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鲤IL-17B基因序列特征、表达模式、原核重组蛋白的获得及其促炎作用
1
作者 王钰婧 徐逾鑫 +6 位作者 冯文荣 李建林 李红霞 苏胜彦 宋长友 唐永凯 俞菊华 《水产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33-45,共13页
为了解鲤白细胞介素17B基因(IL-17B)的功能,实验使用同源搜索和基因克隆技术在鲤基因组中挖掘到2个IL-17Bs基因(CcIL-17B1和CcIL-17B2),均有3个外显子和2个内含子,编码198个氨基酸,内含IL-17家族特有的由4个半胱氨酸形成的2个二硫键,蛋... 为了解鲤白细胞介素17B基因(IL-17B)的功能,实验使用同源搜索和基因克隆技术在鲤基因组中挖掘到2个IL-17Bs基因(CcIL-17B1和CcIL-17B2),均有3个外显子和2个内含子,编码198个氨基酸,内含IL-17家族特有的由4个半胱氨酸形成的2个二硫键,蛋白序列一致性高达91.92%。共线性分析显示,在硬骨鱼类染色体加倍过程中,IL-17B及其附近基因出现了丢失,大部分硬骨鱼类有1个IL-17B、斑马鱼2个IL-17Bs均丢失,而鲤特有的染色体加倍致使存在2个CcIL-17Bs。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结果显示,CcIL-17Bs在鲤受精卵发育早期(0~12 h)和成鱼性腺中高表达。使用大肠杆菌表达系统,获得了可溶的重组蛋白NusA-17B。肛灌不同浓度的NusA-17B,结果显示,高浓度(500μg/kg)组的1和3 d的鲤肠道组织肠绒毛缺损,出现大量的杯状细胞和炎性细胞,定量分析显示,炎症因子基因IL-1β、IFN-γ、IL-6、趋化因子CCL20和NF-κB的表达均显著上调;7 d时肠道组织结构和炎症相关基因的表达均得到恢复,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低浓度(5μg/kg)和中浓度(50μg/kg)肛灌实验,除了中浓度1和3 d鲤肠道TRAF6的表达显著上调,其余被检测基因的表达均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使用不同浓度(0.1、1.0、10.0和100.0 ng/mL)NusA-17B孵育鲤肾组织8 h,结果显示,IL-1β在0.1、1.0和100.0 ng/mL的NusA-17B刺激下显著上调,IFN-γ和NF-κB分别只在10.0和0.1 ng/mL的NusA-17B刺激下显著上调,IL-6及趋化因子CCL20能够在10.0和100.0 ng/mL的NusA-17B刺激下显著表达,TRAF6则在0.1、1.0和10.0 ng/mL的NusA-17B刺激下显著表达。体内和体外实验结果表明CcIL-17B参与了炎症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L-17B 基因表达 重组蛋白 炎症反应
下载PDF
基于地标点法的不同黄河鲤群体形态鉴别
2
作者 姜京京 张成锋 +4 位作者 唐永凯 敬小军 李红霞 刘磊 苏胜彦 《扬州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29-36,共8页
为了解黄河鲤谱系进化过程中不同群体形态差异,利用地标点法对20世纪70年代标本黄河鲤和现有山东、河南黄河鲤群体形态进行比较。选取19个地标点,通过最小平方和法进行回归分析,回归系数为0.998,证明地标点选取有效。通过地标点的重叠... 为了解黄河鲤谱系进化过程中不同群体形态差异,利用地标点法对20世纪70年代标本黄河鲤和现有山东、河南黄河鲤群体形态进行比较。选取19个地标点,通过最小平方和法进行回归分析,回归系数为0.998,证明地标点选取有效。通过地标点的重叠效果以及对平均形进行矢量化、网格化处理,形态差异主要体现在背鳍基部和腹鳍。相对扭曲主成分分析在不同黄河鲤群体中共提取34个主成分,通过第1、2主成分绘制散点图,标本黄河鲤群体与其他2个群体无重叠且较集中,河南和山东黄河鲤群体重叠且分散。聚类分析表明,河南、山东群体聚为一支,标本黄河鲤为单独一支。前5个主成分累积贡献率为93.03%,解释了主要形态变异,对前5个相对扭曲主成分得分建立Bayes判别函数,结果显示100%的标本黄河鲤能准确识别。背鳍基部和腹鳍2个位置靠近鱼类传统测量中体高特征值,标本黄河鲤与河南、山东黄河鲤形态差异极显著。综上,标本黄河鲤与河南、山东黄河鲤形态差异较大,主要体现在体高/体长比,而河南和山东黄河鲤形态无明显差异,为探究不同群体黄河鲤谱系在种质利用过程中分化和遗传渐渗时间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鲤 地标点法 形态差异 群体识别
下载PDF
鲤鱼重组IL-17N的原核表达条件优化及蛋白纯化 被引量:4
3
作者 张磊 唐永凯 +3 位作者 李红霞 徐逾鑫 李迎宾 俞菊华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364-369,共6页
为获得可溶的鲤鱼IL-17N重组蛋白,构建原核重组表达质粒GST-17N、SUMO-GST-17N和MBP-17N,确定IL-17N的最适促溶标签,并优化其诱导表达条件(诱导剂异丙基-β-D-硫代半乳糖苷(IPTG)的浓度、诱导时间和诱导温度)。结果:成功构建了鲤鱼IL-17... 为获得可溶的鲤鱼IL-17N重组蛋白,构建原核重组表达质粒GST-17N、SUMO-GST-17N和MBP-17N,确定IL-17N的最适促溶标签,并优化其诱导表达条件(诱导剂异丙基-β-D-硫代半乳糖苷(IPTG)的浓度、诱导时间和诱导温度)。结果:成功构建了鲤鱼IL-17N原核重组表达载体GST-17N、SUMO-GST-17N和MBP-17N;融合标签MBP、SUMO-GST和GST的促溶效果依次降低,SUMO-GST-17N、MBP-17N上清蛋白占总蛋白比例分别为47.4%、87.0%;MBP-17N的最佳表达条件为0.5 mmol/L IPTG,25℃诱导8~12 h;经过镍柱纯化,获得可溶MBP-17N蛋白,每克总菌约获得0.09 mg MBP-17N蛋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鲤鱼 白细胞介素17N 原核表达 重组蛋白 融合标签 蛋白纯化
下载PDF
以铣代镗工艺研究
4
作者 王磊 张琼 +1 位作者 汤永凯 卢秉恒 《制造技术与机床》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69-74,共6页
提出采用展成圆代替插补圆的原理设计了特殊的主轴结构,实现孔的以铣代镗加工工艺,并进行了实验验证。采用正交方法进行切削实验设计,分析不同工艺参数对孔特征精度(尺寸精度、圆度、孔壁粗糙度)的影响,验证以铣代镗加工孔的可行性,并... 提出采用展成圆代替插补圆的原理设计了特殊的主轴结构,实现孔的以铣代镗加工工艺,并进行了实验验证。采用正交方法进行切削实验设计,分析不同工艺参数对孔特征精度(尺寸精度、圆度、孔壁粗糙度)的影响,验证以铣代镗加工孔的可行性,并研究得出影响孔特征精度的主要工艺参数。结果发现,在铣代镗孔加工过程中,影响孔特征精度(尺寸精度、圆度)最大的因素为轴向进给速度,其次主轴转速;而影响孔特征精度(孔壁粗糙度)最大的因素为主轴转速。最后,选取某汽车变速箱壳体类零件加工为案例进行实际验证,分别对比以铣代镗加工与镗削加工,相比较采用镗削方式加工,以铣代镗加工能够节省加工刀具成本,提高加工效率。实验结果对于先进孔加工工艺研究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以铣代镗 工艺研究 铣削加工 镗削加工 加工精度
下载PDF
环境DNA在长江江豚监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43
5
作者 吴昀晟 唐永凯 +5 位作者 李建林 刘凯 李红霞 王钦 俞菊华 徐跑 《中国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24-132,共9页
为了从水体环境中提取到高质量的eDNA环境DNA(environmentalDNA,eDNA),应用于长江中长江江豚(Neophocaenaphocaenoidesasaeorientalis)的分布调查,本研究比较了滤膜孔径和水样保存方式对eDNA获取的影响,同时对比了eDNA技术与传统调查法... 为了从水体环境中提取到高质量的eDNA环境DNA(environmentalDNA,eDNA),应用于长江中长江江豚(Neophocaenaphocaenoidesasaeorientalis)的分布调查,本研究比较了滤膜孔径和水样保存方式对eDNA获取的影响,同时对比了eDNA技术与传统调查法对长江江豚的检测结果。结果显示水样抽滤时间与滤膜孔径大小呈负相关关系,且都可以检出目标生物;水样采集后需在6 h内完成抽滤处理,或在冷藏条件下短期保存48 h;长江流域江苏段中观测到长江江豚出现的8个检测点均检测出长江江豚eDNA,而在10个未观测到长江江豚的水域中有3个检测出其eDNA。研究结果表明,相比传统目视监测方法, eDNA技术在长江江豚监测中不仅具有较高的准确性,还具有更高的灵敏性,可作为长江江豚种群调查的有效辅助检测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江豚 环境DNA 检测技术 分布 生物量评估
下载PDF
水产新品种建鲤2号育种与养殖技术(上)
6
作者 唐永凯 王兰梅 +2 位作者 李建林 俞菊华 李红霞 《科学养鱼》 2021年第12期24-25,共2页
鲤鱼作为我国主要的大宗淡水鱼之一,现已育成了多个新品种。建鲤是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选育的鲤鱼新品种,也是我国养殖鱼杂交选育成功的首个品种。它是以荷包红鲤和元江鲤为亲本,通过多系杂交、选育和雌核发育技术相结合... 鲤鱼作为我国主要的大宗淡水鱼之一,现已育成了多个新品种。建鲤是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选育的鲤鱼新品种,也是我国养殖鱼杂交选育成功的首个品种。它是以荷包红鲤和元江鲤为亲本,通过多系杂交、选育和雌核发育技术相结合,再经横交固定而育成的遗传性状稳定的鲤鱼新品种。与其他鲤鱼品种相比,建鲤体形较长、生长快、易起捕、抗逆性强,可在不同地区、不同养殖模式下进行养殖,被农业农村部审核为适宜推广的水产优良品种,已在我国多地养殖并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淡水渔业 养殖鱼 建鲤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 雌核发育 大宗淡水鱼 优良品种
下载PDF
水产新品种建鲤2号育种与养殖技术(下)
7
作者 唐永凯 王兰梅 +2 位作者 李建林 俞菊华 李红霞 《科学养鱼》 2022年第1期24-25,共2页
3.产卵(1)鱼巢制备。鱼巢常用材料为棕片和柳树根等,鱼巢经清洗、消毒、晾干备用。鱼巢消毒可用浓度50毫克/升的高锰酸钾溶液浸泡5~10分钟。(2)产卵池。产卵池应注排水方便、环境安静、水质清新、阳光充足,面积2~5亩,水深80~100厘米。... 3.产卵(1)鱼巢制备。鱼巢常用材料为棕片和柳树根等,鱼巢经清洗、消毒、晾干备用。鱼巢消毒可用浓度50毫克/升的高锰酸钾溶液浸泡5~10分钟。(2)产卵池。产卵池应注排水方便、环境安静、水质清新、阳光充足,面积2~5亩,水深80~100厘米。注水前应彻底清塘,进水需经孔径0.25毫米的筛网过滤,池边和池内无杂物。(3)自然产卵。选择天气晴朗、水温适宜时进行人工催产,效应时间控制在晚上10时至清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卵池 自然产卵 高锰酸钾溶液 鱼巢 人工催产 常用材料 天气晴朗
下载PDF
鲤鱼PLA2g3a1催化活性区的原核表达及酶活性分析 被引量:4
8
作者 王钦 李建林 +4 位作者 唐永凯 李红霞 张磊 沈泽恩 俞菊华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339-346,共8页
[目的]本文旨在获得可溶的鲤鱼(Cyprinus carpio)groupⅢ分泌型磷脂酶A 2(PLA2g3a1)催化活性区(PLA 2 bee venom like region,PBVR)原核重组蛋白,并测定该蛋白的磷脂酶活性。[方法]分别构建标签蛋白小分子泛素样修饰蛋白(small ubiquiti... [目的]本文旨在获得可溶的鲤鱼(Cyprinus carpio)groupⅢ分泌型磷脂酶A 2(PLA2g3a1)催化活性区(PLA 2 bee venom like region,PBVR)原核重组蛋白,并测定该蛋白的磷脂酶活性。[方法]分别构建标签蛋白小分子泛素样修饰蛋白(small ubiquitin-like modifier,SUMO)、硫氧还原蛋白(thioredoxin A,TrxA)、N利用物质A(N-utilization substance A,NusA)、麦芽糖结合蛋白(maltose-binding protein,MBP)与PBVR的重组表达质粒,转化入大肠杆菌感受态细胞Transetta(DE3)进行原核表达,比较不同标签蛋白的促溶作用;使用Ni-NTA柱纯化重组蛋白,与BSA蛋白标准品电泳比对确定纯化后蛋白的浓度;采用偶联氧脂合酶法测定PBVR重组蛋白的磷脂酶活性。[结果]促溶作用最高的标签蛋白是NusA,可溶性重组蛋白占总蛋白的95%,其次是MBP和TrxA,分别占87%和47%。综合考量可溶性重组蛋白的得率,选择MBP融合蛋白。重组原核表达蛋白MBP-PBVR的磷脂酶比活力[(13.68±0.12)U·μmol-1]显著高于TrxA-PBVR[(0.94±0.01)U·μmol^-1]和NusA-PBVR[(0.93±0.04)U·μmol^-1](P<0.05)。MBP-PBVR酶促反应最适pH值为7.5,在鲤鱼适宜生长温度(20~30℃)内酶活性无差异,微量Ca^2+即能显著提高MBP-PBVR的磷脂酶活性,K d为0.0153 mmol·L^-1;MBP-PBVR磷脂酶的米氏方程参数V m为2.2μmol·L^-1·min^-1,K m为31.9μmol·L^-1。[结论]获得了可溶的具有磷脂酶活性的原核重组表达蛋白PBVR,揭示了MBP-PBVR磷脂酶活性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鲤鱼 GroupⅢ分泌型磷脂酶A2催化活性区(PBVR) 标签蛋白 原核表达 磷脂酶活性特征
下载PDF
中华绒螯蟹三龄群体的生物学可塑性初探 被引量:2
9
作者 彭飞 方弟安 +5 位作者 周彦锋 唐永凯 徐东坡 刘凯 苏胜彦 尤洋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86-95,共10页
中华绒螯蟹的自然繁殖洄游群体中有零星的未成熟个体存在,高纬度和高海拔的低温环境可使未成熟个体比例显著增加并易于收集,本研究对其后续三龄阶段是否能够正常生长和繁殖开展了实验验证。于2018年春季采集青海省可鲁克湖的二龄未成熟... 中华绒螯蟹的自然繁殖洄游群体中有零星的未成熟个体存在,高纬度和高海拔的低温环境可使未成熟个体比例显著增加并易于收集,本研究对其后续三龄阶段是否能够正常生长和繁殖开展了实验验证。于2018年春季采集青海省可鲁克湖的二龄未成熟个体作为蟹种,移回长江流域的池塘中试养,首次获得了人工培育的中华绒螯蟹三龄群体(暂定名"三龄蟹")。实验结果表明:1)经过渡驯化后,中华绒螯蟹群体在池塘中能够顺利完成蜕壳生长;生长性能与常规养殖蟹相当,养成规格大于可鲁克湖区成蟹。2)获得的三龄雌雄个体均可性成熟,繁殖力指标与常规蟹相似;通过土池育苗方式可以获得其子代。3)池塘养殖的三龄蟹营养组分完整,个别指标与常规蟹差异显著,这可能与其高原湖泊生活史有关。研究结果还显示,二龄未成熟蟹规格小于同龄的常规蟹,经三龄阶段的池塘养殖蟹规格又明显大于同期的可鲁克湖区蟹,说明中华绒螯蟹的生活史中存在着低温滞育和补偿生长的现象。综上所述,三龄蟹群体生活史较为复杂,其营养沉积特征、矿质元素含量、阶段性生长和积温差异等可为探究无脊椎动物低温滞育、生活史周期延长和补偿生长机制等提供新的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绒螯蟹 三龄群体 补偿生长 繁殖力
下载PDF
饥饿和重摄食对鲤鱼脂蛋白脂肪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1
10
作者 王钦 李建林 +5 位作者 唐永凯 李红霞 吴钧晟 张磊 沈泽恩 俞菊华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82-85,共4页
采用对硝基苯酚法测定正常摄食、饥饿(14 d)和重摄食(3 d)状态下鲤鱼不同组织和器官中脂肪酶及脂蛋白脂肪酶(lipoproteinlipase,LPL)的活性。结果显示:与正常摄食相比,饥饿鲤鱼肌肉、脂肪和心脏中脂肪酶比活力显著下降(P<0.05),但脂... 采用对硝基苯酚法测定正常摄食、饥饿(14 d)和重摄食(3 d)状态下鲤鱼不同组织和器官中脂肪酶及脂蛋白脂肪酶(lipoproteinlipase,LPL)的活性。结果显示:与正常摄食相比,饥饿鲤鱼肌肉、脂肪和心脏中脂肪酶比活力显著下降(P<0.05),但脂肪和心脏中LPL比活力显著升高(P<0.05);除脂肪中LPL外,重摄食3d的鲤鱼各组织和器官中脂肪酶和LPL比活力比正常摄食和饥饿鲤鱼均显著升高(P<0.05),有明显的补偿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鲤鱼 饥饿 重摄食 脂蛋白脂肪酶 酶活性
下载PDF
复合热源钛合金熔丝高质量增材制造工艺研究
11
作者 冯启高 王琳鑫 +3 位作者 王磊 马利杰 汤永凯 李波波 《中国激光》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209-219,共11页
针对钛合金熔丝增材制造零件表面粗糙度差、尺寸精度低的问题,提出了高质量复合热源熔丝成形工艺。以激光和焦耳热为热源,选用直径为0.3 mm的TC4钛合金细丝为沉积材料,首先通过焦耳电流预热金属丝,然后以低功率激光加热形成小尺寸熔池,... 针对钛合金熔丝增材制造零件表面粗糙度差、尺寸精度低的问题,提出了高质量复合热源熔丝成形工艺。以激光和焦耳热为热源,选用直径为0.3 mm的TC4钛合金细丝为沉积材料,首先通过焦耳电流预热金属丝,然后以低功率激光加热形成小尺寸熔池,随着基板的运动,金属丝被持续送入熔池并稳定沉积。通过单道沉积试验,研究了工艺参数对单道沉积层几何特征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当激光功率在50~200 W、送丝速度在60~360 mm/min的范围内变化时,工艺参数对沉积层几何特征的影响显著;当移动速度在30~360 mm/min的范围内增加时,沉积层宽度减小,高度稳定;当焦耳电流增大至10 A时,出现了周期性丝材熔断,恶化了沉积形貌和沉积稳定性。在稳定沉积参数组合(激光功率为125 W,送丝速度为240 mm/min,移动速度为300 mm/min,焦耳电流为8 A)的基础上,以25 W的降序功率梯度进行过渡,优化了坍塌、变形等缺陷,获得了高质量的钛合金薄壁件,其表面粗糙度(Ra)为1.776μm,平均壁厚为0.648 mm,平均壁厚偏差为0.004 mm,优于主流的送丝增材制造工艺,且沉积态试样在移动方向和沉积方向的拉伸强度分别为(918.91±9.54)MPa和(926.516±22.52)M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技术 复合热源 增材制造 钛合金 高质量沉积 工艺优化
原文传递
Prediction for Geometric Characteristics of Single Track of Deposition Layer and Surface Roughness in Thin Wire-Based Metal Additive Manufacturing Process
12
作者 Liu Haitao Wang Lei +2 位作者 Zhao Zhenlong Wang Linxin tang yongkai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SCIE EI CAS 2024年第11期3026-3034,共9页
Machine learning prediction models for thin wire-based metal additive manufacturing(MAM)process were proposed,aiming at the complex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process parameters and the geometric characteristics of sing... Machine learning prediction models for thin wire-based metal additive manufacturing(MAM)process were proposed,aiming at the complex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process parameters and the geometric characteristics of single track of the deposition layer and surface roughness.The effects of laser power,wire feeding speed and scanning speed on the width and height of the single track and surface roughness were experimentally studied.The results show that laser power has a significant impact on the width of the single track but little effect on the height.As the wire feeding speed increases,the width and height of the single track increase,especially the height.The faster the scanning speed,the smaller the width of the single track,while the height does not change much.Then,support vector regression(SVR)and 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ANN)regression methods were employed to set up prediction models.The SVR and ANN regression models perform well in predicting the width,with a smaller root mean square error and a higher correlation coefficient R2.Compared with the ANN model,the SVR model performs better both in predicting geometric characteristics of single track and surface roughness.Multi-layer thin-walled parts were manufactured to verify the accuracy of the model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hin wire-based metal additive manufacturing machine learning SVR ANN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