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5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一阶线性自抗扰控制器的同步磁阻电机无速度传感器控制 被引量:3
1
作者 王建渊 王海啸 +2 位作者 尹忠刚 李英杰 景航辉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4期4405-4421,共17页
同步磁阻电机在实现无速度传感器控制时出现交叉耦合效应,导致dq轴电感随着电流发生非线性变化,转速环使用传统PI控制器已无法满足系统较强的抗扰性能和较高的转子位置估计精度。为了改善此问题,该文提出一阶线性自抗扰控制器的同步磁... 同步磁阻电机在实现无速度传感器控制时出现交叉耦合效应,导致dq轴电感随着电流发生非线性变化,转速环使用传统PI控制器已无法满足系统较强的抗扰性能和较高的转子位置估计精度。为了改善此问题,该文提出一阶线性自抗扰控制器的同步磁阻电机无速度传感器控制策略,利用其机械运动状态方程,将同步磁阻电机的交叉耦合效应及负载扰动变化视为扰动。首先通过扩张状态观测器对负载扰动快速观测并进行前馈补偿,以此来提高系统抗扰性;其次利用静止实验法,得到dq轴磁链与电流的非线性函数模型,将该模型运用至磁链观测器中,以减小交叉耦合效应,提高转子位置估计精度;最后在1.5 kW的同步磁阻电机对拖加载实验平台上进行实验,验证了该控制方案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步磁阻电机 磁链观测器 一阶线性自抗扰控制器 交叉耦合 无速度传感器控制
下载PDF
基于静止轴系改进高频方波注入同步磁阻电机无传感器控制 被引量:1
2
作者 王建渊 李英杰 +2 位作者 景航辉 张彦平 王海啸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3658-3669,共12页
同步磁阻电机因为其成本低、可靠性高,发展前景可观。在低速域无传感器控制方面,因同步磁阻电机转子具有凸极性,使用高频方波信号注入方法进行转子角度估计最为合适。但是,电机在低速运行中伴随着交直轴电感交叉饱和问题,该问题影响着... 同步磁阻电机因为其成本低、可靠性高,发展前景可观。在低速域无传感器控制方面,因同步磁阻电机转子具有凸极性,使用高频方波信号注入方法进行转子角度估计最为合适。但是,电机在低速运行中伴随着交直轴电感交叉饱和问题,该问题影响着电机的动稳态性能。为此,对传统高频方波注入控制方法进行改进,提出基于静止轴系的双高频方波注入无传感器控制方法,降低高频幅值带来的高频转矩脉动,抑制因交叉饱和效应导致的角度估计误差,提高电机动稳态性能。在1.5 kW同步磁阻电机实验平台上进行实验验证。结果表明,与传统高频注入法相比,改进高频注入法消除了交叉饱合引起的角度估计误差,并降低高频信号带来的转矩脉动问题,提高了电机的动稳态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步磁阻电机 双高频方波注入 离线参数辨识 高频转矩脉动 交叉饱和
下载PDF
用户侧重力-蓄电池混合储能系统配置优化与效益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王建元 烁伦 《电气应用》 2024年第1期8-17,I0004,共11页
现有的用户侧储能以蓄电池储能为主,手段较为单一,回收不当对环境也会造成危害;同时用电高峰期峰谷差较大,这既提升了用户用电成本,也给电网的稳定运行带来了挑战。针对此问题,建立了重力储能的充放电模型,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一种应用蓄... 现有的用户侧储能以蓄电池储能为主,手段较为单一,回收不当对环境也会造成危害;同时用电高峰期峰谷差较大,这既提升了用户用电成本,也给电网的稳定运行带来了挑战。针对此问题,建立了重力储能的充放电模型,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一种应用蓄电池与重力储能相结合的混合储能模型。首先以功率、容量和寿命等变量为条件对该模型进行了适当的约束。下一步以用户综合收益最高为目标函数利用量子粒子群优化算法对模型进行配置寻优。然后得出了混合储能最优的功率、容量配置。在MATLAB 2021b软件环境下,使用江苏省南京市用户侧智能电能表实际负荷数据算例进行分析,最后可以得出混合储能系统及其优化方案可以减小用户侧用电峰谷差,并且使用户侧用电成本有所降低的结论,验证了其合理性与经济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力储能 量子粒子群算法 储能配置优化 用户侧储能 混合储能
下载PDF
压缩空气泡沫系统射流运动控制抗风特性研究
4
作者 王建渊 景航辉 《机械设计》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45-52,共8页
压缩空气泡沫灭火系统近年来快速发展,而压缩空气泡沫中的喷射运动控制是影响其能否有效灭火的重要因素之一。针对目前缺乏高风速条件下,对压缩空气泡沫消防炮进行射流偏差抗风研究,以及泡沫炮无法实现精准灭火的问题,文中提出一种考虑... 压缩空气泡沫灭火系统近年来快速发展,而压缩空气泡沫中的喷射运动控制是影响其能否有效灭火的重要因素之一。针对目前缺乏高风速条件下,对压缩空气泡沫消防炮进行射流偏差抗风研究,以及泡沫炮无法实现精准灭火的问题,文中提出一种考虑自然风条件的压缩空气泡沫消防炮射流运动模型,结合压缩空气泡沫灭火系统气液比调节控制,设计了可根据外界风速风向自适应动态调节泡沫炮水平俯角的抗风控制系统,提高系统的抗风能力。基于SimuLink软件搭建射流运动模型,并在自然风工况下进行系统抗风能力喷射试验,试验表明:系统可根据风速风向信息进行抗风动作,使泡沫炮射流落点达到指定区域,证明了所提泡沫炮射流运动模型的准确性及控制系统抗风能力的有效性,为压缩空气泡沫消防炮在大风恶劣条件下进行有效灭火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抗风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缩空气泡沫系统 自适应 射流运动模型 抗风特性
下载PDF
新型吡咯[3,4-b]喹啉-1-酮衍生物的简便合成
5
作者 张红 王荐辕 +1 位作者 李承 孙铭阳 《渤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4年第1期21-31,共11页
报道以2-氯甲基喹啉-3-羧酸乙酯为底物,通过与各种芳胺及脂肪胺类化合物在乙醇-乙酸(10:1,v/v)的混合溶剂体系中,经连续的亲核取代和分子内的亲核环化反应过程,一步合成了一系列新型的N-取代-2,3-二氢-1H-吡咯[3,4-b]喹啉-1-酮类化合物... 报道以2-氯甲基喹啉-3-羧酸乙酯为底物,通过与各种芳胺及脂肪胺类化合物在乙醇-乙酸(10:1,v/v)的混合溶剂体系中,经连续的亲核取代和分子内的亲核环化反应过程,一步合成了一系列新型的N-取代-2,3-二氢-1H-吡咯[3,4-b]喹啉-1-酮类化合物.该合成方法具有实验操作简便,反应条件温和,后处理简单和产率高等优点,具有很好的实际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喹啉 胺类化合物 亲核取代 环化
下载PDF
自适应模糊神经网络多信息融合串联型电弧故障检测方法
6
作者 王建元 吕至亨 《吉林电力》 2024年第1期40-44,共5页
针对低压交流串联电弧故障因其特殊性难以识别的问题,在实验室建立了实验平台,采集不同负载下的正常和电弧故障的电流波形数据,提出一种自适应模糊神经网络(adaptive neuro fuzzy inference system,ANFIS)多信息融合串联型电弧故障检测... 针对低压交流串联电弧故障因其特殊性难以识别的问题,在实验室建立了实验平台,采集不同负载下的正常和电弧故障的电流波形数据,提出一种自适应模糊神经网络(adaptive neuro fuzzy inference system,ANFIS)多信息融合串联型电弧故障检测方法,通过多层次特征参数提取,对自适应模糊神经网络进行训练、测试。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有效地克服反向传播(back propagation,BP)神经网络故障诊断中收敛速度慢、误差精度大的缺点,得到更为精准、理想的诊断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适应模糊神经网络 多信息融合 电弧故障检测
下载PDF
煤矿矿区土壤重金属及多环芳烃污染治理修复技术综述 被引量:5
7
作者 花洁 王健媛 +3 位作者 陈运帷 王健 陈征 刘洋洋 《环境工程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39-147,共9页
土壤重金属和有机物污染是当前许多煤矿矿区及周边地区面临的严重问题,威胁居民健康,要采取有效措施予以解决。在对煤矿矿区周边土壤重金属和多环芳烃(PAHs)来源及危害分析的基础上,发现重金属元素在自然条件下难以降解,导致其在生物体... 土壤重金属和有机物污染是当前许多煤矿矿区及周边地区面临的严重问题,威胁居民健康,要采取有效措施予以解决。在对煤矿矿区周边土壤重金属和多环芳烃(PAHs)来源及危害分析的基础上,发现重金属元素在自然条件下难以降解,导致其在生物体中累积,并且PAHs具有致癌性、致畸性和诱变性。通过比较物理化学修复、植物修复和生物修复等方法在治理重金属及PAHs污染土壤的优缺点,发现植物修复和生物修复对气候和环境的依赖程度高,物理修复成本和能耗较高,因此提出矿区周边土壤污染的修复技术需要进一步创新,实现多领域、多学科协作发展的观点。通过持续的技术创新和多种修复方法的联合应用,达到有效治理煤矿矿区及周边重金属和PAHs污染的目的,实现土壤的重新利用,进而实现环境保护与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良性互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污染 煤矿矿区 重金属 多环芳烃(PAHs) 土壤治理修复
下载PDF
液态亚共晶Al-4.5%Si合金中定向枝晶生长与组织调控
8
作者 王昕 王建元 翟薇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938-1951,共14页
采用高温端上升式Bridgman定向凝固实验技术,在0.1~100μm/s跨三量级宽速域生长条件下,系统研究亚共晶Al-4.5%Si合金的组织形态演变机制,实现从平面晶到胞晶再到枝晶的全过程组织调控。当液相温度梯度保持200 K/cm恒定时,发现固液界面... 采用高温端上升式Bridgman定向凝固实验技术,在0.1~100μm/s跨三量级宽速域生长条件下,系统研究亚共晶Al-4.5%Si合金的组织形态演变机制,实现从平面晶到胞晶再到枝晶的全过程组织调控。当液相温度梯度保持200 K/cm恒定时,发现固液界面失稳的临界生长速度为0.43μm/s,而发生胞枝晶转变的生长速度阈值是3.3μm/s。理论计算揭示出组成过冷(Composition supercooling,CS)区分布范围是2.6~10mm,相应的最大过冷度为2~193.8 K,而实际糊状区长度在2.8~6.2 mm区间变化。实验结果表明,定向枝晶生长模型Kurz-Giovanola-Trivedi(KGT)能够合理预测初生α(Al)枝晶顶端半径、顶端温度和顶端成分,而Hunt一次枝晶间距模型和Kurz-Fisher二次分枝间距模型均与实测结果相一致。初生α(Al)枝晶间的(α(Al)+Si)共晶生长机制定性地符合Jackson-Hunt(JH)经典共晶生长理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枝晶生长 共晶生长 定向凝固 固液界面 显微组织调控
下载PDF
基于MPC的TPC输出电压动态响应特性改善
9
作者 戴辉 刘宇翔 +3 位作者 李国润 王建渊 刘靓雯 谭万奇 《电气传动》 2024年第3期46-53,共8页
三端口变换器(TPC)具有集成度高、功率密度高及各端口间单级变换的特点,但同时,能量流动会受多个变量的相互作用影响。输出电压控制环路采用传统PI控制器时,会造成电压动态调节过程响应慢,输出值波动大。为改善上述问题,引入模型预测控... 三端口变换器(TPC)具有集成度高、功率密度高及各端口间单级变换的特点,但同时,能量流动会受多个变量的相互作用影响。输出电压控制环路采用传统PI控制器时,会造成电压动态调节过程响应慢,输出值波动大。为改善上述问题,引入模型预测控制(MPC)对输出电压动态响应进行优化,对三端口变换器进行了状态空间平均值建模,得到预测模型与控制变量的关系,设计了目标函数,通过遍历寻优获得最优值,从而提高输出电压的动态特性;通过实验对比研究输出电压环在传统PI控制、模型预测控制下输出动态响应的效果,结果表明模型预测控制对改善输出电压稳定性具有明显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储三端口变换器 模型预测控制 动态性能
下载PDF
基于混合粒子群优化的交直流混联配电网扩展规划算法
10
作者 孙宏丽 徐宣 +1 位作者 王建渊 伊仁图太 《微型电脑应用》 2024年第7期125-129,共5页
在交直流混联配电网建设过程中,主要采用传统的粒子群算法求解配电网扩展规划方案,容易陷入局部最优,使得最终生成方案的规划成本较高。因此,提出基于混合粒子群优化的交直流混联配电网扩展规划算法。针对配电公司和分布式电源运营商两... 在交直流混联配电网建设过程中,主要采用传统的粒子群算法求解配电网扩展规划方案,容易陷入局部最优,使得最终生成方案的规划成本较高。因此,提出基于混合粒子群优化的交直流混联配电网扩展规划算法。针对配电公司和分布式电源运营商两个配电网运营主体,设计配电公司为主、运营商为辅的博弈关系图,并构建以系统经济性最优、DG利用率最大为目标的双层配电网扩展规划模型。考虑交直流混联配电网运营要求,设置设备投资约束、网络连通性约束和元件运行特性约束条件。结合粒子群算法和模拟退火算法组成混合粒子群优化算法,应用对双层规划模型进行迭代求解,输出最优交直流混联配电网扩展规划方案。实验结果表明:所提算法应用后得出的配电网扩展方案年规划成本仅为135.07万元,满足了配电网扩展经济性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粒子群优化 交直流混联配电网 扩展规划 主从博弈 分布式电源(DG) 双层优化
下载PDF
无人机多模态融合的城市目标检测算法 被引量:1
11
作者 王建园 陈小彤 +3 位作者 张越 孙俊格 石东浩 陈金宝 《空天防御》 2024年第1期32-39,共8页
城市低空运用小型无人机检测车辆等城市目标正逐渐成为主流手段。针对目前存在的实际场景中可见光探测易受光照影响、无法夜间工作和红外探测目标边缘模糊,导致单模检测网络检测精度低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图像融合和深度学习网络的无... 城市低空运用小型无人机检测车辆等城市目标正逐渐成为主流手段。针对目前存在的实际场景中可见光探测易受光照影响、无法夜间工作和红外探测目标边缘模糊,导致单模检测网络检测精度低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图像融合和深度学习网络的无人机多模态融合的城市目标检测算法:首先,基于DUT-VTUAV可见光-红外配准数据集和TIF图像融合算法,构建多模态融合数据集;其次,对比了现有YOLO(You Only Look Once)检测系列网络的检测精度、速度及参数量等性能参数,选择出最适合无人机端移动部署的轻量化网络YOLO v5n;最后,综合运用图像融合算法和目标检测模型,形成多模态融合检测算法。在车辆数据集上进行的对比实验表明:相对单模检测,所提出的算法的检测精度得到有效提升,mAP高达99.6%,且该算法可在0.3 s内完成一组可见光-红外图像的融合检测,具有较高的实时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目标检测 YOLO检测 多模态融合 数据融合 TIF算法
下载PDF
2维材料/Ⅳ族体材料异质结多光谱光晶体管
12
作者 林光杨 蔡欣慰 +2 位作者 李硕 汪建元 李成 《激光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856-866,共11页
多光谱探测在工业等很多领域有着重要应用,研制集多波段响应于一体的高性能宽谱光电探测器已成为光学成像技术发展的重要研究方向之一。简要介绍了当前宽谱探测器的研究进展,阐述了2维/3维混合维范德华异质结在宽光谱探测器研制的前景;... 多光谱探测在工业等很多领域有着重要应用,研制集多波段响应于一体的高性能宽谱光电探测器已成为光学成像技术发展的重要研究方向之一。简要介绍了当前宽谱探测器的研究进展,阐述了2维/3维混合维范德华异质结在宽光谱探测器研制的前景;总结了本课题组在2维过渡金属二硫化物/3维Ⅳ族体材料范德华异质结宽光谱光晶体管研制方面取得的一些进展,其中包括传统的NPN型、PNP型光晶体管以及基于肖特基结集电极的新型光晶体管,并对这些混合维光晶体管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探测器 光晶体管 范德华异质结 多光谱探测 2维材料 Ⅳ族材料
下载PDF
基于参数优化VMD和改进K聚类判据融合的配电网故障选线方法 被引量:8
13
作者 王建元 张宇辉 刘铖 《南方电网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35-145,共11页
针对现有暂态量选线方法易受到故障相角、过渡电阻、噪声、谐波及判据阈值的影响,提出基于参数优化变分模态分解(variational mode decomposition,VMD)和改进K聚类判据融合的选线方法。首先对分解过程的3个关键性参数进行动态优化,利用... 针对现有暂态量选线方法易受到故障相角、过渡电阻、噪声、谐波及判据阈值的影响,提出基于参数优化变分模态分解(variational mode decomposition,VMD)和改进K聚类判据融合的选线方法。首先对分解过程的3个关键性参数进行动态优化,利用信号频谱及分量特性确定VMD分解层数,并以算术优化算法求取最佳惩罚因子,剔除了工频、噪声及谐波干扰,再根据分解层数与各模态频谱确定模态中心频率以提高分解效率。其次,以优化后的VMD获取余弦相似度、高频幅值和直流能量作为互补的故障选线判据值。最后以改进K聚类算法实现多判据融合,弥补了单一判据的局限性。理论分析、仿真与实测结果表明,所提方法适用于分布式电源接入的电网,不受故障位置、故障相角及过渡电阻的影响,具有优异的抗谐波与噪声干扰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故障选线 变分模态分解 算术优化算法 K中心点聚类 抗噪性
下载PDF
考虑预测误差的改进双矢量模型预测电流控制 被引量:9
14
作者 徐艳平 王极兵 +1 位作者 王建渊 赵君 《电气传动》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62-66,共5页
传统模型预测电流控制策略中由于作用的电压矢量方向固定,电流存在明显脉动,且依赖于系统模型参数,在参数不匹配时会影响系统的稳态性能。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一种考虑预测误差的改进双矢量模型预测电流控制策略,利用相邻2个有效电压矢... 传统模型预测电流控制策略中由于作用的电压矢量方向固定,电流存在明显脉动,且依赖于系统模型参数,在参数不匹配时会影响系统的稳态性能。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一种考虑预测误差的改进双矢量模型预测电流控制策略,利用相邻2个有效电压矢量合成1个方向可调的虚拟电压矢量,且在预测电流时考虑了预测误差。实验结果表明,相比于传统模型预测电流控制策略,所提出的控制策略明显减小了电流脉动,提高了参数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测误差 双矢量 模型预测电流控制 参数鲁棒性
下载PDF
垃圾焚烧飞灰添加对沥青铺路烟气苯系物释放的影响 被引量:3
15
作者 杨延梅 谢真 +3 位作者 杨玉飞 王健媛 杨金忠 于海斌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777-782,共6页
为探究垃圾焚烧飞灰(以下简称飞灰)添加对沥青铺路烟气中苯系物的影响,实验室模拟研究了不同的温度区间(50~80、80~145、145~165、165~200、200℃恒温)及飞灰添加量(质量分数分别为0、3.0%、4.0%、5.0%)条件下,沥青烟气中苯系物的释放... 为探究垃圾焚烧飞灰(以下简称飞灰)添加对沥青铺路烟气中苯系物的影响,实验室模拟研究了不同的温度区间(50~80、80~145、145~165、165~200、200℃恒温)及飞灰添加量(质量分数分别为0、3.0%、4.0%、5.0%)条件下,沥青烟气中苯系物的释放规律。结果表明:温度对苯系物的释放有显著的影响,苯系物释放浓度随着温度的增加而增加,在50~80、80~145、145~165、165~200℃及200℃恒温5个温度区间内苯系物的平均浓度较上一区间分别增加了1.02、2.22、0.50、1.08倍。实验中飞灰的添加对沥青烟气中苯系物的释放浓度无显著影响,但对各单体影响不同。当飞灰添加量为3.0%时,苯、乙苯、二甲苯(间二甲苯、对二甲苯、邻二甲苯)、三甲苯(1,3,5-三甲苯、1,2,4-三甲苯、1,2,3-三甲苯)释放浓度增加了16.78%、20.65%、37.69%、9.72%,随着飞灰添加量的继续增加其浓度增幅逐渐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垃圾焚烧飞灰 苯系物 沥青 烟气释放
下载PDF
Study on Independent Supervision Function of Design Assurance System
16
作者 SUI Lijun MA Congyao wang jianyua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lant Engineering and Management》 2024年第3期185-192,共8页
The effective operation of a design assurance system cannot be achieved without the effective performance of the independent supervision function.As one of the core functions of the design assurance system,the purpose... The effective operation of a design assurance system cannot be achieved without the effective performance of the independent supervision function.As one of the core functions of the design assurance system,the purpose of the independent supervision function is to ensure that the system operates within the scope of procedures and manuals.At present,the function of independent supervision is a difficult and confusing issue for various original equipment manufacturers as well as suppliers,and there is an urgent requirement to put forward relevant requirements and form relevant methods.Based on the above mentioned objective,the basic requirements of the independent supervision function of design assurance system were studied,the problems and deficiencies in the organization,staffing,and methods existing in the current independent supervision function were analyzed,the improvement suggestions and measures for the performance of the independent supervision function from the aspects of the organization,staffing,procedures,and suppliers were put forward.The present work and conclusions provide guidance and direction for the effective operation of the design assurance syste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esign of assurance systems independent supervision functions system operation internal audits SUPPLIERS
下载PDF
基于DC-DC变换的变电站直流电源设计 被引量:6
17
作者 王建元 武金亚 +2 位作者 温伟伟 赵鑫 刘鹤 《电测与仪表》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4期140-144,共5页
在电力系统中后备电源是变电站直流系统的核心。针对后备电源的可靠性进行了探讨,提出了双重Boost升压变换器法。为了防止直流电源模块并联运行时产生的环流和电流不均衡现象,采用中间电流均流控制法的方案,使升压后的电源模块实现并联... 在电力系统中后备电源是变电站直流系统的核心。针对后备电源的可靠性进行了探讨,提出了双重Boost升压变换器法。为了防止直流电源模块并联运行时产生的环流和电流不均衡现象,采用中间电流均流控制法的方案,使升压后的电源模块实现并联互备。使用MATLAB/Simulink仿真软件搭建了相应的仿真模型,最后通过仿真分析得出:双重Boost升压法不仅是一种有效的升压方法而且还可以减小电路中功率元件的电流应力。中间电流均流控制法可以实现稳态的均流控制,保证电源模块在出现故障的情况下可以进行不断电互备替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备电源 双重Boost升压变换器 均流控制 不断电互备替换
下载PDF
尘肺病患者心理弹性状况及影响因素多元分析
18
作者 周宇燕 章一华 +3 位作者 高杰 王建元 陈林 洪沙沙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4年第10期14-17,共4页
目的:探讨尘肺患者心理弹性状况以及心理弹性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12月深圳市职业病防治院收治的尘肺病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的一般资料并且应用心理弹性量表(CD-RISC)评估患者心理弹性状况。通过多元线性回... 目的:探讨尘肺患者心理弹性状况以及心理弹性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12月深圳市职业病防治院收治的尘肺病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的一般资料并且应用心理弹性量表(CD-RISC)评估患者心理弹性状况。通过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尘肺病患者心理弹性状况的影响因素。结果:本研究100例尘肺病患者的CD-RISC坚韧性得分为(25.41±3.15)分、自强性得分为(14.12±2.41)分、乐观性得分为(7.12±1.36)分,CD-RISC总分为(46.85±6.84)分。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疾病分期、尘肺病病程、家庭月收入、人格特征、社会支持、应对方式、合并并发症情况均可影响患者的CD-RISC总分(P<0.05)。结论:深圳市尘肺病患者心理弹性处于中下水平,患者的年龄、疾病分期、尘肺病病程、家庭月收入、人格特征、社会支持、应对方式、合并并发症情况均是心理弹性相关影响因素,基于患者的上述指标情况,给予合理的干预措施可更有效地改善其心理弹性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尘肺病 心理弹性 影响因素
下载PDF
国防特色高校应用物理类本科专业实验教学的改革和实践 被引量:3
19
作者 金克新 王民 +1 位作者 王建元 王海鹏 《物理与工程》 2022年第3期56-60,共5页
在“新工科”建设和大类人才培养模式的背景下,结合学校国防特色和学科专业定位以及现有实验教学科研条件,对我校应用物理类本科专业实验教学的课程体系进行了探索和改革,主要包括构建具有国防特色的专业实验教学体系、设计研究型模块... 在“新工科”建设和大类人才培养模式的背景下,结合学校国防特色和学科专业定位以及现有实验教学科研条件,对我校应用物理类本科专业实验教学的课程体系进行了探索和改革,主要包括构建具有国防特色的专业实验教学体系、设计研究型模块化的系列实验以及推行多元化考核评价等内容。探索和实践工作助推了国家和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提升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合作能力与实践能力,激发了军工情怀,培养了科学家精神,明显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用物理类专业 实验教学改革 创新能力 实践能力
下载PDF
永磁同步电机电流预测控制鲁棒性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王建渊 赵娜 +1 位作者 刘强 孙向东 《西安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72-178,共7页
电机矢量控制中电流环带宽决定系统的动态品质,基于电流预测控制的永磁同步电机以其动态响应快、电流纹波小等特点备受关注,但此方法依赖于电机准确的模型。本文设计了一种扩张观测器在线观测系统扰动,并对dq轴的给定电压进行补偿,从而... 电机矢量控制中电流环带宽决定系统的动态品质,基于电流预测控制的永磁同步电机以其动态响应快、电流纹波小等特点备受关注,但此方法依赖于电机准确的模型。本文设计了一种扩张观测器在线观测系统扰动,并对dq轴的给定电压进行补偿,从而提高算法对电机参数变化的鲁棒性。通过2.1kW表贴式永磁同步电机实验验证,结果表明,所设计的算法对电机参数变化具有很好的控制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磁同步电机 电流预测 扩张观测器 鲁棒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