥与化控、控制间套作物密度、优化病虫防治方式等方面提出了发展对... 根据长江中下游棉区优越的自然资源气候特点和丰富的农作物品种资源,建议优化棉田农作制度,改进耕作栽培技术,并从合理复种布局、选择适宜作物品种、育苗移栽、科学施肥与化控、控制间套作物密度、优化病虫防治方式等方面提出了发展对策。因地制宜的发展棉田棉、粮、菜间作套种复种技术,能提高土地利用率和资源产出率,达到间套作物平衡增产,从而提高棉田整体经济效益,实现棉农增收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田 农作制度 间套作 对策
下载PDF
有机肥氮投入比例对大麦生理特性与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2
14
作者 徐一兰 唐海明 +4 位作者 李超 肖小平 程凯凯 李微艳 文丽 《湖南农业科学》 2021年第4期56-61,共6页
依托1986年开始的定位试验,于2018—2020年在宁乡地区研究了不同有机肥氮素投入比例对大麦生理特性与产量的影响。试验设置了60%有机肥氮(HOM)、30%有机肥氮(LOM)和不施肥对照(CK)3个处理,考察处理大麦叶片的丙二醛和脯氨酸含量、保护... 依托1986年开始的定位试验,于2018—2020年在宁乡地区研究了不同有机肥氮素投入比例对大麦生理特性与产量的影响。试验设置了60%有机肥氮(HOM)、30%有机肥氮(LOM)和不施肥对照(CK)3个处理,考察处理大麦叶片的丙二醛和脯氨酸含量、保护性酶活性、光合特性和产量的差异。结果表明:与CK处理相比,LOM和HOM处理均显著提高了大麦各个主要生育时期植株叶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降低了丙二醛(MDA)和脯氨酸(Pro)含量;大麦各个主要生育时期,LOM和HOM处理植株叶片的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和气孔导度(Cond)均显著高于CK处理(P<0.05);不同年份下各个施肥处理大麦产量大小顺序均表现为HOM>LOM>CK,HOM和LOM处理均显著高于CK处理(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麦 施肥 生理特性 保护性酶 产量
下载PDF
秸秆还田下冬种紫云英对机插双季稻产量及氮肥偏生产力的影响 被引量:1
15
作者 潘孝晨 李超 +5 位作者 唐海明 肖小平 汤文光 郭立君 程凯凯 汪柯 《Agricultural Science & Technology》 CAS 2019年第5期6-12,共7页
2017-2018年在湖南省双季稻主产区宁乡市开展了秸秆还田下冬种紫云英对机插双季稻产量及氮肥偏生产力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早、晚稻冬种紫云英+秸秆还田处理的水稻植株茎、叶、穗和地上部分干物质积累量、有效穗、产量及氮肥偏生产力... 2017-2018年在湖南省双季稻主产区宁乡市开展了秸秆还田下冬种紫云英对机插双季稻产量及氮肥偏生产力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早、晚稻冬种紫云英+秸秆还田处理的水稻植株茎、叶、穗和地上部分干物质积累量、有效穗、产量及氮肥偏生产力均显著高于秸秆还田处理;其中,早、晚稻有效穗数分别增加2.58%、3.18%(2017)和5.22%、6.32%(2018),产量分别提高11.85%、10.07%(2017)和12.42%、10.92%(2018),周年氮肥偏生产力分别提高10.90%(2017)和11.66%(2018)。综上所述,秸秆还田下冬种紫云英有利于提高机插双季稻的干物质积累,水稻产量和氮肥偏生产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季稻 紫云英 秸秆还田 产量
下载PDF
油—稻免耕直播栽培技术及其经济效益分析 被引量:4
16
作者 李薇 何海 +5 位作者 崔婷 李超 肖小平 唐海明 汤文光 聂泽明 《湖南农业科学》 2019年第7期23-25,共3页
近年来,油—稻免耕直播栽培技术以其节本高效等优势得以迅速推广。对油—稻免耕直播栽培技术的详细操作流程、产量及经济效益进行了实地调查及分析。结果表明:油—稻免耕直播的油菜产量较油—稻旋耕直播仅减少3.8%,但水稻产量增加5.6%,... 近年来,油—稻免耕直播栽培技术以其节本高效等优势得以迅速推广。对油—稻免耕直播栽培技术的详细操作流程、产量及经济效益进行了实地调查及分析。结果表明:油—稻免耕直播的油菜产量较油—稻旋耕直播仅减少3.8%,但水稻产量增加5.6%,且较冬闲—稻免耕直播增加13.7%;油—稻免耕直播的总成本较油—稻旋耕直播减少12.0%,净收益增加18.3%;油—稻免耕直播、油—稻旋耕直播的净收益较冬闲—稻免耕直播分别增加58.1%和33.6%。表明冬种油菜可有效增加稻田系统的农民收入,且油—稻免耕直播可作为今后重点推广的一种水旱轮作节本增效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菜 水稻 免耕直播 产量 经济效益
下载PDF
秸秆还田下冬种紫云英对机插双季稻产量及氮肥偏生产力的影响 被引量:2
17
作者 潘孝晨 李超 +5 位作者 唐海明 肖小平 汤文光 郭立君 程凯凯 汪柯 《湖南农业科学》 2019年第7期36-39,43,共5页
2017—2018年在湖南省双季稻主产区宁乡市开展了秸秆还田下冬种紫云英对机插双季稻产量及氮肥偏生产力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早、晚稻冬种紫云英+秸秆还田处理的水稻植株茎、叶、穗和地上部分干物质积累量、有效穗、产量及氮肥偏生产力... 2017—2018年在湖南省双季稻主产区宁乡市开展了秸秆还田下冬种紫云英对机插双季稻产量及氮肥偏生产力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早、晚稻冬种紫云英+秸秆还田处理的水稻植株茎、叶、穗和地上部分干物质积累量、有效穗、产量及氮肥偏生产力均显著高于秸秆还田处理;其中,早、晚稻有效穗数分别增加2.58%、3.18%(2017)和5.22%、6.32%(2018),产量分别提高11.85%、10.07%(2017)和12.42%、10.92%(2018),周年氮肥偏生产力分别提高10.90%(2017)和11.66%(2018)。综上所述,秸秆还田下冬种紫云英有利于提高机插双季稻的干物质积累,水稻产量和氮肥偏生产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季稻 紫云英 秸秆还田 产量 氮肥偏生产力
下载PDF
Soil carbon storage and stratification under different tillage/residue-management practices in double rice cropping system 被引量:3
18
作者 CHEN Zhong-du ZHANG Hai-lin +4 位作者 S Batsile Dikgwatlhe XUE Jian-fu QIU Kang-cheng tang hai-ming CHEN fu 《Journal of Integrative Agriculture》 SCIE CAS CSCD 2015年第8期1551-1560,共10页
The importance of soil organic carbon(SOC) sequestration in agricultural soils as climate-change-mitigating strategy has become an area of focus by the scientific community in relation to soil management.This study ... The importance of soil organic carbon(SOC) sequestration in agricultural soils as climate-change-mitigating strategy has become an area of focus by the scientific community in relation to soil management.This study was conducted to determine the temporal effect of different tillage systems and residue management on distribution, storage and stratification of SOC, and the yield of rice under double rice(Oryza sativa L.) cropping system in the southern China.A tillage experiment was conducted in the southern China during 2005–2011, including plow tillage with residue removed(PT0), plow tillage with residue retention(PT), rotary tillage with residue retention(RT), and no-till with residue retention on the surface(NT).The soil samples were obtained at the harvesting of late rice in October of 2005, 2007 and 2011.Multiple-year residue return application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rice yields for the two rice-cropping systems; yields of early and late rice were higher under RT than those under other tillage systems in both years in 2011.Compared with PT0, SOC stocks were increased in soil under NT at 0–5, 5–10, 10–20, and 20–30 cm depths by 33.8, 4.1, 6.6, and 53.3%, respectively, in 2011.SOC stocks under RT were higher than these under other tillage treatments at 0–30 cm depth.SOC stocks in soil under PT were higher than those under PT0 in the 0–5 and 20–30 cm soil layers.Therefore, crop residues played an important role in SOC management, and improvement of soil quality.In the 0–20 cm layer, the stratification ratio(SR) of SOC followed the order NT〉RT〉PT〉PT0; when the 0–30 cm layer was considered, NT also had the highest SR of SOC, but the SR of SOC under PT was higher than that under RT with a multiple-year tillage practice.Therefore, the notion that conservation tillage lead to higher SOC stocks and soil quality than plowed systems requires cautious scrutiny.Nevertheless, some benefits associated with RT system present a greater potential for its adoption in view of the multiple-year environmental sustainability under double rice cropping system in the southern Chin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oil organic carbon carbon stocks conservation tillage stratification ratio rice yield paddy soil southern China
下载PDF
耕作方式及沉浆时间对机插晚稻生物学特性的影响
19
作者 黄宏辉 彭胜 +5 位作者 廖春花 梅昌伏 肖小平 李超 唐海明 潘孝晨 《湖南农业科学》 2019年第7期15-18,22,共5页
洞庭湖平原区是湖南重要的粮食主产区,针对该区域水稻机插农机农艺融合低的关键问题,设置了轻型旋耕机+耕作后沉实1d机插晚稻(T1-S1)、轻型旋耕机+耕作后沉实2d机插晚稻(T1-S2)、重型旋耕机+耕作后沉实1d机插晚稻(T2-S1)和重型旋耕机+... 洞庭湖平原区是湖南重要的粮食主产区,针对该区域水稻机插农机农艺融合低的关键问题,设置了轻型旋耕机+耕作后沉实1d机插晚稻(T1-S1)、轻型旋耕机+耕作后沉实2d机插晚稻(T1-S2)、重型旋耕机+耕作后沉实1d机插晚稻(T2-S1)和重型旋耕机+耕作后沉实2d机插晚稻(T2-S2)4个处理,开展了不同耕作方式与沉浆时间对机插晚稻生物学特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沉浆是减少漏兜及促进机插晚稻返青发苗的重要农艺措施,沉浆2d的平均漏兜率较沉浆1d降低45.7%,返青期缩短2d,而不同旋耕机型间无显著差异。耕作方式与沉浆互作对机插晚稻的前期及后期干物质积累的影响达显著(P<0.05)差异,T2-S2对机插晚稻后期干物质积累的贡献最大,较T1-S1、T1-S2、T2-S1分别增加22.6%、9.1%和21.9%。同时,T2-S2的叶面积,净光合速率,作物生长率及生育后期的净同化率均最大,达显著水平。因此,洞庭湖平原区的旋耕机型与沉浆时间的最佳组合为T2-S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作方式 沉浆 机插秧 生物学特性 净光合速率
下载PDF
UPLC法同时测定枳椇子配方颗粒中5种水溶性黄酮
20
作者 唐海明 余晓玲 +2 位作者 张云 叶子 姜玉帆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148-1151,共4页
目的建立UPLC法同时测定枳椇子配方颗粒(枳椇子)中5种水溶性黄酮的含量。方法该药物70%乙醇提取液的分析采用Acquity BEH C_(18)色谱柱(100 mm×2.1 mm,1.7μm);流动相水(含0.1%磷酸)-乙腈,梯度洗脱;体积流量0.13 mL/min;柱温30℃;... 目的建立UPLC法同时测定枳椇子配方颗粒(枳椇子)中5种水溶性黄酮的含量。方法该药物70%乙醇提取液的分析采用Acquity BEH C_(18)色谱柱(100 mm×2.1 mm,1.7μm);流动相水(含0.1%磷酸)-乙腈,梯度洗脱;体积流量0.13 mL/min;柱温30℃;检测波长335 nm。结果新西兰牡荆苷2、二氢杨梅素、斯皮诺素、6‴-O-对香豆酰斯皮诺素、杨梅素分别在0.57~18.26、4.00~128.13、1.60~51.24、1.02~32.52、0.80~25.47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8),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7.8%、99.1%、98.8%、96.7%、99.7%,RSD分别为1.3%、0.79%、1.6%、1.2%、1.4%。结论该方法简便快速,重复性好,可用于枳椇子配方颗粒的质量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枳椇子配方颗粒 新西兰牡荆苷2 二氢杨梅素 斯皮诺素 6‴-O-对香豆酰斯皮诺素 杨梅素 UPLC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