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学院派到企业家:机会—资源一体化框架下科学家创业模式研究
1
作者 赵晨 王戈菲 周锦来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52-62,共11页
新型举国体制下核心领域科研攻关要求科学家将前沿科学发现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科学家主导创业活动是实现上述目标的有效途径之一,然而从学院派到企业家的身份转变成为科学创业的直接挑战。基于机会—资源一体化框架,从行动者视角探究科... 新型举国体制下核心领域科研攻关要求科学家将前沿科学发现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科学家主导创业活动是实现上述目标的有效途径之一,然而从学院派到企业家的身份转变成为科学创业的直接挑战。基于机会—资源一体化框架,从行动者视角探究科学家主导的创业模式。通过龙芯中科和中科纳新的双案例研究发现:首先,创业机会是科学创业的先决条件,根据创业机会涌现方式差异可将科学家创业划分为机会发现驱动模式和机会创造驱动模式。其次,两种科学家创业模式的机会—资源一体化机制存在显著差异,机会发现驱动模式强调发现科学创业机会,由外部机会—资源一体化推动内部机会—资源一体化;机会创造驱动模式强调创造科学创业机会,由内部机会—资源一体化驱动外部机会—资源一体化。最后,外部环境要素和企业内部要素影响科学家创业模式选择。研究结论可为新型举国体制下科学家为国创业提供实践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举国体制 科学家创业 机会—资源一体化 行动者视角
下载PDF
预电离间隙在不同气体介质中的正负极性击穿特性
2
作者 王艺 郭帆 +6 位作者 陈志强 贾伟 王戈飞 石凌 谢霖燊 吴刚 吴伟 《强激光与粒子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92-98,共7页
针对自触发预电离开关在不同电压等级下应用不同气体介质的需要,以及在双边驱动电磁脉冲模拟器中加载正负极性脉冲的需求,研究了预电离间隙在N_(2)、N_(2)/SF_(6)混合气和SF_(6)中正负极性下的击穿特性。研究了不同介质中间隙的击穿电... 针对自触发预电离开关在不同电压等级下应用不同气体介质的需要,以及在双边驱动电磁脉冲模拟器中加载正负极性脉冲的需求,研究了预电离间隙在N_(2)、N_(2)/SF_(6)混合气和SF_(6)中正负极性下的击穿特性。研究了不同介质中间隙的击穿电压和时延随气压的变化规律,对比了正负极性下的间隙击穿特性。研究结果表明,在本文实验条件下,预电离间隙在N_(2)中的击穿过程相对更为稳定,且N_(2)中击穿电压随气压变化线性度最佳。相比N_(2)和混合气,间隙击穿电压仅在SF_(6)中随气压增大呈现饱和趋势。在一定气压范围内,N_(2)在负极性下的击穿电压略高于正极性,混合气和SF_(6)中负极性下的击穿电压明显高于正极性,间隙的击穿过程具有一定的极性效应。相比混合气和N_(2),间隙在SF_(6)中的正负极性击穿电压绝对差值和击穿时延绝对差值都相对较高,为减小双边自触发预电离开关的同步时延差,应首选N_(2)为预电离间隙的绝缘介质。在工程应用中需考虑极性效应和不同气体介质对预电离间隙击穿特性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电离间隙 击穿特性 极性效应 绝缘介质 混合气
下载PDF
辅助放电针对气体间隙直流自击穿特性的影响
3
作者 石凌 谢霖燊 +10 位作者 郭帆 贾伟 王海洋 陈志强 程乐 王艺 吴刚 肖晶 梅锴盛 王戈飞 花见涛 《强激光与粒子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86-91,共6页
为降低气体放电间隙直流条件下自击穿电压分散性,尽可能不影响其自击穿电压,基于环形电极放电间隙,设计了一种在阴极中心植入辅助放电针的辅助放电电极结构。通过电场仿真,研究了辅助放电针直径、长度和顶部倒角对放电间隙场畸变的影响... 为降低气体放电间隙直流条件下自击穿电压分散性,尽可能不影响其自击穿电压,基于环形电极放电间隙,设计了一种在阴极中心植入辅助放电针的辅助放电电极结构。通过电场仿真,研究了辅助放电针直径、长度和顶部倒角对放电间隙场畸变的影响。实验研究了放电间隙无辅助放电针和植入辅助放电针后,其在干燥空气和SF_(6)气体中的直流自击穿特性。结果表明:辅助放电针直径越小、长度越长,电极环对其电场屏蔽作用越弱,放电间隙场畸变强度越大;辅助放电针对SF_(6)气体放电间隙直流自击穿电压影响较小,随着场畸变系数的增大,同一气压下干燥空气自击穿电压下降百分数为SF_(6)气体自击穿电压下降百分数的2~3倍;辅助放电针对直流条件下干燥空气和SF_(6)气体放电间隙自击穿电压稳定性具有有益作用,分散性减小百分数较无辅助放电针结构均提高约2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体间隙 辅助放电针 场畸变 直流自击穿电压 击穿电压分散性
下载PDF
行为经济学视角下的社会保障理论演进 被引量:6
4
作者 周业安 王格非 《南方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9-34,共16页
社会保障系统通过社会与个体的风险共担,增进了个人、家庭和社会的福利水平,对就业、消费、投资均有显著影响。过去社会保障理论侧重信息约束和跨期决策下的机制设计,通过政府干预来实现有效的风险和成本共担,进而有效化解社会成员所面... 社会保障系统通过社会与个体的风险共担,增进了个人、家庭和社会的福利水平,对就业、消费、投资均有显著影响。过去社会保障理论侧重信息约束和跨期决策下的机制设计,通过政府干预来实现有效的风险和成本共担,进而有效化解社会成员所面临的各种风险。但这些干预机制有可能会对就业等产生负面影响。近年来,行为与实验经济学开始进入社会保障理论的研究,新的理论试图从理性约束视角来理解社会保障系统的性质及其影响,并提出了全新的助推机制的设计理念与思路。迄今的研究发现,干预机制和助推机制各有千秋,通过合理的互补与替代,能够更好地实现社会保障系统的有效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保障 行为经济学 助推机制
下载PDF
水治理中的国家与社会“共治”--以明清水利碑刻为观察对象 被引量:2
5
作者 金安平 王格非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28-39,共12页
水治理是国家治理的重要内容。通过对明清时期各类水利碑刻的考察和分析,可以看出明清时期的水治理已经不是“水利国家”或“水利社会”这种对早期中国治水模式的简单判断,呈现出的是国家与社会“共治”的空间和样态。在治水上的共同需... 水治理是国家治理的重要内容。通过对明清时期各类水利碑刻的考察和分析,可以看出明清时期的水治理已经不是“水利国家”或“水利社会”这种对早期中国治水模式的简单判断,呈现出的是国家与社会“共治”的空间和样态。在治水上的共同需求以及各自能力的不足促使明清时期国家与社会力量进行了力度比较大的合作,实现了共同治理。在水治理的过程中,国家是重要水利工程的主导者和水利纠纷的最后仲裁者,同时通过地方水利组织进行基层的间接治理;而水利地方组织和地方精英有大量中小水利工程的动议权、施工权和管理权,但他们也寻求国家在水利事务上的支持,维护自身利益。明清水利碑刻记录了国家与社会之间既有控制与博弈,又有协商与合作的互动过程和国家与社会“共治”模式的形成与运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治 水利碑刻 水利工程
下载PDF
玉屏风颗粒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期及后续稳定期患者肺功能、CAT评分、免疫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9
6
作者 冯曙平 王戈菲 +3 位作者 陈翠 吴凡 梁少红 周晓平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20年第36期4020-4023,4028,共5页
目的探讨玉屏风颗粒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发作期及后续稳定期患者肺功能、CAT评分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2019年1月—2020年1月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诊治的60例COPD急性发作期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 目的探讨玉屏风颗粒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发作期及后续稳定期患者肺功能、CAT评分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2019年1月—2020年1月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诊治的60例COPD急性发作期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30例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30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玉屏风颗粒治疗,2组疗程均为12周。比较2组临床疗效,观察2组治疗前及治疗4周、8周、12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评估测试量表(CAT)评分,检测2组治疗前及治疗12周后CD4^+、CD8^+、CD4^+/CD8^+、IgG、IgM、IgA水平和肺功能,记录2组治疗12周内COPD急性发作频次。结果治疗组治疗12周后的总有效率为96.7%(29/3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0%(24/30),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4周、8周、12周后,2组CAT评分均明显降低(P均<0.05),且治疗组明显低于同期对照组(P<0.05)。2组治疗12周后的CD4^+、CD4^+/CD8^+、IgA、IgG高于治疗前(P均<0.05),CD8^+、IgM水平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均<0.05),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呼气峰流速(PEF)、FEV1/FVC均明显高于治疗前(P均<0.05),且治疗组各指标各指标改善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均<0.05)。治疗组患者COPD急性发作频次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玉屏风颗粒可提高COPD急性发作后期的疗效,有利于控制病情,改善患者肺功能、免疫功能,减少急性发作频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屏风颗粒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急性发作期 稳定期 肺功能 CAT评分 免疫功能
下载PDF
血清CHO、HDL、LDL、sdLDL、SOD与冠心病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6
7
作者 吴愿如 黄华 +3 位作者 曾彩凤 邝紫华 王革非 蔡蓁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9年第15期1814-1816,共3页
目的评价血清胆固醇(CHO)、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小而密低密度脂蛋白(sdLDL)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与冠心病的相关性。方法选取冠心病患者131例作为冠心病组,116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各... 目的评价血清胆固醇(CHO)、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小而密低密度脂蛋白(sdLDL)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与冠心病的相关性。方法选取冠心病患者131例作为冠心病组,116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各组血清CHO、HDL、LDL、sdLDL、SOD水平,并对检验结果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冠心病组血清CHO、LDL及sdLDL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DL及SOD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dLDL与CHO、LDL均呈正相关(r分别为0.517、0.651,P<0.005),sdLDL与HDL、SOD均呈负相关(r分别为-0.238、-0.395,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sdLDL是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冠心病患者血清sdLDL水平升高,SOD水平降低,sdLDL为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而密低密度脂蛋白 超氧化物歧化酶 冠心病
下载PDF
基于免疫信息学的SARS-CoV-2表位筛选及疫苗分子设计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邓辉雄 王革非(指导) +3 位作者 李雁嫘 宋鑫利 谷李铭 李蕊(指导)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838-847,共10页
目的:基于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全病毒或Spike蛋白作为免疫原可能存在的无关抗原表位干扰,筛选鉴定优势保护性抗原表位,构建候选多价表位疫苗。方法:以免疫信息学确定诱导主要中和抗体、激活细胞免疫应答的细胞保护性抗原表位,以Rap... 目的:基于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全病毒或Spike蛋白作为免疫原可能存在的无关抗原表位干扰,筛选鉴定优势保护性抗原表位,构建候选多价表位疫苗。方法:以免疫信息学确定诱导主要中和抗体、激活细胞免疫应答的细胞保护性抗原表位,以Raptor X、trRosetta预测蛋白疫苗的二级、三级结构,并对候选蛋白疫苗进行二硫键的设计及对接分析,以C-ImmSim服务器模拟预测分析多表位疫苗的免疫原性和免疫应答。结果:实验筛选了Spike蛋白免疫原性强的B细胞表位,具有高保守性和人群覆盖度广的IFN-γ、IL-4阳性的Th表位及CTL表位,计算模拟验证了疫苗的免疫应答特性。结论:信息学分析结果初步显示候选表位疫苗具有良好的平衡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应答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冠病毒 SPIKE蛋白 抗原表位 平衡免疫 免疫信息学
下载PDF
ArcPy在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中的应用初探 被引量:6
9
作者 王戈飞 浮怀鹏 王涛 《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 2021年第7期198-201,共4页
结合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的实际需求,本文对ArcPy和Python在批量化处理空间数据方面的应用进行介绍,实现对国土数据的任务分配,跨文件夹批量裁剪、批量镶嵌和创建贴合渔网等多种功能,弥补了自带批处理工具的不足,同时,代码简单易读、灵... 结合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的实际需求,本文对ArcPy和Python在批量化处理空间数据方面的应用进行介绍,实现对国土数据的任务分配,跨文件夹批量裁剪、批量镶嵌和创建贴合渔网等多种功能,弥补了自带批处理工具的不足,同时,代码简单易读、灵巧方便,极大地提高了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简化了工作流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rcPy 国土调查 批量处理
下载PDF
严重创伤患者紧急救治血液保障模式与输血策略中国专家共识(2024版)
10
作者 卢尧 李阳 +221 位作者 张雷英 唐昊 敬慧丹 王耀丽 贾向志 巴立 卞茂红 蔡丹 蔡辉 蔡晓红 查占山 陈秉宇 陈大庆 陈凤 陈国安 陈海鸣 陈静 陈敏 陈青 陈舒 陈玺 程金凤 褚晓凌 崔红旺 崔欣 达珍 戴莹 邓素容 董伟群 范为民 冯珂 付丹晖 付涌水 傅奇 傅雪梅 甘佳 甘新宇 高伟 巩怀证 桂嵘 郭庚 韩宁 郝一文 何武兵 洪强 侯瑞琴 侯卫 胡婕 胡培阳 胡熙 胡晓玉 黄光斌 黄婕 黄象艳 黄远帅 浑守永 蒋学兵 金平 赖冬 乐爱平 黎红梅 李碧娟 李翠莹 李代红 李海宏 李贺 李辉 李剑平 李宁 李喜莹 李湘民 李小飞 李晓娟 李志强 李忠俊 李尊严 梁华钦 梁晓华 廖冬发 廖群 廖燕 林甲进 刘春霞 刘凤华 刘培贤 刘铁梅 刘小信 刘志伟 刘中砥 陆华 栾建凤 骆建军 骆群 吕定丰 吕琪 吕先萍 马爱军 马立强 马曙轩 马现君 马小刚 马晓莉 毛国庆 穆士杰 聂少林 欧阳淑娟 欧阳锡林 潘春球 潘健 潘晓华 彭磊 彭涛 钱宝华 乔姝 秦莉 任颖 任召祺 戎瑞明 苏常山 孙明伟 孙文武 孙振威 唐海平 唐晓峰 唐长玖 陶翠华 田志彬 汪娟 王宝燕 王春燕 王革非 王海燕 王鸿捷 王鹏 王鹏里 王秋实 王晓宁 王新华 王学锋 王勇 王勇军 王远杰 王志华 韦少俊 魏亚明 文键波 文军 吴江 吴巨峰 夏爱军 夏飞 夏荣 谢珏 邢颜超 熊雁 徐峰 徐永柱 许永安 晏永和 燕备战 杨江 杨江存 杨军 杨新文 杨勇毅 姚春艳 叶明亮 尹昌林 尹明 尹文 于连玲 于淑红 余泽波 郁毅刚 喻安永 袁红 袁燚 张婵 张进军 张军 张凯 张磊冰 张泉 张荣江 张三明 张生吉 张硕 张伟 张伟东 张晰 张兴文 章桂喜 章晓军 赵国庆 赵建鹏 赵树铭 郑蓓蓓 郑山根 周华友 周吉成 周砺宏 周谋 周小玉 周雪莲 周源 周政 周祖皇 朱海燕 朱培元 朱长举 祝丽丽 王正国 蒋建新 汪德清 兰炯采 王全立 于洋 张连阳 文爱清 中华医学会临床输血学分会 中华医学会创伤学分会创伤急救与多发伤学组 中华医学会灾难医学分会青年学组 《中华创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865-881,共17页
严重创伤患者对救治时效性要求极高,输血在此类患者的紧急救治阶段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越来越多的循证医学证据和临床经验表明,早期输注低效价O型全血或平衡比例红细胞、血浆和血小板等成分血的止血复苏策略将使严重创伤大出血患者... 严重创伤患者对救治时效性要求极高,输血在此类患者的紧急救治阶段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越来越多的循证医学证据和临床经验表明,早期输注低效价O型全血或平衡比例红细胞、血浆和血小板等成分血的止血复苏策略将使严重创伤大出血患者获益。然而,当前国内血液保障模式不能完全满足临床对严重创伤患者紧急救治输血的时效性和有效性需求。针对我国严重创伤紧急救治血液保障模式与输血策略中存在的关键问题,中华医学会临床输血学分会、中华医学会创伤学分会创伤急救与多发伤学组和中华医学会灾难医学分会青年学组组织国内输血医学和创伤救治专家,基于循证医学证据并结合Delphi法专家咨询投票,共同制订《严重创伤患者紧急救治血液保障模式与输血策略中国专家共识(2024版)》,从血液保障模式和输血策略两个方面共提出10条推荐意见,为严重创伤紧急救治阶段的输血复苏提供参考,以期进一步提高严重创伤患者的救治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和损伤 急救 输血 专家共识
原文传递
多重耐药菌快速检测对改善严重腹腔感染预后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2
11
作者 王家杰 李家扬 +14 位作者 吴文琦 邱明杰 武存霞 周志涛 吴美琳 田赛 吴磊 张锦鹏 张哲瑞 田芮瑕 洪之武 任华建 王革非 吴秀文 任建安 《中华胃肠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847-852,共6页
目的探究耐药菌快速检测的临床应用对并发碳青霉烯耐药肠杆菌科细菌(CRE)血流感染的严重腹腔感染患者预后改善的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收集东部战区总医院普通外科2022年2月至2023年2月期间收治的73例伴脓毒症或脓毒性休... 目的探究耐药菌快速检测的临床应用对并发碳青霉烯耐药肠杆菌科细菌(CRE)血流感染的严重腹腔感染患者预后改善的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收集东部战区总医院普通外科2022年2月至2023年2月期间收治的73例伴脓毒症或脓毒性休克、并发CRE血流感染的严重腹腔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诊疗过程中,是否针对首个CRE阳性血培养样本进行胶体金免疫层析法(GICA)检测,将患者分为GICA组(17例)和常规检测组(56例)。GICA组和常规检测组的年龄[分别为(55.9±17.3)岁和(47.6±16.4)岁]、性别(分别为16例男性、1例女性和41例男性、15例女性)、Charlson合并症指数中位数[分别为3.0(2.0,4.0)和3.0(2.0,4.8)]、脓毒性休克(分别为10例和39例)和急性肾损伤(分别为8例和40例)等一般资料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的血培养标本均常规进行传统细菌鉴定及药物敏感检测;GICA组患者使用GICA试剂盒直接检测阳性血培养标本,进行碳青霉烯酶检测。主要观察指标为两组患者自CRE血流感染发作到启用针对性抗生素及合理抗生素的时间以及首次CRE血流感染后28 d和90 d病死率。次要观察指标包括微生物清除率、住院时长和重症监护室(ICU)住院时长。结果GICA组患者血流感染微生物清除率相较于常规检测组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5/17比60.7%(34/56),χ^(2)=4.476,P=0.034];28 d病死率[5/17比44.6%(25/56),χ^(2)=1.250,P=0.264]、90 d病死率[8/17比53.6%(30/56),χ^(2)=0.222,P=0.638]、中位住院时长[37.0(18.0,46.5)d比45.5(32.2,64.8)d,Z=-1.867,P=0.062]以及中位ICU住院时长[18.0(6.5,35.0)d比32.0(5.0,51.8)d,Z=-1.251,P=0.209]均有下降趋势,但差异尚无统计学意义。GICA组自血流感染发作到启用针对性抗生素的中位时间为49.0(38.0,69.0)h,短于常规检测组的163.0(111.8,190.0)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5.731,P<0.001);启用合理抗生素的中位时间为40.0(38.0,80.0)h,较常规检测组[68.0(38.2,118.8)h]短,但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Z=-1.686,P=0.093)。结论GICA碳青霉烯酶检测相较传统药敏检测,可以更快速地获得致病菌产碳青霉烯酶的信息,以指导早期精准使用抗生素,"先酶后菌"的抗感染策略有改善预后、降低病死率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严重腹腔感染 胶体金免疫层析法 多重耐药 碳青霉烯酶 碳青霉烯耐药肠杆菌科细菌
原文传递
腹腔开放并发肠空气瘘191例诊疗分析 被引量:3
12
作者 张锦鹏 滕依恬 +7 位作者 刘野 田芮瑕 张哲瑞 吴磊 洪之武 任华建 王革非 任建安 《中华胃肠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853-858,共6页
目的探讨腹腔开放患者并发肠空气瘘的临床诊治特点。方法采用观察性研究方法。对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金陵医院(东部战区总医院)暨全军普通外科研究所2012年1月至2021年1月期间,收治的腹腔开放并发肠空气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目的探讨腹腔开放患者并发肠空气瘘的临床诊治特点。方法采用观察性研究方法。对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金陵医院(东部战区总医院)暨全军普通外科研究所2012年1月至2021年1月期间,收治的腹腔开放并发肠空气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指标主要为患者的基本信息、原发病、腹腔开放原因、肠空气瘘的瘘口位置及其瘘口管理策略(三套管近端肠管收集肠液,远端回输;或使用3D打印肠瘘支架进行封堵)、腹腔开放治疗时间、确定性手术(切除瘘段肠管后,采取腹壁组织层次分离技术并根据缺损大小及腹壁顺应性,选择放置生物补片行肠道重建和腹壁修补)等待时间及腹壁缺损处理方法、入住重症监护室(ICU)和总住院时间等。根据腹腔开放创面临时关腹的措施分为创面植皮组和单纯缝合皮肤组,并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特征和治疗情况。结果共计收治214例腹腔开放并发肠空气瘘的患者,除去23例死亡(11例多器官功能衰竭,5例腹腔出血,4例肺部感染,气道出血、坏死性筋膜炎及外伤致颅脑损伤各1例)外,191例实施确定性手术的患者纳入分析。男性156例(81.7%),年龄(46.5±2.5)岁。原发病中外伤89例(46.6%),胃肠肿瘤31例(16.2%),消化道穿孔22例(11.5%),肠梗阻17例(8.9%),急性胰腺炎和其他32例(16.8%)。腹腔开放原因依次为严重腹腔感染(137例,71.7%)、损伤控制性手术(29例,15.2%)和腹腔高压(25例,13.1%)。瘘口位置:胃15例(7.8%),小肠105例(55.0%),结肠25例(13.1%),多发瘘46例(24.1%)。单纯缝合皮肤组104例,创面植皮组87例。相较创面植皮组,单纯缝合皮肤组男性患者占比更低[74.7%(65/87)比87.5%(91/104),χ^(2)=5.176,P=0.023],年龄更大[(48.3±2.0)岁比(45.0±1.9)岁,t=-11.671,P<0.001],外伤患者占比更少[32.2%(28/87)比58.7%(61/104),χ^(2)=13.337,P<0.001];重症监护住院时间更短[(8.9±1.0)d比(12.7±1.6)d,t=19.281,P<0.001],总住院时间更短[(29.3±2.0)d比(31.9±2.0)d,t=9.021,P<0.001];结肠瘘占比更高[18.4%(16/87)比8.7%(9/104),χ^(2)=3.948,P=0.047],但是多发瘘更少[11.5%(10/87)比34.6%(36/104),χ^(2)=14.440,P<0.001]。瘘口管理方面,与创面植皮组比较,单纯缝合皮肤组使用3D打印肠管支架封堵方法占比更高[60.9%(53/87)比43.3%(45/104),χ^(2)=5.907,P=0.015],实施临时关腹时间更短[(9.5±0.8)d比(16.0±0.6)d,t=66.023,P<0.001],确定性手术时间间隔更短[(165.0±10.7)d比(198.9±8.3)d,t=26.644,P<0.001],生物补片使用率更低[56.3%(49/87)比71.2%(74/104),χ^(2)=4.545,P=0.033]。结论腹腔开放并发肠空气瘘以男性患者多发,创伤和胃肠肿瘤为常见病因,严重腹腔感染为腹腔开放的主要原因;瘘口位置以小肠多见。肠液收集回输及3D打印肠瘘支架封堵后行创面植皮及单纯缝合皮肤法是处理腹腔开放并发肠空气瘘的有效方法,更早地进行单纯缝合皮肤法关腹可缩短确定性手术等待时间及减少生物补片使用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开放 肠空气瘘 腹腔感染 肠内营养
原文传递
基于“珞珈一号”夜光遥感影像的郑州大都市区城市空间格局分析
13
作者 王戈飞 职露 邓荣鑫 《测绘地理信息》 CSCD 2023年第4期35-40,共6页
利用“珞珈一号”夜光遥感影像,得到郑州大都市区的夜间灯光分布图。在此基础上获取各个区域的夜间灯光总量指数(total nighttime light index,TNLI)和夜间平均灯光指数(average nighttime light index,ANLI),并分析其空间分布格局。研... 利用“珞珈一号”夜光遥感影像,得到郑州大都市区的夜间灯光分布图。在此基础上获取各个区域的夜间灯光总量指数(total nighttime light index,TNLI)和夜间平均灯光指数(average nighttime light index,ANLI),并分析其空间分布格局。研究表明:整体来看,郑州市TNLI和ANLI均为最高,超过其他4市总和;郑州大都市区内的城市重心位于郑州市中心东南方向,各地市的城市重心均位于各自主城区附近;郑州市的社会经济区位度在郑州大都市区内为最高,证明其在区域内独一无二的首位度,而其他城市与之差距较大。郑州大都市区的不均衡现象较为突出,区域内协同融合发展的程度还有待加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郑州大都市区 “珞珈一号” 夜光遥感影像 城市空间格局 引力模型
原文传递
前交叉韧带断裂患者膝关节评分相关因素 被引量:4
14
作者 王佳宁 王格非 龚熹 《科技导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34-40,共7页
为研究前交叉韧带断裂患者术前血清生化标志物水平及身体质量指数,与术前膝关节功能评分及术前术后疼痛评分之间的相关性,采集了52名患者术前血清生化标志物和身体质量指数,通过Shapiro-Wilk和Spearman检验,与术前膝关节功能及术前术后... 为研究前交叉韧带断裂患者术前血清生化标志物水平及身体质量指数,与术前膝关节功能评分及术前术后疼痛评分之间的相关性,采集了52名患者术前血清生化标志物和身体质量指数,通过Shapiro-Wilk和Spearman检验,与术前膝关节功能及术前术后疼痛评分进行了相关性回顾分析。发现前交叉韧带断裂患者术前血尿酸水平与术前术后疼痛评分正相关,身体质量指数与术前Lysholm评分和术后疼痛评分正相关,肌酸激酶水平与术后疼痛评分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交叉韧带断裂 膝关节评分 血清标志物 身体质量指数
原文传递
业余超级马拉松运动员赛事损伤分析 被引量:3
15
作者 王佳宁 王格非 龚熹 《科技导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169-176,共8页
随着长距离耐力运动项目在全世界的日益盛行,超级马拉松正获得越来越多的关注和参与,但国内针对这一新兴运动项目相关损伤的研究工作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间。以门诊病例汇总的方式,统计了10名中国业余超级马拉松运动员在赛事过程中发生的... 随着长距离耐力运动项目在全世界的日益盛行,超级马拉松正获得越来越多的关注和参与,但国内针对这一新兴运动项目相关损伤的研究工作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间。以门诊病例汇总的方式,统计了10名中国业余超级马拉松运动员在赛事过程中发生的损伤情况,并就性别、年龄、参与超级马拉松运动年限与经验等因素进行相关性回顾分析。发现男性膝关节受伤的可能性高于女性,而女性踝关节受伤的可能性更高;完赛次数与膝关节损伤呈现显著正相关;与踝关节受伤则显著负相关。受伤部位与年龄、训练年限、参赛距离以及其他跑步赛事的参赛经历无明显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级马拉松 业余运动员 运动损伤
原文传递
基层越野滑雪队运动损伤状况分析--以延安市体育运动学校为例 被引量:1
16
作者 王佳宁 王格非 +1 位作者 李明 杨渝平 《科技导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36-46,共11页
以问卷调查随访的形式,统计了延安市体育运动学校越野滑雪队34名运动员的45例运动损伤情况,进行了总体及不同性别损伤发病率、各损伤位置和解剖部位发病率、劳损性损伤和急性损伤以及复发性损伤和新发损伤发病率的计算和相关性研究。结... 以问卷调查随访的形式,统计了延安市体育运动学校越野滑雪队34名运动员的45例运动损伤情况,进行了总体及不同性别损伤发病率、各损伤位置和解剖部位发病率、劳损性损伤和急性损伤以及复发性损伤和新发损伤发病率的计算和相关性研究。结果显示,女子运动员的运动损伤发病率高于男子,劳损性损伤占主要地位,下肢损伤多于上肢,全部损伤均为无缺席损伤或轻微损伤,复发性损伤多于新发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越野滑雪 劳损性损伤 复发性损伤
原文传递
肠内营养治疗克罗恩病的机制探讨 被引量:5
17
作者 龚文斌 陈军 +3 位作者 顾国胜 王革非 吴秀文 任建安 《中华炎性肠病杂志(中英文)》 2021年第4期356-359,共4页
肠内营养(EN)是治疗克罗恩病(CD)的一个重要手段。虽然CD的发病机制不明,但CD患者相比于健康人群会出现一些显著的病理特征,如肠道菌群失调、肠黏膜过度炎症反应、肠黏膜损伤、肠系膜脂肪异常等。本综述探讨EN治疗CD的作用机制,以期能... 肠内营养(EN)是治疗克罗恩病(CD)的一个重要手段。虽然CD的发病机制不明,但CD患者相比于健康人群会出现一些显著的病理特征,如肠道菌群失调、肠黏膜过度炎症反应、肠黏膜损伤、肠系膜脂肪异常等。本综述探讨EN治疗CD的作用机制,以期能更好地理解EN在改变CD疾病进展中的作用,从而促进CD的临床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内营养 克罗恩病 肠道菌群 黏膜炎症 黏膜愈合
原文传递
全国多中心肠外瘘诊治情况调查及预后风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28
18
作者 郑涛 解好好 +23 位作者 吴秀文 迟强 王峰 杨振华 陈超武 麦威 罗苏明 宋笑飞 杨士民 周伟 刘海燕 徐新建 周郑 刘传渊 丁连安 解凯 韩刚 刘宏斌 王建忠 王仕琛 王培戈 王革非 顾国胜 任建安 《中华胃肠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041-1050,共10页
目的了解当前全国范围内肠外瘘的诊治情况,探讨影响肠外瘘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多中心横断面研究方法。依托中国肠瘘与腹腔感染注册系统,收集2018年1月1日至12月31日期间,我国22个省市、直辖市共54家医疗中心收治住院的肠外瘘病例... 目的了解当前全国范围内肠外瘘的诊治情况,探讨影响肠外瘘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多中心横断面研究方法。依托中国肠瘘与腹腔感染注册系统,收集2018年1月1日至12月31日期间,我国22个省市、直辖市共54家医疗中心收治住院的肠外瘘病例临床资料,包括患者性别、年龄、住院时间、重症监护室(ICU)入住情况、基础疾病、原发疾病、直接导致肠外瘘的原因、肠外瘘部位和类型、并发症、治疗措施与疾病转归情况。所有病例资料由主治医师认真填写,再由两名以上专科医师重新审定登记病例信息,依据患者临床表现、实验室/影像学检查结果以及术中探查情况明确肠外瘘诊断,确定是否可纳入研究。结果共纳入1521例肠外瘘患者,其中男性1099例,女性422例;中位年龄55岁。肠外瘘的原发疾病位列前三的分别是恶性肿瘤626例(41.2%,其中胃肠道肿瘤540例,占恶性肿瘤的86.3%)、消化道溃疡和穿孔202例(13.3%)以及创伤157例(10.3%)。有1194例(78.5%)以外科手术为直接致瘘原因;其次为创伤156例(10.3%)、克罗恩病自发瘘92例(6.0%)、放射性肠损伤41例(2.7%)、重症胰腺炎20例(1.3%)及内镜手术13例(0.9%);还有5例(0.3%)致瘘原因不明。单发肠外瘘1350例(88.7%),多发肠外瘘150例(9.9%),合并肠内瘘者21例(1.4%)。单发肠外瘘中,空回肠瘘438例(28.8%);随后依次为结肠瘘313例(20.6%)、直肠瘘170例(11.2%)、十二指肠瘘111例(7.3%)、回盲部瘘76例(5.0%)、回结肠吻合口瘘65例(4.3%)、十二指肠残端瘘55例(3.6%)、胃肠吻合口瘘36例(2.4%)、食管胃/肠吻合口瘘36例(2.4%)、胃瘘29例(1.9%)及胆胰肠吻合口瘘21例(1.4%)。所有单发肠外瘘患者中管状瘘患者991例,唇状瘘患者359例。共有1146例患者完成治疗,总计治愈1061例(92.6%),其中手术治愈586例,自愈475例;死亡85例(7.4%)。1043例(91.0%)患者采取了营养支持治疗,77例(6.7%)进行了消化液的收集回输。确诊肠瘘后,感染源控制措施包括主动冲洗引流711例(62.0%)和被动引流331例(28.9%),其中841例(73.4%)在行感染源控制措施时采取微创形式(经原窦道更换引流管、穿刺引流等),而有201例(17.5%)进行了开腹手术引流,104例(9.1%)无引流措施。有610例(53.2%)采取了确定性手术治疗,术后30 d内死亡24例(3.9%),发生手术部位感染(SSI)69例(11.3%),术后再次发生肠瘘24例(3.9%)。全组治愈率最高的为回盲部瘘(100%),其次为直肠瘘(96.2%,128/133)和十二指肠残端瘘(95.7%,44/46)。病死率最高的为合并肠内瘘者(3/12),回盲部瘘患者无病死者。预后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原发疾病为克罗恩病(χ2=6.570,P=0.010)和阑尾炎/阑尾脓肿(P=0.012)的患者、肠瘘类型为合并肠内瘘(χ2=5.460,P=0.019)、多发肠外瘘(χ2=7.135,P=0.008)、食管胃/肠吻合口瘘(χ2=9.501,P=0.002)和回盲部瘘(P=0.012)的患者、确诊肠瘘前无引流或被动引流者(χ2=9.688,P=0.008)、确诊肠瘘后无引流或被动引流者(χ2=9.711,P=0.008)、合并有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χ2=179.699,P<0.001)、脓毒症(χ2=211.851,P<0.001)、出血(χ2=85.300,P<0.001)、肺部感染(χ2=60.096,P<0.001)、导管感染(χ2=10.617,P=0.001)和营养不良(χ2=21.199,P<0.001)与病死率有关。多因素分析提示,并发脓毒症(OR=7.103,95%CI:3.694~13.657,P<0.001)、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OR=5.018,95%CI:2.170~11.604,P<0.001)和出血(OR=4.703,95%CI:2.300~9.618,P<0.001)是肠外瘘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确诊肠外瘘后行主动冲洗引流是患者死亡的保护因素(OR=0.223,95%CI:0.067~0.745,P=0.015)。结论肠外瘘的总体死亡率仍较高,外科手术是导致肠外瘘发生的主要因素。脓毒症、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出血、导管相关性感染是肠外瘘患者的主要死因。实施主动冲洗引流是改善肠外瘘患者预后的重要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外瘘 预后因素 多中心研究
原文传递
肺部超声评分对腹腔感染机械通气患者脱机结局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21
19
作者 顾彩虹 谢永鹏 +3 位作者 郑涛 任华建 王革非 任建安 《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94-98,共5页
目的评价肺部超声评分(LUS)对腹腔感染(IAI)机械通气患者脱机结局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2018年1月至12月东部战区总医院普外科研究所和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IAI机械通气患者,符合脱机标准者进入脱机流程,脱机过程包括自... 目的评价肺部超声评分(LUS)对腹腔感染(IAI)机械通气患者脱机结局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2018年1月至12月东部战区总医院普外科研究所和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IAI机械通气患者,符合脱机标准者进入脱机流程,脱机过程包括自主呼吸试验(SBT)和拔管。根据SBT是否成功(SBT成功定义为能通过120 min的SBT)分为SBT成功组和SBT失败组,比较两组患者SBT前后的LUS评分;SBT成功组患者给予拔管,根据拔管是否成功(拔管成功定义为拔管后48 h内无需再插管进行有创通气)分为拔管成功组和拔管失败组进行亚组分析,比较拔管前(SBT结束时)和拔管后(拔管成功组为拔管后48 h,拔管失败组为再插管前)LUS评分。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估SBT前LUS评分对SBT失败的预测价值,以及拔管前LUS评分对拔管失败的预测价值。结果研究期间共收治76例IAI机械通气患者,排除机械通气时间不足48 h、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气管切开和自动出院者23例,最终53例纳入分析。53例患者中SBT成功44例,失败9例;44例SBT成功患者中拔管成功23例,失败21例。SBT失败组患者SBT前后LUS评分均明显高于SBT成功组(分:SBT前为13.22±1.99比10.79±1.64,t=-3.911,P=0.000;SBT后为19.00±1.12比13.41±1.86,t=-8.665,P=0.000)。ROC曲线分析显示,SBT前LUS评分预测SBT失败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82〔95%可信区间(95%CI)为0.67~0.98,P=0.002〕;当最佳截断值为12.5分时,敏感度为66.7%,特异度为84.1%。亚组分析显示,SBT成功患者中拔管失败组拔管前后LUS评分均明显高于拔管成功组(分:拔管前为14.19±1.60比12.69±1.81,t=-2.881,P=0.006;拔管后为16.42±1.59比12.78±1.54,t=-7.710,P=0.000)。ROC曲线分析显示,拔管前LUS评分预测拔管失败的AUC为0.81(95%CI为0.69~0.92,P=0.000);当最佳截断值为13.5分时,敏感度为80.0%,特异度为65.2%。结论LUS评分可以有效预测IAI机械通气患者的SBT结局及拔管后再插管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部超声评分 腹腔感染 自主呼吸试验 拔管
原文传递
全国多中心肠内瘘诊治情况调查及预后风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2
20
作者 解好好 郑涛 +7 位作者 周伟 王峰 杨振华 迟强 王革非 顾国胜 吴秀文 任建安 《中国医师杂志》 CAS 2020年第6期805-809,共5页
目的:了解全国范围内肠内瘘的诊治情况,分析患者的临床特征及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多中心横断面研究方法,收集我国18家医疗中心2018年1月1日至12月31日收治住院的肠内瘘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患者的基本信息、临床诊治资料及预后情... 目的:了解全国范围内肠内瘘的诊治情况,分析患者的临床特征及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多中心横断面研究方法,收集我国18家医疗中心2018年1月1日至12月31日收治住院的肠内瘘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患者的基本信息、临床诊治资料及预后情况。结果:共纳入106例肠内瘘患者,男57例,女49例,年龄(48.0±17.8)岁。最常见的肠内瘘是肠膀胱瘘(36/106,34.0%),随后是肠阴道瘘(34/106,31.1%)和肠肠内瘘(28/106,26.4%),多发肠内瘘(9/106,8.5%)最少。恶性肿瘤(60/106,56.6%)是肠内瘘最常见的原发疾病,其次是克罗恩病(22/106,20.8%)。肠内瘘患者最常见的直接致瘘原因是外科手术(70/106,66.0%),其次是克罗恩病(20/106,18.9%)和放射性肠损伤(12/106,11.3%),还有4例患者致瘘原因不明。整个诊治病程中,95例患者接受了营养支持治疗,以肠内+肠外营养支持(72/95,75.8%)为主。最终86例(81.1%)患者接受了手术治疗,手术治愈率为94.2%(81/86),术后手术部位感染(SSI)发生率为8.1%(7/86),术后再次肠瘘发生率为10.5%(9/86)。20例(18.9%)患者采用保守治疗的手段,自愈率为80.0%。患者总死亡率为8.5%(9/106),其中肠阴道瘘患者死亡率最高为15.2%(5/33)。统计分析显示死亡组患者的年龄(t=-4.664,P<0.001)、白细胞水平(U=663.000,P=0.010)、脓毒症(P=0.002)和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P=0.019)的发生率均高于治愈组。多因素分析提示高龄(OR=1.073,95%CI:1.008~1.141,P=0.026)、并发脓毒症(OR=11.806,95%CI:1.064~131.048,P=0.044)是肠内瘘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肠内瘘的总体死亡率仍较高,恶性肿瘤是肠内瘘最常见的原发病。高龄和脓毒症是肠内瘘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瘘 预后 因素分析 统计学 多中心研究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