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考虑气水两相流动的页岩气井压裂-生产一体化数值模拟
1
作者 唐慧莹 罗山贵 +4 位作者 梁海鹏 曾波 张烈辉 赵玉龙 宋毅 《石油勘探与开发》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97-607,共11页
基于位移不连续法和离散裂缝统一管网模型,采用顺序迭代数值模拟方法,构建了考虑气水两相流动的页岩气井压裂-生产一体化数值模型。模型考虑了天然裂缝、基质物性对压裂过程的影响,且直接将压裂后地层压力及含水饱和度分布用于后续焖井... 基于位移不连续法和离散裂缝统一管网模型,采用顺序迭代数值模拟方法,构建了考虑气水两相流动的页岩气井压裂-生产一体化数值模型。模型考虑了天然裂缝、基质物性对压裂过程的影响,且直接将压裂后地层压力及含水饱和度分布用于后续焖井、生产模拟,可以更准确地实现压裂-生产一体化模拟。模拟结果表明:储层物性参数对裂缝扩展有较大影响,合理预测压裂结束后地层压力及储层流体分布是准确预测页岩气井产气量、产液量的关键;相较于常规方法,提出的模型同时考虑压裂对基质压力及含水饱和度的影响,可以更准确地模拟产水量、产气量。将建立的模型应用于实际页岩气压裂水平井的压裂-生产一体化模拟,模拟结果与实际生产数据吻合程度较好,验证了模型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气井 水力压裂 压裂缝网扩展 气水两相流动 压裂-生产一体化数值模拟
下载PDF
四川盆地南部地区页岩气开发及其减污降碳再认识 被引量:2
2
作者 刘文士 张烈辉 +13 位作者 朱进 龚建华 陈学忠 段明 赵玉龙 梁仁刚 李小刚 吴易一 唐慧莹 贾宇 乔川 李烨楠 张日奎 林慧丽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65-176,共12页
为助推中国页岩气持续高质量发展,在溯源页岩气环境争议的基础上,结合四川盆地南部地区(以下简称川南)十余年来页岩气开发实践,总结了国内对页岩气开发生态环境影响的新认识,系统介绍了中国自主创新形成的页岩气清洁开采技术,并指明了... 为助推中国页岩气持续高质量发展,在溯源页岩气环境争议的基础上,结合四川盆地南部地区(以下简称川南)十余年来页岩气开发实践,总结了国内对页岩气开发生态环境影响的新认识,系统介绍了中国自主创新形成的页岩气清洁开采技术,并指明了下一步技术发展的方向。研究结果表明:①页岩气环境问题的广泛关注始于2009—2011年,经过激烈讨论,美国学术界主流意见认为,页岩气开发存在生态环境风险,但通过合理取水、确保井筒质量、妥善贮存和处置压裂返排液及钻井固体废物等措施可有效防范;②页岩气开发对中国温室气体排放量贡献有限,不会必然污染地下水环境,绿色开发应重点关注低碳钻井和压裂、废弃物处置、地下水保护等方向;③“电代油”钻井和压裂实现了施工过程无直接温室气体排放,川南页岩气压裂返排液在处理回用基础上已实现处理外排,油基岩屑处置对规模开发的制约也因热脱附技术的进步而突破;④页岩气清洁开采技术仍应在深度降碳、稳定减污、持续增效等方面开展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工作。结论认为,基于10余年来对中国页岩气开发生态环境保护的探索与再认识,可为中国未来页岩气绿色高效开发提供有益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盆地南部地区 页岩气 减污降碳 绿色开发 温室气体 压裂返排液 钻井固废
下载PDF
致密油多级压裂水平井流-固全耦合产能数值模拟 被引量:11
3
作者 张东旭 张烈辉 +1 位作者 唐慧莹 赵玉龙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338-347,共10页
基于多孔介质弹性理论与流-固耦合作用机理,建立了致密油储集层多重孔隙介质变形与流体流动的全耦合数学模型,采用有限元方法对模型进行数值求解并验证了模型的准确性。对致密油储集层多级压裂水平井进行产能数值模拟研究,结果表明:致... 基于多孔介质弹性理论与流-固耦合作用机理,建立了致密油储集层多重孔隙介质变形与流体流动的全耦合数学模型,采用有限元方法对模型进行数值求解并验证了模型的准确性。对致密油储集层多级压裂水平井进行产能数值模拟研究,结果表明:致密油井生产过程中近人工裂缝区域储集层物性大幅度降低,其中人工裂缝开度和人工裂缝导流能力损失幅度分别达到52.12%和89.02%;模拟致密油储集层水平井生产3000 d,全耦合模型与未耦合模型的产能预测误差达38.30%,忽略流-固耦合效应的影响会使产能预测结果产生严重偏差;致密油储集层水平井产能对启动压力梯度最敏感,人工裂缝开度次之,提高人工裂缝初始导流能力有助于提高致密油井产能;压裂施工设计需考虑人工裂缝导流能力、间距、数量、长度的综合影响,片面追求增加裂缝条数无法取得预期的增产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密油 多重孔隙介质 流-固全耦合 水平井 多级压裂 油藏数值模拟 产能预测
下载PDF
两类基于局部标架梁单元的闭锁缓解方法 被引量:4
4
作者 汤惠颖 张志娟 +1 位作者 刘铖 刘绍奎 《力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482-495,I0003,共15页
对于大转动、大变形柔性体的刚柔耦合动力学问题,基于李群SE(3)局部标架(local frame formulation,LFF)的建模方法能够规避刚体运动带来的几何非线性问题,离散数值模型中广义质量矩阵与切线刚度矩阵满足刚体变换的不变性,可明显地提高... 对于大转动、大变形柔性体的刚柔耦合动力学问题,基于李群SE(3)局部标架(local frame formulation,LFF)的建模方法能够规避刚体运动带来的几何非线性问题,离散数值模型中广义质量矩阵与切线刚度矩阵满足刚体变换的不变性,可明显地提高柔性多体系统动力学问题的计算效率.有限元方法中,闭锁问题是导致单元收敛性能低下的主要原因,例如梁单元的剪切以及泊松闭锁.多变量变分原理是缓解梁、板/壳单元闭锁的有效手段.该方法不仅离散位移场,同时离散应力场或应变场,可提高应力与应变的计算精度.本文基于上述局部标架,研究几类梁单元的闭锁处理方法,包括几何精确梁(geometrically exact beam formulation,GEBF)与绝对节点坐标(absolute nodal coordinate formulation,ANCF)梁单元.其中,采用Hu-Washizu三场变分原理缓解几何精确梁单元中的剪切闭锁,采用应变分解法缓解基于局部标架的ANCF全参数梁单元中的泊松闭锁.数值算例表明,局部标架的梁单元在描述高转速或大变形柔性多体系统时,可消除刚体运动带来的几何非线性,极大地减少系统质量矩阵和刚度矩阵的更新次数.缓解闭锁后的几类局部标架梁单元收敛性均得到了明显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部标架方法 几何精确梁 绝对节点坐标梁单元 闭锁 Hu-Washizu三场变分原理
下载PDF
页岩气藏水平井分段压裂缝间应力干扰全三维模拟 被引量:6
5
作者 唐慧莹 张东旭 +2 位作者 刘环竭 梁海鹏 张烈辉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37-44,共8页
已有多裂缝应力干扰分析模型多基于二维或拟三维假设,该类模型只能考虑裂缝沿水平面的扩展与水平方向的就地应力大小,同时对裂缝形态有较强约束。为了更加准确地分析三维空间多裂缝干扰模式,建立了基于三角形单元位移不连续方法的全三... 已有多裂缝应力干扰分析模型多基于二维或拟三维假设,该类模型只能考虑裂缝沿水平面的扩展与水平方向的就地应力大小,同时对裂缝形态有较强约束。为了更加准确地分析三维空间多裂缝干扰模式,建立了基于三角形单元位移不连续方法的全三维多裂缝扩展数值模型,对采用二维与三维模型预测的应力干扰强度进行了比较,计算了多裂缝扩展引起的三维空间应力分布。模拟结果表明:全三维压裂模型能够更加准确地刻画地层应力分布与裂缝形态。与二维模型预测的结果相比,三维模型预测的裂缝间应力干扰更弱,预测的裂缝变形诱导应力变化和裂缝扩展速度更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平井水力压裂 应力干扰 三维模拟 页岩油藏 位移不连续方法
下载PDF
一种基于图像分析的细胞微管定量分析方法
6
作者 兰晓东 黄智勇 +3 位作者 谭子明 汤慧英 李凌霏 王德怀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2期2190-2194,共5页
目的基于像素比和粒度分析理论,通过图像处理和分析方法探究客观量化微管结构的方法。方法将常规培养的3 d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正常对照组、微管解聚组和微管聚合组。采用Western blot检测乙酰化α微管蛋白的含... 目的基于像素比和粒度分析理论,通过图像处理和分析方法探究客观量化微管结构的方法。方法将常规培养的3 d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正常对照组、微管解聚组和微管聚合组。采用Western blot检测乙酰化α微管蛋白的含量变化。免疫荧光染色后,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下观察微管形态变化并获取图像。Matlab 7.0编程进行图像分割、增强等处理并提取特征参数。对数据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多重比较以及多元判别分析。结果①微管解聚组细胞乙酰化α微管蛋白含量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微管聚合组细胞乙酰化α微管蛋白含量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②正常对照组细胞微管结构完整,围绕核周束状分布,胞质中少量细小荧光斑;微管解聚组细胞微管纤维断裂,胞质中出现大量点样小荧光斑,呈现弥散性分布;微管聚合组细胞微管纤维数量多且粗大,呈多分支且杂乱的放射样分布,胞质中出现较大荧光斑。③正常对照组、微管解聚组和微管聚合组细胞微管荧光图像中像素比和粒度分析参数(平均粒度、分选度、偏度、峰度)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④根据上述微管量化特征参数,Fisher多元判别分析的准确率达80.0%。结论微管荧光图像像素比和粒度分析的特征参数可作为微管量化分析的客观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管 图像处理和分析 像素比 粒度分析
下载PDF
斯坦福大学创新创业教育对国内高校的启示 被引量:2
7
作者 唐慧莹 张东旭 《科教导刊》 2019年第7期5-7,54,共4页
高质量、高水平创新创业人才队伍建设是我国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根本保障。国内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起步较晚,仍存在培养模式单一、创业成果转化困难等突出问题。本文通过调研美国斯坦福大学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成功经验... 高质量、高水平创新创业人才队伍建设是我国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根本保障。国内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起步较晚,仍存在培养模式单一、创业成果转化困难等突出问题。本文通过调研美国斯坦福大学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成功经验,并结合西南石油大学目前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举措,对石油类院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探讨,对国内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提供一定的指导与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新创业 人才培养 教学改革 创业模式探讨
下载PDF
Fully coupled fluid-solid productivity numerical simulation of multistage fractured horizontal well in tight oil reservoirs
8
作者 ZHANG Dongxu ZHANG Liehui +1 位作者 tang huiying ZHAO Yulong 《Petroleum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 CSCD 2022年第2期382-393,共12页
A mathematical model, fully coupling multiple porous media deformation and fluid flow, was established based on the elastic theory of porous media and fluid-solid coupling mechanism in tight oil reservoirs. The finite... A mathematical model, fully coupling multiple porous media deformation and fluid flow, was established based on the elastic theory of porous media and fluid-solid coupling mechanism in tight oil reservoirs. The finite element method was used to determine the numerical solution and the accuracy of the model was verified. On this basis, the model was used to simulate productivity of multistage fractured horizontal wells in tight oil reservoirs. The results show that during the production of tight oil wells, the reservoir region close to artificial fractures deteriorated in physical properties significantly, e.g. the aperture and conductivity of artificial fractures dropped by 52.12% and 89.02% respectively. The simulations of 3000-day production of a horizontal well in tight oil reservoir showed that the predicted productivity by the uncoupled model had an error of 38.30% from that by the fully-coupled model. Apparently, ignoring the influence of fluid-solid interaction effect led to serious deviations of the productivity prediction results. The productivity of horizontal well in tight oil reservoir was most sensitive to the start-up pressure gradient, and second most sensitive to the opening of artificial fractures. Enhancing the initial conductivity of artificial fractures was helpful to improve the productivity of tight oil wells. The influence of conductivity, spacing, number and length of artificial fractures should be considered comprehensively in fracturing design. Increasing the number of artificial fractures unilaterally could not achieve the expected increase in produc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ght oil porous media fully coupled fluid-solid horizontal well multi-stage fracturing reservoir numerical simulation productivity prediction
下载PDF
气相色谱内标法测定注射级聚山梨酯80中乙二醇、二甘醇、三甘醇残留量
9
作者 谢华萍 邓双炳 +3 位作者 魏勇翔 钟仁清 唐会英 张继辉 《药品评价》 CAS 2022年第11期663-666,共4页
目的:建立注射级聚山梨酯80中乙二醇、二甘醇、三甘醇残留溶剂检测方法。方法:采用毛细管气相色谱法,以6%氰丙基苯基-94%二甲基聚硅氧烷(DB-624,60 m×0.32 mm×1.8μm)为固定相,柱温为程序升温:初始温度为60℃,以每分钟10℃的... 目的:建立注射级聚山梨酯80中乙二醇、二甘醇、三甘醇残留溶剂检测方法。方法:采用毛细管气相色谱法,以6%氰丙基苯基-94%二甲基聚硅氧烷(DB-624,60 m×0.32 mm×1.8μm)为固定相,柱温为程序升温:初始温度为60℃,以每分钟10℃的速率升温至110℃,维持5 min,再以每分钟40℃的速率升温至170℃,维持5 min;再以每分钟40℃的速率升温至230℃,维持10 min。进样口温度为230℃,检测器温度为250℃;载气(N)流速为5 mL/min。结果:在确定的色谱条件下分离度良好;3种溶剂检测限均满足验证要求,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均大于0.9990;重复性试验测定结果的RSD(n=6)为2.1%~3.2%,中间精密度试验各溶剂测定结果的RSD(n=12)为1.9%~2.6%;各溶剂回收率为97.2%~100.0%,在80%~120%范围内,且各溶剂结果RSD(n=9)不超过10%。结论:建立的方法专属性强、灵敏度高、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精密度和准确度高,可为注射级聚山梨酯80残留溶剂的质量控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物残留物 聚山梨酯80 注射级 残留溶剂 气相内标色谱法
下载PDF
论毛泽东社会动员思想的内在逻辑
10
作者 骆郁廷 唐慧颖 《思想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79-86,共8页
社会动员是中国共产党取得革命、建设、改革胜利的法宝,毛泽东是社会动员的大师,在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推动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实现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开展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过程中,毛泽东高度重... 社会动员是中国共产党取得革命、建设、改革胜利的法宝,毛泽东是社会动员的大师,在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推动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实现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开展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过程中,毛泽东高度重视充分依靠和广泛发动群众的社会动员,形成了社会动员的丰富思想,发挥了社会动员的巨大能量,有力地推动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的历史进程。毛泽东社会动员思想坚持以政治动员为根本,以群众动员为主体,以思想动员为中心,具有严密的内在逻辑。新时代新征程,探索和把握毛泽东社会动员思想的内在逻辑,不断提升全党全社会的社会动员能力,对于应对时代挑战,汇聚民族力量,推进强国复兴,具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泽东 社会动员 社会动员思想 内在逻辑
原文传递
基于核磁共振信号标定法的致密油藏渗吸实验研究
11
作者 唐慧莹 第凯翔 +4 位作者 张烈辉 郭晶晶 张涛 田野 赵玉龙 《油气藏评价与开发》 2024年第3期402-413,424,共13页
基于一种新的核磁共振信号标定法开展了致密砂岩岩样的油水渗吸实验,该方法可以根据回归模型将核磁信号总量换算为含油体积,相较常规方法计算更方便、更准确。研究发现渗吸过程可划分为过渡渗吸和稳定渗吸2个阶段,低黏度煤油渗吸样品最... 基于一种新的核磁共振信号标定法开展了致密砂岩岩样的油水渗吸实验,该方法可以根据回归模型将核磁信号总量换算为含油体积,相较常规方法计算更方便、更准确。研究发现渗吸过程可划分为过渡渗吸和稳定渗吸2个阶段,低黏度煤油渗吸样品最佳渗吸时间集中在68 h左右,高黏度致密油渗吸样品最佳渗吸时间集中在188 h左右。渗吸时间充足的情况下,煤油和致密油的最终换油率相差不大,但如果渗吸时间较短,则黏度越大换油率越低。同层位、同黏度的样品具有相似的渗吸动态特征;同层位、高黏油的样品达到稳定渗吸阶段无因次渗吸时间相较低黏油更短。以半径0.5µm作为大、小孔隙的分界线,煤油渗吸样品中半径小于0.5µm的孔隙渗吸换油贡献率平均为83.93%,占据主导地位,原油动用率平均为23.54%;半径大于0.5µm的孔隙渗吸换油贡献率平均为16.07%,相对较少,原油的动用率平均为8.50%,普遍较低,容易形成水锁。致密油渗吸样品在所有孔隙中的渗吸换油贡献率则相对均衡,半径小于0.5µm的孔隙原油动用率平均为14.82%,相对较低;而半径大于0.5µm的孔隙原油动用率平均为29.82%,在焖井过程中普遍会得到有效动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水渗吸 焖井时间 黏度 压裂液 核磁共振T2谱
下载PDF
考虑页岩多重吸附机制的超临界甲烷等温吸附模型 被引量:6
12
作者 刘香禺 张烈辉 +6 位作者 李树新 张介辉 赵玉龙 张芮菡 郭晶晶 唐慧莹 张帆 《石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1487-1499,共13页
页岩中的超临界甲烷等温吸附模型研究对于页岩气藏储量评估、生产动态预测和开发方案编制等具有重要意义。以超临界甲烷等温吸附理论和分子动力学模拟结果为依据,考虑不同尺度空间中吸附机制差异,以Dubinin-Astakhov(DA)微孔充填模型表... 页岩中的超临界甲烷等温吸附模型研究对于页岩气藏储量评估、生产动态预测和开发方案编制等具有重要意义。以超临界甲烷等温吸附理论和分子动力学模拟结果为依据,考虑不同尺度空间中吸附机制差异,以Dubinin-Astakhov(DA)微孔充填模型表征微孔中的甲烷分子吸附,以Brunauer-Emmett-Teller(BET)多分子层吸附模型表征中孔和大孔中的甲烷分子吸附,建立了DA-BET超临界甲烷等温吸附模型。在此基础上,结合高温高压实验数据分析了模型拟合方法和拟合效果,讨论了不同吸附机制对页岩中超临界甲烷等温吸附的贡献。研究结果表明:DA-BET超临界甲烷等温吸附模型可以高精度地拟合实验数据,计算出的吸附特征曲线满足唯一性,并且可以利用该模型预测高温条件下页岩吸附甲烷的能力;在低压阶段,甲烷分子以微孔充填吸附为主;温度、压力显著影响不同吸附机制对总吸附量的贡献,温度越低、压力越高,微孔充填吸附量对总吸附量的贡献越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 超临界甲烷 等温吸附 多重吸附机制 吸附贡献
原文传递
砾岩储层水力裂缝扩展形态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1
13
作者 唐慧莹 梁海鹏 +3 位作者 张烈辉 覃建华 李扬 张景 《石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871-884,共14页
水力压裂技术已成为致密油气储层增产改造的主要措施之一。目前针对水力裂缝形态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致密砂岩及页岩储层,以玛湖油田为代表的砾岩致密油储层由于其发现时间较晚,相关研究较为缺乏。砾岩储层非均质性较强,砾石的存在进一步... 水力压裂技术已成为致密油气储层增产改造的主要措施之一。目前针对水力裂缝形态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致密砂岩及页岩储层,以玛湖油田为代表的砾岩致密油储层由于其发现时间较晚,相关研究较为缺乏。砾岩储层非均质性较强,砾石的存在进一步加大了水力裂缝形态研究的难度。基于有限元中的内聚力模型实现了大型物理模拟实验尺度下基质和砾石的差异化表征,并通过现有实验结果,验证了模型的可行性。在此基础上,开展了影响砾岩储层裂缝形态扩展关键因素机理研究,明确了储层在低应力差下主要表现为绕砾和分叉,高应力差则以穿砾、转向为主的特征行为。在机理研究的基础上,结合现场压裂施工数据、有限元机理模型结果及微地震监测结果,基于边界元方法,论证了可采用等效天然裂缝的方式对砾岩宏观人工裂缝扩展过程进行模拟,并得出水力裂缝在宏观上以双翼缝特征为主,主缝周边可能存在小尺度分支缝的认识。基于现场压裂井的裂缝扩展模拟,验证了宏观裂缝形态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砾岩储层 水力压裂 内聚力模型 边界元方法 多尺度模拟
原文传递
The action of medicinal animal horns on Escherichia coli growth investigated by microcalorimetry and chemometric analysis 被引量:6
14
作者 YAN Dan HAN YuMei +4 位作者 LUO JiaoYang ZHANG Ping tang huiying PENG Cheng XIAO XiaoHe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SCIE EI CAS 2010年第26期2945-2950,共6页
The action of Cornu Cervi Pantotrichum (CCP), Cornu Cervi (CC) and Cornu Saigae Tataricae (CST) on Escherichia coli growth were investigated using microcalorimetry to find the heat change regularity of microbial growt... The action of Cornu Cervi Pantotrichum (CCP), Cornu Cervi (CC) and Cornu Saigae Tataricae (CST) on Escherichia coli growth were investigated using microcalorimetry to find the heat change regularity of microbial growth. The similarity of thermogenic curves and thermodynamics parameters were investigated as evaluation index, such as the growth rate constant in the first expo- nential phase (k1), maximum power in the first exponential phase (P1), maximum power in the secondary exponential phase (P2), peak time in the first exponential phase (T1), peak time in the stationary phase (T2) and the total heat production in stage 1 (Q1), and the total heat production in stage 2 (Q2). Chemometric analysis was used as a reference for the bioactivity evaluation of medicinal animal horns.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similarity between CST and the control was smaller than that between CCP, CC and the control. Both CCP and CC could increase the heat in the microbial growth, whereas CST decreased it. The biotic thermal activity of different medicinal animal horns was objectively, qualitatively, and quantitatively evaluated by the similarity of thermogenic curves and thermodynamics parameters analysi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长变化规律 化学计量学 药用动物 大肠杆菌 微生物生长 相似性评估 热力学参数 生物活性评价
原文传递
The toxic effect of solubilizing excipients on Tetrahymena thermophila BF_5 growth investigated by microcalorimetry 被引量:4
15
作者 ZHANG ShaoFeng YAN Dan +3 位作者 tang huiying YANG Ming WANG YueSheng XIAO XiaoHe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SCIE EI CAS 2010年第18期1870-1876,共7页
The toxic effect of different solubilizing excipients on the growth and metabolism of Tetrahymena thermophila BF5(T.t.BF5) at various concentrations was investigated by microcalorimetry.The thermogenic curves of T.t.B... The toxic effect of different solubilizing excipients on the growth and metabolism of Tetrahymena thermophila BF5(T.t.BF5) at various concentrations was investigated by microcalorimetry.The thermogenic curves of T.t.BF5 growth were determined at 28°C,and were evaluated by dynamic parameters.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values of growth rate constant(k),maximum power(P1,P2),peak time(T1,T2) and total quantity of heat(Q) varied for different excipients.There was a good linear relationship between k and concentrations(r>0.95,P<0.01).5% inhibition concentration(IC5) of poloxamer 188,Tween 80,PEG 600,PEG 400 and Tween 20 was 2.18,1.07,1.35,0.58,and 0.045 mg/mL,respectively.After the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Q,k and P1 could characterize the effect of these excipients on T.t.BF5 growth.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indicated that 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group,poloxamer 188 had the weakest toxicity and Tween 20 had the strongest toxicit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长速率常数 嗜热四膜虫 毒性作用 辅料 聚乙二醇400 微量热 抑制浓度 RAMP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