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研究刺通草各部位营养成分,评价其氨基酸营养价值。方法通过对刺通草花苞、嫩叶、老叶、茎皮等部位的蛋白质、总灰分、氨基酸、氮、磷、钾、钙进行测定与分析,综合评价各部位的营养情况。结果刺通草不同部位的营养成分存在差异,花...目的研究刺通草各部位营养成分,评价其氨基酸营养价值。方法通过对刺通草花苞、嫩叶、老叶、茎皮等部位的蛋白质、总灰分、氨基酸、氮、磷、钾、钙进行测定与分析,综合评价各部位的营养情况。结果刺通草不同部位的营养成分存在差异,花苞的蛋白质及氮、磷、钾含量最高,分别为18.60%、2.98%、0.512%、3.00%;茎皮中总灰分和钙含量最高,分别为31.32%、7.28%,约为花苞和叶的3倍。各部位均检测到16种氨基酸和6种必需氨基酸,总氨基酸含量为47.59~106.57 mg/g,必需氨基酸含量为17.07~38.14 mg/g,必需氨基酸占总氨基酸含量的34.70%~40.27%。精氨酸、谷氨酸、天冬氨酸为花苞和茎皮的主要氨基酸;谷氨酸、天冬氨酸、亮氨酸为嫩叶和老叶的主要氨基酸;刺通草各部位的第一限制性氨基酸为蛋氨酸+胱氨酸;各部位呈味氨基酸和药用氨基酸含量丰富,分别占总氨基酸的88%和56%以上。各部位的氨基酸比值系数分(score of ratio coefficient of amino acid,SRC)值介于65.42~71.11之间,平均值为67.16。结论刺通草花苞的蛋白质等营养含量丰富,叶的氨基酸营养价值较高,茎皮中钙含量非常丰富。本研究可为刺通草资源开发和利用提供科学参考。展开更多
[目的]分析DNA、引物,dNTPs、Taq DNA聚合酶4种因素对雷公笋SCoT-PCR扩增结果的影响,通过最优的SCoT-PCR反应体系筛选多态性引物,为雷公笋种质资源分子标记研究提供条件。[方法]以海南雷公笋为材料,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方法。[结果...[目的]分析DNA、引物,dNTPs、Taq DNA聚合酶4种因素对雷公笋SCoT-PCR扩增结果的影响,通过最优的SCoT-PCR反应体系筛选多态性引物,为雷公笋种质资源分子标记研究提供条件。[方法]以海南雷公笋为材料,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方法。[结果]Taq酶对雷公笋SCoT-PCR扩增的影响最大,其次是模板DNA和dNTPs,最后是引物;最优反应体系为20μL体系中40 ng DNA,0.30μmol/L引物,0.25 mmol/L dNTPs,3.00 U Taq酶。经验证,该体系获得的扩增产物清晰稳定;应用该体系从40条SCoT引物筛选出8条多态性好,且适合雷公笋扩增的引物,多态性条带占62.64%。[结论]该研究为使用SCoT分子标记技术对雷公笋开展深入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持。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研究刺通草各部位营养成分,评价其氨基酸营养价值。方法通过对刺通草花苞、嫩叶、老叶、茎皮等部位的蛋白质、总灰分、氨基酸、氮、磷、钾、钙进行测定与分析,综合评价各部位的营养情况。结果刺通草不同部位的营养成分存在差异,花苞的蛋白质及氮、磷、钾含量最高,分别为18.60%、2.98%、0.512%、3.00%;茎皮中总灰分和钙含量最高,分别为31.32%、7.28%,约为花苞和叶的3倍。各部位均检测到16种氨基酸和6种必需氨基酸,总氨基酸含量为47.59~106.57 mg/g,必需氨基酸含量为17.07~38.14 mg/g,必需氨基酸占总氨基酸含量的34.70%~40.27%。精氨酸、谷氨酸、天冬氨酸为花苞和茎皮的主要氨基酸;谷氨酸、天冬氨酸、亮氨酸为嫩叶和老叶的主要氨基酸;刺通草各部位的第一限制性氨基酸为蛋氨酸+胱氨酸;各部位呈味氨基酸和药用氨基酸含量丰富,分别占总氨基酸的88%和56%以上。各部位的氨基酸比值系数分(score of ratio coefficient of amino acid,SRC)值介于65.42~71.11之间,平均值为67.16。结论刺通草花苞的蛋白质等营养含量丰富,叶的氨基酸营养价值较高,茎皮中钙含量非常丰富。本研究可为刺通草资源开发和利用提供科学参考。
文摘[目的]分析DNA、引物,dNTPs、Taq DNA聚合酶4种因素对雷公笋SCoT-PCR扩增结果的影响,通过最优的SCoT-PCR反应体系筛选多态性引物,为雷公笋种质资源分子标记研究提供条件。[方法]以海南雷公笋为材料,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方法。[结果]Taq酶对雷公笋SCoT-PCR扩增的影响最大,其次是模板DNA和dNTPs,最后是引物;最优反应体系为20μL体系中40 ng DNA,0.30μmol/L引物,0.25 mmol/L dNTPs,3.00 U Taq酶。经验证,该体系获得的扩增产物清晰稳定;应用该体系从40条SCoT引物筛选出8条多态性好,且适合雷公笋扩增的引物,多态性条带占62.64%。[结论]该研究为使用SCoT分子标记技术对雷公笋开展深入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