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人工智能的可穿戴设备在心房颤动筛查中的应用
1
作者 穆耶赛尔·麦麦提明 刘惠娟 +1 位作者 王芳丽 冯艳 《实用心电学杂志》 2024年第2期191-194,共4页
心房颤动(简称房颤)是最常见的心律失常,并可能引起多种并发症,因此需要借助精准医学方法来识别和加强房颤检测,从而实现及早诊断和治疗。基于人工智能的可穿戴设备对房颤患者的筛查与管理具有重要价值,本文综述了近年来这类设备应用于... 心房颤动(简称房颤)是最常见的心律失常,并可能引起多种并发症,因此需要借助精准医学方法来识别和加强房颤检测,从而实现及早诊断和治疗。基于人工智能的可穿戴设备对房颤患者的筛查与管理具有重要价值,本文综述了近年来这类设备应用于房颤筛查的相关文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颤动 人工智能 深度学习 卷积神经网络 可穿戴设备
下载PDF
基于人工智能的心房颤动筛查与管理的研究进展
2
作者 王芳丽 穆耶赛尔·麦麦提明 冯艳 《实用心电学杂志》 2024年第2期186-190,共5页
心房颤动(简称房颤)是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具有隐匿性、阵发性、复杂性、高致死致残率等特点,且患病率呈上升趋势。传统的房颤筛查方法具有局限性,而新出现的人工智能技术在房颤的筛查、诊断、预测方面展现出独特的优势和广阔的应用... 心房颤动(简称房颤)是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具有隐匿性、阵发性、复杂性、高致死致残率等特点,且患病率呈上升趋势。传统的房颤筛查方法具有局限性,而新出现的人工智能技术在房颤的筛查、诊断、预测方面展现出独特的优势和广阔的应用前景。在房颤筛查中智能可穿戴设备具有较好的可行性、特异性和敏感性,而且在临床应用中具有较高的成本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颤动 人工智能 可穿戴设备 筛查
下载PDF
皖北地区抗凝类杀鼠剂中毒临床特征及维生素K1用药方案对疗效的影响分析
3
作者 陶言言 汤亚杰 +3 位作者 王丽丽 王方莉 陆国玉 范方田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23年第11期1263-1268,共6页
目的:对抗凝血杀鼠剂中毒临床特点及维生素K1用量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提高临床诊疗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急诊内科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收治住院的51例抗凝血杀鼠剂中毒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中毒方式、中毒时间(毒物暴露至入院治疗时... 目的:对抗凝血杀鼠剂中毒临床特点及维生素K1用量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提高临床诊疗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急诊内科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收治住院的51例抗凝血杀鼠剂中毒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中毒方式、中毒时间(毒物暴露至入院治疗时间)、临床表现、凝血功能、维生素K1用量及治疗结果等,所有患者随访3个月。结果:51例患者中,溴敌隆中毒27例(52.94%),占比最高。出院时凝血功能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国际标准化比值(INR)较入院时明显改善(P<0.01)。23例入院时有出血症状,中毒严重度评分(PSS):轻度中毒12例,中度中毒7例,重度中毒4例;46例有明确毒物暴露史。患者根据中毒时间分为≥48 h组与<48 h组,比较两组入院时凝血功能异常程度,有统计学差异(P<0.01)。28例入院时凝血功能异常,根据维生素K1用量分为≤40 mg/d组12例和>40 mg/d组16例,≤40 mg/d组出血症状消失时间和凝血功能恢复时间较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抗凝血杀鼠剂中毒症状以凝血功能障碍、出血为主,中毒时间长凝血异常更加显著。维生素K1较大剂量较普通剂量疗效无显著差异,维生素K1治疗的及时性和维持时间更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凝类杀鼠剂 中毒 凝血功能障碍 维生素K1
下载PDF
可见光诱导的环化反应合成磺酰化4-色满酮化合物:推荐一个大学综合性多步合成实验
4
作者 董道青 田保玲 +4 位作者 王芳丽 杨少慧 韩晴晴 高佳慧 王祖利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3年第4期84-90,共7页
为了使本科实验教学更加贴近科研热点领域,增加学生对化学实验的学习兴趣。本文设计了在可见光诱导下邻烯丙氧基苯甲醛和苯亚磺酸自由基环化反应,合成功能化的4-色满酮衍生物,并对反应机制进行了初步探究。本综合实验易操作、且产物产率... 为了使本科实验教学更加贴近科研热点领域,增加学生对化学实验的学习兴趣。本文设计了在可见光诱导下邻烯丙氧基苯甲醛和苯亚磺酸自由基环化反应,合成功能化的4-色满酮衍生物,并对反应机制进行了初步探究。本综合实验易操作、且产物产率高,本科生在掌握实验原理及基本实验操作后,均能完成综合性合成实验,获得一定的实验成就感;同时本实验又有一定的难度,学生对反应条件的执行程度决定了其各步反应产物产率的高低,可从产率高低评价学生实验水平。本文以有机化学研究中的热点前沿,帮助学生系统地理解和掌握合成化学的实验技术,锻炼学生的主动探索精神和综合实践能力,感受有机合成的神奇之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见光催化 环化反应 综合实验 自由基 色满酮 绿色化学
下载PDF
血压变异性的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3
5
作者 穆耶赛尔·麦麦提明 刘惠娟 +1 位作者 王芳丽 冯艳 《实用心电学杂志》 2023年第3期215-219,共5页
血压是一种动态的生理变量。除了血压水平本身,异常的血压变异性(blood pressure variability,BPV)在心血管高风险人群中也是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异常的BPV与心、脑、肾、血管等靶器官损伤的发生、进展和严重程度有关,并且会使心血... 血压是一种动态的生理变量。除了血压水平本身,异常的血压变异性(blood pressure variability,BPV)在心血管高风险人群中也是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异常的BPV与心、脑、肾、血管等靶器官损伤的发生、进展和严重程度有关,并且会使心血管事件的发生风险、心血管死亡率及全因死亡率升高,同时也是其独立危险因素。在心血管疾病风险分层中,除关注血压水平外,BPV监测也应成为常规临床实践的一部分。本文主要围绕BPV异常对相关疾病的影响,以及BPV临床应用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压变异性 高血压 心血管疾病 脑卒中 慢性肾病 2型糖尿病
下载PDF
基于苯并噻吩平面格的张力与重组能的理论研究
6
作者 彭辛哲 葛娇阳 +5 位作者 王访丽 余国静 冉雪芹 周栋 杨磊 解令海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80-187,共8页
有机半导体材料在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有机场效应晶体管(OFET)和有机太阳能电池(OSC)等领域应用广泛,但由于各类结构缺陷和迁移率较低,不利于载流子的传输.本文基于苯并噻吩设计并研究了一系列新型有机电荷传输纳米分子,利用密度泛... 有机半导体材料在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有机场效应晶体管(OFET)和有机太阳能电池(OSC)等领域应用广泛,但由于各类结构缺陷和迁移率较低,不利于载流子的传输.本文基于苯并噻吩设计并研究了一系列新型有机电荷传输纳米分子,利用密度泛函理论研究了分子轨道、电离能、电子亲和势、张力能和重组能等分子结构和电子性质;利用约化密度梯度函数和正规模式(NM)分析方法计算了分子内的弱相互作用和每个振动模式对重组能的贡献.结果表明,苯并噻吩格子化(形成四元格)之后,与其单体相比,分子的电子重组能降低了至少0.394 eV,空穴重组能降低了至少0.056 eV,证明格子化是降低重组能的一种有效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并噻吩 密度泛函理论 弱相互作用 重组能 电荷转移
下载PDF
针刺治疗疼痛性颞下颌关节紊乱病Meta分析
7
作者 王芳莉 包烨华 +1 位作者 楚佳梅 余静 《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 2023年第8期685-689,F0003,共6页
目的系统评价针刺对改善疼痛性颞下颌关节紊乱病(TMDs)的临床疗效。方法检索数据库包括中国知网(CNKI)、万方(Wanfang Data)、维普网(VIP)、PubMed、Embase建库至2023年3月21日针刺治疗疼痛性TMDs的随机对照研究,采用Revman 5.4软件进... 目的系统评价针刺对改善疼痛性颞下颌关节紊乱病(TMDs)的临床疗效。方法检索数据库包括中国知网(CNKI)、万方(Wanfang Data)、维普网(VIP)、PubMed、Embase建库至2023年3月21日针刺治疗疼痛性TMDs的随机对照研究,采用Revman 5.4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并对数据分析结果进行GRADE证据等级评价。结果共纳入7项临床研究,共464例患者。改善疼痛强度方面,试验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SMD=0.84,95%CI 0.60~1.08);试验组最大张口度改善效果优于对照组(SMD=0.64,95%CI 0.40~0.89);试验组在改善Fricton颞下颌关节紊乱指数方面优于对照组(MD=-0.04,95%CI-0.08~-0.00)。结论针刺治疗疼痛性TMDs能够改善疼痛、最大张口度、颞下颌关节功能,但证据质量等级评价不高,仍需更多高质量随机对照试验进一步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通针刺 颞下颌关节紊乱病 疼痛 META分析
下载PDF
基于OBE的软件测试教学设计与实施 被引量:1
8
作者 王方丽 罗军 《科教文汇》 2023年第20期95-98,共4页
文章基于软件测试的特点和性质,分析当前软件测试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以OBE为导向,融入课程思政的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实施过程。从理论和实践两个不同的角度,探讨软件测试中的思政元素,进一步阐述如何在教学中融入思政元素及如... 文章基于软件测试的特点和性质,分析当前软件测试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以OBE为导向,融入课程思政的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实施过程。从理论和实践两个不同的角度,探讨软件测试中的思政元素,进一步阐述如何在教学中融入思政元素及如何对思政元素进行考核,以实现“育人”和“育才”的统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BE 软件测试 课程思政 考核方式
下载PDF
肛瘘的诊治专家共识(2020版) 被引量:32
9
作者 陈希琳 冯六泉 +33 位作者 姜国丹 李东冰 李建平 李恒爽 李进军 林林 孙亚玲 谭嗣伟 王晓锋 王霆 王万民 朱慧卿 张书信 张树荣 张淑伶 张卫国 赵燕 孟庆成 周海洋 赵雪松 苗春红 王芳丽 冷涛 谢振年 吴宝音 杨士斌 任毅 康春博 陈朝文 段宏岩 贾山 荣文舟 王正亮 邹贤军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20年第17期1-7,共7页
肛瘘作为肛肠科的常见病及多发病,存在临床诊疗方案繁多、认知不统一等问题,缺乏业界公认的诊疗规范,多数研究仅限于理论探讨,临床指导意义较弱,导致肛瘘术后复发率较高。北京肛肠学会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征询了国内肛肠领域30余位专家... 肛瘘作为肛肠科的常见病及多发病,存在临床诊疗方案繁多、认知不统一等问题,缺乏业界公认的诊疗规范,多数研究仅限于理论探讨,临床指导意义较弱,导致肛瘘术后复发率较高。北京肛肠学会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征询了国内肛肠领域30余位专家的意见,结合循证医学证据进行反复推敲,形成了《肛瘘的诊治专家共识(2020版)》。本共识提出了肛瘘的治疗原则,指出了传统挂线、肛瘘切开术、Lift术式、瘘管填塞术及近年兴起的视频辅助下肛瘘切除术(VAAFT)等多种术式的优缺点,以指导肛肠专业医生的临床实践,规范诊疗行为,提高肛瘘治愈率、减少复发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肛肠学会 肛瘘 专家共识 溃疡性结肠炎 灌肠 挂线 肛瘘切开术 瘘管填塞术 视频辅助下肛瘘切除术
下载PDF
韧性剪切带型金矿三阶段构造成矿模式——以广东河台金矿床为例 被引量:13
10
作者 汪劲草 李帅 +6 位作者 余何 王斯亮 汤静如 熊彬 王旭阳 王方里 李腾达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20-29,共10页
基于对粤西河台韧性剪切带型金矿的构造解析,本文提出了韧性剪切带型金矿成矿的一种新构造模式,即:在大型韧性剪切带运动指向的前锋,当扩展弱化而出现分支糜棱岩带时,就会在韧性剪切带中出现由强变形带包绕的构造透镜体弱变形域。由于... 基于对粤西河台韧性剪切带型金矿的构造解析,本文提出了韧性剪切带型金矿成矿的一种新构造模式,即:在大型韧性剪切带运动指向的前锋,当扩展弱化而出现分支糜棱岩带时,就会在韧性剪切带中出现由强变形带包绕的构造透镜体弱变形域。由于透镜体域中央岩石处于脆性环境,在变形分解过程中,强变形带中含金流体会通过岩石中的微破裂渗透到相对低压的弱变形构造透镜体域中央,并通过构造泵吸机制在其中产生周期性的液压致裂与裂开‒愈合,这为在韧性剪切阶段活动的金提供了一个理想的沉淀场所。上述构造机制很好地解释了河台金矿床中透镜状特富矿体的成因。河台含金韧性剪切带在韧性、韧‒脆性及脆性阶段在同位空间并列与叠加了不同类型金矿体,从早到晚分别形成细脉‒浸染型、石英脉型与破碎带蚀变岩型金矿体。河台韧性剪切带群为粤西深层次逆冲推覆构造前缘陡坡带的分支糜棱岩带,其韧性剪切阶段为左旋平‒逆剪切,韧‒脆性与脆性阶段转变为右旋平‒逆剪切,并依此讨论了金矿体的侧伏规律及隐伏矿体的预测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韧性剪切带型金矿 构造透镜体 弱变形域成矿 构造成矿模式 河台金矿床
下载PDF
穴位强化埋线疗法对STC患者直肠组织中ICC和神经元细胞的调节 被引量:9
11
作者 谢振年 安晓静 +10 位作者 杨斌 李东冰 王芳丽 苗春红 冷涛 贾小强 赵卫兵 曹威巍 权隆芳 原小千 崔春晖 《世界中医药》 CAS 2020年第19期2973-2977,共5页
目的:探究穴位强化埋线疗法对慢传输型便秘(STC)直肠组织中ICC细胞和神经元的调节。方法:选择STC患者41例,非便秘患者41例,分别设置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给予穴位强化埋线疗法,对照组未给予便秘相关治疗。比较观察组治疗前后直肠组... 目的:探究穴位强化埋线疗法对慢传输型便秘(STC)直肠组织中ICC细胞和神经元的调节。方法:选择STC患者41例,非便秘患者41例,分别设置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给予穴位强化埋线疗法,对照组未给予便秘相关治疗。比较观察组治疗前后直肠组织中ICC细胞形态、相关蛋白干细胞因子(STem Cell FacTor,SCF)和c-kit mRNA的表达水平和神经元凋亡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经穴位强化埋线治疗后直肠组织中ICC细胞的数量较治疗前增加,且形态趋于正常。与对照组比较,SCF和c-kit mRNA在治疗前直肠组织中的表达明显降低(P<0.05,P<0.01),而在治疗后直肠组织中的表达要高于治疗前(P<0.01)。治疗前,观察组患者直肠组织内神经元凋亡数量多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患者直肠组织内凋亡细胞明显减少,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穴位强化埋线可改善STC患者直肠组织中ICC细胞的损伤,并减少神经元细胞的凋亡发生,从而改善便秘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穴位强化埋线 慢传输型便秘 CAJAL间质细胞 干细胞因子
下载PDF
电子乙状结肠镜临床应用专家共识(2020版) 被引量:4
12
作者 陈希琳 冯六泉 +25 位作者 姜国丹 李东冰 李建平 李恒爽 李进军 林林 孙亚玲 谭嗣伟 王晓锋 王霆 王万民 朱慧卿 张书信 张树荣 张淑伶 张卫国 赵燕 孟庆成 崔宏力 冷涛 王芳丽 谢振年 苗春红 周海洋 安宏超 吴宝音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20年第16期1-7,11,共8页
随着社会的发展,结直肠癌的发病率显著上升,且发生在直肠-乙状结肠段的肠癌占结直肠癌的70%~80%。电子直肠乙状结肠镜检查是肠癌筛查、普查的重要手段,其具有操作简单、痛苦小、价格低、结果可靠等优势,可用于诊治直肠息肉以及监测结直... 随着社会的发展,结直肠癌的发病率显著上升,且发生在直肠-乙状结肠段的肠癌占结直肠癌的70%~80%。电子直肠乙状结肠镜检查是肠癌筛查、普查的重要手段,其具有操作简单、痛苦小、价格低、结果可靠等优势,可用于诊治直肠息肉以及监测结直肠炎症性疾病等。目前,关于电子乙状结肠镜检查的肠道准备及操作过程等尚无明确、统一的技术规范。为了规范电子乙状结肠镜的应用,更好地辅助开展结直肠癌的筛查及预防工作,北京肛肠学会组织了21位国内肛肠领域有丰富临床经验的专家,结合循证医学证据进行反复研讨,通过问卷调查的方法,形成了《电子乙状结肠镜临床应用专家共识(2020年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肛肠学会 电子乙状结肠镜 结直肠癌 预防 筛查 技术规范 专家共识
下载PDF
谷氨酰胺联合益生菌早期肠内营养治疗对泌尿系统感染所致脓毒症患者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8
13
作者 潘莉 陆国玉 +2 位作者 王方莉 肖恒 吴晓飞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20年第3期138-141,共4页
目的分析谷氨酰胺联合益生菌早期肠内营养治疗对泌尿系统感染所致脓毒症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2017年1至2019年5月收治的108例泌尿系统感染所致脓毒症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目的分析谷氨酰胺联合益生菌早期肠内营养治疗对泌尿系统感染所致脓毒症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2017年1至2019年5月收治的108例泌尿系统感染所致脓毒症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4例,均给予谷氨酰胺和早期肠内营养治疗,观察组患者加用益生菌治疗,两组患者治疗均持续14 d。评估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营养状态、病情等相关指标变化,对比两种治疗方案的有效性。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浆总蛋白(total protein,TP)、白蛋白(albumin,ALB)水平均显著高于本组治疗前(均P<0.05),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cute physiology and chronic health evaluationⅡ,APACHEⅡ)评分、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和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水平均显著低于本组治疗前(均P<0.05),治疗前后血红蛋白(hemoglobin,Hb)水平均未见显著变化(均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TP和ALB水平、治疗总有效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APACHEⅡ评分、CRP和PCT水平、病死率、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Hb水平、不良反应发生率、多次手术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针对泌尿系统感染所致脓毒症的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在谷氨酰胺基础上联合益生菌,能够有效提高患者营养状态与免疫功能,明显改善其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谷氨酰胺 益生菌 肠内营养 脓毒症 预后
下载PDF
舒洛地特治疗糖尿病肾病的效果 被引量:6
14
作者 高俊杰 王卫松 +1 位作者 汪芳丽 苏志国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9年第4期153-156,共4页
目的探讨舒洛地特治疗糖尿病肾病(DN)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河北省沧州市中心医院2011年1月~2018年1月纳入研究的200例DN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联合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00例,对照组予基础降糖、改善微循环等治疗措施,联合组... 目的探讨舒洛地特治疗糖尿病肾病(DN)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河北省沧州市中心医院2011年1月~2018年1月纳入研究的200例DN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联合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00例,对照组予基础降糖、改善微循环等治疗措施,联合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舒洛地特治疗。比较治疗前后患者的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 PG),24 h尿白蛋白排泄率(24 h UAER),血肌酐(Scr),血清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尿足细胞数目,血、尿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24 h UAER、Scr、MDA、尿足细胞数目测定值较本组治疗前均显著降低(P <0.05),两组的SOD较本组治疗前显著提高(P <0.05);治疗后,联合组的24 h UAER、Scr、MDA、尿足细胞数目测定值低于对照组(P <0.05),且SOD测定值高于对照组(P <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血、尿MCP-1测定值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P <0.05),联合组的血、尿MCP-1测定值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舒洛地特在DN治疗中,能显著减轻患者的氧化应激反应,降低血、尿中MCP-1及尿足细胞水平,改善肾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舒洛地特 糖尿病肾病 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 氧化应激 尿足细胞
下载PDF
全程疼痛护理干预对癌痛患者睡眠和服药依从性及爆发性疼痛的影响 被引量:7
15
作者 罗萍 王芳丽 +2 位作者 唐浩开 肖玲英 林晶莹 《当代医学》 2021年第4期35-37,共3页
目的探析全程疼痛护理干预对癌痛患者睡眠和服药依从性及爆发性疼痛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1月至2019年2月本院收治的86例癌痛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3例。预见组采用全程疼痛护理干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护... 目的探析全程疼痛护理干预对癌痛患者睡眠和服药依从性及爆发性疼痛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1月至2019年2月本院收治的86例癌痛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3例。预见组采用全程疼痛护理干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护理前后睡眠情况、服药依从性及爆发性疼痛情况。结果护理前,两组睡眠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护理后,预见组睡眠质量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预见组护理后服药依从性优于对照组(P<0.05)。预见组爆发性疼痛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全程疼痛护理干预可显著改善患者睡眠质量、服药依从性及爆发性疼痛情况,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癌痛 全程疼痛护理干预 睡眠情况 爆发性疼痛
下载PDF
基于各地诊疗方案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中医药防治用药规律分析 被引量:4
16
作者 姜楠 潘赐明 +4 位作者 张书涵 贺嘉琦 王芳莉 马映川 董昌武 《湖北民族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0年第3期31-34,共4页
目的基于因地制宜思想探究全国各地的治疗方案以及用药规律。方法通过各省卫计委官网以及CNKI收集关于各省地方方案,将目前收集到全国各省(直辖市,自治区)的新冠肺炎中医药防治方案共24篇,按照全国6个行政区域的地理划分对其用药进行分... 目的基于因地制宜思想探究全国各地的治疗方案以及用药规律。方法通过各省卫计委官网以及CNKI收集关于各省地方方案,将目前收集到全国各省(直辖市,自治区)的新冠肺炎中医药防治方案共24篇,按照全国6个行政区域的地理划分对其用药进行分别梳理解析。结果本次新冠肺炎注重肺经、脾经和胃经,温性药物的频次大于寒性药物,涉及辛味、苦味、甘味。结论西南地区、西北地区和东北地区防治疗效较好,值得我们重视学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肺炎 用药规律 中医药 防治 方案
下载PDF
复方甘菊利多卡因凝胶对大鼠皮肤创面愈合的影响
17
作者 谢振年 安晓静 +2 位作者 周海洋 王芳丽 王立平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22年第17期18-23,共6页
目的探讨复方甘菊利多卡因凝胶对大鼠皮肤创面愈合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采用手术切除的方法建立皮肤创面大鼠动物模型,并随机分为实验组(复方甘菊利多卡因凝胶)、阳性药组(复方多黏菌素B软膏)和模型组(生理盐水)。治疗7、14 d时,测量... 目的探讨复方甘菊利多卡因凝胶对大鼠皮肤创面愈合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采用手术切除的方法建立皮肤创面大鼠动物模型,并随机分为实验组(复方甘菊利多卡因凝胶)、阳性药组(复方多黏菌素B软膏)和模型组(生理盐水)。治疗7、14 d时,测量各组大鼠创面大小。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法检测创面组织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和白细胞介素-1β(IL-1β)水平。采用免疫组化检测创面组织中CD68、CD163和CC趋化因子受体7(CCR7)的表达,观察巨噬细胞表型的变化。采用苦味酸-天狼猩红染色观察创面组织中胶原的分布。结果治疗7 d时,实验组炎症细胞、血管减少,成纤维细胞增加,较阳性药组更具优势。治疗14 d时,实验组创面以成纤维细胞和胶原为主,与阳性药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7 d时,实验组大鼠创面组织中TNF-α、IL-6和IL-1β的表达水平均低于模型组、阳性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治疗14 d时,各组大鼠创面组织中TNF-α、IL-6和IL-1β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7、14 d时,实验组中胶原含量显著增加,但巨噬细胞的表型无明显变化。结论复方甘菊利多卡因凝胶对皮肤创面具有较好的抗炎和促进愈合的作用,创伤早期抑制炎症因子释放可能是其主要作用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肤创面 复方甘菊利多卡因凝胶 大鼠 炎症因子 成纤维细胞 巨噬细胞
下载PDF
海泡石施加深度对水稻吸收镉的影响
18
作者 王雪 张丽 +3 位作者 宋宁宁 王芳丽 林大松 杜兆林 《农业资源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467-474,共8页
为探讨海泡石施加深度对镉(Cd)污染土壤钝化修复效果的影响,选取湖南湘潭酸性水稻土,采用根际箱培养的方式,研究海泡石施加深度对土壤中Cd生物有效性、植株Cd吸收和根际环境的影响特征。结果表明,与未添加海泡石的对照相比,海泡石在施... 为探讨海泡石施加深度对镉(Cd)污染土壤钝化修复效果的影响,选取湖南湘潭酸性水稻土,采用根际箱培养的方式,研究海泡石施加深度对土壤中Cd生物有效性、植株Cd吸收和根际环境的影响特征。结果表明,与未添加海泡石的对照相比,海泡石在施加深度为20、10 cm和5 cm的处理下,根际与非根际各层土壤pH值分别提高了1.00~1.16、0.59~1.21个单位,根际与非根际各层土壤中Cd有效态含量分别降低了0.02%~3.40%和1.00%~7.80%,且海泡石施加深度为5 cm(T2)时根际与非根际层土壤Cd有效态含量降幅最大,分别为3.40%和7.80%;海泡石不同施加深度处理水稻各部位Cd含量均有下降,且在施加深度5 cm并隔离根系向未钝化土壤延伸处理(T4)降幅最大,与对照相比根部Cd含量下降显著(P<0.05),同时,海泡石在不同施加深度处理下水稻株高和产量均有提高,且与对照相比海泡石在T2和T4耕层深度处理下株高和产量显著提高(P<0.05)。可见,浅耕(耕层5 cm处理)施用海泡石降低土壤Cd生物有效性效果最好,且降低了水稻中Cd含量,显著提高了水稻产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泡石 施加深度 根际环境 CD吸收 生物有效性 水稻
下载PDF
一种基于SAA的三维探地雷达系统 被引量:8
19
作者 王方力 张群英 +3 位作者 叶盛波 杨光耀 史城 秦自立 《现代雷达》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21-27,共7页
研制了一种基于开关切换天线阵的小型化三维探地雷达系统。该系统采用了单发多收开关天线线阵,可以快速获得三维数据,高分辨识别并定位地下目标;提出了一种有效的三维成像算法,使用主成分分析的方法去除直达波,利用改进的加权后向投影... 研制了一种基于开关切换天线阵的小型化三维探地雷达系统。该系统采用了单发多收开关天线线阵,可以快速获得三维数据,高分辨识别并定位地下目标;提出了一种有效的三维成像算法,使用主成分分析的方法去除直达波,利用改进的加权后向投影算法对三维数据聚焦成像。实验室实验和外场实验的结果表明:该系统操作方便、灵活,可以准确地检测并精确地定位地下目标,误差在0.02 m以内,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成像 探地雷达 开关切换天线阵 加权后向投影算法
下载PDF
聚乙烯微塑料对花生幼苗镉吸收及生理特征的影响 被引量:4
20
作者 宗海英 刘君 +4 位作者 郭晓红 李萌 黄小丽 王芳丽 宋宁宁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1400-1407,共8页
为探讨地膜源微塑料和镉(Cd)复合污染对作物生理特性及吸收Cd的影响,以聚乙烯微塑料(PE)和Cd为试验材料,采用液配试验探究PE(50 mg·L^(-1)^(-1)和200 mg·L^(-1))和Cd(25μmol·L^(-1)和100μmol·L^(-1))单一及复合... 为探讨地膜源微塑料和镉(Cd)复合污染对作物生理特性及吸收Cd的影响,以聚乙烯微塑料(PE)和Cd为试验材料,采用液配试验探究PE(50 mg·L^(-1)^(-1)和200 mg·L^(-1))和Cd(25μmol·L^(-1)和100μmol·L^(-1))单一及复合污染条件下花生幼苗丙二醛(MDA)含量、抗氧化酶活性、根系活力及Cd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PE单一处理时,50 mg·L^(-1)PE显著提高了花生生物量,而200 mg·L^(-1)PE显著提高了花生体内MDA含量,并抑制了花生根系活力,降低了花生生物量。PE和Cd共存时,与不添加PE相比,两种浓度(50mg·L^(-1)和200 mg·L^(-1))PE均显著诱导了花生体内MDA的产生,且不同程度提高了花生抗氧化酶活性,抑制了根系活力、显著降低了花生生物量和促进了花生对Cd的吸收,尤其是Cd浓度为100 mg·L^(-1)时,50 mg·L^(-1)和200 mg·L^(-1)PE使得花生根系Cd吸收提高幅度分别为60.9%和78.8%。双因素分析显示,PE和Cd交互对花生幼苗生理特征和Cd吸收有显著影响,说明PE和Cd复合污染对作物的毒性产生协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乙烯微塑料 花生 CD吸收 生理特征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