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水稻早熟大穗品系7-37二次枝梗数的QTL定位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郑卓 江振方 +1 位作者 王复标 孙惠敏 《井冈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0年第5期31-37,共7页
通过水稻穗部性状的改良尤其是增加二次枝梗数更有助于实现水稻的大穗和高产。本研究以7-37作为二次枝梗数QTL定位的亲本材料,通过小穗广亲和品种02428与7-37杂交并自交获得02428/7-37F2,然后对该F2群体中随机选取的284个单株主茎穗的... 通过水稻穗部性状的改良尤其是增加二次枝梗数更有助于实现水稻的大穗和高产。本研究以7-37作为二次枝梗数QTL定位的亲本材料,通过小穗广亲和品种02428与7-37杂交并自交获得02428/7-37F2,然后对该F2群体中随机选取的284个单株主茎穗的二次枝梗数进行遗传分析,结果表明二次枝梗数呈典型的正态分布,说明二次枝梗数受多基因控制,属数量性状,与前人的研究结果是一致的;在此基础上,利用从339对SSR引物中筛选出的均匀分布于12条染色体上的58对多态性引物对F2群体中的284个单株进行PCR扩增分析,再利用QTL Icimapping作图软件,采用复合区间作图法对7-37的二次枝梗数进行了QTL分析和作图,结果在4号染色体25.0~30.5 Mb区间内和6号染色体6.6~30.8Mb区间内分别定位出了二次枝梗数相关QTL位点,LOD值分别为5.73和2.56,贡献率分别为8.95%和4.38%,加性效应分别为-5.71和-3.85,显性效应分别为-2.83和-1.30。这些研究结果为下一步二次枝梗数QTL位点的精细定位、克隆和功能分析提供了研究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二次枝梗数 QTL定位
下载PDF
水稻遗传多样性及其农艺性状与SSR标记的关联分析 被引量:10
2
作者 王复标 石军 +3 位作者 郑卓 司二杰 黄廷友 孙惠敏 《四川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976-982,共7页
分析水稻材料的遗传多样性,寻找与农艺性状相关联的分子标记,为水稻杂交组合的配置及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提供依据.利用60对分布于水稻12条染色体组的SSR标记对190份水稻材料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与群体遗传结构分析,并采用Tassel3.0的GLM和... 分析水稻材料的遗传多样性,寻找与农艺性状相关联的分子标记,为水稻杂交组合的配置及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提供依据.利用60对分布于水稻12条染色体组的SSR标记对190份水稻材料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与群体遗传结构分析,并采用Tassel3.0的GLM和MLM进行标记与农艺性状的关联分析.结果显示,190份水稻材料的遗传相似系数(GS)变异范围为0.62~0.97,平均值为0.86.按群体遗传结构可将供试材料分为3个亚群.以GLM分析,发现8个与穗长、一次枝梗数、一次枝梗穗粒数、二次枝梗数、二次枝梗穗粒数、总穗粒数和饱满穗粒数相关联的标记,各标记对表型变异的解释率为0.0648;以MLM分析显示,8个标记对表型变异的解释率在0.0378~0.0648.本研究获得的这8个农艺性状相关的分子标记可以作为辅助育种培育高产水稻品种的分子标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SR 遗传多样性 群体遗传结构 关联分析
下载PDF
Effect of high temperature on the expressions of genes encoding starch synthesis enzymes in developing rice endosperms 被引量:7
3
作者 CAO Zhen-zhen PAN Gang +5 位作者 wang fu-biao WEI Ke-su LI Zhao-wei SHI Chun-hai GENG Wei CHENG Fang-min 《Journal of Integrative Agriculture》 SCIE CAS CSCD 2015年第4期642-659,共18页
High temperature is the major environmental factor affecting grain starch properties of cooking rice cultivars. In this study, two non-waxy indica rice genotypes, cv. 9311 and its mutant with extremely high amylose ph... High temperature is the major environmental factor affecting grain starch properties of cooking rice cultivars. In this study, two non-waxy indica rice genotypes, cv. 9311 and its mutant with extremely high amylose phenotype(9311eha) were used to study the differential expressions of genes in starch synthesis and their responses to high temperature(HT). Significant increase in apparent amylose content and hot-water-soluble starch content in mutant 9311 eha were genetically caused by a substitution from AGTTATA to AGGTATA at the leader intron 5′ splice site in Wx gene. This mutation resulted in different m RNA transcript levels, m RNA splicing efficiencies and protein levels of Wx between the two rice genotypes, which also lead to the genotype-dependent alteration in the temporal pattern of Wx transcription and granule-bound starch synthase(GBSS) activity in response to HT. However, changes in the activities of other starch synthesizing enzymes and their expressions of distinct isoform genes were not significant with the Wx gene mutation, thus only minor difference in the particle size of starch granule, chain-length distribution and gelatinization enthalpy were found between the two genotypes. The temporal-specific expression of multiple isoform genes responsive to different temperature regiments indicated that the reduction of GBSS transcript expression under HT was generally accompanied by the decreased expressions of SSSIIa, SSSIIIa and SBEIIb. Consequently, high temperature-ripened grains in 9311 eha showed high proportion of intermediate and long B chains and somewhat lower level of short A chain compared to the wildtype. The temperature-dependent alteration of amylose content was not only attributed to the reduced expression of GBSS, but also associated with the complimentary effect of SSSIIa and SBEII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ice starch synthesis gene expression amylopectin strucrute high temperature
下载PDF
向量自回归模型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病率预测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窦一峰 王富彪 +2 位作者 贾新亮 赵一犇 吕劲松 《黑龙江医学》 2022年第23期2872-2875,共4页
目的:探索向量自回归模型(vector autoregression model,VAR)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患病率与气象因素之间的关系,为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天津市2000—2016年COPD患病率数据和同期气象数... 目的:探索向量自回归模型(vector autoregression model,VAR)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患病率与气象因素之间的关系,为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天津市2000—2016年COPD患病率数据和同期气象数据为例建立VAR模型,通过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对模型进行定量分析,运用多指标为所建立的模型对COPD患病率的预测效果进行评价分析。结果:给出了COPD患病率作为因变量的VAR模型结果表达式,模型总的拟合优度为0.999 8,调整后的拟合优度值为0.999 6,利用该模型对未来5年COPD患病率的预测结果分别为6.354 3%、6.471 5%、6.586 6%、6.701 7%和6.816 9%,均方振误差(root mean square ewor,RMSE)、平均绝对误差(mean absolute ewor,MAE)、平均绝对百分比误差(mean absolute porcentage ewor,MAPE)分别为0.020 4、0.017 8和0.323 7%,希尔不等式系数(thiel ineguality coefficient,TIC)为0.001 9,远小于1。结论:向量自回归模型在天津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病率预测分析中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能够为疾病防控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气象因素 向量自回归模型 预测 评价指标
下载PDF
水泥熟料中含碱量过高的影响与控制
5
作者 王福彪 李金锋 孙海文 《砖瓦》 2018年第10期32-34,共3页
由于石灰石的品种差导致熟料中含碱量高,熟料的后期强度、蓄水量以及熟料质量的其他指标都有较大的影响,通过使用高硫煤平衡熟料中的硫碱比来改善熟料的质量,实验结果表明通过使用高硫煤熟料的需水量、强度以及水泥的适应性都得到了改善。
关键词 高硫煤 熟料强度 水泥适应性
下载PDF
植物电子传递速率光响应模型的研究进展
6
作者 王复标 叶子飘 《植物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87-305,共19页
电子传递速率光响应模型是研究植物光合生理和生态学的重要工具,可为量化原初反应光能的吸收和传递对光的响应提供理论依据。该文综述了目前常用的电子传递速率光响应模型的数学特征,分析了不同模型的优势及其在实际应用中的潜在问题,... 电子传递速率光响应模型是研究植物光合生理和生态学的重要工具,可为量化原初反应光能的吸收和传递对光的响应提供理论依据。该文综述了目前常用的电子传递速率光响应模型的数学特征,分析了不同模型的优势及其在实际应用中的潜在问题,并在此基础上对这些模型可能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原初反应包括光能的吸收、光合色素分子的激发和退激发(包括光化学反应、荧光发射和热耗散)、激子共振传递以及光系统Ⅱ(PSⅡ)反应中心发生电荷分离产生电子传递速率等一系列复杂的物理和生化反应过程。电子传递速率光响应经验模型和半机理模型因不涉及或只涉及部分原初反应过程而难以解释藻类和高等植物的PSⅡ动力学下调、光适应和光保护等现象。电子传递速率光响应机理模型综合考虑了光合色素分子的物理参数(如本征光能吸收截面(σ_(ik))、分子处于最低激发态的平均寿命(τ_(min))、分子的能级简并度和处于激发态的光合色素分子数(Nk))在整个原初反应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不仅可以获得藻类和高等植物叶片的最大电子传递速率以及对应的饱和光强等光合参数,还可以获得σ_(ik)和τ_(min)等重要的物理参数,以及有效光能吸收截面(σ′_(ik))和N_(k)对光的响应规律等。将环境因子(如温度、CO_(2)浓度等)耦合到已有的电子传递速率光响应机理模型中,并明确其与植物的σ′_(ik)和N_(k)等参数间的关系,可能是今后光合电子传递速率光响应机理模型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传递速率 原初反应 经验模型 半机理模型 机理模型
原文传递
不同环境条件下光合作用对光响应模型的研究进展
7
作者 王复标 杨小龙 +1 位作者 康华靖 叶子飘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995-2005,共11页
光合作用对光的响应模型是研究植物在不同环境条件下光合特性的有力数学工具,可为定量描述植物光合速率对光合有效辐射的响应提供理论依据。本文基于植物光合作用对光响应经验模型的常用数学表达式特征,综述了这些模型的优势及其在实际... 光合作用对光的响应模型是研究植物在不同环境条件下光合特性的有力数学工具,可为定量描述植物光合速率对光合有效辐射的响应提供理论依据。本文基于植物光合作用对光响应经验模型的常用数学表达式特征,综述了这些模型的优势及其在实际应用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光合作用对光响应机理模型在描述植物的原初光反应以及光合生理生态方面的优势,并对该模型的发展进行了展望。光合作用主要由原初反应、同化力形成和碳同化构成,任何一个过程的变化均可直接影响植物的光化学效率和碳同化能力。原初反应主要涉及光能吸收、激子共振传递、量子能级跃迁和退激发等与光能吸收传递相联系的、纯粹的物理过程。光合作用对光响应经验模型难以解释植物的非光化学淬灭(NPQ)随光强的增加一直非线性增加,也难以回答植物的捕光色素分子吸收过量的光能且不能及时地用于光化学反应时,单线态叶绿素分子的寿命将延长等现象。与此同时,光合作用对光响应机理模型拟合得到的参数不仅可以反映植物的原初光反应特征,还可以描述植物捕光色素分子的物理特性,如处于激发态的捕光色素分子数(N_(k))、捕光色素分子的有效光能吸收截面(σ_(ik)′)对光的响应规律以及捕光色素分子处于激发态的最小平均寿命(τmin)等。如何将环境因子(如温度、CO_(2)浓度等)耦合到光合作用对光响应机理模型中,并明确其与捕光色素分子物理参数N_(k)、σ_(ik)′和τ_(min)的依赖关系,可能是未来需要解决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合作用 捕光色素分子 Ye模型 有效光能吸收截面 机理模型
原文传递
自然条件下中熟籼稻初穗期剑叶光合的气孔和非气孔限制特征 被引量:19
8
作者 叶子飘 郑卓 +3 位作者 康华靖 王复标 安婷 段世华 《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004-1012,共9页
为探究自然条件下中熟籼稻初穗期剑叶光合作用的气孔与非气孔限制特征,利用LI-6400光合仪测定了4个水稻品种(恢复系R7-35,不育系井大3S,杂交F_1代井大3S/R7-35和对照品种9311)的气体交换数据,获得了它们的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胞间CO_... 为探究自然条件下中熟籼稻初穗期剑叶光合作用的气孔与非气孔限制特征,利用LI-6400光合仪测定了4个水稻品种(恢复系R7-35,不育系井大3S,杂交F_1代井大3S/R7-35和对照品种9311)的气体交换数据,获得了它们的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胞间CO_2浓度和气孔限制值对光的响应曲线。结果表明:与最大净光合速率相对应的饱和光强(I_(sat))分别为1500、1800、1200和1200μmol·m^(-2)·s^(-1);除井大3S/R7-35外,其他3个水稻品种的气孔导度随光强的增加而非线性增加,由此可知,在较高光强处限制这4个水稻叶片光合作用的因素是非气孔限制。与最小胞间CO_2浓度(C_i)相对应的光强分别为1600、1600、1400和1600μmol·m^(-2)·s^(-1),与最大气孔限制值(L_s)相对应的饱和光强分别为1400、1200、1400和600μmol·m^(-2)·s^(-1)。根据Ci降低和Ls升高作为判断叶片光合速率降低的主要原因是气孔因素的判据标准,品种9311则在光强小于1600μmol·m^(-2)·s^(-1)时,Ci随光强的增加而降低,在光强小于600μmol·m^(-2)·s^(-1)时,Ls随光强的增加而升高,但该品种在光强小于1200μmol·m^(-2)·s^(-1)时,其光合能力随光强的增加而非线性增加。这个结果与以Ci降低和Ls升高作为判断准则相互矛盾。为此,提出用植物叶片是否存在I_(sat)作为判断光合速率下降的非气孔限制因素准则,用气孔导度是否存在最大值作为植物叶片的气孔限制因素准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合作用 气孔导度 气孔限制值 胞间CO2浓度 水稻 饱和光强
原文传递
江苏省邵伯湖南端滩群切滩整治工程灭螺效果观察 被引量:3
9
作者 佘广松 马玉才 +3 位作者 汤洪萍 王福彪 黄永军 黄轶昕 《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212-215,共4页
目的评价江苏省邵伯湖南端滩群切滩整治工程灭螺效果。方法调查了解邵伯湖南端滩群切滩工程概况,比较切滩工程前后钉螺分布,分析切滩工程灭螺效果。结果江苏省邵伯湖南端滩群切滩面积928.33hm^2,切滩土方为1717.00m3,弃土堆填面积为425.... 目的评价江苏省邵伯湖南端滩群切滩整治工程灭螺效果。方法调查了解邵伯湖南端滩群切滩工程概况,比较切滩工程前后钉螺分布,分析切滩工程灭螺效果。结果江苏省邵伯湖南端滩群切滩面积928.33hm^2,切滩土方为1717.00m3,弃土堆填面积为425.76hm^2,切滩高程为3.2m,降滩至常水位下1.0m。2011年切滩工程前有螺面积为44.69hm2,2018年残存钉螺面积为1.78hm^2,较2011年下降96.02%,残存钉螺分布在未切滩面。结论江苏省邵伯湖切滩工程通过"抬洲降滩"消除了原呈"冬陆夏水"的湖滩钉螺孳生环境,是湖区灭螺的有效手段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钉螺 切滩工程 灭螺效果 邵伯湖
原文传递
植物气孔导度对CO_(2)响应模型的构建 被引量:6
10
作者 叶子飘 于冯 +2 位作者 安婷 王复标 康华靖 《植物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420-428,共9页
构建一个普适性的植物叶片气孔导度(g_(s))对CO_(2)浓度响应(g_(s)-C_(a))的模型,对定量研究植物叶片gs对CO_(2)浓度的响应变化尤为必要。该研究运用便携式光合仪(LI-6400)测量了大豆(Glycine max)和小麦(Triticum aestivum)光合作用对C... 构建一个普适性的植物叶片气孔导度(g_(s))对CO_(2)浓度响应(g_(s)-C_(a))的模型,对定量研究植物叶片gs对CO_(2)浓度的响应变化尤为必要。该研究运用便携式光合仪(LI-6400)测量了大豆(Glycine max)和小麦(Triticum aestivum)光合作用对CO_(2)的响应曲线(A_(n)-C_(a)),在比较传统的Michaelis-Menten模型(M-M模型)和叶子飘构建的CO_(2)响应模型拟合大豆和小麦A_(n)-C_(a)效果的基础上,构建了g_(s)-C_(a)响应新模型。然后用新构建的模型拟合大豆和小麦的g_(s)-C_(a)曲线,并将拟合结果与传统模型的拟合结果,以及与其对应的观测数据进行比较,以判断所构建模型是否合理。结果显示:叶子飘构建的A_(n)-C_(a)模型可较好地拟合大豆和小麦的A_(n)-C_(a)曲线,确定系数(R^2)均高达0.999。M-M模型拟合大豆和小麦的A_(n)-C_(a)曲线时的R^2虽然也较高,但在较高CO_(2)浓度时的拟合曲线偏离观测曲线。因此,基于叶子飘的A_(n)-C_(a)模型构建g_(s)-C_(a)模型更为可行。新构建的g_(s)-C_(a)模型可较好地拟合大豆和小麦的g_(s)-C_(a)曲线, R^2分别为0.995和0.994,而且还可以直接给出最大气孔导度(g_(s-max))、最小气孔导度(g_(s-min)),以及与g_(s-min)相对应的CO_(2)浓度值(C_(s-min))。拟合得到大豆和小麦的g_(s-max)分别为0.686和0.481 mol·m^(-2)·s^(-1),与其对应的观测值(分别为0.666和0.471 mol·m^(-2)·s^(-1))之间均不存在显著差异;同样,拟合得到的大豆和小麦的g_(s-min)分别为0.271和0.297mol·m^(-2)·s^(-1),与其对应的观测值(分别为0.279和0.293mol·m^(-2)·s^(-1))之间也均不存在显著差异;此外,新构建的g_(s)-C_(a)模型给出大豆和小麦的C_(s-min)值分别为741.45和1 112.43μmol·mol^(-1),与其对应的观测值(732.78和1 200.34μmol·mol^(-1))也不存在显著差异。由此可见,该研究新构建的g_(s)-C_(a)模型可作为定量研究植物叶片气孔导度对CO_(2)浓度变化的有效数学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孔导度 CO_(2)响应模型 CO_(2)浓度 光合作用
原文传递
氯硝柳胺悬浮剂自动注药滴渗灭螺技术研究与应用
11
作者 马玉才 吴洪初 +10 位作者 梁晓天 李川东 王福彪 左引萍 唐恺 王建 杜广林 王俭 高扬 羊海涛 孙乐平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369-373,共5页
目的研究自动注药滴渗灭螺装置技术,为特殊环境钉螺控制提供灭螺新方法。方法利用滴灌技术,采用输水增压、连续注药方法,研发自动注药滴渗灭螺装置,评估该方法的灭螺效果及成本投入,采用Excel 2016软件进行数据汇总,用SPSS 16.0统计软... 目的研究自动注药滴渗灭螺装置技术,为特殊环境钉螺控制提供灭螺新方法。方法利用滴灌技术,采用输水增压、连续注药方法,研发自动注药滴渗灭螺装置,评估该方法的灭螺效果及成本投入,采用Excel 2016软件进行数据汇总,用SPSS 16.0统计软件对钉螺死亡率、钉螺校正死亡率进行χ^(2)检验分析。结果自动注药滴渗灭螺装置包括增压输水、过滤净化、自动注药和滴渗管网4大系统,其中增压泵的额定功率为4 kW,过滤器耐受压力为800kPa,滴渗管单孔流量为2 L/h。滴渗管间距2、1 m组和喷洒对照组,施药7 d后,钉螺校正死亡率分别为67.08%、75.71%和66.22%,以滴渗管间距1 m组为最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809,P=0.012);施药15 d后,钉螺校正死亡率分别为75.15%、79.27%和78.3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369,P=0.504);施药30 d后,3组环境活螺密度下降率分别为80.78%、83.81%和80.63%。一套滴渗灭螺装置设备总投入为9 805元,其中移动设备和固定管网费用分别占68.33%和31.67%。以滴渗管网使用10年为限,每年灭螺管网设备费用消耗为0.16元/m2。结论自动注药滴渗灭螺技术是省工、高效、实用的灭螺方法,滴渗管网间距以1 m为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钉螺 氯硝柳胺悬浮剂 自动注药滴渗装置 滴渗灭螺技术 效果评价
原文传递
银杏叶胶囊联合单硝酸异山梨酯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6
12
作者 王富彪 曹建东 《现代药物与临床》 CAS 2018年第4期777-781,共5页
目的探讨银杏叶胶囊联合单硝酸异山梨酯片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6年12月青海省心脑血管病专科医院收治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口服单硝酸... 目的探讨银杏叶胶囊联合单硝酸异山梨酯片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6年12月青海省心脑血管病专科医院收治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口服单硝酸异山梨酯片,10 mg/次,3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银杏叶胶囊,1粒/次,3次/d。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3个月。观察两组的心绞痛疗效和心电图疗效,比较两组的心绞痛发作和缓解情况、心绞痛积分情况、炎性因子和氧化应激指标。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的心绞痛疗效总有效率分别为80.00%、93.33%,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的心电图疗效总有效率分别为70.00%、86.67%,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心绞痛发作频率、持续时间、缓解时间和硝酸甘油用量均显著降低,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这些观察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心绞痛积分均显著降低,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这些积分明显抵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丙二醛(MDA)水平显著降低,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显著升高,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这些观察指标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银杏叶胶囊联合单硝酸异山梨酯片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可改善临床症状,降低炎症反应和氧化应激水平,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杏叶胶囊 单硝酸异山梨酯片 冠心病心绞痛 心绞痛积分 炎性因子 氧化应激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