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血清骨桥蛋白和肝癌的关系可能归因于乙型肝炎病毒慢性感染 被引量:1
1
作者 刘华兵 王学燕 +4 位作者 陈钦艳 张陆娟 胡莉萍 tim j.harrison 方钟燎 《应用预防医学》 2020年第2期95-100,共6页
目的研究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是否增加血清骨桥蛋白(OPN)浓度及OPN与肝癌之间的关系。方法按病例对照研究原理,研究对象分为6个组:HBsAg无症状携带者组(ASC组)、HBsAg阳性慢性肝病组、HBsAg阳性肝癌组、HBsAg阴性其他肿瘤组、HBsAg阴... 目的研究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是否增加血清骨桥蛋白(OPN)浓度及OPN与肝癌之间的关系。方法按病例对照研究原理,研究对象分为6个组:HBsAg无症状携带者组(ASC组)、HBsAg阳性慢性肝病组、HBsAg阳性肝癌组、HBsAg阴性其他肿瘤组、HBsAg阴性肝癌和慢性肝脏病组、健康对照组。用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检测法检测血清HBsAg浓度,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清OPN浓度,用Mann-Whitney U检验和线性回归分析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6组研究对象共241名。HBsAg阳性肝癌组与HBsAg阴性其他肿瘤组、健康对照组血清OPN浓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001)。在HBsAg阳性肝癌组与ASC组、HBsAg阳性慢性肝病组间,以及在HBsAg阴性肝癌和慢性肝脏病组与健康对照组间,血清OPN浓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360、0.588和0.07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血清HBsAg浓度是与OPN浓度有关的唯一变量(P=0.0001)。结论血清OPN浓度可能与肝癌本身无关,而与HBV慢性感染有关,在HBV感染者中,可以用血清HBsAg浓度预测血清OPN浓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桥蛋白(OPN) HBsAg 乙型肝炎病毒(HBV) 肝癌
下载PDF
隐匿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可通过密切接触传播 被引量:4
2
作者 胡莉萍 刘德平 +7 位作者 陈钦艳 tim j.harrison 何翔 王学燕 李海 谭超 杨庆利 方钟燎 《应用预防医学》 2016年第2期97-101,共5页
目的探索一名出生时乙肝疫苗免疫成功后仍感染乙肝病毒的小孩的感染来源。方法采集小孩及其父母的血标本进行HBV血清学标志物和病毒载量检测,使用酚氯仿法提取HBV DNA,PCR扩增HBV S基因,将扩增产物进行克隆并测序,利用Mega 5.0和Bioedit... 目的探索一名出生时乙肝疫苗免疫成功后仍感染乙肝病毒的小孩的感染来源。方法采集小孩及其父母的血标本进行HBV血清学标志物和病毒载量检测,使用酚氯仿法提取HBV DNA,PCR扩增HBV S基因,将扩增产物进行克隆并测序,利用Mega 5.0和Bioedit 7.0对测序结果进行分析。结果父亲和母亲均为隐匿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父亲、母亲、儿子的PCR产物分别获得12、11和9个克隆株。父亲克隆株的血清型为adrq+,ayw1,ayw,ayr,基因型为C2、B、B/C;母亲克隆株的血清型为ayw1,adw2,adwq+,基因型为C5、B、B/C、C/G;儿子克隆株的血清型为adrq+,基因型仅为C2。S基因序列进化发生树显示,儿子的所有克隆序列与父亲大多数的克隆序列聚集在一起,而与母亲的克隆序列没有聚集。来自儿子和父亲的S基因克隆序列有相同的氨基酸突变模式(T118K、T123N、G145A)。结论儿子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来源是父亲,提示隐匿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可通过家庭密切接触传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 隐匿性感染 传播 基因变异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