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蚕豆在贵州山地特色农业中的应用
1
作者 王怀昕 赵福素 +3 位作者 王瑾 王天鸿 王炜 陈辉志 《耕作与栽培》 2024年第4期145-148,共4页
蚕豆是中国最大的食用豆类,也是冬季农民增产增收的重要作物之一,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和国家种植业结构调整,鲜食蚕豆被摆在了越来越重要的位置,种植面积也不断增加。本文总结了蚕豆产业现状及应用前景,以期为贵州省蚕豆产业发展和... 蚕豆是中国最大的食用豆类,也是冬季农民增产增收的重要作物之一,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和国家种植业结构调整,鲜食蚕豆被摆在了越来越重要的位置,种植面积也不断增加。本文总结了蚕豆产业现状及应用前景,以期为贵州省蚕豆产业发展和冬闲田土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蚕豆 冬闲田土 土壤改良 增产增收
下载PDF
4MZ-4自走箱式采棉机的研制与试验
2
作者 王萧 黄开鹏 +2 位作者 黄杰 王淮新 巩鹏 《新疆农机化》 2024年第2期32-34,54,共4页
为满足不同种植行距下的棉花采收需要,研制了4MZ-4自走箱式采棉机,该机具有采收行距可调的特点,经田间试验验证,作业过程中的平均采净率为95.1%,平均含杂率为6.8%,平均撞落棉损失率为1.65%,平均籽棉含水率增加值为2%,通过试验证明该机... 为满足不同种植行距下的棉花采收需要,研制了4MZ-4自走箱式采棉机,该机具有采收行距可调的特点,经田间试验验证,作业过程中的平均采净率为95.1%,平均含杂率为6.8%,平均撞落棉损失率为1.65%,平均籽棉含水率增加值为2%,通过试验证明该机的性能优良,各方面均能够满足采收的作业指标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采棉机 箱式 试验
下载PDF
减氮配施生物有机肥对植烟土壤特性及烟草青枯病的防效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尹兴盛 包玲凤 +8 位作者 濮永瑜 孙加利 张庆 李海平 杨明英 林跃平 王怀鑫 何永宏 杨佩文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22-131,共10页
为解析植烟土壤质量与烟草青枯病发生发展的关系以及减氮配施生物有机肥对烟草青枯病的防控效果,以常规施氮为对照,设置4个减氮水平(5%、10%、15%和20%)+生物有机肥处理的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减氮配施生物有机肥模式对土壤主要理化性质... 为解析植烟土壤质量与烟草青枯病发生发展的关系以及减氮配施生物有机肥对烟草青枯病的防控效果,以常规施氮为对照,设置4个减氮水平(5%、10%、15%和20%)+生物有机肥处理的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减氮配施生物有机肥模式对土壤主要理化性质、烟叶产量和质量的影响,并进一步考察了对烟草青枯病的田间防效,基于相关性分析解析土壤理化因子与病情指数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减氮配施生物有机肥各处理的土壤容重、pH下降,土壤碳氮比、有机碳含量、碳储量、氮储量、土壤蔗糖酶活性、脲酶活性、微生物量碳、微生物量氮均不同程度增加,烟叶产量、上等烟比例、中上等烟比例均显著提升。烟草青枯病病情指数显著降低70.32%~75.31%,平均防治效果为69.64%~75.97%。其中,减氮15%配施生物有机肥处理为最佳模式。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病情指数与土壤碳氮比、有机碳、碳储量、氮储量、蔗糖酶活性、脲酶活性、微生物量碳和生物量碳氮比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与pH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与微生物量氮呈负相关(P<0.05),与土壤容重、碱解氮、有效磷和速效钾呈正相关(P<0.05)。在试验条件下,适当减氮并配施生物有机肥能有效改善土壤质量,提高烟叶产量和质量,降低烟草青枯病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有机肥 土壤理化性质 土壤碳氮储量 土壤酶活性 微生物量碳氮 烟草青枯病
下载PDF
成熟度和采收方式对上部烟叶品质及等级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4
4
作者 李丽 王怀鑫 +3 位作者 兰春茶 宗春梅 罗丽菊 张金峰 《浙江农业科学》 2023年第11期2765-2769,共5页
为探明保山烟区高可用性上部烟叶的适宜采收特征和配套采烤方式,以主栽品种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采收成熟度(以植物学性状作为判定依据)、采烤方式(一次性采收并挂竿烘烤、一次性砍收并带茎挂竿烘烤)对烤后烟叶外观质量、化学成分、物理... 为探明保山烟区高可用性上部烟叶的适宜采收特征和配套采烤方式,以主栽品种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采收成熟度(以植物学性状作为判定依据)、采烤方式(一次性采收并挂竿烘烤、一次性砍收并带茎挂竿烘烤)对烤后烟叶外观质量、化学成分、物理特性、感官品质及等级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上部烟叶达到叶面8~9成黄、主脉颜色变白3/4以上、茸毛基本脱落、成熟斑明显的条件下进行一次性砍收,并带茎挂竿烘烤,使外观质量提升1.32%~6.94%,感官品质提升4.00%~11.43%,综合品质提升2.82%~10.61%,同时烟叶等级结构得到优化,均价提高。综上,上部烟叶在达到适宜的成熟度后采用带茎采烤方式有利于改善上部烟叶品质,提高工业可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山 上部烟叶 成熟度 带茎采烤
下载PDF
有机朗肯循环工质热稳定性测量及工质优选 被引量:5
5
作者 王怀信 刘建宇 任黎亚 《天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585-592,共8页
在中高温热源条件下,为避免工质热分解对有机朗肯循环(ORC)系统的安全和性能造成影响,循环温度的取值上限不应高于工质的热稳定上限温度(t_(stable)).循环最高温度的取值对循环优化结果产生较大影响.本文在烟气初温和质量流量分别为510... 在中高温热源条件下,为避免工质热分解对有机朗肯循环(ORC)系统的安全和性能造成影响,循环温度的取值上限不应高于工质的热稳定上限温度(t_(stable)).循环最高温度的取值对循环优化结果产生较大影响.本文在烟气初温和质量流量分别为510℃和15.8 kg/s的热源条件下,开展了回热ORC系统的循环参数优化和工质优选研究.结果表明,若不考虑工质热分解问题,乙醇和丙酮系统的净输出功率最大.继而对乙醇和丙酮两种工质开展了热稳定性实验测量研究,结合系统允许的工质分解速率上限(年分解量不超过1%),确定了两者的t_(stable)分别为172℃和159℃;限制循环温度不超过t_(stable),乙醇和丙酮系统的净输出功率明显降低,此时回热ORC系统的最优工质为环戊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高温热源 有机工质动力循环 上限温度 热稳定性 系统参数优化
下载PDF
PZT/NFO/LSMO多层磁电外延薄膜微观结构研究
6
作者 祁红艳 王怀兴 +2 位作者 邓永菊 刘勇 汪川慧 《电子元件与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0-13,19,共5页
用脉冲激光沉积法在(110)取向的SrTiO3(STO)单晶衬底上制备了Pb(Zr0.52Ti0.48)O3/NiFe2O4/La0.7Sr0.3MnO3(PZT/NFO/LSMO)磁电复合外延薄膜,并用X射线衍射和透射电镜技术研究了外延薄膜的物相和显微结构。原子力显微镜结果表明PZT、NFO和... 用脉冲激光沉积法在(110)取向的SrTiO3(STO)单晶衬底上制备了Pb(Zr0.52Ti0.48)O3/NiFe2O4/La0.7Sr0.3MnO3(PZT/NFO/LSMO)磁电复合外延薄膜,并用X射线衍射和透射电镜技术研究了外延薄膜的物相和显微结构。原子力显微镜结果表明PZT、NFO和LSMO薄膜表面均平整,晶粒尺寸分布均匀,表面粗糙度分别为1.8,1.7和0.2 nm。X射线衍射、选区电子衍射和高分辨透射电子显微镜(HRTEM)测试结果均证明各层薄膜沿(110)STO衬底外延生长,其外延关系为(110)PZT//(110)NFO//(110)LSMO//(110)STO和[001]PZT//[001]NFO//[001]LSMO//[001]STO。HRTEM结果显示,NFO/LSMO界面和LSMO/STO界面平整外延性好,无缺陷,而PZT/NFO界面较粗糙;NFO薄膜表面呈锯齿状,锯齿状面为立方NFO的能量最低{111}面,而PZT薄膜表面呈岛状,进一步的显微结构分析认为PZT薄膜为层状-岛状生长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ZT/NFO/LSMO外延薄膜 TEM 微观结构 脉冲激光沉积 磁电耦合 生长模式
下载PDF
单侧入路双侧减压治疗老年腰椎椎管狭窄症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王怀新 位新维 宋永辉 《中国实用医刊》 2023年第2期9-12,共4页
目的分析单侧入路双侧减压治疗老年腰椎椎管狭窄症(LSS)的效果。方法抽取2019年2月至2021年1月周口市中心医院收治的老年LSS患者10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全椎板切除双侧减压治疗,研究组采用单侧... 目的分析单侧入路双侧减压治疗老年腰椎椎管狭窄症(LSS)的效果。方法抽取2019年2月至2021年1月周口市中心医院收治的老年LSS患者10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全椎板切除双侧减压治疗,研究组采用单侧入路双侧减压治疗。比较两组围术期指标、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问卷表(ODI)评分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切口长度更短,术中出血量更少,下床活动时间更短(P<0.05)。术后1、3个月,研究组VAS评分及ODI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2.00%,1/50)低于对照组(16.00%,8/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0,P=0.036)。结论单侧入路双侧减压治疗老年LSS效果明显,可减少术中出血量,减轻术后疼痛,促进患者腰椎功能恢复,且术后并发症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椎管狭窄症 老年 单侧入路双侧减压 全椎板切除双侧减压
原文传递
Working fluids of a low-temperature geothermally-powered Rankine cycle for combined power and heat generation system 被引量:4
8
作者 GUO Tao wang huaixin ZHANG ShengJun 《Science China(Technological Sciences)》 SCIE EI CAS 2010年第11期3072-3078,共7页
A novel combined power and heat generation system was investigated in this study. This system consists of a low-temperature geothermally-powered organic Rankine cycle (ORC) subsystem, an intermediate heat exchanger an... A novel combined power and heat generation system was investigated in this study. This system consists of a low-temperature geothermally-powered organic Rankine cycle (ORC) subsystem, an intermediate heat exchanger and a commercial R134a-based heat pump subsystem. The advantages of the novel combined power and heat generation system are free of using additional cooling water circling system for the power generation subsystem as well as maximizing the use of thermal energy in the low-temperature geothermal source. The main purpose is to identify suitable working fluids (wet, isentropic and dry flu-ids) which may yield high PPR (the ratio of power produced by the power generation subsystem to power consumed by the heat pump subsystem) value and QQR (the ratio of heat supplied to the user to heat produced by the geothermal source) value. Parameters under investigation were evaporating temperature, PPR value and QQR value.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re exits an optimum evaporating temperature to maximize the PPR value and minimize the QQR value at the same time for individual fluid. And dry fluids show higher PPR values but lower QQR values. NH3 and R152a outstand among wet fluids. R134a out-stands among isentropic fluids. R236ea, R245ca, R245fa, R600 and R600a outstand among dry fluids. R236ea shows the highest PPR value among the recommended fluid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rganic Rankine cycle(ORC) low-temperature geothermal working fluids power generation heat production heat pump
原文传递
尼可地尔联合血栓抽吸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再灌注心律失常的影响 被引量:2
9
作者 赵霞 刘中慧 +1 位作者 王怀新 周树龙 《中国基层医药》 CAS 2021年第9期1313-1317,共5页
目的探讨尼可地尔联合血栓抽吸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再灌注心律失常(RA)的影响。方法选取潍坊医学院附属益都中心医院2019年1月至2020年6月收治的STEMI患者1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尼可地尔联... 目的探讨尼可地尔联合血栓抽吸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再灌注心律失常(RA)的影响。方法选取潍坊医学院附属益都中心医院2019年1月至2020年6月收治的STEMI患者1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尼可地尔联合血栓抽吸PCI组(NPCI组)90例和传统的直接PCI组(PPCI组)90例。比较两组患者介入治疗梗死相关动脉开通后心肌灌注情况[心肌灌注呈色(MBG)3级血流]及24 h内RA发生情况。结果 NPCI组MBG 3级血流发生率为84.44%(76/90),PPCI组为68.88%(62/9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01,P=0.01)。两组RA总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19,P=0.27),但NPCI组严重RA发生率为13.33%(12/90),低于PPCI组的27.77%(25/9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75,P=0.02)。以是否采用NPCI治疗为变量对严重RA的影响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其OR值为0.40,95%CI 0.18~0.89,P=0.02。影响严重RA的其他因素为患者年龄(OR=0.71,95%CI 0.19~0.92,P=0.04)、发病至梗死相关动脉(IRA)再通时间(OR=0.62,95%CI 0.21~0.98,P=0.02)、梗死前心绞痛史(OR=0.67,95%CI 0.19~0.98,P=0.03)、入院血糖水平(OR=1.96,95%CI 1.05~5.78,P=0.03)、入院时白细胞计数(OR=1.99,95%CI 1.02~6.18,P=0.03)及心脏功能(OR=1.71,95%CI 1.06~6.91,P=0.04)。结论尼可地尔联合血栓抽吸PCI用于STEMI,在改善患者心肌血流灌注的同时,可减少RA的发生,优于传统的直接PCI,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和创新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尼可地尔 抽吸 心肌再灌注 心律失常 心性 药物洗脱支架 球囊取栓术 因素分析 统计学
原文传递
序贯再通介入治疗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心率变异性的影响
10
作者 刘中慧 张晓静 +2 位作者 蒋树军 王怀新 李世光 《中国基层医药》 CAS 2020年第10期1185-1189,共5页
目的观察序贯再通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心率变异性的影响。方法选择潍坊医学院附属益都中心医院2015年10月至2017年10月收治的STEMI患者180例为观察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序贯再通经皮冠... 目的观察序贯再通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心率变异性的影响。方法选择潍坊医学院附属益都中心医院2015年10月至2017年10月收治的STEMI患者180例为观察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序贯再通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sPCI)组(观察组)90例和传统的直接PCI(pPCI)组(对照组)90例。比较两组患者在介入治疗梗死相关动脉开通后2周心率变异性指标的变化。结果观察组、对照组心肌充血分级(MBG)3级血流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77.78%比63.33%,χ^2=4.51,P=0.03)。观察组、对照组术后2周全部窦性心搏RR间期的标准差(SDNN)<70 mm的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0.00%比23.33%,χ^2=5.69,P=0.02)。以观察组为变量对2周SDNN<70 mm的影响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其OR值为0.36,95%CI 0.16~0.85,P=0.02。影响SDNN<70 mm发生率的其他因素:心肌灌注MBG 3水平(OR=0.45,95%CI:0.16~0.95,P=0.03)、再灌注时间(OR=2.65,95%CI:1.06~5.98,P=0.04)、入院血糖水平(OR=1.96,95%CI:1.04~7.71,P=0.04)、血清肌钙蛋白I(TnI)值(OR=2.06,95%CI:1.03~5.68,P=0.04)及心脏功能水平(OR=2.18,95%CI:1.08~6.89,P=0.04)。结论序贯再通PCI治疗在改善STEMI患者心肌血流灌注的同时可提高心率变异性指标和降低SDNN<70 mm的发生率,优于传统的直接PCI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塞 放射学 介入性 血管成形术 气囊 冠状动脉 药物洗脱支架 心率变异性 动脉内膜切除术 logistic模型 因素分析 统计学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