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理想信息系统及粗糙集模型的统一 被引量:1
1
作者 邓大勇 唐雨朋 杜巧连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2年第1期21-25,共5页
粒计算是人工智能的重要方法.为了解决粒计算的基本问题——信息粒及其表示能力,提出了信息粒和信息粒基等概念,并探讨了它们的性质.从传统集合论和离散数学的角度出发,提出了理想信息系统假设,给出了信息粒基表示能力的计算方法及其数... 粒计算是人工智能的重要方法.为了解决粒计算的基本问题——信息粒及其表示能力,提出了信息粒和信息粒基等概念,并探讨了它们的性质.从传统集合论和离散数学的角度出发,提出了理想信息系统假设,给出了信息粒基表示能力的计算方法及其数学性质;初步回答了“什么是信息粒?”“各种粗糙集模型是否可以统一?”等问题.研究结果为粒计算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一定的数学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粒计算 粗糙集 信息粒基 理想信息系统
下载PDF
对分课堂教学研讨物理化学实验——以纯液体饱和蒸汽压的测定为例
2
作者 王玉春 刘赵荣 +2 位作者 王高峰 唐玉朋 孟莉新 《广东化工》 CAS 2020年第5期232-233,共2页
在介绍物理化学传统教学方法的基础上,将"对分课堂"教学方法应用于纯液体饱和蒸汽压测定实验的各个环节。通过这种教学方法的应用,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丰富了评价手段,同时,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在介绍物理化学传统教学方法的基础上,将"对分课堂"教学方法应用于纯液体饱和蒸汽压测定实验的各个环节。通过这种教学方法的应用,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丰富了评价手段,同时,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最终达到培养学生综合科学研究素质的教学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理化学实验教学 对分课堂 饱和蒸气压测定
下载PDF
冷库用间接制冷系统分析 被引量:6
3
作者 崔奇 孙志利 +5 位作者 汤玉鹏 张楠楠 苏丹丹 李佳美 徐一博 王彩云 《冷藏技术》 2018年第3期48-52,共5页
总结间接制冷系统的原理及特点、应用现状、挑战和机遇。从间接制冷系统和载冷剂的角度分析了间接制冷系统在实际应用中的问题。载冷剂的发展很大程度地影响间接制冷系统的应用和推广。冷库用间接制冷系统和氨直接制冷系统的技术经济性... 总结间接制冷系统的原理及特点、应用现状、挑战和机遇。从间接制冷系统和载冷剂的角度分析了间接制冷系统在实际应用中的问题。载冷剂的发展很大程度地影响间接制冷系统的应用和推广。冷库用间接制冷系统和氨直接制冷系统的技术经济性分析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并结合载冷剂的选择综合考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接制冷系统 直接制冷系统 载冷剂
下载PDF
浅谈冷库间接制冷系统及环境影响 被引量:4
4
作者 汤玉鹏 李卉 《化工时刊》 CAS 2019年第9期33-35,共3页
本文介绍减少氨的充注量的方法,对载冷剂间接制冷系统的安全、环保和节能进行阐述,针对设备选型、节能经济优化、融霜系统优化及载冷剂的选择分别做了分析,最后阐述了载冷剂间接制冷系统相对氨制冷的优缺点及对环境的影响。
关键词 载冷剂间接制冷系统 液氨 环境影响
下载PDF
冷库氨制冷系统的改造 被引量:3
5
作者 姜瑞雪 汤玉鹏 韩磊 《制冷与空调》 2019年第1期57-60,共4页
传统冷库自动化程度低、操作人员技术水平较低是我国冷库事故频繁发生的主要原因。制冷系统一旦发生泄漏,极易对人身造成直接伤害,所以提高冷库中制冷系统自动化程度、减少制冷剂液氨的充注量,对于提高制冷系统安全性可以产生明显效果。
关键词 冷库 制冷系统 改造
下载PDF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腹腔感染的病原微生物分布及影响因素研究
6
作者 俞晓玲 黄尧 +2 位作者 汤玉鹏 张瑞璇 曾永毅 《中华肝胆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597-601,共5页
目的分析胰十二指肠切除术(PD)后患者腹腔感染的病原微生物分布及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5月至2022年12月在福建医科大学孟超肝胆医院行PD的108例壶腹部肿瘤、胰腺肿瘤、十二指肠肿瘤、胆总管恶性肿瘤等累及胰腺疾病患者的临床... 目的分析胰十二指肠切除术(PD)后患者腹腔感染的病原微生物分布及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5月至2022年12月在福建医科大学孟超肝胆医院行PD的108例壶腹部肿瘤、胰腺肿瘤、十二指肠肿瘤、胆总管恶性肿瘤等累及胰腺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65例,女性43例,年龄(59.28±17.88)岁,年龄范围28~80岁。依据患者PD后30 d内是否发生腹腔感染分为两组:感染组(n=37)和非感染组(n=71)。收集患者一般资料、实验室检测指标、病原微生物种类及药敏试验结果。logistic回归分析PD后腹腔感染的影响因素。结果患者术后腹腔感染率为34.26%(37/108),共检出病原微生物105株,其中革兰阴性菌43株(40.95%),革兰阳性菌36株(34.29%),真菌26株(24.76%)。病原微生物排名前5位的依次为屎肠球菌、白色念珠菌、嗜麦芽窄食单胞菌、铜绿假单胞菌及溶血葡萄球菌。药敏结果显示:未发现对替加环素和万古霉素耐药的屎肠球菌;白色念珠菌对两性霉素B敏感率为100%,对氟康唑耐药率仅为4.8%;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对头孢哌酮舒巴坦和左氧氟沙星耐药率分别为11.1%和33.3%;铜绿假单胞菌对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耐药率分别为71.4%和28.6%。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术后腹腔出血(OR=10.997,95%CI:1.995~13.840,P=0.004)和胰瘘(OR=16.832,95%CI:1.938~146.174,P=0.010)的累及胰腺疾病患者,PD后发生腹腔感染的风险高。结论PD后腹腔感染的病原微生物以非发酵革兰阴性菌、肠球菌、白色念珠菌为主。腹腔出血和胰瘘是PD后腹腔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 腹腔感染 病原学 耐药性 影响因素
原文传递
非艾滋病儿童播散性马尔尼菲蓝状菌病六例临床分析
7
作者 唐育鹏 郑劼 +1 位作者 李卓 莫武桂 《中国小儿急救医学》 CAS 2023年第10期781-784,共4页
目的总结非艾滋病儿童播散性马尔尼菲蓝状菌病(TSM)的临床特点、治疗转归及基因分析,提高早期诊治水平,改善预后。方法回顾分析2015年4月至2020年12月广西壮族自治区妇幼保健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6例非艾滋病TSM患儿的临床资料及1例基因... 目的总结非艾滋病儿童播散性马尔尼菲蓝状菌病(TSM)的临床特点、治疗转归及基因分析,提高早期诊治水平,改善预后。方法回顾分析2015年4月至2020年12月广西壮族自治区妇幼保健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6例非艾滋病TSM患儿的临床资料及1例基因检测结果。结果患儿男女各3例,年龄4月龄~12.5岁,广西人。分别以发热、肛瘘、烦躁、面部焦痂样皮损、气促为首发症状,4例有肝脏及脾脏肿大。全部病例血IgM降低(0.01~1.20 g/L)及C-反应蛋白增高(30.33~>200 mg/L),5例有不同程度真菌葡聚糖及血沉增高、自然杀伤淋巴细胞降低。例6基因测序:2号染色体STAT1基因1个与家族性念珠菌病7型相关基因变异,同时还检测到不排除致病可能的多个基因变异。6例患儿肺部影像学均存在无特征性异常表现。血培养出马尔尼菲蓝状菌,2例同时骨髓培养及病原体二代测序阳性,仅例3住院期间血培养报告阳性,余5例均签字出院后报告阳性。住院至确诊时间5~14 d,病程24~39 d血培养报告阳性。早期误诊:2例肺结核,余4例分别误诊为自身免疫性脑炎、化脓性脑膜脑炎、恙虫病、噬血细胞综合征。治疗效果:2例有免疫功能缺陷患儿予抗真菌治疗病情稳定,自动出院后失访;另4例均治疗效果差签字放弃治疗后死亡。结论TSM可发生在非艾滋病儿童,临床表现多样,肺部均受累,可累及中枢神经系统、皮肤及骨髓,病情可迅速加重,危重状态治疗效果差,存在免疫缺陷的TSM患儿病情进展较轻缓且治疗效果较好;病原学培养时间长、阳性率低,需尽早和反复送检,病原体二代测序可提高检测速度及阳性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尔尼菲蓝状菌病 播散性 非艾滋病 儿童 基因
原文传递
儿童细菌性脓毒症的临床特征研究
8
作者 郑劼 唐育鹏 +1 位作者 李卓 莫武桂 《实用休克杂志(中英文)》 2023年第3期144-148,152,共6页
目的探讨儿童脓毒症中细菌性及病毒性感染的临床特征,达到早识别、快速有效的抗菌生素治疗和改善预后的目的。方法收集2019年1月到2021年12月本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142例1月龄~14岁病原学明确、临床资料完整且诊断脓毒症的患儿作为研究对... 目的探讨儿童脓毒症中细菌性及病毒性感染的临床特征,达到早识别、快速有效的抗菌生素治疗和改善预后的目的。方法收集2019年1月到2021年12月本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142例1月龄~14岁病原学明确、临床资料完整且诊断脓毒症的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排除本次发病前存在其他基础性疾病及24h内出院或者死亡的病例,其中细菌感染84例(甲组),病毒感染58例(乙组),对比分析细菌性脓毒症的临床特征、急性炎性反应蛋白水平、器官功能、血流动力学指标、住ICU时间、机械通气时间、治疗存活者脑损伤后遗症发生率、未愈病死率差异。结果甲组较乙组相同发热温度时心率更快、发绀表现多、毛细血管再充盈时间(CRT)长,血红蛋白(HB)低,C反应蛋白(CRP)、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降钙素原(PCT)、B型钠尿肽前体(BNP)、血糖更高,小儿危重病例评分(pediatric critical illness score,PCIS)低,病情更重,液体容量不足出现少,机械通气时间短,存活者脑损伤后遗症少。乙组中有心肺复苏、严重脑损伤及多器官功能损害的8例患儿PCT大幅度增高(30ng/mL~100ng/mL)。两组血流动力学监测指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紫绀、心率增快及CRT延长明显,CRP、PCT、SAA及血糖明显增高,提示细菌性脓毒症可能性大,有效抗感染治疗可降低脑损伤后遗症发生,改善生存质量。有心肺复苏史、严重脑损伤及多器官功能损害者PCT增高可能是器官损害,而并非细菌感染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细菌性脓毒症 临床特征
原文传递
儿童脓毒性休克的流行病学特点及死亡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8
9
作者 韦跃 谢友军 +2 位作者 韦蓉 唐育鹏 莫武桂 《中国小儿急救医学》 CAS 2021年第9期769-772,共4页
目的探讨儿童脓毒性休克的流行病学特点及预后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收集2017年1月至2020年7月广西壮族自治区妇幼保健院PICU收治的90例脓毒性休克患儿的临床资料,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的统计方法,对儿童脓毒性休克的流行... 目的探讨儿童脓毒性休克的流行病学特点及预后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收集2017年1月至2020年7月广西壮族自治区妇幼保健院PICU收治的90例脓毒性休克患儿的临床资料,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的统计方法,对儿童脓毒性休克的流行病学特点及死亡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90例脓毒性休克患儿中,死亡27例,病死率30.0%,原发感染部位主要为肺部和胃肠道/腹腔,其中原发胃肠道/腹腔感染致脓毒性休克患儿的病死率高于原发肺部感染患儿(48.1%比23.7%,χ^(2)=6.049,P<0.05),死亡时间短于原发肺部感染患儿[2.1(0.9,6.5)d比8.0(2.2,13.5)d,H=2.052,P<0.05]。以患儿的预后为因变量,将性别、年龄、小儿危重病例评分、格拉斯哥昏迷评分、低血压、是否合并基础疾病、高乳酸血症、重症肺炎、胃肠功能衰竭、肝功能衰竭、急性肾损伤、应激性高血糖引入Logistic回归方程,小儿危重病例评分、低血压、合并基础疾病、胃肠功能衰竭、肝功能衰竭、急性肾损伤均与儿童脓毒性休克预后相关,其中低血压、胃肠功能衰竭及合并基础疾病为脓毒性休克患儿病死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对原发胃肠道/腹腔感染、合并基础疾病及代偿期的脓毒性休克患儿,需早期加强干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脓毒性休克 流行病学 危险因素
原文传递
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陷患儿细菌感染的炎症因子分析 被引量:2
10
作者 莫武桂 唐育鹏 +7 位作者 韦蓉 谢友军 黄维真 付君 卢功志 莫致荣 王莹 宁铂涛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793-798,共6页
目的探讨PICU中葡萄糖-6-碗酸脱氢酶(glucose-6-phosphate dehydrogenase,G6PD)缺陷患儿细菌感染炎症因子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方法,将2014年6月至2017年12月小儿危重病例评分<80分、入住PICU的符合细菌感染患儿77例为... 目的探讨PICU中葡萄糖-6-碗酸脱氢酶(glucose-6-phosphate dehydrogenase,G6PD)缺陷患儿细菌感染炎症因子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方法,将2014年6月至2017年12月小儿危重病例评分<80分、入住PICU的符合细菌感染患儿77例为研究对象,排除本次发病前存在除了G6PD缺陷外其他基础性疾病、有大剂量糖皮质激素使用史及24 h内出院或者死亡病例,按有无G6PD缺陷分为36例G6PD缺乏患儿组(观察组)及41例无G6PD缺乏患儿组(对照组),两组患儿分别于住院入科时、治疗12 h及24 h取静脉血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介素6(IL-6)、白介素10(IL-10)、C反应蛋白(CRP)炎症因子变化,用成组t检验、χ^2检验及Hsher确切检验对炎症因子变化、并发症、预后情况、PICU天数及住院费用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观察组较对照组在入科时炎症因子水平明显增高,TNF-α分别为(67.25±26.17)pg/mL和(56.31±21.04)pg/mL;IL-6分别为(100.86±26.23)pg/mL和(89.04±24.12)pg/mL;IL-10分别为(89.93±26.10)pg/mL和(78.03±25.35)pg/mL;CRP分别是(65.59±26.21)mg/L和(52.07±28.70)m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12 h及24 h G6PD缺陷组细胞因子及CRP在不同时间点均高于无G6PD缺陷组(P<0.05);治疗过程中两组炎症因子变化速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住PICU天数更长[(7.98±6.55)d和(5.01±6.21)d]及住院费用更高[(36634.09±11876.67)元和(31571.42±10245.80)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严重脓毒症、脓毒性休克、MODS发生率增高及治愈好转率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G6PD缺陷患儿细菌感染时炎症反应严重、预后差及治疗费用更高,更需要警惕严重脓毒症、脓毒性休克和MODS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症 细菌感染 细胞因子 CRP 儿童
原文传递
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陷急性重症感染患儿炎症因子动态变化与预后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莫武桂 唐育鹏 +6 位作者 韦蓉 谢友军 黄维真 付君 卢功志 莫致荣 郑劼 《中国小儿急救医学》 CAS 2020年第6期469-472,共4页
目的探讨PICU中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缺陷对急性感染患儿血清炎症细胞因子水平动态变化影响及其与病情和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14年6月至2017年12月入住广西壮族自治区妇幼保健院PICU的急性重症感染患儿160例作为研究对象,包括80... 目的探讨PICU中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缺陷对急性感染患儿血清炎症细胞因子水平动态变化影响及其与病情和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14年6月至2017年12月入住广西壮族自治区妇幼保健院PICU的急性重症感染患儿160例作为研究对象,包括80例G6PD缺陷患儿(观察组)及80例无G6PD缺陷患儿(对照组),对两组患儿入科时、治疗12 h及24 h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IL)-6、IL-10、C-反应蛋白(CRP)等炎症细胞因子水平变化进行监测,同时对其脓毒症、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发生及预后情况进行前瞻性研究。结果观察组较对照组在入科时血清细胞因子和CRP水平明显增高[TNF-α:(65.57±19.09)pg/ml比(46.53±20.34)pg/ml;IL-6:(98.90±29.02)pg/ml比(89.89±25.54)pg/ml;IL-10:(87.66±21.84)pg/ml比(76.34±19.01)pg/ml;CRP:(60.18±22.24)mg/L比(41.43±19.51)m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后12 h及24 h观察组细胞因子及CRP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儿脓毒症(82.50%比67.50%)、MODS(73.75%比58.75%)发生率增高,治愈好转率(81.25%比92.50%)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G6PD缺陷儿童急性感染时更需要警惕炎症反应、脓毒症、MODS发生,治疗难度增加,其机制可能与氧化应激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症 急性感染 细胞因子 C-反应蛋白 儿童
原文传递
专业化团队在连续血液净化治疗儿童脓毒性休克中的实践与效果 被引量:1
12
作者 谢友军 莫武桂 +3 位作者 韦跃 韦蓉 唐育鹏 卢功志 《中国小儿急救医学》 CAS 2020年第9期674-677,共4页
目的探讨专业化连续血液净化团队(specialized continuous blood purification team,SCT)在连续血液净化(continuous blood purification,CBP)治疗儿童脓毒性休克中的实践与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9年6月我院重症医学科收治... 目的探讨专业化连续血液净化团队(specialized continuous blood purification team,SCT)在连续血液净化(continuous blood purification,CBP)治疗儿童脓毒性休克中的实践与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9年6月我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68例需行CBP治疗的脓毒性休克患儿的临床资料。以2017年1月1日组建SCT为界,根据CBP是否由SCT实施分为对照组(SCT组建前)和观察组(SCT组建后),比较两组患儿的CBP实施率、CBP上机需要时间、CBP相关不良事件发生率及预后。结果两组患儿的性别、年龄、小儿危重病例评分等基线资料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CBP实施率高于对照组(96.7%比73.7%,P<0.05),上机需要时间短于对照组[(1.93±0.65)h比(6.25±2.38)h,P<0.01],CBP相关不良事件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18.7%比66.2%,P<0.01),28 d存活率高于对照组(83.3%比60.5%,P<0.05)。结论 SCT能够明显提高脓毒性休克患儿CBP治疗的实施率和效率,减少CBP相关不良事件发生率,提高存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专业化团队 儿童 脓毒性休克 连续血液净化
原文传递
肝癌肝切除术后腹腔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6
13
作者 汤玉鹏 俞晓玲 +2 位作者 赖雅娟 曾建兴 黄美艺 《中华肝胆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881-885,共5页
目的分析原发性肝癌患者行肝切除术后腹腔感染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在福建医科大学孟超肝胆医院肝胆外科行肝切除术的1 229例原发性肝癌患者的临床资料, 筛选术后发生腹腔感染的48例患者为感染组, 其中... 目的分析原发性肝癌患者行肝切除术后腹腔感染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在福建医科大学孟超肝胆医院肝胆外科行肝切除术的1 229例原发性肝癌患者的临床资料, 筛选术后发生腹腔感染的48例患者为感染组, 其中男性45例, 女性3例, 年龄58.0(45.0, 66.0)岁;按照随机数公式法选取术后未发生腹腔感染的48例为非感染组, 其中男性44例, 女性4例, 年龄58.5(48.5, 64.8)岁。收集患者一般资料、术前及术后实验室检测指标、肝脏肿瘤及肝切除术情况、病原菌种类及药敏试验结果, 利用logistic回归分析肝切除术后腹腔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 48例原发性肝癌术后腹腔感染患者, 共送检标本143例次, 共检出病原菌24株(剔除同一患者的重复菌株), 培养阳性率为16.78%(24/143)。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 前白蛋白<180 mg/L(OR=3.757, 95%CI:1.117~12.634)、术中输血(OR=6.363, 95%CI:1.301~31.113)和引流管放置时间≥7 d(OR=31.098, 95%CI:6.906~140.029)为肝切除术后腹腔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前白蛋白<180 mg/L、术中输血和引流管放置时间≥7 d是原发性肝癌肝切除术后腹腔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肝切除术 腹腔感染 危险因素
原文传递
Boron rings containing planar octacoordinate iron and cobalt 被引量:1
14
作者 WU QunYan tang yupeng ZHANG XiuHui 《Science China Chemistry》 SCIE EI CAS 2009年第3期288-294,共7页
The boron rings containing planar octacoordinate transition metals, D8h FeB82-, CoB8- and CoB83+, C2v FeB8, D2h CoB8+ and CoB8, are optimized with all real vibrational frequencies at the B3LYP/6-311+G* level of the th... The boron rings containing planar octacoordinate transition metals, D8h FeB82-, CoB8- and CoB83+, C2v FeB8, D2h CoB8+ and CoB8, are optimized with all real vibrational frequencies at the B3LYP/6-311+G* level of the theory. The D8h FeB82- and CoB8- isomers are global minima, while D8h CoB83+ is only local minimum. The electronic structure character of these systems is revealed by natural bond orbital (NBO) analysis, showing that the boron rings containing planar octacoordinate transition metals have stability and aromaticity with six π electrons. The aromaticity is confirmed by nucleus independent chemical shifts (NICS) calculat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LANAR octacoordinate IRON PLANAR octacoordinate COBALT AROMATIC properties B3LYP/6-311+G*
原文传递
干扰转录因子信号转导与转录激活因子-3之间的表达对胆管细胞癌生物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
15
作者 林新居 刘玉明 +3 位作者 汤玉鹏 崔永良 林静 赖子森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462-464,共3页
目的观察通过小干扰RNA(siRNA)干扰信号转导与转录激活因子-3(STAT3)的表达对胆管细胞癌生物功能的影响。方法培养胆管细胞癌细胞系人胆管上皮癌细胞(HUCCT1)和人胆管癌细胞(RBE),构建siRNA-710、siRNA-551和siRNA-2021这3个siRNA,使用... 目的观察通过小干扰RNA(siRNA)干扰信号转导与转录激活因子-3(STAT3)的表达对胆管细胞癌生物功能的影响。方法培养胆管细胞癌细胞系人胆管上皮癌细胞(HUCCT1)和人胆管癌细胞(RBE),构建siRNA-710、siRNA-551和siRNA-2021这3个siRNA,使用脂质体3000(lipo3000)转染试剂将siRNA转染胆管细胞癌细胞,然后通过聚合酶链反应(PCR)和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siRNA对STAT3的表达的干扰效果后选择siRNA-551进行后续实验。siRNA-551转染胆管细胞癌细胞48 h后通过细胞计数试剂盒(CCK-8)检测细胞增殖、通过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通过Western blot检测细胞中白细胞介素-6(IL-6)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水平,并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实验结果。结果siRNA-551能够显著降低胆管细胞癌细胞中STAT3的mRNA(Messenger RNA)和蛋白质表达。HUCCT1和REB胆管细胞癌细胞转染siRNA-551后,STAT3干扰组胆管细胞癌细胞增殖水平[(74.49±0.96)%、(91.08±5.32)%]低于对照组[(100.00±5.52)%、(100.00±2.82)%,F=62.20、6.57,P<0.05]和NC组[(90.99±1.87)%、(99.74±4.71)%,F=184.57、4.45,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干扰组细胞凋亡率[(15.68±1.79)%、(11.30±0.67)%]高于对照组[(6.97±0.76)%、(6.12±0.37)%,F=60.01、138.40,P<0.05]和NC组[(9.21±0.63)%、(6.22±0.21)%,F=34.77、155.96,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UCCT1细胞转染siRNA-551的胆管细胞癌细胞中IL-6和VEGF蛋白相对表达量(0.23±0.07、0.16±0.02)低于对照组(0.62±0.34、0.35±0.15,F=3.78、4.90,P<0.05)和NC组(0.59±0.07、0.47±0.39,F=37.46、2.11,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EB细胞转染siRNA-551的胆管细胞癌细胞中IL-6和VEGF蛋白相对表达量(0.22±0.11、0.80±0.08)低于对照组(0.51±0.11、1.89±0.13,F=11.39、151.69,P<0.05)和NC组(0.60±0.34、1.46±0.48,F=3.39、140.20,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siRNA干扰胆管细胞癌细胞中的STAT3表达具有抑癌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管癌 转录因子信号转导与转录激活因子-3 小干扰RNA 白细胞介素-6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