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药汤剂塑料包装中微塑料的释放及检测
1
作者 马洁琳 王佳敏 +3 位作者 汤庆峰 邹文奇 高峡 田荣荣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287-1293,共7页
该研究以中药汤剂塑料包装材料为研究对象,采用显微-傅里叶红外光谱技术对中药汤剂塑料包装释放的微塑料进行检测,建立了中药汤剂塑料包装中微塑料的分离及分析方法。回收率结果显示,对于粒径50μm、200μm及5000μm的聚乙烯(PE)和聚对... 该研究以中药汤剂塑料包装材料为研究对象,采用显微-傅里叶红外光谱技术对中药汤剂塑料包装释放的微塑料进行检测,建立了中药汤剂塑料包装中微塑料的分离及分析方法。回收率结果显示,对于粒径50μm、200μm及5000μm的聚乙烯(PE)和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微塑料标准品,其平均回收率均超过90%,表明采用所建方法对中药汤剂包装中释放的微塑料进行分析具有可行性。该研究通过对比不同打开方式、灌装温度、贮存时间、老化进程以及不同种类中药汤剂等因素,对中药汤剂塑料包装中微塑料释放的影响因素进行考察,为中药汤剂塑料包装的安全性评估提供了新的依据,同时也为后续的深入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塑料 中药汤剂 塑料包装 傅里叶变换显微红外光谱技术
下载PDF
环境样品中微塑料分析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46
2
作者 汤庆峰 李琴梅 +6 位作者 魏晓晓 邵鹏 高丽娟 陈啟荣 胡光辉 刘伟丽 高峡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1009-1019,共11页
微塑料一般是指直径小于5mm的塑料纤维、碎片或颗粒。环境中的微塑料来源广泛,性质稳定,是疏水性有机污染物和重金属的理想载体。微塑料易被浮游生物、鱼类及低等生物误食,并在食物网各营养级之间发生转移和富集,对食品安全存在潜在风... 微塑料一般是指直径小于5mm的塑料纤维、碎片或颗粒。环境中的微塑料来源广泛,性质稳定,是疏水性有机污染物和重金属的理想载体。微塑料易被浮游生物、鱼类及低等生物误食,并在食物网各营养级之间发生转移和富集,对食品安全存在潜在风险。开展微塑料分析技术研究是研究微塑料在环境中的分布、迁移、转化、归趋和生态毒理效应的基础。该文综述了国内外环境样品中微塑料的采集、分离提取、定性鉴别技术的研究进展,并探讨了各方法的优缺点。最后针对现阶段微塑料分析方法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展望了环境中微塑料分析技术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塑料 新型环境污染物 分离提取 光谱分析 热分析
下载PDF
农田土壤微塑料污染研究现状与问题思考 被引量:17
3
作者 汤庆峰 高峡 +4 位作者 李琴梅 高丽娟 张裕祥 邵鹏 陈啟荣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1年第15期72-78,84,共8页
微塑料作为一类新型环境污染物,对海洋及陆地水域生态环境的污染问题受到全球的关注,然而农田土壤中微塑料的污染尚未引起广泛的关注。当前农田土壤微塑料污染形势不容乐观,对土壤生态安全和农产品安全构成威胁;因微塑料可在生物体内积... 微塑料作为一类新型环境污染物,对海洋及陆地水域生态环境的污染问题受到全球的关注,然而农田土壤中微塑料的污染尚未引起广泛的关注。当前农田土壤微塑料污染形势不容乐观,对土壤生态安全和农产品安全构成威胁;因微塑料可在生物体内积累,并在食物链间传递、积聚,对人体健康存在潜在风险。对当前农田土壤微塑料污染现状、来源、迁移降解及对土壤生态系统的影响进行了总结和分析,指出当前农田土壤微塑料污染研究中出现的问题和不足。在此基础上,对农田土壤微塑料的污染研究进行了展望,并指出在农田微塑料污染研究中统一分析标准、系统分析农田微塑料的生态效应及健康风险;加强源头控制与风险管控措施相结合,为未来我国农田土壤微塑料污染研究和污染防治技术的创新提供参考与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田土壤 微塑料污染 生态效应 健康风险 防治措施
下载PDF
不同营养水平日粮对杂交公水牛育肥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2
4
作者 唐庆凤 莫乃国 +4 位作者 方文远 罗华 诸葛莹 杨攀 黄健 《饲料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14-17,共4页
试验研究不同营养水平日粮对杂交公水牛育肥效果的影响。选取月12月龄、体重(241.42±35.32) kg健康的杂交公水牛(广西本地水牛×尼里拉菲水牛×摩拉水牛) 12头,随机分成3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水牛。对照组水牛饲喂... 试验研究不同营养水平日粮对杂交公水牛育肥效果的影响。选取月12月龄、体重(241.42±35.32) kg健康的杂交公水牛(广西本地水牛×尼里拉菲水牛×摩拉水牛) 12头,随机分成3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水牛。对照组水牛饲喂低营养水平日粮(低蛋白质);试验组1和试验组2水牛饲喂高营养水平日粮(高蛋白质),但玉米粉和豆粕添加比例不同。预试期15 d,正式试验期96 d。结果显示:试验组水牛净增重、平均日增重和干物质采食量均高于对照组,试验组1的净增重、平均日增重和干物质采食量均最高,分别显著提高16.42%、16.25%和17.53%(P<0.05)。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1水牛血清谷草转氨酶活性显著提高(P<0.05);随着日粮营养水平提高,饲喂成本和增重收入增加。试验组1养殖效益和全期收益最高。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1养殖收益每天多收入0.58元/头,全期收益每天增加55.68元/头。研究表明,在营养水平未满足杂交公水牛生长需要时,适当提高日粮营养水平,可提高杂交公水牛的育肥性能和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公水牛 营养水平 育肥 经济效益
下载PDF
武宣县肉用水牛产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5
作者 唐庆凤 农丽容 +4 位作者 诸葛莹 李玲 陆呈委 罗华 方文远 《中国牛业科学》 2021年第1期72-76,共5页
武宣县是广西第一个发展优质肉牛产业县,为了解武宣县肉用水牛养殖现状和存在的问题,通过发放调研表、电话咨询、实地考察等方法,系统分析了武宣县肉用水牛存栏量、出栏量、产值、分布区域、杂交改良、存在的主要问题等情况,介绍了武宣... 武宣县是广西第一个发展优质肉牛产业县,为了解武宣县肉用水牛养殖现状和存在的问题,通过发放调研表、电话咨询、实地考察等方法,系统分析了武宣县肉用水牛存栏量、出栏量、产值、分布区域、杂交改良、存在的主要问题等情况,介绍了武宣县发展肉用水牛产业的有利条件及经验方法,提出了武宣县肉用水牛产业发展的对策及建议,以期为武宣县肉用水牛产业的快速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武宣县 肉用水牛 调研 产业现状 存在问题 产业分析
下载PDF
腹膜后腹腔镜离断性肾盂成形术中改良裁剪技术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6
6
作者 汤庆峰 赖维奇 +3 位作者 刘承万 宋才勇 胡小波 钟远友 《腹腔镜外科杂志》 2019年第7期535-538,共4页
目的:探讨腹膜后腹腔镜离断性肾盂成形术中采用改良裁剪技术治疗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UPJO)的可行性、实用性、安全性。方法:2014年12月至2017年11月共完成11例腹膜后腹腔镜离断性肾盂成形术,采用“三点两段”法定位,于肾盂外侧最低点... 目的:探讨腹膜后腹腔镜离断性肾盂成形术中采用改良裁剪技术治疗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UPJO)的可行性、实用性、安全性。方法:2014年12月至2017年11月共完成11例腹膜后腹腔镜离断性肾盂成形术,采用“三点两段”法定位,于肾盂外侧最低点、输尿管外侧预计剖开的最低点预缝合,裁剪后将预缝合缝线打结完成第一针吻合后按常规完成肾盂输尿管成形。结果:本组11例手术均获成功,无一例中转开放手术。手术时间95~195 min,平均(125.6±5.2)min;术中出血量20~70 mL,平均(45.5±5.3)mL。无周围脏器损伤及严重并发症发生。术后住院6~9 d,平均(6.5±1.2)d。术后随访3~23个月,B超提示肾积水消失6例,5例肾盂积水较术前减少7~20 mm;其中7例复查静脉尿路造影,无吻合口狭窄发生。结论:腹膜后腹腔镜离断性肾盂成形术改良裁剪技术设计简单、易学,可降低裁剪、缝合难度,避免裁剪吻合过程发生输尿管扭曲,此技术可行、实用、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 离断性肾盂成形术 腹腔镜检查 腹膜后路径
下载PDF
考虑化疗及静息免疫细胞饱和转化的肿瘤模型
7
作者 汤清凤 张国洪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08-114,共7页
讨论了一个考虑化疗及静息免疫细胞饱和转化的肿瘤模型.研究了灭绝平衡点、无免疫平衡点、无肿瘤平衡点及共存平衡点的局部稳定的条件,得到了在共存平衡点处产生Hopf分支的条件.最后用数值模拟验证了相关的结论.
关键词 化疗 饱和转化 HOPF分支 稳定性
下载PDF
高分子材料全生命周期环境影响评估及关键表征技术
8
作者 邹文奇 王佳敏 +6 位作者 王建凤 张裕祥 魏晓晓 汤庆峰 钟怀宁 刘艳 高峡 《高分子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011-1023,共13页
本文采用全生命周期的视角,系统梳理了高分子材料从原材料采集、生产加工、使用过程到废弃处理各阶段所涉及的关键表征技术。详细探讨了原料组分分析、生产加工助剂的表征、老化产物分析、微塑料检测及降解性能评估等技术的选择依据、... 本文采用全生命周期的视角,系统梳理了高分子材料从原材料采集、生产加工、使用过程到废弃处理各阶段所涉及的关键表征技术。详细探讨了原料组分分析、生产加工助剂的表征、老化产物分析、微塑料检测及降解性能评估等技术的选择依据、工作原理及其在环境影响评估中的具体应用。通过对这些技术的系统梳理,本文突出了它们在提供全面、科学的评价数据源方面的重要性,并进一步强调了这些表征技术在评估高分子材料全生命周期环境影响、指导材料选择和环境政策制定中的核心作用。此外,本文还介绍了最新的研究进展,并展示了这些技术如何应对当前评估中的新挑战,为高分子材料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基材料 再生料 塑料生命周期评价 老化降解 微塑料
原文传递
新疆三甲综合医院急诊医护人员创伤后应激障碍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9
作者 唐青峰 王彬 《农垦医学》 2024年第4期323-327,共5页
目的:本研究通过对新疆三甲综合医院急诊医护人员进行问卷调查,分析急诊医护人员创伤后应激障碍(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PTSD)现状,为其心理危机的识别与干预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本研究为横断面调查,采取整群抽样法抽取新疆乌... 目的:本研究通过对新疆三甲综合医院急诊医护人员进行问卷调查,分析急诊医护人员创伤后应激障碍(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PTSD)现状,为其心理危机的识别与干预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本研究为横断面调查,采取整群抽样法抽取新疆乌鲁木齐市2所三甲综合医院224名急诊医护人员。调查急诊医护人员创伤后应激障碍情况、一般人口学特征、工作状况、工作场所暴力情况。结果:38.4%(86/224)急诊医护人员存在PTSD;不同性别、文化程度、职业、健康状况、睡眠质量、体育锻炼情况、职称、周工作时间、上夜班情况的急诊医护人员PTSD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为3.89~36.46,均P<0.05);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好的健康状况(OR=0.087,95%CI:0.020~0.379)及好的睡眠质量(OR=0.073,95%CI:0.018~0.298)发生PTSD的风险会更小;与周工作时间<41 h相比,周工作时间41~60h(OR=2.532,95%CI:1.188~5.395)、>60 h(OR=5.677,95%CI:1.118~28.828)发生PTSD的风险可能会更高。结论:健康状况、睡眠质量、周工作时间是影响急诊医护人员PTSD的主要因素;管理者应加强对急诊医护人员PTSD的认识,并制订有效干预措施以减少PTSD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诊医护人员 创伤后应激障碍 影响因素 干预策略
下载PDF
The Zuo Jin Wan Formula increases chemosensitivity of human primary gastric cancer cells by AKT mediated mitochondrial translocation of cofilin-1 被引量:6
10
作者 SUN Meng-Yao WANG Dan-Dan +7 位作者 SUN Jian ZHAO Xiao-Hua CAI Si WU Qiu-Xue JIE Tao NI Zhen-Hua SUN Jian-Yue tang qing-feng 《Chinese Journal of Natural Medicines》 SCIE CAS CSCD 2019年第3期198-208,共11页
Resistance to cisplatin(DDP)-based chemotherapy is a major cause of treatment failure in human gastric cancer(GC). It is necessary to identify the drugs to re-sensitize GC cells to DDP. In our previous research, Zuo J... Resistance to cisplatin(DDP)-based chemotherapy is a major cause of treatment failure in human gastric cancer(GC). It is necessary to identify the drugs to re-sensitize GC cells to DDP. In our previous research, Zuo Jin Wan Formula(ZJW) has been proved could increase the mitochondrial apoptosis via cofilin-1 in a immortalized cell line, SGC-7901/DDP. Due to the immortalized cells may still difficult highly recapitulate the important molecular events in vivo, primary GC cells model derived from clinical patient was constructed in the present study to further evaluate the effect of ZJW and the underlying molecular mechanism. Immunofluorescent staining was used to indentify primary cultured human GC cells. Western blotting was carried out to detect the protein expression. Cell Counting Kit-8(CCK-8) was used to evaluate cell proliferation. Flow cytometry analysis was performed to assess cell apoptosis. ZJW inhibited proliferation and induced apoptosis in primary DDP-resistant GC cells. Notably, the apoptosis in GC cells was mediated by inducing cofilin-1 mitochondrial translocation, down-regulating Bcl-2 and up-regulating Bax expression. Surprisingly, the level of p-AKT protein was higher in DDP-resistant GC cells than that of the DDP-sensitive GC cells, and the activation of AKT could attenuate ZJW-induced sensitivity to DDP. These data revealed that ZJW can increase the chemosensitivity in DDP-resistant primary GC cells by inducing mitochondrial apoptosis and AKT inactivation. The combining chemotherapy with ZJW may be an effective therapeutic strategy for GC chemoresistance patien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RIMARY GC cells ZJW AKT CHEMORESISTANCE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