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3篇文章
< 1 2 1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Reservoir characteristics and controlling factor of tight sandstone in Shuixigou Group in Taibei depression,Turpan-Hami basin 被引量:1
1
作者 tong lin Xuan Chen +3 位作者 Fan Yang Hongguang Gou Mingyu Liu Runze Yang 《Energy Geoscience》 EI 2024年第2期70-80,共11页
The positive structure belts surrounding the Taibei Sag,Turpan-Hami Basin,have been the main targets for oil and gas exploration for years and are now left with remaining resources scattering in reservoirs adjacent to... The positive structure belts surrounding the Taibei Sag,Turpan-Hami Basin,have been the main targets for oil and gas exploration for years and are now left with remaining resources scattering in reservoirs adjacent to source rocks in the sag,where the Shuixigou Group with substantial oil and gas potential constitutes the primary focus for near-source exploration.Consequently,characterization of development and key controlling factors of reservoir space becomes a must for future exploration in the area.This study investigates the development traits,genesis,and controlling factors of the Xishanyao and Sangonghe formations in the Shengbei and Qiudong Sub-sags of the Taibei Sag with techniques such as cast thin-section observation,porosity and permeability tests,high-pressure mercury injection,and saturation fluid NMR analysis of reservoir rocks.The findings reveal that the Shuixigou Group in the Taibei Sag consists of lithic sandstone.Reservoirs in the group are mostly poor in terms of physical properties,with undeveloped primary pores dominated by intergranular dissolved pores as a result of a strong compaction.Comparative analysis of key controlling factors of the Sangonghe Formation reveals significant distinctions in sandstone particle size,sand body thickness,genesis and distribution,provenance location,and source rock type between the Qiudong area and Shengbei area.Vertically,the coal seams of the Xishanyao Formation exhibit heightened development with shallower burial depth and lower maturity compared to those of the Sangonghe Formation.Consequently,this environment fosters the formation of organic acids,which have a stronger dissolution effect on minerals to develop secondary dissolution pores,and ultimately resulting in better reservoir physical properties.Overall,the reservoirs within the Qiudong area of the Taibei Sag demonstrate superior characteristics compared to those in the Shengbei area.Furthermore,the reservoir physical properties of the Xishanyao Formation are better than those of the Sangonghe Formation.The research findings will provide valuable guidance for the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lithological oil and gas reservoirs within the Taibei Sa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tergranular dissolved pore Organic acid dissolution Secondary dissolution pore Tight sandstone Shuixigou group Turpan-Hami basin
下载PDF
企业数字化转型与绿色技术创新——来自制造业上市公司的证据 被引量:7
2
作者 刘志铭 童琳 钟华明 《广东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7-47,共11页
数字化转型赋予了企业新的创新发展动能,传统制造业通过数字化带动新的技术进步,推动企业绿色技术创新,从而实现数字化绿色化协同转型发展目标。本文利用2007—2020年中国A股制造业上市企业的年度数据,探究数字化转型对企业绿色技术创... 数字化转型赋予了企业新的创新发展动能,传统制造业通过数字化带动新的技术进步,推动企业绿色技术创新,从而实现数字化绿色化协同转型发展目标。本文利用2007—2020年中国A股制造业上市企业的年度数据,探究数字化转型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数字化转型有助于提升企业绿色技术创新水平,对于国有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而言,这种提升效果更加明显。机制检验表明,提高企业数字化转型水平,不仅能提高企业信息透明度,加强市场正面预期,而且会促进企业加大研发投入,进而提升企业绿色技术创新水平。本文的实证结论可为政府部门推动制造业绿色创新以及驱动高质量发展战略,进而促进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实现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化转型 绿色技术创新 信息透明度 研发投入
下载PDF
基于命名实体识别的《神农本草经》知识图谱构建及可视化分析
3
作者 佟琳 张华敏 +4 位作者 佟旭 雷蕾 王程 曾子玲 杨洪军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24年第8期37-43,共7页
目的构建《神农本草经》知识图谱,分析本草知识、挖掘隐性知识并进行可视化展示,为古籍研究提供方法学参考。方法梳理并表述《神农本草经》文献涉及的知识实体类型和实体间关系,应用BIO序列标注方法生产训练语料数据集,使用自主研发的C... 目的构建《神农本草经》知识图谱,分析本草知识、挖掘隐性知识并进行可视化展示,为古籍研究提供方法学参考。方法梳理并表述《神农本草经》文献涉及的知识实体类型和实体间关系,应用BIO序列标注方法生产训练语料数据集,使用自主研发的CNLP文本标注系统进行文本标注,采用BERT模型识别命名实体,基于规则与语义关联设定确定实体间关系,经知识融合后,用Cypher语言导入图数据库Neo4j-community4.4.9进行存储和可视化展示,构建知识图谱。结果《神农本草经》知识图谱包含5273个节点、11064个关系,其模式层包含14种实体类、16种关系类型。可通过Cypher语言查询,从中药分类、药性理论、七情配伍、中药应用方面进行知识的可视化展示。结论本研究构建的知识图谱可直观反映《神农本草经》所载知识及隐性关系,适用于中医药古籍的知识挖掘及直观多维展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识图谱 神农本草经 本草知识 命名实体识别
下载PDF
“互著”与“别裁”在中医古籍书目整理中的应用与思考
4
作者 张伟娜 佟琳 +2 位作者 董燕 王腾飞 李鸿涛 《中国中医药图书情报杂志》 2024年第4期1-5,共5页
“互著”与“别裁”是我国古典目录学对图书文献进行分类著录的特殊辅助方法,具有重要理论和实践价值,中医古典目录学分类研究也离不开这2种方法的应用。首先,对“互著”与“别裁”的概念、内涵与源流进行梳理;其次,分别对古代中医专科... “互著”与“别裁”是我国古典目录学对图书文献进行分类著录的特殊辅助方法,具有重要理论和实践价值,中医古典目录学分类研究也离不开这2种方法的应用。首先,对“互著”与“别裁”的概念、内涵与源流进行梳理;其次,分别对古代中医专科书目和现代中医专科书目中使用“互著”与“别裁”的情况进行核查,重点对其在中医古籍书目整理中具体应用实例进行整理与评述;最后,总结目前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建议,从而为现代中医古籍数字书目信息建设提供思路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著 别裁 中医古籍 分类著录
下载PDF
淋证病名源流探析 被引量:1
5
作者 孟虎彪 佟琳 +4 位作者 陈广坤 王程 李想 张磊 李鸿涛 《中国中医药图书情报杂志》 2024年第2期211-214,共4页
针对历代古籍中淋癃不分、淋证病名类目名称相同但含义不同、名称与表述内容不相符等问题,本文利用文献研究法,收集、整理历代淋证代表性文献,区分历代医籍淋、癃关系,梳理文献中淋证病名记载,总结历代对淋证病名发展所作的贡献,解析淋... 针对历代古籍中淋癃不分、淋证病名类目名称相同但含义不同、名称与表述内容不相符等问题,本文利用文献研究法,收集、整理历代淋证代表性文献,区分历代医籍淋、癃关系,梳理文献中淋证病名记载,总结历代对淋证病名发展所作的贡献,解析淋证定义与分类特点,厘清历代淋证病名类目别名及演化,辨讹淋证病名论述正误,从病名、分类等角度解析淋证内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证 淋癃 病名 定义 分类
下载PDF
胸痹中医古籍证据的评价、推荐及辨证规律研究
6
作者 张磊 张华敏 +3 位作者 孙敏 佟琳 陆惠 商洪才 《世界中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6期2441-2447,共7页
目的:运用中医古籍证据评价方法对中医古籍中治疗胸痹的方剂证据进行系统评价和推荐,并总结其辨证规律。方法:文献来自第5版《中华医典》及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药信息研究所开发的“国医典藏”数据库。对1911年(包括1911年)以前治疗胸痹... 目的:运用中医古籍证据评价方法对中医古籍中治疗胸痹的方剂证据进行系统评价和推荐,并总结其辨证规律。方法:文献来自第5版《中华医典》及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药信息研究所开发的“国医典藏”数据库。对1911年(包括1911年)以前治疗胸痹的古方进行收集、筛选,应用《中医古籍防治证据评价分级量表》(胸痹)进行评价与分级,用拟定的推荐标准进行证据推荐。结果:最终纳入155条治疗胸痹的中医古籍证据,其中31条证据被评价为高等级证据,65条证据被评为中等级证据,59条证据被评为低等级证据。遵循“以方测证”思维方法,可得胸痹的证型为寒凝心脉(34.19%)、气滞心脉(23.87%)、瘀血痹阻(16.13%)、痰浊凝滞(9.68%)、心阳不足(5.81%)、心气不足(4.52%)、心阴亏虚(3.87%)及心阳痹阻(1.94%)。源自《金匮要略》的人参汤、茯苓杏仁甘草汤、瓜蒌薤白半夏汤、枳实薤白桂枝汤、瓜蒌薤白白酒汤,《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的苏合香丸、失笑散,《正体类要》的归脾汤8条古籍证据进行强推荐,乌头赤石脂丸、丹参饮、血府逐瘀汤、橘枳姜汤4条古籍证据进行弱推荐,其他古籍证据暂不推荐。结论:《金匮要略》是治疗胸痹的经典古籍,具有完备的辨证论治体系;化痰法和活血法是治疗胸痹的基本治法,瓜蒌薤白三方、血府逐瘀汤等是治疗胸痹的重要方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痹 冠心病 中医古籍 证据 循证评价 证据推荐 评价量表 辨证规律
下载PDF
张志聪三注《伤寒论》编次体例及变化探析
7
作者 蔡梦欣 张丽君 +3 位作者 佟琳 李莎莎 张晶 储戟农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AS CSCD 2024年第10期1721-1725,共5页
张志聪是明末清初《伤寒论》“维护旧论派”的代表人物,曾三次对《伤寒论》进行研究注解,包括《伤寒论宗印》《伤寒论纲目》《伤寒论集注》。本文首先梳理了三部著作的编次体例,发现《伤寒论宗印》具备遵循旧序、概括经意、立足条文的特... 张志聪是明末清初《伤寒论》“维护旧论派”的代表人物,曾三次对《伤寒论》进行研究注解,包括《伤寒论宗印》《伤寒论纲目》《伤寒论集注》。本文首先梳理了三部著作的编次体例,发现《伤寒论宗印》具备遵循旧序、概括经意、立足条文的特征,《伤寒论纲目》具有先辨经后辨脉、广集观点、发明经意的特征,《伤寒论集注》具备先证后脉、联系经文、灵活阐发的特征。其次将三部著作与《张卿子伤寒论》进行编次体例上的横向、纵向比较,发现编目顺序、“伤寒例”篇和“可与不可”篇存在编次体例上的动态变化。最后,总结认为张志聪辩证看待伤寒旧论,他在维护旧论的同时,也敢于创新学说新论,表达自身见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志聪 《伤寒论宗印》 《伤寒论纲目》 《伤寒论集注》 编次体例
下载PDF
基于中医理论确立古代经典名方化裁方功能主治的思考
8
作者 郭敬 车前子 +10 位作者 李慧珍 佟琳 蔡秋杰 胡明智 梁宁 宗星煜 郑丹平 张磊 徐惠 张华敏 史楠楠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AS CSCD 2024年第7期1156-1160,共5页
古代经典名方化裁类中药新药是“中医药理论、人用经验和临床试验相结合的中药注册审评证据体系”(“三结合”审评证据体系)的最佳践行者,功能主治是经典名方类复方制剂临床应用的依据,功能主治的确立与处方临床应用的有效性及安全性密... 古代经典名方化裁类中药新药是“中医药理论、人用经验和临床试验相结合的中药注册审评证据体系”(“三结合”审评证据体系)的最佳践行者,功能主治是经典名方类复方制剂临床应用的依据,功能主治的确立与处方临床应用的有效性及安全性密切相关。本文总结了古方今用特点,进而提出其功能主治的确定应在明确处方来源以及化裁特性的基础上,对古代经典名方的历史沿革以及方义进行系统梳理;同时要关注现代临床应用情况的汇总,全面收集处方的主治功能范畴;还应重视化裁方药功效的总结,以辨析处方功能主治的变化,初步拟定处方的功能主治。进一步结合人用经验或临床实践,全面评估方剂获益与风险,以精准临床定位。在此基础上开展专家论证会形成最终决策,以指导后续临床研究的开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代经典名方 功能主治 中药新药 文献研究 三结合证据体系
下载PDF
中药新药研发中基于人用经验进一步开展临床研究的设计要点
9
作者 车前子 佟琳 +12 位作者 张华敏 蔡秋杰 陈琳 李慧珍 梁宁 刘斌 龚照元 张磊 刘思鸿 穆婷婷 徐惠 郭敬 史楠楠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AS CSCD 2024年第9期1495-1499,共5页
临床试验是中药复方新药研发的重要环节,在“三结合”审评证据体系下,人用经验的重要性显著提升,其证据质量将决定研发路径。如何基于人用经验有针对性地开展进一步临床试验成为新药研发的难点。本文旨在探讨中药复方新药临床试验设计... 临床试验是中药复方新药研发的重要环节,在“三结合”审评证据体系下,人用经验的重要性显著提升,其证据质量将决定研发路径。如何基于人用经验有针对性地开展进一步临床试验成为新药研发的难点。本文旨在探讨中药复方新药临床试验设计的关键要点,以充分利用人用经验,提高临床试验证据的质量。研究内容包括人用经验对临床试验的影响,以及临床试验的研究设计类型、研究对象、数据收集、样本量计算、疗效评价指标和安全性评价指标相关的规定和技术要点。本文旨在帮助研究者在药物研发早期关注中医药在目标适应证方面的优势和临床价值,明确研究目的和研究设计类型,确保临床试验的合理性和科学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研究设计 人用经验 中药新药研发
下载PDF
基于第二批经典名方的分析及相关理论研究策略
10
作者 穆婷婷 胡妮娜 +8 位作者 杜松 徐惠 佟琳 刘思鸿 张磊 车前子 郭敬 蔡秋杰 史楠楠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AS CSCD 2024年第9期1486-1494,共9页
经典名方是中医药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历代医家不断传承创新治病救人的宝贵遗产。继2018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公布第一批经典名方后,2023年继续公布了《古代经典名方目录(第二批)》,再次激发广大中医药企业对于经典名方研究和开发的热... 经典名方是中医药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历代医家不断传承创新治病救人的宝贵遗产。继2018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公布第一批经典名方后,2023年继续公布了《古代经典名方目录(第二批)》,再次激发广大中医药企业对于经典名方研究和开发的热情。本文基于公布的第二批经典名方,从剂型、药味数及每服剂量、煎煮程度、功效、毒性、炮制方法和儿科专录等方面进行分析。提出基于“三结合”重视挖掘经典名方特色理论、基于“毒-量-效”关系开展相关药物理论研究、立足临床需求开展儿童药物相关理论研究以及基于少数民族医药特性推动民族医药特色理论研究等相关策略建议,以期为进一步推进经典名方的开发利用提供有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典名方 理论研究 策略建议
下载PDF
“三结合”审评证据体系下中药复方制剂中医药理论研究策略与要点
11
作者 郭敬 车前子 +12 位作者 李慧珍 佟琳 蔡秋杰 刘斌 陈琳 龚照元 梁宁 张海力 宗星煜 刘思鸿 穆婷婷 张华敏 史楠楠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AS CSCD 2024年第7期1152-1155,共4页
“中医药理论、人用经验和临床试验相结合的中药注册审评证据体系”(“三结合”审评证据体系)旨在构建符合中医特色的临床评价体系。中医理论是对中医新药提出科学假说合理性解释的基础,是发挥中医药原创优势、促进中药传承发展的关键... “中医药理论、人用经验和临床试验相结合的中药注册审评证据体系”(“三结合”审评证据体系)旨在构建符合中医特色的临床评价体系。中医理论是对中医新药提出科学假说合理性解释的基础,是发挥中医药原创优势、促进中药传承发展的关键环节。任何中药复方制剂均应有传统中医理论的支持,文献研究则是中药复方制剂中医理论研究的首要任务,是确保临床应用有效性及安全性的基础环节。本文基于《中药新药复方制剂中医药理论申报资料撰写指导原则(试行)》,从“疾病”及“方药”双维度讨论文献检索要点,基于“理-法-方-药-量-效-毒”七要素辨章学术,以指导后续人用经验及临床试验的开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复方制剂 中药新药 文献研究 三结合证据体系
下载PDF
基于已上市中成药的经典老药遴选及开发策略探析
12
作者 徐惠 胡妮娜 +8 位作者 刘晨曦 穆婷婷 蔡秋杰 马艳 史楠楠 佟琳 张磊 车前子 郭敬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AS CSCD 2024年第9期1481-1485,共5页
中成药是我国药品组成的重要部分,尤其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使用年限较长的已上市中成药,为药品研发与应用等多领域提供了经验和依据。已上市中成药老品种的有效筛选,是推进以临床价值为导向的中药二次开发、适应证扩大等药品相关政策制定... 中成药是我国药品组成的重要部分,尤其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使用年限较长的已上市中成药,为药品研发与应用等多领域提供了经验和依据。已上市中成药老品种的有效筛选,是推进以临床价值为导向的中药二次开发、适应证扩大等药品相关政策制定的重要环节。本研究运用层次分析法、专家咨询、文献分析等研究方法,探讨了经典老药的概念及价值优势,明确经典老药是在中医辨证论治思想的指导下,依据方剂的配伍规律研制,临床应用广泛、疗效确切、具有明显特色及优势、不良反应较少、质量优良、现代应用时间较长、经国家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批准上市的中成药。明确了3个维度11类遴选要素的遴选体系,包括经典性、有效性和临床应用性3个维度及使用年限超过40年、近5年临床仍有应用、来源于古代医籍、来源于《伤寒论》《金匮要略》、来源于官修书籍、来源于名医名家、老字号企业生产产品、进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单、进入国家中药保护品种目录、进入国家保密配方的中成药、具有一定的销量等11类遴选要素。明确了相关遴选要素的权重及实现路径,并提出加强面向满足临床需求及疗效的经典老药遴选要素优化、基于“三结合”发挥经典老药品种特色及优势、以临床价值为导向明确经典老药的临床定位、加强经典老药品种关键技术质量提升的策略建议,为进一步推进已上市中成药的开发利用提供导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成药 经典老药 遴选策略 开发策略
下载PDF
基于人用经验的中药新药临床定位研究策略与方法
13
作者 车前子 郭敬 +13 位作者 佟琳 蔡秋杰 陈琳 李慧珍 张海力 郑丹平 胡明智 宋填 程翠翠 蒋寅 刘晨曦 胡妮娜 张华敏 史楠楠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AS CSCD 2024年第8期1337-1340,共4页
本文探讨了中药新药研发过程中通过人用经验研究明确药物临床定位的方法。临床定位不清是中药新药研发和二次开发的主要困难之一,在“三结合”审评证据体系下,人用经验对临床定位和适用人群的确定起到重要作用。文章首先阐述了临床定位... 本文探讨了中药新药研发过程中通过人用经验研究明确药物临床定位的方法。临床定位不清是中药新药研发和二次开发的主要困难之一,在“三结合”审评证据体系下,人用经验对临床定位和适用人群的确定起到重要作用。文章首先阐述了临床定位的内涵,包括对处方使用人群、临床价值、中医特色等方面的综合考虑。进一步综合相关规定和既往研究,总结出四类从不同角度利用人用经验的临床定位挖掘方法,包括基于古今文献分析疾病演化、基于临床数据靶向特定人群、基于专家经验传承学术思想和基于化学成分定位作用靶点。在实际研究中,这些方法可综合应用以实现中药新药的临床精准定位。本研究为中药新药研发提供了有益的参考,并有助于克服临床定位不清的问题,可为药物研发和临床试验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定位 人用经验 中药新药研发
下载PDF
从“年长则求之于腑”探讨“老淋”防治
14
作者 孟虎彪 王程 +4 位作者 陈广坤 佟琳 张宇 李想 李鸿涛 《中国中医药图书情报杂志》 2024年第4期11-14,共4页
淋证为老年人常见病之一,临床表现为小便涩、痛、数,医家多从肾与膀胱论治。《素问·示从容论篇》“年长则求之于腑”提示老年人疾病可从“腑”论治。本文基于此观点,结合老年人生理特点及中医古籍文献中淋证与“腑”相关论述,探讨... 淋证为老年人常见病之一,临床表现为小便涩、痛、数,医家多从肾与膀胱论治。《素问·示从容论篇》“年长则求之于腑”提示老年人疾病可从“腑”论治。本文基于此观点,结合老年人生理特点及中医古籍文献中淋证与“腑”相关论述,探讨老年人淋证“腑”相关病机、治法和处方,并提出老淋相关预防措施,为老年人淋证从“腑”论治及预防提供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年长则求之于腑 老淋 生理特点 从“腑”论治 预防调护
下载PDF
基于“抗疫四方”浅谈古代经典名方化裁方新药中医理论研究
15
作者 陈琳 郭敬 +11 位作者 车前子 蔡秋杰 刘斌 龚照元 胡明智 李慧珍 张海力 宗星煜 郑丹平 程翠翠 佟琳 史楠楠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AS CSCD 2024年第7期1161-1166,共6页
本文以“抗疫四方”为切入点,探讨古代经典名方化裁方在新药中医理论研究中的应用。通过对“抗疫四方”中化裁方的分析,总结其在组方原则、药味加减、药效发挥等方面的规律,为现代新药中医理论研究提供借鉴。同时结合人用经验,阐释化裁... 本文以“抗疫四方”为切入点,探讨古代经典名方化裁方在新药中医理论研究中的应用。通过对“抗疫四方”中化裁方的分析,总结其在组方原则、药味加减、药效发挥等方面的规律,为现代新药中医理论研究提供借鉴。同时结合人用经验,阐释化裁方在新药研发和临床应用中的优势和潜力,为中医药现代化发展提供理论支持。本文旨在深入挖掘古代经典名方的价值,推动中医药理论与实践的创新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疫四方 清肺排毒颗粒 化湿败毒颗粒 宣肺败毒颗粒 散寒化湿颗粒 经典名方 化裁方 中医基础理论
下载PDF
基于中医药学语言系统的中医药优势病种术语集构建研究
16
作者 张宇 张舒琪 +2 位作者 佟琳 熊婕 刘丽红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24年第5期36-41,共6页
目的探讨基于顶层标准结合底层数据的方法构建中医药优势病种术语集。方法整理课题前期研究抽取的文献数据,利用中医术语分析工具,基于前期构建的中医药优势病种文献语义网络模型框架,将提取的数据按不同类型与中医药学语言系统(TCMLS)... 目的探讨基于顶层标准结合底层数据的方法构建中医药优势病种术语集。方法整理课题前期研究抽取的文献数据,利用中医术语分析工具,基于前期构建的中医药优势病种文献语义网络模型框架,将提取的数据按不同类型与中医药学语言系统(TCMLS)中相应的语义类型概念进行匹配映射,匹配结果进一步人工规范。结果纳入11个中医药优势病种文献,将抽取的数据利用术语分析工具,与TCMLS中的对应类型概念进行匹配映射,结合人工规范,形成中医药优势病种术语集。结论本套术语集既符合中医药优势病种文献特征,又符合信息技术特征,可为实现中医药优势病种文献数据概念的结构化表达和计算机深度利用提供基础,顶层标准与底层数据相结合的方法可为中医药领域术语集的构建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 优势病种 中医药学语言系统 术语集
下载PDF
基于UPLC-Q-Orbitrap HRMS代谢组学和16S rRNA基因测序探讨骨疏丹补肾机制
17
作者 佟琳 冯啟圣 +4 位作者 张静 陆晴 石伟 赵龙山 熊志立 《沈阳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24年第6期675-685,698,共12页
目的 整合代谢组学和肠道微生物组学的研究策略探讨骨疏丹(Gushudan, GSD)预防氢化可的松诱导的肾阳虚证(kidney-yang deficiency syndrome, KYDS)大鼠的补肾作用机制。方法 分别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级杆/静电场轨道阱高分辨质谱(UPLC... 目的 整合代谢组学和肠道微生物组学的研究策略探讨骨疏丹(Gushudan, GSD)预防氢化可的松诱导的肾阳虚证(kidney-yang deficiency syndrome, KYDS)大鼠的补肾作用机制。方法 分别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级杆/静电场轨道阱高分辨质谱(UPLC-Q-Orbitrap HRMS)的非靶向代谢组学和16S rRNA基因测序分析的肠道微生物组学方法,分析正常对照组、肾阳虚证模型组、骨疏丹给药组和阳性对照组大鼠粪便代谢物谱与肠道菌群组成,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探讨内源性差异代谢物与差异菌群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基于UPLC-Q-Orbitrap HRMS的代谢组学方法在正负离子模式下共发现骨疏丹参与调控肾阳虚症的22种差异代谢物,如色氨酸、鹅去氧胆酸、肌酐和油酸酰胺等,主要涉及氨基酸代谢、胆汁酸代谢、能量代谢和脂质代谢。基于16S rRNA测序分析发现骨疏丹在属水平显著上调普雷沃氏菌(Prevotellaceae)的相对丰度(P<0.05),显著下调颤杆菌(Oscillibacter)的相对丰度(P<0.05)。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甘胆酸和鹅去氧胆酸与在属水平显著改变的普雷沃氏菌(Prevotellaceae)显著正相关(P<0.05),而与考拉杆菌(Phascolarctobacterium)显著负相关(P<0.05)。二十二碳六烯酸与毛螺菌(Lachnospiraceae)显著负相关(P<0.05)。结论 骨疏丹通过良性调节内源性代谢和肠道菌群结构发挥补肾作用,为中药通过肠-肾轴治疗疾病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阳虚证 骨疏丹 代谢组学 肠道菌群 UPLC-Q-Orbitrap HRMS 16S rRNA基因测序
下载PDF
基于已上市同类品种的中药新药临床定位探讨
18
作者 陈琳 郭敬 +7 位作者 车前子 蔡秋杰 李慧珍 张海力 宗星煜 郑丹平 佟琳 史楠楠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AS CSCD 2024年第8期1341-1343,共3页
中药新药的研发是推动中药事业蓬勃发展的重要环节,准确的临床定位是中药新药研发成功和上市后临床合理用药的关键,对指导药物研发、提高临床疗效、满足患者需求、提高市场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探讨了中药新药临床定位的影响因素,... 中药新药的研发是推动中药事业蓬勃发展的重要环节,准确的临床定位是中药新药研发成功和上市后临床合理用药的关键,对指导药物研发、提高临床疗效、满足患者需求、提高市场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探讨了中药新药临床定位的影响因素,提出在中药新药临床定位中已上市同类品种的重要性,并总结了中药新药临床定位中使用已上市同类品种进行比较的方法和分析维度,通过对已上市同类品种进行多维度的深入分析,为中药新药的精准临床定位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新药 研发 临床定位 上市 同类品种
下载PDF
“三结合”审评证据体系下中药新药临床定位的思考与建议
19
作者 郭敬 陈琳 +10 位作者 佟琳 蔡秋杰 刘斌 龚照元 胡明智 宋填 李慧珍 张海力 梁宁 车前子 史楠楠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AS CSCD 2024年第8期1331-1336,共6页
临床定位是中药新药临床价值评估的关键要素,客观、恰当的临床定位可以降低药物的研发风险。“中医药理论、人用经验和临床试验相结合的审评证据体系”(“三结合”审评证据体系)的提出,不仅符合中药研发规律和临床应用实际,更有益于推... 临床定位是中药新药临床价值评估的关键要素,客观、恰当的临床定位可以降低药物的研发风险。“中医药理论、人用经验和临床试验相结合的审评证据体系”(“三结合”审评证据体系)的提出,不仅符合中药研发规律和临床应用实际,更有益于推动符合临床价值有效方剂的研发和转化。基于中医药理论发掘有效组方,初步确定临床定位;接着利用人用经验进一步明确临床定位,为确定性研究提供依据;进而通过临床试验确证临床定位,评估药物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此外,现代科技手段的应用有助于进一步精确临床定位。本文从中医药理论、人用经验、临床试验相结合的研发策略进行阐述,严控研发全周期各环节以确保临床定位的准确性,以期为推动中药方剂从方到药的实践转化提供研究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新药 中医药理论 人用经验 临床试验 “三结合”审评证据体系
下载PDF
一个并发数据流接入与动态配置模型 被引量:1
20
作者 童林 陈庆奎 《智能计算机与应用》 2024年第2期106-113,共8页
在万物互联的环境下,越来越多的设备接入网络,导致实时性并发数据流激增,对于网络传输、后台分析和存储有着重大考验。为解决传统数据接入与分析的低效率问题,以周期数据接入的方式,使用自定义协议、优化线程池、循环队列周期读写算法(C... 在万物互联的环境下,越来越多的设备接入网络,导致实时性并发数据流激增,对于网络传输、后台分析和存储有着重大考验。为解决传统数据接入与分析的低效率问题,以周期数据接入的方式,使用自定义协议、优化线程池、循环队列周期读写算法(CRW),提高系统的接入性能,增加系统的稳定性;为解决传统数据分析系统的配置问题,根据计算分析系统平均周期数据处理的效率,动态配置数据分析系统的节点。实验表明,数据接入模型在处理高并发请求方面,有较高的处理性能,且时延较低;数据分析系统使用CRW算法和动态配置策略后,数据处理速度显著提高,稳定性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并发数据流 周期数据接入 动态配置 循环队列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