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麻醉剂的相加效应是否表明其具有针对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的相同分子机制?
1
作者 Robert J. Brosnan, DVM, PhD trung l. pham, bs +1 位作者 谢珺田(译) 宋文阁(校) 《麻醉与镇痛》 2013年第6期39-45,共7页
背景异氟烷和二氧化碳(carbondioxide,CO2)都能负性调节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活性,但经由的途径不同。异氟烷是一种竞争性NMDA受体拮抗剂,结合于甘氨酸靶点,而CO,通过细胞外酸化抑制NMDA受体通道。在大鼠体内异氟烷和CO2表现了... 背景异氟烷和二氧化碳(carbondioxide,CO2)都能负性调节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活性,但经由的途径不同。异氟烷是一种竞争性NMDA受体拮抗剂,结合于甘氨酸靶点,而CO,通过细胞外酸化抑制NMDA受体通道。在大鼠体内异氟烷和CO2表现了最小肺泡有效浓度的加和,但是我们假定由于它们作用于不同靶点,体外抑制NMDA受体通道时并不能表现出加和性。方法NMDA受体由蛙卵母细胞表达,实验采用双电极电压钳技术。并分别检测在有CO2和无CO2时}f起NMDA应答的甘氨酸浓度。分别作出异氟烷、H+、CO2和氯胺酮的浓度一应答曲线,代表对NMDA的抑制作用,并用希尔方程计算出各自的EC50.结果如果NMDA产生的通道抑制效果在统计学上差异没有超过50%,可再加入含有1/2EC如的二联药物制剂。1/2EC50二联药物制剂降低了NMDA受体通道的部分基线,结果如下(平均值±SD,n=5—6卵母细胞/次):CO2+H+(51%±5%),CO2+异氟烷(54%±5%),H+异氟烷(51%±3%),CO2+氯胺酮(67%±8%),H+氯胺酮(64%±2%)。结论与我们之前的假定推断相反,CO,和异氟烷对NMDA受体的抑制作用有相加效应。可能的机制是,CO2酸化调节了NMDA受体的pH敏感环路,进而改变了GluNl亚基上甘氨酸靶点的亲和性。然而,氯胺酮既可以和CO,也可以与H+发挥协同作用抑制NMDA受体。药物作用的不同机制带来对受体的相加或协同作用。不能武断地通过相加作用判断麻醉剂分子机制的共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 相加效应 分子机制 麻醉剂 NMDA受体拮抗剂 NMDA受体通道 双电极电压钳技术 肺泡有效浓度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