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HIF-1α在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中的表达及作用研究
1
作者 贺星 王得春 +3 位作者 次旦罗布 惠升 许韬 唐郡 《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 2023年第1期47-49,56,共4页
目的 明确缺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inducible factor-1α,HIF-1α)在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Diarrhoea-predominant Irritable bowel syndrome, IBS-D)中的表达及作用。方法 30只雌性SPF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干预组和对照组各10... 目的 明确缺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inducible factor-1α,HIF-1α)在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Diarrhoea-predominant Irritable bowel syndrome, IBS-D)中的表达及作用。方法 30只雌性SPF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干预组和对照组各10只,模型组大鼠接受29天的急-慢结合应激法构建IBS-D模型,干预组在构建IBS-D大鼠模型同时接受吡咯烷二硫代甲酸铵(PDTC)腹腔注射,对照组大鼠无特殊处理。观察造模效果(比较模型组与对照组1 h排便量、湿便率及疼痛压力阈值差异,观察模型组大鼠肠组织大体标本完整性),比较三组大鼠肠黏膜HIF-1α及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κB,NF-κB)表达差异。结果三组大鼠均顺利完成实验,无死亡。模型组大鼠1 h排便量(7.10±0.88 vs 0.90±0.32)、湿便率(11.15±0.98 vs 0)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疼痛压力阈值(27.88±1.48 vs 30.50±2.42)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组大鼠结肠黏膜未见明显充血、水肿、糜烂、溃疡。免疫印迹法观察对照组大鼠HIF-1α染色最浅,干预组次之,均明显浅于模型组大鼠;对照组大鼠NF-κB染色最浅,干预组次之,模型组大鼠染色最深。结论 HIF-1α在IBS-D大鼠中肠黏膜中高表达,其可能通过抑制NF-κB对IBS-D起到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 缺氧诱导因子-1Α 核因子ΚB 作用机制
下载PDF
青岛地区特立帕肽治疗绝经后重度骨质疏松症6个月(阶段性)有效性和安全性 被引量:5
2
作者 杨乃龙 刘焕娜 +14 位作者 马学晓 王英振 陈伯华 西永明 张海宁 吕成昱 季爱玉 付正菊 王德春 刘元涛 张鹏 郑燕平 吕夫新 王文汇 胡伟 《中华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469-474,共6页
目的观察特立帕肽治疗绝经后重度骨质疏松症6个月后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观察骨密度和骨代谢标志物的变化。方法选取2016年10月-2017年9月于青岛市3家医院治疗的218例绝经后重度骨质疏松症患者,预计疗程13个月。截止到2017年9月共有160例... 目的观察特立帕肽治疗绝经后重度骨质疏松症6个月后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观察骨密度和骨代谢标志物的变化。方法选取2016年10月-2017年9月于青岛市3家医院治疗的218例绝经后重度骨质疏松症患者,预计疗程13个月。截止到2017年9月共有160例患者完成了6个月的治疗并接受随访。治疗前和治疗后3、6个月测定Ⅰ型前胶原氨基端前肽(procollagen type 1 N-terminal propeptide,P1NP)和Ⅰ型胶原C端肽β降解产物(β-C-terminal telopeptide of type 1 collagen,β-CTX);治疗前和治疗6个月行双能X线吸收检测法(dual energy X ray absorptiometery,DXA)骨密度检查,并监测患者的不良事件。结果与基线(21. 04±9. 28)μg/L相比,特立帕肽治疗3、6个月后,P1NP分别升至(135. 75±61. 32)和(193. 35±54. 93)μg/L(P<0. 001);而与基线(0. 12±0. 05)μg/L相比,治疗3、6个月后β-CTX分别升至(0. 49±0. 28)和(0. 64±0. 22)μg/L (P<0. 05)。骨密度基线和治疗6个月相比,L1-4 (0. 692±0. 125) g/cm2vs.((0. 744±0. 130) g/cm2,股骨干(0. 749±0. 168) g/cm2vs.(0. 789±0. 117) g/cm2,均有提升(P<0. 05)。结论中国青岛地区绝经后重度骨质疏松患者使用特立帕肽治疗6个月后,P1NP和β-CTX水平明显提升,且PINP比β-CTX提升的更明显,有利于促骨形成;同时L1-4、股骨干骨密度提升,且无明显严重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立帕肽 绝经后 骨质疏松症骨折 有效性 安全性
下载PDF
伤椎固定保留后方韧带复合体联合后路伤椎植骨短节段固定在胸腰椎骨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1
3
作者 王德春 林勇彬 《中国当代医药》 2020年第16期41-43,62,共4页
目的探讨伤椎固定保留后方韧带复合体联合后路伤椎植骨短节段固定在胸腰椎骨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1月~2019年6月我院收治的32例胸腰椎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研究组(16例)与对照组(16例)... 目的探讨伤椎固定保留后方韧带复合体联合后路伤椎植骨短节段固定在胸腰椎骨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1月~2019年6月我院收治的32例胸腰椎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研究组(16例)与对照组(16例)。对照组采用伤椎固定保留后方韧带复合体的治疗方法,研究组采用伤椎固定保留后方韧带复合体联合后路伤椎植骨短节段固定的治疗方法。比较两组的临床效果、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手术时间、下床时间及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腰椎骨折患者采用经伤椎固定保留后方韧带复合结合后路伤椎植骨短节段固定手术治疗效果理想,可有效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减少术中出血量,缩短住院治疗的时间,临床可以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伤椎固定保留后方韧带复合体 联合治疗 后路伤椎植骨短节段固定 胸腰椎骨折 并发症
下载PDF
群体构成方式对大豆百粒重全基因组选择预测准确度的影响 被引量:4
4
作者 马岩松 刘章雄 +23 位作者 文自翔 魏淑红 杨春明 王会才 杨春燕 卢为国 徐冉 张万海 吴纪安 胡国华 栾晓燕 付亚书 郭泰 王曙明 韩天富 张孟臣 张磊 苑保军 郭勇 Jochen C.REIF 江勇 李文滨 王德春 邱丽娟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43-52,共10页
百粒重是大豆产量的重要构成因子,在一定条件下与产量呈显著正相关。百粒重是一个复杂的数量性状,用传统的育种方法其遗传增益不明显。本研究对280份大豆品种进行了多年多点田间鉴定,通过混合线性模型预测获得品种百粒重的最佳线性无偏... 百粒重是大豆产量的重要构成因子,在一定条件下与产量呈显著正相关。百粒重是一个复杂的数量性状,用传统的育种方法其遗传增益不明显。本研究对280份大豆品种进行了多年多点田间鉴定,通过混合线性模型预测获得品种百粒重的最佳线性无偏预测值。同时利用分布在大豆全基因组的5361个SNP标记鉴定参试品种基因型,结合随机回归最佳线性无偏预测模型和交互验证方法,探讨了群体构成方式对大豆百粒重的全基因组选择预测准确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大豆百粒重的全基因组选择预测准确度变化范围为–0.15^+0.75;群体构成方式对百粒重的预测准确度影响明显;亚群内的预测准确度(+0.24^+0.75)高于亚群间(-0.15^+0.29);当群体间遗传距离由0.1566增加到0.2201时,预测准确度下降27.87%;相比随机构建的训练群体,基于群体遗传结构构建的训练群体能将百粒重的预测准确度提高2.34%。本研究明确了大豆百粒重的全基因组选择预测准确度,阐明了群体结构对大豆百粒重的全基因组选择预测准确度的影响,为大豆分子育种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百粒重 全基因组选择 预测准确度 遗传结构
下载PDF
QTL effects and epistatic interaction for flowering time and branch number in a soybean mapping population of Japanese×Chinese cultivars 被引量:3
5
作者 YANG Guang ZHAI Hong +12 位作者 WU Hong-yan ZHANG Xing-zheng LüShi-xiang wang Ya-ying LI Yu-qiu HU Bo wang Lu WEN Zi-xiang wang de-chun wang Shao-dong Kyuya Harada XIA Zheng-jun XIE Fu-ti 《Journal of Integrative Agriculture》 SCIE CAS CSCD 2017年第9期1900-1912,共13页
Flowering time and branching type are important agronomic traits related to the adaptability and yield of soybean. Molecular bases for major flowering time or maturity loci, E1 to E4, have been identified. However, mo... Flowering time and branching type are important agronomic traits related to the adaptability and yield of soybean. Molecular bases for major flowering time or maturity loci, E1 to E4, have been identified. However, more flowering time genes in cultivars with different genetic backgrounds are needed to be mapped and cloned for a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flowering time regulation in soybean. In this study, we developed a population of Japanese cultivar(Toyomusume)×Chinese cultivar(Suinong 10) to map novel quantitative trait locus(QTL) for flowering time and branch number. A genetic linkage map of a F_2 population was constructed using 1 306 polymorphic 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 markers using Illumina Soy SNP8 ki Select Bead Chip containing 7 189(SNPs). Two major QTLs at E1 and E9, and two minor QTLs at a novel locus, qFT2_1 and at E3 region were mapped. Using other sets of F_2 populations and their derived progenies, the existence of a novel QTL of qFT2_1 was verified. qBR6_1, the major QTL for branch number was mapped to the proximate to the E1 gene, inferring that E1 gene or neighboring genetic factor is significantly contributing to the branch numbe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oybean quantitative trait loci SNP flowering time branch number
下载PDF
职业技能对标的高职电类课程改革与探索——以《电机及控制技术(含PLC)》为例
6
作者 邓勇 朱文艳 +2 位作者 龚清林 王德春 张俊佳 《科技视界》 2018年第4期119-121,共3页
针对我院高职电类基础课程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以《电机及控制技术(含PLC)》为例,提出了"三阶段、双证制"的人才培养模式,对如何实现课证融通、职业技能与课程标准对接的课程改革提出了建设性意见和实施方案,实践结果表... 针对我院高职电类基础课程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以《电机及控制技术(含PLC)》为例,提出了"三阶段、双证制"的人才培养模式,对如何实现课证融通、职业技能与课程标准对接的课程改革提出了建设性意见和实施方案,实践结果表明,改革后的课程教学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基本知识和实践技能,适合高职教育的发展和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证制 课证融通 职业技能 课程改革
下载PDF
显微镜下单侧入路双侧减压治疗腰椎管狭窄症 被引量:5
7
作者 梁磊 王德春 +5 位作者 刘兰涛 陈龙伟 陈昊 解思毓 魏见伟 杨健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3期2189-2192,共4页
[目的]探讨显微镜辅助微创通道下单侧入路双侧减压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6月—2019年3月显微镜微创通道下单侧入路双侧减压融合固定单节段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4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记录围手术期资料,采用下肢... [目的]探讨显微镜辅助微创通道下单侧入路双侧减压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6月—2019年3月显微镜微创通道下单侧入路双侧减压融合固定单节段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4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记录围手术期资料,采用下肢视觉疼痛模拟评分(VAS)、腰椎功能障碍指数(ODI)和改良Macnab标准评价临床疗效。[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无转为开放或者其他手术方式病例,手术时间(181.33±20.21) min,术中出血量(167.81±37.41) ml。有3例硬膜破裂导致脑脊液漏,1例神经根外膜撕裂,术中均未进行修补等处理,愈后良好。随时间推移,VAS评分及ODI评分均显著降低(P<0.05)。末次随访时按改良Macnab标准,临床结果优良率达到92.50%(37/40)。[结论]显微镜微创通道下单侧入路双侧减压治疗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临床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显微镜 椎管狭窄 单侧入路 双侧减压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