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土壤耕作模式对双季水稻生理特性与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25
1
作者 唐海明 肖小平 +6 位作者 李超 汤文光 郭立君 汪柯 程凯凯 潘孝晨 孙耿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740-754,共15页
为探明双季稻区不同土壤耕作模式下双季水稻生理特性、干物质积累及产量的变化,本文以双季稻–紫云英大田定位试验为平台,设双季水稻翻耕+秸秆还田(CT)、双季水稻旋耕+秸秆还田(RT)、双季水稻免耕+秸秆还田(NT)、双季水稻旋耕+秸秆不还... 为探明双季稻区不同土壤耕作模式下双季水稻生理特性、干物质积累及产量的变化,本文以双季稻–紫云英大田定位试验为平台,设双季水稻翻耕+秸秆还田(CT)、双季水稻旋耕+秸秆还田(RT)、双季水稻免耕+秸秆还田(NT)、双季水稻旋耕+秸秆不还田(RTO,对照)4种土壤耕作处理,于2016—2017年取样,系统分析了不同处理对双季水稻植株叶片保护性酶活性、光合特性、干物质积累及产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早、晚稻各个主要生育时期CT和RT处理植株叶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均显著高于RTO处理(P<0.05),而叶片丙二醛(MDA)含量均显著低于RTO处理(P<0.05)。CT处理植株叶片的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和叶片气孔导度(Gs)均显著高于RTO处理(P<0.05),均表现为CT>RT>NT>RTO。CT和RT处理水稻植株物质生产能力强,干物质积累多,而且在各器官间的分配合理。2个年份的早稻产量均以CT处理最高,均显著高于RTO处理(P<0.05),比RTO处理增加731.1~733.3 kg hm–2;晚稻产量均以CT处理为最高,均显著高于RTO处理(P<0.05),比RTO处理增加582.5~717.6 kg hm–2。总之,土壤翻耕、旋耕结合秸秆还田处理有利于提高双季水稻叶片保护性酶活性、光合特性和干物质积累量,为水稻高产奠定了生理和生物学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土壤耕作 生理特性 保护性酶 产量
下载PDF
轮耕对双季稻田耕层土壤养分库容及Cd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13
2
作者 汤文光 肖小平 +5 位作者 张海林 黄桂林 唐海明 李超 刘胜利 汪柯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05-114,共10页
研究长期不同耕作措施下双季稻田土壤结构、养分及重金属含量的变化规律,对构建稻田合理耕层、提升耕地质量、促进粮食可持续丰产具有重要意义。2005—2014年在湖南醴陵双季稻田设置长期免耕(NT-NT)、长期旋耕(RT-RT)、长期翻耕(CT-CT)... 研究长期不同耕作措施下双季稻田土壤结构、养分及重金属含量的变化规律,对构建稻田合理耕层、提升耕地质量、促进粮食可持续丰产具有重要意义。2005—2014年在湖南醴陵双季稻田设置长期免耕(NT-NT)、长期旋耕(RT-RT)、长期翻耕(CT-CT)、翻免轮耕(CT-NT)和旋免轮耕(RT-NT)5种耕作方式定位试验,测定并分析不同耕作方式对耕层深度、土壤容重、土壤C、N、P、K养分含量、养分库容量及重金属Cd含量等的影响。结果表明,NT-NT由于长期没有动土,土壤容重较高,而RT-RT、CT-CT、CT-NT和RT-NT均使土壤容重值降到了较理想区间。CT-NT和RT-NT 0~5 cm耕层土壤有机碳、活性有机碳、全氮、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和Cd含量均显著低于NT-NT,而高于RT-RT、CT-CT,说明NT-NT在促进土壤养分向表层聚集的同时,也促进了土壤镉向表层聚集,且随着耕作频率的增加土壤表层养分及土壤镉均呈下降趋势。CT-NT和RT-NT 5~10 cm耕层土壤各养分含量均显著高于NT-NT,而10~20 cm耕层土壤各养分含量均低于RT-RT、CT-CT,说明轮耕促进了土壤养分积累并主要向土壤中层聚集。耕层厚度、有效养分总库容量及土壤Cd含量均表现为RT-RT、CT-CT>CT-NT、RT-NT>NT-NT,说明随着耕作频率减少土壤耕层逐渐变浅,有效养分总库容量逐渐变小,土壤总镉、有效镉含量也逐渐降低。本研究表明,长期免耕和长期翻(旋)耕均存在一定弊端,长期免耕虽然降低了土壤镉含量,但同时也降低了土壤养分库容,长期翻(旋)耕虽然增加了土壤养分库容,但同时也增加了土壤镉含量,而合理土壤轮耕既可改善土壤结构,促进土壤养分积累、增加土壤养分库容,又能适当降低土壤镉含量,改善土壤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轮耕 水稻 土壤养分 库容量 重金属CD
下载PDF
提前喷施叶面肥对增强翻秋晚稻抵御寒露风能力的分析 被引量:6
3
作者 李超 肖小平 +5 位作者 汤文光 唐海明 汪柯 程凯凯 郭立君 杨光立 《中国农业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337-343,共7页
近年来,翻秋种植(早稻品种作晚稻直播栽培)以其节本高效、缓解双季稻季节矛盾等优势得以迅速发展,但翻秋晚稻抽穗期迟于移栽晚稻,更易受寒露风影响而减产。本研究以始穗期寒露风来临前2d设置喷施清水(CK)、喷施宝(T1)、寒露风来临当天... 近年来,翻秋种植(早稻品种作晚稻直播栽培)以其节本高效、缓解双季稻季节矛盾等优势得以迅速发展,但翻秋晚稻抽穗期迟于移栽晚稻,更易受寒露风影响而减产。本研究以始穗期寒露风来临前2d设置喷施清水(CK)、喷施宝(T1)、寒露风来临当天施喷施宝(T2)3个处理,研究提前喷施叶面肥对翻秋晚稻抵御寒露风能力的影响及其机理,以期为提高翻秋晚稻应对寒露风的避灾减灾能力提供技术支撑及理论依据。结果表明:与CK及T2相比,提前喷施叶面肥(T1)可促进翻秋晚稻安全齐穗,缩短生育期3~4d;有利于增加灌浆期的净光合速率,促进后期叶片SPAD值与净光合速率的正常衰减,提前喷施叶面肥后植株的C、N营养更协调,干物质运转更通畅,从而显著提高籽粒灌浆速率,增加结实率9.5~13.9个百分点,增产15.8%~23.7%;提前喷施叶面肥还可改善翻秋晚稻稻米的外观品质及加工品质。可见,通过气象预警,提前喷施叶面肥可有效增强翻秋晚稻抵御寒露风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面肥 翻秋晚稻 寒露风 避灾减灾 产量 稻米品质
下载PDF
秸秆深度粉碎均匀抛洒还田降低秸秆焚烧率并提高养分归还量 被引量:5
4
作者 李超 程凯凯 +8 位作者 廖育林 郭立君 周峻宇 罗先富 文丽 唐海明 汤文光 汪柯 肖小平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1141-1150,共10页
【目的】研究粉碎程度与还田方式对减少秸秆焚烧率及其养分损失的影响,以提升秸秆还田的科学性和可行性。【方法】水稻秸秆还田田间试验与模拟试验在湖南宁乡进行。田间试验设秸秆传统不粉碎条带还田(T1)、中度粉碎条带还田(T2)、深度... 【目的】研究粉碎程度与还田方式对减少秸秆焚烧率及其养分损失的影响,以提升秸秆还田的科学性和可行性。【方法】水稻秸秆还田田间试验与模拟试验在湖南宁乡进行。田间试验设秸秆传统不粉碎条带还田(T1)、中度粉碎条带还田(T2)、深度粉碎均匀抛撒还田(T3)3个处理,T1、T2、T3的秸秆还田长度分别为39.0、14.4、5.3 cm,抛撒均匀度分别为37.7%、45.4%、87.4%。模拟试验设置与田间试验T1、T2、T3处理相对应的M1、M2、M3处理,并增加秸秆深度粉碎条带还田(M4)处理。早稻收获后,秸秆按照处理进行焚烧后还田,分析秸秆焚烧率,测定焚烧前及焚烧后还田秸秆灰渣的养分含量,计算养分损失量及损失率。在焚烧后第1天及在晚稻成熟期,测定土壤的氮、磷、钾和有机质含量。【结果】模拟试验条带还田下,秸秆粉碎程度为M4时,焚烧率显著低于M1和M2,焚烧后M4处理的灰渣中氮含量分别较M1、M2处理显著增加76.5%、73.5%,磷含量分别减少42.0%、39.1%,钾含量分别减少11.1%、10.7%,碳含量分别显著增加37.3%、36.0%。田间试验秸秆(不含稻茬)焚烧后,T2处理秸秆中的C、N、P_(2)O_(5)、K_(2)O平均损失量分别为1101.3、34.1、2.7、13.9 kg/hm^(2),平均损失率分别为91.1%、89.8%、22.4%、16.1%。T3处理秸秆无法焚烧,从而实现了养分理论上全量归还。与焚烧前相比,T1和T2处理平均N、P_(2)O_(5)、K_(2)O的养分归化比分别下降了18.8、3.2、8.2个百分点;与T1和T2处理的平均值相比,T3处理的N、P_(2)O_(5)、K_(2)O的养分归化比分别增加了18.7、3.5、9.1个百分点。经过秸秆焚烧后,T3处理土壤的速效氮、磷、钾含量在晚稻成熟期显著高于T1和T2处理,活性有机质含量3个处理间没有显著差异。【结论】秸秆深度粉碎结合均匀抛撒还田可基本防止秸秆焚烧,实现秸秆养分全量归还,降低秸秆焚烧所造成的养分损失,促进双季稻田土壤周年培肥与可持续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秸秆粉碎 秸秆还田方式 秸秆焚烧 秸秆养分 土壤养分
下载PDF
超级早稻结实期遭遇高温时喷施抗逆剂的缓解效果 被引量:3
5
作者 郭立君 程凯凯 +6 位作者 肖小平 李超 汪柯 汤文光 唐海明 潘孝晨 杨茜 《中国农业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583-590,共8页
以"安抗1号"和"有机钙博士"两种抗逆剂为材料,以喷清水为对照,在自然高温下进行水稻田间试验,测定剑叶生理指标、水稻产量和稻米品质指标,研究超级早稻灌浆结实期遭遇高温喷施抗逆剂的缓解效果。结果表明:高温发生... 以"安抗1号"和"有机钙博士"两种抗逆剂为材料,以喷清水为对照,在自然高温下进行水稻田间试验,测定剑叶生理指标、水稻产量和稻米品质指标,研究超级早稻灌浆结实期遭遇高温喷施抗逆剂的缓解效果。结果表明:高温发生时,喷施"安抗1号"(T2)和"有机钙博士"(T3)4d后,与喷清水(T1)相比,超级早稻剑叶抗氧化酶活性极显著(P<0.01)增加,其中SOD活性分别增加17.10%、12.37%,POD活性分别增加13.54%、15.01%,CAT活性分别增加133.86%、87.46%;叶片渗透调节物含量极显著(P<0.01)增加,其中可溶性蛋白含量分别增加33.58%、34.38%,可溶性糖含量分别增加23.74%,17.30%;MDA含量极显著(P<0.01)降低28.34%、26.53%。喷施抗逆剂22d后,超级早稻剑叶SPAD衰减率T2、T3处理显著低于T1(P<0.05),分别降低3.40个百分点和4.24个百分点;T2、T3处理比T1剑叶SOD活性显著(P<0.05)增加;POD活性差异不显著;CAT活性和可溶性糖含量均极显著(P<0.01)增加;可溶性蛋白含量显著(P<0.05)增加;MDA含量极显著(P<0.01)降低。喷施抗逆剂处理显著(P<0.05)提高结实率5.7个百分点,增产11.87%~13.77%。说明高温发生时,喷施抗逆剂能有效缓解高温对超级早稻灌浆结实的危害,改善超级早稻稻米的外观品质及加工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级早稻 灌浆结实期 高温 抗逆剂 缓解效果
下载PDF
施肥模式对稻田土壤微生物影响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6
作者 唐海明 肖小平 +6 位作者 汤文光 李超 汪柯 李微艳 黄玲 程凯凯 孙耿 《湖南农业科学》 2017年第8期119-122,126,共5页
综述了长期施肥条件下不同施肥模式对土壤微生物的生物量、酶活性、群落结构和多样性4个方面的影响,发现有机无机肥配合施用有利于维持和增加作物生长发育过程中土壤微生物数量、土壤酶活性和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多样性;同时,也探讨了利... 综述了长期施肥条件下不同施肥模式对土壤微生物的生物量、酶活性、群落结构和多样性4个方面的影响,发现有机无机肥配合施用有利于维持和增加作物生长发育过程中土壤微生物数量、土壤酶活性和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多样性;同时,也探讨了利用现代分子生物学方法研究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进展及其应用前景,其研究结果可为作物高效生产、养分高效利用及农田可持续发展等提供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田 长期施肥 土壤微生物 群落结构 多样性 综述
下载PDF
关于优化棉田农作制度的思考 被引量:1
7
作者 肖小平 唐海明 +4 位作者 汤文光 汪柯 李超 程凯凯 杨光立 《湖南农业科学》 2017年第4期36-38,共3页
根据长江中下游棉区优越的自然资源气候特点和丰富的农作物品种资源,建议优化棉田农作制度,改进耕作栽培技术,并从合理复种布局、选择适宜作物品种、育苗移栽、科学施肥与化控、控制间套作物密度、优化病虫防治方式等方面提出了发展对... 根据长江中下游棉区优越的自然资源气候特点和丰富的农作物品种资源,建议优化棉田农作制度,改进耕作栽培技术,并从合理复种布局、选择适宜作物品种、育苗移栽、科学施肥与化控、控制间套作物密度、优化病虫防治方式等方面提出了发展对策。因地制宜的发展棉田棉、粮、菜间作套种复种技术,能提高土地利用率和资源产出率,达到间套作物平衡增产,从而提高棉田整体经济效益,实现棉农增收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田 农作制度 间套作 对策
下载PDF
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在房地产评估中的应用 被引量:2
8
作者 唐文广 王梦茹 《科技和产业》 2019年第6期89-94,共6页
主要通过多元线性回归统计模型对房地产的价格进行评估。首先运用统计软件中的SPSS进行线性回归分析建立房地产评估的多元线性回归预测模型,同时对该预测模型进行显著性检验,并进行残差分析检验和异方差性检验,使得该模型具有解决实际... 主要通过多元线性回归统计模型对房地产的价格进行评估。首先运用统计软件中的SPSS进行线性回归分析建立房地产评估的多元线性回归预测模型,同时对该预测模型进行显著性检验,并进行残差分析检验和异方差性检验,使得该模型具有解决实际问题的意义。最后,说明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对于房地产评估的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元线性回归模型 SPSS 房地产评估
下载PDF
基于BP神经网络的冷库工程估价方法研究
9
作者 唐文广 向鹏程 《科技和产业》 2019年第9期119-123,共5页
冷库工程估价涉及因素多且结构复杂,根据BP神经网络算法在工程估价中超强的容错及泛化能力,建立基于BP神经网络的冷库估价模型。在对江苏省某企业在2011—2015年间140个项目案例进行充分研究的基础上,通过相关性分析提取冷库工程估价的... 冷库工程估价涉及因素多且结构复杂,根据BP神经网络算法在工程估价中超强的容错及泛化能力,建立基于BP神经网络的冷库估价模型。在对江苏省某企业在2011—2015年间140个项目案例进行充分研究的基础上,通过相关性分析提取冷库工程估价的主要特征,通过重复训练,实现了网络各层之间的连接权,模型估算误差在5%以内,满足冷库工程估算的精度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库报价 BP神经网络 MATLAB
下载PDF
生态城项目的综合评价
10
作者 唐文广 韩紫淇 蔡凯浩 《科技和产业》 2018年第12期95-100,共6页
首先,在考察江苏大丰、成都龙泉驿和中新天津生态城的基础上,从经济、生态和社会三维度出发,选取了30个指标,构建了多级生态城评价指标体系;其次,利用三级模糊综合评判方法系统分析了三个生态城的经济、社会和生态发展现状,得出了三个... 首先,在考察江苏大丰、成都龙泉驿和中新天津生态城的基础上,从经济、生态和社会三维度出发,选取了30个指标,构建了多级生态城评价指标体系;其次,利用三级模糊综合评判方法系统分析了三个生态城的经济、社会和生态发展现状,得出了三个生态城市的发展状况分别为良好、优秀、良好的总体评价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城 评价指标体系 模糊综合评价
下载PDF
油—稻免耕直播栽培技术及其经济效益分析 被引量:4
11
作者 李薇 何海 +5 位作者 崔婷 李超 肖小平 唐海明 汤文光 聂泽明 《湖南农业科学》 2019年第7期23-25,共3页
近年来,油—稻免耕直播栽培技术以其节本高效等优势得以迅速推广。对油—稻免耕直播栽培技术的详细操作流程、产量及经济效益进行了实地调查及分析。结果表明:油—稻免耕直播的油菜产量较油—稻旋耕直播仅减少3.8%,但水稻产量增加5.6%,... 近年来,油—稻免耕直播栽培技术以其节本高效等优势得以迅速推广。对油—稻免耕直播栽培技术的详细操作流程、产量及经济效益进行了实地调查及分析。结果表明:油—稻免耕直播的油菜产量较油—稻旋耕直播仅减少3.8%,但水稻产量增加5.6%,且较冬闲—稻免耕直播增加13.7%;油—稻免耕直播的总成本较油—稻旋耕直播减少12.0%,净收益增加18.3%;油—稻免耕直播、油—稻旋耕直播的净收益较冬闲—稻免耕直播分别增加58.1%和33.6%。表明冬种油菜可有效增加稻田系统的农民收入,且油—稻免耕直播可作为今后重点推广的一种水旱轮作节本增效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菜 水稻 免耕直播 产量 经济效益
下载PDF
秸秆还田下冬种紫云英对机插双季稻产量及氮肥偏生产力的影响 被引量:2
12
作者 潘孝晨 李超 +5 位作者 唐海明 肖小平 汤文光 郭立君 程凯凯 汪柯 《湖南农业科学》 2019年第7期36-39,43,共5页
2017—2018年在湖南省双季稻主产区宁乡市开展了秸秆还田下冬种紫云英对机插双季稻产量及氮肥偏生产力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早、晚稻冬种紫云英+秸秆还田处理的水稻植株茎、叶、穗和地上部分干物质积累量、有效穗、产量及氮肥偏生产力... 2017—2018年在湖南省双季稻主产区宁乡市开展了秸秆还田下冬种紫云英对机插双季稻产量及氮肥偏生产力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早、晚稻冬种紫云英+秸秆还田处理的水稻植株茎、叶、穗和地上部分干物质积累量、有效穗、产量及氮肥偏生产力均显著高于秸秆还田处理;其中,早、晚稻有效穗数分别增加2.58%、3.18%(2017)和5.22%、6.32%(2018),产量分别提高11.85%、10.07%(2017)和12.42%、10.92%(2018),周年氮肥偏生产力分别提高10.90%(2017)和11.66%(2018)。综上所述,秸秆还田下冬种紫云英有利于提高机插双季稻的干物质积累,水稻产量和氮肥偏生产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季稻 紫云英 秸秆还田 产量 氮肥偏生产力
下载PDF
Effects of Winter Cover Crop and Straw Returning on the Functional Diversity of Rhizosphere Microflora in Double-crop Rice Paddies 被引量:1
13
作者 tang Hai-ming XIAO Xiao-ping +7 位作者 LI Chao tang wen-guang GUO Li-jun WANG Ke SUN Yu-tao CHENG Kai-kai SUN Geng PAN Xiao-chen 《Agricultural Science & Technology》 CAS 2018年第5期1-11,共11页
The functional diversity of rhizosphere microflora which is also known as the “microbial community” is a sensitive indicator of soil quality subject to the type of winter cover crop and straw returning.In order to e... The functional diversity of rhizosphere microflora which is also known as the “microbial community” is a sensitive indicator of soil quality subject to the type of winter cover crop and straw returning.In order to evaluate the effects of different winter cover crops and returning patterns on the functional diversity of rhizosphere microflora in double-crop rice paddies,we designed five winter cover crops and straw returning combinations to analyze their effects on the functional diversity of rhizosphere microflora in rice paddies: ryegrass (Lolium multiflorumL.)–double-crop rice (Ry),milk vetch (Astragalus sinicus L.)–double-crop rice (Mv),Rape (Brassica napus L.)–Double-crop rice (Ra), Potato (Solanum tuberosum L.)–double-crop rice (Po),and winter fallow–doublecrop rice (CK,the control).In this paper,the average well color development (AWCD) in Biolog-GN plates indicated the capacity for carbon utilization by the rhizosphere microbial community.We analyzed the rhizosphere microbial community functional diversity of the paddy soils with the above five treatments by using the Biolog-GN system.The results showed that applications of winter cover crop and straw returning caused high increases in AWCD compared with CK,and the AWCD values for samples with Po treatment was greater than those with Ry and CK treatments at the early and late rice maturity stages. It was concluded that applications of winter cover crop and straw returning can cause changes in the carbon utilization efficiency of rhizosphere microflora.There were differences in the genetic diversity of the rhizosphere microflora among different treatments at the maturity stage of early and late rice.The richness,Shannon,and McIntosh Index under different winter cover crop and straw returning treatments were significantly different.The highest indexes were observed in the Po treatment and the lowest in the CK at the maturity stage of early and late rice.The richness, Shannon,and McIntosh Index under different treatments ranked in descending order is as follows: Po>Ra>Mv>Ry>CK.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PCA) of substrate reactions were conducted in this research.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pattern of carbon source utilization varied with winter cover crop treatments,and that carbohydrates and amino acids were the main carbon sources of rhizosphere microorganisms.To conclude,the application of winter cover crop and straw returning to paddy fields could significantly increase the carbon source utilization, species richness,and species evenness of rhizosphere microflora in double-crop rice paddi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ice Winter cover crop Double-croppaddies Rhizosphere soil Functional diversity of microflora
下载PDF
Effects of Winter Planting Milk Vetch on Yield and PartialProductivity of Nitrogen Fertilizer of Machine-transplantedDouble-cropping Rice under Straw Returning to the Field 被引量:1
14
作者 PAN Xiao-chen LI Chao +5 位作者 tang Hai-ming XIAO Xiao-ping tang wen-guang GUO Li-jun CHENG Kai-kai WANG Ke 《Agricultural Science & Technology》 CAS 2019年第5期6-12,共7页
From 2017 to 2018,the effects of winter planting of milk vetch on yield and partial productivity of nitrogen fertilizer of machine-transplanted double-cropping rice under straw returning were studied in Ningxiang city... From 2017 to 2018,the effects of winter planting of milk vetch on yield and partial productivity of nitrogen fertilizer of machine-transplanted double-cropping rice under straw returning were studied in Ningxiang city,Hunan Province.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dry matter accumulation,effective panicle,yield and partial productivity of nitrogen fertilizer in the stem,leaf,panicle and aboveground parts of early and late rice treated with winter planting milk vetch and straw returning were signi 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treated with straw returning only.Among them,the effective panicles of early and late rice increased by 2.58%,3.18%(2017)and 5.22%,6.32%(2018),respectively.Yield increased by 11.85%,10.07%(2017)and 12.42%,10.92%(2018),annual partial productivity of nitrogen fertilizer increased by 10.90%(2017)and 11.66%(2018),respectively.In conclusion,winter planting milk vetch under straw returning is beneficial to increase dry matter accumulation,rice yield and partial productivity of nitrogen fertilizer in mechanized double cropping ric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ouble cropping rice Milk vetch Straw returning to field YIELD Partial productivity of nitrogen fertilizer
下载PDF
有机肥氮投入比例对双季稻田根际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和微生物熵的影响 被引量:36
15
作者 唐海明 李超 +4 位作者 肖小平 汤文光 程凯凯 潘孝晨 汪柯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335-1343,共9页
为探明不同有机肥氮素占总氮投入的百分比对双季稻区早、晚稻各生育时期稻田根际土壤微生物的影响,本研究以大田定位试验为平台,应用氯仿熏蒸-K_2SO_4提取法和化学分析法系统分析了施用化肥N(M_1)、30%有机肥N(M_2)、50%有机肥N(M_3)、1... 为探明不同有机肥氮素占总氮投入的百分比对双季稻区早、晚稻各生育时期稻田根际土壤微生物的影响,本研究以大田定位试验为平台,应用氯仿熏蒸-K_2SO_4提取法和化学分析法系统分析了施用化肥N(M_1)、30%有机肥N(M_2)、50%有机肥N(M_3)、100%有机肥N(M_4)和无N对照(M_0)5个不同施肥处理双季稻田根际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MBC)、微生物生物量氮(MBN)和微生物熵的差异.结果表明:在早稻和晚稻各主要生育时期,施肥措施均能提高稻田根际土壤MBC、MBN和微生物熵,各施肥处理根际土壤MBC、MBN和微生物熵均随水稻生育期推进呈先增加后降低的变化趋势,均于齐穗期达到最大值,成熟期为最低值;其中,各处理双季稻田根际土壤MBC、MBN、MBC/MBN值和微生物熵一般均表现为M_4>M_3>M_2>M_1>M_0,M_2、M_3和M_4处理间均无显著差异,但均显著高于M_0处理.可见,单独施用化肥措施对提高根际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和微生物熵效果有限,施用有机肥或有机无机肥配施提高根际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和微生物熵的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施肥管理 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 土壤微生物生物量氮 土壤微生物熵
原文传递
基于政企博弈的最优碳税比例选择 被引量:5
16
作者 唐文广 袁晓晖 郝娜 《软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94-100,共7页
利用Stackelberg博弈模型模拟政府与企业之间的博弈过程,研究了政府对企业和消费者征收碳税的最优比例,探究了企业的最优产量、减排量、利润和社会福利等随碳税税率的变化规律,采用数值模拟验证了政府在不同条件下进行碳税比例选择的最... 利用Stackelberg博弈模型模拟政府与企业之间的博弈过程,研究了政府对企业和消费者征收碳税的最优比例,探究了企业的最优产量、减排量、利润和社会福利等随碳税税率的变化规律,采用数值模拟验证了政府在不同条件下进行碳税比例选择的最优决策。结论显示:当碳税率低于某临界值时,政府的最优决策是仅对企业征收碳税;当碳税率高于另一临界值时,政府的最优决策是仅对消费者征收碳税;当碳税率介于两个临界值之间时,政府的最优决策是按一定的最优比例对消费者和企业征收混合式碳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税 政企博弈 STACKELBERG博弈 社会福利
原文传递
稻田不同种植模式对土壤养分表观平衡和氮素生产效率的影响 被引量:4
17
作者 黄颖博 汤文光 +4 位作者 肖小平 唐海明 李超 程凯凯 汪柯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119-1126,共8页
通过在湖南长沙双季稻田开展的冬闲-双季稻(CK)、黑麦草-双季稻(Ry-R-R)、紫云英-双季稻(Mv-R-R)和油菜-双季稻(Ra-R-R)4个种植模式的长期定位试验,分析不同种植模式对土壤养分含量、水稻产量、氮素生产效率和土壤养分表观平衡的影响.... 通过在湖南长沙双季稻田开展的冬闲-双季稻(CK)、黑麦草-双季稻(Ry-R-R)、紫云英-双季稻(Mv-R-R)和油菜-双季稻(Ra-R-R)4个种植模式的长期定位试验,分析不同种植模式对土壤养分含量、水稻产量、氮素生产效率和土壤养分表观平衡的影响.结果表明:Ry-R-R、Mv-R-R和Ra-R-R的土壤全氮和碱解氮含量显著高于CK,而土壤速效钾含量显著低于CK.与CK相比,Ry-R-R、Mv-R-R和Ra-R-R的晚稻氮肥偏生产力显著提升.Ry-R-R、Mv-R-R和Ra-R-R晚稻穗部的氮积累量显著高于CK;Ry-R-R、Mv-R-R和Ra-R-R茎叶的氮积累量均高于CK.Ry-R-R、Mv-R-R的水稻产量显著高于CK;水稻产量与土壤氮含量呈显著正相关.Ry-R-R、Mv-R-R的氮、磷盈余量显著高于CK;Ry-R-R、Ra-R-R的钾素盈余量显著高于CK.冬作物-双季稻模式提高了土壤养分含量和氮素生产效率,改善了土壤缺钾的状况,有利于维持稻田养分平衡,但土壤氮素盈余较多,还需减少氮肥的过量施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季作物 水稻 种植模式 氮素生产效率 养分表观平衡
原文传递
热带森林土壤气态氮损失及其对水分添加的响应 被引量:1
18
作者 汤文广 周璋 +3 位作者 林明献 李意德 骆土寿 陈德祥 《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3231-3236,共6页
量化土壤气态氮(N)损失对于森林生态系统N循环的研究具有重要作用。然而,关于气态N(特别是N_2)损失及其影响因子的研究相对较少。本文通过室内培养实验,研究了海南尖峰岭热带山地雨林土壤气态N损失及其对水分添加的响应。结果显示:在自... 量化土壤气态氮(N)损失对于森林生态系统N循环的研究具有重要作用。然而,关于气态N(特别是N_2)损失及其影响因子的研究相对较少。本文通过室内培养实验,研究了海南尖峰岭热带山地雨林土壤气态N损失及其对水分添加的响应。结果显示:在自然水分条件下,土壤气态N的损失速率相对较小,N_2O和N_2损失速率分别为-0.004~0.03和0~0.022 nmol N·h^(-1)·g^(-1);水分添加后,N_2O和N_2的损失速率分别剧增70倍和40倍以上。土壤气态N的损失也受森林类型及季节变化的影响,次生林土壤气态N损失速率大于原始林,雨季土壤气态N的损失速率大于旱季,但均不存在显著性差异。本研究结果表明,热带森林土壤气态N损失主要受土壤水分含量影响,为了准确估算热带森林土壤气态N损失,应该考虑由全球气候变化导致的强降水事件对土壤气态N损失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带森林 气态氮损失 土壤水分 氮循环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