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2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沙颍河干流河南段河道生态基流价值估算与分析
1
作者 王国重 李中原 +4 位作者 杨丹 张武云 卢圆章 徐志国 邵全忠 《水土保持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03-208,共6页
[目的]为使人们认识河道生态基流的重要性,对其价值进行量化,以便推动生态基流保障补偿工作的开展。[方法]以沙颍河干流河南段为例,基于生态基流功能分析,将生态基流价值划分为维持河道连通、局地气候调节、泥沙输送、维系河滩湿地、生... [目的]为使人们认识河道生态基流的重要性,对其价值进行量化,以便推动生态基流保障补偿工作的开展。[方法]以沙颍河干流河南段为例,基于生态基流功能分析,将生态基流价值划分为维持河道连通、局地气候调节、泥沙输送、维系河滩湿地、生物多样性维护、净化水质、水产品生产、科研与文化娱乐等;河道气候调节价值的计算采用水体蒸发的吸热量与释放相同热量的标煤用量构建的估算模型,其他价值的测算则是基于资源环境经济学算法。[结果]2021年河南段气候调节价值为6.459亿元、泥沙输送价值5.056亿元、维持河滩湿地价值0.96亿元、生态多样性维护价值0.22亿元、水质净化价值10.28亿元、水产品生产价值10.092亿元、文化娱乐价值57.38亿元,则沙颍河干流2021年河南段生态基流总价值90.447亿元。[结论]各河段因所处位置、流域面积、区间长度等情况不同,生态基流价值差异较大,各河段生态基流价值占当地GDP比例均在1%以内,说明计算结果的合理性,也便于今后流域水土流失治理、生态保护与保障补偿工作的推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基流价值 沙颍河干流 河南段 保障补偿
下载PDF
基于变异系数法的沙颍河上游干流生态基流价值变化研究
2
作者 王国重 李中原 +3 位作者 卢圆章 李永丽 杨丹 张继宇 《水力发电》 CAS 2025年第1期11-15,共5页
为了辨识生态基流价值变化规律,以沙颍河上游干流告成段、化行段、黄桥段2008年~2021年降水、蒸发、流量、人均用水量、人均GDP、水质达标率数据,建立影响生态基流因子体系,根据变异系数法和2021年生态基流价值,研究河段生态基流价值年... 为了辨识生态基流价值变化规律,以沙颍河上游干流告成段、化行段、黄桥段2008年~2021年降水、蒸发、流量、人均用水量、人均GDP、水质达标率数据,建立影响生态基流因子体系,根据变异系数法和2021年生态基流价值,研究河段生态基流价值年际变化。研究表明:告成段生态基流价值在0.483亿~4.726亿元波动、化行段在10.106亿~79.954亿元变化、黄桥段变化范围是7.201亿~46.431亿元;告成段、黄桥段水质因子所占权重最大,其次是流量、降水量因子;化行段因水质较优,流量因子所占权重最大,水质、降水量因子次之;经济、蒸发量、用水量因子在各河段的权重均较小,对生态基流价值的影响不大。河段年均流量与降水量排序为黄桥段>化行段>告成段,但生态基流价值排序为化行段>黄桥段>告成段,说明生态基流价值首先取决于水质,其次是流量与降水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基流 价值 变异系数法 权重 变化 沙颍河上游干流
下载PDF
颍河源区径流变化特征及生态基流保障研究
3
作者 王国重 李中原 +4 位作者 卢圆章 杨丹 张武云 张继宇 李永丽 《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 2024年第5期192-198,共7页
为了探究人类活动引起的河川径流变化对生态基流的影响,基于颍河源区1965—2020年逐月径流资料,采用Mann-Kendall、R/S检验法、累积距平法和集中度、不均匀系数分析径流变化趋势、突变与持续特性,并据断面生态基流调控值,剖析径流变化... 为了探究人类活动引起的河川径流变化对生态基流的影响,基于颍河源区1965—2020年逐月径流资料,采用Mann-Kendall、R/S检验法、累积距平法和集中度、不均匀系数分析径流变化趋势、突变与持续特性,并据断面生态基流调控值,剖析径流变化对生态基流保障的影响。结果表明:源区年径流呈不显著减少态势,年内分配呈单峰型,主要集中于汛期;集中度与不均匀系数相关系数0.9460,变化趋势大体一致,均呈显著减少态势,且Hurst指数均>0.5,意味着源区径流年内不均匀分配状况将有所改观;受人类活动影响,源区径流在1990年发生了突变,且年、月径流Hurst指数均>0.5,表明未来一段时间径流量将呈减少态势,径流的突变与减少使生态基流得不到保障,甚至断流的月份增多。在开发利用河道水流资源时应保持适度,同时要开源节流、避免挤占生态基流,保障流域生态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径流 生态基流 人类活动 保障
下载PDF
高碳铬铁渣微表处混合料路用性能研究
4
作者 王国忠 付靖超 +1 位作者 贾永杰 王履泽 《黑龙江交通科技》 2024年第5期33-37,41,共6页
针对道路养护工程优质石料资源匮乏,高碳铬铁渣大多采用堆存处理且利用率低等问题,将高碳铬铁渣分别以0%、20%、30%、40%、50%、60%的掺量替换常规微表处混合料,通过湿轮磨耗试验、车辙试验、黏聚力试验和构造深度试验研究不同高碳铬铁... 针对道路养护工程优质石料资源匮乏,高碳铬铁渣大多采用堆存处理且利用率低等问题,将高碳铬铁渣分别以0%、20%、30%、40%、50%、60%的掺量替换常规微表处混合料,通过湿轮磨耗试验、车辙试验、黏聚力试验和构造深度试验研究不同高碳铬铁渣掺量下的微表处混合料的路用性能。试验结果表明:高碳铬铁渣掺量为20%时,混合料的耐磨耗性能和水稳定性与常规微表处混合料相近,抗车辙性能略有下降,早期强度和抗滑性能均优于常规微表处混合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碳铬铁渣 微表处 湿轮磨耗试验 车辙试验 黏聚力试验
下载PDF
基于改进YOLOv5s的轻量化交通灯检测算法 被引量:1
5
作者 蔡管鸿 李国平 +1 位作者 王国中 滕国伟 《上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94-105,共12页
针对目前交通灯检测算法网络模型参数量过大、实时性差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YOLOv5s的轻量化交通灯检测算法.首先,用轻量化网络MobileNetv3替换原主干网络并引入注意力机制,在对检测精度影响不大的前提下降低模型参数量;然后,使用... 针对目前交通灯检测算法网络模型参数量过大、实时性差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YOLOv5s的轻量化交通灯检测算法.首先,用轻量化网络MobileNetv3替换原主干网络并引入注意力机制,在对检测精度影响不大的前提下降低模型参数量;然后,使用深度可分离卷积替换颈部网络中的传统标准卷积,进一步降低模型参数量;接着,针对交通灯尺度小的特点,删除检测大目标的检测层;最后,改进边框回归损失函数,提升边框检测精度.同时,为了能实时部署在嵌入式平台,该算法对网络进行通道剪枝实现模型压缩和加速.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在嵌入式平台NVIDIA Jetson Xavier NX上能达到48.1帧/s的检测速度,相比原始YOLOv5s牺牲了1.5%的mAP,但是该模型体积压缩了54.3%,检测速度提高为原来的2.6倍,可以满足在交通道路中实时对交通灯检测的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灯检测 轻量化模型 YOLOv5s MobileNetv3 通道剪枝
下载PDF
早期预防性回肠造口还纳的疗效分析及影响因素
6
作者 何万鹏 陈波 +2 位作者 涂元茂 王国仲 彭超 《现代医药卫生》 2024年第1期77-80,87,共5页
目的 探索早期预防性回肠造口还纳的安全性和可行性及影响因素。方法 收集该院2019年1月至2023年1月行预防性回肠造口还纳的患者临床病历资料,根据造口还纳时间分为早期组(<3个月)54例和普通组(>3个月)140例,分析两组一般资料、... 目的 探索早期预防性回肠造口还纳的安全性和可行性及影响因素。方法 收集该院2019年1月至2023年1月行预防性回肠造口还纳的患者临床病历资料,根据造口还纳时间分为早期组(<3个月)54例和普通组(>3个月)140例,分析两组一般资料、术后恢复情况和并发症情况;对影响早期还纳决策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早期组在性别、术前合并症、新辅助放化疗、肿瘤位置、术后排便次数、腹胀发生率及并发症发生率与普通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年龄、造口相关并发症、造口生活时间、术后放化疗、肿瘤分期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早期组的住院时间、术后排气时间、术后排便时间早于普通组(P<0.05),肛门坠胀发生率高于普通组(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OR=0.836,95%CI 0.791~0.883,P=0.000)及肿瘤位置(OR=3.000,95%CI 1.139~7.899,P=0.026)是影响早期造口还纳的主要因素。结论 早期预防性回肠造口还纳对中高位直肠肿瘤的中青年患者是安全可行的,并能显著改善造口并发症患者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回肠造口术 直肠癌 早期还纳 疗效 影响因素
下载PDF
基于SA-BPNN多模态融合的教学质量评价方法
7
作者 王文静 范涛 +1 位作者 王国中 赵海武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390-398,共9页
针对传统评估教学未充分利用教学过程信息,导致泛化能力差和预测精度低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SA-BPNN多模态融合的教学质量评价模型。该模型包括模态特征提取模块和多模态融合预测模块。首先构建全过程多维度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包括人工... 针对传统评估教学未充分利用教学过程信息,导致泛化能力差和预测精度低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SA-BPNN多模态融合的教学质量评价模型。该模型包括模态特征提取模块和多模态融合预测模块。首先构建全过程多维度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包括人工评分、在线教育平台和教学视频3种模态数据,通过自注意力机制改进反向传播神经网络模块(SA-BPNN)提取各模态特征信息。其次鉴于评教过程存在模态数据缺失的可能,在预测模块的早期融合阶段引入多模态混合融合策略以改进反向传播神经网络(MF-BPNN),该策略按照特定规则将不同模态的特征信息混合再融合,以减轻模型对某一模态数据的依赖。随后将融合后的特征信息输入到MF-BPNN模块中,生成最终的评教结果。该模型融合多模态信息进行评价,避免了传统评教的主观性,且混合融合策略提升了模态缺失时的预测精度。在某高校真实数据集上的实验结果表明,相较于BPNN和GA-BPNN方法,该模型的均方误差分别提高了2.4~3.9个百分点,能够高效准确地评估教学质量,为检验教师教学效果和优化教学管理,最终全面提升教学质量提供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质量评价 自注意力机制 多模态融合 特征提取 神经网络
下载PDF
Fatigue Resistance of RCA Modified Asphalt Based on Dielectric Properties
8
作者 陆佳宝 王国忠 +1 位作者 HU Jiangsan LIU Zhongning 《Journal of Wuh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Materials Science)》 SCIE EI CAS CSCD 2024年第1期91-101,共11页
In order to study the anti-fatigue performance of RCA modified asphalt (RMA),the performance of RMA and 90#matrix asphalt with different modifier content were measured by asphalt penetration,ductility,softening point,... In order to study the anti-fatigue performance of RCA modified asphalt (RMA),the performance of RMA and 90#matrix asphalt with different modifier content were measured by asphalt penetration,ductility,softening point,Brookfield viscosity,rheological index,infrared spectrum and dielectric constant test.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changes of asphalt basic indexes,fatigue properties and asphalt components based on dielectric properties under different modifier contents,and analyzes the grey correlation degree between components and asphalt pavement performance indexes.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optimum content of RCA modifier is 16.7%of the asphalt quality according to the penetration,ductility,softening point,Brockfield viscosity,viscosity temperature curve and fatigue life.In the phase angle-strain curve,there is disorder in the latter part of the curve.According to the strain (ε_(d)) corresponding to the disorder point,a new fatigue failure criterion is proposed and proved.Based on the new asphalt fatigue failure criterion,the fatigue prediction model of asphalt mixture is improved,and the fatigue life predicted by the improved fatigue model is compared with the fatigue life obtained by four-point bending fatigue test.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proposed new asphalt fatigue failure criterion is reasonable,and the fatigue life predicted by the improved asphalt mixture fatigue prediction model is accurate.The research method of classifying asphalt components based on dielectric properties is simple and effective,and the components have a high correlation with the road performance of base asphalt and modified asphal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ielectric properties anti-fatigue performance fatigue failure criterion RCA modified asphalt
下载PDF
经桡动脉冠状动脉介入术后桡动脉急慢性损伤的评估 被引量:14
9
作者 牛丹 华琦 +6 位作者 柳子静 闫蕊 张利彬 孙雨华 王国忠 张海滨 郭金成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383-388,共6页
目的应用光学相干断层成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CT)评价经桡动脉冠状动脉介入术(transradial intervention,TRI)后桡动脉急慢性损伤。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5月至2018年4月行TRI及桡动脉OCT检查的患者114例。根据患者既往是... 目的应用光学相干断层成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CT)评价经桡动脉冠状动脉介入术(transradial intervention,TRI)后桡动脉急慢性损伤。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5月至2018年4月行TRI及桡动脉OCT检查的患者114例。根据患者既往是否经同侧桡动脉行介入治疗分为首次TRI组(n=87)和重复TRI组(n=27)。TRI结束后将鞘管回撤至距穿刺点2 cm处并对桡动脉近段、中段和远段行OCT检查,比较两组患者桡动脉急性损伤(内膜撕裂、夹层、穿孔、血栓和痉挛)发生率及慢性损伤(内膜增生)。结果114例患者桡动脉内膜撕裂、夹层、穿孔、血栓及痉挛的发生率分别为31.6%、14.0%、1.8%、26.3%和50.0%。首次TRI组与重复TRI组患者急性损伤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撕裂:28.7%vs 40.7%,P=0.680;夹层:13.8%vs 14.8%,P=0.782;穿孔:2.8%vs 0.0%,P=0.965;血栓:26.4%vs 25.9%,P=0.958;痉挛:51.7%vs 44.4%,P=0.509)。两组患者桡动脉各段急性损伤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重复TRI组管腔狭窄率、内膜与中膜厚度比值和内膜厚度指数均明显高于首次TRI组(P值均<0.05)。结论重复TRI组与首次TRI组桡动脉急性损伤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重复TRI组患者桡动脉内膜增生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桡动脉 冠状动脉介入 光学相干断层成像
下载PDF
首次和重复经桡动脉冠状动脉介入术后桡动脉无鞘区急慢性损伤的光学相干断层成像比较 被引量:5
10
作者 牛丹 华琦 +6 位作者 柳子静 李紫旋 宋佳慧 闫蕊 王国忠 张利彬 郭金成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464-469,共6页
目的利用光学相干断层成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CT)对经皮桡动脉冠状动脉介入(transradial intervention,TRI)术后桡动脉无鞘区(non-sheathed radial artery,NSRA)急慢性损伤进行评估。方法 2016年2月至2017年9月有162例患者... 目的利用光学相干断层成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CT)对经皮桡动脉冠状动脉介入(transradial intervention,TRI)术后桡动脉无鞘区(non-sheathed radial artery,NSRA)急慢性损伤进行评估。方法 2016年2月至2017年9月有162例患者在OCT指导下完成TRI后对NSRA进行OCT检查,根据患者有无TRI史分为重复TRI组(n=31)和首次TRI组(n=131),对比两组急性损伤(内膜撕裂、夹层、穿孔、血栓和痉挛)发生率和慢性损伤指标差异,包括内膜面积、管腔狭窄率(percentage of lumen narrowing,%LN)、血管内膜与中膜厚度比值(intima-media ratio,IMR)和内膜厚度指数(intimal thickness index,ITI)。结果 NSRA急性损伤发生率为31.5%,重复TRI组患者NSRA总体急性损伤发生率明显高于首次TRI组(48.4%vs 27.5%,P=0.032),内膜撕裂(6.5%vs 5.3%,P=1.000)、夹层(9.7%vs 1.5%,P=0.075)、穿孔(3.2%vs 1.5%,P=1.000)、血栓(12.9%vs 6.9%,P=0.457)及痉挛(29.0%vs 16.0%,P=0.094)的发生率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重复TRI组患者内膜面积(0.59 mm^2vs 0.46 mm^2,P=0.011)、IMR(0.40 vs 0.28,P=0.001)和ITI(0.27 vs 0.22,P=0.012)明显大于首次TRI组,而%LN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1.70%vs 30.81%,P=0.244)。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重复TRI是NSRA急性损伤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OR=2.772,95%CI:1.053~7.301,P=0.039)。结论 TRI术后NSRA急性损伤发生率为31.5%,与首次TRI组相比,重复TRI组NSRA急性损伤发生率更高且慢性内膜增生显著,重复TRI是NSRA急性损伤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桡动脉 鞘管 冠状动脉介入 光学相干断层成像
下载PDF
图像灰度处理对路面裂缝病害检测影响分析
11
作者 王国忠 陈明星 +1 位作者 姚辉 曹丹丹 《市政技术》 2024年第4期270-277,共8页
以路面纵向裂缝、横向裂缝和龟裂等典型路面裂缝病害作为研究对象,采用YOLOv7算法进行路面裂缝类型自动识别。研究过程中对图像数据集进行了灰度化处理,得到了彩色图像集和灰度图像集,针对上述2种裂缝图像集分析了如迭代次数、置信度和... 以路面纵向裂缝、横向裂缝和龟裂等典型路面裂缝病害作为研究对象,采用YOLOv7算法进行路面裂缝类型自动识别。研究过程中对图像数据集进行了灰度化处理,得到了彩色图像集和灰度图像集,针对上述2种裂缝图像集分析了如迭代次数、置信度和交并比阈值等算法参数对目标检测精度及性能的影响,提出了彩色图像集和灰度图像集的最优参数组合。以实测路面裂缝图像作为输入,分别采用基于彩色图像集和灰度图像集的检测算法最优参数组合进行路面裂缝识别,分析了图像灰度处理对路面裂缝检测精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算法参数对裂缝检测性能的影响均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彩色图像集包含更为丰富的路面特征信息,基于彩色图像集算法模型的路面裂缝病害类型识别精度和效率更高。研究成果为路面裂缝病害自动检测精度的提高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工程 沥青路面 裂缝病害 检测精度 图像灰度处理
下载PDF
先期近端优化技术改善分叉病变双支架术的预后 被引量:3
12
作者 汪国忠 赵全明 +2 位作者 陈清 张晓霞 田磊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707-710,共4页
目的探讨先期近端优化技术(POT)能否常规应用于各种分叉病变双支架术.方法选择我院近3年接受双支架治疗的分叉病变患者386例,根据是否采用先期POT,分为先期POT组178例[先期POT结合常规对吻球囊扩张(KBI)]和KBI组208例.观察2组1年不良心... 目的探讨先期近端优化技术(POT)能否常规应用于各种分叉病变双支架术.方法选择我院近3年接受双支架治疗的分叉病变患者386例,根据是否采用先期POT,分为先期POT组178例[先期POT结合常规对吻球囊扩张(KBI)]和KBI组208例.观察2组1年不良心血管事件、KBI成功率及效率.结果在随访期内,先期POT组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11.2% vs 19.7%,P=0.03)和再次靶血管重建率低于KBI组(7.3% vs 13.9%,P=0.04),KBI成功率明显高于KBI组(98.3%vs88.5%,P=0.00).结论先期POT结合KBI,能提高KBI成功率及操作效率,使双支架术治疗分叉病变获得更佳临床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架 冠心病 扩张术 阿司匹林 造影剂
下载PDF
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介入治疗后不同出院时间对其急性期临床结果的影响 被引量:5
13
作者 汪国忠 赵全明 +3 位作者 陈青 张晓霞 田磊 吴小凡 《心肺血管病杂志》 2019年第5期447-451,共5页
目的:对于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STEMI)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合理住院观察时间一直富有争议,很少有研究探讨术后早期出院对NSTEMI患者早期预后的影响。本文试图通过观察NSTEMI患者PCI后早期出院对早期预后的影响,以期探讨NSTEM... 目的:对于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STEMI)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合理住院观察时间一直富有争议,很少有研究探讨术后早期出院对NSTEMI患者早期预后的影响。本文试图通过观察NSTEMI患者PCI后早期出院对早期预后的影响,以期探讨NSTEMI患者PCI术后早期出院的安全及可行性。方法:回顾性收集1424例NSTEMI患者成功PCI后的基线临床特征、病变特征及PCI治疗过程,根据出院时间,将其分为早期出院组(432例,<24h)及常规出院组(992例,2~3d)。为平衡两组基线特征差异,采用倾向性评分配对处理。主要的观察终点为不良心脑血管事件和出血及入路血管相关并发症的复合终点事件发生率。结果:分析出院后30d内不良事件发生率发现,早期出院组不良临床事件发生率为8.6%(37/432),低于常规出院组的11.6%(115/992),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9)。主要原因是相对于早期出院组,常规出院组更少选择经桡动脉入路(827/932,83.4%vs.387/432,89.5%,P=0.00)所致。经倾向评分校正后,两组不良事件发生率差异消失。结论:对于接受成功PCI治疗的NSTEMI患者,经过精心筛选和评估,早期出院(<24h)是安全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心脏病 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住院时间
下载PDF
球囊辅助通过技术在桡动脉通过失败时的应用分析 被引量:7
14
作者 汪国忠 赵全明 +3 位作者 陈清 张晓霞 田磊 吴晓凡 《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 2019年第5期288-291,共4页
目的比较在不同原因导致桡动脉通过困难时,采用球囊辅助通过(BAT)技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北京安贞医院563例因桡动脉通过困难而采用BAT技术辅助经桡动脉入径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患者。根... 目的比较在不同原因导致桡动脉通过困难时,采用球囊辅助通过(BAT)技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北京安贞医院563例因桡动脉通过困难而采用BAT技术辅助经桡动脉入径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患者。根据采用BAT技术的原因不同,分为桡动脉狭窄组382例、桡动脉损伤组98例及桡动脉迂曲组83例。观察近3年BAT应用范围及成功率的变化,并比较三组患者BAT技术的成功率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BAT技术应用具有逐年增加趋势,其成功率也逐年提高,2015年度、2016年度、2017年度分别67.2%、81.2%及95.3%,趋势卡方检验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通过比较不同原因采用BAT技术的成功率发现,桡动脉狭窄组成功率最高(99.5%),其次为桡动脉损伤组(70.4%)及桡动脉迂曲组(50.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三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BAT技术的应用逐年增加,成功率逐年改善。但针对不同人群,其成功率有明显差异,故在临床应用时,需加强适应证的甄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桡动脉路径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球囊辅助通过
下载PDF
基于DDR2的高速图像数据传输系统设计 被引量:9
15
作者 任勇峰 张泽芳 +1 位作者 王国忠 张凯华 《电子技术应用》 2020年第1期62-65,共4页
在高速图像数据传输系统中,针对图像数据"高吞吐量"与"大容量"数据缓存的应用需求,提出了一种基于DDR2 SDRAM的高速图像数据传输系统设计方案。为了满足图像数据的高吞吐率要求和数据缓存的大容量需求,采用了FPGA内... 在高速图像数据传输系统中,针对图像数据"高吞吐量"与"大容量"数据缓存的应用需求,提出了一种基于DDR2 SDRAM的高速图像数据传输系统设计方案。为了满足图像数据的高吞吐率要求和数据缓存的大容量需求,采用了FPGA内部FIFO资源搭配片外DDR2的分级缓存机制;为了方便对图像数据的读写与地址的管理,对DDR2内部存储空间进行了重新分布。经测试,该系统可在上位机实时显示图像数据,且稳定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DR2 FPGA 分级缓存 数据传输
下载PDF
合并糖尿病的冠状动脉慢性闭塞病变治疗策略探讨 被引量:2
16
作者 闫云峰 聂毛晓 +3 位作者 陈青 汪国忠 赵全明 吕树铮 《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 2020年第12期1500-1504,共5页
目的探讨合并糖尿病的冠状动脉慢性闭塞病变(CTO)的处理策略。方法本研究连续入选2007年1月1日至2017年12月31日于北京安贞医院住院治疗的合并糖尿病的冠状动脉单支血管CTO患者(其治疗方式为药物治疗),根据是否尝试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 目的探讨合并糖尿病的冠状动脉慢性闭塞病变(CTO)的处理策略。方法本研究连续入选2007年1月1日至2017年12月31日于北京安贞医院住院治疗的合并糖尿病的冠状动脉单支血管CTO患者(其治疗方式为药物治疗),根据是否尝试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将患者分为:初始CTO-药物治疗(CTO-I-MT组)及失败的CTO-PCI(failed CTO-PCI,CTO-F-PCI),主要终点指标为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s),MACEs为复合终点,包括心源性死亡、靶血管再灌注(TVR)及再发非致死性心肌梗死。其他次要终点尚包括全因死亡及再灌注。采用多因素Cox回归模型校正协变量对于结局的影响。结果共纳入922例患者:CTO-I-MT组561例,CTO-F-PCI组361例。经40.00(四分位数间距22.00~77.00)月随访,在主要终点MACEs方面,2组间无差异[未校正HR:0.939,95%CI:0.727~1.212;校正HR(模型1):1.011,95%CI:0.755~1.353;校正HR(模型2):0.987,95%CI:0.735~1.326]。敏感性分析显示当Rentrop≥2级(侧枝循环好)时,CTO-F-PCI组有优于CTO-I-MT组的趋势;当侧支循环不好(Rentrop<2级)时,CTO-I-MT组有优于CTO-F-PCI组的趋势。结论对于合并糖尿病的CTO患者,即使行PCI失败,其疗效与初始接受药物保守治疗患者相当,应积极进行PCI尝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慢性闭塞病变 糖尿病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 药物治疗
下载PDF
冠状动脉钙化旋磨植入支架后膨胀不良再次旋磨并植入支架1例 被引量:2
17
作者 聂毛晓 汪国忠 +2 位作者 刘兴超 张晓柳 赵全明 《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 2021年第1期118-118,128,共2页
1病例患者男性,66岁,因“阵发性胸闷2月”入院。患者于2月前活动时出现胸闷,伴憋气,呈阵发性,持续5~10 min,于当地医院行冠状动脉(冠脉)造影检查示:前降支(LAD)近段和远端钙化并中-重度狭窄,回旋支(LCX)近段中-重度狭窄,右冠(RCA)中度狭... 1病例患者男性,66岁,因“阵发性胸闷2月”入院。患者于2月前活动时出现胸闷,伴憋气,呈阵发性,持续5~10 min,于当地医院行冠状动脉(冠脉)造影检查示:前降支(LAD)近段和远端钙化并中-重度狭窄,回旋支(LCX)近段中-重度狭窄,右冠(RCA)中度狭窄,给予口服药物治疗,效果差,上述症状仍有发作,遂来我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造影检查 口服药物治疗 阵发性胸闷 中度狭窄 重度狭窄 前降支 冠状动脉钙化 回旋支
下载PDF
基于压力-状态-响应模型的河南省水库生态安全评估 被引量:10
18
作者 王国重 李中原 +3 位作者 张继宇 程焕玲 郝捷 甘容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CSCD 2018年第4期12-17,共6页
为了推动水库流域环境生态治理与水源区水质保护,以河南省作为典型,将"压力-状态-响应(PSR)"模型在22座大型水库的生态安全评估中进行了应用,构建了水库生态安全评估的指标体系,通过熵值法确定了各指标的权重,根据生态综合指... 为了推动水库流域环境生态治理与水源区水质保护,以河南省作为典型,将"压力-状态-响应(PSR)"模型在22座大型水库的生态安全评估中进行了应用,构建了水库生态安全评估的指标体系,通过熵值法确定了各指标的权重,根据生态综合指数对这22座水库2005、2015年的生态安全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总体上2015年水库的生态综合指数比2005年有明显提高,但形势不容乐观,仍然有22.73%的水库生态综合指数在0.4以下;经济发展水平与流域生态安全不是直接的正比关系,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区域其水库生态环境状况往往较差。PSR模型也可用于大范围大量水库的环境生态安全评估;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也要关爱环境,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库 生态安全 压力-状态-响应模型 生态综合指数 水库生态安全评估 河南省
下载PDF
基于信息熵密切值法的宿鸭湖水库富营养状况评估 被引量:3
19
作者 王国重 李中原 +2 位作者 张继宇 左其亭 程焕玲 《中国农学通报》 2020年第18期55-59,共5页
为了掌握宿鸭湖水库的富营养化情况,结合湖库富营养化评估标准,采用基于信息熵的密切值法对其2009—2015年的营养状况进行评估。结果表明:2012年该水库为轻度富营养化,其他年份则为中度富营养化。各年份营养化状况排序为2012<2013<... 为了掌握宿鸭湖水库的富营养化情况,结合湖库富营养化评估标准,采用基于信息熵的密切值法对其2009—2015年的营养状况进行评估。结果表明:2012年该水库为轻度富营养化,其他年份则为中度富营养化。各年份营养化状况排序为2012<2013<2015<2009<2010<2014<2011;而从线性插值法角度,其营养化程度排序为:2012<2015<2013<2011<2010<2009<2014。两者结果虽然一致,但各年份的排序存在着差异:由于评估原理和对指标权重的处理方式不同,线性插值法的主观性较大,基于信息熵的密切值法可以减少主观性,并能确定主要影响因素,使其评估结果更符合实际。基于信息熵的密切值法可作为湖库营养状况分析的常用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密切值法 信息熵 宿鸭湖水库 富营养化 评估
下载PDF
故县水库水环境安全评估 被引量:1
20
作者 王国重 李中原 +2 位作者 张继宇 程焕玲 赵蓓蓓 《水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64-69,共6页
为推动水源区水质保护、强化水库水环境安全工作,以故县水库为例,应用DPSIR模型建立了水库水环境安全评估的指标体系,通过熵值法确定了各指标的权重,采用云模型对其2015年的水环境安全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该水库水环境处于安全等级,... 为推动水源区水质保护、强化水库水环境安全工作,以故县水库为例,应用DPSIR模型建立了水库水环境安全评估的指标体系,通过熵值法确定了各指标的权重,采用云模型对其2015年的水环境安全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该水库水环境处于安全等级,但存在安全隐患;由于水土流失和人类活动的影响,使其TN的浓度和入库量增加,水库水质难以达标,需引起水库管理部门的重视。结论:云模型的评估结果与实际相符,实现了水库水环境安全概念与其定量数值间的合理转换,减少了评估过程中的不确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PSIR模型 云模型 熵值法 水环境 安全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