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利用指骨弯曲程度推断化石人猿超科成员移动行为方式的新方法:以禄丰古猿为例 被引量:2
1
作者 张颖奇 terry harrison 吉学平 《人类学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532-554,共23页
长久以来,指骨弯曲程度都被用来推断化石灵长类移动行为方式。此前已有一些方法被提出并用于定量化比较指骨弯曲程度,包括半径弯曲程度法(radius of curvature)、夹角法(included angle,IA)、标准化矩臂弯曲程度法(normalized curvature... 长久以来,指骨弯曲程度都被用来推断化石灵长类移动行为方式。此前已有一些方法被提出并用于定量化比较指骨弯曲程度,包括半径弯曲程度法(radius of curvature)、夹角法(included angle,IA)、标准化矩臂弯曲程度法(normalized curvature moment arm,NCMA)以及高精度多项式曲线拟合法(high-resolution polynomial curve fitting,HR-PCF)。然而,在对指骨弯曲程度进行定量化的过程中,这些方法都显示出了理论或技术上的局限性。因此,在运用这些方法之前,应当谨慎考虑其适用性和精确程度对分析结果所产生的影响。鉴于此,为了避免先前方法中存在的问题并更加精确地定量描述指骨弯曲程度,本文介绍了一种新方法作为替代。该方法基于对指骨侧视图背侧轮廓曲线几何形态测量学标志点数据的四阶多项式曲线拟合,称为几何形态测量学—多项式曲线拟合法(4th order polynomial curve fitting on geometric morphometric landmark data,GM-PCF)。它以标准化指骨曲线高度(normalized phalangeal curve height,NPCH)作为指骨弯曲程度的定量指标,并且可以将平均标准化指骨曲线进行可视化以用于其弯曲程度的直观对比。此外,它还可以提供在解释指骨弯曲程度的功能意义中非常关键的指骨(背侧轮廓曲线)长度比例信息。GM-PCF还能够分析化石中常见的不完整的指骨。为了检验新方法的适用性,我们从现生类人猿(anthropoids)中选取了15个涵盖灵长类大部分移动行为方式的类群作为参考样本,采用GM-PCF方法对其指骨弯曲程度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表明标准化指骨曲线高度(NPCH)对灵长类移动行为方式有很好的指示意义,配合指骨曲线长度,还可以更进一步了解树栖四足行走(arboreal quadrupedalism)、悬垂(suspension)与摆荡(brachiation)等行为与灵长类体型大小的关系。作为个案,我们采用新方法对中国中新世的两种禄丰古猿(禄丰禄丰古猿Lufengpithecus lufengensis和蝴蝶禄丰古猿Lufengpithecus hudienensis)的指骨弯曲程度与参考样本进行了对比,并根据对比结果对其最为可能的移动行为方式偏好进行了推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指骨弯曲程度 多项式曲线拟合 移动方式 人猿超科 禄丰古猿
下载PDF
广西崇左更新世长臂猿化石新材料(英文)
2
作者 张颖奇 金昌柱 +3 位作者 王元 Alejandra ORTIZ 何锴 terry harrison 《古脊椎动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248-263,共16页
近年,在对广西崇左地区第四纪洞穴堆积调查的过程中,从年代贯穿更新世的8个地点采集到了33颗长臂猿游离牙齿化石。记述了这些新发现的长臂化石,并初步确定了其分类位置。形态和测量的对比表明,这些牙齿不超过现生长臂猿种内变异的范围,... 近年,在对广西崇左地区第四纪洞穴堆积调查的过程中,从年代贯穿更新世的8个地点采集到了33颗长臂猿游离牙齿化石。记述了这些新发现的长臂化石,并初步确定了其分类位置。形态和测量的对比表明,这些牙齿不超过现生长臂猿种内变异的范围,且都可以归入一个种内。它们与冠长臂猿属(Nomascus)共有的特征组合表明,这些化石可以归入该属。这些特征包括:上臼齿相对宽,舌侧齿带及唇侧齿带痕迹保留率高;M3长度几乎与M1相等;下臼齿狭窄,并保留唇侧齿带退化痕迹。崇左地区的化石长臂猿的臼齿平均比冠长臂猿属中现生种类稍显大。但是崇左地区的游离牙齿化石材料提供的证据并不足以支持将其归入该属中的某一具体种类。与中国南方更新世其他同时代的大型猿类猩猩(Pongo)和巨猿(Gigantopithecus)不同,长臂猿的牙齿大小并没有随时间发生变化。尽管冠长臂猿属在现今的崇左地区并没有分布,但是在历史时期该属曾经广泛分布于中国南方地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西崇左 更新世 冠长臂猿属 分类学 游离牙齿 演化 牙齿大小
下载PDF
化石人猿超科成员指趾骨弯曲程度与位移行为
3
作者 张颖奇 terry harrison 《人类学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659-673,共15页
灵长类近节指趾骨的弯曲程度被认为是树栖性和悬垂位移行为的一个重要指标。几何形态测量学—多项式曲线拟合法(GM-PCF)提供了一种更加精准的指趾骨弯曲程度的定量化指标,以剔除指趾骨大小因素之后的标准化曲线高度(NPCH)作为其弯曲程... 灵长类近节指趾骨的弯曲程度被认为是树栖性和悬垂位移行为的一个重要指标。几何形态测量学—多项式曲线拟合法(GM-PCF)提供了一种更加精准的指趾骨弯曲程度的定量化指标,以剔除指趾骨大小因素之后的标准化曲线高度(NPCH)作为其弯曲程度的指标,配合指趾骨的曲线长度,可以更加全面地定量分析灵长类指趾骨弯曲程度与位移行为的对应关系。尤其是涵盖灵长类大部分位移行为方式的15个类群、328个个体、5000余件指趾骨的参考样本,基本可以满足各种化石灵长类指趾骨弯曲程度分析和位移行为方式重建的需求。本文总结了发现有完整第Ⅱ-Ⅴ近节指趾骨化石材料的人猿超科成员的颅后骨骼形态适应及位移行为的重建,并运用GM-PCF对这些指趾骨化石的弯曲程度进行了对比分析,以通过指趾骨弯曲程度重建人猿超科成员的位移行为适应,并可为这些人猿超科成员位移行为的完整演化图景增加新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猿超科 指趾骨弯曲 位移行为 功能形态学 多项式曲线拟合法 两足行走
下载PDF
云南古猿系统分类研究新进展 被引量:1
4
作者 吉学平 terry harrison +1 位作者 Denise Su 薛顺荣 《云南地质》 2004年第1期17-29,共13页
已在云南4个地点发现晚中新世古猿化石:开远小龙潭,保山羊邑,禄丰石灰坝,元谋小河、竹棚、雷老。石灰坝和元谋是欧亚大陆发现古猿化石最丰富的地点,这些古猿蕴涵着重建晚新生代古猿进化史、生物地理和古生物学的重要信息。本文侧重介绍... 已在云南4个地点发现晚中新世古猿化石:开远小龙潭,保山羊邑,禄丰石灰坝,元谋小河、竹棚、雷老。石灰坝和元谋是欧亚大陆发现古猿化石最丰富的地点,这些古猿蕴涵着重建晚新生代古猿进化史、生物地理和古生物学的重要信息。本文侧重介绍云南古猿的分类和命名,并对其系统关系和生物地理作初步分析。通过古猿化石形态模式及其变异程度的观察,初步认为:各个地点古猿化石分别代表了一个具有性二型的单一种。暂时认为禄丰石灰坝、开远小龙潭和元谋的古猿化石分别属于一个属内的两个种,其有效学名分别为Lufengpithecuslufen gensis(石灰坝标本)和L keiyuanensis(小龙潭和元谋标本)。从系统学观点看,有证据显示禄丰古猿属既为代表猩猩和人亚科共同姐妹单元原始的人科,也是代表猩猩亚科的原始姊妹单元,我们更趋向于赞同后一选择,但承认还需要通过进一步的综合对比研究来证实。迄今云南发现的古猿化石对研究人猿超科的进化历史提供独特的前景:晚中新世~上新世(8MaBP 2MaBP)时期,当人猿超科在欧亚大陆其它地区都已灭绝时,它们却连续地在云南出现。这表明中国南方或东南亚地区是人猿超科(包括猩猩和长臂猿的祖先)的一个重要的避难所。青藏高原的隆升及其对区域环境的影响,对古猿所造成的生态和地理隔离,可能是古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猿化石 分类学 系统学 生物地理学 云南
下载PDF
Lufengpithecus inner ear provides evidence of a common locomotor repertoire ancestral to human bipedalism
5
作者 Yinan Zhang Xijun Ni +5 位作者 Qiang Li Thomas Stidham Dan Lu Feng Gao Chi Zhang terry harrison 《The Innovation》 EI 2024年第2期122-129,共8页
Various lines of evidence have been used to infer the origin of human bipedalism,but the paucity of hominoid postcranial fossils and the diversity of inferred locomotor modes have tended to confound the reconstruction... Various lines of evidence have been used to infer the origin of human bipedalism,but the paucity of hominoid postcranial fossils and the diversity of inferred locomotor modes have tended to confound the reconstruction of ancestral morphotypes.Examination of the bony labyrinth morphology of the inner ear of extinct and living hominoids provides independent evidence for inferring the evolution of hominoid locomotor patterns.New computed tomography data and morphometric analyses of the Late Miocene ape Lufengpithecus indicate that it and other stem great apes possess labyrinths similar to one another and show that hominoids initially evolved from a positional repertoire that included orthogrady,below-branch forelimb suspension and progression,above-branch bipedalism,climbing,clambering,and leaping(hylobatid-like)to one that comprised above-branch quadrupedalism,below-branch forelimb suspension,vertical climbing,limited leaping,terrestrial quadrupedal running and walking,possibly with knuckle walking,and short bouts of bipedalism(chimpanzee-like).The bony labyrinth morphology of Lufengpithecus indicates that it probably conforms more closely to the last common ancestors of crown hominoids and hominids in its locomotor behavior than do other Miocene hominoids.Human bipedalism evolved from this common archetypal Lufengpithecus-like locomotor repertoire.The low evolutionary rate of semicircular canal morphology suggests that Lufengpithecus experienced a relative stasis in locomotor behavior,probably due to the uplift of the Tibetan Plateau,which created a stable environment in the Miocene of southwestern Chin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hina probably UPLIFT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