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西昌泸山五小叶槭迁地保护移栽试验
1
作者 马永志 孙华富 +5 位作者 易昌军 王凤屏 嬴登宇 陈继恩 曹治强 张桐 《陕西林业科技》 2024年第4期20-24,共5页
本研究基于对五小叶槭原生境的认识和研究,在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境内的西昌泸山进行五小叶槭迁地保护移栽试验,通过对试验地中阴坡和阳坡中五小叶槭的生长状况和生理指标进行监测,获取多种环境指标和生理生化数据,以期指导后续的五小... 本研究基于对五小叶槭原生境的认识和研究,在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境内的西昌泸山进行五小叶槭迁地保护移栽试验,通过对试验地中阴坡和阳坡中五小叶槭的生长状况和生理指标进行监测,获取多种环境指标和生理生化数据,以期指导后续的五小叶槭迁地保护移栽,增加五小叶槭的种群数量,为保护生物多样性提供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小叶槭 迁地保护 阴坡 阳坡 风胁迫
下载PDF
外源激素处理对紫穗槐种子萌发和幼苗成活的影响
2
作者 朱正国 冯家平 +5 位作者 晋一棠 王凤屏 铁万祝 聂增琴 嬴登宇 陈继恩 《陕西林业科技》 2024年第5期1-6,共6页
为了探讨激素种类和浓度对紫穗槐(Amorpha fruticosa L.)种子萌发及其成活率的影响,探究了不同浓度赤霉素(GA_(3))、萘乙酸(NAA)和吲哚乙酸(IAA)对紫穗槐种子萌发过程及其后续移栽成活率的影响。通过测定种子萌发的发芽率、发芽势、根... 为了探讨激素种类和浓度对紫穗槐(Amorpha fruticosa L.)种子萌发及其成活率的影响,探究了不同浓度赤霉素(GA_(3))、萘乙酸(NAA)和吲哚乙酸(IAA)对紫穗槐种子萌发过程及其后续移栽成活率的影响。通过测定种子萌发的发芽率、发芽势、根长和幼苗移栽成活率等指标,旨在了解不同激素和浓度处理对紫穗槐种子在萌发和生长初期阶段的影响。结果表明:紫穗槐种子萌发和生长明显受不同外源激素的影响。与NAA和IAA处理相比,200 mg·L^(-1)GA_(3)处理的紫穗槐种子萌发特性较好,发芽时间、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根长均最高,且在移栽实验中具有最高的存活率88.8%。IAA处理不仅推迟了发芽时间还降低了发芽率、发芽势和根长等,且其处理的种植移栽后存活率为0%。这说明相较于NAA和IAA,紫穗槐种子更适宜用GA_(3)处理,在生产实践中可以选择GA_(3)作为培育种子处理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源激素 紫穗槐 种子萌发
下载PDF
陕西省韩城市利什曼原虫SSU rRNA基因系统发育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张铮 李欣妍 +3 位作者 刘东立 王凤萍 王安礼 王天海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550-554,共5页
目的了解陕西省韩城市黑热病区利什曼原虫种类及分子遗传特征。方法对来自韩城市的利什曼原虫阳性标本,进行SSU rRNA基因序列扩增,扩增产物进行测序,与其它不同种类、不同地区利什曼原虫的SSU rRNA基因序列进行比对,分析突变位点规律,... 目的了解陕西省韩城市黑热病区利什曼原虫种类及分子遗传特征。方法对来自韩城市的利什曼原虫阳性标本,进行SSU rRNA基因序列扩增,扩增产物进行测序,与其它不同种类、不同地区利什曼原虫的SSU rRNA基因序列进行比对,分析突变位点规律,建立系统发育树。结果有3份标本SSU rRNA基因序列扩增测序成功,其基因序列与杜氏利什曼原虫、夏科氏利什曼原虫、婴儿利什曼原虫的SSU rRNA序列同源性较高,与婴儿利什曼原虫在UQ-II突变区有一个位点的变异,并与新疆荒漠虫株、甘肃省利什曼虫株聚为一类。结论结合流行病学与SSU rRNA序列分析结果,陕西省韩城市黑热病病原体应为婴儿利什曼原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什曼原虫 SSU RRNA 系统发育 分子鉴定 陕西
下载PDF
不同量值溯源5’-核苷酸酶试剂性能验证及临床结果一致性研究
4
作者 陈蕾 王凤平 +4 位作者 杨玉婷 封莉 欧萌萌 方斌斌 吕珏 《海南医学》 CAS 2019年第15期1984-1989,共6页
目的通过性能验证5’-核苷酸酶(5’-NT)试剂相关指标,采用理论k值或赋值血清能否实现多检测系统结果一致性。方法 5’-NT属制造商选定测量程序,比对实验按照ISO15189和GP29-A替代评估方案,利用厂家试剂、配套校准品、Sigma纯品酶校准品... 目的通过性能验证5’-核苷酸酶(5’-NT)试剂相关指标,采用理论k值或赋值血清能否实现多检测系统结果一致性。方法 5’-NT属制造商选定测量程序,比对实验按照ISO15189和GP29-A替代评估方案,利用厂家试剂、配套校准品、Sigma纯品酶校准品、理论K值赋值血清分别与日立7600-P组成6个不同检测系统,实验结果评价可能对选择的商品试剂产生不确定因素,故厂家用英文字母A^F代替,评价5’-NT在不同检测系统结果比对一致性,通过实验对试剂厂家产品主要性能指标进行验证。结果 5’-NT厂家配套与理论K值赋值血清两种校准模式检测30份高、中、低临床样本,厂家配套模式样本均数离散较明显,经One-way analysis方差分析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Dunnett’s test以A厂家为对照组与C、D、E组作两两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理论K值赋值血清校准各组间样本均数趋于一致,经单因素方差分析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厂家试剂性能指标精密度、线性、稀释度、相关性比对均达到产品要求,其中D厂家不符合生物参考区间验证程序;抗坏血酸浓度达4.0 mg/dL时,B、C、D出现严重负干扰;血红蛋白浓度达2.0 g/L时除A厂家外其余厂家均有不同程度负干扰;6个厂家甘油三酯达25.3 mmol/L均无干扰现象。结论 5’-NT试剂厂家量值溯源方式不同,终端用户采用理论k值或赋值血清为校准品实验室间进行比对,才能实现多检测系统结果一致性;检测原理过氧化物酶法必须对抗坏血酸和血红蛋白抗干扰验证,以评估临床样本结果可接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核苷酸酶 性能验证 量值溯源 纯酶校准品 理论K值
下载PDF
陕西省韩城市黑热病流行特征及高危因素分析 被引量:10
5
作者 王凤萍 陈飒 +7 位作者 刘东立 李广智 刘刚 张怡 王天海 王益群 王维华 张义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756-760,共5页
目的了解韩城市黑热病流行病学特征及高危因素,为进一步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奠定基础。方法对韩城市历史数据进行描述,回访调查2012-2016年报告病例发病诊治经过,按照1∶4匹配的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对生活行为习惯和居住环境等因素进行问卷调... 目的了解韩城市黑热病流行病学特征及高危因素,为进一步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奠定基础。方法对韩城市历史数据进行描述,回访调查2012-2016年报告病例发病诊治经过,按照1∶4匹配的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对生活行为习惯和居住环境等因素进行问卷调查,数据用Excel 2007、R软件描述分析。结果韩城市1953-2016年共报告病例599例,死亡9例,年平均发病率为14.61/10万,病死率为1.50%;2012年至2016年报告病例18例,死亡2例,发病高峰期是5-9月,占报告病例数的72.22%;病例大部分分布在北部山区;农民发病较多,男性发病高于女性,成人多于儿童;病例主要症状体征为发热、脾大;利用COX回归分析患病因素,养犬OR值为4.618,95%CI为1.519~14.039,P<0.05,病例组与对照组间存在统计学差异,其余因素病例组与对照组不存在统计学差异。结论韩城市为黑热病历史疫区,2012年至2016年报告病例呈点状分布,家中养犬是患病的危险因素,综合分析韩城市可能为山丘型或人犬共患型黑热病流行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热病 流行特征 高危因素
下载PDF
脊柱矢状面平衡与否对于指导髋臼假体定位的重要意义 被引量:6
6
作者 黄楷甫 陈青阳 +2 位作者 孙超 王凤萍 李叔强 《中国骨伤》 CAS CSCD 2021年第5期485-488,共4页
自Lewinnek提出的“安全区”概念以来便得到了大家的广泛认同,但近年来许多学者发现即使髋臼假体摆放在“安全区内”仍有很多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发生不明原因的假体脱位。并开始质疑“安全区”是否真的适合所有患者。脊柱退变、畸形,腰椎... 自Lewinnek提出的“安全区”概念以来便得到了大家的广泛认同,但近年来许多学者发现即使髋臼假体摆放在“安全区内”仍有很多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发生不明原因的假体脱位。并开始质疑“安全区”是否真的适合所有患者。脊柱退变、畸形,腰椎融合等会导致脊柱矢状面不平衡及骨盆活动的改变,进而导致髋臼方向的改变,最终导致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边缘负荷,磨损,撞击,甚至脱位等。从磨损、撞击和脱位等角度来看,是髋臼杯的功能定位所决定的,而不是解剖定位。对于站立位中性骨盆髋臼杯的解剖定位与功能定位可认为是等效的。而对于骨盆旋转>20°时则需考虑功能安放。近年来随着对脊柱-骨盆-髋关节之间的内在关系的认识愈发深刻,有学者根据脊柱是否僵硬、是否畸形将髋脊柱关系进一步分类,并根据不同类型的髋脊柱关系提出相应的髋臼的功能安放,从而达到稳定的人工髋关节。因此,术前充分评估患者矢状面是否平衡对于指导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矢状面平衡 脊柱疾病 关节成形术 置换
下载PDF
陕西省首例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及聚集性疫情调查分析 被引量:3
7
作者 刘刚 张义 +4 位作者 张怡 陈飒 王凤萍 樊芯艇 刘峰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376-381,共6页
目的通过对陕西省首例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及聚集性疫情的流行病学的调查,了解病例感染的来源和危险因素,为今后类似疫情的防控工作提供依据。方法对两例病例、家属、医护人员等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对两例病例的咽拭子进行核酸检测,对活... 目的通过对陕西省首例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及聚集性疫情的流行病学的调查,了解病例感染的来源和危险因素,为今后类似疫情的防控工作提供依据。方法对两例病例、家属、医护人员等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对两例病例的咽拭子进行核酸检测,对活禽市场等采集鸡笼、饮水环境等进行核酸检测,结合检测结果,分析此次疫情的流行病学特征和防控措施。结果病例A发病前7d有活禽暴露史,发病后未能及时确诊,病例死亡;病例B发病前无明确的活禽或活禽市场暴露史,4月22日出现低热症状,24日探望了病例A,5月2日病重后及时报告接触史,实验室确诊后,经积极救治,5月26日痊愈。结论病例A的感染来源可能是活禽或活禽市场环境暴露,病例B感染来源可能是与病例A近距离接触,病例A与B传播方式为人传人的可能性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7N9病例 聚集性疫情 流行病学调查
下载PDF
重庆綦江白垩系夹关组遗迹化石及其沉积环境 被引量:1
8
作者 熊璨 代辉 +6 位作者 陈昀 胡旭峰 王荀仟 张海萍 周羽漩 王丰平 谢显明 《沉积与特提斯地质》 CAS CSCD 2017年第3期74-80,共7页
遗迹化石大都是原地埋藏,研究遗迹化石在古环境、古气候、古海洋和古生态等方面的重建具有重要的意义。綦江国家地质公园老瀛山园区夹关组地层中已发现的无脊椎动物遗迹化石经鉴定包括1大类3属3种,分别为觅食迹Scoyenia gracilis(纤细... 遗迹化石大都是原地埋藏,研究遗迹化石在古环境、古气候、古海洋和古生态等方面的重建具有重要的意义。綦江国家地质公园老瀛山园区夹关组地层中已发现的无脊椎动物遗迹化石经鉴定包括1大类3属3种,分别为觅食迹Scoyenia gracilis(纤细斯柯茵迹)、Beconites antarcticus(南极似塔形迹)和Planolites beverleyensis(贝弗利漫游迹)。这些遗迹化石都属于Scoyenia遗迹相,代表了研究区在白垩纪夹关期为间断性暴露地表的河漫滩或者滨浅湖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遗迹化石 沉积环境 夹关组 重庆綦江
下载PDF
Effect of CO_2 on Atmospheric Corrosion of UNS G10190 Steel under Thin Electrolyte Film 被引量:2
9
作者 wang feng-ping ZHANG Xue-yuan and DU Yuan-long (State Key Lab for Corrosion and Protection, Institute of Corrosion and Protection of Metals,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Shenyang 110015, P. R. China) 《Chemical Research in Chinese Universities》 SCIE CAS CSCD 2000年第1期36-41,共6页
The atmospheric corrosion of UNS G10190 steel under a thin electrolyte film in the atmosphere polluted by CO_2, has been studied in the lab using an atmospheric corrosion monitor (ACM) in combination with XRD and SEM... The atmospheric corrosion of UNS G10190 steel under a thin electrolyte film in the atmosphere polluted by CO_2, has been studied in the lab using an atmospheric corrosion monitor (ACM) in combination with XRD and SEM observations of the surface of steel. The ACM study indicated that the corrosion rate of the steel increased with increasing carbon dioxide concentration. The XRD and SEM observations showed that no carbonate was found in the corrosion product on the steel surface. The corrosion product consisted of two layers, i. e., inner and outer layer. From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it was concluded that CO_2 played an enhancing role in the atmospheric corrosion of UNS G10190 steel. The film of the corrosion product showed slight protec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tmospheric corrosion Thin electrolyte film Carbon dioxide ACM UNS G10190 steel
下载PDF
BPS联合免疫抑制剂治疗肾病综合征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4
10
作者 王凤萍 王亨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19年第8期38-40,共3页
目的探讨贝前列素钠(BPS)联合免疫抑制剂治疗肾病综合征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本院收治的80例肾病综合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常规组(n=40)和干预组(n=40)。常规组实施抗血小板聚集治疗+免疫抑制剂治疗,干预组实... 目的探讨贝前列素钠(BPS)联合免疫抑制剂治疗肾病综合征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本院收治的80例肾病综合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常规组(n=40)和干预组(n=40)。常规组实施抗血小板聚集治疗+免疫抑制剂治疗,干预组实施BPS+免疫抑制剂治疗。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复发情况、肾功能指标、血脂水平、凝血功能及用药安全性。结果干预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干预组随访6个月内复发率与常规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24 h尿蛋白定量、血尿素氮、血肌酐、总胆固醇、甘油三酯、D-二聚体及纤维蛋白原水平明显降低,血浆白蛋白水平明显升高,且干预组明显优于常规组(P<0.05)。干预组头晕头痛发生率明显高于常规组,血压升高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 BPS联合免疫抑制剂治疗肾病综合征可有效改善患者血液高凝、高血脂、高蛋白尿、低蛋白血症及肾功能,治疗效果优且安全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病综合征 贝前列素钠 免疫抑制剂 凝血功能 肾功能
下载PDF
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及其星形胶质细胞相关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1
作者 李江曼 王一頔 +1 位作者 王风萍 李炜 《神经药理学报》 2017年第6期50-59,共10页
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机制尚未完全阐明,炎症反应、氧化应激、兴奋性氨基酸毒性、细胞内钙超载、能量代谢障碍和细胞凋亡等多方面机制互相影响、错综复杂。星形胶质细胞广泛分布于神经元之间,起支持、分隔、调控等作用,对神经系统具有重... 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机制尚未完全阐明,炎症反应、氧化应激、兴奋性氨基酸毒性、细胞内钙超载、能量代谢障碍和细胞凋亡等多方面机制互相影响、错综复杂。星形胶质细胞广泛分布于神经元之间,起支持、分隔、调控等作用,对神经系统具有重要功能,如吸收突触外的谷氨酸,调节K+体内平衡,缓冲活性氧过多产生等。该文通过综述近年来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中有关星形胶质细胞的机制研究,为以星形胶质细胞为调控靶点改善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研究提供依据和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血再灌注损伤 星形胶质细胞 神经保护 能量代谢障碍 小分子核糖核酸
下载PDF
酮内酯药物结构修饰的研究进展
12
作者 李亚鑫 刘斯斯 +2 位作者 王风萍 常桂凤 李炜 《河北北方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0年第8期57-60,共4页
通过对第三代红霉素进行结构修饰,找到新型抗耐药菌的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综述了第三代红霉素—酮内酯结构修饰的研究进展及酮内酯药物结构与抗耐药菌活性间的关系。
关键词 酮内酯 细菌耐药性 构效关系
下载PDF
Canted antiferromagnetic and optical properties of nanostructures of Mn_2O_3 prepared by hydrothermal synthesis
13
作者 Qurat-ul-ain Javed wang feng-ping +2 位作者 M.Yasir Rafique Arbab Mohammad toufiq M.Zubair Iqbal 《Chinese Physics B》 SCIE EI CAS CSCD 2012年第11期441-447,共7页
We have reported new magnetic and optical properties of Mn2O3 nanostructures. The nanostructures have been synthesized by the hydrothermal method combined with the adjustment of pH values in the reaction system. The p... We have reported new magnetic and optical properties of Mn2O3 nanostructures. The nanostructures have been synthesized by the hydrothermal method combined with the adjustment of pH values in the reaction system. The particular characteristics of the nanostructures have been analyzed by employing X-Ray diffraction (XRD),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 (SEM), energy dispersive X-ray (EDX) analysis,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 (TEM), high resolution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 (HRTEM), Raman spectroscopy (RS), UV-visible spectroscopy, and the vibrating sample magnetometer (VSM). Structural investigation manifests that the synthesized Mn2O3 nanostructures are orthorhombic crystal. Magnetic investigation indicates that the Mn2O3 nanostructures are antiferromagnetic and the antiferromagnetic transition temperature is at TN = 83 K. Furthermore, the Mn2O3 nanostructures possess canted antiferromagnetic order below the Neel temperature due to spin frustration, resulting in hysteresis with large coercivity (1580 Oe) and remnant magnetization (1.52 emu/g). The UV-visible spectrophotometry was used to determine the transmittance behaviour of Mn203 nanostructures. A direct optical band gap of 1.2 eV was acquired by using the Davis-Mott model. The UV-visible spectrum indicates that the absorption is prominent in the visible region, and transparency is more than 80% in the UV reg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n2O3 orthorhombic nanocrystals UV transparency canted antiferromagnetic property
下载PDF
陕西株利什曼原虫ITS-1基因片段序列多态性分析 被引量:6
14
作者 刘东立 王凤萍 +5 位作者 王安礼 张铮 王天海 石一 关蓉晖 李文涓 《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282-286,共5页
目的分析陕西株利什曼原虫rRNA内转录间隔区间I(ITS-1)序列多态性,探讨利什曼原虫ITS-1分子遗传规律。方法陕西省韩城市犬、白蛉以及人体利什曼原虫阳性标本7份,提取核酸,PCR法扩增ITS-1片段,双向测序、拼接后与文献发表的代表株进行序... 目的分析陕西株利什曼原虫rRNA内转录间隔区间I(ITS-1)序列多态性,探讨利什曼原虫ITS-1分子遗传规律。方法陕西省韩城市犬、白蛉以及人体利什曼原虫阳性标本7份,提取核酸,PCR法扩增ITS-1片段,双向测序、拼接后与文献发表的代表株进行序列比对,构建系统发育树,进行系统发育分析。结果 7份标本均扩增出约320bp的片段,ITS-1序列之间同源性>99%,与国内山丘型疫区虫株高度一致,与荒漠型遗传距离较远。系统发育分析陕西株与婴儿利什曼原虫和杜氏利什曼原虫聚为一类。结论陕西省韩城市分离自病犬、传播媒介白蛉及黑热病患者的利什曼原虫ITS-1序列同源,应为犬源型婴儿利什曼原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什曼原虫 ITS-1 序列多态性分析 陕西
原文传递
抑制素A在孕中期唐氏综合征产前筛查中的参考价值分析 被引量:7
15
作者 张敏波 汪锋平 王小红 《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 2019年第1期38-40,共3页
目的探讨抑制素A在孕中期唐氏综合征的产前筛查中的参考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6月至2018年6月于我院行孕中期(13-28w)产前筛查的孕妇为研究对象,以确诊的48例唐氏综合征为试验组,另外同期选取了50例正常妊娠结局的孕妇为正常组,检测孕妇... 目的探讨抑制素A在孕中期唐氏综合征的产前筛查中的参考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6月至2018年6月于我院行孕中期(13-28w)产前筛查的孕妇为研究对象,以确诊的48例唐氏综合征为试验组,另外同期选取了50例正常妊娠结局的孕妇为正常组,检测孕妇的血清中的抑制素A、甲胎蛋白(AFP),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以及游离雌三醇(uE3)的水平,分析对比各种筛查方法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两组患者的年龄、孕周、B超计算的孕周比例和体重均无显著差异性(P均>0.05);试验组的血清的抑制素A的浓度显著高于正常组(P<0.05);联合AFP+hCG+uE3+抑制素A的筛查方法的检测率、假阳性率和ROC曲线下面积均优于AFP+hCG、AFP+hCG+uE3方法(P均<0.05)。结论抑制素A是一种相对敏感而有效的孕中期的产前筛查的血清标志物,临床上联合使用抑制素A对唐氏综合征的诊断具有较好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制素A 妊娠 唐氏综合征 产前筛查
原文传递
基于分数阶积分和邻域FCM的道路信息变化检测 被引量:1
16
作者 杨楠 王卫星 +2 位作者 王峰萍 薛柏玉 wang Kevin 《长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03-111,共9页
为了提高道路信息变化检测的精度,提出了一种基于分数阶积分和空间邻域信息的模糊C均值(fuzzy C-means,FCM)聚类算法,用于道路特征变化检测。首先,对经过配准和几何校正的双时相遥感图像进行灰度差值运算,重新生成差值图像;其次,采用较... 为了提高道路信息变化检测的精度,提出了一种基于分数阶积分和空间邻域信息的模糊C均值(fuzzy C-means,FCM)聚类算法,用于道路特征变化检测。首先,对经过配准和几何校正的双时相遥感图像进行灰度差值运算,重新生成差值图像;其次,采用较小的分数阶积分阶次构造上下、左右、4个对角线8个各向同性的去噪图像掩模,对差值图像进行分数阶积分计算,在提高图像信噪比的同时保留图像的边缘和纹理细节信息;最后,针对去噪后的差值图像采用结合邻域空间信息FCM聚类进行计算,聚类初始化中心点选择差值图像灰度值最高和最低的点,利用邻域的欧式距离来刻画不同的权重值,以表征领域像素点对中心像素的影响程度,剔除无效孤立点。通过检测概率、虚警率、漏警率指标对提出的算法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基于分数阶积分和邻域空间信息的FCM聚类道路信息变化检测方法能有效提取道路变化信息,当积分分数阶数取0.2,FCM平滑参数取2.5时,检测概率高出对比算法18%~46%,虚警率指标低于对比算法15%~38%,漏警率低于对比算法3%~7%;提出的算法在抑制噪声信息和增强纹理细节方面能够取得较好的效果,尤其当中心像素点为噪声时,由于引入邻域空间信息,其受周围邻域正常像素点的影响,能够自动调整隶属度,较好地避免误分类;该方法还能有效抑制邻域噪声点对正常像素分类造成的影响,降低虚警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工程 道路信息 模糊C均值聚类 变化检测 分数阶积分
原文传递
基于紫外图像的隧道岩体样本节理裂隙二维面积及三维体积估计 被引量:1
17
作者 高婷 王卫星 +2 位作者 王峰萍 刘威 张广南 《长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213-220,共8页
通过对隧道施工断面的岩体裂隙发育程度的量化测量,实现对隧道断面内部岩体的节理裂隙量化评价,对隧道施工安全和维护进行决策支持;结合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提出了一种基于紫外图像的施工样本岩体裂隙测量的方法。采用该方法对获取的施... 通过对隧道施工断面的岩体裂隙发育程度的量化测量,实现对隧道断面内部岩体的节理裂隙量化评价,对隧道施工安全和维护进行决策支持;结合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提出了一种基于紫外图像的施工样本岩体裂隙测量的方法。采用该方法对获取的施工岩体节理裂隙样本浇灌环氧树脂液体,并将其做成固定厚度(18mm)的切片,建立岩体节理裂隙特征模型,使用最佳匹配搜索特征方法自动确定节理裂隙区域,利用紫外线光对切片进行照射并获取样本岩体裂隙的紫外图像;最后通过图像处理技术对样本裂隙图像进行处理,对施工岩体样本的节理裂隙二维面积和三维体积精确估计。对19个岩体样本(100多幅紫外图像和100多幅可见光图像)进行采样试验,并进行数据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该算法的准确度和事实性达到预期;该方法可以通过对岩体样本细微的节理裂隙密度和孔隙度的计算估计,实现对节理裂隙二维面积和三维体积的有效测量;通过测量估计节理裂隙的相关信息,获取较为精确的岩体样本节理裂隙的面积和体积。该方法可应用于各类公路及铁路隧道施工中的施工面岩体节理裂隙检测与测量,有助于工程技术人员选择安全合理的施工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信息与控制工程 节理裂隙 孔隙度 紫外线 图像处理
原文传递
2017年陕西省韩城市利什曼病流行病学分析 被引量:9
18
作者 王凤萍 张铮 +9 位作者 吕文 刘东立 王天海 王益群 王安礼 李胜振 石磊 马琳 曹磊 吴峰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483-488,共6页
目的了解2017年陕西省韩城市利什曼病流行现状,为制定疫情监测方案及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收集2017年韩城市利什曼病疫情信息和调查报告,采集患者静脉血。选择韩城市2012年以来有... 目的了解2017年陕西省韩城市利什曼病流行现状,为制定疫情监测方案及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收集2017年韩城市利什曼病疫情信息和调查报告,采集患者静脉血。选择韩城市2012年以来有病例报告的桑树坪(王峰)镇程家洞村、杨湾村和水草塔村,西庄(盘龙)镇曹家山村,昝村镇东贾村,龙门镇西塬村等6个村为调查点,其中程家洞村、杨湾村、水草塔村、曹家山村为丘陵区生境,西塬村和东贾村为黄土台原地区生境。在调查点内以人工小时捕捉法从6月中旬至9月下旬连续监测白蛉密度。以既往病例家庭为线索,随机采集人群、家犬EDTA-K2抗凝血及普通血样各3 ml,采集疑似病犬的骨髓,血清学抗体阳性犬捕杀后采集骨髓拭子。人群血清采用rK39免疫层析试纸条检测利什曼原虫抗体;犬血清以ELSIA试剂盒检测利什曼原虫抗体,血清学抗体阳性犬利用rK39免疫层析试纸条进行复检。家犬骨髓进行病原学检测。提取患者和血清学抗体阳性犬骨髓和阳性白蛉组织DNA, PCR检测利什曼原虫动基体靶基因,分别扩增内转录间隔区1 (ITS-1)、小亚单位核糖体核糖核酸(SSU rRNA)、 DNA重复序列并测序,进行聚类分析,鉴定虫种。结果韩城市2017年共报告10例利什曼病,其中8例为外来务工人员, 2例为本地儿童。人群利什曼病血清抗体阳性率为3.1%(7/224),无症状人群PCR未检出阳性。犬利什曼原虫血清抗体阳性率为34.3%(115/335),丘陵区犬血清抗体阳性率51.5%(105/204)高于黄土台原地区的7.6%(10/131)(χ~2=68.000, P <0.05);媒介监测, 6-9月白蛉平均密度为16.7只/(人工·h),最高密度为122只/(人工·h),丘陵区平均密度23.6只/(人工·h),高于黄土台原地区的0.3只/(人工·h)(t=2.19, P <0.05)。共捕获白蛉336只,其中雌蛉168只,雄蛉168只。鉴定白蛉228只,其中中华白蛉占29.4%(67/228)。PCR检测中华白蛉利什曼原虫阳性率为1.5%(2/137)。在1只病犬、 2例患者骨髓中分离到利什曼原虫,根据ITS-1、 SSU rRNA、 DNA重复序列聚类分析结果鉴定所感染的为婴儿利什曼原虫。结论韩城市人群、犬和白蛉均存在婴儿利什曼原虫感染,丘陵区犬感染率高于黄土台原地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什曼病 流行病学调查 婴儿利什曼原虫 陕西
原文传递
耐亚胺培南铜绿假单胞菌耐药特征及产金属β-内酰胺酶基因型分析 被引量:6
19
作者 李飞 陈丹娜 +3 位作者 李丽娟 梁德志 王凤平 张拔山 《热带医学杂志》 CAS 2019年第4期447-450,496,共5页
目的研究耐亚胺培南铜绿假单胞菌对常用抗生素耐药性以及其产金属β-内酰胺酶(MBL)的基因型。方法收集2016-2017年东莞市人民医院以及东莞市东华医院2家医院的110株耐亚胺培南铜绿假单胞菌临床分离株,采用VITEK2系统分析临床菌株耐药性... 目的研究耐亚胺培南铜绿假单胞菌对常用抗生素耐药性以及其产金属β-内酰胺酶(MBL)的基因型。方法收集2016-2017年东莞市人民医院以及东莞市东华医院2家医院的110株耐亚胺培南铜绿假单胞菌临床分离株,采用VITEK2系统分析临床菌株耐药性;采用组合纸片法对亚胺培南耐药菌株进行MBL表型检测,同时采用PCR法检测MBL相关基因(包括IMP型、VIM型、SPM型、SIM型、GIM型和NDM型);比较分析产与不产MBL的耐亚胺培南铜绿假单胞菌耐药谱差异。结果耐亚胺培南铜绿假单胞菌对阿米卡星的耐药率为10.00%,对妥布霉素、庆大霉素、头孢吡肟、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的耐药率在17.27%~21.82%之间,对头孢他啶、环丙沙星和左氧氟沙星的耐药率为26.36%~31.82%,对其余β-内酰胺类、氟喹诺酮类、四环素、磺胺类抗生素耐药严重(74.54%~100.00%)。110株耐亚胺培南铜绿单胞菌中筛选出18株(16.36%)MBL表型阳性的菌株,用PCR法也检测出18株MBL基因阳性的菌株(16.36%),其中9株检出是IMP-25(8.18%),8株检出是VIM-2(7.27%),4株检出是SIM-2(3.64%),有3株同时检出VIM-2和SIM-2,其他基因型均阴性。产MBL菌株对所有药物的耐药率高于非产MBL菌株。结论产金属β-内酰胺酶在铜绿假单胞菌对亚胺培南耐药中发挥重要作用,酶基因型主要为IMP-25、VIM-2和SI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绿假单胞菌 MBL基因 亚胺培南耐药
原文传递
DNA重复序列鉴定陕西省利什曼原虫 被引量:2
20
作者 李欣妍 张铮 +6 位作者 刘东立 王凤萍 王安礼 王天海 石一 关蓉晖 李文涓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271-274,共4页
提取陕西省韩城市犬源利什曼原虫分离株(1份)、病犬骨髓(1份)、患者骨髓(3份)和白蛉(2份)共7份样品的利什曼原虫DNA,PCR扩增DNA重复序列,扩增产物经毛细管电泳后进行双向测序。采用DNAstar Seq Man软件进行序列拼接,与国内外发表的DNA... 提取陕西省韩城市犬源利什曼原虫分离株(1份)、病犬骨髓(1份)、患者骨髓(3份)和白蛉(2份)共7份样品的利什曼原虫DNA,PCR扩增DNA重复序列,扩增产物经毛细管电泳后进行双向测序。采用DNAstar Seq Man软件进行序列拼接,与国内外发表的DNA重复序列进行比对,分析同源性,并用邻接法(NJ)构建系统进化树。结果 7份利什曼原虫DNA样品均扩增出260 bp左右的条带,与目的序列大小一致,且测序结果完全相同。序列比对结果显示,7条DNA重复序列与参考序列的婴儿利什曼原虫(GenBank登录号为L42486)、杜氏利什曼原虫(GenBank登录号为L42486)仅1个碱基的差异。同源性分析结果显示,同种原虫序列相似性大于90%,个别达100%。系统进化树结果显示,7条序列与杜氏利什曼原虫、婴儿利什曼原虫聚为一支。结合流行病学资料,陕西韩城利什曼原虫为婴儿利什曼原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什曼原虫 DNA重复序列 分子鉴定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