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s_(2)(Ag∶Cu)BiBr_(6)双钙钛矿太阳能电池
1
作者 曹士双 王宝宁 李林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62-670,共9页
采用水热法合成了Cu^(+)掺杂的Cs_(2)AgBiBr_(6)双钙钛矿并基于其制备了太阳能电池。通过紫外-可见光吸收光谱、荧光发射光谱、X射线光电子能谱、单色光量子效率光谱及光电流-电压曲线等手段对其光电性能进行探究。研究发现,Cu^(+)掺杂... 采用水热法合成了Cu^(+)掺杂的Cs_(2)AgBiBr_(6)双钙钛矿并基于其制备了太阳能电池。通过紫外-可见光吸收光谱、荧光发射光谱、X射线光电子能谱、单色光量子效率光谱及光电流-电压曲线等手段对其光电性能进行探究。研究发现,Cu^(+)掺杂能够显著增强Cs_(2)AgBiBr_(6)粉末样品的光学吸收,但对于薄膜样品几乎没有效果,这是由于Cu相双钙钛矿在溶于二甲基亚砜的过程中会发生分解。实验结果表明,当Cu^(+)掺杂量较低时,太阳能电池的光电转化效率显著提升,这是由于Cu^(+)掺杂对Cs_(2)AgBiBr_(6)薄膜结晶过程的调控作用,微量Cu^(+)掺杂能够显著降低钙钛矿薄膜的缺陷态密度。最终,基于Cu^(+)掺杂的太阳能电池获得了最高1.93%的能量转化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s2AgBiBr6 Cu+掺杂 太阳能电池 钙钛矿
下载PDF
重庆市三条主干路黄葛树根系分布与安全风险研究
2
作者 王宝宁 田中 李玲莉 《绿色科技》 2024年第3期9-13,共5页
为了解重庆市树黄葛树的根系分布和安全风险,采用TRU树木雷达检测系统,对作为行道树的黄葛树根系进行无损检测。通过根系分布情况,结合立地环境定性判断其存在的安全风险,旨在指导后期的风险防范和管护工作。结果显示:3个样段的黄葛树... 为了解重庆市树黄葛树的根系分布和安全风险,采用TRU树木雷达检测系统,对作为行道树的黄葛树根系进行无损检测。通过根系分布情况,结合立地环境定性判断其存在的安全风险,旨在指导后期的风险防范和管护工作。结果显示:3个样段的黄葛树直径≥3 cm的粗根在纵向分布上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距树干不同距离处根数呈逐渐增加趋势;在横向分布上,X1和X2样段的黄葛树直径≥3 cm的粗根随着距树距离的增大呈逐渐增加趋势,而X3样段则呈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同时,通过根系分布规律发现根系分布状况是影响树木安全的主要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葛树 行道树 根系分布 安全风险
下载PDF
索赔额服从韦布尔分布的破产概率及渐近估计
3
作者 许璐 王宝宁 王祎 《江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年第5期397-401,共5页
韦布尔分布不仅在量化寿险模型的重复索赔中应用较广,而且也是可靠性分析和寿险模型的理论基础,同时韦布尔分布也是指数分布的推广。运用古典概率论和数学风险论的有关知识,针对个体索赔额服从韦布尔分布的保险问题,通过建立合理的数学... 韦布尔分布不仅在量化寿险模型的重复索赔中应用较广,而且也是可靠性分析和寿险模型的理论基础,同时韦布尔分布也是指数分布的推广。运用古典概率论和数学风险论的有关知识,针对个体索赔额服从韦布尔分布的保险问题,通过建立合理的数学模型推出了保险公司的最终破产概率的显式表达式,并根据显式表达式导出了相应的渐近估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韦布尔分布 破产概率 渐近估计 显式解
下载PDF
良性肛肠疾病患者术后急性尿潴留的预后因素分析 被引量:15
4
作者 王宝宁 李伟 +3 位作者 崔晶 周宝龙 王蕾 姚兰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294-297,302,共5页
目的探讨良性肛肠疾病患者术后急性尿潴留的预后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6月~2018年6月455例良性肛肠疾病的临床资料,31例(6. 8%)术后发生急性尿潴留,对患者年龄、性别、BMI、ASA分级、术前合并症、手术方式、手术范围、麻醉方法、... 目的探讨良性肛肠疾病患者术后急性尿潴留的预后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6月~2018年6月455例良性肛肠疾病的临床资料,31例(6. 8%)术后发生急性尿潴留,对患者年龄、性别、BMI、ASA分级、术前合并症、手术方式、手术范围、麻醉方法、手术时间、液体入量、出血量和术后镇痛补救情况等进行单因素分析,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良性肛肠疾病患者术后急性尿潴留的预后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性别、ASA分级、术前合并糖尿病、麻醉方法、手术范围、液体入量和术后镇痛补救有统计学差异(P <0. 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76岁(OR=7. 002,95%CI:1. 181~41. 532,P=0. 032)、性别(OR=10. 322,95%CI:1. 633~65. 232,P=0. 013)、ASA分级(OR=4. 134,95%CI:1. 080~15. 823,P=0. 038)、糖尿病(OR=13. 715,95%CI:2. 032~92. 558,P=0. 007)、手术范围(OR=4. 546,95%CI:1. 681~12. 296,P=0. 003)、麻醉方法(OR=3. 241,95%CI:1. 558~6. 741,P=0. 002)和术后镇痛补救(OR=7. 289,95%CI:1. 479~35. 914,P=0. 015)是良性肛肠疾病患者术后发生急性尿潴留的独立预后因素。结论年龄、性别、糖尿病、手术范围、麻醉方法和术后镇痛补救是良性肛肠疾病患者术后发生急性尿潴留的预后因素,针对预后因素进行干预可能减少术后急性尿潴留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良性肛肠疾病 尿潴留 预后因素
下载PDF
清代湘西玉米种植研究
5
作者 朱光涌 王保宁 《农业考古》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65-72,共8页
与以往学者认为的人口压力导致玉米种植解释模式不同,本文认为清代玉米与湘西传统的刀耕火种技术结合,取代部分传统作物成为新杂粮作物,是国家政策、市场化和生态利用等多种因素交融激荡的结果。雍正实施“改土归流”政策后,统一的市场... 与以往学者认为的人口压力导致玉米种植解释模式不同,本文认为清代玉米与湘西传统的刀耕火种技术结合,取代部分传统作物成为新杂粮作物,是国家政策、市场化和生态利用等多种因素交融激荡的结果。雍正实施“改土归流”政策后,统一的市场网络和外来人口进入湘西,带动桐油业兴盛,促使本地部分区域出现玉米集中产区,而嘉庆的“屯政”则进一步扩大了油桐树种植规模,推动原有的苗族聚居区成为新的玉米集中产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湘西 桐油 市场 刀耕火种
下载PDF
乳腺癌分子成像靶标及成像技术的临床应用进展
6
作者 王保泞 姜一弘 +1 位作者 赵晶 张莉 《解放军医学院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1105-1109,共5页
随着分子成像技术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成像靶标被开发应用。乳腺癌的分子成像靶标大致可分为受体和代谢过程两大类。受体包括雌激素受体、孕激素受体、表皮生长因子受体、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整合素受体等。此外,肿瘤特征也是开发... 随着分子成像技术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成像靶标被开发应用。乳腺癌的分子成像靶标大致可分为受体和代谢过程两大类。受体包括雌激素受体、孕激素受体、表皮生长因子受体、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整合素受体等。此外,肿瘤特征也是开发肿瘤特异性示踪剂的对象。与正常细胞相比,肿瘤细胞的葡萄糖和胆碱代谢及DNA合成均增加。逃避细胞凋亡也是肿瘤细胞恶性生长的基本生理改变之一。这些特异的代谢过程也与受体一样可作为分子成像的靶标。本文就乳腺癌的特异分子靶标及各类靶标对应的成像方法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成像 乳腺癌 示踪剂 受体 代谢
下载PDF
麦冬汤合牛膝饮加味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临床效果
7
作者 王宝宁 冯军鹏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2年第30期131-133,共3页
目的 探讨麦冬汤合牛膝饮加味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8年4月至2021年4月本院收治的116例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抽签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 目的 探讨麦冬汤合牛膝饮加味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8年4月至2021年4月本院收治的116例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抽签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麦冬汤合牛膝饮加味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2 h PG)、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髓过氧化物酶(MPO)、内皮素-1(ET-1)水平低于对照组,一氧化氮(NO)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麦冬汤合牛膝饮加味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的临床效果显著,能够降低患者的血压、血糖水平,改善血管内皮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高血压 麦冬汤 牛膝饮 血管内皮功能
下载PDF
一级学科视域下中共党史研究的思考
8
作者 师吉金 王宝宁 《中共郑州市委党校学报》 2022年第6期86-90,共5页
深化中共党史研究是科学认识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和党的理论的需要,是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需要,也是学科发展的需要,具有重要意义。深化中国共产党历史研究,要全面认识中共党史研究的现状,正确对待繁荣和萎缩;要解放思想、不断创新,要在坚... 深化中共党史研究是科学认识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和党的理论的需要,是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需要,也是学科发展的需要,具有重要意义。深化中国共产党历史研究,要全面认识中共党史研究的现状,正确对待繁荣和萎缩;要解放思想、不断创新,要在坚持唯物史观指导的基础上借鉴多学科的方法,在中共党史学的内容范围内对薄弱环节进行研究,并开拓新的研究领域,对历史人物和事件的新评价;要促进研究者的理论素养的提高,促进研究意识、创新意识、问题意识的养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共党史研究 解放思想 创新意识 问题意识
下载PDF
中藏药对西藏牦牛源沙门氏菌抑菌效果研究
9
作者 李登宇 李天娇 +4 位作者 班马泽郎 张开琴 孙心如 王保宁 索朗斯珠 《黑龙江畜牧兽医》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7期72-77,共6页
为了探究藏药合剂、中药及藏药对西藏牦牛源沙门氏菌的抑菌效果,试验以1株西藏牦牛源沙门氏菌H42为研究对象,选择5种藏药合剂、11种中药、14种藏药,采用超声波处理、煎煮浓缩等方法制备药物水煎剂;利用纸片法制备各种药物的药敏纸片,初... 为了探究藏药合剂、中药及藏药对西藏牦牛源沙门氏菌的抑菌效果,试验以1株西藏牦牛源沙门氏菌H42为研究对象,选择5种藏药合剂、11种中药、14种藏药,采用超声波处理、煎煮浓缩等方法制备药物水煎剂;利用纸片法制备各种药物的药敏纸片,初步检测药物敏感性;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测定中藏药的最低抑菌浓度(MIC)和最低杀菌浓度(MBC);并利用肉汤稀释棋盘法检测中藏药联合后对菌株的抑菌效果;同时选取部分效果较好的中藏药进行动物保护性试验和肝脏、盲肠载菌量测定试验。结果表明:H42菌株对诃子表现为极敏,对仁青芒觉、坐珠达西、肉桂、藏木香表现为高敏,对荜茇、石榴、岩白菜、草红花、干姜、地榆、黄连、白术表现为中敏,对其他中药、藏药表现为不敏感,对丁胺卡那、庆大霉素、环丙沙星均表现为敏感。仁青芒觉、诃子的MIC和MBC均为31.25 mg/mL,坐珠达西、藏木香的MIC和MBC均为62.50 mg/mL,地榆、黄连的MIC和MBC均为31.25 mg/mL。仁青芒觉与诃子联合用药效果最好,其联合抑菌指数(FICI)为0.5。灌胃中藏药组的小鼠死亡率明显降低,保护率均达50%及以上。灌胃中藏药后小鼠盲肠和肝脏的载菌量均显著或极显著降低(P<0.05或P<0.01)。说明中藏药对牦牛源沙门氏菌H42有较好的抑菌效果,其中仁青芒觉、坐珠达西、地榆、黄连、诃子表现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藏药合剂 中药 藏药 沙门氏菌 西藏牦牛 抑菌活性 治疗试验
原文传递
口胃幽门螺杆菌临床分离株耐药基因的分子进化研究 被引量:8
10
作者 王保宁 万里 +4 位作者 周永君 别明江 安振梅 黄亨建 唐成志 《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 CAS CSCD 2018年第3期380-384,共5页
目的探讨西藏地区胃病患者口胃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临床分离株耐药基因的分子进化,并通过对10株不同来源Hp的基因组测序分析并对9株Hp代表株进行药敏实验,从耐药表型和耐药基因信息学分析Hp对于常用抗生素的耐药性... 目的探讨西藏地区胃病患者口胃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临床分离株耐药基因的分子进化,并通过对10株不同来源Hp的基因组测序分析并对9株Hp代表株进行药敏实验,从耐药表型和耐药基因信息学分析Hp对于常用抗生素的耐药性,为临床治疗Hp感染提供依据。方法从西藏地区临床胃病患者口腔和胃粘膜组织分离和培养Hp,并对9株临床菌株(5株口腔临床分离菌株和1株临床胃组织分离株,3株SS国际标准株的动物模型适应株代表菌株)进行常见抗生素的耐药性检测,并增加1个ACTT11637国际标准株共10株Hp,用基因组重测序技术,获得耐药基因序列,将不同来源的Hp耐药基因与NCBI中Hp代表菌株的耐药基因进行比对分析,并结合耐药实验结果,分析其分子进化和耐药机制间的关系。结果从217例胃病患者胃粘膜组织和唾液组织中检出Hp89株,总感染率为41.01%(89/217)。9株代表Hp对克拉霉素、阿莫西林、甲硝唑、左氧氟沙星和四环素的耐药率分别为77.8%、77.8%、44.4%、77.8%、77.8%。与参考株相比,克拉霉素耐药基因相似性达99%,阿莫西林和甲硝唑耐药基因相似性为96%~97%。同时也发现其中3株菌克拉霉素耐药基因A2143G的突变。结论目前西藏地区Hp对于甲硝唑的敏感性较高,对于克拉霉素、阿莫西林、左氧氟沙星、四环索的敏感性较差。耐药基因突变与耐药情况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幽门螺杆菌 药敏实验 耐药基因 分子进化
原文传递
一株西藏牦牛源多杀性巴氏杆菌基因分型及rpoE基因生物信息学分析 被引量:8
11
作者 周赛赛 李天娇 +9 位作者 武琦 朱家平 罗宗 吕然 赵晓慧 王一飞 罗润波 贡嘎 王保宁 索朗斯珠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47-60,共14页
为分析本实验室分离保存的一株西藏牦牛源多杀性巴氏杆菌基因型和rpoE基因编码蛋白的生物特性,通过16SrDNA、特异性基因、荚膜分型、脂多糖分型、rpoE基因扩增等分子生物学和生物信息学方法对此株牦牛源多杀性巴氏杆菌进行分析。结果表... 为分析本实验室分离保存的一株西藏牦牛源多杀性巴氏杆菌基因型和rpoE基因编码蛋白的生物特性,通过16SrDNA、特异性基因、荚膜分型、脂多糖分型、rpoE基因扩增等分子生物学和生物信息学方法对此株牦牛源多杀性巴氏杆菌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此株牦牛源多杀性巴氏杆菌为B∶L2∶ST44基因型,rpoE基因和印度牛源多杀性巴氏杆菌rpoE基因相似性为100%,分子量22.0ku,理论等电点4.86,属于不稳定、无跨膜结构、无信号肽、有保守结构域和有潜在磷酸化的胞内亲水性蛋白,二级结构α-螺旋占比最高67.02%,三级结构为棒状微弯曲模型,存在多个抗原表位,预测可与10个蛋白存在相互作用。综上,本研究对一株西藏牦牛源多杀性巴氏杆菌进行基因分型和rpoE基因进行生物信息分析,为进一步了解西藏牦牛源多杀性巴氏杆菌基因型和探索RpoE蛋白的生物学特性提供数据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牦牛 多杀性巴氏杆菌 基因分型 rpoE基因 生物信息学分析
原文传递
以新作物为名:乾嘉年间徽州驱逐棚民运动再讨论 被引量:7
12
作者 王保宁 朱光涌 《清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77-93,共17页
明清时期江南经济发展和徽商崛起推动棚民进入徽州租赁山场,采用"炼山"和林粮间作模式从事木材产业,以玉米取代粟、麻等传统"花利"作物,尽管扩大了玉米种植面积,但始终未将其转变为主要农作物。棚民的数量激增冲击... 明清时期江南经济发展和徽商崛起推动棚民进入徽州租赁山场,采用"炼山"和林粮间作模式从事木材产业,以玉米取代粟、麻等传统"花利"作物,尽管扩大了玉米种植面积,但始终未将其转变为主要农作物。棚民的数量激增冲击了徽州传统聚族而居和风水信仰体系,1788年长江特大洪灾又导致当地士绅将矛头直指玉米,最终与抵制棚民的情绪掺杂在一起,演变为一场驱逐棚民运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棚民 玉米 水土流失 “花利”
原文传递
从抵制到接受:清代浙江的玉米种植 被引量:7
13
作者 王保宁 朱光涌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08-117,共10页
与传统的玉米种植史研究范式不同,本文从气候突变、山林经济角度分析清代浙江省玉米种植史料的生成,认为乾隆末年和嘉庆年间的几次洪灾促使地方官员和士绅提出玉米引发水土流失的观点,道光年间降雨量增多又推动其形成更为完整的玉米为... 与传统的玉米种植史研究范式不同,本文从气候突变、山林经济角度分析清代浙江省玉米种植史料的生成,认为乾隆末年和嘉庆年间的几次洪灾促使地方官员和士绅提出玉米引发水土流失的观点,道光年间降雨量增多又推动其形成更为完整的玉米为害表述体系,进而影响地方志的书写。清代江南木材需求量扩大,繁荣了浙江山区的杉木种植业,推动棚民采取刀耕火种法和林粮间作模式实现资源利用效率最大化,玉米也因具有根系发达、穿透力强等特点而取代传统杂粮成为新的"花利"作物,承担起维系劳资双方利益分配机制的功能,但却没有成为山区的主要粮食作物,更不会直接促成大规模的人口增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气候突变 山林经济 “花利”
原文传递
饥荒循环:清代陕南山区的粮食供应 被引量:1
14
作者 王保宁 王怀祥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1-20,共10页
清代流民大量涌入陕南,带来了粮食压力,改变了既有的粮食供应体系。在市场和环境的共同作用下,陕南玉米的商品化程度大幅提高,成为主要商品粮,单一农作物结构随之形成。受其影响,如果玉米丰收,则产业繁荣,社会稳定;反之,则产业衰落,社... 清代流民大量涌入陕南,带来了粮食压力,改变了既有的粮食供应体系。在市场和环境的共同作用下,陕南玉米的商品化程度大幅提高,成为主要商品粮,单一农作物结构随之形成。受其影响,如果玉米丰收,则产业繁荣,社会稳定;反之,则产业衰落,社会动荡,这是清代中期陕南山区玉米——产业——社会稳定的运行逻辑,也是饥荒不断上演的内在机制。19世纪上半叶的气候突变造成了山区常态化的玉米歉收,持续冲击原有的农作物结构,饥荒发生频率和影响程度增加。于是,原先的马铃薯部分替代玉米,从救荒作物转变成为山区的重要商品粮。尽管如此,粮食——产业——社会稳定的运行逻辑依然存在,饥荒循环的故事也就不断上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陕南 产业 粮食 气候突变
原文传递
Anti-bacterial and anti-viral effects of Fengreqing oral liquid(风热清口服液) in vitro and in vivo
15
作者 LIU Jie CHEN Yuzuo +3 位作者 OU Kaixi wang baoning PENG Fu YU Chenghao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CIE CSCD 2021年第4期530-538,共9页
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anti-bacterial and anti-viral effects of Fengreqing oral liquid(风热清口服液,FRQ)in vitro and in vivo.METHODS:The minimum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s of Fengreqing Oral Liquid against six gr... 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anti-bacterial and anti-viral effects of Fengreqing oral liquid(风热清口服液,FRQ)in vitro and in vivo.METHODS:The minimum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s of Fengreqing Oral Liquid against six gram-positive bacteria(Staphylococcus aureus,Streptococcus mutans,Peptostreptococcus anaerobius,Hemolytic streptococcus,Streptococcus pneumoniae,Klebsiella pneumoniae),seven gram-negative bacteria(Escherichia coli,Actinobacillus actinomycetemcomitans,Porphyromonas gingivalis,Haemophilus influenzae,Helicobacter pylori,Pseudomonas aeruginosa,Gardnerella vaginalis)and Candida albicans were detected by the paper disc diffusion method.The inhibition rate of A/Puerto Rico/8/34(H1N1)(PR8)influenza virus in different concentrations of Fengreqing oral solution was detected by chicken embryo method.CCK8 method was used to detect the half-cell infection of RSV,VSV and CVB3.The effect of FRQ on the survival curve of mice was detected by using co-infection model of Streptococcus pneumoniae and influenza virus.RESULTS:In vitro,FRQ can inhibit Actinobacillus actinomycetemcomitans,Helicobacter pylori,Gardnerella vaginalis,Staphylococcus aureus,Streptococcus mutans and Streptococcus pneumoniae and has an antiviral effect on the envelope virus H1N1.In vivo,Fengreqing oral solution had therapeutic effect on influenza-Streptococcus pneumoniae co-infection in mice,significantly improving the survival rate of mice.The medium dose and low dose FRQ significantly prolonged the survival time of mice.CONCLUSION:FRQ has good anti-bacterial and anti-viral effects in vivo and in vitro.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fluenza A virus H1N1 subtype gram-positive bacteria gram-negative bacteria anti-bacterial agents antiviral agents Fengreqing oral liquid
原文传递
1953-1957年我国推动生猪增产的政策举措及成效
16
作者 王保宁 陈彬 《党的文献》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03-109,共7页
新中国成立后,为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党和政府大力推动生猪增产,把养猪积肥作为农业增产的重要措施,并取得了初步成效,但在多种因素影响下,生猪进一步增产也面临新的问题和挑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从1953年开始,党和政府积极探索,顺应... 新中国成立后,为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党和政府大力推动生猪增产,把养猪积肥作为农业增产的重要措施,并取得了初步成效,但在多种因素影响下,生猪进一步增产也面临新的问题和挑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从1953年开始,党和政府积极探索,顺应统购统销政策和农业合作化运动的新形势,通过增加替代饲料、探寻增产新思路等举措,逐步构建起了符合实际需要的生猪养殖体系;同时通过控制收购、提高收购价格等措施,在实践中重建了由国家主导的生猪流通制度。至1957年,生猪增产政策基本完善成型并取得显著成效,推动了新中国的生猪数量稳步增产,有效缓解了猪肉供应紧张的局面,适应了人民生活和国民经济发展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猪增产 生猪养殖体系 生猪流通制度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