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7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回到初音创作的未来 被引量:1
1
作者 黄建宏 vanessa nolan 《艺术界》 2015年第3期56-59,13,共4页
我在2007年的时候只知道初音未来是一个虚拟偶像的程序,但是2010年就开始发现原来它聚集了非常多的人参与二次创作,无论媒体的特质,还是社群语言,又比以往的同人志文化更开放。
关键词 中国 文化 文化产业 艺术界 艺术家
原文传递
N12:再出发——第四回展后 被引量:1
2
作者 刘溪 vanessa nolan 《艺术界》 2014年第3期64-68,共5页
2007年对于中国当代艺术史来说,是比较热闹的一年。全年不乏事件,以今日之眼回看,许多事件在今天都构成了不小的回声。这一年,美国《福布斯》杂志对当时收藏市场五大热门藏品进行点评,中国当代艺术作品赫然位于榜首。
关键词 当代艺术 多事件 收藏品 艺术家 中国
原文传递
李姝睿:光的困境 被引量:1
3
作者 吴建儒 vanessa nolan 《艺术界》 2014年第3期54-57,共4页
艺术家李姝睿的“光”系列绘画作品在视觉图式上已经找到一种相当合理的表达,甚至画面显得有点过分熟练,从2005年李姝睿创作的一张名为《光》的作品开始,至今已过去十年,这张作为“光”起点的作品对李姝睿而言是里程碑式的,她曾经谈到... 艺术家李姝睿的“光”系列绘画作品在视觉图式上已经找到一种相当合理的表达,甚至画面显得有点过分熟练,从2005年李姝睿创作的一张名为《光》的作品开始,至今已过去十年,这张作为“光”起点的作品对李姝睿而言是里程碑式的,她曾经谈到:刚从美术学院毕业的时候来到了北京当一位艺术家的助手,那时候发现了画什么并不重要,于是开始创作《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姝睿 艺术家 艺术工作者 艺术欣赏
原文传递
刘窗:暂时性反熵
4
作者 赵梦莎 vanessa nolan 《艺术界》 2016年第1期48-51,共4页
刘窗的创作因直指中国急速发展的城市中的建筑、个体问题而为人们所知,而最近,他开始转向了根植于更广阔社会基础的思考尝试。《被分割的风景》开始于刘窗对中国70年代至90年代福利房建筑的研究。房屋作为反映制度和历史的模型,也折射... 刘窗的创作因直指中国急速发展的城市中的建筑、个体问题而为人们所知,而最近,他开始转向了根植于更广阔社会基础的思考尝试。《被分割的风景》开始于刘窗对中国70年代至90年代福利房建筑的研究。房屋作为反映制度和历史的模型,也折射出特殊时代框架的变迁。1984年住房改革政策提出后,人们才普遍从集体宿舍搬入单元楼,直到1998年福利房制度停止,中国开始全面的房屋商品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福利房 住房改革 人为添加 防护网 双重需要 集体宿舍 方胜纹 美学趣味 急速发展 录像作品
原文传递
借镜之道——李小镜与罗杰·拜伦双个展
5
作者 宫林林 vanessa nolan 《艺术界》 2014年第5期196-197,共2页
尽管策展人认为将罗杰·拜伦和李小镜两位摄影师的个展并置能够产生对话和意义,二者之间的互文却十分不明显。如果说迁徙、移民的身份是两个摄影师的共同点,那么地理和地缘政治背景显示,两条迁徙路线刚好相逆,以此作为解释二人创作... 尽管策展人认为将罗杰·拜伦和李小镜两位摄影师的个展并置能够产生对话和意义,二者之间的互文却十分不明显。如果说迁徙、移民的身份是两个摄影师的共同点,那么地理和地缘政治背景显示,两条迁徙路线刚好相逆,以此作为解释二人创作差异的论据也太过单薄。我们只能说,游历是宝贵的生命经验,它丰富个人对世界的感知,而艺术家能将它转化为自身的叙述语言。如果将展览的观看经验类比于阅读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叙述语言 上古神话 生命经验 阅读经验 策展人 迁徙路线 兽面 罗杰 魔幻色彩 地缘政治
原文传递
《世界3》&《中国当代艺术研究》
6
作者 宋轶 孙晓维 +1 位作者 刘一纬 vanessa nolan 《艺术界》 2015年第2期62-63,共2页
几乎在同一时间,两本有关艺术的学术刊物在国内面世。以公开发行的期刊为平台,开展对当代艺术的研究和评论,这样的实践尽管一直在艺术生态中处于薄弱的环节,但却从没间断过。对于期刊的要求。国内艺术圈曾经只强调是否独立,是否对... 几乎在同一时间,两本有关艺术的学术刊物在国内面世。以公开发行的期刊为平台,开展对当代艺术的研究和评论,这样的实践尽管一直在艺术生态中处于薄弱的环节,但却从没间断过。对于期刊的要求。国内艺术圈曾经只强调是否独立,是否对不同的艺术实践有足够多元的信息传递。当然,同时一些刊物也会强调与主流艺术观念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代艺术 学术期刊 专业刊物 出版物 美术理论 知识体系 高跟鞋 多样性
原文传递
第十届光州双年展:烧掉房子
7
作者 蔡影茜 vanessa nolan 《艺术界》 2014年第5期184-187,共4页
光州双年展创办于1995年。其国际影响一方面来自双年展作为文化项目对光州惨案的公开关联和纪念,也与历届双年展的艺术总监人选、主题和展览质量有关。十届展览前后跨越20年,头10年正值双年展话语的高峰,艺术对各种政治、社会和文化... 光州双年展创办于1995年。其国际影响一方面来自双年展作为文化项目对光州惨案的公开关联和纪念,也与历届双年展的艺术总监人选、主题和展览质量有关。十届展览前后跨越20年,头10年正值双年展话语的高峰,艺术对各种政治、社会和文化渗透持续开放;随着独立策展人生存空间的萎缩和双年展的彻底机制化,曾经激进的批评也逐渐固化为政治正确和缺乏活力的制度,其直接的结果是双年展变得越来越像一个大型美术馆的常规展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年展 房子 艺术总监 文化项目 国际影响 文化渗透 展览 机制化
原文传递
效率就是生命 时间就是金钱
8
作者 张夕远 vanessa nolan 《艺术界》 2014年第5期202-203,共2页
作为迟来的个展项目。这两场小型展览在使更多人有机会了解李景湖的创作实践的同时,也再次唤起了关于本土艺术环境的诸多现实问题的讨论——迁徙、生存方案和普遍性的焦虑。生活在东莞的艺术家李景湖在北京实现的首次完整规模的个展项... 作为迟来的个展项目。这两场小型展览在使更多人有机会了解李景湖的创作实践的同时,也再次唤起了关于本土艺术环境的诸多现实问题的讨论——迁徙、生存方案和普遍性的焦虑。生活在东莞的艺术家李景湖在北京实现的首次完整规模的个展项目,分为上篇回顾展“效率就是生命”和下篇新作展“时间就是金钱”,在面积80平方米的展厅空间内清晰利落地完成了形式结构的建造以及对叙事线索的梳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命 效率 金钱 时间 创作实践 艺术环境 叙事线索 普遍性
原文传递
从屏幕开始蔓延
9
作者 陈熹 vanessa nolan 《艺术界》 2014年第4期38-41,共4页
詹姆斯·理查兹的影像创作不是从一个确切的规划开始的。当他开始制作一部新片时,首先会选取一段中心脚本,然后再添加片段。这些脚本可能来自艺术家拍摄或先前完成的作品,但大多数来自YonTube视频、某部电影片段、无名DVD或磁带,或... 詹姆斯·理查兹的影像创作不是从一个确切的规划开始的。当他开始制作一部新片时,首先会选取一段中心脚本,然后再添加片段。这些脚本可能来自艺术家拍摄或先前完成的作品,但大多数来自YonTube视频、某部电影片段、无名DVD或磁带,或其他艺术家的作品,电视节目等等。詹姆斯在视频中使用的图像通常飘浮不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屏幕 影像创作 电视节目 詹姆斯 艺术家 理查兹 电影片 DVD
原文传递
闻不如见作为方法——向我们的Mr.Cahill致敬
10
作者 王嘉骥 vanessa nolan 《艺术界》 2014年第2期74-76,共3页
高居翰先生(1926—2014)初人大学时,原本修习英文。二次世界大战末期,他受征召入伍,接受日语通译训练;战后,曾在美军占领的日韩两国。驻扎过两年。1948年返回美国之后,他改习日文和中文;虽然如此。他的日文远优于中文。高先生... 高居翰先生(1926—2014)初人大学时,原本修习英文。二次世界大战末期,他受征召入伍,接受日语通译训练;战后,曾在美军占领的日韩两国。驻扎过两年。1948年返回美国之后,他改习日文和中文;虽然如此。他的日文远优于中文。高先生研究中国艺术史的生涯始自1950年;当时,他刚从桕克莱加州大学的东方语言学系毕业。1951年。德国研究远东艺术的学者罗越(1903—1988)受遨至密歇根大学的主校区安娜堡任教,高先生坦承自己运气极佳,正好进入该校修习艺术史,成为罗越的指导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艺术史 二次世界大战 1948年 1950年 1951年 密歇根大学 加州大学 德国研究
原文传递
林科:当新媒体变旧了
11
作者 鲍栋 vanessa nolan 《艺术界》 2014年第5期50-53,共4页
林科的工作室就是他那台2008年产的15英寸的MacBook Pro,预装了Mac OS×10.6.8操作系统,标配的软件有Safari浏览器、预览程序、Quick Time 7.0 Pro视频,再加上图像编辑软件Photoshop CS4,以及录屏软件Screenium,这些构成了林科的工... 林科的工作室就是他那台2008年产的15英寸的MacBook Pro,预装了Mac OS×10.6.8操作系统,标配的软件有Safari浏览器、预览程序、Quick Time 7.0 Pro视频,再加上图像编辑软件Photoshop CS4,以及录屏软件Screenium,这些构成了林科的工作环境,而互联网则提供了用之不竭的材料。这台笔电是苹果公司推出的第一台“熊猫机”(银灰色合金外壳配上黑屏幕边框和黑键盘,即现在的主打机型),替代了之前纯白的“小白”。不管怎么说,2008年的配置已经相当老旧了,林科的这台最近已常出现屏幕漏电,虽然这种意外效果也给他带来了额外的灵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媒体 PHOTOSHOP 2008年 编辑软件 操作系统 TIME 工作环境 苹果公司
原文传递
抓住生命的叹息:王功新创作的一种解读
12
作者 皮力 vanessa nolan 《艺术界》 2014年第4期166-173,共8页
"从现在起,你是一个伟大的音乐家了你抓住了生命的叹息……听着孩子,从现在开始你失去的将出现在你演奏的每一个音符里".或许是1995年从纽约回到北京后新鲜感觉的刺激,王功新于当年完成了《布鲁克林的天空》。他请工人在北京东四的... "从现在起,你是一个伟大的音乐家了你抓住了生命的叹息……听着孩子,从现在开始你失去的将出现在你演奏的每一个音符里".或许是1995年从纽约回到北京后新鲜感觉的刺激,王功新于当年完成了《布鲁克林的天空》。他请工人在北京东四的一间小屋内挖了个三米深的大坑,在坑底放置了一个录像显示器,播放他从纽约老公寓顶拍摄的布鲁克林天空影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命 解读 创作 布鲁克林 音乐家 显示器 北京 纽约
原文传递
致双年展的寓言
13
作者 宋轶 vanessa nolan 《艺术界》 2014年第4期72-73,共2页
在横滨、光州、台北、上海举办的双三年展相继开幕,作为远东地区最重耍的四个当代艺术大展,都希望以相对宽泛的主题最大限度地提示出当代文化视觉对政治、经济方式的影响;然而长期以来,这些亚洲的大展实践,很难摆脱当地历史和文化策略... 在横滨、光州、台北、上海举办的双三年展相继开幕,作为远东地区最重耍的四个当代艺术大展,都希望以相对宽泛的主题最大限度地提示出当代文化视觉对政治、经济方式的影响;然而长期以来,这些亚洲的大展实践,很难摆脱当地历史和文化策略的影响,当然,更重要的是接受了国际流行的当代艺术生产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年展 寓言 当代艺术 远东地区 当代文化 经济方式 文化策略 生产结构
原文传递
第八届深圳国际水墨双年展:青年墨语
14
作者 皮力 vanessa nolan 《艺术界》 2014年第1期176-177,共2页
深圳国际水墨双年展或许是最早按照传统的画种划分而设立的双年展,至今已经是第八届。因为是以水墨为双年展的核心,其影响力基本一直局限在水墨或者中国画界内部。其中唯一的例外是2006年由德国汉学家杨天娜策划的第五届,当时的展览... 深圳国际水墨双年展或许是最早按照传统的画种划分而设立的双年展,至今已经是第八届。因为是以水墨为双年展的核心,其影响力基本一直局限在水墨或者中国画界内部。其中唯一的例外是2006年由德国汉学家杨天娜策划的第五届,当时的展览主题是“水墨·生活·趣味”。在那届双年展中,策展人开始将画种的概念转化为文化媒介的概念,从而将当时珠江三角洲活跃的艺术家如阳江组、储云、蒋志等囊括进来。这个尝试曾经成为当时的亮点而被广泛淡论。但这个值得探讨的问题,并没有在后来两届双年展中延续下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年展 水墨 国际 深圳 青年 珠江三角洲 展览主题 文化媒介
原文传递
逃逸或突围:新加坡独立艺术空间的政治性
15
作者 许芳慈 vanessa nolan 《艺术界》 2014年第2期70-73,4,共4页
政府主导国家文艺发展,在二战后宣告为独立政体的东南亚诸国来说并不陌生,无论是面对软性集权或是寡头政治,对于生活在东南亚的艺术实践者来说,要在这种经济、治理、全球化、认同层层交媾的网罗中保全创作的自主性,很多时候都意味... 政府主导国家文艺发展,在二战后宣告为独立政体的东南亚诸国来说并不陌生,无论是面对软性集权或是寡头政治,对于生活在东南亚的艺术实践者来说,要在这种经济、治理、全球化、认同层层交媾的网罗中保全创作的自主性,很多时候都意味着某种无可避免的政治性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寡头政治 艺术空间 新加坡 突围 逃逸 文艺发展 政府主导 东南亚
原文传递
创造历史第二回展:经典绘画手稿
16
作者 张夕远 vanessa nolan 《艺术界》 2014年第4期212-213,共2页
HADRIEN DE MONTFERRAND GALLERY,BEIJING2014.05.24-2014.07.15"创造历史第二回展"展出了1957年到1980年间最知名的红色经典绘画的14组手稿,包括油画彩稿和铅笔、炭笔、墨水画素描稿,其中王盛烈的《八女投江》、全山石的《井冈山上... HADRIEN DE MONTFERRAND GALLERY,BEIJING2014.05.24-2014.07.15"创造历史第二回展"展出了1957年到1980年间最知名的红色经典绘画的14组手稿,包括油画彩稿和铅笔、炭笔、墨水画素描稿,其中王盛烈的《八女投江》、全山石的《井冈山上》、肖蜂的《白求恩》、尹戎生的《烧地契》和《夺取全国胜利——毛主席和老帅们在一起》都有单个人物的头像或半身像小稿,研究面部细节及动作姿态,介于速写和素描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稿 绘画 历史 《八女投江》 红色经典 素描稿 王盛烈 井冈山
原文传递
灰色与弹性:清影当代艺术空间
17
作者 陈玺安 vanessa nolan 《艺术界》 2014年第4期54-57,共4页
某种程度上,替代空间一直都是游走在机制和个人之间的一个灰色产物:它们往往肇始于个体的实践,而与机制有关的那一面则要从在地自我组织的线索来阅读,在这个意义上,一个个体的实践才会被定义成为机制。对清影而言,其灰色地带则是在"... 某种程度上,替代空间一直都是游走在机制和个人之间的一个灰色产物:它们往往肇始于个体的实践,而与机制有关的那一面则要从在地自我组织的线索来阅读,在这个意义上,一个个体的实践才会被定义成为机制。对清影而言,其灰色地带则是在"当代艺术空间"这个模棱两可的词汇中而敞开的。单单听上去,你说不准它的属性,是画廊,又或者是非营利的创意机构?然而,即便在认识了他们这六年来在杭州的工作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艺术空间 灰色地带 当代 弹性 自我组织 非营利 实践 个体
原文传递
刘小东:赤裸的影像
18
作者 刘小东 vanessa nolan 《艺术界》 2014年第3期69-69,共1页
民生美术馆举办的展览“儿时朋友都胖了——刘小东1984-2014影像展”收录了艺术家刘小东千余幅摄影,以及若干纪录片和电影等。摄影按时间顺序展示,既是刘小东的创作素材,又是个人生平文献,也是公众了解文化圈生态的一扇窗口。多部影片... 民生美术馆举办的展览“儿时朋友都胖了——刘小东1984-2014影像展”收录了艺术家刘小东千余幅摄影,以及若干纪录片和电影等。摄影按时间顺序展示,既是刘小东的创作素材,又是个人生平文献,也是公众了解文化圈生态的一扇窗口。多部影片由知名导演贾樟柯、侯孝贤、王小帅等拍摄,亦像是对广大电影爱好者的一次邀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MAGE 摄影作品 时间顺序 美术馆 纪录片 艺术家 ALS 图像
原文传递
里程
19
作者 金昌一 赵梦虾 vanessa nolan 《艺术界》 2013年第5期54-57,共4页
金昌一曾用企业家的方式开辟阿拉里奥画廊的全球疆土。自从2012年底关闭北京酒厂空间宣布撤出中国后,我们再一次来到阿拉里奥则是参加他在韩国天安空间的个展,听他讲述自己的事业和理想。在金昌一的三种身份中,他最为满意的就是成为... 金昌一曾用企业家的方式开辟阿拉里奥画廊的全球疆土。自从2012年底关闭北京酒厂空间宣布撤出中国后,我们再一次来到阿拉里奥则是参加他在韩国天安空间的个展,听他讲述自己的事业和理想。在金昌一的三种身份中,他最为满意的就是成为一位艺术家。作为艺术产业系统中的消费者、流通者甚至是生产者,他已经习惯将身份的转换融入到自己的作品。金昌一希望人们注意到他作品中的三种表情,扮演的三个角色,甚至是对信仰三位一体的实践——他在纸上迅速地画着自画像,三眼三嘴、没有耳朵。因为他不愿接受别人的想法,凡·高不需要,他也不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里程 产业系统 三位一体 艺术家 企业家 金昌 消费者 生产者
原文传递
廖国核:香蕉,茄子,肉饼
20
作者 宋轶 vanessa nolan 《艺术界》 2013年第5期204-205,共2页
我想要寻找廖国核,好奇心来自其简历——1977年出生于印度加尔各答,留美学习机械绘图专业,现居湖南.20世纪大约2万华人在二战期间逃往加尔各答,1962年的中印战争后,数量锐减到不足7000人(多为粤籍).在如此小的人口基数里,要诞生一个... 我想要寻找廖国核,好奇心来自其简历——1977年出生于印度加尔各答,留美学习机械绘图专业,现居湖南.20世纪大约2万华人在二战期间逃往加尔各答,1962年的中印战争后,数量锐减到不足7000人(多为粤籍).在如此小的人口基数里,要诞生一个最终回到中国大陆二线城市、并坚持当代艺术创作的华人——几乎不存在任何逻辑上的可能性. 每当我看到这份精心设计的简历,就像翻开了一篇荒诞小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蕉 茄子 加尔各答 二战期间 20世纪 人口基数 二线城市 中国大陆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