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纳米气泡浮选技术研究进展
1
作者 杨晓 陶东平 +1 位作者 邵怀志 申有悦 《矿产综合利用》 CAS 2024年第5期123-132,共10页
这是一篇矿物加工工程领域的论文。泡沫浮选是分选矿物颗粒的主要方法,但传统浮选技术所用的常规气泡尺寸较大,对微细颗粒分选效果较差。作为解决微细颗粒分选问题重要手段的纳米气泡因具独特的物理化学性质,在矿物浮选等领域受到广泛... 这是一篇矿物加工工程领域的论文。泡沫浮选是分选矿物颗粒的主要方法,但传统浮选技术所用的常规气泡尺寸较大,对微细颗粒分选效果较差。作为解决微细颗粒分选问题重要手段的纳米气泡因具独特的物理化学性质,在矿物浮选等领域受到广泛关注和深入研究。本文综述了纳米气泡的形成、制备和稳定性方面的研究进展,介绍了纳米气泡浮选在矿物加工和环境治理等方面的应用,并对纳米气泡浮选未来的研究和发展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物加工工程 纳米气泡 浮选 微细颗粒 水力空化
下载PDF
粒度对粉煤灰旋转摩擦电选效果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叶世旺 陶东平 +3 位作者 陶有俊 黄志敏 薛刘萍 张雷 《煤炭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219-222,共4页
为探究粉煤灰颗粒粒径对旋转摩擦电选的影响,采用标准k-ε湍流模型结合颗粒轨道模型,在1~100μm选取11种粒径的球形碳、灰颗粒为研究对象,对相同条件下颗粒在摩擦起电器内的运动情况进行数值模拟。结果表明:颗粒在旋转起电器内的运动行... 为探究粉煤灰颗粒粒径对旋转摩擦电选的影响,采用标准k-ε湍流模型结合颗粒轨道模型,在1~100μm选取11种粒径的球形碳、灰颗粒为研究对象,对相同条件下颗粒在摩擦起电器内的运动情况进行数值模拟。结果表明:颗粒在旋转起电器内的运动行为与颗粒的粒径及种类有关,颗粒粒径越小,颗粒跟随性越好,颗粒越难与摩擦轮碰撞摩擦,不利于颗粒摩擦带电,不利于分选;颗粒粒径大于30μm时,摩擦起电效果好,与实验结果基本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转摩擦电选 粉煤灰 粒度 运动特性
下载PDF
基于正交试验的赤铁矿浮选试验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黄贵臣 谢冬冬 +4 位作者 韩呈 侯英 陶东平 陈来保 吴中贤 《矿产综合利用》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63-67,共5页
对鞍千选矿厂赤铁矿石进行浮选试验,基于条件试验和正交试验设计方法,研究pH值、淀粉、氧化钙和TD-Ⅱ用量对浮选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宜的pH值为12.0,淀粉用量为1600g/t,氧化钙用量为500g/t,TD-Ⅱ用量为800g/t,Fe精矿品位为60.26%,回收率... 对鞍千选矿厂赤铁矿石进行浮选试验,基于条件试验和正交试验设计方法,研究pH值、淀粉、氧化钙和TD-Ⅱ用量对浮选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宜的pH值为12.0,淀粉用量为1600g/t,氧化钙用量为500g/t,TD-Ⅱ用量为800g/t,Fe精矿品位为60.26%,回收率为70.26%;应用正交试验设计方法,确定最佳的浮选分离条件为pH值12.0,淀粉用量2000g/t,氧化钙用量700g/t,TD-Ⅱ用量600g/t,Fe精矿品位为65.39%,回收率为91.14%,分别提高5.13%和20.88%,浮选药剂之间的交互作用会显著影响分选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赤铁矿 正交试验 浮选 交互作用
下载PDF
QCM-D研究淀粉和油酸钠与磁铁矿的吸附机理 被引量:4
4
作者 谢冬冬 侯英 +4 位作者 黄贵臣 陶东平 韩呈 王晓丽 靳达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1514-1520,共7页
为了研究淀粉和油酸钠在磁铁矿表面的吸附行为及对浮选的影响,分别加入不同pH的淀粉溶液和油酸钠溶液,应用具有耗散因子功能的石英晶体微天平(QCM-D)研究淀粉和油酸钠在磁铁矿表面的吸附特性,同时进行浮选验证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随着... 为了研究淀粉和油酸钠在磁铁矿表面的吸附行为及对浮选的影响,分别加入不同pH的淀粉溶液和油酸钠溶液,应用具有耗散因子功能的石英晶体微天平(QCM-D)研究淀粉和油酸钠在磁铁矿表面的吸附特性,同时进行浮选验证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淀粉溶液pH的增加,淀粉对磁铁矿的吸附作用逐渐减弱,经过不同pH淀粉溶液作用后,强碱性油酸钠溶液中的RCOO^-和(RCOO)2^2-的作用方式不同;酸性淀粉溶液会大量吸附在磁铁矿表面,油酸钠溶液中的RCOO^-和(RCOO)2^2-大量陷入淀粉层中形成物理吸附,导致磁铁矿表面疏水;弱酸性和弱碱性淀粉溶液轻微吸附在磁铁矿表面,阻碍油酸钠溶液中的RCOO-和(RCOO)2^2-吸附在磁铁矿表面,导致磁铁矿表面亲水;强碱性淀粉溶液不会吸附在磁铁矿表面,油酸钠溶液中的RCOO^-和(RCOO)2^2-在磁铁矿表面形成单分子层的化学吸附,导致磁铁矿表面亲水。吸附机理研究结果表明经弱酸性和弱碱性淀粉溶液作用后,在强碱性油酸钠浮选体系中可以实现磁铁矿的高效反浮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铁矿 吸附 淀粉 油酸钠 QCM-D
下载PDF
膨润土与复合黏结剂混合配加对球团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5
作者 乔波 罗果萍 +2 位作者 陶东平 张国成 王笑天 《烧结球团》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75-80,共6页
针对球团生产中单独配加膨润土会降低球团矿品位,而单独添加复合黏结剂会增加生产成本的问题,文本研究了两者混加对球团矿性能的影响,通过与单方面添加试验对比发现,配加混合黏结剂的球团矿性能明显优于配加单一黏结剂,且当膨润土(添加1... 针对球团生产中单独配加膨润土会降低球团矿品位,而单独添加复合黏结剂会增加生产成本的问题,文本研究了两者混加对球团矿性能的影响,通过与单方面添加试验对比发现,配加混合黏结剂的球团矿性能明显优于配加单一黏结剂,且当膨润土(添加1.5%)与复合黏结剂(添加0.5%)混合添加时,球团矿综合性能最优。此时,生球落下强度为6.1次/(0.5 m),抗压强度为6.6 N/P,成品球抗压强度为3 043 N/P,还原度为79.51%,还原膨胀率为1.92%,w(TFe)损失较少为2.43%。混合黏结剂具备膨润土与复合黏结剂两者优势,可分别在造球段协同促进矿粉黏结,预热焙烧段分解产生微孔,还原段促进反应进行,其可在显著提高球团冶金性能的基础上,减少w(TFe)的损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膨润土 复合黏结剂 球团矿 冶金性能
下载PDF
Effects of key factors of rotary triboelectrostatic separator on efficiency of fly ash decarbonization 被引量:12
6
作者 tao Youjun Zhang Ling +2 位作者 tao dongping Xian Yushuai Sun Qixiao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ini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CIE EI CSCD 2017年第6期1037-1042,共6页
On the basis of understanding the principle of rotary triboelectrostatic separation, dynamic analysis of charged fly ash particles aimed at determining the key factors and separation experiments to improve decarboniza... On the basis of understanding the principle of rotary triboelectrostatic separation, dynamic analysis of charged fly ash particles aimed at determining the key factors and separation experiments to improve decarbonization efficiency had been carried out Variables of electrode plate voltage and corrected wind speed are the key factors which affect the decarbonization efficiency on the separation of fly ash, The results of separation experiments show that:(1) With the plate voltage increasing, the efficiency of decarbonization continuously rises and in its selected range, the optimal voltage level is 45 KV;(2) The corrected wind speed can impact the efficiency of decarbonization significantly: with the speed increasing, the efficiency of decarbonization shows a trend of first decline, then increase and decrease again, and in its selected range, the optimal speed is 2.0 m/s. This study is of significance for the improvement of rotary triboelectrostatic separation performance and its decarbonization separation efficienc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OTARY triboelectrostatic separation Decarbonization Plate voltage Corrected wind speed FLY ASH
下载PDF
Electrical properties of fly ash and its decarbonization by electrostatic separation 被引量:11
7
作者 tao Youjun Ding Qingqing +3 位作者 Deng Mingrui tao dongping Wang Xu Zhang Ji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ini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CIE EI CSCD 2015年第4期629-633,共5页
The basic principle of fly ash triboelectrification is analysed. The mineral electrical index and test method are introduced. The electric difference of different mineral composition of fly ash is discussed by analysi... The basic principle of fly ash triboelectrification is analysed. The mineral electrical index and test method are introduced. The electric difference of different mineral composition of fly ash is discussed by analysis of chemical and mineral composition of fly ash in Xinwen power plant. The dielectric constant and charge-mass ratio of carbon and ash of fly ash are tested. Combined with the experimental study on rotary triboelectrostatic separation, the charged characteristic of fly ash particles with different size is gain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dielectric constant of fly ash with different grain size decreased with the decrease of particle size, which lead to the poor electrical conductivity, Thus it can be seen that par- ticle size plays a leading role in conductivity, The charge of carbon and ash with each size increased with the decreased of particle size; and the charge-mass ratio between carbon and ash with the same size lar- ger with the decrease of size, which indicated that the finer particle size, the more favorable for triboelec- trification separation. In the same conditions, the best decarburization effect is realized when the particle size ranges from 0.038 to 0.074 ram, whose decarbonization rate and efficiency index reached 38.93% and 120.83% respectivel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ly ash Rotary triboelectrostatic separation Electrical property Decarbonization emciency
下载PDF
铁尾矿资源高效利用路径探析 被引量:7
8
作者 乔波 于晓兵 +1 位作者 陶东平 张美霞 《黄金》 CAS 2023年第4期38-43,共6页
随着中国钢铁工业的蓬勃发展,铁尾矿已经成为中国储量最多的工业固体废物之一,铁尾矿的治理已成为矿山企业、冶金企业面临的关键环节。从铁尾矿资源的高效化利用角度出发,讨论了中国的铁尾矿作为混凝土原料、砂浆原料、路基材料、制砖... 随着中国钢铁工业的蓬勃发展,铁尾矿已经成为中国储量最多的工业固体废物之一,铁尾矿的治理已成为矿山企业、冶金企业面临的关键环节。从铁尾矿资源的高效化利用角度出发,讨论了中国的铁尾矿作为混凝土原料、砂浆原料、路基材料、制砖原料、加气混凝土材料、矿井充填材料等的研究现状、存在问题及未来发展方向,以期为铁尾矿的综合利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利用 尾矿混凝土 加气混凝土 胶凝材料 铁尾矿
下载PDF
纳米气泡在鞍山式铁矿反浮选中效果探索 被引量:4
9
作者 徐冬林 陶东平 +1 位作者 吴中贤 侯英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83-90,共8页
纳米气泡已被大量研究证实可有效提高微细颗粒尤其是难浮微细颗粒矿物的浮选效果。但是,以往的纳米气泡浮选研究主要集中在正浮选(泡沫产品为有价矿物)作业上,为考察纳米气泡对反浮选的影响,探索了纳米气泡对鞍山式铁矿反浮选(泡沫产品... 纳米气泡已被大量研究证实可有效提高微细颗粒尤其是难浮微细颗粒矿物的浮选效果。但是,以往的纳米气泡浮选研究主要集中在正浮选(泡沫产品为有价矿物)作业上,为考察纳米气泡对反浮选的影响,探索了纳米气泡对鞍山式铁矿反浮选(泡沫产品为脉石矿物石英)的影响。针对鞍钢集团鞍千选矿厂的浮选给矿,进行了实验室纳米气泡浮选与常规浮选的比较试验研究,详细考察了不同浮选条件下,尤其是多种不同药剂用量时纳米气泡对浮选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纳米气泡浮选可显著提高精矿Fe品位和回收率,同时降低药剂消耗量,改进的效果取决于药剂用量条件。典型指标是纳米气泡浮选与常规浮选相比在精矿铁品位为67%时一段浮选可将铁回收率从68%提高至84%。讨论了纳米气泡强化浮选的机理,提出空化产生的纳米气泡在疏水性石英颗粒表面优先生成并引发的疏水性团聚是改善微细粒矿物分选的主要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气泡 鞍山式铁矿 反浮选
下载PDF
采用单一组元无限稀活度系数预测二元离子液体在全浓度的两组元活度
10
作者 周海波 陶东平 王春龙 《有色金属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64-73,共10页
仅采用单一组元无限稀活度系数就能确定模型参数的方法目前未见报道。根据不同温度下单组元的无限稀活度系数的实验值,采用牛顿迭代法求解分子相互作用体积模型(MIVM)参数,用获得的参数计算出二元系全浓度的活度系数,并与二元系全浓度... 仅采用单一组元无限稀活度系数就能确定模型参数的方法目前未见报道。根据不同温度下单组元的无限稀活度系数的实验值,采用牛顿迭代法求解分子相互作用体积模型(MIVM)参数,用获得的参数计算出二元系全浓度的活度系数,并与二元系全浓度的活度系数实验值对比。结果表明,MIVM在合金二元体系中的总平均相对误差为4.21%,在离子液体二元体系中总平均相对误差为9.60%,表明了该方法具有较好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在此基础上,应用MIVM和NRTL方程计算了水和丁醇在不同离子液体中的二元系活度系数,其总平均相对误差分别为0.64%与8.39%(水+离子液体)、1.16%与3.47%(丁醇+离子液体),在对水/丁醇+离子液体二元系无限稀活度系数的计算中,MIVM的计算精度比NRTL方程的更好。据此预测了[DoMIM][NTf2]、[EMIM][TCM]、[N1112OH][NTf2]分别与水、丁醇组成的二元体系全浓度活度系数。研究结果可为工业生产丁醇提供更为可靠的热力学基础数据,也可为离子液体体系热力学性质的计算提供一种可供选择的热力学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液体 水—丁醇 MIVM 活度 热力学
下载PDF
辉钼矿干法旋转摩擦电选预抛尾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王乾帅 陶东平 +1 位作者 赵通林 丁亚卓 《矿产综合利用》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79-184,共6页
为探究干法旋转摩擦电选辉钼矿进行预选抛尾的可行性,实验了辉钼矿以及石英、长石、黑云母等脉石矿物在不同条件下的摩擦荷电特性。结果表明,辉钼矿与其他几种脉石矿物荷电特性有显著差异,荷质比相差较大,利于干法静电分离。在此基础上... 为探究干法旋转摩擦电选辉钼矿进行预选抛尾的可行性,实验了辉钼矿以及石英、长石、黑云母等脉石矿物在不同条件下的摩擦荷电特性。结果表明,辉钼矿与其他几种脉石矿物荷电特性有显著差异,荷质比相差较大,利于干法静电分离。在此基础上,利用实验室旋转摩擦静电分选(RTS)系统对辉钼矿石进行分选实验,考察了荷电电压、摩擦转速、给料速率、进风风速、给料粒级等参数对预抛尾分选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荷电电压+12 kV、摩擦转速4000 r/min、给料速率50 g/min、进风风速1.6 m/s、给料粒级-0.15+0.074 mm时,辉钼矿石预抛尾效果较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转摩擦荷电 静电分选 辉钼矿 预抛尾
下载PDF
旋转摩擦电选起电器内粉煤灰颗粒运动特性的模拟研究 被引量:10
12
作者 叶世旺 陶东平 +3 位作者 陶有俊 白龙 黄志敏 薛刘萍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343-1351,共9页
为深入理解粉煤灰颗粒在旋转摩擦起电器内的运动特性,提高粉煤灰的荷电效果.采用标准k-ε湍流模型,结合颗粒轨道模型,分别以粒径为20,40和60μm的球形炭、灰颗粒为研究对象,对不同进气速率和摩擦轮转速下的颗粒运动进行数值仿真.模拟结... 为深入理解粉煤灰颗粒在旋转摩擦起电器内的运动特性,提高粉煤灰的荷电效果.采用标准k-ε湍流模型,结合颗粒轨道模型,分别以粒径为20,40和60μm的球形炭、灰颗粒为研究对象,对不同进气速率和摩擦轮转速下的颗粒运动进行数值仿真.模拟结果表明:颗粒在起电器内的运动行为和入口速率、摩擦轮转速、颗粒的粒径及种类均有关.在研究粒径范围内,颗粒粒径越大,平均速率越大,摩擦起电效果越好.粉煤灰颗粒的碰撞摩擦主要是与起电器外壳内壁面的碰撞摩擦以及颗粒和颗粒间的碰撞.入口速率和摩擦轮转速对颗粒的运动特性影响很大,最佳摩擦充电的条件为入口速率3 m/s,摩擦轮转速5 kr/min.颗粒在摩擦起电器右下方有堆积现象.该结论与文献中的实验结果基本一致,从而证明了本模拟结果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转摩擦电选 粉煤灰 起电器 运动特性
原文传递
由Al_2O_3-TiO_2、MnO-TiO_2、SiO_2-TiO_2二元相图提取组元活度和无限稀活度系数 被引量:2
13
作者 刘振楠 陶东平 +3 位作者 姚春玲 范兴祥 张金梁 滕瑜 《昆明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13,共13页
基于由二元相图提取活度的周国治公式,提出处理熔渣体系中数值积分的方法,解决和避免如何由不完整相图提取活度及在稳定化合物生成浓度附近积分发散的问题.在正规溶液假设下,灵活运用所提出的方法计算了CaO-SiO_2和MnO-TiO_2系组元活度... 基于由二元相图提取活度的周国治公式,提出处理熔渣体系中数值积分的方法,解决和避免如何由不完整相图提取活度及在稳定化合物生成浓度附近积分发散的问题.在正规溶液假设下,灵活运用所提出的方法计算了CaO-SiO_2和MnO-TiO_2系组元活度和无限稀活度系数,结果与实验值符合较好,总的平均相对误差分别为18%和11%.该精度处于Turkdogan提出的10%~30%的实验误差范围以内.运用所提出的方法对Al_2O_3-TiO_2、SiO_2-TiO_2二元含钛渣系的组元活度和无限稀活度系数进行了计算,结果有一定的可信度,为进一步研究复杂含钛渣系热力学性质,构建具有坚实物理基础的热力学模型提供了重要的基础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图 含钛渣系 活度计算 无限稀活度系数
原文传递
旋转摩擦起电器几何参数的CFD模拟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叶世旺 陶东平 +3 位作者 陶有俊 黄志敏 薛刘萍 张雷 《矿业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79-183,共5页
旋转摩擦起电器是旋转摩擦电选机的核心部件,其性能很大程度上决定了静电分选机的分选效果。为探究旋转摩擦起电器几何参数对粉煤灰荷电效果的影响,采用标准k-ε湍流模型结合颗粒轨道模型,以粒径为20,40和60μm的球形碳、灰颗粒为研究对... 旋转摩擦起电器是旋转摩擦电选机的核心部件,其性能很大程度上决定了静电分选机的分选效果。为探究旋转摩擦起电器几何参数对粉煤灰荷电效果的影响,采用标准k-ε湍流模型结合颗粒轨道模型,以粒径为20,40和60μm的球形碳、灰颗粒为研究对象,对所设计的8种不同摩擦起电器形状内颗粒的运动特性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结果表明:旋转摩擦轮截面边数为12且内凹圆弧和直线段交替分布时,不仅可显著减小颗粒在摩擦起电器右下方的堆积,而且颗粒的最大速率相比圆形摩擦轮截面的情形至少提高了3.56%,同时摩擦轮碰撞的区域面积相比圆形摩擦轮截面的情形至少提高了2倍以上,从而使碰撞摩擦更加充分,粉煤灰颗粒摩擦起电效果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转摩擦电选机 粉煤灰 起电器形状 运动特性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