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欧洲教堂建筑的适应性再利用研究:对遗产转型的批判性评价 被引量:2
1
作者 王雨墨(译) 朱柏宁(译) 《建筑师》 2020年第5期43-54,共12页
欧洲璀璨的建筑遗产,尤其是基督教和天主教教堂建筑,正处在功能逐渐退化甚至彻底消失的危险境地中。其主要原因在于西方基督教社会面临的社会变迁连带冲击了大众宗教知识、教会参与度以及圣召的数量。如今,很多西方国家面临着一个共同... 欧洲璀璨的建筑遗产,尤其是基督教和天主教教堂建筑,正处在功能逐渐退化甚至彻底消失的危险境地中。其主要原因在于西方基督教社会面临的社会变迁连带冲击了大众宗教知识、教会参与度以及圣召的数量。如今,很多西方国家面临着一个共同的问题,即如何应对众多逐渐遭到弃用的教堂和修道院,以及如何解决随之而来的关于这些建筑的使用、维护、财务、所有权分配和遗产保护的问题。本文是对濒危遗产的批判性评价。那些已经失去其原有用途的教堂建筑,未来将何去何从?谁来决定这些建筑该以何种方式,或被退役,或再利用,又或被拆除?是否还有其他的使用模式?遗产保护会对教堂的再利用产生什么影响?半个世纪以来,我们在与冗余的教会建筑和适应性再利用的经验中学到了什么?笔者对教堂建筑的各种不尽相同的适应性再利用方式、不断变化的建筑遗产价值以及可能会在未来发挥作用并能引发中国读者思考的全新决策模式等问题作出回顾性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适应性再利用 宗教遗产 教堂建筑 濒危遗产
下载PDF
复杂的民族身份如画般上演——1933年芝加哥世博会上的“比利时村”
2
作者 高曼士 罗元胜(译) 《美术》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32-143,131,共13页
本文旨在研究比利时历史与民俗村在世博会上身份认同的演变,并聚焦于首个为国际观众建造的比利时村——1933年芝加哥世博会上的“比利时村”。本文探讨了“比利时村”的创新之处,并探究了为何“老欧洲”项目在芝加哥失败,而“比利时村... 本文旨在研究比利时历史与民俗村在世博会上身份认同的演变,并聚焦于首个为国际观众建造的比利时村——1933年芝加哥世博会上的“比利时村”。本文探讨了“比利时村”的创新之处,并探究了为何“老欧洲”项目在芝加哥失败,而“比利时村”却大获成功,同时亦关注该项目的推动者和设计师,探讨其目标和意图。此外,还探讨了这些“克隆”的历史建筑在多大程度上代表了比利时或佛莱芒建筑遗产的多样性,并研究它们如何影响比利时对其历史区和露天博物馆的修复和认知,包括不可移动文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芝加哥世博会 比利时村 文化遗产 民族国家 民族身份
原文传递
从西式基督教到中式基督教风格——在中国推进本土文化适应中的建筑手段,1919-1939 被引量:1
3
作者 高曼士 崔金泽(译) 《建筑史》 2016年第2期190-200,共11页
在1900年以后的中国,教堂的重建采用了许多种不同的西式风格。其中,哥特式在法国和比利时的传教士当中最为流行。如传教士建造师和羹柏(De Moerloose)设计的教堂,都从属于基督教普世文明中的一种保守的世界观。1919年,教皇本笃十五世(Be... 在1900年以后的中国,教堂的重建采用了许多种不同的西式风格。其中,哥特式在法国和比利时的传教士当中最为流行。如传教士建造师和羹柏(De Moerloose)设计的教堂,都从属于基督教普世文明中的一种保守的世界观。1919年,教皇本笃十五世(Benedict XV)发布了一项旨在发展本土教会和牧师的新传教政策。此后,主教刚恒毅(Celso Costantini)在中国推行的本土化进程产生了一系列充满雄心的建筑方案。1927年,修道士艺术家葛利斯(Adelbert Gresnigt)奉命创造了一种新的'中式基督教风格',对建筑的本土文化适应与现代化两方面的要求同时做出回答。北京辅仁大学校舍(1929—1931)即是他的杰作:它有着古典的平面布置、功能主义的混凝土结构和中国风格的表皮。这种'中式基督教风格'被进步的传教士和许多中国基督徒所支持,但却激起了保守派传教士和一些中国天主教徒的反对,这些人并不希望看到状如寺庙和佛塔的教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西方文化交流 教堂 本土文化适应 风格 建造
原文传递
A pragmatic approach to church construction in Northern China at the time of Christian inculturation: The handbook "Le missionnaire constructeur", 1926
4
作者 thomas coomans 《Frontiers of Architectural Research》 CSCD 2014年第2期89-107,共19页
In 1926, French Jesuit missionaries from Darning published at Xianxian (Hebei province) a little handbook for church construction in Northern China: “Le missionnaire constructeur, conseils-plans” (“The missiona... In 1926, French Jesuit missionaries from Darning published at Xianxian (Hebei province) a little handbook for church construction in Northern China: “Le missionnaire constructeur, conseils-plans” (“The missionary builder: advice-plans”), containing 67 pages of text and 54 plates. After a short introduction about handbooks and pattern books of churches, this paper describes and analyses the handbooks content and its different practical aspects about building materials, masonry, roofs, etc. The book, however, is more than a compilation of technical hints and reveals a lot about the missionaries' perception of Chinese building traditions as well as the transmission of Western techniques to Chinese workers. The paper also contextuatizes the handbook and tnes to identify both the authors and the addressees. In the mid-1920s, the Vatican launched the Christian inculturution process in China, which concerned architecture too. Nevertheless, many missionaries resisted, preferring Gothic or Italianate architecture to a new Sino-Christian style. The handbook participated in this debat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rchitecturaltransfers Christian missionchurches Construction history Gothic style inculturation/indigenization China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