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New findings of Changxingaspis(Xiushuiaspidae,Galeaspida)from the Silurian of Tarim Basin and Zhejiang Province,China
1
作者 LI Xutong ZHANG Yumeng +5 位作者 LIN Xianghong ZHU Min ZHAO Wenjin tang lizhou SHAN Xianren GAI Zhikun 《Acta Geologica Sinica(English Edition)》 SCIE CAS CSCD 2024年第3期531-540,共10页
New discovery of the early Silurian fossil fish Changxingaspis(Xiushuiaspidae,Galeaspida),Changxingaspis nianzhongi sp.nov.and C.gui,are described from the Tataertag Formation in Tarim Basin and the Kangshan Formation... New discovery of the early Silurian fossil fish Changxingaspis(Xiushuiaspidae,Galeaspida),Changxingaspis nianzhongi sp.nov.and C.gui,are described from the Tataertag Formation in Tarim Basin and the Kangshan Formation in Zhejiang Province,respectively.C.nianzhongi mainly differs from C.gui in the shape of the median dorsal opening that is transverse elliptic with a width/length ratio of about 3.0,the long lateral transverse canals extending to the lateral margin of the headshield,and the second lateral transverse canal with dichotomous branchings.Discovery of C.nianzhongi from the Tataertag Formation and C.gui from the Kangshan Formation provide direct evidence on the specific level for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these two formations,which further supports the Silurian fish-bearing red beds in northwest Zhejiang belonging to the Silurian Lower Red Beds(LRBs)rather than the Upper Red Beds(URBs).Additionally,as the first record of the Changxingaspis in Tarim Basin,it extends the paleogeographical distribution of this genus from the South China Block to the Tarim Block,providing new evidence to support faunal exchanges between these two blocks and the hypothesis of a united Tarim-South China Block during the early Siluria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ertebrate paleontology Galeaspids Changxingaspis new taxon Tataertag Formation Kangshan Formation Aeronian-Telychian TARIM Zhejiang
下载PDF
麻疯树AP2/ERF基因家族孤儿基因Soloist的克隆与原核表达分析 被引量:4
2
作者 王海波 龚明 +5 位作者 郭俊云 辛胡 唐利洲 刘潮 高永 代冬琴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60-69,共10页
【目的】含有AP2结构域的AP2/ERF蛋白是与植物抗逆性密切相关的转录因子家族,Soloist是AP2/ERF家族中的孤儿基因,大部分植物只有1个。克隆麻疯树该基因编码框的全长c DNA序列,并对其理化性质、基因结构、启动子区域调控元件、表达特性... 【目的】含有AP2结构域的AP2/ERF蛋白是与植物抗逆性密切相关的转录因子家族,Soloist是AP2/ERF家族中的孤儿基因,大部分植物只有1个。克隆麻疯树该基因编码框的全长c DNA序列,并对其理化性质、基因结构、启动子区域调控元件、表达特性及蛋白原核表达进行分析,为深入开展麻疯树Soloist基因的功能鉴定及其在麻疯树遗传改良中的应用提供依据。【方法】利用AP2结构域的隐马尔可夫模型结合拟南芥与水稻的Soloist蛋白序列对麻疯树蛋白质数据库进行相似性检索,经过Pfam与CDD在线工具的验证获得麻疯树AP2/ERF基因家族成员。利用不同的工具对Soloist基因进行生物信息学对比分析。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该基因在麻疯树不同器官及低温处理下的相对表达量。通过双酶切构建该基因的原核表达载体,并转化大肠杆菌BL21(DE3)菌株进行IPTG诱导表达,分别收集不同诱导时间段的菌液,SDS-PAGE检测融合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共鉴定到119个麻疯树AP2/ERF家族基因,其中包含1个Soloist基因,命名为Jc Soloist。序列分析显示,麻疯树Jc Soloist基因编码框长度为699 bp,编码232个氨基酸,预测分子量为26.3 k Da,理论等电点为9.65,包含6个外显子与5个内含子。在其基因启动子序列中鉴定到TATA框、CAAT框,以及赤霉素、水杨酸及干旱等应答元件。表达分析显示,麻疯树Jc Soloist基因在麻疯树各器官中都有表达,但表达水平具有器官特异性,在根中表达量较高,而在叶片中表达量相对较低,同时,在叶片与根中都属于低温诱导表达基因,分别在低温胁迫3 h与24 h达到最大表达量,较对照提高34.38倍与3.83倍。构建了p ET-32a-Jc Soloist重组载体,且在原核细胞中稳定表达,SDS-PAGE结果显示融合蛋白分子量为46.0 k Da,与预期大小一致。【结论】麻疯树AP2/ERF基因家族鉴定到1个Soloist基因,包含由3条反平行β-折叠与1条α-螺旋组成的AP2结构域,与其他物种的报道一致。基因启动子区域鉴定到赤霉素、水杨酸等顺式作用元件,暗示该基因在麻疯树激素信号转导中发挥重要作用。Jc Soloist基因在麻疯树叶片与根中受低温诱导表达显著,说明该基因参与麻疯树低温响应过程以及低温信号转导途径,也成为麻疯树抗冷新品种选育的候选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疯树 基因家族 AP2/ERF Soloist 转录因子 原核表达
下载PDF
小桐子bZIP转录因子的全基因组鉴定及表达分析 被引量:3
3
作者 王海波 郭俊云 +1 位作者 唐利洲 刘潮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44-58,共15页
为明确小桐子bZIP转录因子家族的结构特征以及其在植物响应生物与非生物胁迫中的作用,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从全基因组水平鉴定小桐子bZIP转录因子家族,并对其基因结构、进化关系、染色体定位、共线性关系及组织与低温表达特性进行分析... 为明确小桐子bZIP转录因子家族的结构特征以及其在植物响应生物与非生物胁迫中的作用,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从全基因组水平鉴定小桐子bZIP转录因子家族,并对其基因结构、进化关系、染色体定位、共线性关系及组织与低温表达特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共鉴定到51个小桐子bZIP基因,系统进化树分析将其分为10个亚族(A-I及S)。基因定位显示,51个小桐子bZIP基因不均匀地分布于11条染色体,其中2号与4号染色体鉴定到基因的串联复制。基因结构分析表明,小桐子bZIP基因包含1~13个外显子,其中,S亚族基因包含1~2个外显子,而G亚族基因包含12~13个外显子。bZIP转录因子主要定位在细胞核,氨基酸数目为113~768个,等电点4.70~10.30。启动子顺式作用元件鉴定发现3~27个响应激素如赤霉素、脱落酸、乙烯及生长素与非生物胁迫如低温、高温及创伤等调控元件。转录组表达分析显示,小桐子bZIP基因具有器官表达特异性,26个bZIP基因在叶片、根及种子中均有表达,其他基因仅在特定器官中表达。同时,鉴定到14个小桐子bZIP基因在低温条件下上调表达。在叶片中,qRT-PCR试验显示JcbZIP3与JcbZIP14表达量在低温处理24 h时上调达到显著水平,与小桐子抗冷性的形成及低温信号转导过程直接相关。研究结果为小桐子bZIP基因的克隆与调控机制研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桐子 转录因子 BZIP 基因家族 表达分析
下载PDF
四川山胡椒叶绿体基因组特征及山胡椒属系统发育 被引量:8
4
作者 刘潮 唐利洲 韩利红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167-174,共8页
【目的】四川山胡椒具有重要的药用价值,开展叶绿体基因组研究对山胡椒属物种鉴定、遗传多样性分析和资源保护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方法】基于Illumina HiSeq 2000高通量测序平台进行测序,从头组装了完整的四川山胡椒叶绿体基因... 【目的】四川山胡椒具有重要的药用价值,开展叶绿体基因组研究对山胡椒属物种鉴定、遗传多样性分析和资源保护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方法】基于Illumina HiSeq 2000高通量测序平台进行测序,从头组装了完整的四川山胡椒叶绿体基因组,并对其基因组结构、基因构成及序列重复和系统发育进行分析。【结果】四川山胡椒叶绿体基因组全长152851 bp,呈典型的四分结构,共编码125个基因,其中蛋白编码基因81个,tRNA基因36个,rRNA基因8个;编码基因的鸟嘌呤和胞嘧啶碱基的出现频率GC3s为27.96%,21个最优密码子中有20个以A/U(T)结尾;27对长序列重复中,正向重复和回文重复分别占比44%和41%,长度为30 bp和33 bp的序列分别占44%和30%;181个SSR位点中,A/T单碱基重复占68%,位于基因间区的占55%;鉴定了6个高变区(petA-psbJ、trnH-psbA、petK-psbI、ccsA-ndhD、rpl32-trnL和ycf1);系统发育分析显示,山胡椒属分为5个聚类组,四川山胡椒与黑壳楠亲缘关系最近。【结论】四川山胡椒叶绿体基因组结构保守,偏好以A或U(T)结尾的密码子;鉴定的高变区和SSR位点可作为山胡椒属物种鉴定的DNA条形码。研究结果可为山胡椒属分子标记开发、系统进化研究及优良品种选育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山胡椒 密码子使用偏性 SSR 系统发育 突变热点
下载PDF
转译与移植——福建元坑真神堂的神圣原型与现实拼贴
5
作者 唐黎洲 李浈 《建筑遗产》 2019年第1期99-106,共8页
文章以福建元坑真神堂这座乡村教堂为个案,讨论了单塔哥特式教堂的原型及其在近代中国本土教堂营造中的广泛适应性,并指出这一样式是福建近代以来在资源条件限制下建造教堂建筑的主要方式。这一类型教堂的建造,主要通过移植与转译两种... 文章以福建元坑真神堂这座乡村教堂为个案,讨论了单塔哥特式教堂的原型及其在近代中国本土教堂营造中的广泛适应性,并指出这一样式是福建近代以来在资源条件限制下建造教堂建筑的主要方式。这一类型教堂的建造,主要通过移植与转译两种方式的拼贴,来获得与当地传统文化的对接和身份认同。尽管这种建造方式削弱了教堂建筑的"神圣性",但在中国却拥有持久的生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土建筑 乡村教堂 营造 原型 转移 移植 福建
下载PDF
马龙深沟鸡部分内脏器官生长发育规律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卢红锐 王涌 +3 位作者 赵翠莲 王廷永 唐利洲 朱磊 《黑龙江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40-41,178,共3页
为了解马龙深沟鸡的生长发育规律,探讨其各生长阶段的营养需求量,试验选择马龙深沟鸡公、母雏鸡各50只,采用大体解剖学方法测定其1~10周龄肝脏、小肠和肌腺胃重量,运用Logistic模型对各指标进行生长曲线拟合。结果表明:马龙深沟鸡公、... 为了解马龙深沟鸡的生长发育规律,探讨其各生长阶段的营养需求量,试验选择马龙深沟鸡公、母雏鸡各50只,采用大体解剖学方法测定其1~10周龄肝脏、小肠和肌腺胃重量,运用Logistic模型对各指标进行生长曲线拟合。结果表明:马龙深沟鸡公、母鸡肝脏、小肠和肌腺胃均呈现非线性生长的特点,公鸡肝脏、小肠和肌腺胃的生长发育较母鸡晚,拐点周龄较母鸡晚1~2周,但拐点重量均高于母鸡。说明在调整马龙深沟鸡日粮组成时还需要考虑性别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龙深沟鸡 肝脏 肌腺胃 小肠 生长曲线 LOGISTIC模型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