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功率超磁致伸缩作动器的仿真与试验 被引量:5
1
作者 王安明 孟建军 +1 位作者 胥如迅 张扬 《仪表技术与传感器》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79-85,共7页
分析了结构参数对大功率超磁致伸缩作动器动态性能的影响。为了提高作动器的动态性能,其驱动线圈采用减少匝数、增加线径、大电流驱动的设计方案;选取了超磁致伸缩材料(GMM)棒最佳的预压应力和磁场强度,计算确定了GMM棒的几何参数;建立... 分析了结构参数对大功率超磁致伸缩作动器动态性能的影响。为了提高作动器的动态性能,其驱动线圈采用减少匝数、增加线径、大电流驱动的设计方案;选取了超磁致伸缩材料(GMM)棒最佳的预压应力和磁场强度,计算确定了GMM棒的几何参数;建立了以牛顿第二定律为基础的作动器阶跃响应、参数变化的模型,利用MATLAB对其进行了仿真分析。结果表明,GMM棒长度和直径、负载端质量对作动器力和位移输出有重要影响。研究结果可为超磁致伸缩作动器的结构优化与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磁致伸缩材料 大功率作动器 建模 动态性能 仿真试验
下载PDF
超磁致伸缩作动器结构设计与分析 被引量:5
2
作者 孟建军 陈彦丰 +2 位作者 祁文哲 王安明 胥如迅 《磁性材料及器件》 CAS CSCD 2021年第2期46-50,共5页
以设计一款能长期工作且最大工作位移为50μm、最大输出力为2 kN的新型超磁致伸缩作动器为目的。在分析超磁致伸缩作动器结构及工作原理的基础上,对关键参数进行设计。选取超磁致伸缩材料的最佳预压应力,通过计算确定超磁致伸缩棒的几... 以设计一款能长期工作且最大工作位移为50μm、最大输出力为2 kN的新型超磁致伸缩作动器为目的。在分析超磁致伸缩作动器结构及工作原理的基础上,对关键参数进行设计。选取超磁致伸缩材料的最佳预压应力,通过计算确定超磁致伸缩棒的几何参数;同时,为提高作动器的工作效率,对电磁线圈进行优化设计以及关键参数进行分析。利用MATLAB、ANSYS对其进行仿真分析。实验表明,所设计的作动器满足设计要求。其研究结果对超磁致伸缩作动器的结构设计及相关理论计算具有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磁致伸缩材料 作动器 结构设计 线圈优化 仿真分析
下载PDF
超磁致伸缩作动器激光干涉位移测量系统 被引量:5
3
作者 王安明 孟建军 +1 位作者 白欢 杨杏 《测控技术》 2019年第2期123-127,141,共6页
由于超磁致伸缩作动器的位移在微米级,对其精确测量至关重要,针对激光干涉测量技术中分立元件迈克尔逊激光干涉仪存在环境要求高、调整烦琐和易受干扰等缺点,采用全光纤迈克尔逊干涉仪简化测量前的准备工作;并借助高性能动态信号采集卡... 由于超磁致伸缩作动器的位移在微米级,对其精确测量至关重要,针对激光干涉测量技术中分立元件迈克尔逊激光干涉仪存在环境要求高、调整烦琐和易受干扰等缺点,采用全光纤迈克尔逊干涉仪简化测量前的准备工作;并借助高性能动态信号采集卡,配合Lab VIEW图形化编程工具,应用贝塞尔函数干涉条纹细分技术提高测量精度,开发了超磁致伸缩作动器位移测量系统。实验证明测量误差与理论计算相符,表明测量结果是准确可靠的。该系统适用于超磁致伸缩作动器位移的实验研究和现场测量,可为微位移的测量提供一种参考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磁致伸缩作动器 位移 激光干涉 贝塞尔函数 LABVIEW
下载PDF
开口式电流互感器铁心质量检测系统的设计与应用 被引量:2
4
作者 白欢 孟建军 +2 位作者 王安明 杨杏 段涵 《测控技术》 CSCD 2018年第4期78-81,87,共5页
针对开口式电流互感器(CT)因恶劣环境造成内部铁心质量发生变化(如锈蚀等),不能准确反映被测装置一次侧电流,引起差动保护装置的误判,影响检测线路的正常使用这一问题,通过对开口式CT铁心磁化曲线展开研究,以铁心磁化曲线偏离程度作为... 针对开口式电流互感器(CT)因恶劣环境造成内部铁心质量发生变化(如锈蚀等),不能准确反映被测装置一次侧电流,引起差动保护装置的误判,影响检测线路的正常使用这一问题,通过对开口式CT铁心磁化曲线展开研究,以铁心磁化曲线偏离程度作为判定铁心质量优劣的依据;借助硬件搭建一套高精度检测电路,基于上位机软件LabVIEW显示、保存铁心磁化曲线,分析判定不同类型CT的铁心质量。测试结果表明:该系统在不拆卸CT情况下,可以根据铁心磁化曲线的偏离程度判定铁心质量优劣,为差动保护装置的正确工作提供依据,对电力系统的检修及故障预警有着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流互感器 差动保护 铁心质量 铁心磁化曲线 LABVIEW
下载PDF
车辆主动减振控制系统CAN总线设计与仿真
5
作者 王安明 孟建军 +1 位作者 白欢 杨杏 《兰州交通大学学报》 CAS 2018年第2期73-78,共6页
为了保证车辆主动减振控制系统数据传输的实时性和可靠性,提出了车辆主动减振控制系统CAN总线的总体设计方案,分析数据传输的实时性和可靠性,制定应用层协议,设计具有冗余性的CAN总线;利用truetime工具箱在Matlab/Simulink环境下结合离... 为了保证车辆主动减振控制系统数据传输的实时性和可靠性,提出了车辆主动减振控制系统CAN总线的总体设计方案,分析数据传输的实时性和可靠性,制定应用层协议,设计具有冗余性的CAN总线;利用truetime工具箱在Matlab/Simulink环境下结合离散PID控制算法建立了CAN总线的仿真模型.仿真结果表明,存在干扰节点和总线故障时,冗余设计的CAN总线能够保证数据传输的实时性和可靠性,可为工程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辆 主动减振 控制系统 CAN总线 仿真
下载PDF
Stability analysis and monitoring study of Jijia River landslide based on WebGIS
6
作者 LI XJao-gen wang an-ming wang Zong-min 《Journal of Coal Science & Engineering(China)》 2010年第1期41-46,共6页
On the basis of in situ investigation and deformation monitoring of the Jijia Riverlandslide (JJRL), the rigid body limit equilibrium method and finite element method (FEM)were used to analyze the stability of the JJR... On the basis of in situ investigation and deformation monitoring of the Jijia Riverlandslide (JJRL), the rigid body limit equilibrium method and finite element method (FEM)were used to analyze the stability of the JJRL; the grey system theory method was appliedto forecast the deformation trend of the JJRL; and the information system about the landslidedeformation and monitoring, and forecasting systems based on the platform of theWeb Geographical Information System (WebGIS) were developed, which can be used toanalyze in situ monitoring data and predict the deformation of the landslide.The study resultscan be summarized as follows: ① the JJRL is stable as a whole; the water contentin the landslide has a great effect on its stability; ② the developed Web Geographical InformationSystem has realized many functions, including inputting, computing, inquiry,analyzing, and the function of forecasting; it has also realized the functions of distancedata management, analysis, and forecasting based on the WebGIS; ③ the informationresource can be shared by the WebGIS developed all over the worl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监测信息系统 WEBGIS 稳定性分析 滑坡变形 网络地理信息系统 地理信息系统平台 刚体极限平衡法 预测系统
下载PDF
颈椎管狭窄症MRI新分级系统临床应用研究
7
作者 王必然 王安明 +4 位作者 朱丽丽 郭莉莉 张晓俊 王中勋 梁爽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19年第14期1-3,75,共4页
目的:评价颈椎管狭窄症MRI新分级系统临床应用可重复性。方法:262例患者,男119例,女143例,年龄24~87岁,平均55.2岁。6名影像科医师独立读片。根据矢状位T2WI像将颈椎管狭窄症分为以下级别:0级,无椎管狭窄;1级,蛛网膜下腔闭塞>50%;2级... 目的:评价颈椎管狭窄症MRI新分级系统临床应用可重复性。方法:262例患者,男119例,女143例,年龄24~87岁,平均55.2岁。6名影像科医师独立读片。根据矢状位T2WI像将颈椎管狭窄症分为以下级别:0级,无椎管狭窄;1级,蛛网膜下腔闭塞>50%;2级,脊髓变形;3级,脊髓信号改变。利用组内相关系数(ICC)、百分比一致性和Kappa统计分析读片者组间和组内信度。结果:读片者ICC为0.701~0.791。4个等级区别百分比一致性62%~63%(К=0.59~0.61)。颈椎管狭窄症0级与1、2、3级相比百分比一致性为78%~82%(К=0.50~0.58)。轻度狭窄0级和1级与重度狭窄2级和3级相比百分比一致性为80%~84%(К=0.56~0.65)。脊髓信号改变0~2级与3级相比百分比一致性为91%~94%(К=0.69~0.72)。读片者内总体信度优良,ICC=0.756。结论:MRI新分级系统可以可靠地评估颈椎管狭窄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管狭窄症 分级系统 MRI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