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多翼离心风机双圆弧叶片的参数优化设计及气动性能分析 被引量:13
1
作者 王加浩 刘小民 +4 位作者 田晨晔 乔洋 王越 席光 龚东巧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94-104,共11页
为改善多翼离心风机气动性能和噪声特性,结合双圆弧叶片具有较高流道设计自由度的特点,本文以性能较优的单圆弧叶片多翼离心风机为基础,通过CFD与实验相结合的方法对双圆弧叶片进行全参数匹配优化设计。以0 Pa静压工况下风机风量为优化... 为改善多翼离心风机气动性能和噪声特性,结合双圆弧叶片具有较高流道设计自由度的特点,本文以性能较优的单圆弧叶片多翼离心风机为基础,通过CFD与实验相结合的方法对双圆弧叶片进行全参数匹配优化设计。以0 Pa静压工况下风机风量为优化目标,采用Box-Behnken响应面实验设计方法对双圆弧叶片的进口角、出口角、内外径比、拱点圆直径以及中心角进行参数方案设计,获得了46组样本空间。通过对设计参数和样本结果进行二次回归拟合,得到了双圆弧叶片参数与风量的函数关系及最优参数组合。结果表明,进口角和出口角在所有主效应中对风量的影响灵敏度最高,而进口角-出口角以及内外径比-中心角在所有交互效应中对风量的影响灵敏度最高。通过CFD和FW-H声类比方法对风机的气动性能和声场进行数值计算,计算结果表明优化风机的风量较原型风机增加了118 m^(3)·h^(-1),相对提升9.7%。优化叶片能够有效抑制叶间流道内旋涡流的生成和发展,叶片的进、出口角与气流的进、出口流动冲角吻合度更高,有效减小了叶片前缘气流冲击产生的压力脉动以及尾迹流与蜗壳的非定常相互作用。实验结果表明,优化风机功率较原型机降低了4.7%,噪声下降了1.8 d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翼离心风机 双圆弧叶片 Box-Behnken响应面法 参数化设计 气动性能
下载PDF
采用仿鲤科鱼C型启动构型叶片的多翼离心风机气动性能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王加浩 龚东巧 +3 位作者 刘小民 田晨晔 王越 席光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57-68,共12页
受鲤科鱼类C型启动逃逸反应时高效率游动姿态及其周围涡流特征的启发,进行叶片仿生设计,以提升多翼离心风机的气动性能。首先,采用逆向工程方法获取了鲤科鱼C型启动姿态时鱼体中心线方程和水平剖面轮廓线方程,以C型启动时鱼体中弧线为基... 受鲤科鱼类C型启动逃逸反应时高效率游动姿态及其周围涡流特征的启发,进行叶片仿生设计,以提升多翼离心风机的气动性能。首先,采用逆向工程方法获取了鲤科鱼C型启动姿态时鱼体中心线方程和水平剖面轮廓线方程,以C型启动时鱼体中弧线为基准,设计了仿生等厚叶片。其次,通过多翼离心风机气动性能数值计算和实验测试,得到了具有最佳进口安装角的仿生等厚叶片(O-BETB),采用O-BETB的多翼离心风机的风量增加了6.8%,噪声下降了0.5 dB(A)。最后,将仿生重构的鱼体流线型轮廓与O-BETB相耦合,得到仿生耦合叶片(CBB),以进一步提高多翼离心风机气动性能。结果表明:当采用CBB时,多翼离心风机的风量增大了8.3%,噪声下降了1.1 dB(A)。基于流场分析,发现具有仿生中弧线和鱼体轮廓特征的耦合叶片在前缘进口角及叶片型线具有更好的引流导向作用,叶间流道的低速分离旋涡明显小于另外两种叶轮;叶片尾缘的尾迹涡脱落引起气流不均匀性程度也最弱,有效缓解了尾流与蜗舌、蜗壳之间的非定常相互作用。通过多翼离心风机声场特性的分析,发现多翼离心风机的气动噪声主要集中在中低频段。CBB的采用,叶轮通道内分离涡被抑制,叶片尾流与蜗壳壁面之间非定常作用减弱,叶片表面和蜗舌处的声压脉动得到有效的控制,这也是CBB风机中低频噪声降低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翼离心风机 叶片 C型启动 仿生设计 气动性能 噪声
下载PDF
仿鸟翼厚度分布特征叶片的贯流风机气动性能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田晨晔 刘小民 +2 位作者 王加浩 吴立明 王伟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84-93,共10页
为提升空调器用贯流风机的气动性能,降低风机功耗,受鸟类翼型结构启发,研究了仿生翼型设计对贯流风机气动性能的影响。首先分别提取具有优良气动性能的长耳鸮和海鸥翅膀展向40%处截面翼型进行仿生逆向重构,基于鸟翼厚度分布特征进行贯... 为提升空调器用贯流风机的气动性能,降低风机功耗,受鸟类翼型结构启发,研究了仿生翼型设计对贯流风机气动性能的影响。首先分别提取具有优良气动性能的长耳鸮和海鸥翅膀展向40%处截面翼型进行仿生逆向重构,基于鸟翼厚度分布特征进行贯流风机叶片仿生设计,考虑到叶片强度和工艺条件的影响,针对设计的仿生翼型叶片进行了改型设计并应用于贯流风机中。然后采用数值模拟研究了两种仿鸟翼叶片对贯流风机内流场结构及其气动性能的影响。最后针对贯流风机的气动性能进行实验测量,验证仿生叶片设计对提升贯流风机气动性能的有效性。研究结果表明:两种仿鸟翼叶片前缘形态均能有效抑制叶轮外缘分离涡,减少叶道进口侧阻塞;两种叶片对于内圆周进口侧附面层堆积形成的二次流均有改善作用,低转速下前缘厚度变化剧烈的长耳鸮仿生叶轮表现更明显;两种仿鸟翼叶片均能增强偏心涡强度,使叶片做功能力提升,出口流速增大,叶轮效率提升。选取性能较优的长耳鸮仿生叶轮进行实验研究,与原型机相比,不同工况下采用长耳鸮仿生叶轮的整机的加权风量提升29.6 m^(3)·h^(-1);相同风量条件下,整机功率降低了3.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仿生叶片 贯流风机 厚度分布 气动性能
下载PDF
采用仿秋沙鸭翼型叶片贯流风机的气动性能数值研究
4
作者 田晨晔 张宇航 +2 位作者 刘小民 覃万翔 席光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37-45,共9页
为提高空调性能,满足产品节能要求,本文基于叶片仿生设计及叶轮交错角改良开展贯流风机的优化研究。首先,通过逆向工程方法提取了秋沙鸭翅膀40%翼展截面处的型线特征,结合产品的工艺要求设计了贯流风机仿生叶片;然后,采用三维数值计算... 为提高空调性能,满足产品节能要求,本文基于叶片仿生设计及叶轮交错角改良开展贯流风机的优化研究。首先,通过逆向工程方法提取了秋沙鸭翅膀40%翼展截面处的型线特征,结合产品的工艺要求设计了贯流风机仿生叶片;然后,采用三维数值计算模型对带有仿秋沙鸭翼型叶片的贯流风机内部流场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了具有不同叶轮交错角的仿秋沙鸭翼型叶轮对贯流风机气动性能的影响;最后,选取气动性能最优的叶轮交错角为5°的仿秋沙鸭翼型叶轮进行加工测试。研究结果表明:三维数值计算结果能够有效地揭示贯流风机内轴向流动特性,叶轮交错角对叶轮中盘附近流场影响显著;采用仿秋沙鸭翼型叶轮能够改善贯流风机叶轮进出口流动状态,增大叶轮偏心涡强度,提升叶轮做功效率。根据实验结果,与原型机相比,采用仿秋沙鸭翼型叶片的贯流风机在相同转速下风量基本不变。在送风工况条件下,功率最大降幅为3.3%;在制冷工况条件下,功率最大降幅为2.7%,噪声最大降幅为0.3 d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贯流风机 仿生叶片 叶轮交错角 气动性能 数值模拟
下载PDF
仿鲤科鱼C型启动多翼离心风机叶片性能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王加浩 乔洋 +3 位作者 田晨晔 刘小民 席光 汪耀东 《工程热物理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2363-2373,共11页
受鲤科鱼逃逸反应时鱼体C型启动姿态和周围涡流特征的启发,基于逆向工程设计方法,对其C型启动普遍姿态下的鱼体中心线进行提取和方程拟合,设计了一种仿鲤科鱼C型启动多翼离心风机等厚叶片。采用流场数值模拟和FW-H声类比方法,分别研究... 受鲤科鱼逃逸反应时鱼体C型启动姿态和周围涡流特征的启发,基于逆向工程设计方法,对其C型启动普遍姿态下的鱼体中心线进行提取和方程拟合,设计了一种仿鲤科鱼C型启动多翼离心风机等厚叶片。采用流场数值模拟和FW-H声类比方法,分别研究了单圆弧叶片和仿生中弧线叶片对风机风量、出口静压以及噪声的影响。流场可视化分析表明,仿生叶片前缘进口角及叶片型线具有更好的引流导向作用,叶间流道的低速分离旋涡程度明显小于原型风机;仿生叶片尾缘的尾迹涡脱落引起气流不均匀性程度较弱,缓解了尾流与蜗舌、蜗壳之间的非定常相互作用。仿生风机与原型风机相比,在0 Pa静压工况下,风量增加了7.1%,噪声降低了0.4 dB;在小流量工况下,出口静压提升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翼离心风机 仿生 C型启动 气动噪声 数值分析
原文传递
Indoor Environment Control Effect Based on Multi-Impeller Air Conditioner
6
作者 WANG Jiahao LIU Xiaomin +2 位作者 tian chenye WU Liming XI Guang 《Journal of Thermal Science》 SCIE EI CAS CSCD 2022年第6期2137-2154,共18页
Air conditioner is the key air supply device to improve the indoor air heat transfer cycle and thermal environment. In this paper, according to the similarity theory, six kinds of the multi-impeller air conditioners(M... Air conditioner is the key air supply device to improve the indoor air heat transfer cycle and thermal environment. In this paper, according to the similarity theory, six kinds of the multi-impeller air conditioners(MIAC) with different numbers of axial-flow impeller are first proposed based on air conditioners with cross-flow fan(CFAC). The effects of different multi-impeller air supply modes on the indoor airflow field and temperature field are investigated by using the numerical simulation method. The validity of the computational model and method is verified by comparing the experimental measurements and numerical results. Compared with other air supply modes, the air supply distance is relatively far and the indoor environment is also improved obviously when the six-impeller air conditioner(SIAC) is used. The independent multiple impellers and outlets of SIAC make the mutual interference between the outlet airflow less, which effectively reduces the friction between the airflow and the degree of loss along the way and makes the cold and heat exchange of the whole indoor space more sufficient. The indoor thermal environment is also analyzed by using the PMV-PPD method and prototype experiment. Under the working condition of no wind, the indoor thermal comfort of human body with SIAC is better than that of CFAC. Especially in the horizontal plane of 0.6 m above the human foot, the indoor thermal environment improvement effect is the most obvious. Simultaneously, the temperature difference along the indoor height direction with the SIAC is only 1.7℃, which is 70% lower than that of the CFAC. The blowing angle between the left and right side of the SIAC is 106°, which is 31%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FAC. Therefore, the overall thermal comfort of the six-impeller mode is better, and the control effect of indoor environment is satisfactor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ir conditioner multi-impeller indoor thermal environment thermal comfort numerical simulation experimental test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